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主宰-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仅仅持续了一天的时间,尼西人这一个团的兵力损失了大半,没办法再进攻了,只能等待增援。

    尼西人的增援终于到了,攻击力也随之加强,数个营同时展开进攻,算起来整整一个团的力量。

    可惜,这样也没有用处。

    尼西人增兵,防守一方的力量也在增加,强大的火力下,敌军一片片倒下,阵地前成了死亡之地。

    尼西人这些军队比起马来土著强不了多少,许多人第一次参加战争,一群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打仗来肯定没有章法。

    尼西人还有一个弱点,武器落后,哪里会是雇佣军的对手。

    雇佣军挑选的可都是老兵,大多数士兵都是上过战场的军人。

    也许,这就是汉人抵抗力量的打算,在这里让雇佣军尽量多的消耗敌军的力量。

    人有的是,雇佣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增援之中,陆续已经有两万雇佣军抵达婆罗洲。

    除了雇佣军以外,汉人的抵抗力量足有三个师的军力,只不过他们都在阵地的后方。

    汉人抵抗力量打的就是消耗战,有本事你就攻,来多少军队就消灭多少。

    尼西人是进攻的一方,很吃亏的。

    再加上没有重型武器,没有炮兵掩护,依仗着人多,每一次都是数个营数个团成建制的往前冲。

    尼西人的两万军队连续攻击两天就挺不住了,这他妈的简直是屠宰场,有多少填多少。

    一群不会大涨的人手中拿着落后武器,面对着却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根本就不是汉人抵抗力量的对手。

    这样打下去可不行,还需要增援。

    这就是汉人抵抗组织的目的,尽量多的吸引尼西人集中到此处,把婆罗洲的敌军集中消灭掉。

    一旦消灭掉大部分的尼西军队,后面就省事了。

    可尼西人不知道汉人的阴谋,两万人不够,那就再抽调两万军队。整个婆罗洲都快要拿下了,不信消灭不掉这股抵抗力量。

    尼西人不信邪,这可就上大当了。

第四十二章毁灭() 
基压包这一线的防御固若金汤,汉人的抵抗组织在此地坚定地防守。尽管力量要比尼西军队强大,却一直没有主动出击。

    即便这样,一场历经六天时间的攻防战使得近两万尼西人丧命在此地。

    虽说雇佣军的伤亡也不少,却比尼西人少多了,毕竟他们是防守的一方,而且是一群老兵油子。

    尼西人的总兵力也不过十万不到的样子,去掉散布在整个婆罗洲各地的兵力,集中到北部的总兵力也就是七万军队。

    尼西人从西南打到东北角伤亡也不小,到了这里人数已经不到六万人,再损失掉两万,剩下的不足四万人了。

    走到这一步汉人抵抗组织也不想继续与尼西人玩下去了,军队已经布置到位,从特路皮到马托邦一线的一个师外加五千雇佣军将压迫到尼西军队的侧后翼。

    万事俱备,反攻就要开始了。

    正面的雇佣军还在阻击,尼西人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不再一轮一轮地分波次的攻击,而是几乎将军队全部压上来。

    一时间漫长的防御阵地上,枪声越发激烈。

    “砰--砰砰--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整个战场,尼西人黑压压的一片往上攻,跑在前面的人被阵地上雇佣军无情地扫射一片片地倒下去。

    有些胆小的人吓得一下子趴在了地上,被后面的长官连唬带吓,拳打脚踢从地上爬起来,端着枪继续往前跑。

    这可是打仗啊,进攻的一方乱哄哄地从后方往前跑,身子一直是直挺挺的,即不看周边是否有隐蔽物,也不管进攻的段落也不管节奏,总之,军队的进攻毫无章法。

    这样方式打仗要是不死人才怪,只要对方的火力够猛,有多少人死多少人。

    尼西人也是急了眼,整个婆罗洲几乎都拿下了,就差这么一点地方没有攻克,有些说不过去啊。

    在这之前尼西人还做着美梦,再有几天整个婆罗洲就是他们的了,马来人和其他各族的人几乎被杀的绝迹,统一婆罗洲已成定局。

    可惜,好梦难成真,尽然在这里遇到了强劲的阻击,功亏一篑啊。

    毕竟尼西人全部压上来了,雇佣军的防御阵地骤然紧张起来,阵地前的敌人实在太多了,杀都杀不过来。

    二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尼西人越来越近了,眼看着要突破五十米的距离了。

    突然,阵地的后方炮阵开火了。

    “轰轰--轰--轰轰--”

    密集的炮火射向了正在进攻的尼西人,炮弹在人群中爆炸,一时间残肢断臂满天飞。

    爆炸声、惨叫声、哭喊声夹杂在一起,场面好不恐怖。

    炮弹先是打在尼西人的前排,而后,炮火顺着进攻的尼西人往后延伸,一排排的炮弹掀起漫天尘埃。

    整个婆罗洲的战争中,炮战还真不多,除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比较弱小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是地方政府,重武器必然少。

    再加上这些军队没有经过战争场面,几乎就是新兵。

    新兵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尽管这些炮弹杀不了多少人,可场面很吓人的。

    刚才还在进攻的尼西人此时已经吓破了胆,像一个个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整个场面混乱不堪。

    炮火在延伸,从敌军的前阵往后方轰击,尼西军队已经开始溃退。

    时机已经成熟,雇佣军趁着敌军的混乱发起了攻击。

    近两万雇佣军从阵地上窜出来,端着枪冲出向敌群,手中的自动步枪射出密集的子弹。

    尼西人在逃窜,雇佣军在追赶、杀戮。

    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眼前的样子,数万人的追逐场面很壮观。

    尼西人向西方逃跑,那个位置刚好是马托邦的方向,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的样子。

    尼西人在前面逃跑,身后的雇佣军不断地追杀,时间越长死伤越多,人是越来越少。

    雇佣军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也根本不会喊什么“缴枪不杀”,只要前面有人,那是开枪就射击绝不含糊。

    乱军一口气跑出十几里地,差不多已经精疲力竭。

    就在这时候,乱军的前方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正在奔跑的人群被迎面而来的密集火力扫射一片片的倒下去。

    后方的人群一阵呆滞,完了,这里也有敌军啊。

    身后有追兵,前方的路又被堵死了,尼西人欲哭无泪啊。

    前面的军队不能前进,后方的人群很快赶过来,人群很快密集起来。

    就在尼西人一犹豫的时候,前方已经有大批的人被射杀,身后的追兵越发近了。

    这条路不通,那就换方向跑吧。

    “#¥¥#*&。。。。。。”

    发一声,尼西人争先恐后地向东方逃跑。

    不跑不行啊,前方是过不去了,身后的枪声越发密集,待一分钟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人啊。

    谁也不想留在这里等死,逃命要紧。

    这可真是慌不择路,可是,往东方跑就有出路吗?

    不要忘了东面可是大海,尼西人这是打算跳海吗?

    尼西人耽误这点功夫的时间,差不多又多死了数千人,在数万军队的夹击下,被追上几乎没有多少的活路。

    西北方向是五千雇佣军打前锋,一个整装师跟在后方。南面是两万雇佣军,身后也有一个师的军队押后,两路军队形成燕型追击着尼西人一路向东。

    这一路追杀,尼西人身后留下一路的尸体,溃军越来越少了。

    逃是死,不逃也是死啊。

    前面快到了海边,汉人抵抗组织铁了心要置地与死亡之地。

    这种残酷的杀戮的确触目惊心,这也是为什么让雇佣军在前面追击的原因。

    没有什么悬念,这场追击战还没有追到海边的时候,整个尼西军队差不多全完蛋了。

    消灭了这一股尼西军队,婆罗洲的局面已经毫无悬念。

    战争结束,汉人抵抗组织打扫战场,而后休息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近三万雇佣军,再加上三个整装师,从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扫荡婆罗洲。

    尼西人剩下多少军队啊?

    散落在整个婆罗洲,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万。

    这一路扫荡真可谓摧古拉朽之势,横扫婆罗洲。。。。。。

    ;

第一百四十三章不同的结果() 
现在,婆罗洲幸存的土着人对尼西人恨之入骨,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尼西人在婆罗洲从西到东虐杀了无数马来人。无数的家庭离散,无数的亲人死于这一场灾难,仇恨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

    现在,尼西人的侵略行动失败了,他们正在逃亡,愤怒的马来土着人坚决要求参加抵抗组织,他们要为死去的亲人和同袍报仇雪恨。

    这个要求不为过,抵抗组织很乐意有人当炮灰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于是从缴获的武器中抽出一部分装备武装了这些土着人,让他们加入抵抗组织的反攻行列中当开路先锋。

    这场反攻从婆罗洲的东北角开始,一路上追赶着残兵往西南方向推进,刚好与尼西人进军的方向相反。

    土着人的队伍被安排在最前面,他们身后是雇佣军。

    遇到大股敌人他们会避开,让雇佣军负责消灭敌军。

    土着人只想报复尼西人,散落的残兵以及尼西人落在他们手里只会生不如死。

    婆罗洲上尼西人的主力军已经被消灭了,这场反攻推进的速度很快,也很轻松,幸存的尼西武装力量实在是不多。

    刚刚还是种族灭绝的对象,被尼西人从西到东一路屠杀,几乎要绝种的马来土着,转眼间成了婆罗洲的刽子手,肆意屠杀尼西人。

    随着抵抗组织数万大军不断地前进,加入抵抗组织的土着人越来越多,走到沙巴州的中部位置的时候队伍扩大到数千人。

    尼西人的角色变化可真快,转眼间变成了种族灭绝的牺牲品。

    土着人一路上快意恩仇,他们的身后是雇佣军,而汉人的抵抗组织则落在整个行进行列的最后压阵。

    对于前面这两种力量的所作所为抵抗组织高层知道,不过,也没有过多干涉,毕竟他们心中充满着仇恨。

    婆罗洲进入了大反攻阶段,其他地方也没有闲着。

    自从肥岛战事结束以后,大批的青壮男被征召,并对其进行短暂的训练。

    现在,这一只武装力量正在开拔,被秘密往尼西各岛屿渗透。

    初期,每个岛屿登陆的人并不多,既然是秘密行动就不能明目张胆大规模输送。

    太平洋已经乱了,这些岛屿也不能让他太安宁,这也是这一批武装力量所要担负的任务。

    每一路的武装力量采取的编制是汉人主导,雇佣军为主力,肥岛土着当先锋,按照1:2:3的比例编制。

    太平洋被淹没在一片腥风血雨中,这场风暴可能会越来越猛烈。

    马来政府已经将尼西入侵其领土的议案提交到联合国,对此,联合国也发表声明呼吁战争的双方立即停止战争,通过何谈解决双边问题。

    联合国的声明并没有阻止尼西军队的前进步伐,战争还在继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

    其中的第678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1991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

    1990年11月29日的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其中设定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截止日期为1991年1月15日,并授权“以一切必要手段执行第660号决议”,显然,这是一种授权动武的外交语言。

    而马来政府的呼吁仅仅换来了一个声明,根本不解决问题,婆罗洲的战事依然在继续。

    同样是侵略,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首先,米国和西方各国正在集中精力对付萨达姆,至少目前没精力再管太平洋的事情。

    再一个,汉国已经站稳了脚跟,仅就眼前来说米国人暂时把汉国当成了小弟。

    米国人也希望汉国的周边乱一下,至少让汉国没有危险。等到米国处理完中东事务,回过头来再关注太平洋也不迟。

    而另一个大国,苏国忙于国内事务,早就收回了关注世界的眼光。

    同时,戈巴乔夫正在尽量与米国人保持和睦关系,更不会为了一个太平洋小国费心费力,最主要的是,这事情跟自己国家没多大关系。

    最后一个大国是亚华国,也是五个安理会成员国,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也很暧昧。

    因为,汉国的领先投资总裁顾国仁与该国的高层进行了一场密谈,并阐明了自己的态度。

    汉国打出了我是汉人的旗号,赤裸裸地告诉亚华一方咱们其实是一家人。

    而且,顾国仁很隐晦地表达了汉国在太平洋事务中是有所作为的。

    亚华有理由相信,汉国在太平洋的一系列行动不仅限于肥岛和南蛮,至少从领先投资总裁顾国仁的话语里面不难发现。

    在没有搞清楚汉国对它的近邻是什么态度之前,亚华暂时不便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如何,亚华是不可能将汉国再推出去的。

    尤其是现阶段,双方正在紧密合作,亚华更不可能给自己找不自在,把一个潜在的盟友变成敌对关系。

    尤其是汉国还是一个纯汉族的国家,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一点亚华还是拎得清楚。

    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马来的议案仅仅换来一份声明。

    同样是侵略战争,尹拉克入侵科威特一事,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而尼西侵略马来一事竟然在安理会没有形成议案,咄咄怪事。

    在太平洋最热闹的时候,汉国皇帝郝瀚回来了。

    马来半岛突发战事不在“a”计划之内,王屏山等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郝瀚一直是他们的主心骨,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须让大皇帝决定。

第一百四十四章坑() 
婆罗洲的枪声还没有沉寂,马来半岛与太国边界又出现了军事摩擦,马来再也顾不上婆罗洲,转头集中精力应对北方的危机。

    发生在马太边界的交火只是太国的一种试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太平洋地区一片混乱,从肥岛入侵汉国开始直至婆罗洲的战争,联合国竟然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

    世界警察米国在此地也非常克制,至今也没有出兵太平洋。

    太国注意到了这种变化,米国似乎对太平洋不再感兴趣。

    现在,连柬寨这种弱国都能够占领一块南蛮的土地,太国也有点蠢蠢欲动。

    太国的这一次军事行动其实是军方擅自挑起的,原因在于国内。

    顺通·空颂蓬接替差瓦立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他是差瓦立和前总理炳·廷素拉暖的亲信,差猜·春哈旺出任总理后,多次与政府发生矛盾。

    历史上的1991年2月23日指责差猜政府腐败,而与素金达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府。

    由于太平洋的动荡,让上台时间不长的顺通。空颂蓬看到了机会,战争会极大地让军队的权利集中。

    机会来自于婆罗洲的战争,顺通。空颂蓬认为马来是个软柿子,马来已经是半个国家,这种形势下拿下半岛不成问题,而且还会通过战争大大地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和声誉。

    而且,现在的形式非常有利,米国人正在应对海湾战争。于是,枪声在半岛的两国边界响起。

    边界摩擦,很难说清楚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指责。

    太国军队声称被马来击伤数人,一人死亡。

    为了讨回公道,太国的军队发动一波攻击突进到对方领土。

    正如太国军方预料的一样,发生在边界上的冲突并没有引起联合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太大关注,联合国也仅仅发表一个声明了事。

    虽然太国已经突进到马来一边,暂时却没有再继续深入。

    马来的军队在集结,太国的军队也在集结,双方正在加紧备战。

    太国政府不希望发生战争,与军方产生了矛盾。

    对于发生在边界的冲突,总理差才。哈春旺忧心忡忡地说:“太国政府不希望出现战争,国家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人民也不希望把生命葬送在战场上,军队需要克制。”

    对此,武装部队总司令顺通。空颂蓬早有准备,针锋相对地说:“太国不希望战争,这是所有人的意愿。

    但是,不是我们不希望发生战争,战争就不会来临的。

    作为军队的首脑,我要为国家负责,不能因为没有准备而丢失国土。战争能不能真正发生,我不知道,但是,军队必须做好战争前的准备,否则,那将是对国家的不负责。”

    武装部队总司令顺通。空颂蓬说得有理有据,让总理差才。哈春旺无言以对。

    军队仅仅是要求做好战争前的准备,如果自己坚决反对,那么,战争真正的来临之时,因为没有做好准备而丧失了国土,这个责任他负不起。

    在这场较量中,武装部队总司令顺通。空颂蓬完胜,太国开始紧锣密鼓地做战前准备。

    马来并不知道太国内部的事务,现在是太国侵占了马来的领土,战争已经来临。

    马来的军队在向前方集结,五万军队开赴到前线。

    这已经是马来军队的极限了,马来有多少军队啊?算上近两万在婆罗洲的军队总兵力才八万,当然,婆罗洲的那些军队已经不能指望了。

    而太国一方集结的兵力是十万,二比一的力量对比。

    马太边界火药味浓烈,战争一触即发。

    马来人当然希望联合国干预,但是,一纸声明解决不了问题,马来人的心沉甸甸的。

    造成这一现状的是米国人,虽说海湾战争就要爆发,米国人的精力的确在中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