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制、相互勾心斗角。
张伟让招聘教师,还有一层意思是看看这些知识分子有没有可造之才,要是真有才华的,可以到兰芳王国深造,这样也能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也不埋没了这些人才。中国以后几十年的内战,不知道有多少精英被荒废了青春。
有充足的资金,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规划的几处中学和高中,现在都已经选择好地址,拉起院墙,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等都已经开始建设,肯定是耽误不了8月份的招生和9月份的开学。
现在大清国南方水患还在持续,移民考察团回来之后,报纸等渠道迅速的把移民在兰芳王国的生活做了详细的连续的报导,让国内想移民的人安定了心思。
盛宣怀、瑞方、张之洞等人听了考察团成员的汇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要是兰芳王国真的把这些人卖做了奴隶,他们的人生也会背上一个大污点,看现在的结果,这些人在兰芳王国生活的很好,这就是自己的政绩了,把不稳定因素全部转移到兰芳王国身上,对灾民和朝廷都是好事。
兰芳王国的粮食贸易,平抑了大清国的粮食价格,广州、杭州、天津、上海、武汉的粮食价格都不高,不仅得到大清朝廷官员的认可,也得到广大灾民的拥护,只是让那些粮食商人错失了一次挣大钱的机会。兰芳王国运来的粮食价格便宜,而且数量巨大,这也让很多商人看到了更大的商机,兰芳王国的商人只在几个大城市做买卖,其它城市就是他们的机会,只要从这几个城市兰芳王国的粮食销售点买到粮食,运到外地就能赚钱。
精盐贸易相对差一些,不过以上五个城市的市民买的食盐都是兰芳公司的精盐,这算是不错了,食盐都是放在粮店里销售的,当地政府根本不敢管,而城里市民买盐他们不管,要是买盐后带出城,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对付买盐的人。现在张桂华与武文斌商量,与大清各地的官员合作销售精盐,那样就快速打开整个大清国的食盐市场,不过难道很大,毕竟大清已经把盐税抵押给了其它国家,到时候很可能会引起国际纠纷,张伟让他们先不要急,还是等打完日本之后再说。
虽然移民人数还在继续增加,武文斌反而没有刚开始那么忙碌了,雇佣的会算账、擅长组织的人都能顶起一摊子工作了。这些人能为灾民做点贡献,感觉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是有能力,而报国无门,对兰芳王国给他们提供这次为民服务的机会,他们都很感激。
南方的移民工作由驻上海和武汉领事负责,有这些雇佣的人协助,武文斌放心的回到北京,在北京大使馆上班,是他的主要工作。
在得知武文斌回到北京后,袁世凯立刻派幕僚与武文斌联系,希望从兰芳王国购买步枪、子弹、火炮。武文斌在电报联系张伟后,张伟让他尽管卖,事后再送袁世凯10万套北洋军春秋季军服。
张伟给的价格是毛瑟g98每支50两银子,尖头子弹50颗一两银子,这可是超低价格了。武文斌直接告诉袁世凯的幕僚,这是友情加赞助,谁让大家都是华人呢,赚点运费就可以了。
一听这么便宜的价格,袁世凯一次性购进了5万支步枪,够组建4个镇使用了。
对于火炮,袁世凯选择1898年克虏伯105mm轻型榴弹炮,准备成立独立炮协;口径:105mm;16倍口径;高低射界:…10度~+40度;水平射界:0度;弹丸重:;弹药初速:0m/sec;重量:15kg;最大射程:600m;一共要了6门。
对于镇支援火炮,选择的是德国1898年克虏伯75毫米山炮,炮身长1050毫米,口径75毫米;炮栓形式:横楔式;制退复进形式:液体弹簧式;炮架式样:双轮单脚式;火线高:66毫米;弹重:榴弹公斤;初速:榴弹80米/秒;最大射程:400米(度);行列全重:405公斤。选择这种炮主要是考虑到当时大清国的地形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一共购买了48门。
这两种火炮,在当时的中国,都是很先进的火炮了。
自从华国强发来电报,禁止成批销售粮食给日本人,武文斌就猜测,与日本人的战争就要打起来了,要是收复台湾和琉球还好说,要是连朝鲜半岛也收回的话,那东北的日军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大清朝出点血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与大清谈判(上)()
感谢书友:大军016、我的帝国我的时代和雨陪我哭泣的打赏,谢谢支持。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最大动力,我会尽力写好每一章。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
。。。。。。。。。。。。。。。。。。。。。。。。。。。。。。
果不其然,在7月底,武文斌收到张伟发来的电报,让他与大清国秘密谈判,如果兰芳王国帮助大清朝廷把日本人和沙俄都赶出去,大清能守住现有的边疆吗?如果兰芳王国把日本歌沙俄都打败了,取消他们的赔款的话大清该如何酬谢兰芳王国呢?
武文斌接到电报后仔细的考虑了一天一夜,于7月8日晚,去拜见军机大臣奕亲王。
奕得知武文斌亲自来拜访,肯定有重要的事情协商,立刻把他引入书房。
武文斌待丫鬟上茶退出后才说:”王爷,冒昧来访,打扰了。“
”武大使说这话就见外了,兰芳王国对江南水患灾民所作之贡献必将名垂千古,能亲来我府乃我之荣幸。“
”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呀,水患太大了,单靠我们一家也是独木难支,解救之人十不足一,只是同为华人,略尽微薄之力罢了,当不得王爷如此夸赞。“
两人寒暄过后,武文斌直接问道:”王爷,不知道对日俄有什么看法?“
奕心想,这个武大使半夜到我府,怎么问如此唐突的问题,还不能不回答,深思一会,恨恨的说:”日本人,豺狼也;沙俄,虎豹也!皆为我大清之敌。不知武大使何故有此一问?“
”日俄战争造成千万人民生活荼毒,死伤无数。兰芳王国大部分成员当初也是从大清国走出去的,不忍心家乡父老遭此磨难,我们国王欲解救东北万民于水火,但不知大清国是何态度,若贸然出击,恐首先造成与大清国的对立,则得不偿失,是故先问贵国是何态度。“
奕搞不清楚兰芳王国的想法,不敢冒然回答,就问:”贵国对我大清国有何看法?“
”大清国如何与我国没有很大关系,我们也不关心谁掌权,前提是不要影响我国的利益,不知道我这话王爷能明白吗?“
”明白!不知道贵国是什么要求呢?“奕听了这话就放心了,至少兰芳王国不是来抢夺政权的,否则以兰芳王国的力量,消灭满族政权还是很轻松的,再说了,兰芳王国对这些人本身就是汉族人,在灭掉满族之后,会很容易得到全国人民认可,方便他们的统治。
”我们国王是让我咨询一下,把日俄赶走之后贵国能否守住这些地方,能否不被其它国家所侵占?“
”不敢保证能守住这些地方,毕竟贵**队撤走之后他们还会卷土重来,或者有其它虎狼国家趁虚而入。“
”所以,我们国王的意思是在东北以及外蒙古地区设置北疆特别行政区,由兰芳王国派驻总督和军队驻扎,保护大清朝北疆不受外国势力的威胁;日本与俄国在《辛丑条约》中要求的赔款也就不用大清朝支付了或者支付以后再由兰芳王国把这两国所占的份额返还给大清国;另外,日本和沙俄在大清国的租界也可以由当地督抚收回,日本和沙俄在华的资产可以由兰芳王国派兵查封,作为兰芳王国的战利品;边疆特别行政区的税收就作为驻军的军费;兰芳王国的军队只驻扎在北疆特别行政区内,永远不会踏入大清国其它部分领土;特别行政区与大清国其它地方人员可以相互流动,商品可以相互流通;大清国可以在与特别行政区交接的地方派驻军队,而特别行政区在交接边线100公里之内不会驻扎军队的。“
奕心想,要是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成了割让领土了?那自己就成了大清国的千古罪人,再说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兰芳王国的军队赖在那里不走,谁有这么大的本事把他们赶走?于是就说:”武大使,领土问题不能谈,还是提些其它要求,否则就没得谈了。“
武文斌感觉自己提的太仓促了,大清国被日俄修理成这个样子了,还在强撑着,宁愿拿银子也不割让领土,看来这个法子行不通,不能把他们逼急了。为了缓和气氛,武文斌问:”那王爷意下如何呢?“
奕心想,这个事情的决定权在你们手上,你问我意下如何,那不是难为我吗,还是采用拖的办法,看看兰芳王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想好了应对办法,就说:”武大使,这么大的事情你让我现在说怎么办,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办法,你看是不是过几天,容本王考虑考虑之后再给您答复?“
武文斌心想,自己确实为人所难了,又不放心大清这些人的保密意识,就警告说:”哈哈,是我提的问题太仓促了,怪不得王爷。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否则走漏消息兰芳王国概不承认,一切后果由大清朝承担。“
”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送走武文斌后,奕仔细的把经过回想了几遍,感觉这对大清来说是个机会,兰芳王国愿意帮助大清是好事情,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大清又能开出多大的筹码呢?这个事情是不自己能做主的,还是请示老佛爷稳妥。
在第二天下午,奕专门跑到颐和园向老佛爷做了详细的汇报,老佛爷意思是坚决不能拿土地给他们,现在承认他们是王国已经很不错了,希望兰芳王国不要得寸进尺。
至于其它的事情,老佛爷也拿不准兰芳王国的意图,决定还是先见见对方的大使,摸清对方意图再做打算。
三天后,奕派人秘密邀请武文斌下午到王府叙事。
武文斌到达王府以后,奕亲王邀请他同坐入一辆豪华马车。
武文斌很惊讶的问:”王爷,咱们这是到哪里去?怎么搞的这么神秘?“
”武大使,这次是太皇太后要见您,希望您能当面陈清利害关系,得到老佛爷允许。因为涉及到保密,所以委屈武大使了。“
武文斌立刻就明白了,这事要经过太后的允许才能成功,别人谁也做不了主的,立刻回答说:”无妨,都是为了办好公事。“
奕给武文斌解释,春秋夏三季,太后住在颐和园乐寿堂避暑,离这里有0里路。
在马车晃晃悠悠的行驶了1个时辰,才到达颐和园。
乐寿堂紧挨着昆明湖,此时清风徐徐,空气清新、凉爽,景色宜人,确实是避暑的好地方。
穿过”天棚“,来到乐寿堂院内,早有太监在此迎接。
看着这硕大的“天棚”,武文斌心想,这老东西还真会享受。
第一百二十九章与大清谈判(下)()
感谢书友:大军016、我的帝国我的时代和雨陪我哭泣的打赏,谢谢支持。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最大动力,我会尽力写好每一章。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
。。。。。。。。。。。。。。。。。。。。。。。。。。。。。。
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太后生活起居的主殿。主殿装饰的金碧辉煌。
武文斌顾不上观看周围情景,忙跟随奕给太后行礼。当然了,奕行的是跪拜礼,武文斌只是略微弯腰行鞠躬礼。
太后没有计较武文斌的失礼,再说了,现在可不是大清国硬气的时候,忙命人给武文斌赐座、上茶。
等武文斌坐下后,太后首先说话:”我以已经听说你们的意思了,难道你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占领大清国吗?“
武文斌心想,这不是没话找话嘛,要是真这样,也就不用请我来了,忙回答说:”太后,您误会了,要想占领大清国,只是出动兰芳王国一小半的兵力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动这些小心思,若贵国不赞同我们的意见,也是无所谓的事情,我们并没有任何损失。我们国王也是华人,只是不愿意看到东北人民被日俄随意杀戮,才有这个提议的。“
太后又问:”难道贵国不是想靠这种办法占领大清国?“
”太后,我们王国的地盘也有700多万平方公里,比大清国也小不了多少,而我们的人口很少,大清国的土地对我们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再说了,要是武力占领大清国,会有多少人死于炮火之下呢?又有会导致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呢?所以,我们国王不会武力占领大清国的,除非大清国严重损害到我们王国的利益。“
太后想,就是因为你们的人口少才更有可能占领我大清国的地盘,大清国这么多人,有了地盘还缺人?考虑了一会后又问:“设定这个北疆特别行政区,以后不就是你们的地盘了吗?”
“太后误会了,咱们可是要签订协议的,现有的地盘我们一寸土地都不会要的,还是属于大清国的地盘,在大清国感觉有能力守卫边疆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收回边疆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权。”
太后想想也是,对方没有必要欺骗自己,要是想占领大清国的土地,派军队占领就是了,要是真派军队的话也会占领南方的富庶之地,而不是这些寒苦的边疆,他们又为了什么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小心点,不能着了兰芳王国的道。
这些地方现在被日本和沙俄占着,要想收回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就是收不回来,大清国也没有损失,都是兰芳王国的责任,要是真收回来了,只是省下的赔偿金就接近亿两银子,还是大清国赚便宜。要知道,就这些边疆地区,别说税收了,每年还要往里填很多银子,这样也能甩掉这个包袱了。
只是这么大的地盘让兰芳王国占领,他们又有这么强大的实力,难免有引狼入室之嫌。
兰芳王国费这么大的劲赶跑日俄,只是要那些边疆苦寒之地,连军费都收不回来,不可能这么傻,肯定有什么事情瞒着大清,或者有什么目的?那目的是什么呢?
兰芳王国离的这么远,不方便来进攻,他们出动军队这边就会有防备,而且辎重后勤压力很大,也不会出动多少兵的,要是有了跳板,那进攻大清就容易多了,而且边疆特别行政区离北京又这么近,很容易就能冲到北京城下,不行,危险性太大。要是同意了兰芳人的要求,那他们永远是悬在大清国朝廷头上的一把刀,能随时砍下来,那日子才没法过了,不能要钱不要命。
他们肯定是想先占领大清国的北疆作为跳板,再占领大清国就轻松多了,在大清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包围、灭国了,连请洋人出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些兰芳人都是汉族人,与那些洋鬼子不一样,洋鬼子就是打下大清国也统治不了,只是为了点钱财,兰芳人要是来了,那些泥腿子还不争着为兰芳王国卖命?那样就没有大清的活路了,连后退都没有地方去了。
太后想明白后说:“不是我们大清国不相信你们能打败日俄,而是这样国内认为是割让领土,必然会引起众怒,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人利用,再说了,奉天还是皇陵所在之地,这让我们很难答应。”
“那太后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能打败日俄,我们大清国提供出兵军费以及伤亡抚恤,如何?”
武文斌低头沉思,并不说话。
太后见武文斌不说话,知道他们不会同意的,就继续说:“所有日俄资产,全部出售,所得钱财我们两家平分,如何?”
”太后,这样不好吧,那些日俄资产是我们的战利品。“
”就算是你们的战利品,没有大清国的帮助,你们很难全部查封,也很难变现。“
武文斌继续问:”太后,还有其它要求吗?“
”暂时没有了,等我想起来了再谈,这个急不的。王爷,这件事情还是由你慢慢谈,慢慢合计。“
奕忙跪下说道:”是,老佛爷,臣一定处理好。“
事后,武文斌发电报向张伟汇报,张伟接到电报之后,感觉这个武文斌办事能力提高不少,就是大清国什么都不出,自己也会打日本,现在能从大清国得一点是一点,有便宜为什么不赚。就回电同意他继续谈判,必须让大清国出血,并嘱咐他要注意保密。
奕与武文斌经过几天协商,主要是牵扯金钱方面和以后边疆守卫方面的事情。
对于金钱方面,日俄的《辛丑条约》赔偿份额,由兰芳王国获得三成,作为军费和抚恤金,所有日俄资产拍卖后两家平分;大清国不再另外支出。
对于守卫边疆的部队建设,大清国将雇佣兰芳王国的军事教官来帮助培训北洋新军;武器全部购买兰芳王国的产品;在大清国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可以雇佣兰芳王国的军队作战。
奕随时去颐和园向老佛爷汇报,老佛爷随时掌握谈判内容,对于所有的条款,都没有刻意损害大清国的利益,而且这样做会使大清国受益不少,高兴的老佛爷直夸奕办事得当。
受时代的局限性,这个年代的人对领土有一定的概念,只是没有后世那么强烈,要割让领土的事情还是没有人敢做的,主要是怕担罪名。
武文斌也随时汇报谈判的进程,结果让张伟很满意,这些纯粹是意外所得。
张伟问小玉儿:“这样不算是与大陆政府为敌吧?”
小玉儿回答:“这是大陆政府同意的,不算是与政府为敌。”
于是电告武文斌,可以签订协议,不过必须注意保密。
第一百三十章扶持代理人()
感谢书友:泰松旺、无情穷人一个、我的帝国我的时代的打赏,谢谢支持。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最大动力。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
武文斌与大清国签订了协议书,这件事情算是完毕了。
在签订完协议之后,武文斌向奕提出建议,“王爷,王国的第一步计划是先把日本人打败,然后再找机会收拾沙俄,面对这么广阔的北疆,离京城遥远,交通不便,部队管辖不一,遇到情况很难统一协调,全部汇报京城又会贻误战机。我的意见还是设定一位北疆总督,统筹管理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