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大伴,立即通知尚膳监准备御宴,朕要在武英殿犒赏三军。”

    意气风发的崇祯皇帝,挥舞着大手吩咐道。

    “天子设宴武英殿?”

    饶是曹文诏心里有想到自己可能会受到皇上重用,可听完宫里小黄门传达的旨意,也不禁呆若木鸡。

    自己何德何能,天子既然如此垂青厚爱!

    要知道,他只不过是山西大同总兵,而且还不是挂印将军。

    自己的身份,在时下大明,估计有很多。

    皇上能知晓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现在居然设宴武英殿犒赏三军,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皇上执政至今,天下又有哪一个总兵、都督受此恩荣?

    自己原来敢想吗?

    “皇恩浩荡啊,臣九死无悔!”

    曹文诏这个连死都不怕的猛人,眼含热泪,接过圣旨对着皇宫方向五体投地谢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的一众将士也跪地谢恩。

    这些将校明白,受益并不是曹总兵一人,也将包括他们。

    “大家赶紧去沐浴更衣,拿出最好的姿态,万勿辜负天子圣恩!”

    片刻之后,曹文诏利索起身,吩咐下面将校一句,自己急匆匆的率先去准备。

    相比普通将士,他无疑要准备更多,除了沐浴更衣,还要净手焚香,切不可君前失仪。

    乾清宫冬暖阁,准备面基的崇祯皇帝也没闲着,而是在周皇后的帮忙下着甲。

    其实就是大明皇帝的军装。

    “行了,真的好漂亮,皇上自己看看?”

    周皇后系完鸾带,左看右看一会,方才笑眯眯的说道。

    周皇后与崇祯皇帝是患难夫妻,彼此之间情深谊笃,一些事情与寻常人家也并无二致。

    所以,听说皇上要穿平常很少穿的军装,便不要宫女的帮忙,亲自上阵。

    帅!拉风!真牛逼!

    只第一眼,崇祯皇帝就对大明皇帝的军服竖起拇指。

    宽大的铜镜中,崇祯皇帝头戴抹金凤翅盔,盔正面饰有金质真武大帝像,左右各一条吐火金龙,龙身展翼,形如凤翅。

    身上穿罩甲,方领,对襟,无袖,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裾。

    衣襟缀枣核形金别扣及布扣襻,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层叠排列,前胸左右各饰一条金色升龙。

    罩甲下穿五彩云龙纹窄袖袍,两臂戴臂缚,以红绒绦穿金色甲片制成,活动性较强,不会影响手臂的动作。

    “皇上有经年未穿了?”

    周皇后喟然而叹,光鲜玉洁的脸上,有几分萧索。

    近几年大明局势颓废,皇上整日忙于政务,鲜衣怒马出去狩猎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朕以后天天穿。”

    太拉风了!

    崇祯皇帝兴奋地挥舞着关节手臂,美滋滋的对周皇后说道。

    周皇后莞尔一笑,最近皇上越来越有朝气,说话也越来越有趣,曾经的信心好像又重新回来了。

    “列队出发!”

    西山大营校场,曹文诏精神抖擞,满意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

    这将近三千人马,随他转战辽东、西北,屡战屡胜,可谓是关宁铁骑中精锐的精锐。

    作为大明朝廷最费钱的一支军队,他们的装备可以说是最好的。

    一句话,人如神马如龙,个个精神抖擞,以最好的状态参加天子赐宴。

第三十九章 朕有愧你们() 
第一卷风雨飘零

    皇宫内,已经不知沉寂多少年的武英殿,今日上下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数百名宫女太监迈着轻快的脚步,穿梭于殿内里里外外,摆放桌椅碗筷,准备今晚的御宴。

    武英殿位于皇宫熙和门以西,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寓意一文一武,共护大明。

    大明开国时期,勋贵子弟在朝堂上下都有话语权,并不是文官独大。

    武将一样有地位,而且也不低。

    不仅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礼,甚至地位更高。

    因为武将大多是贵族,俸禄比文官高很多。而且这些人因为立功多,在朝堂上说话也硬气。

    奈何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武将基本一扫而空,留下的后人不是年龄太小,就是没有才情能力。

    这才造成朝堂上逐渐被文官打压,一直到大明唱凉凉。

    现在,崇祯皇帝设宴武英殿,其意不言而喻。

    残阳落幕,夜色降临,京城亮起万家灯火。

    曹文诏率领三千将士,在内廷太监徐高的带领下,昂首挺胸地穿过繁华京师,留下京城无数百姓啧啧称奇。

    这其中,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朝臣府邸传去。

    武英殿中,众位将士依序落座。

    将领采用分餐制,分列崇祯皇帝左右,由曹文诏、曹变蛟叔侄领衔。

    普通将士按小旗为单位,落座大圆桌,井然有序。

    “皇上驾到——”

    在曹化淳有些阴柔的叫声中,崇祯皇帝穿着无比拉风的专属军服现身。

    “末将山西总兵曹文诏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参将曹变蛟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游击张云甫参见皇上!”

    “末将山西游击孙守法参见皇上!”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按职位高低一一拜见崇祯皇帝,完毕才是普通将士跪地高呼万岁。

    几千人的呐喊声,穿破武英殿,直指苍穹,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其嘹亮。

    爽,太爽了!

    权利的味道真是令人着迷,尤其是军权!

    此刻,崇祯皇帝的心中,无比陶醉。

    “将士们辛苦了,诸位请平身落座!”

    在崇祯皇帝柔和的话语中,曹文诏和将士们谢恩起身。

    “不错!

    平常总是在奏折中看到爱卿军功,今日朕总算亲眼目睹我大明猛将风采,朕心甚慰!”

    众人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落座,可他自己却没有坐下,而是踱着龙步,来到曹文诏跟前上下打量。

    可以说,曹文诏完全符合他心目中猛将标准。

    高大健硕的身躯,即使是坐着也比别人大上一号。

    颌下苍髯如戟,显得威猛霸气。脸上伤疤交错,那是军功证明。

    一介小兵出身,没有家世传承,没有背景靠山,却坐上总兵官的位置,威名响彻大明,那得用多少敌人的人头换来?

    崇祯皇帝绝对相信,曹文诏如果脱掉衣服,除了一身的腱子肉外,肯定还有布满全身的伤疤。

    “末将当不得皇上赞誉,唯有今后死命杀敌,以报皇恩浩荡。”

    武将没有文臣的弯弯绕绕,直来直往惯了,曹文诏看到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垂青,感动得就差以死明志。

    “杀敌可以,死命不行,朕不允许!”

    崇祯皇帝沉着脸,有些不悦。

    朕把你救出来,可不是让你再去死,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说不吉利的话。

    “皇上……末将……”

    崇祯皇帝似训斥实爱护的话,立马戳中曹文诏的泪点,他离座翻身跪倒在地,已经不知说什么才好。

    “爱卿平身,走,和朕一起去看看大明的勇士!”

    曹文诏的表现,崇祯皇帝非常满意,比朝堂上那些喂不熟的文臣勋贵何止天上地下?

    看来,打造一批新的勋贵势在必行。

    崇祯皇帝一动身,曹文诏等人纷纷紧随其后,朝宽阔的大殿走去。

    三千人,近三百桌,场面很大,一直排到大殿之外。

    崇祯皇帝露出微笑才走了几桌,笑容就渐渐凝固了。

    放眼所及,他发现将士脸上大多有刀疤,或者是箭伤,或者是火铳火药溅起的烫伤,还有许多带着眼罩的独眼龙。

    总之,没有几人脸上是光滑的,皆是坑坑洼洼。

    这和他身边执勤的侍卫,简直有天朗之别。

    说实话,崇祯皇帝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无非热血一点而已。

    正如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将军梦,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英雄梦一样。

    后世天朝承平已久,受条件所限,他和多数人一样,从来不曾真的明白,到底什么是战争?

    所以,只能去假想,去歪曲,去神话,去演义,在心中描绘出一副模糊的战争画面。

    煌煌史册,百十字便是华夏一统,北击大漠。

    戏曲杂剧,孔明掐指便是军略妙算,花拳绣腿便是金戈铁马。

    评书弹词,一将之勇便可力压万军,争锋沙场。

    茶余饭后,王师一出,便是排山倒海,扫除不平。

    战争,有的时候被美化了!

    现在,亲眼目睹这些活生生的将士,崇祯皇帝内心相当震撼!

    什么才是最可爱的人?

    崇祯皇帝现在已经懂了。

    “将士们,你们辛苦了,受委屈了,朕有愧你们!”

    胸中仿佛堵着一块巨石,崇祯皇帝也顾不得什么狗屁的帝王之尊,手握双拳,高声叫喊。

    片刻过后,二十多个负责传话的大汉将军,在各自的区域复述一遍。

    什么情况?

    正兴高采烈参加宫廷御宴的将士,听到皇上自责的话,突然有些懵圈了,一个个傻傻站起不知所措。

    “皇上……”

    身旁的曹文诏想要劝阻。

    崇祯皇帝摆摆手,转身红着眼,对着他和身后一众将领动情说道:

    “你们为大明百战余生,伤痕累累,却要遭受朝臣指责,是朕对你们保护不够。

    我大明一向重文轻武,勋贵文臣视武夫为低贱,士子百姓视将士皆粗鄙。

    每以胜败谈茶余,每以将帅论饭后,谁又曾为士卒而鸣不平?”

    空旷的大殿上空,四处是崇祯皇帝的忧伤和大汉将军的传声。

    “胜则忘死难,败则斥三军,饷不足养家,甲不足护身,兵不足杀敌,训不足征战,残不足抚恤。

    名将驱使伤残,庸将驱使亦死伤,谁又关心其对阵时何思,谁会在乎其厮杀时何感?

    如此不公,我大明纵有军卒百万,若没有为了天子国家,不惜一死之悍勇,又岂有强军?”

    下一刻,万众瞩目中,又想起崇祯皇帝的咆哮。

    “是啊,都说军汉粗鄙没有文化。

    可又有谁知道,你们大热天要着三层甲,全身汗流浃背。大冷天行军在外,亦无热水可洗澡。

    比不得文臣悠游自在,讲究脸面,日日在家休沐吟诗作画。

    可你们有文臣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伤疤。

    一块伤疤就是一个军功,将士们,朕要补偿你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息过后,三军将士握拳捶胸,泪流满面跪地高声大呼。

    大殿之内,唯有崇祯皇帝一人站着。

第四十章 资源的利用()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简直说到在场所有将士的心里,效果相当好,将士们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原本天子设宴就已经是皇恩浩荡,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事情了。

    哪知现在皇上居然还说愧对他们,并要进行补偿?

    补偿可以,这是雪中送炭,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可皇上哪有愧对他们,那还不是受到奸臣蒙蔽?

    他们这些朝臣嘴里的粗鄙的军汉,想法也简单,谁对他们好,就替谁卖命。

    将士们心情激荡中,殿内鼓乐响起,几十个大汉将军挑着箩筐,来到他们跟前,上面蒙着一层红布。

    紧接着,曹化淳带领十几个太监,来到各自的区域,揭开红布,箩筐内白花花的银锭闪亮在将士们的眼前。

    这就是崇祯皇帝对他们的补偿之一,每人赏赐二百两的纹银。

    这绝对是大手笔!

    尤其是对他们这些普通士卒而言!

    殿内顿时欢声雷动,更有许多将士再次留下幸福的泪水。

    不容易啊!

    他们拎着脑袋拼命为什么?

    别他娘的扯什么忠君爱国,那太高尚太遥远,他们要先活下去再说!

    更何况,在此之前,他们连皇上都没见过,忠君之事从何谈起?

    还不是为了饷银!

    大明其他卫所正常饷银一两五分,作为边军,他们每月有二两的饷银,可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就这,还是曹总兵为人仗义,每月足额足饷发给他们。

    而这,也是大家不远万里一路相随曹总兵的原因。

    现在,皇上一口气赏赐他们二百两纹银,那可是他们不吃不喝近十年的饷银,怎能让人不激动?

    怎能让人不誓死效忠皇上?

    故而,老东西曹化淳分给他们饷银,嘴里总要念叨一句,天子不易,这是皇上从内库中节省出来的时候。

    将士们则含着热泪一个劲的猛点头,望向崇祯皇帝的眼中闪着狂热。

    此情此景,崇祯皇帝有些唏嘘感慨,同时也为自己的手段有些自得。

    果然,拉拢人心最见效的方法还是钱财。

    所以,他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当然,这是对于普通将士来说。

    像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以及他们身边的将领,区区二百两纹银根本不算什么,每个人的价码不同,追求也不同。

    不过,作为一国之君,自己手里有各种资源,总有他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

    认真说来,作为帝王,其实就是把手里的资源合理分配,把自己需要的人才笼络到身边做事,就这么简单。

    前任崇祯皇帝就是失去了对资源的控制,变得赏无可赏,反而被人诟病为刻薄寡恩,逐渐失去人心,继而丢掉江山。

    “传膳——”

    一团喜气中,赏银分到将士们手里作为开胃菜,天子赐宴终于开始。

    而崇祯皇帝和曹文诏等将校也回到前殿坐下,开始君臣共宴。

    明显可以看出来,今天的崇祯皇帝格外高兴,频频举杯敬酒,让曹文诏道友受宠若惊。

    推杯换盏过后,崇祯皇帝突然笑眯眯地对曹文诏说道:“曹爱卿,朕准备征调你进入五军都督府,担任右都督,重组神机营。”

    什么?

    至今还不明白天子为何对自己如此垂青的曹文诏,再次被崇祯皇帝的话炸得晕乎乎的,一时都不知如何作答。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正一品的官员,领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

    并领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及其所领卫所。

    现在,又加上为威震大明的神机营。

    好吧,虽然没落了,但天子不是说要重组吗?

    什么叫一步登天,这就是了!

    曹文诏摇摇头,仿佛想驱散酒意似的,可拢共也才喝几杯,并没有酒意,也没有听错。

    而且,对面的曹变蛟和张云甫也一脸狂喜的对他点头,证明确实是皇上所说。

    “皇上,末将身份卑微,就怕京中勋贵子弟难以节制。”

    片刻过后,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曹文诏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衷心表示赞赏。

    不错!

    要的就是你这种认真的态度,没有被欢喜冲昏了头,有前途!

    曹文诏只是大明普通总兵,并没有固定品级,也没有具体带兵名额。

    他的这样的职位,就好像后世的一名普通师长。而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则是集团军司令,还是属于卫戍京城顶级的那种。

    而这个职位,历来是京城勋贵的自营地。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正如他所说的,真还镇不住那些担任中下级将领的勋贵子弟。

    不过,这个职位就是你了,这就是朕的决定。

    “哦,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曹爱卿也有怕的时候?难道传言有误?”

    崇祯皇帝斜着头,脸上露出贱贱的微笑,故意激将曹文诏。

    “皇上,战场厮杀,末将从没有怕过。可就怕软刀子捅人,防不胜防,让人窝囊。”

    曹文诏昂着头,不甘的回答。只是,语气中明显有一丝傲然。

    “好,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才是朕心中的猛将嘛!”

    崇祯皇帝拍案叫好,脸上带着杀气注视曹文诏霸气说道:“软刀子朕帮你挡着,爱卿只管做事,帮朕重新组建昔日威名赫赫的神机营。”

第四十一章 渗沙子() 
第一卷风雨飘零

    曹文诏闻言,心中大喜过望,也终于放下心中的忧虑,出列跪地叩谢说道:“末将遵旨!定不负皇上厚爱!”

    崇祯皇帝双手虚抬,点点头坚定的说道:

    “朕赐你尚方宝剑,麾下勋贵将领但有不服闹事者,拿出你战场的霸气,可先斩后奏。

    朝堂上但有弹劾风闻奏事者,朕一律替你挡下,爱卿无需顾虑太多。

    后勤粮饷辎重,盔甲武器人马等,爱卿也无需操心,朕会命专人配合你。

    而爱卿只管练兵,往死里练,练成精兵。”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指着外殿吃得正开心的将士说道:

    朕只有一点要求,在一年时间内,爱卿利用你的三千铁骑为基础,要替朕练出五万人马。

    这其中,至少要保证有三万可战敢战之兵,且对手是建奴的强军,爱卿可有把握?”

    一年时间,皇上怎么如此急切?

    前面听得爽歪歪的曹文诏道友,听到这里并没有立马作答,而是心里暗思。

    一年时间,若是练骑兵肯定不行,可是练火器,时间倒也差不多,只是这其中有非常关键的一点。

    那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饷,不知皇上有没有考虑到?

    大明的财务状况怎样,作为中高层将领,他怎么会不知道?

    皇上虽说一切有保障,只是不知是否清楚一年成军和三年成军的区别?

    皇上诚心待我,自己断不能如袁崇焕般欺骗皇上,事情说开为好,免得耽误皇上大事!

    想到这里,他小心斟酌着语言说道:“启禀皇上,末将自幼从军,军营摔打十余年,自问深知选兵练兵之道。

    一年内皇上欲快速练出三万精兵,需兵员七万裁汰,然后军法严苛,训练艰辛,日不间断。

    愿意参军的汉子,家里多为穷苦困顿皮粗肉厚之辈,若是粮饷充足,末将相信他们能受得了这份罪而无怨言。

    只是皇上,昔日戚少保练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