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⒑捅菹掠诤蔚兀俊弊谠换挪幻Φ男ψ潘档馈

宗元此话不但反驳了孔融对曹操的指责,还暗中讽刺孔融无视朝廷之命,这对于时时以汉臣自居的孔融确实是一大打击。

“哼!陶恭祖乃仁人君子,又岂会派人劫掠曹操之父。”孔融恨恨地说到。

“文举公,此时是否陶谦主使已然无解。如今还是回到曹公的命令上吧。曹公大将张辽已经率大军进入青州,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北海。无论是战是和,都需有个定论,若一味的为徐州之事纠缠,文举公却不是徐州刺史。”宗元面带笑容的调侃道。

“你……”孔融被宗元这一通调侃火气陡升,正要发作,却被四周的官员一阵劝解方才没有发作。不过这时他也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曹操入主青州之事绝对不是他能够阻止的了。

“诸位还有何意见?”孔融此时尚不甘心,还想看看属下的官员是否能有反对意见。

可是形势比人强,纵然这些官员中有孔融的支持者,但在曹军和宗元的双重压力下,没有人敢于在此时反对宗元的提议。

见此情形,孔融纵使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了,他手中不过上千家丁和士兵,又局限在剧县一地,最多自保而已,如何能使宗元的对手。

“唉!将此事报知淄博(青州治所,刺史焦和所在),由刺史大人定夺吧。”孔融长叹一声,只得将此事向上推,让自己的上司去烦心吧。

曹操的檄令也传到了正在平原激战的袁谭和田楷处,两军在得悉曹操檄令后竟然不约而同的停战罢斗,紧闭营门,召集手下商议此事。

先说袁谭,他在营帐之中大骂曹操,什么阉宦之后,不顾盟约,得着什么骂什么。索性的是他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还清楚自己身边尚有父亲袁绍的部下,言辞中虽然激烈却没有粗口,算是给自己留了一个体面。

“大公子,曹孟德此事已然发生,我等再有不甘亦无济于事,还是商议如何应对的好。”袁绍派到青州的谋士郭图对袁谭劝解道。

“公则先生,我父为关东联军盟主,曹孟德岂敢不尊盟主号令?何况我军兵精粮足,若是那曹操真要来攻,我亦不惧。自当领兵挡之,也要让其知道我河北男儿的豪雄之气。”袁谭虽然在郭图的劝说下停止了发泄,却不自量力的想和曹军一较高下。

郭图听了不由得心中叫苦,如今袁绍主力俱在幽州和公孙瓒做最后的较量,又那里抽得出援兵来增援袁谭,而曹操却结束了徐州之战,完全可以将主力开进青州。以一隅敌全力,他郭图还没这么强大的信心。而袁谭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言也让郭图暗自觉得是否保错了主子,他看的清楚,下面张郃、高览等将领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了不屑之意。

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郭图也只能接受现实,期望袁谭日后能成熟起来。他振振精神,对袁谭说道:“大公子,如今曹操身为朝廷任命的镇东将军,即有权力管辖青州之事,若我等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将对主公的声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为今之计,当将此事立刻报于主公知晓,由主公定夺。”郭图也和孔融一样选择了将矛盾上交,由上司去伤脑筋吧。

“镇东将军?我父还是车骑将军呢!……”袁谭洋洋自得的说。可当他看见郭图无奈的眼神时,他这才想起来,他父亲的车骑将军是自封的,而曹操的镇东将军确实朝廷封的。虽然此时诸侯们都已不再听命于朝廷,但朝廷的明确封赏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若袁绍真欲用车骑将军的身份去压制曹操的镇东将军,那才真叫让天下人笑话呢。

他身边的郭图和下面的张郃等人也不知该如何回应袁谭的话,张郃和高览相视一眼,两人分明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四个字——“虎父犬子”。

“吭,吭。啊……对!公则先生所言甚是,立刻将此事报知幽州父亲处,交由父亲定夺。”袁谭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咳嗽几声加以掩饰,然后顺水推舟的认可了郭图的意见。

此时郭图又能说什么呢,对面就是田楷,接着又有曹操介入,何况曹操的将领夏侯惇、乐进此时就屯兵在东郡、济北,和平原隔河相望,随时可以出兵平原。只不过袁、曹两家此时还是盟友,这事情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若真要依着袁谭蛮干,不等袁绍大军来援,曹军随时可以帮助田楷夹击袁谭。若是袁谭兵败,就再也无妨牵制田楷,一旦让田楷的兵力从平原抽出,去增援幽州,那将会让袁绍统一河北的大业无限期的往后推移。

“大公子既然已经决定,那图就立刻将此时禀报主公。在此期间,还望大公子能罢兵息战,只需让张郃将军派人骚扰田楷,让其不得北归就行。”郭图心中抹了把汗说道。

“行!就依先生之意。”袁谭这次没有再多说什么,爽快的接受了郭图的意见。

郭图这时候又觉得袁谭能对自己言听计从是意见多么好的事情,这也是一个谋士对主公最好的盼望,于是他又觉得辅佐袁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在袁谭下令散帐,郭图兴冲冲的出去传书时,张郃和高览却拉在了后面。

高览对张郃说:“儁乂兄,听闻此次率兵入青州的是曹军大将张辽,此人自初平元年起就名扬天下。战汴水、平兖州、攻徐州、斗吕布,战绩斐然,名声赫赫。若非此时时机不对,我真想借此机会和他较量一番。”

张郃心中暗自想道:难道就你想,我就不想嘛。可论个人对战,吕布是何等的威风,据闻还在濮阳吃了这张辽的亏,我等可不是吕布的对手。再说指挥军队,我手下不过万人不到,还有上司掣肘,而张辽不但被曹操赋予全权,手中又有数万大军,再加上兖州随时能够给予他增援,又岂是我等能轻易撼动的。

张郃无奈的对着高览笑道:“兄弟,我等只是主公的部下,一切还需听命行事。曹公和主公乃是盟友,我们切勿宣扬有损两家盟约的话语。慎言啊!”

“唉!儁乂兄,我知你谨慎。放心!我就在此说说,之后再也不提。”高览明白张郃的顾忌,在袁绍麾下,他们两人都是原冀州牧韩馥的部下,不但受到袁绍军中老资格的将领如淳于琼、颜良、文丑的排挤,更是被文士们压制,也只有沮授、田丰、荀湛等人还对他们保持这一份客气。生活艰难啊!

“呵呵呵!”

两人相对一阵苦笑,回到各自的军中去了。

第104章

再说曹军的行动。

曹洪、臧霸率军两万,在轻松拿下黔取城后,曹洪分兵五千,命曹海率领,向东北攻取不其、昌阳和东牟三城。这曹海原本是被曹操调入虎豹骑的,结果他因为在虎豹骑中没仗打,最后通过张辽和曹洪的关系,在曹军出兵前被曹纯放了出来,曹洪正好让他负责一方,也他好好过瘾。

而曹洪和臧霸则率主力快速行进,北海东部的壮武、即墨、胶东、挺县、观阳和东莱郡的长广也再就接到宗元的命令开城放行。曹洪只是留下了数百士兵权作象征,大军适当的从城中取些粮草补给,就马不停蹄的进入东莱郡的西北部。

十月初五的清晨,因为曹军的行动迅速,东莱郡卢乡城虽然已经知道曹军要进入青州的消息,却想着前面又北海诸城挡着,曹军不会这么快就抵达卢乡。所以,一大早,卢乡的守军士兵依然像往常一样打开了城门,让百姓出入。而这时,早就埋伏在卢乡城外的曹军在曹洪的一声令下呐喊着向城门方向冲去。卢乡的守军原本就不多,而且大多未经历过战场的厮杀,乍一看见无数的敌军杀出,城门边上的守军士兵尽皆不知所措,乱成一团,即使带兵的什长、队率高声呼喝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这些尚有一丝明白的军官和几个士兵想要仕途去关闭城门,但这时曹军已然杀到。孙观一马当先,冲到城门边上,挥动手中的长矛,轻而易举的击杀了几名意图关门的士兵,阻止了守军关闭城门的企图。这时候,随后跟进的曹军士兵也赶到城门边,纷纷从孙观身后涌入卢乡城。面对着不断涌入的曹军,卢乡的守军士兵们终于失去了抵抗的念头,放弃城门返身就跑。这一下,曹军的行动就变得更加的简单了,两千步兵鱼贯而入。卢乡县令和县尉在看到大势已去,十分明智的宣布投降。

“哈哈哈!子廉将军,你这一下可谓老到之极,进入东莱后就分兵行动,又利用卢乡城的大意轻易攻入城中。出兵前,张将军还千叮咛万嘱咐的,现在看来,这完全没必要嘛。”臧霸在曹洪身边对曹洪此次的指挥大加赞扬。

曹洪此时倒是很谦虚,他向臧霸摆摆手说道:“臧将军休要再夸,我自家事自家知。我性情急躁那是事实,如此主公和文远才会对我千叮万嘱,才会让臧将军你从旁辅助。而这一战,我不过是根据卢乡的情况照搬了文远制定的攻城策略中的一条而已。”

“张将军还制定了攻城策略?”臧霸闻言奇道。

曹洪点点头说:“嗯。文远曾在闲暇之时,针对战事中的各个方面,如攻城、守城、伏击、奔袭等等都制订了多个计划,分别针对不同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就说攻城吧,就有偷袭、强攻这两大类,下面还分别又多个小项。我今天对卢乡的策略就是采用的偷袭中的一个小项。”

“啊?”臧霸有点傻了,他没想到还有人会如此提前制定出战争计划,在他的脑海里,战争就是要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

其实这是臧霸误会了,张辽不过是针对战争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应对方案,这也是他想到了后世的各种预案才开始动手的。在张辽看来,用兵之道虽然要随机应变,但提前就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先的安排和演练,会让士兵们在遇到相类似的情况时不会因为慌张而导致战斗力受损。

在后世,德国的参谋本部就因为严谨的作风和他们制定的作战预案而使德军战斗力强悍到欧洲无敌。而其他各国也有相似的情况,诸如美军也针对战场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各种不同的预案,并对士兵进行了又针对性的训练。虽然后世常有人说德军虽强,整支军队如同一块钟表一般准确的运作,从指挥官到士兵都是非常精确的按照既定的战略、战术意图来运作。只要看穿他们的目标,德国的军队战斗力固然强悍无比,但也不至于无迹可寻!还说若是将一丝不芶、循规蹈矩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战争中将是最大的败笔。

对于这样的论点,张辽却认为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某些战争中的必然其实完全可以用实现制定预案,让士兵们进行演习的办法来强化士兵的应对能力。至于战场上的奇谋妙计,那是指挥官和谋士们的责任,张辽这套方案针对的只是普通的士兵。只要能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多一些生还的机会,曹军就会多出很多经历过实战的老兵,战斗力自然就要比其他诸侯强大,曹操统一天下的大业也将得到武力上的保证。

“呵呵呵!”看到臧霸有点傻了,曹洪不禁笑出了声,他对臧霸说道:“臧将军,当时我看到文远搞出来的一大堆东西,也是你如今这个样子。不光是我,当时除了郭奉孝那个估计事先知情的浪子外,所有的人都一个样。现在有人说我军中于禁最善守,其实只要看过文远那套东西的人,绝对不会认为于禁是我军中最善守的将领。”

这时候的臧霸也正为刚才的失态有些尴尬,曹洪的话正好让他有了台阶可下,“哦,日后若有机会定要见见张将军的这份东西!”臧霸说。

“有机会的,文远说过这东西要不断的完善,无论谁有了不同的设想和经历,他都会将其录入这份预案之中。”曹洪说道:“好了,估计此时城中已经安定,咱们也该进城休息一下了。”

“正是。此次我军再度分兵,估计最晚明早,各城的军报都会过来的。”臧霸说。

这次曹洪在进入东莱西北部后针对西北六县防御兵力不足的现状果断分兵,每一城都由两三千不等的曹军分别应对。曹洪和臧霸则没有分开,而是跟着孙观这一路兵马到了卢乡。曹军为了出其不意,在离开北海时就连夜行军,加上没休息多久就立刻攻城,士兵们早已相当的疲惫。反正西北六县各有专人负责,曹洪和臧霸也不再急着前进,而是抓紧时间让士兵们赶紧休整,以应对之后的扫平东莱郡黄巾残部的任务,这才是他们此次出兵的重头戏。

而这时候张辽也经过朱虚、营陵和平寿三城,三万大军接近剧县。

虽然北海经历过十万黄巾的攻城之战,而且还获胜了。但十万黄巾的战力根本不能和正规的官军相比,而曹军又是官军中的佼佼者,这三万人营造出来的气氛足以让宗元派出城迎接张辽的人为之咋舌。

“好家伙,这些士兵身上的气势如此撼人,曹军战力强大果然不是吹出来的,比我在平原见过的袁绍军和公孙瓒军的士兵都要强上好多。”宗贝(这里借用《三国武器批发商》一书中有关北海宗家的人员姓名,但人物关系会有所不同。)心中暗暗想到。

宗贝又将目光转向他侧后方的那位曹军将领,“这人就是曹军的大将张辽,很有名的一员大将。不过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嘛。个子高点,身材还算可以,脸上始终带着意思微笑,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若是他脱去盔甲,换上袍服,倒有点像是一个文士。哎呦不好!他似乎发现我在注意他了。眼睛好亮,这才像一个威名显赫的将军”宗贝一边暗中嘀咕,一边赶紧收回他的目光。宗贝看着的人就是张辽,他是北海军中的司马,也是宗家着力培养的接班人。正因为如此,他这次才被他的父亲宗元派来迎接曹军。为的就是让他能借机会和曹军高层拉拉关系,顺便看看能否发现曹军强大实力背后的秘密。

张辽虽然面带微笑的跟着大队行军,宗贝那四处乱晃的脑袋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在宗贝将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时,他却没有立刻就做出反应,而是接着余光在观察这个宗家未来的家主。不过宗贝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的实在太久,让张辽明白了这个家伙现在还不过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菜鸟,估计此时他好奇的心思比探秘的心思更加重。但张辽的对宗贝的注意也吓到了宗贝,让他收回了目光。

“北海宗家!或许宗元那老家伙是个老狐狸,可是他的接班人似乎还很不成熟哦。若是能将这小家伙待在身边,对将来青州的人心倒是个伏笔。他好像还是北海军的军官,看来宗元他们这些老狐狸虽然不能总结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精辟的话,但是他们还是清楚军队的重要性的。和徐州的曹豹一样,都是死抓着军队不放的主。嗯,青州将来确实是要重整军队,还要建立水军,不对,应该是海军。是让这小家伙留在陆军还是让他去海军这个很有前途的军种呢?”张辽此时不过24岁,宗贝虽然比他年轻,却也有20岁了,是行过冠礼的人,张辽称呼他小家伙,确实是宗贝自己缺乏历练,让人看上去感觉不成熟。但是张辽现在就盘算如何安排宗贝的未来,似乎有点“养成”游戏的想法。可人家宗贝却不是什么正太,可见此时的张辽确实闲的发慌了。

就在张辽无聊的随意乱想,无限制的发挥着他“超人”的想象力的时候,剧县的城墙渐渐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北海城到了。

正在预载后面的章节……

第105章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各军注意戒备。”张辽向他身后的张新说道。

“诺!”张新应了一声,回头向几个亲卫各自交待了一番,然后分别向前军、后军而去。

宗贝这时也调转马头,来到张辽面前,向张辽拱手行礼道:“张将军,前方就是剧县。家父和剧县的官员、士绅均在城外迎接将军大驾。”

张辽看着宗贝,这时的宗贝一改之前的“菜鸟”形象,说话彬彬有礼,气度不凡,这才是世家子弟的风范。虽然举手投足间还有些稚嫩,但这只是经验不足的原因。这让张辽更看好宗贝的未来。

张辽又抬头向城门处看去,果然如宗贝所言,城门前又一大群人在等着,没有士兵,都是一些身着袍服之人。张辽的目光又向上移,在剧县的城墙之上倒是金戈林立,士兵精神十足的站在城上,排的密密当当。张辽的眼神很好,他甚至在几处重要防御之地发现了不少弓弩手,只不过他们手中的弓弩都没有处在待命击发的状态。

随着张辽的沉默以及他的视线在城墙上来回的扫视,宗贝也发现了问题。他回头向着张辽看着的地方放眼看去,顿时让他心中一惊。他此时只觉得心里发苦,暗自不停的抱怨这自己的父亲。

原来宗元即使决定投靠曹操,他也不想就如此投靠过去。在他知道率兵进如青州的是曹操的大将兼妹夫张辽的时候,就决定在迎接曹军时想曹军展示他北海军的军容,要让曹军不能轻视自己。这事情宗贝也事先知情,但他却没想到宗元会在城头排满了士兵,这种显示军容军威的举动几近示威,甚至有恐吓之嫌。而宗贝曾跟着曹军一路行军,对曹军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北海军的士兵和曹军士兵根本就不再同一个级别上。若曹军真要决定攻城,宗贝相信,剧县守不了多久。

其实这也是宗贝没有看到曹军的全部,张辽的前军是一万曹军精锐,中军是五千曹军精锐,后军则是一万五千原徐州军士兵。虽然这些士兵也是徐州军中精选出来的精锐,但在配合上完全没有真正的曹军士兵那样的熟练和默契。不过真要打起来,他们的实力也不比北海军的士兵差。

“张……张将军,这……这……”宗贝此时已有些不知所措,话都说不利落了。

张辽收回目光,对着宗贝笑了笑道:“宗少将军无须如此,令尊的心意我能理解。不过理解归理解,面子我还是不能丢的。”

宗贝的心情此时就犹如那波涛中的小船忽上忽下,刚被张辽的前一句话稍稍安抚一点后却又因为张辽接下来的话再度忐忑起来。

“张新!传令全军。列阵!”张辽对着刚刚回到他身边的张新喝道。

“诺!”张新也被剧县城墙上的状况惹恼了,一听张辽下令立刻大声应道。

曹军不愧其精锐之命,两道命令相差时间不长,但就在张辽列阵的命令下达不久,曹军就很快的排成了几个整齐的方阵,各兵种配合默契,隐隐有戒备和攻城之意。

看到曹军的举动,宗元和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