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潜移默化,就是这个意思。

    一味的用大手段,大力度进行大变革,所遭遇的反弹和压力必定会越来越大,杨改革还不想自己一个人和天下人战斗。

    而这些从细微之处的改变,则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细微的变革可以逐渐的让人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变革不会产生太大的逆反心理,对于变革而言,更加的有利。

    就明末这个局面而言,是必须变革才可以活下去的,而社会的变革,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震动,而无疑,无数的小改动,小震动要比一次次巨大的震动要更加的适合这个时代。

    谁也不想天天发生大地震,天天看到自家家里的房子摇。若是“地震”的强度很低,低到感觉不出来,想即便是天天都有“地震”,也没人会对他有什么感觉,更不会对地震感到可怕。

    这个书写工具的改动,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变革,比起轰轰烈烈的大变革来说,他算不得什么,虽然这件事当初也没少被群臣攻击。虽然当时是不了了之,杨改革也没下个圣旨说不准用『毛』笔写字,也没下圣旨说一定要写小字如何如何。

    但也却给这书写工具的变革开了一个小口子,这个一个口子,如今就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不经意间,从竹子笔变成了“钢笔”,一个细微之处的变革,就这么有了新的进展。细微的变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里细微的改动,那里细微的变动,或许此时不被人太注意,但随着年长rì久,必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待到数年,乃至十数年,数十年后,人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改变了这么多。这种种细微的变革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偌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又正是彻底改变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能量,改革,才会真正的实现。

    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很畅快,很惬意,可也更加的艰难,所遭遇到的压力和反弹,也必定更加的大,人亡政消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个应该是钢做的吧?”杨改革书写了一阵,就问道,这个钢笔,和后世的钢笔还有有些区别的,没有后世那般明晃晃,倒是有些黑不溜秋的感觉。

    “回陛下,这个正是钢做的,据刘吉善说,他历经两年,用天下数种材料来做笔尖,比较好的也就是这些,金,钢,铁,铜……”王承恩连忙说道,这种给皇帝进献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都能到皇帝的手的,处于安全等等考虑,这种东西,一般也就是个意思,更多的是告诉送的人,皇帝收到了了事,或者干脆没下文,一般并不会把什么东西都往皇帝面前搁,万一出了什么事,没人兜得起,要给皇帝过目的东西,一般都会经过层层的把关,层层的检查,一些特殊用途的东西,更会自己先『弄』明白,绝不会什么都不懂,就往皇帝面前凑,那样的话,皇帝还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王承恩对这套东西一清二楚,也就是这个原因。

    “有点意思……”杨改革笑了起来。这个东西,自己也没强求,没想到,如今却有了这么大的进展,确实有点意思,看来这帝党的人倒是还『挺』懂自己的心的。

    “……他又是怎么想起来用这些的?”杨改革笑着问道,对刘吉善能搞出“钢笔”很感兴趣。

    “陛下,据说,好像是孙元化帮了不小的忙……”王承恩立刻解释道。

    “孙元化?……”杨改革倒是意外了,没想到,这事还能和孙元化有关,再一想,又觉得正常了,孙元化那里用穷举法炼钢,倒是炼出了很多特殊用途的钢,虽然特殊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不太稳定,但要说『弄』一些特殊钢材来制造这个钢笔尖,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再想到,那孙元化可是正儿八经的帝党,这刘吉善更是帝党的“老前辈”,刘吉善制造出“钢笔”,也就好理解了,想来焦头烂额的刘吉善没少求孙元化帮忙。

    “呵呵呵,有点意思……”杨改革更是笑到,虽然这钢笔还属于蘸水钢笔,顶多算是储水钢笔,和后世的钢笔有着很大的差异,可也不得不说,有着巨大的进步,对书写习惯和历史,有着不小的改进。更值得杨改革高兴的其实是:钢铁产业果然是社会进步的一大驱动力。自己不过是用蛮力,用穷举法炼钢,立马就得到了回报,钢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写工具进步那么简单,更是说明,钢铁产业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来看,这件事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其意义绝对算得上重大。

    钢铁产业在逐渐的壮大,发展,在不断的稳固。

    细微之处变革的威力,杨改革算是深有体会。

    杨改革很满意,微笑着看着这些“钢笔”。想得是如何进一步的进行工业化生产这些“钢笔”,看到这些钢笔不是金银包裹,就是『玉』石名贵木材包裹,显然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特征。

    “这些东西好是好,不过,却过于奢侈,这些东西,应该尽量用最便宜的价格造出来,让后卖给天下人,这么好的东西,当给天下人分享,而不是呆在皇宫大内,供朕一人享用,大伴说是吗?”杨改革想了想,很快就有了主意了,准备立刻上马“钢笔”生产线,准备工业化生产钢笔。

    “陛下说得是?”王承恩对于皇帝做生意,那是一点意见没有,很自然的就如此答道。

    “大伴,立刻让孙元化找人,想办法把这个东西大批量的生产出来,这个东西,除了笔尖一定要用钢铁制作,其他的能便宜就便宜,当然,也不能不影响使用效果……”杨改革简单的说道,这件事,准备『交』给孙元化去负责。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杨改革想了想,这件事,还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下个旨,自己最好还是亲自写信过问一下,把事情『交』代清楚,也免得孙元化瞎忙活,除了『交』代孙元化,还得好好的给刘吉善写封回信。

    “算了,此事还是朕亲自『交』代,有些事,一时也说不清楚,待朕仔细想想再说……”杨改革想了想又说道。杨改革寻思着,孙元化那里如今在按照自己的『交』代,『摸』索和制造制造工具的工具,比如钳子,这个算是制造工具的工具之一。工业化,简单点说,实际就是以制造工具制造工具。钢笔就是人来制造出来的工具,是用来书写的工具,而钢笔工业化,简单点来说,就是制造出制造钢笔的工具,杨改革现在并不是需要几个能工巧匠锤锤打打的打出几个钢笔尖,也不需要几个能工巧匠做出几只漂亮的钢笔,而是需要有能制造钢笔这个工具的工具,是要大批量的生产,手工业和工业化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这个,确实必须得跟孙元化说清楚,自己不是搞手工业,而是搞工业。

    “奴婢明白!”王承恩又答道。

    *

第七百一十八章 报仇雪恨

    第七百一十八章报仇雪恨

    “陛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杨改革正在寻思着钢笔的事,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

    杨改革还在寻思到底是什么事的时候,那声音已经急的接近暖阁了。

    “何事?”杨改革问道,这个声音很熟,是一位太太监的声音。这个时候这么急的来给自己报信,杨改革知道,应该是辽东的消息到了,这两天会到的比较重大的消息,绝对是辽东了。杨改革也从这声音当中听出了一些端倪,这个熟悉的声音里充满着喜悦和激动,听这声音就知道,应该是喜事,也就是说,如果来的是辽东的消息,则一定是辽东大胜。这宫里的太监都是人jīng,还没那个会把喜事当成丧事来喊的。

    “启禀陛下,辽东大胜,斩一万余两千余,辽东大胜啊!……”这个太监立刻喜极的说道。

    “呼……”杨改革听这个消息,这几rì绷紧的神经,终于是松了下来,虽然知道赢面巨大,可真真实实的听到了大胜的消息,才能放心。

    王承恩接过奏报,又递给皇帝。

    杨改革迫不及待的翻开看起来。

    这是孙承宗的捷报,里面大致的写了经过和战果,总共斩一万二千余,都是有名可查的鞑子。

    杨改革看完了,更是彻底的松了口气。辽东的局面,已经基本没有悬念了,收复辽东基本没有问题,辽东卖地的事,又向前迈出一步。

    黄台吉主动撤出这一点,孙承宗倒是做了重点介绍。杨改革盘算着,黄台吉经过这次大战,不仅丢了老巢,更是损失了四成的实力,其实力已经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已经不怕他了,两三万残兵败将,赶入草原,不多不少。太多了自己rì后进草原受到的压力大,黄台吉的实力太少了,打林丹汗又有问题,而这个度,则是杨改革能接受的,如果再算上围剿一些来不及撤走的鞑子,相信会进一步削弱黄台吉的实力。

    “……呵呵呵,好,好,好!……好事啊!”杨改革大笑几声,连说几个好字。

    王承恩一脸希翼的看着皇帝。这个消息确实是太重要了,皇帝这几rì都是没吃好,没睡好,都是这事弄得,如今总算是有了切实的消息了。

    “大伴,召阁臣,九卿等平台议事,这个消息,当和众卿家分享。”杨改革高兴的说道,又是一次显摆的机会,杨改革都有些习惯成自然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也高兴的答道。

    ……

    辽东再一次大胜,又一次轰动了整个京城,这个消息的扩散度,和先前一样,也是瞬间全城都知晓了。

    ……

    辽东。

    沈阳,如今这里已经重新回到明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名字也重新改回沈阳。

    这里说是鞑子的都城,实际,也不像个样子,丝毫没有明朝那种高大城墙,宏伟宫殿什么的,这里原本是辽东沈阳中卫城,本来,也有些过得去的建筑什么的,但经历了战乱之后,也就荒废了,虽然这几年鞑子修葺过,但,这两年的主要jīng力都放到了打仗上,实际,修葺都城,皇宫什么的,也仅仅是“点到而已”,根本无法和真正的都城皇宫相比。

    明朝轻易的拿下了这个地方,并没有耗费多少力气,拿下城池之后。立刻开始清理周边零星的鞑子,也一边加紧修缮工事,防备黄台吉回头。

    “毛帅那边如何了?”秦良玉问道。此时的秦良玉,可以说就是这个地方的主人,走在从前的沈阳,后来的鞑子“都城”,又是如今的沈阳,秦良玉感慨颇多,这一战,总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答案。一个大的阶段,总算是全功了。她秦良玉做到了多少男儿无法做到的事,心里也是志得满满,十分的骄傲和自豪。秦良玉这两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这座重新回到明朝的城市里巡走,寻找属于她的荣耀。

    实际,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就真正的全功了,实际,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她做,她还得横扫大漠,不过此时,并不妨碍秦良玉自傲。

    “回总指挥,毛帅那边一切安好,据说,收获颇丰,不少来不及转移的鞑子被逮了个正着,据毛帅传消息回来说,鞑子头目黄台吉也没料到咱们大军会来的那么快,实际叫他们迁移,也就仅仅提前了一天,他们很多都来不及准备,所以,这次毛帅是达了……”马祥麟立刻羡慕的回答道。

    “哦,是这样啊!”秦良玉微微笑着道。按照先前的分工,毛文龙清扫沈阳周围的鞑子,主要负责沈阳以东,而洪承畴则修整,恢复实力,也协助满桂部防备黄台吉反扑,主要负责沈阳以西,算是分工明确。

    “娘,咱们是不是也出去溜达溜达啊?咱们就没怎么和鞑子交过手,整天都是防备,防备,再防备……”马祥麟听着毛文龙吃肉,也嘴馋了。

    “呵呵呵,这个你就别想了,好好的呆在大营里那里也别去,时刻地方黄台吉搞鬼,如今咱们大军远在沈阳,离三岔河有三百余里,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想跑都没地方跑,大军是万万不能出一丁点的失误,绝不可给黄台吉半点机会,否则,必定会出大问题,这个都不懂,……再,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毛帅?毛帅是如何起家的?你不会不知道吧?东江镇那边的人,都是从辽东逃难过去的,那个和鞑子没仇?那个身上不是背着血债,如今我大明收复了辽东,东江镇那边的人,该得到他们该得到的,血仇,得用血来报,咱们在里面掺和干嘛?不是惹人嫌吗?”秦良玉笑着教训自己的儿子。

    “噢,娘,孩子懂了!”马祥麟低下脑袋,认错道。马祥麟其实也隐隐的感觉到了,让毛文龙捡“便宜”,这一点,似乎是“高层”的共识,似乎是默许的,否则,左路军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打赢了鞑子,没道理一句话就把这些便宜统统给了毛文龙的右路了,这其中,必定早已有所约定,必定是早有共识的。

    马祥麟也是“混”过高层的,这种隐隐约约的东西,他是能感觉到的,实际如今出三岔河的,是三部分组成的,毛文龙的东江镇,洪承畴的锦宁,秦良玉的白杆兵加新军加满桂,如今之所以配合得如此之好,可以说天衣无缝,不考虑任何好事别人的情况。要说高层没有一点共识,全靠大家自觉和谦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良玉看和自己的儿子,yù言又止,有些东西,还是不能让他儿子知道,毕竟他儿子的等级不够,说多也不好,可有些东西,秦良玉又想让自己的儿子知道,好让他早一点知道其中的奥妙,想了想,yù言又止,既然等级不够,还是别说,坏了规矩总是不好。

    “娘!孩儿猜,下一回,该洪大人他们左路军占大便宜吧……”马祥麟突然问道。

    秦良玉被问得一愣,笑道:“这孩子,瞎想什么呢,什么便宜不便宜的,如今都是为陛下效力,都是一家人,什么便宜不便宜的……”秦良玉眯着眼睛笑起来,自己儿子有长进,居然还会想到这一层,有进步,当下就“否认”,以此来“夸赞”自己的儿子。

    “噢,娘,孩儿知道了……”混高层混得很熟的马祥麟立刻一副我明白了的意思。

    “麟儿,这些事,娘是不会告诉你实情的,你能自己猜出了,是你的本事,但也只能心里想想,不能当真,也不能说出来,可明白了吗?……如今都是陛下的官军,该给谁多少功劳,该给谁多少好处,这个,是陛下的权利和份内事,我等做臣子的,不该随意的替陛下做主,可懂么?”秦良玉淳淳教导自己的儿子。有些事,她不方便说,但如果是自己儿子猜出来的,她也不会否定。如今定军功,功劳的大小,早已不是凭脑袋了,也不是凭谁抢到的就是谁的,如今分配功劳,是从整个战略态势和完成任务来进行功劳的评定的,战利品这些东西,更不是谁抢到就是谁的,全都得拿出来,让皇帝分,只有皇帝分过了,这才算数,自己抢下就以为是自己的,这就是个笑话,如今三家都是皇帝养着的,皇帝的话,谁敢说过不字?

    “娘,孩儿懂了!”马祥麟似懂非懂的说道。

    秦良玉看着自己的儿子,有些骄傲,也有一些担忧,自己的儿子做一个武将倒是没有一点问题,但作为一个统帅,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些东西,她更是不能随便说出来,也只能埋在心里,比如,如今的战利品,绝不是以前的抢点金银,抢点东西那么简单,如今的战利品,包括了土地,河流,树木,矿产,等等一切的东西,这些都是属于皇帝,私下拿点金银和物件或许皇帝不会理你,但若是要动不该动的东西,皇帝可不会轻饶了他。所以,现在的这个功劳奖赏,战利品的分配,早已和以前不一样了,说抢功劳,占便宜,秦良玉更在乎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敌人,完成战略任务,做到了这些,皇帝绝不会亏待自己。如今放毛文龙去“占便宜”,实际,更不如说是放毛文龙那帮人去报仇雪恨,去泄恨。

    ……

    黄台吉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尽管一直努力的使自己保存实力,可这一战下来的打击,依旧是让黄台吉无法承受。

    这一战下来,整个大金就损失一万两千可战之兵。其中镶蓝旗是全军覆没,正黄旗也是折损过半,其他各旗,都有不小的损伤,算起来,这一战,他大金就损失了四成的战力。如此之大的损失,是他大金承受不起的,如果还算上这后续的各种损失,这折损还会更加的大。

    尽管如今明朝已经暂时没来追了,尽管他已经成功的保存了很多实力,也尽管他成功的移动了父汗的陵寝,可到现在,黄台吉却是更加的焦急和心痛。

    “赫图阿拉那边可有消息?”黄台吉的头上,已经可以看到白了,身心疲惫的问道。

    “回大汗,暂且还没有消息,如今明朝已经遮断了我大金和老寨那边的联系……”范文程回答道。

    没人的时候,黄台吉才敢显现出这种疲态和老态,在外人面前,他是不敢显露这种状态的,如今他就是大金的心脏,灵魂,大家都指望着他,若是他显露出一丁点的疲态和弱势,这人心立刻就会散了。

    也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和自己的谋臣心腹说事的时候才敢显露一会。

    “还没有消息吗?”黄台吉自言自语的道,白天“装”了一天的架势,到这会,已经累得是不堪重负,这个时候,是背也佝偻起来,脸sè也难看起来,眼睛里,更是有着疲惫和惊惧。

    “回大汗,确实没有……”范文程肯定的回答道,他如今脸上,也挂了彩,伤没好,正用布和药包着,倒是看不出脸sè又什么变化,因为伤口的问题,连声音也不太正常。

    黄台吉借着油灯,仔细的在地图上查看起来,不断的在地图上比划。赫图阿拉那个地方,在盛京的东边,要想绕过明朝的防线和他们汇合,只能向北了之后再南下。

    “这北面就是漠北了,是喀尔喀却图台吉的地盘,他向来是支持林丹汗的……”黄台吉不断的敲打着地图,老寨那边的人想过来汇合,只能从北面饶了,北面又是林丹汗的地盘……

    范文程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早知道如此,就早该听他的,按照他的办,否则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宪斗以为,如今和林丹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