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因传-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嘉因走到桌案前,亲自研了墨,从笔架上取下一支笔来,在裁好的精致的笺纸上唰唰唰地写下几行字,待吹干之后,又塞到了信封里头,交给霁青。

    一面又吩咐道:“你把这个给郡主送过去。”想了想又说:“顺便也装一篮子莲藕,当做回礼了。”

    莲藕是卢氏嫁妆里的一处庄子那儿送来的,又鲜又甜很是爽口,白嫩嫩的手臂粗的藕节看起来就很是喜人,在这暑热难耐的夏日吃上一节藕是再爽快不过的了。(。)

第九十二章() 
靖国公府里头沈斯汝收到信后如何高兴暂且不提,如今崔嘉因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明日就是七月初七,也就是到了该进宫的时候,卢氏同崔皇后这个小姑子一向亲近,生怕崔嘉因第一次进宫给崔皇后丢了脸,这几日忙着给崔嘉因讲规矩。

    讲完之后,卢氏心中的大石落了地,崔嘉因却苦不堪言了。

    她活了两辈子,规矩早就已经刻进了骨子里,是忘也忘不掉的。卢氏却要拉着她重学一遍,这难度不亚于让一个明明才高八斗的学者装作一字不识的白丁

    好在,这苦日子眼见就要熬到头了。

    “太太,宫里的兰芝姑娘来了。”梁秋道。

    她原来被崔皇后指给了崔家,让她去教导姑娘们的规矩的,后来又跟了老太太。这回进京,老太太想着梁秋到底跟了崔皇后几年,认得的夫人小姐也多,卢氏同崔嘉因既上了京,日后同那些个夫人们打交道的地方定然也少不了,多了梁秋没有坏处,便让梁秋去了卢氏身边,一道来了上京。

    她口中的兰芝,便是崔皇后身边的大宫女。

    卢氏自然认识崔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闻言立马起身迎道:“兰芝姑娘怎么来了?莫不是娘娘有什么吩咐?”

    兰芝福身行礼,被卢氏一把扶了起来,然后笑道:“许久不见,太太可好?娘娘是让奴婢来送明日九姑娘要穿的衣裳,并没有旁的事儿。”

    卢氏听见只是送衣服,便笑道:“娘娘劳神了,一个小丫头哪里值得娘娘操劳?阿珩,这是你姑姑身边的兰芝姐姐。”

    “兰芝姐姐好。”崔嘉因从善如流地略矮了矮身,笑着同兰芝问好。

    “姑娘是娘娘的亲侄女,疼爱还来不及呢,只是准备衣裳而已,算不得操劳。”兰芝道:“太太真是好福气,这么水灵的姑娘提着灯笼也难找,难怪娘娘心中常常记挂着!”

    “她不经夸,你可别把她夸上天了。”卢氏笑道:“娘娘在宫里可好吗?”

    兰芝道:“娘娘一切都好,只是有些记挂家人。如今太太同姑娘上京了就好了,娘娘也多了能说话的人。”

    然后又从后头跟来的宫女那儿端过一个盛着衣物的盒子,笑着对崔嘉因道:“姑娘不妨去试试这衣裳合不合身?原是该一早就做好了的,谁知这上头的花纹实在难绣,绣娘足足用了小半个月才绣完,这一来二去的竟拖到了今日。这不刚做好,娘娘就让奴婢给姑娘送来了。姑娘先去试试,若是有不合身的,刚好还有时辰改。”

    崔嘉因料想兰芝是有话想要单独同卢氏说,这才将自己遣开,便也乖巧的进里头换衣裳去了。

    不消片刻,崔嘉因便已经换好了衣服,款款走了出来。

    卢氏同兰芝瞧见崔嘉因,便也都止住了方才的话头。

    “好一个标志的姑娘!”兰芝毫不吝惜地夸赞道,然后又走过来仔细看了看那衣裳的腰身什么的合不合身。

    “娘娘见到不知道该多欢喜呢!”兰芝称赞道。

    她在宫中服侍崔皇后多年,见过的美人数不胜数,崔嘉因的容貌比起后宫中那些以美著称的贵人妃子来毫不逊色。

    兰芝又想起了崔皇后的死对头——常宁殿里盛宠不衰的林贵妃。

    林家出了这样一个宠妃之后越发的嚣张,仗着林贵妃的气焰竟也敢不将太子放在眼中,实在是欺人太甚。昌平侯府那位号称上京第一才女的大小姐对靖国公世子求而不得,转了一个弯儿竟然想勾引太子殿下,真是辱没了“才”之一字,叫人不齿。

    要她说,那林小姐还不如眼前这位崔姑娘好看呢!

    “兰芝姐姐客气了。”崔嘉因微微低头,将女儿家的娇羞演绎地恰到好处。

    兰芝却意味深长道:“姑娘可别妄自菲薄。”

    崔嘉因听见这句话,抬头看了兰芝一眼,兰芝却若无其事地转头同卢氏告辞了。

    “宫里规矩大,奴婢不便久留,便先行告退了。”

    “兰芝姑娘回去的时候且小心些。”卢氏道,一面又让梁秋将几个装了银子的荷包给了兰芝一众人。

    兰芝面不改色地收下后便退下了。

    崔嘉因脱下那件华服换回了常服,卢氏拉着她坐下,“你姑姑明日是为你造势呢!”

    想了想,终究是将从兰芝那儿打听来的消息同崔嘉因提了提:“虽说后宫里头最尊贵的是你姑姑,但是最受宠的却是林贵妃——也就是上回那个林小姐的姑姑。”卢氏生怕崔嘉因不知道是谁,特意提了提林静枝,“据说,那林家有意将林小姐嫁给太子殿下。”

    崔嘉因有些转不过来,呆愣愣的望着卢氏,明明在清河的时候,林静枝还对沈泽西死缠烂打呢!怎么就那么点时日,就说要同太子表哥结亲了?

    卢氏见女儿缓不过神来,心中也是谅解,毕竟方才自己乍闻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好不到哪儿去。

    “据说林贵妃已经同你姑姑透了些口风,话里话外都是要联姻的意思。”

    崔嘉因直摇头:“林静枝绝不可能嫁给太子表哥。”

    卢氏不知她为何那么笃定,便问:“你如何知道的?”

    “林静枝心仪靖国公世子,这事儿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许多夫人们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定然也是鄙夷这种行径的。况且,在清河时,我曾同她接触过一二,只觉得她是个心胸狭窄的。这样一个风评不佳、品行不出众的姑娘,担不起太子妃这个担子。”

    “单说品行也没什么,更重要的是,林家同咱们崔家那可是死敌,这林家异想天开,明晃晃的给咱们送来一个奸细,难不成我们笑着接过来不成?”

    卢氏见崔嘉因心里明明白白,便笑着说:“你倒是鬼精。依你姑母的意思,是想让你明日压过那林小姐一头,借此狠狠地踩林家一脚。”

    “姑母倒是对我抱着极大的希望。”崔嘉因笑道:“她怎么就笃定我不会丢她的脸?”

    卢氏没应她,而是说:“母亲呢,只希望你不行差踏错,不要被人算计了就好了。至于出彩不出彩——母亲倒是没想那么多。”

    不得不说,卢氏的确是一副慈母心肠,旁人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艳压群芳,她却只求自己的女儿能够保护好自己。(。)

第九十三章() 
“我知道的,母亲。”崔嘉因笑道,又抱着卢氏的手撒娇:“您别总是将女儿当小孩儿看呀!”

    卢氏却没有同从前一样同她说笑,她看着女儿的笑颜,面上反而露出了些许不舍:“母亲倒是想一直把你当做小孩儿,可不知不觉,母亲的阿珩就已经那么大了,到了能许亲的年纪了”

    崔嘉因听见卢氏这突如其来的感叹,一瞬间回不过神来,待反应过来有心想问几句的时候,卢氏却又岔开了话题。

    崔嘉因虽然心里同猫挠似的,却也不好贸然开口询问。

    待回了清晖园,崔嘉因越想越觉得不安,不过还有一年多的光景,她便要及笄了。

    及笄,就意味着已经长大了,可以嫁人了。

    这对崔嘉因来说绝不是个好消息。

    这段时日,她也想明白了。如今的世道对女子多有苛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不能三夫四侍;男子不娶妻可以说成风流潇洒,而女子却会为人所不齿。

    她身为声名显赫的崔氏嫡女,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若她当真在崔家当一辈子的老姑娘,世人定然会对她和崔家指指点点,加以嘲笑。

    她怎么能让一向疼爱自己的父母蒙羞?让他们承受流言蜚语?

    嫁人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情,那么她能选择的,便只剩下要嫁的那个人了。

    当年崔老太爷是天下公认的第一才子,更是大周朝的清流之首,学生遍布天下,正应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大周慕名的士子不知凡几。

    有这一重关系在,崔嘉因便想着,从祖父亦或是父亲的学生那儿挑一个。崔家已经是世家里的世家,已经是极尊贵的所在了,并不需要靠联姻来巩固地位。况且,低嫁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夫家不敢随意对她如何——虽然有仗势欺人之嫌,但有一个得力的娘家,对姑娘来说尤其重要。

    她对要嫁的人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不能忘恩负义。

    风流可以,软弱可以,无能也可以,最要紧的,是不能同赵先一样忘恩负义,厚颜无耻。

    她看的分明,也知道若是贸然同卢氏说这样的话,一定会叫她担心,便想着等时机成熟再提。

    可是,听卢氏话里的意思,分明已经已经有了人选。

    崔嘉因一气将杯子里的茶水喝完,杯子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惹得看朱同霁青一阵心惊肉跳。

    看朱悄悄朝霁青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霁青一脸茫然,回了一个不明所以的眼神,惹得看朱不满连连。

    霁青也很是委屈,她送信回来人还好好的,在旗云轩的时候也很正常,谁知道为什么回来之后就变了个样子?这卫国公府里头也只住了长房一家并一个二房的嫡子,按理来说,也没什么人能得罪姑娘的,何至于发这样大的脾气?

    看朱担心她气坏了身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生这样大的气?”末了又添了一句:“不管如何,姑娘也得爱惜自个儿的身子才是啊!”

    崔嘉因仍是闷闷的,也未曾说什么话。

    看朱更加认定崔嘉因是受了什么委屈,想来想去,也只有卢氏教训了崔嘉因这一个原因了。

    “太太一颗心都系在姑娘身上,苛责都是舍不得的,即便是说了几句,那也定然是为姑娘好,姑娘就别同太太置气了。”

    听到前半截儿的时候,崔嘉因还听得一头雾水,到后来才明白,这姑娘原来是以为卢氏教训了她。

    她哭笑不得道:“你说什么呢!我何曾同母亲置气了?”

    看朱愕然,愣愣道:“姑娘方才”又试探道:“不是正同太太置气吗?”

    霁青就比她聪明些,听崔嘉因的话,就知道该是她们二人会错意了,她捅了捅看朱的胳膊,示意她别再继续说话。

    “姑娘若是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便同奴婢们说说也是不打紧的。”霁青道:“奴婢保证出了门子就忘了。”

    崔嘉因见她这样子,心里油然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霁青之前分明看起来还很是稳重的,如今怎么跟换了一个芯子似的?难道说她身边不养人?再稳重的人到她这儿就变得跳脱了?

    “这儿不需要你们伺候了,你们先出去吧。”崔嘉因有气无力道。

    得了这句话,霁青拉着看朱的手毫无留恋地走了

    崔嘉因看她们相携而去的背影,更加痛心

    耳边突然清静下来,崔嘉因倒还有些不习惯,她静静坐了一会儿,想破脑袋也没想出卢氏他们究竟能看上谁他们才刚入京城,拜访的人也通通拒绝了,这些日子也没有见过外人,哪有什么人能入卢氏的眼啊!

    崔嘉因怎么想,也想不到她的亲事竟从她一出生就定下了,也没想到郑老太太同卢氏居然瞒她瞒得那么紧,一点都没让她知道。

    想不明白便不想了,崔嘉因向来不是一个喜欢难为自己的人,当即便将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

    第二日崔嘉因起了一个大早,然后便开始洗漱。

    崔嘉因没有品级,不需要按品大妆,可因为她是崔皇后的侄女,第一次出现在上京的贵人面前,必然不能太过朴素,因此也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卢氏亲自来清晖园来接崔嘉因,马车驶出卫国公府的时候崔嘉因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清河赴宴根本不需要如此正式,礼数到了也就行了,哪里需要这样紧张兮兮的——因为崔皇后已经将所有的衣裳首饰准备齐全了,看朱同霁青就只能从她的头发下手,就她梳什么发式才衬崔皇后送来的那一副东珠头面召开了激烈的讨论

    崔嘉因听了许久,也不知道她们二人有什么好争执的,当即便说梳一个飞仙髻,谁知霁青同看朱反倒暂时放下了争执,用指责的眼神瞅着崔嘉因,仿佛是说她不该连她们最后的用武之地也夺去了(。)

第九十四章() 
因今日是七夕,出行的人比较多,路上就有点堵。

    “夫人,前面不知是哪家的马车,停在了路中间堵住了去路。”外头车夫毕恭毕敬地说。

    “且等一等。”卢氏说。

    为了防止路上出什么意外,卢氏她们特意早了两刻出府,因此也不急在这一时。

    外头的车夫不敢多言,只诺诺称是。

    原以为天子脚下,秩序井然,再如何也堵不了多久,谁知算来竟将近一刻钟了。后头的马车大多都是往宫里去的,此刻早已经是一片怨声载道。饶是卢氏这样好性子的人,也忍不住说了一两句。

    “要不让扶柳去看看?”崔嘉因提议道,若是那马车不走了,难道她们也不要走了?

    “也只能如此了。”卢氏叹道,对那马车的主人无端多了几分不喜。

    谁知扶柳还未曾回来,便听得外头一阵喧哗。崔嘉因掀了帘子去看,却见到一个姑娘将前面那堵着的马车里头坐着的人给揪了出来。

    顿时惊叫声一片。

    也不知那英勇的姑娘究竟说了什么,那马车终于走了起来,崔嘉因却看出了一点灰溜溜的意味。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胆子那么大。”崔嘉因笑着同卢氏说。

    “还亏了这姑娘呢,不然也不知道得等到几时去。”卢氏说:“扶柳怎么还不回来?”

    正说着,扶柳便掀着帘子进来了。

    她将经过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听旁人说,那马车里头坐着的原是齐王的家眷,因那荣合郡主想吃那一品居的点心,便停在那儿等着。”

    “好在后来德曦郡主来了,不然也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去。”说到这儿,扶柳也有些愤然,齐王大大小小也是个王,不知其家眷为何这样不知所谓。

    “原来是她!”崔嘉因笑道,“我打量着是谁呢!满京城里也只有她有这样的胆量了。”

    卢氏也说:“德曦郡主确实巾帼不让须眉。”

    齐王府的马车走了,路上通畅起来,不一会儿便到了宫门口。宫里是不许驾车的,所有的马车都只能停在外头,赴宴的夫人小姐们只能走着进去。

    等在外头的兰芝不一会儿就见到了崔府的马车,卢氏一下车便迎了上去。

    “崔夫人。”兰芝笑着行了礼:“崔姑娘。”

    “兰芝姑娘怎么来了?”

    “皇后娘娘特意让奴婢来迎一迎夫人和小姐,娘娘许久不见夫人,请夫人先去昭阳殿叙旧呢。”

    “那是极好的。”卢氏笑道:“劳姑娘带路。”

    “夫人请。”兰芝毕恭毕敬道。

    能进宫赴宴的夫人都是有些眼色的,也知道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正是这兰芝,见兰芝特意出来相迎,又是这般恭敬的模样,心中对卢氏同崔嘉因的身份隐隐有了猜测。

    大多数人也只是不痛不痒的看着这一幕罢了,毕竟卢氏有娘家人的身份摆在哪儿,即便她们羡慕,崔皇后也不会对她们有多看重。

    倒不如规规矩矩的不惹人嫌。

    有些人却不那么想。

    荣合郡主盯着崔嘉因娉婷的身影,问身边的人:“那是谁?怎么瞧着这样眼生?”

    她身边站着的是她的嫂子,齐王世子妃魏氏,荣合郡主在齐王府备受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她这个亲嫂子也得避其锋芒。

    “许是新近才进京的卫国公夫人同她的女儿吧?”魏氏道:“那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荣合你可别犯傻。”

    魏氏知道赵荣合此人小肚鸡肠,最看不惯那些比她更美的美人,偏生她自己——魏氏扭头看了一眼满脸都是粉的赵荣合,心中默默嫌弃,不由地同她拉开了一点距离。

    赵荣合原来被沈斯汝从马车上揪下来一顿骂,心里就已经极不痛快了,却碍于沈斯汝实在是个不怕事儿的,生怕被她当街打一顿,她才将这口气咽下了。

    没想到在宫门口又遇上了崔嘉因。

    她原是想着在今日艳压群芳的赵荣合扯了扯身上这千金难买的月华缎长裙,心中一阵气,她想起方才看见的崔嘉因的那身裙子,在阳光底下流光溢彩,一走一动都很是吸引人。

    心中更来气了。

    她觑着身边的长嫂,突然发作道:“难不成本郡主就是这样无理取闹的?你竟敢坏我名声!回府之后我要告诉哥哥,让他好好教训你这无知妇人!”

    魏氏面上委屈,“荣合,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我坏你名声了?分明都是为了你好。”

    魏氏是小门小户里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远见,全因一张脸得了齐王世子的欢心,若是她稍稍有些见识,也断然不能在这儿同赵荣合吵吵嚷嚷的。

    “你算计着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呢?”赵荣合冷哼一声:“不过是想把我的名声弄臭了,然后低嫁,以消你心中的怨气罢了!我还不知道么?”

    魏氏听了心中鄙夷,她还要脏了手将赵荣合的名声弄臭?真是笑死个人了!

    这满京城里谁不知道齐王爱女是个混的?见一个爱一个,如今都已经三嫁了,勾搭的公子不计其数,不过是长了一副让人倒胃口的嘴脸,又养出了刁蛮跋扈的性子,最会嫉妒无事生非。

    前面三个丈夫还不都是受不了她这样的脾气,每个都不出两年就要求和离。

    魏氏听说她那婆婆还不死心,想要再找一个品行好的男人把自己闺女嫁出去呢!

    心里怎么想是她的事儿,嘴上可不能那么说,怎么说赵荣合也是齐王齐王妃心尖尖上的宝贝,要是赵荣合一状告到了齐王妃那儿,焉有她的好日子过?

    “荣合你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