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真的是“天子”,也不至于被那些猪每年拖欠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搞得现在那么憋屈,要是我是老天的儿子,肯定把那些猪一个个用雷劈了,免得碍手碍脚。

    “陛下……这,这真的是僭越了……”施凤来焦急的哀求着,他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他这个首辅,完全就是皇帝的扩音器,要说和皇帝对着干,他是一点信心没有,他知道,他能当首辅皇帝,要是皇帝要换人,他时时刻刻都得走路,跟皇帝叫板,他一点胆子也没有,只能是哀求了。

    “陛下,姑且不论僭越的事,但是这件事,确实是对陛下是一种亵渎,陛下之所以……,乃是顺应上天……”张瑞图又接着劝解道。

    杨改革不耐烦的摆摆手,道:“好了,诸位都是朕的辅臣,朕这就把真实的目的告诉你们吧,免得你们过于的cāo心。”杨改革一副不耐烦的模样。

    几个辅臣连忙坐定,等待皇帝的说辞。

    “大伴,把隔帘放下来,朕和几位辅臣有事要说。”杨改革先让王承恩把帘子放下来。

    王承恩领命,把用来阻隔视线的珠帘子放开了。一下子,就把视线隔开。

    “诸位可知道朕做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杨改革率先问到。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这个东西,诸位就没有看出来有什么用?……那个能上天的气球再加上这个望远镜,诸位可想到什么?”杨改革再次启发道。

    众人纷纷看着皇帝案及前的望远镜,这东西,大家都很熟悉,刚刚还看过一次呢。

    “……有句诗不知道几位听说过没有?‘yù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东西可以升到一两百丈之高去,然后以这个望远镜查看四周的情况,诸位以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杨改革带着一点点微笑,接着启发道。

    孙承宗最先明白过来,道:“陛下的意思是?用这个东西观察战场?在如此之高的地方再加上千里镜,方圆几十里,都可以看得清清白白,陛下的意思是,要把这个东西用在战场上?”孙承宗和军事打交道的比较多,很快就明白皇帝要说什么,其实,孙承宗刚开始就有这个意思,不过,不敢说,现在皇帝自己说出来了,他正好,顺着棍子上。

    其他几个辅臣惊讶的看着孙承宗,这东西还能有这个用?

    “不错,孙师傅果然好眼力,和朕想得一样,朕之所以要做这个东西,其实,还和我朱家的一桩耻辱分不开,别人都说,前事之失,后事之师,朕读先皇的起居注,每每读到这一段,就觉得肝胆俱裂,我大明皇帝居然会给满意俘虏了,这是我朱家,是我大明的耻辱,这个耻辱,朕一定要洗刷,一定不会让这个耻辱重演,朕细细读当年的起居注,发现很多问题,朕就想,如果在大草原上,能有一种东西,能站得高,看得远,能把方圆几十里地的动静都看得清清楚楚,我朱家先帝,我大明皇帝也不至于被区区几万蛮夷给吓住,更不会给俘虏,朕每读到这一段,就在想,一定要防止rì后再发生这种事,这种耻辱,朕是一定要洗刷的……,更何况,近年东虏的动静也不小,朕也在想办法克制草原上的骑兵……所以,也才有了千里镜,和这种热气球,朕要能站得更高,要能看得更远,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休想蛮过朕……”杨改革说这段话的时候,咬牙启齿,一副深仇大恨的模样。

    几位辅臣惊慌失措的看着皇帝,没料到,皇帝如此记仇,百十年前的旧事,居然记得如此清晰,声称要报仇。

    “陛下,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陛下乃是万钧之躯,如何能涉险地?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啊”施凤来快吓晕了,听皇帝的意思,要御驾亲征蒙古,一雪当年土木堡之变的耻辱,要是这样,那要是再来一个土木堡之变,那谁来当当年的于谦?吓的连忙劝皇帝。

    “没事,也并非是要朕御驾亲征,rì后,我朝反正是要和蒙古或者是东虏有一场大决战,事先做些防备,防止以前的旧事重现,也是很有必要的,不是吗?朕心中的恨,心中的耻辱,是一定要洗刷的,我泱泱天朝,堂堂大明朝的皇帝,这种被满意俘虏的事,朕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的,诸位以为,朕没事了好玩?”杨改革还是一副恨恨的样子说道。

    几个辅臣震惊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本来是找皇帝理论,本来是劝皇帝的,结果皇帝现在这倒是变成他们无聊了,人家皇帝想的是军国大事,想的是一雪当年大明朝的耻辱,几个辅臣一副惭愧的模样。

    “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陛下,实话实说,我等来,本是劝陛下烧毁那个有些僭越的东西的,如今听陛下这样方才觉得惭愧,陛下所思,陛下所想,高过我等甚多,君辱臣死,我大明先皇受到的侮辱,我等做臣子的,也要有一死之心来洗刷此耻辱才行……”施凤来立刻变个腔调,帮着皇帝说话。

    张瑞图听了皇帝的说辞,也觉得皇帝在理,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大明朝的皇dì dū给那群野蛮人俘虏了,这绝对是大明朝一个巨大的耻辱,也难怪皇帝一直念念不忘,声称要洗刷当年的耻辱。

    “陛下,臣赞成施首辅的话,君辱臣死,当年的耻辱,前事之失,我大明朝绝不能忘了,如陛下所言,北方东虏坐大,怕如当年一般,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唉,不……,只能说,已经是失利多场了,断送了几十万官兵啊损失了上百万人口……唉……如果早有此物就好了,……rì后如果关外有了此等物件,用以观察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东虏也好,蒙古人也好,休想瞒过我大明,打仗的时候,对方的虚实我眼底,陛下,此物,当真是宝物啊”张瑞图也开口说话了,做到阁臣这个位子上,对这些年和东虏的战争,也是知根知底的,一想到大明朝死了几十万官兵,损失上百万人口,也是怀恨在心,唏嘘不已,要是当年有这种东西,可以看到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也不至于损失这样惨重,辽东关外的地,几乎丢尽了。

    “是啊辽东的事,迫在眉睫,已经让我大明损失几十万官兵,如今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再加上当年我朱家先皇的耻辱,所以,朕才下决心,一定要弄出这种能左右草原上大规模决战的利器,这种能够观察到方圆几十里动静的东西,诸位可能觉得朕是在好玩,觉得这个东西僭越了,可是,朕要说,这个东西,如张辅臣所言,是宝贝……”杨改革一副苦笑的解释道。

    几个辅臣都是跟着唏嘘,这件事,讨论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劝皇帝了,而是替皇帝想办法。

    “陛下,臣这就去跟群臣说去,让他们知道陛下的苦心。”施凤来坐不住,立刻就要出去。

    “唉……,此事,诸位,还要尽量的保密啊朕将来,还指望着它给东虏一个措手不及呢。”杨改革又说到。

    “陛下放心,我等知道该如何做。”施凤来立刻答应道,这种小事,他最会处理了。

    几个辅臣出去了。大臣们立刻围拢,准备听听战果。

    辅臣们一副无可奉告的模样,只是在几个高官的耳朵边窃窃私语了一回,这些个高官脸sè变了几回,再也不提这个东西僭越事,而是神秘兮兮的什么也不说。

    待到人群散了,一些低一些品级的官员,又连忙联系和自己比较熟一些的高官,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就不提这事了?那些个高官又在低一级官员的耳朵边上窃窃私语了一回,于是,低一级别的官员也不说话了,一副神秘的不提此事。于是,这个皇帝要求保密的东西,很快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中秋节的赏月,进入了不断放起的焰火,将天空照得通明。

    孙承宗一直不语的坐在皇帝身边,陪着皇帝赏月,见“轰隆”的烟火声稍小,才忍不住道:“陛下,可否告知臣,陛下做这个东西的真实意图?虽然陛下的这个说辞很有理由,不过,臣始终觉得,陛下心中还隐藏着什么,施首辅他们说得没错,君权天授,陛下是君临天下,代天治天下,如果这个‘天’不再神秘,不再神圣,对陛下乃是一种伤害……”孙承宗和皇帝一个人谈话的时候,比较直接,直接说了这些话,这些话,如果是其他人,万万是不可能说的。

    杨改革仰躺着,盯着月亮发呆,在正儿八经的赏月,听到孙承宗问自己,笑道:“无他,就是要长一长国人的见识罢了国人的视野罢了,有些禁忌和枷锁,必须要打破,否则,这个世界无法变迁……”杨改革一副坦然的说到。

    “陛下,这是何意?”孙承宗听得模模糊糊,不明白。

    “呵呵,这个天的问题,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从朕这里带一架天文望远镜回去,这种东西,是专门用来观测星空的,比普通的望远镜看得还要远,如果孙师傅用它赏月,会有很惊奇的发现……,呵呵,所以,朕对这个天,也就是这个态度了,朕的历局有专门观测天的人,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和他们打听一下……”杨改革从来就没把自己当什么“天子”,从来不相信自己是老天的儿子,对于一个历史上十七年后会死的“天子”来说,没什么值得留恋,没什么值得保留,反而是很多东西必须要打破。

    求支持。】

第三百六十二章 动手

    第三百六十二章 动手

    今年的八月十五过得很“意外”。{ }

    孙承宗带着疑惑,带着皇帝给他的“天文望远镜”回家了,月亮依旧高高在天空上,孙承宗疑惑的架好“天文望远镜”,独自一人在院子里“赏月”。

    当孙承宗架好了对准月亮的望远镜进行“赏月”……

    孙承宗不相信的揉揉自己的眼睛,相当的惊恐。

    传说中居住着仙女,居住着神仙,一直让无数诗人赞叹的朦胧的美丽的月亮,居然是一些“坑坑洼洼”,满布圆坑的“东西”。

    孙承宗感觉到害怕,这天地之间,好像忽然多了很多“东西”,此前他一直是一个不相信鬼神的人,忽然“害怕”的感觉到,任何一个黑暗的角落里,都藏着一只“可怕”的怪物,正在轻蔑的盯着他,准备随时吞噬他,以往那种读书人特有的“正气”,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害怕。

    孙承宗害怕的看着这个“恶魔”一般的“天文望远镜”,惊恐的害怕着四周一切黑暗的角落,好一响,才稍稍壮着胆子,再次透过那个小眼,再次观察月亮。

    坑洼的表面,一个一个圆形的坑,巨大的凹凸不平,让孙承宗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月亮的真实面目?可怕的丑陋?无数文人为之赞叹、欣赏,为之感慨,为之蹉跎的月亮,居然是如此丑陋的模样,这就是“天”的真实面目?孙承宗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难怪皇帝一副那种模样,原来,皇帝早已知道这其中的原委。这就是皇帝不相信自己是“天子”的原因?

    孙承宗满脸是汗,一个人坐在月光之下的椅子上,花廊里的隐约的光影,好似是无数个丑陋的恶鬼在跳舞。

    【唠叨一下,观测月亮,能看到环形山的,大约需要二十倍以上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创造的,大约是三十多倍,时间是1609年,所以,在明末,如果有明朝人拿着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的真实面目,这个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在历史上,或许有这样的事,或许没有,或许湮灭在了历史的时空当中。一个真实的月球对皇权的挑战有多大,我想这个是很明显的,涉及到“皇权天授”这个皇权的核心问题,本来我没打算把这本书写这样“远”,不过显然,写着写着,要改变明末的局面,涉及到各个方面,不可忽视的就写到了天文学对皇权的冲击和挑战,涉及到皇帝对自己定位的问题。是继续保持“皇权天授”的神秘xìng,禁止人们的视野,进行愚民,保证自己皇帝的位子;还是推动社会的大变革,推动科技的进步,改变社会的结构,我想这本书很明显的选择了大变革,所以,不可避免的遭遇这个问题。这本书是从上而下的改革,所以,对于皇帝本身遭遇的“皇权天授”这个问题,必须有所交代。】

    崇祯元年八月下旬。

    时间过得很快。

    天气已经开始逐渐的转凉,早上起来,还有一点点的凉意。

    杨改革很喜欢来太液池的岛上,这里有湖光山sè,秋天的微风拂过,微波荡漾的太液池,装饰得很有古典风格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赏心悦目。(废话,明朝还能修个外星人的建筑吗?)

    杨改革躺在椅子上,正在惬意的享受着湖光山sè。

    一边是军情局的头子曹化淳正在报告事情。

    “这么说,东虏开的那个刑白马大会,已经差不多有结果了?”杨改革头也没回的问到。

    “回陛下,有迹象表明,他们确实准备有所动作,大概下月,肯定就会有一个大行动,估计是对付林丹汗的……”曹化淳在皇帝身边,小声的禀报道。

    “呵呵,这件事,朕也觉得八成是真的,东虏为了笼络那些蒙古右翼的部族,肯定会打林丹汗的主意的,呵呵,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都会打一场,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是,陛下,陛下目光如炬,料事如神,东虏的一举一动,都在陛下的意料之中。”曹化淳这不是拍马屁,这是说真的。

    杨改革懒散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孙师傅,施首辅,你们都过来一下,朕有事要说……”杨改革远远的喊了一声。

    远处的几个内阁、尚书们,这才回到皇帝身边,刚才,按照皇帝的要求,他们去吃烧烤了,自己动手弄烧烤……

    施凤来很郁闷,自己动手弄这个烧烤,已经把肉烧糊了很多块了,闻着别人那烧得喷香的烤肉,他不由自主的就流口水,想扔下不烤了,奈何皇帝又看着,他又不好违了皇帝的意思。

    这次烧烤,是皇帝特意举办的,说是邀请他们来欣赏湖光山sè的,放松心身的,除了他们几个内阁,各部尚书,还有一些武将,比如满桂,赵率教他们……。施凤来看着满桂那烤得金黄的鸡翅,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再看看满桂大呼过瘾,吃得满脸通红,不断缩舌头的模样,施凤来又鄙视了一番,鄙视这个粗鄙的武夫没个好样子,再看看自己不是焦黑就是生的肉,又咽了咽口水。

    听见皇帝的召唤,施凤来这才放下已经烧糊的肉,擦了擦手,来到皇帝这里,再看看吃得一副红彤彤,油光满面的满桂,施凤来不知道该说什么,粗人就是粗人,和这些粗人待一起,真的是掉价。再看看一直沉默的孙承宗,施凤来觉得还是和文人在一起比较文明一些,再看看吃相比较斯文的赵率教,又觉得还是军门世家比较有教养一些。

    “呵呵呵……,满将军好胃口,吃得如此开心……”杨改革也看到了,满桂这家伙丝毫没有顾及的大吃特吃,还把自己jīng心准备的辣椒粉撒了不知多少,所以,吃得满脸通红,不住的缩舌头,让人看得侧目,一个鲁莽的武夫形象显露无遗。

    满桂毫不在乎的道:“呵呵,还是陛下的这调料好,陛下,这叫什么调料?怎么如此辛辣?正和俺的胃口……”

    “哈哈哈……,满桂,这是朕特意从南洋商人那里买的调料,叫做辣椒,今年刚种的,今年收获了不少,特点就是很辛辣,用来做烧烤吃,简直是天赐绝配,如果满将军喜欢,包几斤回去……大伴,快给满将军上一大杯的冰镇西瓜汁……”杨改革笑着说道,又吩咐王承恩给满桂来一杯冰镇果汁,吃烧烤,喝冰镇的啤酒,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这明朝没有啤酒,用果汁也不错。

    满桂见大内总管王承恩亲自给他端东西,连忙谢过,然后端着果汁就大饮特饮起来,一口气把一大杯的果汁喝了个干干净净,末了还用手抹抹嘴,看得周围的其他人目瞪口呆,这满桂的形象,简直粗鲁到不行。

    施凤来看了,又是嫉妒,又是鄙夷,不过他本身就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可不敢跟人家学。

    “陛下,臣也觉得这辣椒吃着特别爽口,也想向陛下讨要一些,不知道陛下可否割爱?”赵率教也吃了几块鸡翅,觉得好吃,于是,也讨要辣椒。

    “呵呵呵,没问题,赵将军也带几斤回去……”杨改革笑着说到,今年的辣椒大丰收,杨改革种的几十亩辣子,都收获了,如今,都晒干了,正好用来做烧烤,在这湖光山sè,绿树成荫的地方配着冰镇过的饮料开烧烤会,简直没有比这个再好的享受了。

    赵率教也要了几斤,众臣乐呵呵的和气一团。

    杨改革整理了一下表情,道:“诸位,根据军情局的最新情报,东虏和蒙古右翼一些部落开的那个刑白马大会,如今,也有结果了,虽然具体的动向还未明,不过,根据情报,也可以大致分析出他们想干什么了……”杨改革开场就介绍北方的情况。

    “陛下,这是好事啊能料敌于先,则从容应对,合理布置,则处于不败之地……”孙承宗接口道。

    “不错,孙师傅说得不错,这次,怕是要有大动作了……”杨改革的脸sè变得严肃起来,和东虏野猪皮的较量,终于要开始了。

    “……诸位跟朕来……”杨改革迈开步伐,朝着远处的一处沙盘走去,开烧烤会,顺带谈军事,杨改革的rì子,过得也是很舒坦的。

    沙盘边上,一直在争论着的一些侍从们,立刻停下争论,过来跟皇帝见礼。

    “敬礼”一声短有力的命令,侍从们立刻肃立的站好,行军礼。

    “嗯,好”杨改革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礼毕”一声间断有力的命令,侍从们,又把手放了下来,行礼完毕。

    “诸位大人,来来来,朕跟你们介绍几位新人,雷大用,吴四平,张大千这些大家都认识了,最近新来了几个新人,是从东江镇来的,大家都认识一下,毛承斗,孔有德、尚可喜、耿jīng忠……”杨改革特意的把几位新人介绍给明帝国的管理核心,就是有意让这几个rì后的“反王”看到通向权利的希望,有了希望,就会犹豫,要造反的时候,就会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