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错了,配合秦良玉打仗,其实,也不是什么很差的差事,起码秦良玉不会瞎指挥,本身就有极为过硬的军事手段,手底下更是有着极为强悍的白杆兵,受她指挥,也没白瞎自己,实际就军旅经历而言,自己还得叫她一声前辈。

    想到自己受一个女子指挥,毛文龙又不免以奇怪的目光看向洪承畴,更是有着别样的心思,他和锦宁的兵马,去年被皇帝不动声sè之间给挤兑得只差把脑袋埋到裤裆里,没脸见人,如今在秦良玉手下规规矩矩,真心诚意的打仗,也才好理解,否则,要让这么多心高气傲的大老爷们听一个女人的调遣,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到这事还是生在袁崇焕做辽东巡抚的时候,这个洪承畴对此事只怕还没太深的感触,他手下那群大老爷们肯定深有感触,今天打仗也硬气,只怕没少和这件事有关系,输不起啊!

    洪承畴只感觉怪怪的,秦良玉就这么给他道谢,毛文龙就这么神sè诡异的在一边打量他,浑身难受。

    “总指挥放心,此事下官省得,明rì必定不会误事的,不拿下鞑子老巢,总不算完,不灭掉鞑子,总不算全功……”洪承畴被这气氛搞得有些莫名其妙,顺着刚才的话头答到。今rì这一战,不过是野战,实际还要取鞑子的老巢,明天还得早起,还得打仗。

    “好!今rì这一战下来,想几位也必定累极了,本指挥不该再打搅几位休息的,不过,此战并不是终点,明rì还必须再接再厉,再下一城,把鞑子彻底的赶进草原再说,所以,也就不得不劳烦几位了,……从今rì鞑子舍弃镶蓝旗来说,鞑子是没有意愿和我大军死拼的,倒是有着不小保存实力的心思,否则也不是满都督一杀入战场,鞑子就忙不迭的逃窜,想来也是早有准备的……”秦良玉说道。

    “就是,总指挥,咱刚刚杀入战场,还才砍了几颗菜,鞑子就跑了,实在是打得不过瘾……”满桂立刻嚷嚷起来。

    “下官也觉得,这次鞑子确实没有和我大军死战的意思,退却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这次大战,鞑子虽然实力损失颇重,可不得不说,鞑子头目黄台吉还是保留了相当可观的实力,下官以为,还是不可小觑了黄台吉这个人,这个人很危险……”洪承畴也把今rì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说到这里,白天战场上那种巨大的压力似乎再次压在了他身上,令他呼吸有些不顺畅。

    “是啊!黄台吉此人,切不可小瞧,和此人交手,必须时时刻刻提防着,不可有一丝的放松,否则,指不定就被他反咬一口。”毛文龙也肯定到,说到黄台吉,立刻想到今rì战场上,黄台吉对时机的把握,确实很jīng准,和这个人交手,大家的压力都不小。

    “……总指挥,虽然黄台吉厉害,可还不是几次败在总指挥手下,……何况如今鞑子实力更弱,更不如从前……”满桂倒是满不在乎的说道。

    “嗯,诸位说得也都在理,黄台吉此人确实得重视,和他交手,切不可大意,说实话,虽然本指挥几次赢此人,但本指挥总是觉得,本指挥更多的是靠着陛下的支持,靠着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优势,才算是略胜此人而已,若是没有陛下的支持,没有那些优势的积累,要说胜此人,也难……”说到了黄台吉,秦良玉也不免皱起了眉头,十分认真的说这件事。虽然如今是达成了战略目标,削弱了鞑子,可秦良玉总是有些不安的感觉。

    话题说到这里,有些沉重了,稍稍的沉默了一阵。

    “总指挥,依下官看,鞑子既然选择了退却,怕是真的要退入草原了,明rì鞑子老巢,只怕是空城一座……”洪承畴说道,虽然黄台吉给他的感是心有余悸,可洪承畴也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想了想,立刻说道这个问题上来了。

    “是啊!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要把鞑子赶入草原的,如今鞑子也正好有意退走,鞑子西进,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了,不再需要我等驱赶,正如洪大人所言,这鞑子老巢,只怕是空城一座……”毛文龙也立刻说道。

    “嗯,最好是如此,不过,却还得大军上去了再说,此地离鞑子老巢不过五六十里,明rì半天可到,也不算很远,那就争取明rì一鼓作气拿下鞑子老巢吧……”秦良玉说道。根据今rì的情况来判断,鞑子是硬憾不过自己,这里离鞑子老巢算是近在咫尺,一旦车营到达鞑子老巢,鞑子是万万不可能守住的老巢,提前撤走也就在预料之中了,若是鞑子想死拼,今rì就已经死拼了。

    “禀总指挥,末将愿意带人马清扫鞑子老巢周围的诸城、堡,围子……”毛文龙率先就请命了,这个差事,实际说起来,也算是个美差,鞑子主力西进退走,很多来不及退走的鞑子就是功劳簿上的功劳。

    秦良玉看了看洪承畴,洪承畴立刻道:“总指挥,左路军损失颇重,正好需要休养,若是拿下鞑子老巢,则更好修整……”洪承畴想了想,不想和毛文龙争功劳了,这一战,他得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也该分给其他人一些功劳,毛文龙先前不过是得了一个空大营,追到了一些小虾米,想挣一些功劳也可以理解,洪承畴不打算争,实际他左路军也确实损失颇重,正需要修整,养jīng蓄锐。这一战,实际说起来,即便拿下鞑子老巢也根本不算完,他们还要横扫整个草原,有得是仗要打,有得是功劳要拿,若是自己实力不济,会对往后的战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卖人情也好,修整恢复实力也好,总是必须的。

    “好!既然如此,那明rì就由毛帅带右路军打头阵,本指挥为中军,由洪大人带左路负责殿后,争取一鼓作气拿下鞑子老巢……”秦良玉很快就下了决定。

    “得令!”几个人应声答道。

    ……

    黄台吉被毛文龙和满桂追了二三十里地,这才摆脱明朝的追击,又一路向北跑了一二十里,这才扎营。

    说是扎营,实际,已经没有什么家当了,很多人都是要露天而眠的,营帐,毡房什么的丢了很多。

    但也不是全丢了,黄台吉还是有计划的撤退的,实际还是提前弄走了不少东西,至少黄台吉自己弄个毡房还是没问题的。

    一天的大战,又被人狂追了几十里地,这个刚立下的大营,各种哀嚎和哭泣立刻上演,将整个大营塞得满满的。

    这个大营,可以说一片哀愁。

    黄台吉面对这整个大营的哀嚎和哭泣,除了任这些人泄之外,并没有其他好办法,只能是自己不断的巡营,安抚受伤的士卒。

    累到半夜,这哭泣和哀嚎才逐渐的退去,黄台吉才稍稍的得了一些空,这才轮到自己休息。

    不过,黄台吉却也不是在休息,他是大金的汗,还得为大金以后的路考虑,现在还不是他休息的时候。

    即便是到了现在,黄台吉的手,依旧似乎有些微微颤抖,这一战,损失实在是太重了。黄台吉埋怨起来自己,早知道如今,就该早早的西进。

    “宪斗啊!本汗早该听你的话的,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这一战,我大金损失实在是太重了……”黄台吉的眼角,是流过眼泪的,放弃镶蓝旗,虽然当时是下了这个心思,可过后了,黄台吉又不免伤心起来,这镶蓝旗也是他大金的镶蓝旗,这镶蓝旗的人也是他大金的人,说起来,这大金上下,谁不是沾亲带故的?

    “……”范文程不知道该说什么,早上被阿敏鞭笞了一顿,现在全身都在疼,脸上更是被抽出了血槽,如今还不知道破相没破相了,又想到自己被黄台吉抛出来做引火的引子,范文程又是一阵寒心。

    “……大汗,此时西进,也不算晚,有大汗在,那林丹汗根本不是我大金的对手,只要恢复了实力,大汗还是可以重新回来的……”范文程想了想,如此劝道,这个时候,又是没人的时候,他有可以跟黄台吉随意的说话了。

    “宪斗说得是,就是不知道如今林丹汗肯不肯联盟,若是林丹汗愿意结盟,则事情大有可为,若是不愿意结盟,也就休怪本汗了……”黄台吉咬咬牙道,如今大金损失惨重,亟需补充和恢复实力,原先黄台吉还准备和林丹汗磨一磨牙,好好的劝说一番,现在,黄台吉准备简单粗暴了,一句话,不结盟就打,就靠抢劫林丹汗来恢复他的实力。黄台吉自认对付明朝比较难,明朝那种一拥而上的打法,让他很受伤,可偌说对付林丹汗这个废柴,黄台吉的信心立刻爆棚。

    “大汗言之有理……嘶……”范文程恭维道,可能是说话扯动了伤口,疼得范文程哼出了声。

    “宪斗如何了?伤要不要紧?本汗这里还有些好药,宪斗可拿些去涂抹,伤口好得快些……”黄台吉又安抚范文程。

    “谢大汗关怀,文程倒还好,伤得不是很重,只要养几rì就好了……”范文程立刻说道,将伤势往小了说,想了想,又觉得自己也不算吃了什么大亏。自己虽然被阿敏鞭笞了一顿,可如今阿敏在那里?只怕已经做了明朝刀下鬼了,还不如他呢,他被打得浑身是伤,起码也不用上战场和明朝去拼命,这说起来,也算是“因祸得福”,范文程自我安慰道。

    “唉,也不知道,父汗的陵寝迁移得如何了?明rì最多再牵制明朝一天,就一定要西进草原的,只盼能来得及……”黄台吉自言自语的说道,实际,黄台吉的心,又飘到其他地方去了,正如阿敏早上跟他说的,放弃盛京,那赫图阿拉那边怎么办?都不要了?他们是绝对来不及西进的。想到这里,黄台吉的心又开始疼起来,这泪水就止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

    范文程不知道该如何接口了,想静下心来思考一下rì后的对策,可这脸上、身上火辣辣的疼,让范文程静不下来。

    *。百度宅男当崇祯

第七百一十七章 工业

    第七百一十七章  工业

    虎皮驿一战,震『荡』着整个辽东。

    明朝又一次大胜黄台吉,这个战果,乘着风,乘着月『sè』,向四周昭告着。

    ……

    紫禁城。

    杨改革也是比较忙的,除了每rì关注前方战事的进展,听取参谋部关于各种情况的汇报,也还要打起『jīng』神对付国内的天灾,还得打起『jīng』神应付朝内的一些势力反弹。

    想朝堂上风平『浪』静,想做事一帆风顺,这是不可能的。

    今天,依旧也是和朝臣们商议了一会朝政,又和韩爌谈了一下以工代赈的进展,杨改革这才回到乾清宫,准备好好的午休一下。这rì子越来越热,『jīng』力消耗太快,若是不好好睡个午觉,下午是一点『jīng』神都没有。

    虽然安排是这么安排的,但,来自于几方面的压力,杨改革也是睡不着的,依旧是只浅浅的眯了一会眼,就起来了,压力实在太大,无法安然入睡。

    “什么时辰了?”杨改革睡眼朦胧的问道。

    “回陛下!未时初……”王承恩答道。

    未时初?杨改革暗自嘀咕着,自己顶多睡了半个小时。感觉一下眼皮的困涩,脑袋的昏胀,杨改革知道,自己没睡好,可这『jīng』神头却是亢奋得不得了。面对这上上下下的压力,杨改革还做不到不受一点影响。此时正处在几个关键事的关键时刻,即便是再淡定的人,也淡定不了,『jīng』神亢奋也是自然。

    “陛下,可是要再睡一会?”王承恩看着皇帝眼睛里红红的,『迷』糊困『惑』的眼神,连忙问道。

    “不了……”杨改革木然矗立了一会,呆呆的说道。

    王承恩见皇帝说不再睡了,连忙服『侍』皇帝穿戴,皇帝这是要办公处理政事了。

    洗了把脸,活动了一下,杨改革这才适应过来。

    “下午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杨改革问道,若是没有,杨改革就准备去平台。按照杨改革的估计,辽东的大战,若是不出什么意外,这两天就应该有结果,这也是杨改革不“贪睡”的原因,实在没法安然入睡,生怕自己一睡着,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

    “回陛下,倒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对了,陛下,辽东特使刘吉善进献了一些物件,不知道陛下喜欢不喜欢……”王承恩想了想,立刻把这件事安排在头件,早上的头件事,必定是军国大事,王承恩一般不敢胡『乱』的安排,怕坏了皇帝的大事,但下午的这个头件事,王承恩倒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腾挪腾挪,把一些他觉得重要,有用的东西先安排给皇帝看,他觉得没什么用,没意思的东西,就往后安排了,这皇帝的『jīng』力也是有限的,往往关注了这头件事,一晃整个下午都过去了,所以,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个位置。至于刘吉善的事能安排在头件,那是因为他是帝党,而是是个帝党前辈,很早便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皇帝这边,所以,他的事,王承恩是要关照的。

    “哦,刘吉善,他有什么事?他不是到三岔河去帮孙师傅了吗?他会有什么东西?”杨改革问道,对于帝党的人马,杨改革还是记得很清的,特别是这种早期收拢的帝党,杨改革更是清楚他们的动向。

    “陛下忘记了,这刘吉善当初为了写小字的事,还特意的进献过那种写小字的笔……”王承恩连忙笑着提醒道。

    “哦,这个……,朕想起来了,确实还有这事,莫非,他又有了什么新鲜的笔?”杨改革立刻想起来那个“圣斗士”形象的刘吉善,对于这么一个敢于跟群臣叫板的人,杨改革那可是记忆犹新,当初为自己在朝堂上打开局面,也没少出力,虽然算不上是个什么历史人物,可在杨改革眼里,这份量也是颇重。

    “陛下,正是……”王承恩笑着说道。

    “呵呵呵,既然有,那赶紧拿来看看吧……”杨改革笑道。

    王承恩立刻端来一个锦盒。

    揭开锦盒,这里面用丝绸包裹着一些东西。王承恩揭开,里面是一些“金”“钢”“『玉』石”“象牙”制造出来的“钢笔”。

    “钢笔?”杨改革一见到这东西,头一个反应就是这个。

    “陛下好眼力,这笔,不仅有钢造的,还有金子造的,还有铁做的,还有铜做的,这是说笔尖,这笔管,除了金银,还有象牙,『玉』石,名贵木材造的……”王承恩立刻给皇帝做各种的解释,对于“自己人”送来的东西,王承恩倒是用心得多。

    杨改革倒是小小的意外了一把,这钢笔,虽然和后世的钢笔还有些区别,可那中间分瓣的笔尖,杨改革一眼就把他归拢到钢笔的范畴。

    杨改革惊讶的拿起一个金黄『sè』笔尖的钢笔,仔细的看起来,杨改革如今对金银也算是见过不少,第一眼就看出,这个笔尖绝对是黄金造的。杨改革惊讶钢笔的出现,可更惊讶,还真有拿黄金做钢笔的!

    “陛下,这个是黄金做的,笔尖柔软,书写方便,不易划破纸张,下墨也好……”王承恩想来也自己试验过,倒是头头是道的给皇帝解释起来。

    “黄金做的……”杨改革仔细的看了一会,凭自己现在对黄金和白银的认识,杨改革也能自己判定,这就是真正的黄金。对于如何分辨金银,杨改革也算是下过“苦功夫”学习,这个能力就和后世学习分辨人民币的真假一般,不学会的人都是傻子,除非一辈子不用金银。

    “……试试……”杨改革没多想就直接说道。杨改革没料到,自己当时不过是随便说说,这个刘吉善还真的记在了心上,一直在忙活这件事,过去了两年,这笔,终于是用到了金属了。当初杨改革就没指望这件事能做成,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王承恩倒是熟练的把这只笔在墨水里沾了沾,就奉给了杨改革,道:“陛下,您试试……”

    杨改革拿过沾了墨水的笔,在纸上画起来,就手感而言,比杨改革用竹尖写字舒服得多,很柔软,也比竹子有任『xìng』得多,画出来的线条,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力度,倒是有较多的墨出来,但稍稍的控制力道之后,画的线条就比较整齐了,下墨也均匀了。

    杨改革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了,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钢笔”终于从竹子进化到金属了。

    杨改革高兴了一阵,也写了一阵,已经对这种“钢笔”验证完毕,确实是一款不错的蘸水钢笔,笔尖也不硬,不容易划破纸,写得字迹也算清晰,蘸一次墨,也能写好写个字,就是笔尖稍稍的有点软,杨改革不敢太用力,稍稍的一用力,这笔尖的下墨就过多,字迹立刻就无法看,但又比竹子笔尖好得多。杨改革确定,这是一款比较成熟的“钢笔”了。

    “有点软了,若是还有硬一点的,则更好……”杨改革道。

    “陛下,还有这个,这个是用钢铁做的笔尖,比较硬,陛下试试……”王承恩连忙又递上来一款钢笔,见皇帝颇为有兴致,也乐得高兴。

    杨改革又接过这支钢笔,自己在墨水里沾了沾,开始写起来,一入手的感觉就是,这个钢铁笔尖,笔黄金笔尖硬了许多,写字要用到的力度,比黄金笔尖大得多,刚开始写,也因为力度控制的原因,墨水有时候下得多,有时候干脆没墨,等稍稍的适应了一下,杨改革已经能熟练的适应这款钢笔了。

    越写,杨改革的脸上的笑容也就越多。

    杨改革自称改革,以改变明朝,推动明朝变革和进步为己任,那就必定要改变很多事,改变很多习惯。注定是要掀起明朝的变革的。

    杨改革自从做了皇帝,以改革自称,以改革自名,也没少对如何对明末进行变革进行思考,对社会进行大的变革,特别是明末这么一个复杂的局面,杨改革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首先,大的变革,大的改革这个,肯定是要有的,就明末的这个局面而言,没有这个,一味的“糊墙”,是改变不了明朝灭亡的局面的。

    大的方面要进行变革,这个毋庸置疑,可实际,就整个社会的变革而言,各种细微处的变革更是重要,大动作还得配合无数的小变动、小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变革,所谓的潜移默化,就是这个意思。

    一味的用大手段,大力度进行大变革,所遭遇的反弹和压力必定会越来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