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壮,我估计罗斯主力精兵全毁于这一战役。后面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罗斯联军知难而退,那咱们这么多年的谋划将毁于一旦,另一种是罗斯人继续进攻。我倒是认为后一种可能更大一些,他们进攻的动力就是粮食。我仔细看了情报处每一份审讯谍报,罗斯联军缺粮极其严重,而黑水洼战场咱们缴获了敌人粮队。据俘虏交代,他们这支粮队粮食占到了整个联军粮食储备的六成,那么他们剩下四成的粮食刚好够他们到入冬。”

    说到这里,张平安把最后一口饭拔完给自己盛了一碗汤,他双手捧着大碗喝着汤接着说道:“今年罗斯人青壮都在部队他们就没好好地种地,罗斯人能收获多少粮食?突厥人在后方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再加之今年又在打仗牛羊肯定减少严重。我要是罗斯主帅一定要把这些费粮食的老弱妇孺送到咱们虎口,罗斯人说不定才能熬过兀秃刺草原严酷地寒冬。对了,这场战役咱们抓了多少联军俘虏?”

    “嘿!嘿!嘿!我就猜到你老大要问这问题!”说完,古新伸出右手比划了一个八字。

    “很好!有这批俘虏我可以跟我几个叔叔交差了。你小白脸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打仗就是打银子,有了打仗的银子破奴军打仗就有了胜利的根本!”

第九百四十四章狂风折巨木劲草柔克刚(十)() 
就在黑水洼战役结束不过三天,躲在沼泽里的罗斯主将伊万诺夫派人打着白旗要求谈判投降事宜,这个出乎意外的消息让破奴军张平安大为惊奇。张平安一直认为呆在沼泽的联军联军至少能坚持十天左右,他万万没想到这才几天罗斯主将自己主动来降。颇有些惊喜的张平安亲自接见了罗斯人派来商议投降的使者,罗斯少校乌姆尼克。罗斯主将伊万诺夫之所以派乌姆尼克来谈判,就是因为乌姆尼克少校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话。罗斯人知道他们的对手破奴军几乎人人都会蒙古语,双方交流自然也不会产生误解。

    当近卫搜查万乌姆尼克全身将他带入帅帐见张大帅前,负责近身护卫的协统钱明荣悄悄告诉张大帅,见到乌姆尼克时要做好见鬼的心理准备。钱明荣这个好意提醒引得张平安极大好奇心,他连美女都看得审美疲劳还正想见见鬼长得什么样。口味一直很重的张平安来了兴趣,他人近卫将乌姆尼克押了进来。当张平安第一眼看到身高七尺半身穿银色板甲的罗斯军官乌姆尼克第一眼时,没有被他吓住只是恶心地直想吐。经常审讯敌人的张平安不是没见识过被严峻刑罚打得皮开肉绽的人,可这个乌姆尼克面容肿胀得居然与猪头不相上下。

    乌姆尼克满脸红色肉疙瘩上布满一道道血痕,见多识广的张平安还是第一次见到对自己下手如此狠毒之人。这下张平安心情虽然恶心却出奇地好,罗斯人连军官都如此德行其他身份低的普通士兵想必也好不到哪儿去。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平安一点也不着急,他让人搬来一张小桌子并摆放了他烤制的面包。张大帅安排完吃食后没有再说话,帅帐内他不开口自然也没有其他人出言。其实张平安是想看看乌姆尼克吃相,进而能推断出罗斯联军现在的状况。只见乌姆尼克一看到食物,如同恶狼见到血肉眼冒绿光。

    这时张平安站起身来紧走二步一脚将装满面包的瓷碗踢飞,帅帐内不明就里的数个膀大腰圆的近卫一下就冲将上来将乌姆尼克踩到地上。张平安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近卫放开这个罗斯军官,他已经从乌姆尼克的眼神读懂了一切。原来,乌姆尼克进来时双眼肿胀得只剩下一条缝,当面包摆在他面前时,闻到食物香味乌姆尼克居然能睁开肿胀的眼皮找寻小桌上的食物。仅凭这一点张平安就对困守与沼泽内罗斯联军残余大军处境了然于胸,他据此能推断出联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地,这个谈判价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时张平安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说吧,你们有什么样的投降条件?。”

    。。。。。。。。。。。

    破奴军在兀秃刺草原与罗斯联军展开决战之时,大明蓟辽督师洪承畴带领的大明边军精锐也已经与大清主力在锦宁防线上进入相持。自崇祯十三年起,督师洪承畴移驻山海关主持对大清作战。辽东持续干旱早使得大清朝廷再次动了洗劫大明度过灾荒的心思,大清皇帝皇太极下令调集精壮旗丁和汉军旗战兵进行备战。明军主帅洪承畴采用了与其他督师不同的做法,他采用以攻代守的方略将大清进攻主力堵截在关外。洪承畴老于战事,他也算是大明少有知兵事的文官。

    蓟辽督师洪承畴非常清楚对手的弱点,大清铁骑虽然厉害却没有水师,是不可能通过海路越过锦宁防线接近大明边墙。大清要进攻大明的路线狭窄,只有锦宁防线这一条道路。造成大清进攻线路狭窄的罪魁祸首,就是大明朝廷一直都在防备的伪藩破奴侯。现在大明朝廷也知道破奴侯张平安,率领大军在数千里之外的北方兀秃刺草原与罗斯人和突厥人进行决战,没有精力关注辽东大清这个方向。即使是破奴军不关注辽东,大清主力也不敢主动招惹破奴军,这也间接阻断了大清八旗大军进攻大明其他边关的念想。

    有了这些外围因素,督师洪承畴也就心无旁骛地构建锦宁防线,只是洪承畴上任后才发觉辽东形势远比想象中要艰难。首先是号称大明战力最强的辽东边军,普遍存在对建奴铁骑的恐惧,也使得洪承畴在军事布置上掣肘颇多。以前洪承畴在剿灭流民叛军时,官军即使是武器不够精良也缺少粮饷自少官军有敢战地勇气。可在辽东这里,大明朝廷将八成粮饷集中在这里,锦宁防线官军个个畏敌如虎不敢与建奴野战。而且,辽东官军形成了以祖家为核心的武将集团,这些将领霸占了辽饷近半的支配权。

    对于洪承畴来说,辽东武将集团已经尾大不掉他根本无法剪除,唯一让洪承畴稍微安心一点的是,有了祖家在前方卖命战场上其他明军至少不会不去救援。今年三月洪承畴下令将明军主力移防锦州,总兵吴三桂、刘肇基率军分别驻防松山和杏山,对锦州形成外围犄角支援。清军数次进攻锦州都没有取得进展,皇太极下令调集主力将于秋季拿下通往大明边关咽喉之地锦州。大清朝廷的这个动向没能逃过锦衣卫的侦缉,锦衣卫在辽东细作还是把大清的动态上报了朝廷。

    为应对建奴下一步进攻,督师洪承畴驻防宁远亲自指挥。不但如此,洪承畴还集结蓟州、宣大官军出关,他打算将建奴进攻大军抵挡在关外。洪承畴这个御敌与境外的方略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认可,毕竟这是大明这么多年来首次敢于硬抗建奴。为此,在崇祯皇帝主导下,大明朝廷举全国之力支持蓟辽督师洪承畴的军事部署。而在此时,闯王李自成已然成了气候,上百万流民大军将大明北方搅动得天翻地覆。数十股流民大军造成陕西、河南、四川、湖广万里地域烽烟四起。

    大明朝廷为筹集辽东作战粮饷,再次号召勋贵们捐钱。让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带头捐钱的居然是最不要脸的伪藩破奴侯,而且破奴侯一下就拿出三十万两白银。在南京的魏国公徐弘基也不甘落后,他发动南直隶勋贵筹集了八十万两白银上缴内廷。崇祯皇帝被南直隶勋贵们爱国热情所感动,亲自下明诏表彰。其实,崇祯皇帝内心清楚,南直隶这帮勋贵捐钱是受了破奴侯鼓动。这些南直隶勋贵与破奴侯联手做海上贸易个个富可敌国,这点银子就是用来堵崇祯皇帝的嘴,让大明朝廷对南方海上贸易睁一眼闭一眼。

    锦衣卫曾经向崇祯皇帝上报过南方海贸情况,说是南直隶每出海一艘装满货物的海船就能换回半船的银子。魏国公徐弘基家专门修建了三个大院子的库房装银子,现如今魏国公习惯跟破奴侯颇为相似,只喜欢存金子憎恶银子太占地方。不管好歹破奴侯这个榜样很给崇祯皇帝面子,朱由检也不得不做出样子派秉笔太监王承恩前往月坨岛传圣旨,对破奴侯忠心为国谋事进行表彰。说是表彰其实是崇祯皇帝想借此探探破奴侯的底,他深知破奴侯出了银子肯定想要回报,白出钱不捞好处就不是破奴侯张平安的个性。

    。。。。。。。。。

    济州岛外海船帆点点,数百艘各色帆船不断在海上遨游。坐镇济州岛的征夷行营大总管张通,正指着水师统领杨千图的鼻子骂:“杨千图你这个狗日的,镇远船吃水深你能不知道?你这个海上老手居然让水师主力炮船触礁,眼看着大战将至,耽误大帅军机大事你有几个脑袋来扛!”

    满腹委屈的杨千图不敢还嘴,“镇远”炮船出事他这个水师统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时,不远千里来到征夷行营没事干的情报处统领郑泰,在一旁劝解道:“张都统息怒,水师镇远号出事谁也没想到。张大帅说过,水师初创经验难免不足,遇事不可求全责备。以后杨统领水师多多注意就是了!”

    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对水师关爱有加,他曾经下达公文给许义安和张通,说水师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缺失,即便是炮船因战争或训练沉没都不是大事,只要水师敢战就是最大收获。正是张大帅有言在先,张通骂完杨千图后在郑泰劝解下借坡下驴让杨千图离开。这次郑泰来到征夷行营驻地,是拿着张大帅亲笔公文,让征夷行营和水师全力配合郑泰的差事。郑泰来到济州岛的差事张大帅在公文中不说张通也就不好问,毕竟情报处做的都是机密之事,张大帅不言明张通也没有追问的权限。

    其实接到张大帅命令前来征夷行营的郑泰,他是心中有事憋得慌。张大帅让他在大明和大清决战后去跟大清交涉,说是大明督师洪承畴能在关内多次打败流民大军,但不见得能打败建奴精锐大军。至于说郑泰来征夷行营与大清交涉的具体事项,张大帅神神秘秘的没有言明,只是告诉郑泰相机行事。就这个相机行事的军令令郑泰心中发慌,去执行一个很虚无的军令任谁心里都没有底气。好在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在这个军令中留下了一个尾巴,他将根据大明和大清两军决战和情形,随后给予情报处统领郑泰交涉底线。

第九百四十五章狂风折巨木劲草柔克刚(十一)() 
兀秃刺草原只有冬夏两季,这里的秋天极为短暂,一场寒雨过后草原布满白霜。破奴军在撤离黑水洼战场时没有大规模斩杀俘虏,他们将俘虏的重病罗斯和突厥伤兵遗留在战场上。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这个仁慈的做法让破奴军将士们都十分不解,张大帅历来对外族人心狠手辣,杀俘更是张平安一个特殊爱好。而这次,破奴军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每隔百里必留下数百重伤或者奄奄一息的生病俘虏。这次破奴军在黑水洼战场抓到俘虏,大多数是突厥人家庭里的壮劳力,他们是一家人生存下去地依靠。

    处于游牧的突厥人没有赡养老人的习惯,受艰苦环境所迫对于年老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遗弃,而突厥部落异常重视青壮和孩子,他们是想尽办法救回能让族人生存下去的青壮。为此,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就设计了这个计谋,破奴军在留下俘虏的同时,还告诉突厥人和罗斯人破奴军愿意让他们赎回自己被俘的家人。至于说赎回的条件,破奴军告诉他们在天鹅岭进行谈判。张平安搞的这个请君入瓮的计策,被参谋长古新称为撒米引鸡战法。

    特别是在离天鹅岭城堡还有三百里时,破奴军加大了释放突厥俘虏的数量,这时开始,破奴军每次释放战俘从三五百人增加到上千人。正因如此,罗斯主帅季久涅夫即便是猜到破奴军前方有陷阱,他也不得不被手下突厥部族所裹挟向前。在南方有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个说法,可在兀秃刺草原这个北方极地寒冬是说来就来,纷纷扬扬的雪花提前宣布草原冬天来临,前几天还青绿的草地在大雪过后很快变得枯黄。呼啸的北风把万里草原快速渲染成白地,曾经泥泞的土地也在短时间内变得僵硬。

    回到天鹅岭城堡的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正在书房端坐于书桌前批阅各地送来的急报。掌灯时分孙喜贵点燃了书房内火烛,让昏暗的屋子瞬间明亮起来。张平安看来心情不错,他叫来古新和曲国政一起吃晚饭。在等待两人来的时间,张平安打算把台湾行营许义安一份公文看完。这份公文并没什么要紧的事,讲述是是台湾行营开垦土地和丝绸作坊出产以及一些杂事,这份流水账的公文张平安看得津津有味。当张平安看到文报后面眉头皱了起来,这是行营文吏蔡和贤写的一份文章。

    这份带有劝进马屁文章中,蔡和贤提出台湾行营孤悬海外时日已久,来此的移民百姓对大明朝廷甚为失望,希望破奴侯能借此为条件列土待估。蔡和贤此人背景张平安大致清楚,他是南直隶凤阳府一个落魄秀才,流民大军击破中都凤阳时,拖家带口逃到了南京投靠了破奴城宣慰使司应天府衙门,其后一直跟随许义安做些文案深得许义安赏识。只是蔡和贤这个文报涉及到分列国土,触及了张平安内心底线。虽然蔡和贤这份文报令张平安震怒,他还是强压内心烦躁翻看文报批注。这份文报属于民事范畴,陈良和龙涛仅仅在上面批了个阅字没有任何个人意见。

    看到这儿,张平安心情好了一点,两个滑头在摸不清张平安心里底线的情况下选择了模糊自己观点,反正这又不是急件又不在其职权范围内他们这样做没错。张平安暗骂一句:滑头,随后也就放过了这俩人,他重点要看两个儿子在这个文报上的批注。张尚德在所有民事衙门的公文中都留有个人签批,他对这个文报的批注是将台湾行营分列大明疆土决不可为,蔡和贤此人其心可诛。张尚武挂了一个帅府督办衙门副总管,他在二十三驿协助总管王庆和调运军资。张尚武很显然也认同哥哥的观点,他的观点只是更激进,杀蔡和贤以正视听。

    这时,古新和曲国政前后脚进入帅府书房,张平安很平和地将这个文报交于他们让这两人提出看法。曲国政看罢沉默不语,以他对张平安的了解这事儿有些麻烦。许义安与他同为执掌谍报的都统领,两个衙门间还在暗自较劲,他要是选择落井下石显然有些不地道,选择不表态就是一种态度张老大一定会清楚。参谋长古新看了一眼笑道:“老大,这屁大点事有什么看头?”

    “你个没心没肺的小白脸不讲政治,在这点上你连我两个儿子都比不上!”听到张老大的比喻,古新还是一脸无所谓,他内心却不住暗自感慨。张尚德和张尚武身边围绕着一帮想上位的文人,这些人不干别的事专门揣摩上意。两个屁大的孩子能讲啥政治,还不是其他人按照张老大的以往做法赞画而成。更让古新感慨的是,这帮文人揣摩人心的功夫真厉害,连张老大这样狡猾如狐狼的人也被蒙骗了双眼。

    “唉,古新你记下一件事,老子打算将督察彻底分成两大衙门。管破奴军的叫军务督察,这个军务督察归参谋部直管,情报处有调动军务督察的权利,这个这个衙门,你和国政拿出一个方略出来。民事督察衙门由许义安负责,战后将义安调回破奴城。给许义安下达公文,严厉斥责义安办事糊涂,用人不察他负有不可推卸地责任,许义安幽闭一个时辰,鞭打十!命令征夷行营副协统周兴,拿着我的军令前往台湾行营行刑。至于那个蔡和贤,就按尚德和尚武的意思办,夷其三族枭首示众!”

    古新听罢立刻写出命令,此时最尴尬的要数曲国政,这事他想躲还是没能躲过。周兴是他情报处的人,张老大让周兴去执行军令将许义安推到了情报处的对立面,今后许义安回到破奴城必将引起两个谍报衙门之间的纷争。曲国政暗想,以张老大的智慧是不可能不想到这点,这或许是张平安故意为之,就是要挑起两个衙门间争斗他才能出面平衡。张老大驾驭有实力的手下,其手段是越来越厚黑。不管怎么样,曲国政和古新这顿晚饭没有白吃,他们摸清了张老大在疆土上不可割裂的底线。

    。。。。。。

    崇祯十四年八月底,罗斯联军近二百多万人陆续抵达天鹅岭以西。天鹅岭处于处于草原和高山西平原地带,这里多丘陵山势虽不险要倒是能为罗斯联军提供许多避风场所。受战争影响,罗斯联军牛羊大都瘦弱不堪,秋季是牛羊最肥美的季节,突厥人牛羊受到长途迁徙跋涉几乎全部掉膘。而罗斯人种植土豆和小麦,也因缺少青壮收割减产严重。罗斯联军最后生存的希望只剩下打败强敌破奴军这一条路,只有打败破奴军他们才能解救他们青壮劳力,或许过个三年五载联军才能再次恢复以往战力。

    数百万人聚集在天鹅岭以西方圆二千里的大范围内,其声势夺人心魄。密集的帐篷群以族群为核心分布,铺满所有丘陵中平地。强势的族群占据了最好的平原和牧场,小族群只能围绕大的族群依附在周边。每到夜晚来临,密如繁星的篝火夹杂着忧郁歌声讲述突厥人生活地艰辛。支撑突厥人信念的除了解救他们的亲人外,还有各部汗王对突厥人祖先领地的美好描述。根据口口相传的教授,突厥人还是大致知道他们先祖的伟大。对面凶狠的汉人也曾经对他们祖先强悍而恐惧,汉人只能采用送身份尊贵女人来和亲,并用金钱向突厥人朝贡。

    是个人都想过踩在别人头上过人上人的日子,既然他们祖先能让汉人害怕,他们也想借助罗斯人恢复其先祖的辉煌。但是破奴军超强的战力让突厥人不确定能不能打赢这场战役,他们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迷茫中追求最后地疯狂。宰杀牛羊大口吃肉,准备作战干粮让突厥人痛苦并快乐地迎接未知战争。突厥人帐篷大多数是用木架搭成的圆柱露顶帐篷,帐篷外附兽皮简单且实用。层层叠叠帐篷白色炊烟混合着煮羊肉香气,加上牲畜粪便臭味随风一起飘到数十里外破奴军这边。

    相对罗斯联军这边帐篷混乱,破奴军五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军寨城堡显得整齐许多。破奴军除了天鹅堡规模大城墙厚以外,其他城堡都属于半永固城堡。这都因为破奴军主帅张平安不是个喜欢防守的统帅,他更喜好打进攻战。为此,破奴军在天鹅岭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