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冢-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月!”当然自有更直接的人……

    看着这帮平时朝会一言不发、老神在在的老将军们此刻竟如顽童一般,气急败坏的争抢着,三位宰相一时间无言以对。

    唐代最重军功,然到了玄宗朝,大唐国力鼎盛,仅有的战乱也多在边疆,李隆基又喜用胡将,这帮朝中的武将世家们早已饥渴难耐了!

    没有军功,武将们便不得晋升,如今文官权力日渐壮大,朝中的武将世家处境便愈发的艰难了。

    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次叛乱,对手又是一帮乌合之众,白得军功谁不**?哪里能不争个头破血流呢?

    “行了!”李隆基被这帮人吵得头都大了,便出声打断了武将们的争抢。

    转过头来看向坐在另一边的三位宰相:“宰相,你们怎么看?”

    林希烈是首相又管着兵部,自然由他先说。

    “朝廷出了叛乱,圣上只管派得力的将领领兵平叛便可,粮饷、辎重,臣只会做好!”林希烈虽然管着兵部,但在军中并无势力,是以无欲无求,再者对军事上也不太懂,自然不敢多说,只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套话。

    李隆基见此,不喜的皱眉,接着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其实对军事也不甚了解,但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宰相,也处理过不少军国大事,知道这等大事最忌操之过急,于是便开口道:“圣上,如今扬州城已然沦陷,我们就算再急也无用处,不如一面清点兵马,择选良将;一面多派人手打探叛军的情报,知道的越多,对我们越有利!”

    “嗯。”李隆基这才稍微满意的点点头,最后看向徐番。

    徐番想了想,说道:“扬州的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徐番对于军事不太了解,但是扬州城这场叛乱的缘由,徐番却知之甚详,他心中觉得这场叛乱若是光靠武力,只怕难以奏效。

    “有何不同寻常?”李隆基问道。

    “这个……”徐番刚想把来龙去脉全部为皇帝解说一遍,也好为皇帝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情报,可转念一想,当初自己默许许辰发动地皮风波的时候,心中未尝没有一些自己的私欲,如今这些东西可就不好当众明说了。

    “我的学生,他刚从升州来,离扬州很近,知道的多些,不如就让他为圣上解说一番吧……”徐番只好将王策抬出,心想你们自己惹的事,总该自己站出来面对。640

第四十四章 择将(续)() 
这是王策第一次金殿面圣,即使少年老成,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顶~点~小!~说~~x~c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还只是个蜷缩在豫章城济病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乞儿,如今却已站到了天底下最巅峰的舞台,将要面对全天下最有权力的一群人,一时间也不免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王策不会忘记是谁带给了他这一切,眼前的一切是多么得让人迷恋,但王策心中清楚若是没了大哥,眼前的一切又有什么意思?

    是的,王策知道老师带自己进宫的意图!

    在徐番看来,王策所要做的、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将扬州正在发生的事以及事情的缘由当众说一遍,简简单单,没有丝毫的难度。但这样的坦诚却不能达成王策心中想要达成的目的。

    王策想要什么?

    很简单,大哥想要的便是他的目的!大哥需要一场动乱来拦住即将到来的风险。目前,动乱虽起,但依旧不够剧烈,无法达到大哥的要求。要是这场动乱被轻易的平定的,那么他们曾经所做过的,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王策并不希望这场动乱尽快的被平定。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说谎,给出假的情报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堂上坐着的都是世间最顶尖的聪明人,想要骗过他们,谈何容易!何况内卫知道的东西未必比他少,即使如今不知道,今后也能很快的打探清楚。注定会拆穿的谎言,说出来没有任何的意思。

    不说谎,又要让在场的人做出错误的决断,而且还不会察觉到自己动了手脚,听上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好在,一直没放弃关注长安局势的王策,也不是束手无措。

    少年人初登金殿,有些茫然、有些怯弱,实乃人之常情,即使对自家学生了解甚深徐番也不会想到就在这失神的短短一瞬间,王策的脑中竟然翻转了如此多的念头。

    “草民王策,见过圣上、诸位大人!”王策恭敬的行礼,然脸上却连半分的怯弱也不见了,满是从容、自信。

    虽然装傻充愣、扮作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少年,能够达到的效果更佳。但若是这样,即便能骗过其他人,想要骗过早已对他们兄弟几个常用的这招免疫的老师徐番,却绝无可能。如此一来,抽身于外的目的便无法达到了。

    “嗯,不错!”李隆基眼见这个少年只花了片刻便从方才的局促中缓过神来,对答从容,一点也不像个普通的少年。于是便微微点头,随后冲着徐番笑道:“宰相倒是收了个好学生啊!”

    眼见自家学生受到了圣上嘉赏,即便是徐番也难免有些自得,遂微笑颔首。

    “把扬州城的情况与圣上和诸位大人分说一遍吧!”徐番冲着王策说道。

    王策微微侧身,身子一躬之后,便向着场中众人拱手道:“小子数月前一直在扬州城,因市舶司引起的风波,也自始至终经历过。受了年初那场风波之后,扬州城早已十室九空,富户们大多迁移出去,就是普通百姓,除了无处可去的之外,也几乎全部离去,扬州实则已是一座空城。”

    王策没有多说市舶司引起的土地风波,当初那场风波牵扯太大,就是在座众人也没几个敢说自己屁股底下是干净的。多说无益,一笔带过便可。

    “到了最近这些天,粮食危机爆发,扬州城内早已缺粮多日,百姓几无粮可食,饿殍遍地。城中官兵、衙役,城外军营中的府军,每日间只能靠着些许粮食勉强度日,别说奋起杀敌,只怕连拿起武器的力量也没了……”

    王策继续述说着事实,同时言语中带着浓浓的悲悯,一切都很符合一位心忧百姓的好少年的做派。但说到这一段的时候,也许只是因为情绪的低沉,为此王策的语速很慢,慢到足够武将们从中摄取到其所需要的信息:那便是,扬州城之所以这么容易失守,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缺粮,守军无力防守所致,而不是敌军太强……

    “另外,叛军作乱之时,还联络了城中的一位名叫李易的大商人,这个李易在扬州城中能量巨大,加之腰缠万贯,对扬州城的情况可谓知之甚详。作乱之时,叛军便是借助这个李易的力量,无声无息的进到扬州城中,几乎兵不血刃的便拿下了城中各处要地……”

    李易的情报也是来之前刚从扬州城一块送到升州的。

    在长安的官员眼中,烟花三月的扬州那便是满地铜臭的所在,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也许在长安城中发挥不出多大的能量,但是在扬州这样一座商业发达的城市,能够起到的作用便很大了!

    这种长安百姓心中普遍的认知也早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上层官员心中。商人也许在等级森严的长安没什么地位,但在扬州却截然不同!王策便悄无声息的利用了场上官员心中这种潜意识的认知,从而再度削减了叛军在众人心中的实力。

    其实,随同李易的情报一同送到升州的还有叛军主力消失,叛军首脑杨廷和不知所踪的消息。但这一切,王策却选择了遗忘。因为若是将这些东西说出,即便再不懂军事的人也会小心从事、选择观望,直到探明对方动静为止,而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王策想要的。

    同时,这样的情报无论在哪一方看来,都属于机密,王策这样的一个“普通少年”,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事后,没有人能够在上面挑他的不是。

    “就在小子离开升州,往长安而来的时候,还听闻叛军已然在以扬州城为中心,向着四周的郡县进军。至于,有多少郡县已然沦陷,便不得而知了……”

    王策的话,说完了,于是便安安静静的退到了一旁,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圣上,如今徐相的学生已经把情况说的很清楚了,与花大人送来的情报也没有半点差异,那还等什么啊!快出兵吧!”方才那粗狂的老将再一次跳将出来。

    “不错!圣上,出兵吧!南方的百姓如今又是缺粮又遭叛乱,水深火热啊!想必都在翘首以盼王师挥军之下,救万民于水火啊!不能再等了!”也有那文采好些的武将,一脸的悲天悯人。

    “这些就是那帮武将世家了吧……”王策站到了一旁,头虽然低着,然眼角的余光却在观察着对面的武将,眼看这帮人这么心急火燎,想必定然是传闻中进来混的不得意的武将世家了。

    许辰让彭泽在长安铺下的情报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王策上次入京,在长安待的几天里,也没闲着,接着宰相门人的头衔很是接触了一帮人,也发展了一帮人。如今在长安的情报网,级别已然不低,像武将世家不得志这种不上不下,只算是中层的情报,想要得到并不难。

    在来皇宫的路上,王策便已经在琢磨该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加剧这场叛乱。为朝廷的平叛选择一个才能平庸的统帅,无疑是个最直接,风险也最低的办法。

    眼高手低又立功心切的武将世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在来的路上,孙德胜想要从王策嘴中问计,实则王策又何尝不在向孙德胜打听着一些情报。

    这次皇帝急诏之人,都是孙德胜派人前去通传的,来的武将有哪些,自然一问便知。再把得到的人名和之前得到的情报一比对,很容易便知道了对面这些武将谁是谁,谁又是武将世家的人。

    如今叫的最欢的那几个自然都是迫切希望通过此次叛乱捞些军功的武将世家中人。

    平叛统帅的任命,只是只属于皇帝的权力,就连三位宰相也不过一个建议权,王策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少年人,怎么看也不可能有这个影响力。

    但王策心中知晓,这一次的平叛统帅只怕马上就要落到这帮武将世家手中了。

    能有这个论断,除了是王策方才有意识的贬低叛军实力,让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王策知道或者猜到了三个宰相的态度!

    方才李隆基曾经问过宰相们的意见,但那只是初步的看法,不涉及任何实质性的权益,做不得真的。接下来,关于平叛统帅的任命,李隆基还会再一次征询宰相们的意见,这一回才是武将们争夺的关键,同时也是三位宰相扩充自家在军方势力的一次良机。无论是安插自己的人,还是借此机会卖武将们一次人情,这样的好事都能带来可以预期的好处。

    但,巧的是。前不久,因为安禄山的事,林希烈、李林甫闹过一次。林希烈本就实力不足,虽说也有扩充实力的想法,但在这一次,王策料想他不会再次出手。同样的,李林甫前不久才确定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却因为一场意外,在安禄山的事上,再一次露出了獠牙,想必已经引来了皇帝的不快,事隔没多久,肯定也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而自己的老师徐番,自从拜相以来便没有显露出对军方势力的诉求,不管老师是出于何种考虑,短时间内必然都不会改变这种策略,那么在这一次的平叛人选上,想必也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宰相们的想法确定了,剩下的便是武将了。朝中的武将并不全部都出于武将世家,还有些平民出身,一刀刀杀敌累功得来的。但是这样的一些人,想要在长安去和盘根错结的武将世家争夺平叛人选,几乎没有可能。

    如此一来,在众人都没有清楚认识到叛军实力的时候,先派一个人去,不管是真能平叛,或只是试探一番,无疑都是最好的选择。

    皇帝李隆基,想必也会是这么想的!

第四十五章 不经意的相逢() 
“朝廷派了谁来平乱?”升州城外的农庄里,陆浩冲着许辰问道。[顶''点] 23。

    “李伦,平凉李家的人。”许辰挥了挥手上的书信,说道。

    如今距离王策当日在金殿之上应对已然过去了数日,王策当初的预料没有出错,朝廷的确派了一个武将世家出身的将领领兵平叛。如今这个叫做李伦的人,已然火急火燎的往扬州赶来。

    “呵呵,竟然已经到淮阴郡了,粮草辎重什么都没齐,就连兵马也只到了五千,这个李伦倒是真以为自己对付的是一帮流匪草寇呢!”许辰看完之后,陆浩便将那封书信接了过去。书信上写着的自然不止李伦的动向,朝廷关于此次平叛的所有动作,远在长安的王策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情报送到升州。

    “立功心切嘛,可以理解。”唯恐触动老二那脆弱的神经,许辰没敢多说什么,只是打了个哈哈。

    只是,尽管已经小心翼翼,陆浩依旧愤愤道:“我看这家伙根本就是赶着去投胎,还得白白搭上五千条人命!”

    这下许辰可不敢再开玩笑了,免得再受陆浩的埋怨。

    “对了,老四那边的训练怎么样了?”许辰赶忙岔开了话题。

    “这几个月一直都有训练,目前我们手上的人手已经过千了。”陆浩回道。

    自从来到升州之后,许辰他们依旧按照在豫章的做法,从城市、乡间挑选少年孤儿,加以训练。如今,几期下来,许辰手上的兵力已然过千人。

    “不行啊!这点人在之后的战乱中可有些不足呀!”许辰微微蹙眉,说道。

    “那也没办法,升州附近郡县的适龄孤儿基本上都被我们收拢来了,那些年纪太大的,品行已然成型,想要改变,非常耗时,我们没那个时间。若是扩大搜集的范围,只怕会引起当地官府的警觉,事情闹大了,老师那里也不好解释。”陆浩自从上次与大哥谈过一次之后,已然恢复了手头上的工作,尽管心中的看法依旧没变。

    “那只有先等等了,战乱一旦蔓延开来,不管是借着参军平叛的时机扩充队伍,还是收拢流民,都有很多机会聚集到大批人手的……”

    对于现在的局势,许辰有些不安,原本十几天就该到来的那帮神秘人,如今过去一个多月了,却依旧没有丝毫的动静。这让许辰之前的一些布置变的有些多余,对敌方情报的缺乏又让许辰无法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真的很让许辰头疼。

    许辰想逃!是的,面对未知又强大的敌人,许辰想不出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面对,逃避看似不能解决问题,但却能拖延不少的时间,而时间对于许辰来说很重要,因为那便意味着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但庄子里的人刚刚安定下来,显然不会乐意见到一场慌乱的逃亡。而最重要的却是,许辰并不能确定此时选择逃避这条路,是否就是安全的。对方已经铺开了大网,谁又能保证,逃离升州就会比留在升州更安全呢?

    许辰不能确定,所以,他没有动,依旧在忐忑中等待着……

    好在,上苍并没有让他的忐忑持续太久!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升州城西门外,远远的走来一男一女。

    “师兄,前面有座城市!终于可以去泡个澡好好休息休息了!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少女灵儿显得有些兴奋,前几天,他们一直在大山中赶路,风餐露宿的,自然谈不上舒适。

    “要是我们用飞的,不就可以不受这些罪了。”身后的马师兄说道。

    少女转过头来,乜了他一眼,驳道:“哼!当我傻啊!要是用飞的,那还怎么玩啊?反正这次我要好好玩个痛快,休想让我这么快回去!”

    灵儿说完后,转身昂首而去,留下马师兄,一人摇头苦叹。

    “师妹,前面便是江宁城了!”马师兄上一回外出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升州还叫做江宁。

    “总算来到一座大城了!这一路在大山里转悠,遇见的都是小城,一点也不热闹!”少女嘟着嘴抱怨道。

    “不热闹还玩的那么疯……”马师兄心中如是想着,随后却反应过来,小城都能玩成那样,那这一回岂不是耽误更久了?一时间,对于师叔祖和掌门交代下来的任务,马师兄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只求眼前的这个大小姐别出事就好。

    这里所说的出事,自然不是指灵儿会有什么危险,而是马师兄担心灵儿再次因少见、多怪,惹出些令人头疼的事端来……

    “师兄,快来!快来看啊!”

    少女兴奋的声音响起,马师兄却是心中一惊:“糟糕!又来了!”

    马师兄赶忙快步跑到灵儿身旁,只见少女正站在一家酒肆的门口,酒肆只是一家寻常的胡姬酒肆,但大门口却站着两个浑身黝黑的黑人。

    少女惊讶的缘由自然是这两个从未见过的黑人。昆仑域中全是黄色皮肤的人种,少女从小便没有见过其他肤色的人,去豫章的一路上,有师叔祖和掌门看着,一路疾行,哪有时间去瞎逛?从豫章出来,这一路走的又多是山间小路,一路上的城池多时相对闭塞的小城,昆仑奴在大唐虽然不少,却也没有到随处可见的地步。

    “师兄,他们是什么怪物啊?怎么一身都是黑的啊……不对!牙齿!快看!牙齿是白的!我还以为他们连心肝都是黑的呢!”此刻的少女活像个猎奇的顽童,为每一点细微的发现而欢欣鼓舞,抓着马师兄的手臂兴奋的叫着。

    “师妹,他们也是人,是西边另一块大陆上的人。”马师兄满脸无奈的解释道。

    “是吗?他们也算是人吗?哈哈,我还以为是地里跑出来的妖怪哩!”少女天真烂漫的笑着。

    马师兄心中却再一次的哀叹:“麻烦又要来了!”

    果然,酒肆门口的那两个昆仑奴渐渐的将视线转了过来。

    昆仑域中有着自己的语言,但行走在外,当然还是说外界的语言更加方便,好在对于修行的他们来说,掌握一项陌生的语言也不过片刻间的事。

    所以灵儿方才兴奋之下的话语用的都是大唐的官话,而酒肆门前的两位昆仑奴已在大唐生活了多年,也通晓大唐的语言,这下一来,少女无心的言语在他们看来便是浓浓的嘲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