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8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yù言又止,斯大林的乐观让他无法说出太多沮丧的话来。各地汇总的情报来看,德国人这一次出击的实力远不是一次小规模的只是吸引盟军主意的拙劣佯攻,至少现在看来。德国人没有善罢甘休的样子。

不过他也赞成斯大林的分析,意大利的突变已经逼得德国人不得不先去解决那里的事情。在德军现有条件下,没有足够的军队无法应对进一步的危机扩大。

“难道意大利的情况有变?”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

“意大利人果然有了变化!”范种惊喜道,“墨索里尼被救了出来,重新掌握了军队!”

孟享微笑不语。

这都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东西,虽然孟享已经改变了很多,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下,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诸如墨索里尼的被捕。但经营了意大利二十几年的墨索里尼,也不是无能之辈,国内的支持不可能让他直接被处理,只能被暂时囚禁。

众多在战争中的得利群体需要他,德国人也需要意大利的支持,只要他不立即死,他的被救也成了必然。

当然,也可能历史的偏差,使得墨索里尼的营救行动出了意外,导致墨索里尼直接嗝屁。但历史再一次向孟享展示了它来自主流空间的可怕惯性。

幸好,孟享需要这样的惯性,甚至提前布置了一些后手,为营救墨索里尼的德国特种部队提供了不少帮助,力促这段历史按照原方向进展。

教廷和意大利国王虽然掀倒了墨索里尼,但却拒绝盟军的进入,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在某人的提醒下,没有丝毫偏差的依旧选择了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亚平宁山脉的最高峰大萨索山的山顶旅馆当做囚禁墨索里尼的地点。

德国人派出的精锐特种部队和伞兵营,在斯科尔兹内这个超强男人的带领下,借助了滑翔伞,甚至在两架二级黑鹰直升机的秘密掩护下,突然空降冲破了意大利人的层层防卫,成功救出了墨索里尼。

“这么看来,希特勒此次来华夏也有迷惑人的一方面!”老唐自从当了国丈后,这些天都是精神飞扬,思路也更加敏锐,“说不定希特勒这一次来华夏的消息,就是他们放出去的。”

孟享点了点头。

虽然老希来的时候没说,但借助华夏吸引盟军的注意力耍了个花招,肯定是有的。

本来老希来华夏密探应该是保密的,但不用天网传递消息,英美等国先都知道了。

无论是英美还是苏俄,一看到老希亲自跑来华夏,肯定以为德国人有极力拉拢华夏的念头。

他们担心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本来就有些亲德的华夏会在德国人的大力许诺下,会直接和德国人结盟,才让几位大佬也亲自赶来,因此也带动了孟享大婚的热闹场面。

但在大佬们以为德国着重华夏的时候,德国人却在意大利耍了一手。

老希在突尼斯的战斗中,就堤防到了意大利的问题,早在意大利北部安排了8个师的德军。西西里岛撤离的几万德军在南部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意大利新zhèng腐刚一宣布退出战争的时候,这些德军就快速的接掌意大利的防务。

意大利军队本来就没有多少战斗**,更不要说面对精锐的德军了,加上曾经的盟友关系,在部分墨索里尼亲信的倒戈下,大片的地区被德国人直接掌控。

德军一行动,英美立即行动了起来,几乎在同一时刻,西西里岛的盟军跨过墨西拿海峡,攻向对面增至4万多人的德军防守的阵地。

但在二十万的盟军攻击下,这样的防御似乎稍显薄弱了一点。即使德军再英勇,但没有援军,没有足够补给的战争下,眼看着整个战线要彻底崩溃,让美国大兵的军靴踏上欧洲大陆的土地,但遭到了意大利军队的奋起反击。

随着墨索里尼被救出,那些效忠他的军队意大利直接参战了。虽然意大利军队面条了些,但在这个时候却足以压偏战争的天平。

而不需要出动重兵挽回危局的德国人就有了足够的兵力在东线大打一场。(未完待续)RQ

第895章还是打日本人

三百多万德国大军突然发力,攻势之猛烈超出了苏俄之前的估计。

面对着一系列猛攻,苏俄人并没有足够的反应。

他们计划发起反攻的时间确定在12月份左右,而在这之前,一系列安排面对着德国人的重压,有些准备不足,很快被德国人占得了主动。

在北方,借助着摩尔曼斯克不冻港的落脚点,在那艘H级战列舰普鲁士号的舰队协助下,德军从海陆空三方面下手,攻占了英美支援苏俄的重要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继而控制了白海沿岸。

在莫斯科积聚的充足油料和物资供应下,中路的德军再次一口气打到了高尔基市。

在南方,已经修好格罗兹尼附近的油井,架起油管的德国人,获得了足够向南冲锋的油料,继续向巴库进军。这一次,德国人打算直接冲过高加索山,歼灭南方时不时威胁到附近油田的三十万苏军。

英美现在也自顾不暇,德国人并没有减少西线的压力。

大不列颠岛上的战斗就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攻克了伦敦,初步站稳了脚跟的德国人,依靠着英国土地上的各类补给,就可以大大的减缓后勤的压力。虽然德国海军依旧在英吉利额海峡不占优势,但从华夏和山寨公司那里得到的容克大娘们以及史前巨鸟们支撑起了德国通往伦敦的空中生命线。

有了伦敦附近的机场和足够的临时机场,德国空军不需要跨过英吉利海峡,就可以很快的拦截下英美战鹰。

虽然美国飞行员在大量的介入,但至少在德国人久经沙场的那些王牌面前,以及经过了基地提前催化的那些超强战机面前,依旧占不了多少便宜,至少在美国人的欧洲重心没有放在这里的情况下。

在意大利出了问题的时候,美国人就把重心放在了这里。

同德国人一样,战争能掠夺来财富和更多的技术。

意大利军队虽然面条,但跟在德国人后边也对巴尔干半岛的诸多国家以及东欧。甚至法国等地进行过劫掠,就连大不列颠岛上和苏俄大地上也有面条军的身影。

而在后世,世人的目光关注到德国和rì本的战争财富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想到意大利军队的战列品。

不说财富,但说技术,战后意大利在轻武器、舰炮和汽车等方面的成功不仅仅是靠自己的积累。

在二战前的欧洲这个技术圣地的光环下,即使是那些小国也同样有些拿手的高科技。即使德国人占了大头,当时作为第二号势力的意大利人也能分一杯羹。

无论是财富还是技术。以及意大利人手中的众多殖民地中的利益,都是美国人想要的。

虽然教廷在核心地盘附近依旧能覆手翻云,但毕竟已经衰弱,只要保留下足够的利益,他们会妥协的。

之前墨索里尼的被捕就是一个例子,而只要美国人的强势再进一步,或许还能得到更多。

多年来,美国人对欧洲的窥视,一直被英法老牌帝国阻断。

即便是现在法国人垮了。英国人脆弱的连家都保不住,但地头蛇自然有他们的游戏规则。

至少在大不列颠岛上,美国人还要被英国人压一头。也可以说被以英国人为首的整个欧洲土著压一头。

整个欧洲虽然陷入德国人的铁蹄下,但无论是哪一个欧洲国家,虽然希望得到美国人的强力支援,但却不希望美国人这头过江龙压在沉醉于昔rì荣光的欧洲人头顶。

即便是美国人的海军在欧洲都受到英国海军的制约,发挥不出全部的战力。

而这个时候,第二战场的开辟,其中不乏美国人在其中想dúlì挑头的想法。

美国人也很想在全世界面前单独的亮一下肌肉,为以后世界称霸奠定基础。要不然仅仅财大气粗,靠着世人评价的他们以前的二流陆军水平。并不能服众,因此带来的征服成本就太高了。

前世,美国人空自拥有世界占到一半的工业力量,却不得不和苏俄人打一场冷战,除了有竖靶子的成分在内。其中也和美国人的陆军软脚,在二战中获得的战绩不如苏俄也有点关系。

但这个时候,美国人还是一心想来一场一战天下惊的战斗。

实际上,美国人也在第二战场上也逐渐获得了大部分的话语权,甩开了英国人的滞绊。

在美国战争机器不断支援下。美国人已经在突尼斯和西西里岛上强力的亮了亮相。不过这点亮光却被德国战车的强悍光环遮掩了,甚至这点规模还比不上悍死冲锋的苏俄人,更何况还在亚洲被rì本人和华夏分别扇了一记耳光。

美国人不服气的想在意大利这只欧洲之靴上,在重重的来一脚。

但显然德国人的反应更快,墨索里尼被快速救了出来,滞留在了被德军完全控制的意大利北方。不仅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起码墨索里尼也明白他的危机,在他的疯狂反击下,大队效忠于他的意大利军配合着德国人开始横扫意大利。

墨索里尼提前被救,也改变了盟军顺利在意大利靴尖登陆的历史,有了意大利军队的及时支援,从西西里岛撤离的那些德军在凯塞林元帅的指挥下,竟然硬生生的阻挡住了美国人的登陆,一直拖到了德国的援军不断赶到。

为了不让第二战场的结局成为一场笑话,美国人开始向这里更多的倾斜,尤其是攻击能力更强的海军和空军。

这也延误了美国人打算在亚洲的行动。

很显然,随着德国人在欧洲掀起的大规模战争,华夏阳谋般的拖延战略再次生效。

确切的说,只要华夏不倒向德国,而rì本人又贪婪的不肯吐出东南亚的利益,英美就不会彻底和华夏撕破脸。

虽然连美国人都注意到了华夏的威胁,不再向华夏出售一些敏感的高技术和设备了,但至少在面对眼前的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想和华夏直接撕破脸。

至于未来的威胁,至少短时间内,美国人的头号目标不是他们。

虽然华夏的陆军和空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态势,但依旧没有太过让美国人担心。

主要还是华夏的海军坠分了。

rì本人对华夏的封锁效果,已经被英美看在眼中。

美国人自信他们未来能比rì本人做的更好,即使华夏的空军也会在美国人强大的防空炮火体系以及空军体系下折翼。

美国人也自信能在未来撕破脸后,彻底把华夏占领的澳洲封杀。当然这要等到消除了欧洲的大患后。

在澳洲被华夏占领后,虽然美国人不至于和华夏彻底摊牌,但他们还是想在亚洲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亮一亮肌肉。

但由于欧洲的战事紧张,美国人用于亚洲破开局面的行动有些缩水,这更无法再承受华夏的怒火,只能把目标选择在rì本人身上。

其实,美国人在亚洲的首要目标依旧是rì本人。

美国人一开始就有把rì本人当刀耍,顺着rì本人的攻击路线,攥取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殖民地的打算。为了不至于和英国翻脸,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攻略澳洲的打算。不说和英国人的关系得不偿失,仅仅是澳洲的居民,也会让美国人极为头疼。

他们不需要这样的殖民地,需要的是市场,有了澳洲总理柯廷主动靠上来,美国利益就足以保障了。

他们控制殖民地的目标一开始就选择在东南亚。

此时东南亚主要还掌握在rì本人手中,包括rì本人还一直舍不得放手的菲律宾。

当然美国人不会直接去攻击世人都认可属于他们的菲律宾,而是把目标选择在了英国或者荷兰的其他殖民地上。

和华夏人的理由一样的理直气壮,打rì本人这个侵略者、法西斯。况且,美国人和英国等国签署的《大西洋公约》中的对先占先享有的条款更有法理。

于是,美国人把他们的这一次行动目标选择在了澳洲的其他岛屿上。

除了美军从新西兰和东萨摩亚调兵方便外,也有布置岛链,压制华夏占据的澳洲大陆的意思,为以后翻脸做好准备。

只是美国人在选择的第一攻击目标上,并没有选择斐济、瓦努阿图等。

“我们可以攻击这里!”尼米兹在地图上点向了所罗门群岛,“只要控制了珊瑚海,我们既可以北上进攻伊里安岛和加洛林群岛,又可以阻断rì本人占据的瓦努阿图和斐济等地的补给线,而且这里也可以切断华夏人从澳洲北上伊里安岛的登岛企图!”

于是在华府最终认可下,姗姗来迟的珊瑚海海战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RQ

第896章珊瑚海

虽然美国和rì本人也在珊瑚海交锋过一次,但却没有出现原来历史上的那个规模,只是零星的接触。

珍珠港被摧毁,使得美国人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步步阻击。这才导致了rì本海军在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上的急速扩张。

失去了后方最大补给地的美国太平洋海军当时根本组织不起大规模的海战来。只有后来通过大规模的随行补给舰队,以及陆续建设的沿途补给基地,才得以在南太平洋站住脚。澳洲被rì军的攻陷,甚至现在被华夏抢先得手,也与此有关。

若不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美国人也不会给rì本人和华夏那么多的机会。但若不是坐收渔翁之利,恐怕美国人连出兵方案都不一定能在国内通过。

当然在现在全世界都卷入二战战火的前提下,每一个人的嘴边都已经离不开战争这个字眼。就连那些保守的美国人,都在各种媒体的轰炸下欣然感慨,世界和平需要美国人来扶持。

看着英法等老牌欧洲帝国一个个倒下,需要美国人来拯救,超级大国的自信已经在美国人的心头确立。

但这还需要最后的战功来卓显大国的荣耀。

所以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美国人对每一个亮肌肉的机会都是全力以赴。

珊瑚海上,已经不是前世那几艘航母的试探。经过了这两年的摸底,美国人已经对rì本人熟悉的快到说出裕仁内裤颜色的地步了。

所以,美国人一上来就出动了9艘航母和7艘护航航母以及6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的庞大舰队。

若不是欧洲的事情绊滞,需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增兵,恐怕这个规模还会更大。

而且,美国人跳过斐济和瓦努阿图等地。直接进入珊瑚海。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恐怕要被这些地方的rì本人给堵住。

小泽治三郎的舰队在失去了澳洲后,目前就有2艘战列舰和1艘航母停留下斐济附近。

正常情况下。美国人应该是步步推进,先攻克斐济等地,解决后顾之忧。但为了抢在华夏人前边。不再给华夏从澳洲北上的机会,在从华夏越过南洋,突袭澳洲的战例启发下,提前推出了跳岛战略。

若是能攻占所罗门群岛,和东萨摩亚一夹击,等到图瓦卢群岛入手后,就彻底封死了rì本人向斐济等地的救援。

而且从所罗门群岛设置了后勤补给点后,就可以直攻伊里安岛,对东南亚和澳洲一起压制。

这一切首先依赖于美国海军在珊瑚海周围取得胜利。

“渔网已经撒开。就等鱼儿来上钩了!”尼米兹亲自来指挥这一场海战,信心十足。

此次美国人选择珊瑚海,也是引诱rì本人的意思。

这一次。孟享没有再为rì本人提供情报。rì本人自然不知道严密封锁的美国舰队的详细情报。

即使rì本人猜测到美国人出动的兵力会不少,但美国人已经陷入了rì本人的包围之下。又要面对失守所罗门群岛的威胁,自然不会退缩。

之前为了封锁华夏通往澳洲的航线,rì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大部分都用在了东南亚,进入珊瑚海很是方便。

况且在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上的舰队也有援军赶来。

到了10月11rì的时候,rì本人已经聚集起了5艘航母和7艘战列舰的规模。

没有孟享的插手,双方都不是很明了对方的实力。即便是知道,自信满满的双方也不会退缩,何况美国人还巴不得吸引rì本人的主力在珊瑚海决战,一战天下惊呢。

10月12rì下午,不等美国人的舰队靠近所罗门群岛,rì本人的舰队就已经追寻到美国舰队前锋的踪迹。

双方的海航战斗机首先来了一个全接触。

65架美国战斗机和48架rì本战斗机,从下午3点左右一直打到黄昏漫天,才各自分离。

11比23,美国人小胜一把。

但随着情报的汇总,双方都知道大战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12rì晚上,双方的侦察机的发动机的声音不断的嗡嗡作响。

在舰艇周围,照明弹和曳光弹以及探照灯不断的穿透海上浸透夜幕的雾气,直到轰炸机和鱼雷机带来的巨爆的火光映照半边天空的光明。

经过了一晚上的试探侦查,双方大致摸清了彼此前锋的位置。

虽然没有探查到主力位置,但双方都觉得对面拥有三四艘主力战舰的编队已经是对方的主力了,于是在夜间就开始发动起了第一轮针对舰船的进攻。

夜晚的攻击中,雷达技术比较成熟的美国人再次小胜一局。

击沉一艘轻巡洋舰,重伤rì本人一艘航母,轻伤一艘战列舰的攻击比起自己重伤一艘航母的代价要好很多。

双方的试探在13rì凌晨各自的主力舰队赶到的时候结束。

钢铁在海水、火焰中的决斗开始了。

……

“美国人必胜无疑!”王修敲了敲手中的教杆道。

在不断的从德国海军、美国海军,甚至英国和rì本海军中汲取营养后,华夏海军中的年轻将领们已经都成长了起来。不少出类拔萃的年轻军官凭借着他们的先进意识和扎实的功底以及对国家至高的忠诚,在孟享有意无意的扶持下,已经慢慢的取代了老一批海军将领。

王修虽然实际行动上缺少果断,但靠着慎密的思虑谋算,已经是被沈鸿烈戏称为华夏海军未来的总参谋长了。

“不错,有心算无心,而且美国人这一次出动的舰队规模太庞大了!”陈策在旁边点头道。

这么庞大的行动,孟享手中早已经有了足够的情报。

美国人此役出动的大小小的附属船只都有三百多艘,在后勤补给上足以支撑打一场持久战,弥补了缺少岛屿补给点的缺憾。

而rì本人在珊瑚海附近,除了莫尔兹比港的规模较大外,并不比美国人占多少优势。更何况在华夏从南海和西太平洋附近展开破交战后,rì本海军的油料和弹药已经出现了问题。

rì本人占据的东南亚的油田没有多少转化油料的能力,而油料基本上都被英美荷等盟国控制,即使他们在南洋掠夺的过程中,搜刮积累了不少的油料,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