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白地说”、“如果能这样说”和“实际上”。
这些都是一些纯粹的饶舌废话,不仅让谈话过程变得不自然,让听众对说话者的能力提出置疑,而且失去交谈的兴趣。
在交际中,无声的停顿能够让我们保持镇定和热情,创造一个成熟的社交形象,而不是初出茅庐的楞头青形象。与此同时,恰当的停顿代表了思考和慎重,不但不会令人降低对我们的评价,还能提高。
戴奥尼夏说:“除非你说出的话比沉默更有分量,否则就保持沉默。”伯里克利的名言是:“会思考但不会表达的人与不会思考的人没什么两样。”
第一部分 形象管理 出类拔萃第2章 调动身体说话 (1)站如松 坐如钟
在生活,工作及交际中;站与坐是最基本的两种举止,也正因如此,在社交礼仪要求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形象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字里是一个象侧面站立的人形,由此可见,站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姿态。
任何一个腿部没有残疾的人都能站起来;因此有人认为这种姿势没什么可进究的。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却经常发现;人们站立的姿势稀奇古怪;有很多“站相”让人不敢赞美。
有人站的时候两脚叉开;眼睛斜视;骨盆突出;还把大拇指勾在腰带上;其余手指抱住裤裆,活脱脱一副自认人类渣滓的形象;
有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就象刚刚结束军训的保安一样;象一根木棍一样生硬地直立着;把又臂贴在两侧不敢移动;
有人斜靠在桌子或柱子上;双手插进口袋里,把身体晃来晃去;身体的重量在两腿间倒来倒去,或者双脚大大地叉开;脚随意抖动; 无精打采,自由散漫的不安分劲儿,就像深圳酒吧里刚刚饮了几杯酒的鸡鸭一样。
所有这些站姿;会被看作不雅或失礼;因此都不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更不要说被看作是一个人物了。一个良好的站姿;应该象一棵松树一样;稳定而不僵硬;灵活而不摇摆;能够向对方展示我们控制自己身体;以及控制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的能力。具体来说;正确的站姿基本要领包括:
在交际场合中;双手要自然下垂;把双腿自然地分开一些;而不要象军校新学员一样成立正姿势;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不要把下巴高高地抬起来;也不要斜靠在门上。桌子或家具上。这要可以显得坚定而自信;如果歪斜到一边;就会显得摇摆不定。
在站立的时候;两腿相靠直立;两脚靠拢;脚尖呈“V”字型;女士可以把两脚并拢;使肌肉略有收缩感,应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和平衡;象松树长在地里面一样。如果站立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但上身仍须挺直;伸出的脚不可伸得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也不能过于频繁;象踩在弹簧上一样晃来晃去。
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把双手插进口袋;也不要挡在裤裆部位或抱在胸前,双臂应采取自然的姿势放在身体的两侧;以备随时做手势。
不要用手摸自己;或者揪衣服上的线头;不要抻衣服或玩弄项链。戒指;不要拉腰带或领带;也不要整理头发或两只手相互磨擦;这些动作使人显得神经质。
站立的时候可以微微前倾接近对方;以显示亲切感;但是不要破坏基本的交际距离规则;使对方感到压力。
另外;在站立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外物形成一种障碍,因为如果在我们和交谈对象之间有什么东西夹在中间;都会下意识地造成别人远离我们;在潜意识中拒绝我们成为谈话中的一员;举个例子来说;手中拿个手提包和背后挎着一个小挎包的女孩子相比;后者比较容易获得男式的青睐。因为在背包在背后会使眼前的空间很开阔;造成一种没有阻隔的亲切感。
有人曾经提出;在站立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棵高入云端的松树;用头推开空中的云彩;来训练上述的站姿。这也许是一种可靠的办法;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人际交往有一多半是坐着的;人坐下时的不同位置和姿势;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交中的地位和心态。一个正确的坐姿;能够让坐下的人象一口沉着而高贵的大钟一样;显得轻松自然;自我感觉良好;似乎那个位子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一样,
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势和坐定的姿势。
一般来说;就座时要轻而缓;轻稳地坐下;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如果是女士还应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避免春光乍泄,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自信的坐法步骤是这样的:走到座位面前转身…保持上下身平直停顿片刻…弯曲双膝降低身体坐在椅子边上…手臂放到椅子扶手上…用腿或手的力量把身体向后推到靠背上――放松坐好;在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平缓地按照上述步骤的相反次序进行。
当我们坐定以后;就可以摆出一种轻松的而关注的坐姿;尽量把上身挺直些;这样可产生稳重感;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
如果在交际中穿着西服;即使是为了避免西服出现太多皱纹;最好也要挺直腰杆;而不能整个人像垮了一样;将全身的重量都坐到椅子上去。必须久坐时;可以将西服脱下来;细心地折妥置于膝上,当然这些只能在一些相对宽松的交际环境中去做。
腰背稍靠椅背;不要扎扎实实地紧贴到椅背上。在正式场合或有长者在座的时候;不要坐满座位;一般只占座位的2/3;这样显得比较谦虚。两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靠近;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子以松开一拳或二拳为宜;女士则不松开为好。
坐下以后;为了表示我们对别人的关注;可以轻轻移动位置;或者身体稍向前倾;并以诚恳赞美的目光看着对方,这种关切,谦逊的态度是在告诉对方:“我们的讲话我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全神贯注地在听我们讲话。”
在非正式场合;允许坐定后双腿叠放或斜放,交叉叠放时;力求做到膝部以上并拢,对于穿裙子的女士来说;交叉叠放时最好是脚踝交叉;让膝盖,小腿和脚踝并拢在一起;如果采用两膝交叉的姿势;就应使小腿和脚踝自然伸直;而不要呈现出一个倒V字形;这种形状容易使脚不受控制地抖动;而且使小腿的血管受到压迫而显得青筋显露;既不美观;小腿抖动又容易让人产生不雅的联想。
无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如果我们身体后仰;手脚伸开;翘起腿或把手臂搁在椅背上;懒洋洋地坐在沙发椅上;并以不耐烦的目光盯着门窗时;传递着的就是情绪不安或心不在焉的信息。这无疑是向对方说:“别再谈下去了;我一点也不想再听我们讲话了,我们的话话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处,”这无疑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因此;坐下后不要头靠在座位背上;也不要低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不要交叉双臂;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敞开过大;也不要翘起二郎腿(所谓二郎腿就是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的抖动,这是一种吊尔郎当的形象。
另外;为了显得更为自然;坐好后不要把双臂对称地放在椅扶手上;这种正襟危坐的姿势会显得很僵硬;就象坐在审判席上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把一只手臂放到一张椅子边上或桌子上。
在位置的选择上;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坐在人们的中间;让大家围坐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喜欢坐在会场的角落;不让大家能够清楚地瞧着自己;有的喜欢坐在听众的外围;不让人家能看得仔细。
但有两点必须记住:一是尽量背光;这样既显得高大;又能给人以高深莫测的印象,而迎着光坐的时候;多数人会有局促感;从而显得不老练。
很多深谙交际方法的人都会精心布置交际位置来影响别人;比如有的领导在布置办公室时;把办公桌放在窗前;迫使来访者面对阳光或其他强光源,或者让来访者坐到一个较低的椅子上;仰着头看他;从而造成一种威慑。
二是坐位最好对着听众;让大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但是我们如果要坐的话;应该把坐位选择在听众的中间;使人们都能清楚地看见自己。
但是不管怎样训练;最后成功的前提是时刻提醒自己:唯有这样站立;我们才能显得性格稳定,精力充沛;成为一个出众的人物;而赢得对方的尊重。
第一部分 形象管理 出类拔萃第2章 调动身体说话 (2)两手相握之间
在社交中与人握手;是中国人最常用的礼节,它看似平常;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分寸和规矩;握得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感觉;握不好会会被人认为没修养;从而敬而远之。握手的规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讲究先后顺序
握手是很讲究先后顺序的,在上下级之间;上级伸出手来;下极才能伸手与之相握;在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出手来;晚辈才能伸手与之相握;在男女之间;女人伸出手来;男人才能伸手与之相握,谁先伸出手;谁随后响应;都有一定之规;应该响应的人不可抢先。
有时;先后顺序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调整,做为主人接待客人时;客人来时;就要先伸出手来;以示热情欢迎;客人告辞时;却应在等客人先伸出手后再伸手;否则就会有急着逐客的嫌疑,除此而外;握手的正确顺序是:
二,讲究用力适度
正常的握手;力量过重过轻都不合适,应该是用手掌和手指的全部不轻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再稍稍用力上下晃一下。恰当的握手应该是安稳而不过分无力或用力;把对方的手适度地握紧;则是表示:“我是生气轨勃;稳扎稳打的。”
日常交往中;不要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和真挚;用拇指和食指像老虎钳子一样;紧紧攥握对方手的四指关节处;或者像做三明治一样双手紧夹着对方,这样不仅会弄疼对方;还显得十分粗鲁,大部分用力过度的握手;是为了补偿其信心的缺乏,这种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极端;以致无法让人相信他是一位真正有信心的人。
但是太轻了也不行;如果伸出的手像一条死鱼一样软弱无力;握在手里软得像抹布一样;给对方的信息是我们自信心很低,许多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握手的时候故意过分用力和显出傲慢的态度;其实是虚张声势;会使对方误以为无情无义;或性情软弱,有些女士为了显示清高;握手时只伸出手指尖;而且一点力也不用,这会让人觉得冷漠,敷衍。
三,讲究不卑不亢
与人握手;应该同时致以问候;但如条件所限;不允许出声;点下头也算打个招呼;致了问候,对上级,长辈或贵宾;为了表示恭敬;握手时;欠一处身;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要无论跟谁握手;都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这会明显地让人觉得客套过分。
四,讲究自然大方
一般情况下;与人握手时;正常,自然地将胳膊伸出;把手自然大方地伸给对方就可以了。要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伸手与之相握时;掌心应向上。
切忌像击剑式地突然把一只僵硬,挺直的胳膊伸出来;掌心向下压;去握他人的手。这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握手形式;它给人的感觉是傲慢,盛气凌人,粗鲁和缺乏修养,它会给对方带来一种受制约感;因而;彼此很难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
五,讲究“用情专一”
与人握手时;要讲究用情专一;两眼正视对方的眼睛;以示专心,有诚意。而不要一边跟人握手;一边左顾右盼;或者与其他人打招呼;这很不礼貌;是对对方不尊重的表现。
六,摘掉手套
正常情况下;不管平时有没有戴手套的习惯;在握手时必须把手套摘下来,如果戴着手套而不想摘下来时;或者摘下手套有不方便的地方;可以不与人握人;打个招呼也行;如果要握手;一定要摘下手套。
在某些场合下;女士被允许戴手套与人握手,戴手套与人握手毕竟是不礼貌的一种做法;它包含着讨厌别人与自己的手接触的意思。但是如果能摘下手套;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七,讲究长短适度
日常交往中的握手;时间有三四秒钟就可以了;不要握着别人的手问长问短;罗嗦个没完没了。这样做看上去很热情;实际很过分,特别是对女士;更不能握着人家的手长时间不放;否则会有被对方认为“咸湿”。
八,用右手握手
在大多数的民族里;右手都比左手更重要,比如印度人和穆斯林便认为;左手只适用于洗浴和去卫生间方便;而绝不能去碰其他人。因此;除非右手有不适之处;否则绝不能用左手与别人握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九,双手握要慎重
双手握;就是先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然后再用左手握对方右手的手背;四只手相扣在一起握手。这种握手方式在西方国家常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在中国要么是故友重逢;要么是首长对平民进行慰问时才能用;即使用也不能像捉鱼一样紧紧夹着对方。初次见面者;陌生人或异性见面时用这种方式是失礼的;还会让人觉得你有什么企图。
十,要避免交叉握手
有些聚会中;认识的人很多;需要握的手可能也比较多。这时就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与人握手;切不可交叉握手;也就是两个人相握时;另外两人相握的手不能与之交叉,这样形成的十字架图案;对西方人来说是很不吉利的。
第一部分 形象管理 出类拔萃第2章 调动身体说话 (3)优雅的手势语
1990年7月;在孟加拉国的新一届议会召开期间;立法者狂暴地谴责航运部长阿布杜?罗布作出的一个手势;”这不仅是对议会的侮辱;更是对整个国家的侮辱,“孟加拉民族主义政党的议员领袖巴德鲁多扎?乔德呼利愤慨地说。
究竟罗布做了什么动作而引起如此强烈的愤怒呢?据说他涉嫌做出”竖起大拇指“的手势。
人的手是会说话的;这就是手势语。由人的手势构成的语言是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有时甚至比词汇语言更有力。
在上面的故事里的那个手势,在美国意味着”进展顺利“;在中国;很多人用这一姿势表示”真棒“;但是;在孟加拉国;它却是对人是一种侮辱。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配上适当的手势;给人以热情的印象;从而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我们说话时一定要通过手势来吸引听众;强调我们谈话内容的重要性;让对方不但有得听;而且还有得看;那就可以不必担心对方会走神;把注意力从我们的身上转移。
优雅的手势语能够令交际对方充满惊喜和感激;能表达果断的性格;好象有一种内心的力量发散出来,手势能令我们感受到热情;也能因为轻率和漫不经心;而使我们觉得对方不知所谓;招致许多人的反感;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手势能告诉我们对方非常非常的忙;也能告诉我们对方有要紧的事情要向我们谈;让我们等一等。
无论是在什么交际场合中;手势都会成为交际的一部分;加强我们语言的力量;丰富我们语言的色调;手势也成为一种独立而有效的语言。
我们应当将注意集中于真情的流露;而两手却是帮助我们让真情流露的工具,需要时可以立刻举起来;或放下去,心情愉快时在空中挥动;心情悲苦时握着拳头靠在自己的胸前;愤怒时举拳猛击桌子;都是一种自然和灵活的姿态;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说话时不需要手的帮助;让手顺其自然就可以了;站着时让它们自然地垂在身体两侧;坐下时搭在椅子把手上;万一我们觉得它们讨厌;并有些觉得累赘;而认为插在衣袋里;或是放在背后;只是不要过于注意两手;更不必顾虑什么听众会留意到我们手的位置。
不过我们不要故意把手交叉在胸前;这是一种敌意的表示。也不可勉强扶住某个地方;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身体僵硬;不能自由行动;而两手把玩自己的衣服或钢笔;那更会使对方转移注意;并且显得愚拙。
下面几条原则;我们应当注意的:
第一;不要重复手势;无论任何一种手势;重复了总会令人觉得乏味。咿啊乱叫不是说话;乱挥乱舞不是手势,我们不要每一句话都配上手势;因手势重复得大多;会使人觉得不自然。
第二;因为手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受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不要训练它成为一个模型;那不但单调;而且可笑,真情愈流露;手态也愈显得自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做手势的时候;不要只从肘部做起;这样会使人感觉不自然;
第三;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大快。譬如当我们伸出食指向前面指着;用这种手势帮助我们说话的语气时;我们切勿立刻把手缩回;最好等到说完一句话以后;才缩回手臂。
第四;要保持手势的自然;需要练习;也许在做时觉得有些勉强;但经过相当时日后;便可以渐渐的成为自然了。
第五;不要让我们的手势转移听众对我们说话的注意;许多人手势过多;反而使听众注意他的动作。比如用手推着前面的桌子让身体后仰;以答辩的姿态把双手抱在胸前,擦碰鼻子,清理眼镜,遮掩嘴巴或者把口袋里的钥匙或硬货抓得叮当作响;这些都是消极的姿势。
花一点时间检查一下的手势;我们将发现;积极的手势将不只使我们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也使我们和听众更接近;而消极的手势将把我们与听众的距离拉开。
第一部分 形象管理 出类拔萃第2章 调动身体说话 (4)晓文化用手势
有一次;美国作家,《手势》一书的作者罗杰?阿克斯特尔出访法国;旅馆的接待员问他:”你对房间满意吗?“
他对接待员做了一个”A…OKey“手势;这个接待员带着愤怒的表情耸了耸肩:”如果你不喜欢它;我们就给你另换一个房间。“
因为在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把这个手势理解为”零“或”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