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朝天-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与陛下谈完了,谈的还可以。”

    何霑说道:“就像我们以前商量好的那样,娘娘您垂帘于后,我就不出面了。”

    “是不出面还是不方便出面,你心里清楚。”

    太后说道:“太监终究没办法站到明处,我就不明白你还撑着做什么,本宫一道旨意就可以赐死你。”

    “娘娘应该自称哀家。”

    何霑面不改色说道:“世间再无墨公这样的人物,朝廷在我的手里,天下无人能赐死我,就算能,娘娘您也不应该这样做。”

    太后微微抬起下颌,骄傲说道:“没有哀家,你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何霑说道:“彼此,就靠娘娘家的那几位白痴国舅,不出十年,朝堂便会易手,娘娘您会被请入冷宫,家族被诛杀一空。”

    那棵遮阴的栗子树还在皇宫里,依然是彼此利用的关系。

    太后沉默了会儿,说道:“今次的事情,不会如此简单的平息。”

    谁都明白正明门与西华门的区别,更加明白少年天子与何公公的关系,朝堂上那些勇于“任事”、擅长投机的官员,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以御史台为首的言官开始试探性地发起攻击,太学学生与万松书院的书生们,反应更是激烈,而据缉事厂查得,这些事情的背后隐隐有着齐国学宫的影子,所有线索都指向了那名叫做云栖的书生。

    数十日后,对何霑的攻击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无论是朝堂上的大臣还是皇宫里的太后娘娘都没有任何反应,哪怕他们也是被那些书生们攻击的一方。

    只要何霑亲自出面镇压此事,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的名声都会变得更臭,露出更多的漏洞。

    何霑没有理会这件事情,也没有出面,等着缉事厂拿到那些东西后,深夜入宫求见太后娘娘。

    太后想要拖时间,表示天色已晚不想见他,但那些宫门与侍卫又如何拦得住何公公?

    看着依然出现在面前的何霑,太后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愤怒到了极点,喝道:“你究竟要做什么?”

    何霑没有说话,把那些卷宗放到她的身前。

    太后看了两眼,更加愤怒,说道:“你想构陷哀家?”

    “这是娘娘家里的事情,娘娘并不知情,而且并非构陷。”

    何霑说道:“强占良田,逼死县官,欺男霸女这些都是小事,通齐却是大事,如果让百姓知晓娘娘家里这些年一直都是被齐国商人养着的,会有什么反应?”

    说完这句话,他便离开了皇宫,连那些卷宗都没有带走。

    太后对着那些卷宗沉默了一夜时间,第二天清晨终于做出了决定,召数位顾命大臣进宫,接连颁下数道旨意,阁臣领命,御史台被清洗了一遍,该下狱的下狱,该流放的流放,万松书院被封,太学因为重建明堂而暂时停课

    这些事情都很惊心动魄,最惊心动魄的当然还是皇宫外的杖责声。

    有的官员铁肩担道心,有的官员铁骨铮铮,但是屁股终究是软的,十余大杖下去,官服如何能不被染红?

    事态渐渐平息,虽说缉事厂的密探与何公公一系的官员,在整个过程里什么都没有做,但依然止不住天下人把罪恶归在他的身上,就像过去那些年里一样。

    何公公的名声更加糟糕,仿佛变成了真正的魔鬼,对那些夜啼的顽童来说,威慑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可怕的秦国白皇帝。

    赵国新帝年龄还小,太后垂帘听政。

    整个天下都知道,站在阴影里的何公公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人称九千岁。

    像何霑这样权倾朝野,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臣子,历史上有但不多,而且这种臣子往往会死的很快,很少能像他这样把持朝政如此多年。

    在青天鉴的世界里,何霑却并非孤例,还有一位同行者,那便是楚国的张大学士,也就是世人尊称的少岳先生。

    楚皇被幽冷宫已经十年,甚至已经快要消失在世人的记忆里。

    对很多孩童来说,更是只知大学士,不知皇帝。

    张大学士治国水准依然无双,只是脾气越来越怪异,手段越来越强硬,即便无人敢反对,怨怼之心却是越来越多。

    某天傍晚,大学士批完奏章,觉得眼睛有些花,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看着渐要落下的夕阳,生出一种明悟。

    前代秦皇已经死了快二十年,那位北海郡的秦皇死了十年,那位年轻的赵皇都已经走了五年。

    大学士去了皇宫。

    这个消息震惊了整座都城,甚至很快传到了赵国与秦国。

    太监宫女们跪在正殿不远处,看着眼前的画面,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该做什么。

    紧闭的宫门斑驳如画,铁锁已经锈死,墙那边的檐角上到处都是年久失修的痕迹。

    看着这座已经废弃多年的宫殿,张大学士心里生出极其复杂的感觉,整理衣衫,缓缓拜倒。

    “臣请陛下赐见。”

    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宫殿里传出:“我说过无事不要来扰我。”

    对很多太监宫女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皇帝陛下的声音,表情有些复杂。

    张大学士说道:“臣有事。”

    那道清冷的声音说道:“何事?”

    张大学士对着宫门庄重行礼,说道:“臣已经老了,要死了。”

    那道清冷的声音沉默了会儿,然后再次响起:“进来。”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上)() 
冷宫里很少点灯,今天却点了一盏灯,因为难得地来了客人。

    看着张大学士的满头银发,井九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我本以为你还可以活很多年,以你的手段能力,靖王之叛只是小事,秦赵也算不上威胁,天下不会有问题。”

    井九说道:“没想到这一天竟还是来了。”

    张大学士感慨说道:“臣今年八十,怎么都算是高寿,若不是陛下每年赐下的丹药,只怕早就已经成了白骨。”

    井九说道:“我是要用你,所以你不用谢我。”

    张大学士认真说道:“陛下敢用臣,信任臣,是臣此生最大的福气。”

    井九说道:“我也觉得不错。”

    张大学士看着他的脸,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那个不喜欢说话的小皇子,忽然问道:“陛下,您成功没有?”

    虽然陛下从来没有明言,但像大学士这般聪明的人,如何能猜不到些许?

    井九摇头说道:“飞升需要突破既有规则,在完整的世界里是最难的事情,我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时间才能回去。”

    即便是在真实世界里,他也很少解释自己的修行,只有赵腊月等寥寥数人曾经听过。

    这时候他说的话很短,但算是对张大学士做了认真的解释。

    张大学士有些遗憾地拍了拍大腿,说道:“可惜臣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井九说道:“可能是。”

    张大学士看着他的脸,非常认真地说道:“天下五国只余其四,齐国臃肿而孱弱,赵国强在何太监,而太监无后,不用太过在意,臣勉力经营多年,然则民风难纠,朝廷表面风光,实则已然千疮百孔,臣死之后,只怕便会崩盘。”

    “你想说什么?”

    “看在苍生份上,陛下您就出来吧。”

    井九说道:“既然是个烂摊子,何必收拾,打不过还要硬打,死的人只会更多。”

    张大学士沉默了很长时间,说道:“陛下此言有理,臣还是太执着了些。”

    井九说道:“除了白痴,谁都会有些执着的事情。”

    张大学士忽然笑了起来,看着他问道:“陛下您究竟是天才还是白痴?”

    井九的眼底生出一抹极淡的笑意,说道:“我很聪明的,只是有些懒。”

    回想过去三十年陛下在皇宫里的日子,张大学士生出很多感慨,说道:“我以往曾经不解,世间怎么会有像陛下如此懒的人,后来才明白陛下乃红尘外人,只是生在了帝王家,对陛下来说,这还真是很吃亏的事情。”

    井九说道:“皇宫用来修行很好,而且你很好,所以不亏。”

    听着陛下的赞扬,张大学士心情激荡,险些失态,强行平静下来,问道:“陛下您真是仙人下凡?”

    这是他此生最大的疑惑,临终前最想知道的答案。

    井九想了想,说道:“是的。”

    张大学士震撼无语,说道:“这……真是……臣此生得以侍奉陛下,无憾矣。”

    井九拍了拍他的肩,说道:“总之,这些年辛苦你了。”

    张大学士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老泪纵横,匍匐于地,久久不起。

    ……

    ……

    初秋的时候,大学士死了。

    楚国举国齐哀,满城缟素,就连秦、赵、齐三国都派了使团前来吊唁。按照学士府传出的说法,老夫人要求低调些,但作为楚国二十余年来的事实统治者,这个要求根本无法做到,所谓极尽哀荣也不足以描述当时的场景。

    老夫人在大丫环的搀扶下,带着三个儿子连续忙累了好些天,而当年被发配到南方的张大公子居然没有出现。

    当年井九曾经指着两忘峰对赵腊月说过,任何道路只要走到尽头,那么便只能折回,世间大多数事情都是如此。大学士的葬礼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陵墓逾制不说,最麻烦的是禁止民间嫁娶百日,让民众心里的悲痛很快便变成了怨言。

    都城的气氛渐渐在变化。

    某天清晨,以陈大学士为首的数位大臣与王公联袂进宫,求见陛下,不知所言何事。

    据宫里太监传出的消息,皇帝陛下根本没有见这些人。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官员与百姓才想起来,原来楚国是有皇帝的。张大学士在时,这些事情无所谓,但现在大学士死了,朝中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有如此大影响力的官员,那么皇帝的位置顿时变得重要起来。

    张大学士死前做了很多准备,如果一切按照旧例进行,他给楚国留下的政治遗产应该还能发挥很多年作用。

    遗憾的是官场上从来不缺少野心,对权力的贪婪注定了朝堂不可能继续平静。

    第三场秋雨落下的时候,御史台开始动手,十余道奏折递往中书,弹赅某郡太守。

    陈大学士与数位大臣看过那些奏折后,一言不发直接送进了宫里。

    皇帝陛下多年没有用玺,今次想来也不会例外,然而朝中诸公的行为本身便是一种表态。

    那位太守是张大学士口袋里的人,准确来说,是大学士为井九十年后准备的的宰辅。

    风雨一起便再难歇,很快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裴将军。

    这位大楚名将,饮了一壶酒后,连夜回到京都,旋即被下大狱,罪名是行贿受贿、贪腐、通敌以及养贼。后面三个罪名比较简单,问题在于行贿受贿这一条,有资格被裴大将军行贿的官员……只有已经死去的张大学士。

    风雨变成了暴雨,依然心怀大学士的几位官员很快倒台,而都城里也多了很多与张大学士有关的流言。

    大学士晚年执政确实太过强硬,在官场与民间早就有所议论,只是那些议论一直藏在暗处,直到现在才浮出水面。

    在那些流言里,张大学士穷奢极欲、冷酷成性、对陛下极其不敬,对百姓极其不悯。

    渐渐的,不,应该说很快的,大学士便从一位名臣变成了权臣,接着眼看着便要变成楚国历史上最大的奸臣。

    秋意渐深时,终于有官员上疏请治张大学士九项大罪。

    学士府被禁军围住,朝中诸公也没有忘记远在南方的张大公子,派出骑兵把他押了回来。

    朝廷没有对张大公子用枷,没有将其关于囚笼,连绑都没有绑,而是让他骑马随行,只是刻意放出去了风声。

    愤怒民众掷出的白菜与书生们泼出的墨水,从长街两侧不停飞来,如疾风暴雨一般,淋得他满头满脸都是。

    张大公子坐在马上,咬紧嘴唇,脸色苍白,始终一言不发。

    ……

    ……

    学士府里一片哭声,老夫人坐着马车去了诏狱,禁军有些骚动,但最终没有拦阻。

    统治楚国多年的学士府,虽然遭受了狂风暴雨的打击,还是保留了很多暗中的力量。

    在幽暗的诏狱里,看着已经多年未见的大儿子,老夫人仿佛变得更老了一些。

    张大公子隔着铁栅跪倒,满脸泪水说道:“母亲,儿子不孝,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现在还要要你担心。”

    老夫人在大丫环的搀扶下,坐到椅子里,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军械案是不是真的?”

    张大公子沉默半晌后点了点头,说道:“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请母亲饶恕儿子糊涂。”

    “我让人调来卷宗看过,军械案你只是吃了银子,没有别的问题,那谈什么糊涂。”

    老夫人有些疲惫说道:“你父亲这辈子贪的银子,比这可多得太多。”

    张大公子膝行而前,抓着铁栅栏,问道:“朝廷里那些混帐东西究竟要做什么?”

    老夫人冷笑说道:“想做什么?他们当然是想把你父亲彻底搞臭,踩倒。”

    张大公子沉默片刻后说道:“我这边简单,但想要治父亲的罪,凭他们怎么能够?”

    老夫人幽幽说道:“所以他们把皇上抬了出来。”

    张大公子很是吃惊,说道:“那个白痴皇帝?”

    老夫人说道:“据说你父亲伪造了当年靖王世子一案,就是为了把陛下囚于宫中,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大公子的脸色更加苍白,说道:“父亲对陛下确实不敬,难道……真是如此?”

    老夫人说道:“你父亲此生最敬服的就是陛下,怎会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

    张大公子根本不相信这句话,苦笑说道:“不管如何,终究是要不行了,我可不想被这些贼子羞辱……”

    老夫人说道:“我今夜来看你,便是担心你真做出糊涂事来。”

    张大公子微异问道:“难道事情还有转回的余地?”

    老夫人说道:“你父亲临终前说过,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张大公子不理解父亲的遗言,问道:“这是何意?”

    老夫人说道:“我也不是很明白,但想来应该与御玺有关。”

    张大公子想着那个传闻,生出一些希望,说道:“御玺真的不见了?”

    老夫人说道:“我猜御玺应该被你父亲还给了陛下,朝中诸公现在无玺,如何能治我们张家的罪?”

    ……

    ……

    深秋时节的雨,凄冷的厉害。

    陈大学士带着礼部尚书等大臣,站在殿外苦苦等了半个时辰,依然没有得到陛下的召见。

    眼看着暮色渐深,陈大学士看了众人一眼,当先离开。

    走在皇城门洞里,他用若有若无的声音说道:“真在那座殿里?”

    礼部尚书金澄是张大学士当年最看重的门生,今年不过四十余岁。

    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是第一个向学士府开刀的官员。

    “老师当时在宫里停留了半夜时间,谁也不知道他与陛下说了些什么。”

    金澄平静说道:“但从第二天前便再没人在内阁里看到御玺。”

    陈大学士眯了眯眼睛,说道:“陛下看来是把那方玺当成保命金牌了,你有什么想法?”

    金澄面无表情说道:“秋高天燥,应该小心火烛。”

    陈大学士看着外面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沉默了很长时间后,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袍加身() 
(一室暗灯,照不穿我身,真的很喜欢那个名字,但今天这章不适合,明天再寻个同样味道的。)

    ……

    ……

    怎样打倒像张大学士这种有资格代表历史的大人物?历史本身已经给出了很多次明确的答案,那就是等他死后,由心怀不满多年的皇帝进行清算,至不济也要动用皇帝的名义。

    所以陈大学士与金澄尚书等人为张大学士准备的罪名,基本上都是大不敬相关的内容。但这种操作需要得到皇帝陛下的首肯,那么他们自然要对皇帝陛下表示出足够的尊敬,让出足够的利益,除非他们想造反。

    可惜他们没有这种力量,更没有这种雄心,最多也就是奢望着能够挟天子以制楚国。所以井九不见他们,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更没有办法硬闯进殿去找御玺——那与他们为张大学士安排的罪状有什么区别?

    好在现在皇宫被朝廷控制的极严,没有内廷这种东西,那些太监宫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几次,那么安排些意外的发生是很容易的事。

    今夜秋高气燥,正是放火的好时候。

    金尚书没有离开内阁,隔着不宽的广场盯着皇宫的方向,等着火光的出现。

    但一直等到晨光来临,他的眼睛涩的有些生疼,皇宫里依然安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直到傍晚时分,依然没有消息,就连失败的动静也没有。

    那些放火的太监不知道去了哪里,城门司没有发现,侍卫与禁军们也没有查到,就像是平空消失了一般。

    金尚书觉得事情有些诡异,心底隐隐有些发寒。

    他连续用数张湿热的毛巾烫脸,驱散困意与寒意,然后去了陈大学士府上。

    不知道陈大学士与他说了些什么,从皇宫里的动静来看,他们应该没有放弃纵火烧宫的念头……

    但就从当天夜里开始,都城的秋雨变得延绵不绝起来,没有一刻止歇过。

    可能是因为秋雨的缘故,那座宫殿始终没有着火。

    从灰暗云层里落下的雨滴淅淅沥沥,带着寒意侵入衣被,令人心烦。

    朝堂诸公的心情自然最烦。

    某天,陈大学士私下喊过金尚书说道:“时机便在当下,不可错过。”

    金澄明白他的意思。

    世间所有事,包括名声、地位、权势、财富、甚至修行,到了巅峰便会回落,舆论也是如此。

    现在是楚国民间对张大学士怨气最深重的时刻,如果朝廷不抓住机会,待这段时间过去,那些书生与民众说不定便会开始怀念起曾经被他们踩到泥里的大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