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清-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的护卫队。

第二十八章 训练护卫() 
在婉拒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人参加公司卫队之后,一天下来总共有一百名符合要求的青少年被选拔进了公司的卫队,李克清非常清楚这一百个人将是自己未来军队的脊梁,因此,招募标准也是非常严格。

    标准主要有三点,第一就是年龄在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第二是身高必须在五尺三寸(约170CM)以上,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要淳朴老实,不能有任何的不良记录。

    这几点也是李克清参照戚继光招兵的标准而拟定的,年纪轻人格尚未定型,可以按照李克清的要求朔造,身高体壮当然在战场上生存率更高,过于油滑无赖或者好勇斗狠的一概不要,油滑无赖的人在战场上并不可靠,有可能随时准备脚底抹油,而且会成为军队这锅汤里的老鼠屎,而好勇斗狠的人思想往往偏激,难以驯服,也不能用。

    煤场附近的一座名叫仙女山的山脚下,李克清将一百名青少年集合起来,除了黄兴汉之外,刘信、杨铁、李正杰、齐林、文起荣也在这一百名青少年里面,并不因为他们跟李克清的私人关系亲近而因私废公,在为期一个星期的集训中,所有人都是一个起点,大浪淘沙。

    关于黄兴汉的任用,李克清已经秘密组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只对李克清一人负责,其功能类似于明朝锦衣卫,负责对内监察以及对外情报获取,而黄兴汉就是这个组织的头目,李克清给这个情报组织起了一个响亮并且狗血的名字“中央情报司”。

    仙女山脚下的护卫队营地里,一群木工正汗流浃背的搭建最后一批宿舍,营地的修建并没有李克清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通畅明亮的宿舍加上李克清特别设计的上下两层的通铺已经接近完工。

    屋外的木棚下,一群少年正在吃着晚饭,饭菜很丰盛,白面馒头和猪肉管饱,少年们大多吃的狼吞虎咽,也难怪,第一天的训练量是在太大,不吃饱哪有力气训练。

    第一天的训练也很简单,都是李克清照抄后世军队的训练方法,主要就是训练队列,齐步走和跑步,然后就是力量训练,什么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不过训练的结果却让人高兴不起来,队列训练的时候完全就是一团散沙,动作松散,跑步的队形更不用说,不仅乱成一锅粥,而且许多人还没跑多久就已经开始气喘吁吁。

    到了晚上,所有的少年都被脱得赤条条的,然后被带到一座巨大的公共浴室洗刷干净,洗去身上的污渍、油腻,然后分发统一带有荆襄公司标志的衣帽、被服等日用品,对于军营的卫生,李克清看的很重,因为行军打仗人多起来,每天吃喝拉撒睡产生的废弃物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不保正军营中的卫生,产生瘟疫和疾病对军队可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从一开始,李克清就要训练大家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

    而往后三天的训练和之前的并无区别,仍然是队列训练、齐步走和长跑,不过相较于之前的散乱,这次的队列还算整齐划一,长跑的距离和时间也越来越长。

    不过,到了早上李克清检查内务的时候,有不少新兵颇有怨言,包括床单的整洁程度、被子叠的整齐与否、鞋帽摆放的方向,李克清都要严格要求。

    对于这点,许多人有点想不明白,

    颇有些武艺的齐林有些闷闷不乐道:“董事,这行军打仗靠的是能提刀上阵的武艺,咱们组建卫队也是这个道理,每天这么整理内务有用吗?还不如给大伙发下武器,整点实用的。”

    别说,齐林这么一说,赞同的人还真不少,包括刘信、杨铁这些铁兄弟也纷纷点头附和。

    冷冷的扫视了众人一眼,李克清缓缓道:“看来大家对我检查内务的规矩很有看法啰?”

    虽然没人搭话,并且都低着个脑袋,但是李克清心里清楚他们的沉默反而表示对整理内务这件事情很有抵触。

    毕竟在满清时代,这种训练法却是无人能理解,于是,李克清见状则耐心解释道:“的确,在你们看来被子怎么叠、床单的整洁、衣帽的方向确实在打斗中是没有用的,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我对大家的内务如此要求,到底是为了什么?”

    接着,李克清补充道:“我们的卫队绝不是靠个人的勇武,个人的勇武只是匹夫之勇,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难以折断的道理,我们靠的是一个整体,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大小军令的执行,卫队就是一个集体,就算在你们眼中是再荒唐、再滑稽或者再无理无情的命令,你们也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受罚,这叫‘纪律’?你们懂吗?一个没有纪律的集体就是一个失败的集体,请你们记住这一点。”

    众人虽然还是有些似懂非懂,但是也不得不点头,因为这是李克清的命令。

    这天清晨,“咚!咚!咚!”随着一阵急促的擂鼓声,李克清穿着一身崭新的制服出现在营地点将台上,可是等了半天,才有人稀稀拉拉、匆匆忙忙的从宿舍里跑了出来,不少人一边跑还一边穿衣,呼喊叫骂声不绝于耳,模样狼狈不堪。

    对于这样的情景,李克清摇了摇头,显然对新兵的表现不太乐观。

    等了好半天,新兵们才勉勉强强排好了队伍,并且队伍中交头接耳的、打哈欠的、揉眼睛的人不在少数,一派乱哄哄的场景,活像个菜市场一般。

    按照后世军队的紧急集合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来讲,李克清的新兵们却花了足足半个小时,若是日后上了战场,估计还没披甲上马就会被敌人一锅给端了。

    李克清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喝道:“军中有令,闻鼓而进兵,鸣金而收兵,可是各位今天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你们用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才集结完毕,若是有敌人来袭,那不是把咱们一锅给端了,还谈什么保卫公司,公司要你们有何用,解散算了。”

    少年们闻言纷纷羞愧的低着脑袋,不敢直视李克清。

    李克清走到队伍前,高声道:“刘信你来说说,像今日这种情况,如何处罚?”

    刘信快步跑到李克清面前,吼道:“报告董事,若闻鼓声一通而卫队未能集结,俯卧撑一百下,绕场十圈。”

    “啊,怎么这么多?跑十圈外加俯卧撑一百下!”

    下面的新兵瞬间躁动起来。

    “整个军营校场一圈下来足有五百多米,十圈下来不就是十来里了嘛,还有一百个俯卧撑要做,那不得累死了。”

    看了看下面嘈杂的新兵,李克清吼道:“今天治军不严,作为最高指挥者的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这次我也理应与大伙儿一块儿受罚。”

    话音刚落,李克清就带头第一个跑了出去。

    底下的新兵见状,赶紧跟上,董事都甘愿跟咱们受罚,第一个跑了起来,咱们哪里还有什么理由不跑。

    接下来,整个校场响起了上百人整齐的号子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刚开始跑,队伍还算整齐,没人掉队,可越往后跑,就开始有人掉队,不时有人喘着粗气或是脚步踉跄,更有甚者,跑着跑着就摔倒在地。

    李克清此时也是赶鸭子上架,作为队伍的表率,当然不能掉队,结合后世一些跑步的经验,李克清逐渐调整呼吸和步伐,反而越跑越轻松。

    等到十圈下来,所有的新兵都或卧或躺的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更有的新兵直接晕倒,不过好在营地里预备有郎中,倒也没什么大碍。

    通过这次和新兵们一起受罚的经历,新兵们对李克清无不钦佩,对李克清的敬畏之心也在心底间慢慢滋生。

第二十九章 野外拉练() 
这天,李克清带着秀才张元松来到了军营,从今天开始张元松就得负责所有新兵的识字教学。

    给所有的新兵请一个启蒙老师并不是李克清一时兴起,而是李克清发现其借鉴后世的经验所编写的“新军操典”和“新军规章”根本没什么卵用,因为这些新兵大多根本不识字,也看不了军令,发下来来的“新军操典”和“新军规章”根本就看不懂。

    想到正好身边有个武昌府的秀才张元松,教人识文断字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因此李克清决定让他来担任新兵的启蒙老师,也算是人尽其才。

    “张先生,这些人以后能否读书识字就全仰仗先生了,若是有什么难处就直接跟我讲,我一定尽量满足先生。”

    见李克清如此客气,张元松恭敬拱手道:“谢董事厚爱,小生十年寒窗苦读,定不负重托,教会他们识字和读书做人的道理。”

    “嗯”

    李克清点点头,看了看张元松身上已经洗的发白的儒衫道:“张先生,这一月五两银子的月钱够用吗?若是不够,我再给先生加些。”

    “够了,够了。”

    张元松连忙挥手,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无功不受禄,公司不仅包小生食宿还不收一文钱,还另有五两银子月钱,已经不少了,小生寸功未立,怎能再加,不可不可!”

    这张元松原本是武昌府的秀才,按理说那是前途无量,毕竟是省城的秀才啊!可不是随便哪里的乡野村夫可比的,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流落到了谷城县街头,当张元松来荆襄公司应募文书的时候,已经是几天米粮未进,浑身沾满灰尘,活脱脱像个乞丐。

    当李克清问其原因的时候,张元松却是躲躲闪闪,闪烁其词,只推说所谓“家逢变故”。

    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变故能使堂堂一个武昌府的秀才走到沦落街头的地步。怕是得罪了什么有钱有势的人了吧!后世的电视剧上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嘛!

    既然张秀才不愿多说,李克清也没多问,带着他就来到了校场。

    一通鼓声过后,不到十分钟,所有的新兵都已经穿戴整齐出现在了操场上,虽然队列算不上很规整,但至少没有像之前那样杂乱无章。

    相比上一回紧急集合耗费了足足半个小时,这次只花了十分钟,这样的成果还是令李克清非常满意的。

    扫视了一眼底下站立的新兵,李克清扬声喊道:“今天,有两件事要向大家郑重宣布,第一件事就是,鉴于卫队里的大部分人不识字,无法读懂军令和公文,因此,本董事特意请来了武昌府的张先生做大家的启蒙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大家一定要像对自己的父亲那样尊敬张先生,听清楚没有?”

    “听清楚了!”

    “什么?声音大点!我没听清!”

    “听清楚了!听清楚了!”

    底下的新兵们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吼声,音波如汹涌波涛般震的台上的张元松有些站立不稳。

    “接下来,请大家欢迎张先生的到来!”

    “张先生好!”

    “哗啦”一声,上百人突然整齐划一的向张元松鞠躬。

    “好好好。。。,行了行了,都抬起头来吧!”

    面对如此隆重热情的欢迎阵仗,张元松难免有些不适应,不由的受宠若惊,不过受惊之余,内心深处却又有些志得意满起来。

    “礼毕!”

    随着李克清一声令下,新兵们一齐抬头。

    “这第二件事,就是从明日起,开始进行野外拉练的训练,我会把你们分成两个组,以后大伙儿的待遇将会根据这次拉练成绩的优劣来评定。”

    在李克清的主持下,刘信和齐林被任命为甲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杨铁和李正杰还有文启荣被分在了乙组,杨铁为组长,文启荣为副组长。

    “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

    上百人震天的怒吼响彻山涧,近一周的严酷训练终于要到了验收的时候,所有的少年无不摩拳擦掌,想要一展身手,把对方的组踩在脚下。

    李克清选定的拉练路线算起来不是很远,只有区区二十来里的路程,不过对于这一百名新兵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距离,而是连绵险峻的山路和重达三十来斤的负重。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锻炼队伍,选出优秀者,李克清让每一个新兵都带上了装备,装备里有小刀、被单、水壶、干粮、木棍等,合起来不下三十斤。

    分组野外拉练不仅能锻炼新兵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刺激两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对于新兵们的意志力也是不小的考验,这些特质正是李克清日后的军队所需要的。

    日偏西头,在野外拉练的终点站附近,李克清正和张元松二人苦苦等待着新兵们的到来,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有人来,渐渐的张元松不免有些着急:“董事,这公司护卫训练的要求不会太高了吧!又不是去上战场,费不着这么折腾,就是朝廷的官兵也没这般的练法。”

    张元松这么随意一说,倒是蒙对了李克清的心思,他这么个训练法就是为了日后上战场。

    被张元松无意中说中心思的李克清嘿嘿一笑,顺口说道:“咱们荆襄公司的家业现在越来越大,这家业大了自然有人会惦记着,因此为了咱们公司的安全着想,这护卫的训练标准不仅不能低,而且还要越高越好,这样练出来的人才是精英,才能以一当十,护着咱们公司的人和财产的周全。”

    “嗯!董事言之有理,所言甚是!倒是小生思虑不周。”

    张元松听罢,连连点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赞同李克清的观点,不过看样子似乎觉得李克清说的有些道理。

    忽然,道路的前方出现了几个踉踉跄跄的身影,李克清定睛一看,正是部分新兵们已经完成了拉练任务抵达了终点。

    看着这些步履蹒跚,歪歪倒倒的新兵,李克清忙命人送上水食,为新兵补充能量,不少新兵的衣衫更是被山里的树枝荆条划破,里面露出血淋淋的伤口,而李克清若是看到有人受伤,便亲自躬身替其上药包扎。

    一个新兵因为脚底被划伤,李克清不仅不嫌弃,还主动要为其清洗包扎,弄的那个新兵感动不已。

    “董事,使不得!使不得呀!”

    新兵连连推辞,硬是不许李克清碰他的伤脚,可是李克清却置之不理,一把扯过新兵的脚踝,动手为其清洗,在张元松的协助下亲自为新兵上药包扎。

    只把那个新兵感动的不禁热泪盈眶,对李克清的恩情铭感五内。

    其他的新兵见状,纷纷将拉练的辛苦抛之脑后,对李克清颇有一番“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感念。

第三十章 军制() 
这次拉练的结果令人颇感意外,甲组和乙组基本上是不分先后同时到达,原因在于甲组和乙组的队员很多都是互相一起搀扶着走完了全程,更有不少伤员是被对方抬着走到了终点。

    看着两组新兵们垂头丧气的模样,李克清询问道:“是不是没有分出胜负,大伙儿有些不甘心?”

    杨铁提溜个脑袋抱怨道:“要不是为了照顾甲组的伤员,咱们乙组早就提前到了,这第一名哪还有甲组的份。”

    刘信白了杨铁一眼,讥讽道:“可不是嘛!要不是咱们甲组在前面开山劈石,探出道路,哪轮得到你们乙组在后面毫发无伤的捡便宜,给咱们照顾伤员那是理所应当。”

    见二人僵持不下,李克清莞尔一笑道:“其实这次野外拉练的成果我很满意,其实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在一起团结进取,互相协作,只有这样,咱们的护卫队才是一支强大的队伍,让宵小之辈胆怯,不敢窥伺咱们荆襄公司。”

    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是李克清的内心却很欣慰,因为这次野外拉练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锻炼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真正的让大家不分彼此,共同进退,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是不可战胜的!

    “刘信、杨铁、李正杰、齐林、文启荣、张修武、薛亮出列!”

    “到!”

    随着一阵洪亮的声音,刘信等七人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尔后就是李克清对荆襄公司护卫队军官的任命,关于荆襄公司护卫队乃至未来的军制,李克清早已经在胸中谋划多时,最终才拿定主意。

    李克清打算以二十人为一哨,设哨长一名,副哨长一名,一百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五百人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副营长一名。

    军阶设为,哨长为小旗,副哨长为士卒,队长为总旗,副队长为小旗,营长为百户,副营长为总旗。

    关于更高层次的军制拟定,李克清也不是没想过,不过考虑到目前自己手下也只有这么一百人,因此打算等自己手里的力量更大些后再详细制定更为合适。

    接下来,刘信被任命为这一百人队的队长也就是总旗,李正杰为副队长,杨铁为第一哨哨长,齐林为第二哨哨长,文启荣为第三哨哨长,在这次拉练中表现优异的两个少年张修武和薛亮被任命为第四哨和第五哨的哨长,由于副哨长没有军阶只是普通士卒,因此李克清便把副哨长的任命权交由哨长自行任命。

    除此之外,由于新兵们之前大多都是农民或者矿丁出身,没有接触过武器,对于武器的使用根本没有一丁点底子,因此,李克清特地让身手不错的齐林和文启荣另外担任新兵的武术训练教头。

    刘信、杨铁、李正杰、张修武、薛亮领命后,都带着各色各样的心思回到了队伍中间,唯独齐林和文启荣站在那里,也不领命,也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两人身上,不过两人像是没看见一样仍然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对于被分别任命为第二哨和第三哨的哨长,并担任新兵的武术训练教头,齐林和文启荣却是始料不及。

    齐林根本没想到李克清会让他当哨长,毕竟自己和文启荣是在师傅朱兴的推荐下才来到李克清手下,按说并不算是李克清的嫡系心腹,也理应不会得到李克清的信任。

    而李克清本人好像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儿,不仅直接任命他和文启荣担任哨长,而且还让他俩做新兵的武术教头。

    看来先前对李克清的看法有些偏颇了,齐林和文启荣如是想,之前总是认为其不过是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毛头小子,能得到师傅的信任加入神教以及成为刘湾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