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天?这年头还有啥东西能上天?杨改革开始开动脑经思考这问题?莫非热气球造出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爱卿可是造出来了热气球?”杨改革脱口而出。

    “热气球……呃,回皇上,微臣造出来的不是什么热气球,而是其他东西,当真如皇上所说,裹挟能上升的气,就能带着人上天,微臣已经造出来了,皇上可愿去观赏一番?”

    不是热气球,那是啥?还能上天?杨改革迷糊了。难道是飞机不成?可是,这年头,那是不可能的啊!莫非他得了天顶星人的科技?

    “那就去看看吧。”杨改革决定眼见为实。

    地点就在乾清宫的外面,一个很宽的“广场”,还是用石头铺的,很平整,干净。

    杨改革一出乾清宫的大殿,就已经看到这东西了,嗯,什么呢?一个大号的“孔明灯”。杨改革以前还放过呢,五块钱一只,没想第二天市zhèng fǔ就出了公告,严禁放孔明灯,避免影响航空安全。也避免引起火灾。杨改革对此可是记忆犹新。

    ……

    来到“孔明灯”的前面,杨改革就道:“李爱卿,这就是你给朕看的能飞天的东西?一个大号的孔明灯?”杨改革还没迷糊呢,心想:你用个孔明灯来忽悠我,朕可是见多识广的人,不是那样好忽悠的。

    李祖白也没有害怕的意思,恭敬的回答道:“启禀皇上,正是,臣前些rì子,回家后冥思苦想,想着皇上交给臣的任务,束缚住能上升的气,带着人上天,忽然想起臣小时手玩过的‘孔明灯’,不是和皇上说的东西一样吗?所以,臣喜出望外,觉得这升天有望,于是立刻叫人试制了这款大号的‘孔明灯’,经过臣的验证,确实能带着人上天?……”

    李祖白侃侃而谈,一边表示自己费了心思,一边表示自己的聪明。总的来说,就是表示自己有功,能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孔明灯能上天,杨改革这个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宅男,还亲手放过,原理和实践怎么不清楚?还要你来教?当下就说道:“嗯,李爱卿确信这个东西能带人上天?”

    “……呃,微臣不敢,微臣只是确定,人,确实是可以由这个东西带着上天的……”

    “你这东西?朕看肯定带不了人上天吧。”杨改革所指的这个大号“孔明灯”也就两个大水缸那样大,要说带人上天,那是不可能的。杨改革没少见后世那些热气球,个个都N大。绝不是眼前这幅“小身板”。

    李祖白苦笑了几下,道:“启禀陛下,确实,微臣这副‘孔明灯’确实不足带着人上天,但是,臣已经用这个‘孔明灯’带着一只狗上过天了,所以,微臣认为,只要加大‘孔明灯’,带着人上天不是白rì做梦。”

    哟嗬,杨改革诧异了!还带着一只狗上过天?那就是说做过**实验了?这大明朝的人,也不是全是糊涂蛋啊!懂得用活物进行试验。

    “呵呵,李爱卿有头脑,真的带着狗上天过?……呃,那就试试看吧。”杨改革也很期待看着“孔明灯”带着一只狗上天。这比自己以前玩的那种孔明灯可有趣多了。

    “是,陛下,微臣遵旨。”李祖白答应完皇帝,就去指挥着几个帮手去弄那个大号的孔明灯了。

    那孔明灯,用宣纸糊的外表,用竹篾做的骨架,下端底座用几根大号的蜡烛做热气源。用几根线绑住底座。底座的下端,还用一根绳子接了一个竹篾做的小笼子。

    李祖白正指挥着人,把一只小小狗塞进竹笼子里,仔细一看,狗也没怎么动,眼睛似乎带着眼罩呢,杨改革暗笑这李祖白倒是有些名堂。

    随着点火,宣纸糊的灯罩里充满了热气,就这样带着底座缓缓的上升了。拉直了绑着那个竹笼子的绳子,停顿了一会,升力足了之后,竹笼子离地了,也带着那只狗一起“升天”。

    李祖白自己捏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外一头绑在大号“孔明灯”上面,看样子,这是安全绳,怕孔明灯到处乱飞。要是一个不小心,孔明灯降落到大殿上,烧了某大殿,李祖白就算是活到头了。所以,自然小心翼翼的。

    看着孔明灯缓缓的升到两三个人高的时候,杨改革知道这次“试飞”成功了,比自己以前玩的那个孔明灯有意思多了,又看到那底座下的竹笼里的小狗,又在想,自己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把这段东西用视频录下来,放到网上,不知道动物保护组织,会不会找自己麻烦,说自己虐待动物,人肉搜索自己……

    ……

    “啪啪啪,啪啪啪……”杨改革鼓掌,表示祝贺成功。

    【新书要票!】

第五十八章 皆不易

    '''CP|W:200|H:133|A:L'''(图为热气球)

    李祖白的大号孔明灯试飞成功。

    地上一群跟着杨改革观看孔明灯试飞的人,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奇,太监,宫女,侍卫,等等都安静的随着杨改革观看动物升天,没有谁表示出很惊恐。更没有什么到处乱跑的景象。

    这让杨改革觉得有点意外,不是说古人见到这些东西都要惊慌失措吗?怎么自己就遇到一群神经大条的人呢?

    ……

    杨改革有点想不明白。

    ……

    杨改革只好把手拍的“啪啪”作响,表示祝贺。

    “李爱卿,祝贺你,成功了。”杨改革笑着对李祖白说道。

    李祖白将手中的“安全绳”交给自己的帮手,才恭敬的跪倒在地上:“微臣谢皇上的赞赏。”说着,眼泪出来了。

    “这是为何?好好的流眼泪?”

    李祖白没有辩解,只是用手抹了抹眼角,眼睛红红的。一副委屈得到伸张的味道。

    杨改革不明白,在这个只谈子经史集,风花雪夜,田地小媳妇的年代,要做这样一件“破天荒”的事,是多么的难。要被多少人丢白眼,嘲讽。想必李祖白在外面受了不少气,要不是受了皇命,估计,他这个大号的“孔明灯”,都不知道被人烧过多少回呢。

    这回终于得到皇帝的肯定,以前受的委屈都不算什么了,帝简在心,哼哼,羡慕死你们这帮人。李祖白的委屈是平复了。

    李祖白抹完眼泪之后,又志在满满的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下一步就是扩大这个‘孔明灯’,把这个孔明灯做得更大,好让他能载人。”

    杨改革可是读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自然知道这样要不得,想那个孔明灯是用宣纸糊的,用竹篾做到骨架,你这东西,被风一吹,烧了骨架,烧了宣纸,那上面的人可就是玩“蹦极”啊!绝对是不安全。

    “呵呵,李爱卿,你这个想法有问题,试想一下,那孔明灯不过是一层薄薄的宣纸糊的,又用丝线系住的。被风一吹,烧了线,烧了宣纸,这人还不得从上面掉下来?百十丈的距离,跌下来还不成肉饼?”

    李祖白被杨改革这样一说,立刻吓得手足无措了:“哪……哪,皇上以为该如何呢?人岂不是永远上不得天?”

    “这个,你要自己想办法,朕觉得,一层宣纸太容易烧着,你可以想想其他办法,既轻便,又密封,还要比较结实,耐火。这样人乘坐在上面也才安全啊!”杨改革也不知道刚开始的热气球是用什么做的,只在电视里看过用尼龙做的那种。现在要找那种材料,是不可能有的。

    “微臣遵旨……”李祖白可是把皇帝的看重当成自己唯一的依靠了。他本来就在钦天监里做官,不受人待见,奈何还要挑战“传统”,为皇帝制造“玩意”,以图靠近皇上,接近皇上,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样更不受人“待见”,被人冷嘲热讽,委屈得很,所以也才下定决心,一心一意的投靠皇帝。

    “你每次做的实验,都要详细的记录下来,形成固定的格式,这样便于自己rì后比对,……逐渐把这个‘孔明灯’做大……逐渐的添加石块,记录下石块的重量,等能装人了,没有失误了,就可以在朕面前,和京师百万民众面前表演载人飞天,到时候,李爱卿功成名就,必定会载入史册的……”

    杨改革就拿这种东西来刺激李祖白。

    功成名就,名垂青史,在京师的上空飞过,受皇帝和百万民众的瞩目,想想那是多么的令人激动,李祖白被杨改革煽得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就制作出这载人的“孔明灯”。

    “臣遵旨,微臣唯以死报效皇上……”李祖白恨不得现在马上就有一个大号的孔明灯供自己飞天。

    “呵呵,爱卿起来吧,还有要注意安全啊……”杨改革也很期待着一个个巨大的热气球从古老的紫禁城上空飘过的景象,期望着这样“别开生面”的景象,给这将死的明朝,以及明朝的人们一次深刻的震撼!改变他们的世界观,让他们睁开眼来看世界,不要再把自己蒙蔽在蒙昧里。

    “另外,朕再赏你一千两银子,算是朕给你的研究费。没钱了,还可以进宫来找朕,只要你能做出载人的气球,朕不会吝啬的。”杨改革忽然想起来,那钦天监,是一个不受待见的衙门,这衙门,还是世袭的,是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那李祖白要搞科学实验,恐怕靠那点俸禄,是要当裤子的。

    “呜呜……微臣必定誓死报效皇上的知遇之恩……”李祖白可真的哭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这伤心处被人提及,委屈之地一旦打开,那眼泪如何止得住?铁打的汉子也抗不住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

    杨改革没想到,这李祖白哭的这样厉害,难道自己的一点关怀就这样伟大?充满了王八之气?

    杨改革整天宅在“故宫博物院”,当然不知道李祖白在外面承受的压力和受的委屈。

    杨改革看着李祖白哭的那样伤心,不像假的,心理也过意不去。对王承恩说道:“大伴,你去送送李爱卿吧。”

    “是,皇上。”王承恩答应道,转身有去扶李祖白去了。把他送出宫去。算是给李祖白一天大的面子。也算是给李祖白撑腰了。

    望着李祖白离去。杨改革一动也不动。心里想着,自己的那些“人才”什么时候才会到京城啊?

    【由于在外,所以,这几天的更新受到影响,宅男以后(下一周之内)会多多爆发几章,算是答谢各位,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新书需要票!】

    【下周得到的是分类频道重点推荐,宅男会努力的。】

    【另外也感谢书友“捕清风丶”的挑刺,呵呵,在这里再次感谢了!】

    【匆匆在网吧上传的一章,字数不够,就写点凑字数吧。呵呵,多包涵一下。】

第五十九章 有点雷人(一)

    '''CP|W:250|H:190|A:L'''

    (图为:宫人襦裙)

    送走了李祖白。

    杨改革正打算在这“故宫博物院”里,好好溜达溜达,感受一下这“重游”故宫的感觉。

    王承恩送走了李祖白,回到杨改革的身边,道:“启禀皇上,那小郭子说合唱以准备就绪,想请皇上去观赏。”

    “小锅子?”杨改革有点摸不着头脑,小锅子?我还擦盘子呢,又听到是合唱,才想起来,自己那个负责唱歌的人就叫郭桓,估计是他了,心里琢磨,这宫里的叫法可真奇特。别人姓邓,那你不是叫小凳子?嗯,哈哈,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齐了,可以开个快餐店了。

    ……

    “真的?这就好了?朕记得没几rì吧?”

    “回皇上,奴婢听小郭子说,他rì以继夜的训练……”王承恩胡乱的解释着。

    唱歌这东西能rì以继夜的练吗?那嗓子受得了吗?估计要不了几天,全都是一群“嘶哑人”。

    ……

    西苑内。

    “奴婢郭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桓恭敬的磕头,神情还带着一丝得意,一丝期盼。

    “起来吧,听说,那个合唱,你弄好了?”

    “回皇上,奴婢这几rì,rìrì夜夜的cāo练,为的就是早rì为皇上训练出这合唱人员,早rì为皇上解忧。”一说到他的本职工作,郭桓那丝丝的得意就长大了。

    “呵呵,是吗?那就好,那就试试吧,看看效果如何?”不看广告,只看疗效,地球人都知道!

    ……

    西苑原来也是皇帝游玩的地方,有戏台子,但是自从郭桓听说了皇帝的关于合唱的要求后,就在一个戏台子的前边,搭了一个扇形的台子,几层阶梯,看上去,和现代那种搞合唱时候的台子没什么两样。

    杨改革坐在听戏的阁楼里,阁楼正对着那个合唱台。不过十来米的距离。正好不远不近,太远了,听不清唱些什么,太近了,担心对皇帝有威胁。

    坐定下来,对面的“合唱团”早已经就绪了。站在那里等皇帝来“检查”呢。

    前面两排是女子,后面两排是男的。和现代合唱没有两样,郭桓严格按照皇帝给他的“秘笈”cāo演的。

    那两排女的,个个都穿的是蓝sè的裙子,大红的衫袄,头上用一根红sè丝带把头发盘住。看上去,个个都青chūn靓丽,楚楚动人,

    那两排男的,都是青衣小帽。看上去,颜sè分明得很。感官十分强烈。

    ……

    郭桓卑躬的走到阁楼下面,媚笑道:“启禀陛下,是否可以开唱了?”

    “嗯,那就开唱吧。”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麦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女声齐唱的正是《我的祖国》,不过歌词是改过的。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用很高的声音领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麦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身大红的衫袄,蓝sè的裙子,和那些女子一模一样,只是,明眸皓齿,站在前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杨改革看了,居然有一点点心动的感觉。

    随着歌声传来,杨改革渐渐陷入沉思,心思又飘到未来世界,那个波澜壮阔的激情岁月。回忆起了自己的以往。渐渐的将这位,这些美女们抛掷脑后。

    歌唱的很不错,跟杨改革后世听到的多少有点差别,但是,层次已经分明,男女声各有表现,领唱得也很好,已经唱出了那种大河之上,波光粼粼,行船,渔家,岸上的庄稼,美好的家乡,勇敢的人们的那种意境。

    杨改革点头,心中暗赞这果然不错。这宫里还是有些人才的。自己只随便的提一提要求,那郭桓就能给自己弄出这样的效果来,那岂不是说,自己随便说说,就能弄出一场音乐会来?杨改革YY着,将来有一天,能在这大明帝国,欣赏到一场音乐会。有那种剧场效果的音乐会。有着众多的乐器伴奏,众多的人合唱。

    杨改革的心思不知道飘出去了多远。

    又想到,自己搞这个歌的目的,其实还是要情煽“东北军”。

    不管现在的“东北军”,还是后世的“东北军”,那可都是改变历史的存在,有必要相当相当的重视。杨改革花了这样多的jīng力弄这个,为的就是激励那些“东北军”,让他们听了这歌就哭,就想着打回老家去,就和野猪皮有不共戴天之仇。杨改革想到野猪皮听到这首歌之后暴跳如雷的景象,心中就得意的很。嘿嘿,咱们是文明人,文明人就用文明人的办法整你们这些野蛮人。有本事你们也弄几首这样的歌看看。你们有文化吗?杨改革无限YY中……

    ……

    杨改革的思绪随着歌声乱飘,不一会,歌就已经唱了三遍了。

    停了。

    郭桓又跑到阁楼下,卑躬的媚笑着道:“启禀陛下,可还要听那几首歌?”

    杨改革想了想,觉得既然来了,那就都听一听吧,这一首歌的效果不错,再加上那首专门“对付”明朝版“东北军”的《辽河之上》。那效果……,杨改革猜,明朝版的“东北军”一听这歌,恐怕除了哭,再也没有其他的可能,心里想象着万人痛苦的场面,暗自YY自己是如何的聪明。

    “嗯,那就唱吧。”

    “是,皇上……”郭桓兴奋的答道,看的出,皇上对合唱非常满意,那就是说,自己办好了事,也就是说,会得皇帝欢心。郭桓充满了斗志和信心。

    为了宠信而奋斗,一个太监的奋斗目标。

    ……

    “我的家在东北辽河之上……”嘶哑而豪迈的男高音贯穿着杨改革的耳朵。杨改革不由的用小手指戳了戳耳朵,这声音,实在有点高。

    带着哭腔,很好的把这首“催人泪下”的歌曲演唱得很好。

    不过这回不是大合唱了,而是小合唱,四个男高音组成的一个小合唱团。

    杨改革很好奇,叫道:“郭桓,上来,朕有事问你。”

    “是,皇上。”郭桓欢快的小步快进上楼来。

    ……

    “启禀皇上,奴才在。”郭桓很快就来到杨改革的身边了。

    “郭桓,我问你,这回怎么是四个人唱了?”

    “启禀陛下,奴婢觉得,这首歌,一个人的声音太小,如果听的人太多,后面的难免听不到,所以,奴婢就把这首歌改成了四个人合唱,这样,即不改歌之韵味,声音就可以传出去很远,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奴才大胆,还望皇上恕罪……”郭桓小心的解释着,皇帝刚给歌词他的时候,说的是一个人唱的。

    杨改革觉得这郭桓是个“人才”,还想到了让歌声传得更远,这确实是合自己的心意,以后,自己肯定会让这“合唱团”去劳军,想那几千人的校场,你要让别人都听到,除了合唱,也就这种几个人的“小合唱”,才能让别人都听见。

    现在不是后来,可以用麦克风,可以用嘴巴叼着麦克风“哼”歌,用蚂蚁打架的声音唱歌。现在,讲究的就是声音大,能听到的人多。否则,也就最多给一个包厢的人唱点小曲什么的。到不了校场,军营。没那种效果。

    “不错,郭桓,这个你想得周到。呆会一并有赏。”杨改革高兴,就要赏人了。这是鼓励人、拉拢人,催人奋进的不二法宝。没有人不喜欢奖励。

    “奴婢谢皇上赏赐。”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