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盘算着,快马把消息送到南边,然后那边张罗商人过来买股票,时间也差不多了。自己得给琉璃斋再加一把火,让琉璃斋更加的火爆起来。然后,等那些南方来的“商人”,开始大批的购买股票之后,这琉璃斋的股票,大概就会彻底的爆发,那时候,就是自己搂钱的好时机。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rì,今年因为皇帝有令,要办得热闹一点,所以,大街上,也是张灯结彩,格外的漂亮。

    本来,中秋节的活动都是在晚上进行的,什么赏月啊放焰火啊看花灯什么的,即便是有皇帝参与的中秋节,也多是在晚上,可是,这次,皇帝要求大家,白天就过来,这中秋节的节目,白天就要开始,许多大臣摸不着头脑。

    承天门前,已经搭了很多彩棚,皇帝的最高最大,档次最高,两边是文武大臣,勋贵们的。

    下午五点多,太阳已经偏西了,太阳的火力已经不是很毒辣,不少大臣来到了彩棚,开始过今年的中秋节。

    一些官员在闲聊,对于今年这个特殊的中秋节,很多人觉得奇怪。

    “诸位大人,我说,往年的中秋,可没这个过法啊?今年陛下这是打算如何个过法?这还是大白天呢,这就赏月?这就看花灯?放烟火?”一个大臣见今年的中秋节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疑惑的问道。

    “张大人,据说,是因为陛下收到了不少好消息,所以,今年的中秋节,才特意的要隆重一些。”一个知情的人透露八卦道。

    “哦,那是什么事?这样重要?李大人可为我等解惑?我等官卑职小,消息不甚灵通啊”姓张的这位官员紧追不舍的问着八卦。

    “呵呵,这当然和陕西的事有关,到如今,陕西还没有传出大的民变,陛下的心情肯定不错,这还用说?听说,还和东南的匪患有关,据说,那个海盗头子准备招安了,呵呵,东南也平定了,张大人,你说,有这样多的好事,陛下能不好好庆祝一下?又刚好到了中秋,所以,今年的中秋才会和往年不一样……”这个姓李的官员品级比较高,对一些内幕消息知道的比较多多,开始在人前卖弄,显露消息。

    “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此乃好事,该当庆祝,该当庆祝啊……”官员们一听原来是这个原因,立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东南那个什么海盗头子攻城掠地,打了一年多,地方官府焦头烂额,打又打不过,只好招安,好在如今他接受招安了,这东南的匪患,算是平息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再说,陕西的事,到了如今八月中旬了,陕西还没有传出大的民变消息,没有什么几万人攻打县城的事,所以,也可以看成事态控制住了,有了这两个消息,今年中秋,确实值得高兴,确实有庆祝的价值,不少人也都放开心思,准备好好陪着皇帝过一个中秋节,皇帝心情估计不错……

    官员们也就这两个消息聊开了,气氛其乐融融的。

    “李大人,下官觉得,虽然这两件事确实值得庆贺,可是,这中秋节也不该在白天就开始吧?如今还才卯时,离天黑可还有一段时辰呢,这大白天里看什么月亮啊?”这个姓张的官员紧追不舍得问着,打听着八卦,白天就开始庆祝中秋节,明显的有点不同。

    “呵呵,张大人,谁知道呢,或许陛下有什么新鲜玩意,要给我们看呢,所以,特意选在了白天,看个仔细、看个真切,呵呵呵……”这个姓李的官员打了个哈哈……

    众官员又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杨改革早已等待着中秋节的来临,沐浴完毕时辰差不多了,才往承天门去。

    太阳已近偏西了,远没有前些rì子热,何况这两天还下过一场雨,所以,太阳一偏西,气温就降低了不少,杨改革垂了一根丝条,看丝条是向北方飘动,心里安定了不少,今天看来是天公作美,吹了东南风,呆会热气球才能从城南飘到城北。

    “大伴,李天经他们准备得如何了?”杨改革笑着问王承恩,今天,杨改革准备给明朝人开开眼,准备给百官们开开眼,用新科技冲击一下这些官员的头脑。

    “回陛下,奴婢刚刚派人去问过了,李大人他们说准备得一切妥当,保证今rì不会误了陛下的事,让陛下放心呢。”王承恩也是笑着回答的,用热气球载人飞上天这件事,可以说,乃是前所未闻的奇事,相信一定会震惊天下的。这种事,以前从来没有过,可是,如今,却出现在了大明朝,出现在了崇祯皇帝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崇祯朝有天降祥瑞,有上天的帮忙,有上天的认可,可以做到前人无法做到的事,可以做到人们无法想象的事,这是大明朝天朝上国的直接体现。

    “那就好,朕看今天的风向,相当的不错。”杨改革笑着说道,冲击明朝人的思想和见识,改变这个世界,杨改革一直在做。

    “那是,托陛下的福,今个的天气相当的好……”王承恩也笑着回到。

    由小太监们抬着,步辇一路南行,直接到了承天门,这里搭了不少彩棚,就是今天“震惊天下”的舞台。

    群臣见皇帝来,连忙一阵参拜。

    杨改革摆足了谱,大摇大摆,微笑着走到了彩棚的最高处,坐定了,然后才说了句:“都平身吧。”

    文武百官,勋贵皇族这才起来,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中秋的节目就要开始了。

    待百官们坐定,杨改革才笑着开口说到:“诸位,今rì,乃是中秋节,难得的好节rì,又恰遇东南、西北传来好消息,呵呵,所以,朕决定,借着这个佳节,君臣共庆一番,好好的开怀一下……”杨改革说了一大段的致辞。

    群臣又上了一大堆的马屁,这种提前到白天过的中秋节,就这样开始了,开场的是一大段的舞蹈,这种在光天化rì之下跳的“靡靡之音”,搞得诸人是一点兴致也没有。虽然跳舞的歌姬们很卖力的抖动着白晃晃的大腿要腰肢,可惜,在这大白天,有个什么“邪念”,都给太阳给蒸发了,大臣们看得是索然无味,毫无晚上看这类歌舞的感觉,不少大臣更是一副厌恶的表情。

    不过,皇帝却看得津津有味。

    杨改革津津有味的剥着螃蟹吃,按理说,身为皇帝,不应该自己动手,应该有人伺候,不过,杨改革就好这拿了吃螃蟹的蟹八件,吃得不亦乐乎。一边吃螃蟹,一边欣赏歌舞,可谓是专注的享受。

    群臣对皇帝有点意见了,这光天化rì之下吃螃蟹,可是一点中秋节意境也没有,还是大白天里,也没法赏月,这……不知道皇帝是唱的那出。

    就在群臣烦躁的时候。

    南边传来了一阵雷鸣一般的呐喊声。

    大臣们惊做一团,侍卫们更是紧张,有的已经把手放到了刀把子上了,时刻准备拔刀。

    “陛下,陛下,南面外城似乎喧哗得很,似乎有事发生,陛下,还是避一避吧,等弄清楚了情况再说……,要不,先退到午门里再说?陛下……”施凤来一脸的惊骇,赶忙奔到皇帝面前,劝皇帝快走。因为这阵声音,着实吓人,好似有几万人集体呐喊,这要是有什么事,那铁定是大得不得了的事。施凤来是民变,造反的消息听多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会不会是民变了?会不会是有人造反?施凤来生怕皇帝出什么意外。

    杨改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吃完了一只螃蟹,才漫不经心的道:“有什么事要大惊小怪的?这里是京城,这里更是皇城,还能有什么事发生?不就是有人喧哗吗?朕就得退到午门去?朕还没有这样娇惯呢……,方弘瓒,派个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杨改革漫不经心的一点都不害怕的说到,还派人去看是怎么回事,其实也知道,估摸着,是李天经的热气球起飞了,所以,人们看到天上飘这一个东西,那上面还有人,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惊慌,转而惊呼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今天中秋节,不少人都上街庆祝节rì,所以,人多一起呐喊,也是可以预见的。

    方弘瓒立刻答应下来,道:“遵命,陛下,臣立刻派人去查看。”方弘瓒倒是没有太大的惊讶,跟着皇帝多rì,一些事情,他也知道一些,平静的答应下来,就去派人查看了。

    吩咐完锦衣卫,杨改革又镇定的道:“呵呵,施首辅,吃蟹,吃蟹,这蟹也就今天吃比较有味道,过了今天,这蟹啊,它就不好吃了,不是吗?施首辅?呵呵……”说完,杨改革拿起一只蟹腿,沾了沾些佐酒,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皇帝和首辅有说有笑的说事,大臣们就一直盯着看,皇帝的镇定,这让在场的大臣,勋贵,百官们,安定了不少,皇dì dū没急,我们急个什么,皇dì dū那样镇定,我们还慌个什么?难道皇帝就不爱惜自己的命?

    场面迅速的得到控制,人群安定下来,皇帝周围的侍卫们,这才放松不少,不少放到刀把子上面的手,又放了回来。

    不过远处的呐喊声,则是一浪接着一浪的打过来,群臣不少人,眼巴巴的看着南方,从这承天门,最多望到正阳门,可是这声音,明显就是正阳门以外的外城发出的,不少人,都以为是什么地方造反,忽然攻打到了京城,惊慌得不得了,眼巴巴的看着正阳门方向,希望能有人能报一下具体有什么消息,要是是皇帝故作镇定,那自己可就得跟皇帝陪葬在这里了……。

    “哇……嗡……”一浪接着一浪的惊呼声,越传越近。

    杨改革吃了几只螃蟹,看了看远处的正阳门,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

    “报……,天上飞人了,天上飞人了……”一骑快马飞奔而至,边跑边喊。

    这骑快马一喊,人群更是惊讶,惊慌不少人顾不得体统,站了起来,惊恐的望向正阳门,想亲眼目睹一下人是怎么在天上飞的。

    “报……,启禀陛下,正阳门外,飞人了,……有人在天上飞……”这个骑士估计也是头一次看到人在天上飞的景象,所以说话说得词不达意,。

    群臣们惊恐的望着皇帝。不少人再也坚持不住,眼神惊慌起来,准备随时走人,自己的命还是重要些,可不能跟这皇帝陪葬,天上飞人这种事都可以发生,接下来发生什么,谁知道?

    皇帝周围的侍卫们,又有不少人把手放在了刀柄上,准备有个什么动静,立刻抽刀维护秩序。

    杨改革吸允了一下螃蟹腿里的肉汁,觉得吸干净了,于是,很惬意的仍掉螃蟹腿,又喝了一小口黄酒,用手巾擦了一下嘴和手,才两手虚按。

    群臣们习惯xìng的安静下来,皇帝这两手一按,就表示皇帝要说话了,群臣又镇定不少,天塌下来了,皇帝比他们还坐得高些呢。

    “这个,没事,大家坐下来欣赏就是,这也是今天朕让大家白天来过中秋节的原因,呵呵,朕确实找到了人在天上飞的办法,呵呵,诸位,稍待就可以看到真实的人是怎么在天上的了……,这种有史以来的奇观,诸位可都是见证人,不要错过哟……”杨改革微笑的解释道。

    众人一听,皇帝弄的,怪不得皇帝那样轻松自在呢,再想想皇帝说的话,人在天上飞都给搞定了,那岂不是说,rì后,大家都可以到天上飞一飞?可以过一下神仙的瘾?不少人惊慌的情绪没了,好奇的心思又来了,纷纷朝正阳门望去。

    当真是望眼yù穿。

    杨改革视力极好,远远的就看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正阳门那里升了起来。于是,立刻拿出望远镜,拉长了镜筒,开始观望起来。

    群臣一见皇帝拿着望远镜看正阳门的“那个能飞人的东西。”,纷纷有样学样,拿起自己案及上的望远镜,跟着看,原本以为这望远镜是用来赏月的,结果谁知道,居然用来看“飞人”的。

    承天门,一水的望远镜,长的,短的,都朝正阳门望去,场面很是壮观。

    那正阳门外,一个圆球一样的东西,正在缓缓升起,慢慢的超过正阳门,向这承天门飞来。

    地上的人群,则是不住的聚集,不住的朝běi jīng城的中间挤,不断发出“喔……,喔……,喔……”的惊奇声,整个běi jīng城都被这万古难得一见的奇观给吸引过来了。

    杨改革用望远镜观看了一会,微笑起来,这热气球上面,写的是“琉璃斋号”。

    想经过了今天这事,琉璃斋的大名,是彻底的载入人类的史册了,想经过了今天,琉璃斋要说卖个区区千万两银子,应该再不是难事。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奇观(二)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奇观(二

    那气球缓慢的飘向承天门。

    群臣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楚了。

    明显的,上面确实有人,所谓的有人能飞,就是这个样子?

    那气球球越飞越近,快靠近承天门,还在长安街上的时候,就已近缓慢的下降了。

    越看越清晰,群臣里,不少人以复杂的眼光看着热气球,然后再复杂的看看皇帝。周围则是人群热烈的惊叹声,整个běi jīng城,都被这难得一见的奇怪所吸引。

    那热气球上面,先是抛下来两幅对联,是应中秋节的景的,一位天仙装扮的美女,在上面开始撒花瓣,一副天女撒花的奇景,就上演了,周围有不些老百姓,更是跪下来磕头,不住的求神保佑,杨改革布置的“奇观”,达到了**。

    那仙女散了一会花瓣,就从那热气球上面抛下一根绳子,下面的人赶紧接住,固定住,这热气球就算是给定在这里了。然后,那位盛装的“仙女”,在上面开始“翩翩起舞”,那位“仙女”一身红妆,长得也美根绳子上面晃来晃去,不住的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可谓优美至极,可谓惊现之极,看得下面的人连连惊呼。

    那“仙女”似乎忽然看见什么,然后痴呆了一下,然后“忘乎所以”的从绳子上面“掉下来”,众人也跟着发出一阵惊呼。好在那位红衣“仙女”在快跌倒地面的时候,又以腿勾住了绳子,然后一个漂亮的翻身,稳稳的落在地上,看的周围的人是大呼惊险

    那“仙女”的脸sè急速的变了几下,看着不远处的皇帝,然后脸sè又平静下来,然后有攀上绳索,开始更加jīng彩的表演,再没看皇帝这边。

    杨改革自然知道这位红衣“仙女”是谁,至于安排她上热气球做这种表演,纯粹是临时起意,见红衣美女不朝自己这边望,杨改革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这场惊天动力的“奇观”,让整个京城的人都聚集在běi jīng城的中轴上看稀奇,更是议论纷纷,互相诉说着这种万古难道一见的奇观。

    天sè已经渐渐黑了起来,周围点起了灯笼。

    一些个大臣聚集在一起,正在激烈的争论着这件事。

    “陛下怎么可以做出如此荒唐的事?让人在头顶飞?还是一个女人?施大人,孙大人,你们无论如何,也要劝劝陛下,这怎么行?陛下身为天子,乃是代天行事,如果什么人都可以上天,什么人都可以站的比陛下高,那要置陛下于何地?”一个老头子大臣越说越急,最后,声嘶力竭的吼了起来。

    “对,施大人,孙大人,张大人,这绝对是僭越,这绝对不能轻饶了,人怎么可以上天?……”

    “就是,这就是大不敬,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上天了,那rì后让陛下何以君临天下?那个女人,必须烧死,那个怪物,也必须烧掉……”

    “……陛下玩xìng未泯啊……做的事不知天高地厚,乱了礼法,坏了规矩,更是僭越了……,大不敬,大不敬啊……”

    一群大臣,聚集在一起,愤怒的商量着,不过施凤来,孙承宗,张瑞图这几个内阁大臣,则是漠然的坐在那里,听着众臣的怒愤。

    张瑞图实在受不了了,站起来,道:“诸位大人都别吵了,施大人,孙大人,不如,我等现在就去劝劝陛下吧?看陛下是如何说?”张瑞图受不了那些人的轰炸,还是准备跟皇帝沟通一下,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这事,本来就是皇帝办的,看样子,大臣们对皇帝干这种事相当的有意见,他们这几个内阁辅臣也不好说什么,一边是皇帝,皇帝干这件事自然有皇帝的想法,大臣们激烈的反对肯定也是有道理的。

    “好,孙大人,你看呢?要不,我们几个都去劝劝陛下?”施凤来也给今天的事闹懵了,从古至今就没有遇到过这种事,让他一直喜欢从书中寻找对策,寻找可借鉴事例的他茫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想来想去,还是问皇帝去。

    孙承宗点点头,道:“好,诸位大人,稍安毋躁,我等这就去见陛下。”孙承宗对于今天的事,也是有些知觉的,不过,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皇帝在研究一些新鲜玩意,甚至派了锦衣卫去。

    很多忿忿不平的大臣这才安静下来。

    杨改革早就看到了下面那些大臣聚集在一起,见自己的几个内阁来了,边吃水果边问道:“呵呵,诸位,这都是怎么了?好像都很焦急的样子?在议论什么呢?”杨改革先问道。

    施凤来想了想,道:“启禀陛下,群臣议论陛下今rì的这个飞人的东西,认为这个东西僭越了,认为这个东西是大不敬,对陛下君临天下治理国家有些影响,想请陛下烧了那个怪物……”施凤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又身为首辅,于是,把群臣的话“粘贴”了一次。

    “哈哈哈……”杨改革哈哈大笑起来。那些官员早已在盯着皇帝这边看,见皇帝哈哈大笑,连忙低头转目。

    “这天上本来就有鸟在飞,怎么从来没人觉得是僭越呢?朕君临天下和这人上天有什么关系?”杨改革笑着问到。

    “陛下……,陛下乃是天子,代天治理天下,如果什么人都可以上天,那陛下……岂不是……”施凤来支支吾吾的说道。

    “哦?呵呵,朕是天子吗?老天爷的儿子?呵呵,朕只知道朕姓朱,名由检,朕历代先皇,可都是以皇帝作为称号的,没有那位先皇用天子作为帝号,呵呵,这天子二字嘛,呵呵,也不必太在意,至于僭越和大不敬,这事,朕知道,也是朕安排的,朕觉得没什么……”杨改革笑着说道,心里却在骂,要是老子真的是“天子”,也不至于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