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至少形成对峙状态,待将来形式好转,朝廷则可以发大兵一举荡平之……”袁崇焕一说起他的攻略,就头头是道,变得意气风发起来,有点手舞足蹈的意味。

    在杨改革看来,当一个动员的宣传员,铁定很有感染力。能招到很多兵:“袁爱卿,你这个攻略实在太过于简短了,能明说一下吗?解释清楚,朕才明白。”

    “……,是,皇上,臣是这样想的,辽人守辽土,就指招募辽人,特别是那些被东虏后金欺凌和有血仇的人入伍,以仇恨化作战力,依为骨干,以保证战力和不背叛,另招渴望拥有土地的流民,严加训练,编成铁骑,许给他们较多土地,依靠城池,用以正面对抗东虏后金,一旦他们得了土地,必定会为了自己的土地和东虏后金拼命的,臣在其中引导和支持,必定会让这只铁骑敢于野战,必定会无往不利。再则,辽土养辽人,臣想把这辽东的土地都赐给参战、有战功的将士,让每一位参战,有军功的军士都能拿到土地,这样,有了自己的土地,自然会关心土地的收成,……可以另外组织另外一批人进行屯垦,半军半民,这些人可以获得少量土地,另外也为铁骑军士耕种,为了自己的土地,也必定会拼命,贼来之时依靠城池,堡垒防御,不求敢于浪战于野外……只需等待铁骑救援,平时耕种,关外的土地耕种起来,也就可以就近征粮,避免关内长途跋涉,消耗额外的粮食,只要做到这两点,臣有信心,保有现有控制区,还可以逐步蚕食东虏后金控制的区域……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

    袁崇焕的话,说了很长,边说还边看杨改革这个皇帝,还又看了看孙承宗。杨改革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似乎在沉思,孙承宗则是用手抚摸着胡须,满脸的严肃,看不出有什么动静。

    ……

    半天。

    杨改革觉得这计划不错,首先武装一批和后金有血海深仇的人做铁骑的骨干,保证这只铁骑的战斗力,保证不会背叛,然后用土地为诱饵,引诱那些渴望获得土地的人加入铁骑,严加训练。那些加入铁骑的人,为了自己的土地(可能有几十亩,较多),必定会和入侵,抢劫的后金拼命,然后招募另外一批人进行屯垦,属于民兵,平时耕种自己的土地(获得较少土地),还给铁骑的军士耕种,战斗来临的时候,不要求这些人和后金野战,只要求依靠城池和堡垒防守,等待铁骑的救援,这很符合民兵,预备役的特点。这样,既有可战的军队,也有耕种的屯垦。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算是一种很完美的配合了。

    “啪啪……啪啪……”杨改革觉得这个计划不错,鼓掌起来。表示赞赏。如果能偶贯彻执行,关外,靠野猪皮那点人马,估计还真的不够看。汉族人口太多了。

    孙承宗考虑完毕,抚摸胡须,笑眯眯的道:“自如的谋略和手段有长进。”(自如就是袁崇焕的字。)

    “……,那敢问皇上和孙师傅,这计策可行否?”袁崇焕有点着急了,虽然得了皇帝和孙承宗的肯定,但是还没同意呢。

    “袁爱卿别急,等朕细细问几个问题再说不迟。”杨改革准本问几个具体一点的问题。如果袁崇焕能解决或者有解决的办法,就通过这个计划。

    “皇上请问,臣有问必答。”袁崇焕对这个计划看来是下了点心思的。有问必答。

    “呵呵,袁爱卿,你这辽人守辽土,会引导关内的流民去关外吗?”杨改革可是很关心这个问题,今年开始,自己就没好rì子过了,不是这里的灾荒,就是那里的**,整年整年都不的太平,太多的人没有饭吃,起来造反,杨改革给他们到处找地方安置,前些rì子让老丈人去南方种甘蔗去了,还准备忽悠南方的士大夫们一起去种甘蔗,为的也就是这目的,安置过多的人口。

    如果袁崇焕的辽人守辽土计划里,能安置一些陕西,山东那些地方的受灾人口,杨改革就会更加赞成这个计划。嗯,那电视剧里说什么来着?《走西口》?《闯关东》,杨改革觉得凭什么清朝就能闯关东,咱们明末就闯不得关东?那些人去了正好和野猪皮拼个你死我活,消耗野猪皮的实力,还给关内腾出地方,减轻内地的人口压力,避免起义爆发。

    好主意!杨改革心中暗自赞叹道。这回袁崇焕这个计划算是“合”了自己的“大战略”了,合了自己的心意了。看来,这袁崇焕,出师的时候,到了啊!

    袁崇焕稍稍的想了一下,就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只要愿意为自己的土地而战,关内,关外,辽东,辽西之人皆可。臣也觉得,反正关外之地是荒芜、蛮荒之地,以一纸地契换来敢战之军士,很划得来。”说的时候眉飞sè舞,慷慨激昂,很有说服力。

    袁崇焕的胆子也是很肥的,若换了一个其他官员,就未必敢这样随随便便的说拿一纸地契换敢战军士的话,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私产,你这样慷皇帝的慨,皇帝搞不好会不待见你。你就悲剧了。

    还好,杨改革来自二十一世纪,没有被这个“伪命题”给困住,对于不花钱,能办事,能办大事的事,就会支持。

    “啪啪,啪啪……”杨改革再次鼓掌,这个计划不错。值得赞赏啊!解忧啊!

    “孙师傅也评价评价吧。”杨改革又对孙承宗说道。

    “呵呵,皇上,自如的话不错,老臣也认同,以蛮荒废土换取可战之兵,很是划得来,既得可战之军,又得粮草,当真是一举夺得的好主意。”孙承宗难得一见的笑眯眯。那张老脸,笑起来,也松弛了不少,好看不少。

    “呵呵,既然孙师傅也看好你的计划,那这个大的方略问题,算是通过了,关于细节,你还要多琢磨,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你要多留意,特别是铁骑,如何同东虏后金相抗衡的问题,你要注意,如果没有能和东虏后金相抗衡的铁骑,一旦你屯垦的城池堡垒被围,而铁骑又不能及时救援,你的计划就破产了,关内流民可就不敢去那里种地了……另外,招募关内流民去关外,朕会知会有关衙门协助的。”

    “……谢皇上,臣必定会仔细思索细节问题,不致有什么遗漏。”

    “嗯,那这样,等你的战略计划和细节计划差不多,朕就放你出关,执掌一方吧。呵呵,多多努力啊!”杨改革勉励袁崇焕好好干,执行好这个“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计划,给自己关内的灾荒进行人口分流,自己引导他们走西口,闯关东……

    杨改革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人流,拖儿带女,带着全身的家当,一直到天边尽头,朝着关外蹒跚而去。为了传说中的希望。

    ……

第五十六章 缺人

    袁崇焕的目的达到了,兴奋得很,很快就可以出关,执掌一方了。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让袁崇焕觉得值得奋斗。

    就在杨改革无限YY引导流民走西口,闯关东的时候。袁崇焕又说话了。

    “启禀皇上,臣还有一事想请求皇上答应。”袁崇焕觉得应该乘皇帝高兴的头上,把这事给解决了。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合理的朕不会拒绝的。”杨改革很好奇,想看看袁崇焕提怎么样的要求。

    想当初,自己第一次平台召见袁崇焕的时候,他那时候可是狮子大开口啊!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措饷、工部给械、言路持论,皆与边臣尽相呼应,始可成功……皇帝也不是随心所yù的,常被言官骂呢,可见他的要求有多夸张。现在被自己和孙承宗虐过很多次,谨慎多了,也不知道敢提什么要求,想来没当初那样夸张。

    “启禀陛下,臣和太子太师,都督同知满桂满大人有些不合,想请皇上将他调回……”袁崇焕一说完,就盯着杨改革的面sè,希望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杨改革也诧异,太子太师,都督同知,这个官,可是相当的牛B了。都和孙承宗的衔一样高了,杨改革还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位“师傅”。当真觉得奇怪,又听到满桂二字,杨改革就明白了。这不是后来袁崇焕扯皮的那位吗?听说很能战,后来在野猪皮第一次进关的时候,保卫京师的战斗中战死了,也是一位牛人,很能打仗的。从一小兵一步一步的走向大明朝武官的最高峰。

    杨改革思索着,要不要调回满桂。这满桂可是一个牛人,敢和野猪皮野战的部队里,就有他的部队。可是和袁崇焕又不太兑付。两人都扯皮。

    ……

    想了半天,杨改革头中一片乱麻,没个头绪。又想了想,努力理出一些头绪,问道:“唉……朕不是怀疑你,要给你留个掣肘,先且不说你和满桂和不和的问题,朕问你,满桂的部队一旦入关,你的铁骑尚未练完,你如何面对东虏后金大军围攻?”

    杨改革想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一个巨大的破绽,满桂的部队调回来简单,杨改革巴不得有这样一直能打的部队在自己身边呢,但是一想,满桂回来,袁崇焕他的铁骑又未练成,或者是数量不够,被野猪皮围攻,那下场可想而知,一次惨败,已经提前预订了。

    如果这光调满桂离开,他的部队留给袁崇焕,这个也不符合“情理”,满桂又没犯错,不是不敢战了,无缘无故的把满桂调回来,留下他的部队,满桂他如何想?他的部队如何想?典型的摘桃子?如何让其他武将服气?古代的军队多和领头有着直接关系,如果领头不在了或者不行,这只部队的战力也算是垮了,比如,毛文东的东江镇,毛文龙一死,东江立刻就萎了。

    所以,满桂换地方,他的部队尽数留给袁崇焕也不是现实和实际,古代军队不是近现代军队。满桂和他的部队一走,关外谁支撑?袁崇焕立刻就会被野猪皮一顿暴打。

    杨改革心中发怒,这袁崇焕还是太肤浅了点,说大了点,不堪大用啊!光YY着没有了满桂,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没人碍自己的眼(满桂的官衔一直比他高),却没想过,没了满桂,自己能不能扛住野猪皮的全力进攻。

    杨改革的话如同一击重拳,打在袁崇焕的心口上,当场就让袁崇焕死了半截。细细一想,才知道自己又犯了大错。满桂一走,自己前不搭店,后不着村。既没有满桂在前方抵挡东虏后金,自己的铁骑又没有练成,不具备对抗东虏后金压力的能力。这样一来,一场惨败,已经可以预见。当下就冷汗淋漓,口呼有罪不止。

    刚才还好好的一个温馨场面,转眼又成了冷眼相对的尴尬,气愤场面。

    孙承宗叹了口气,道:“自如啊!你还是太急躁了点。没有容人的大度,只有将才,欠缺帅才啊!尚需磨练……”

    “唉!袁爱卿,你这样的表现如何让朕把关外交给你?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回去好好思索一下吧,多反省反省……”杨改革对袁崇焕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本来好好的一个移民计划,就让他给搅黄了。说出这样低智商的话来,说话不经过大脑。

    袁崇焕如丧考妣,垂头丧气,掩面而泣,退了出去,心想自己还是个菜鸟啊!太菜了。孙师傅和皇帝教训得事,自己一步走错,就是全盘皆输。自己实在太不小心了。怎么走出房间的,袁崇焕自己也不知掉。

    看着袁崇焕如同被抽干了灵魂一样的走出去,杨改革一阵烦躁。气馁之极,恨恨的道:“孙师傅,真的是气死朕了,没想到他竟是这货sè,你叫朕如何把关外交给他?一出门,铁定就要坏朕的大事啊!”

    孙承宗也无语,这个袁崇焕,当个将才还是可以,但是帅才,实在是太次了,说话、思维没有个头绪,没有什么全盘考虑,想到什么干什么,典型的顾头不顾尾。关外交给这个人,铁定是要坏大事的啊!皇帝没说错。

    “陛下没说错,袁自如将才由余,帅才不足,尚需要多磨练啊!关外交给现在的袁自如,会坏大事啊!……”孙承宗公正的做了一个评论。

    “那怎么办?孙师傅,关外不能始终没人啊!”

    “这……陛下,尚且不急,这事需要从长计议。”孙承宗也只能如此安慰皇帝。

    杨改革一阵无语,放孙承宗出关总督?那没问题,以孙承宗的资历和威望,指挥关外的兵马,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现在孙承宗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帮自己训练新军,帮自己抵挡来自文人,特别是东林党的“子弹”,有着奇效。杨改革怎么可能放孙承宗走?还是自己的活字典,还是自己的老师,放孙承宗走,杨改革想也没想过。

    关键时刻没人,靠不住的问题再次显现出来。杨改革也只能长长的叹口气啊!

    今rì心情本来还是不错的,结果被袁崇焕这样一搅和,算是完了。

    杨改革面无表情的干坐在那里,坐了很久,脑中一片乱麻,思索了很久,才得出一点点头绪。整理整理,对孙承宗说道:“孙师傅,你看着袁崇焕的计划如何?先且不论他的头脑问题。”

    孙承宗也陪着杨改革干坐了半天,也思索了半天,明显比杨改革的头脑要聪明一些,很快就想通了,就等着皇帝发话问自己呢。见皇帝果然发话问自己,稍稍的组织一下话语,就道:“陛下,袁自如的辽东谋略方面,没有问题,‘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是一个很好的计策,费钱不多,又可得可战军士,又可就近征粮,军、粮、饷俱齐,防备东虏后金,不是问题。”

    “……,那就是说。这个计划还是可以的,就是这执行计划的人,头脑似乎不太清醒?”

    “是的,陛下,这个辽东谋略没有错,只是在细节方面,还需要多加完善,另外,还需要一位能很好执行这个谋略的人,袁自如将才有余,帅才不足,尚需要多加磨练才可堪大用!”

    “唉……,能执行这个谋略的人,朕现在只看好孙师傅,奈何朕身边又缺不得孙师傅,不能放孙师傅去辽东督师,可惜,没有人才啊!……”杨改革相当的懊恼,自己身边没有什么靠得住的人物。孙承宗是不会放出去的,铁定得留在自己身边啊!

    “……老臣惶恐,得陛下如此看重……”

    ……

    【下周是分类重点推荐,新书需要票,多多来票啊!】

第五十七章 李祖白和他的飞天梦

    '''CP|W:250|H:190|A:L'''(图为孔明灯)

    在新军训练场生了一肚子的气,烦躁得很。杨改革胡乱的锻炼了一下,就回家了。

    烦躁袁崇焕这个大忽悠还是个菜鸟,不堪大用,本来一好好的移民计划,泡汤;烦躁袁崇焕做事,说话不经过大脑,战略水准欠缺;烦躁自己没有可用的人,自己一宅男,成天呆在“故宫博物院”,认识不了阿猫,阿狗几只,需要人给自己办事的时候就没人。

    那群明朝的是大夫jīng英们,他们全都认得杨改革,可惜,杨改革对他们的印象停留在NPC阶段,分不清谁是谁。谁清廉,谁昏聩,谁能干,谁小人……,还要提防他们之中,忽然蹦出一只“卖国贼”出来。

    纠结,烦躁,谁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杨改革想对着自己大声的吼一吼。

    带着无比的烦躁。

    回到交泰殿。

    皇后还在睡午觉。

    看着睡得迷糊的皇后,杨改革的心理也才好过一些,温馨的家的感觉,扑面而来啊……杨改革顿时就起了捉弄一下的心思。拿起一根没用过的毛笔,就在皇后粉嫩细腻的脚上挠起来。

    皇后迷迷糊糊的觉得痒痒,就用脚踢了踢,止痒痒,杨改革看着这样顽皮的动作,心中大动。又起劲的挠起来。

    皇后睡梦中,觉得有点痒,就翻了个身,抱着被子继续睡去了,腿还不“雅观”的夹着被子,穿着白衣的身段,玲珑得很,小蛮腰都露了出来了。

    这被子一掀开,姿势太“雅”,风光一露,温暖的粉sè气息扑面而来,杨改革这个宅男,正是十八岁的年纪,如何还忍得住?如何还需要再忍?立刻扑上去,代替被子……

    ……

    一阵快活之后,杨改革的烦恼和烦躁少了许多。抱着皇后,思维漫无目的的穿透大殿的屋顶,随风飘荡……

    皇后也是刚刚快活了一次,羞红了脸,把脸埋在皇帝的脖子里,不敢看皇帝。这可是白rì渲yin。也不知道叫声让多少人听听见。今天恐怕是不敢出去见人了。

    ……

    思维“停机”休息了半天,杨改革心中的烦恼和焦躁才好一点。

    ……

    “启禀皇上,钦天监的李祖白求见。”王承恩小声的在杨改革边上禀报着。皇帝今rì不高兴,暴躁得很,在新军训练场训斥了袁崇源一顿,把袁崇焕训得跟白痴一样泪流满面。也不知道皇帝现在好点了没,王承恩就算是得皇帝的宠信,也不敢随意的去撞皇帝的枪口。

    李祖白?钦天监?上次那个和自己谈世界科技的人?杨改革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他还推荐了汤若望呢。

    “见,去东暖阁吧。”杨改革想了一下就决定召见了,李祖白可是自己看中的一只生力军啊!去看看他有什么事。是否可以带给自己一个惊喜。自己被这大明朝的局势,给弄得头昏眼花,烦躁无比,生出了无力招架的感觉,换换思维也好。

    ……

    乾清宫,东暖阁。

    “微臣钦天监李祖白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祖白及其诚恳的磕头请安。

    “平身吧。”

    “谢皇上。”李祖白又恭敬的站起来,恭敬的站立在一边,心中其实也得意一把,自己一个N小的芝麻官也能得皇帝在乾清宫的暖阁内召见,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心中相当满足。

    “李爱卿可是给朕带来什么好消息?”杨改革被这明朝的局面弄得烦躁不已,正希望有人给自己解解闷。

    “启禀陛下,微臣经过多rì的迷思苦想,已经试制出了一个能上天的东西……”李祖白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道。

    上天?这年头还有啥东西能上天?杨改革开始开动脑经思考这问题?莫非热气球造出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爱卿可是造出来了热气球?”杨改革脱口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