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晔笑笑道:“也没什么了,该准备的都和往常一样,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臧将军那里有些事情需要将军定夺。”

“嗯?宣高这里有事?”张辽将视线转向臧霸。

臧霸看到张辽看向他,笑着说:“只有一件事,就是北海宗家愿意和咱们谈谈。”

“好啊。愿意谈就好。只要能交流,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求同存异。我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如同……如同石头般不愿开口的家伙,让人无从着手。”张辽差点儿就出了粗口。

“这倒是。此次我让人带信给宗家家主宗元,凭的就是昔日的一点交情。但是宗元似乎对此有些意思,而且我们的人也探到宗元和孔融不和,我们可以从此入手。”臧霸说。

“这事情我就不管了,如果宗家要来商谈,就由子扬和他们谈。宣高只需将他们带到子扬那里就是。”张辽不想和宗家费嘴皮子了。之前曹操势力不大,他要出动出头为曹操联络糜家,现在曹操已然控制两州之地,兵强马壮,他也不再主动出头,身份不同了,架子也要有的。而且,不再主动的和这些世家们有什么瓜葛,也能少招惹些事端。

“好了,这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好歹也是主公麾下大将,从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我去做吧。子扬,你能者多劳,又负责我军内外联结之事,就多担待些吧。”张辽一看刘晔要说话,赶紧把话说死,他真的不想再为这种事情费精神了。

“诺!”刘晔原本也只不过是想谦虚一下,既然张辽如此说,他也没必要再推辞了。

“子廉,此次我在主公面前给你打了保票,由你单独负责东莱郡一事。但是你性子还显急切,故而我让宣高为你副将,遇事多与宣高商量,他可是经验丰富啊。”张辽又对曹洪说。

“放心吧,文远。我绝对不会让主公失望的!”曹洪信誓旦旦的说道。

张辽笑了笑没有接曹洪的腔,他对着曹洪和臧霸说:“子廉、宣高,这次你们需要多少兵力来解决东莱的问题?”

曹洪和臧霸对视一眼,曹洪挠挠头说:“东莱郡除了黄巾残余,就是那些各个城的中势力,不过我对那里的情况不太熟悉,但是估计有一万多兵力应该就够了。”

臧霸这时结果曹洪的话说:“我久在琅琊,对东莱还是比较熟悉的。东莱的西北六郡因为靠着北海,还是比较太平。但是其他几个城就不怎么样了,若不是城中的某些势力和黄巾隐隐达成某些默契,为他们提供粮草,才换的城中的安全。不过自从青州黄巾的大头领管亥在围攻北海时被刘备所杀后,这些黄巾群龙无首,已成一盘散沙。若是将军同意,恩威并施之下不难将其全部收服。到时候再携此余势,可以一举荡平东莱的其他势力。”

“那以宣高之见,你们需要多少兵力?”张辽问道。

“有两万足矣。不过对付这些黄巾,还需要骑兵。”臧霸说。

张辽略微算了一下道:“这没问题。我们这次又两万士兵,再加上三万徐州军就是五万大军。我给你们五千精锐,其中又一千骑兵,你们再从徐州兵中挑出一万五千会水性的士兵,合计两万人,目标又两个,一是平定东莱,二是之后在东莱沿海寻找良港,为将来的水军找到安家的地方。”

这时候的东莱郡辖区就是后世山东省的沿海地区,青岛、威海、烟台都在东莱郡的范围内,后世的胶州湾、威海卫和刘公岛这样的优良军港也在其中。青州的地质结构也确保了东莱郡沿海没有想它的南北邻居那样因为黄淮冲积而改变,所以张辽向曹操建议将水军建立在东莱郡也是考虑到这里的港口可以长久使用。也是想改变中国海军的历史,将中国真正的海军的建立时间提前到公元二世纪末。虽然他不能捞到“中国海军之父”的名头,也可以在中国海军的建军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也算是一种名留青史了。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张辽将寻找军港的任务也交给了曹洪和臧霸,他也将刘公岛及胶州湾这两个地方隐晦的告诉了曹洪,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军港也能在曹军北上南下时为曹军提供便利。

“能有一千骑兵,就不用担心黄巾跟我们到处游击了。再加上近两万大军,还有臧霸将军从旁襄助,若是还不能彻底平定东莱,我就真没脸再见主公了。”曹洪说道。

“你能如此想就好,不过不用刻意追求完美,只要能安定东莱就行,对于那些城中的势力,只要他们不明着找麻烦,之后的事情自然有主公他派人解决。”张辽担心曹洪会因为性子急而和这些地方势力发生冲突,所以又叮嘱了一句。

“嗯,文远你放心吧,我会克制的。”曹洪知道张辽这是为了他好。

张辽接着又对着坐在最后的孙观等人说:“此次对青州的行动,孙观、吴敦和尹礼三人也将跟随大军行动。你们三个记住,在不违反军纪的前提下,多立下些功劳,也省得你们总觉得比别人低一等。”

张辽的话是有所指的,孙观三人是跟着臧霸改换门庭的,可自从归入曹操麾下,他们就没有随着大军立过功劳,所以老是有心结。这些人虽然出身并不高贵,但他们却也有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曹操收编了他们,也给予他们和自己的其他将领们相同的待遇。而他们却始终在琅琊,没有出战的机会。所以虽然没人说他们,他们却老是觉得应该为主公曹操立下功劳来报答他的恩遇。这也是草莽的忠义观。而张辽正是察觉了他们的心思,正好又不能让臧霸在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所以正好借这次机会将他们全部拆开打散。

“真的?我们也可以出战?”孙观、吴敦、尹礼三人都很激动。

臧霸也为自己的这三个兄弟的心结而感到有些棘手,现在张辽的话正好让他不用再为兄弟们担心了。

“当然是真的。免得你们老是乱想。”张辽笑着说。他对这三人的想法还是很欣赏的,因为他们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让反感了尔虞我诈的争斗的张辽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感觉。

“那我们随着那位将军行动?”

“我们走了那琅琊的士兵谁来统领?”

张辽抬起右手做了个向下压的手势,让他们暂时安静,然后说:“你们随那一路大军现在还没有定,但是一旦决定出发,在出发之前一定会给你们命令。至于你们随大军离开琅琊之后,我自会禀明主公调人前来接任琅琊都尉。此外,宣高原为琅琊相,但也要率兵出征,这琅琊的政务就将完全交给孙康,由他这个琅琊丞来主持琅琊日常事务。孙康,有压力吗?”说着,张辽看向孙康。

孙康没有说话,只是坚定的看着张辽,用力的点点头。

“纳于言。那还需敏于行方可。”张辽又叮嘱了孙康一句,然后对刘晔、曹洪、臧霸等人说:“那我们将现在就到沙盘那里,就此次行军路线做一个推演。”

“将军先请。”

“走吧!”张辽带头向他自己建立的作战室走去。

第102章

在结束了和部下的通气会之后,张辽每日除了在军营里检查士兵的训练就是在和刘晔研究青州的局势。郭嘉的部下奉了曹操和郭嘉的命令将打探到每一份关于青州的情报都复制一份送到张辽这里,再加上张辽这里自己获得的消息,每一天张辽的沙盘上都会有袁谭、田楷和黄巾军兵力部署的新的变化。

剩下的时间张辽也没有一味的扑在工作上,他以书信和家中保持联络,在宏观上指导着曹清对对自家的作坊进行改造,向着汉末第一个科技研究院转型。张辽希望他自己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让现在的同僚和世家们看到重视工匠的好处,为此他可是暗中准备将记忆中的有关火药、武器、煤炭、烧砖等当前汉末所没有出现的东西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大规模应用的东西统统让它出现这个时代。张辽相信,只有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从中获得利益,品尝过好处的人们是不会对这种形式的“研究院”视若罔闻的。或许张辽不能目前就改变工匠们的地位,但却能让技术不再被视为奇巧淫技。若是能改变中国历史上因为歧视技术人员而造成的近代史上的屈辱,张辽就觉得不枉他这次“回来”一趟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被曹操派到长安的毛玠和吕虔也带着盖有皇帝印玺的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的圣旨回到了兖州,曹操就此得到了直接干预青、兖、徐、扬四州的权利。但目前扬州几股势力犬牙交错,袁术、吕布、刘繇、刘备和孙策这些势力明争暗斗,孙策更是在直接在江东大打出手。曹操也不会在此时介入这个乱局,他的目标就是青州,只有将青、兖、徐三州统一起来,他才能和即将囊括幽、冀、并三州的袁绍相抗衡。至于扬州,就让他们现在去打生打死好了,只要适当的控制一下他们的程度,让他们在自己腾出手来事前保持着均势,到自己击败袁绍后自然会解决他们。

虽然曹操不知道因为张辽的缘故,让他目前的势力比历史上的曹操要强上百倍。但曹操很清楚,他现在的力量与袁绍相比依然有着差距。袁绍早已掌握了冀、并二州,幽州眼看也将落入他的控制。而曹操自己手中能完全掌控的也只有兖州,徐州还并不稳定。如今只有借着镇东将军的名义将青州收入囊中,将袁绍挡在黄河以北,方能腾出手来消化徐州和青州。

“奉孝,将这些盖有镇东将军引信的空白信笺和布告送至文远处,告诉他,不管他用什么方式,某只要青州!”曹操转身对郭嘉说。

郭嘉看了曹操一眼,“诺!”了一声,接过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向外走去。

在他的身后传来了曹操喃喃的自语,“本初,当年你我就心存竞争之意,如今战场上见!”

曹操如今就坐镇在郯城,距离张辽所在的开阳并不远,若是快马加鞭,也就是半日不到就可以赶到。郭嘉派出的人是午时出发,酉时不到就赶到了开阳城。

张辽接到曹操的命令后立即派人将刘晔、曹洪、臧霸三人再度召集起来,商议出兵一事。

“诸位,主公已获得朝廷镇东将军的任命,现对我等任命如下:张辽除偏将军,迁骁骑将军;曹洪除裨将军,迁历锋将军;臧霸迁扬威将军;刘晔改任参军。镇东将军、费亭侯领兖州牧曹操。”张辽首先将曹操对自己及曹洪等人的任命宣读了一边。

果然不出张辽所料,因为曹操官职的提高而使得自己也得以升官,曹洪和臧霸极为高兴,但臧霸明显还能控制,不像曹洪如此喜形于色。而刘晔则平静的很,完全是一副名士风范。

张辽没有立刻制止曹洪的兴奋之意,而是等了一段时间,知道他自己平静下来后才说:“主公高升,咱们也升官,高兴一下没关系,不过不可过头。须知将来你们还有得升官呢,难道每次都要兴奋异常?”

曹洪有些不好意思,头一低说:“嘿嘿!文远,我知道了。”

“好了,闲话咱们少说,主公的命令已经下达,我军将封镇东将军之命,率兵进入青州,扫平青州盗匪,安定青州目前的局势。”

说到这里,张辽扭头对刘晔说:“子扬,这里是主公派人送来的加盖这镇东将军引信的空白信笺和布告,你费费心,将信笺按照不同的对象填写好,派人送到青州各地官员手中,布告则要传遍青州地域。”

“诺!”刘晔也不废话,直接结果张辽递过来的东西,应下了张辽的命令。

张辽将东西交给刘晔后又回过头对曹洪、臧霸说:“刚在是先礼,免得别人说咱们不教而诛。接下去就是咱们这些统兵之人的活,以赫赫军威为咱们的礼数压阵,免得别人轻视咱们,若还有人不服,直接打服他为止,这就是后兵。不过青州的这帮家伙自由散漫惯了,就是现在的青州刺史焦和也无可奈何,所以你们别担心这些家伙或因为区区一通文告就欣然来投,最终还是要靠咱们手中的武力。”

曹洪搓着双手嘻嘻笑道:“这咱们知道,否则主公何必将咱们调到此地,又给咱们准备兵马粮草,还不是明摆着知道这群家伙不会乖乖听话,让咱们把他们揍一顿嘛!”

“是啊,张将军。咱老臧投效主公也有些时候了,可始终待在这琅琊,此次能出兵青州,终于能为主公出力,没啥说的,绝不会让主公失望。”臧霸现在也是斗志昂扬。

“两位情绪很高,这很不错。这次主公命我为主将,现在我命令如下。”张辽话音刚落,曹洪和臧霸就立刻严肃起来,刘晔也想张辽这里凑了凑。

“曹洪、臧霸,十日后,即兴平元年十月初一,命你二人领军两万,自诸县、东武出兵,先取东莱郡黔取县,然后直接北上,包括北海的壮武、即墨、胶东、挺县和观阳五城也交给你们,然后拿下卢乡、当利等东莱郡最富裕的西北六县,彻底封锁东莱黄巾的出路。北海这东面之地皆是平原,有利于大军快速行进。你等当动作迅速,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封锁任务。之后该如何对付,就由你们自行决定,不必事事请示。”张辽对曹洪、臧霸说道。

“诺!末将领命!”曹洪、臧霸应声领命。

张辽这时脸上换上笑容道:“子廉、宣高,你二人现在就去整顿兵马,反正该挑选的兵员也都早已准备就绪。子廉,我再叮嘱你一句,凡事多想想,宁慢勿急。”

“嗯!”曹洪使劲的点点头。

臧霸则一脸肃容的说:“请张将军放心,臧霸必会尽心竭力辅助曹将军的。”

张辽看着眼前的两人说:“有宣高在,我没什么不放心的。此次你们出兵后,我也将亲率三万兵马自东莞,过郓亭、邳乡,进入北海。沿途的朱虚、营陵、平寿三城我将不会为此多费时日,大军直接兵临北海治所剧县。”

这是刘晔说道:“张将军,那宗元……”

张辽说道:“子扬,你现在就要提前联络宗元,告诉他,若他不能控制北海守军,在我军到来之时开城投降,我将引兵攻城。到时候,休怪我张辽说话不算数。还有,传令济北乐进,让他重兵屯驻与青州接壤之地,与我等行动遥相呼应。”

“明白了。”刘晔说到。

“好,既然都明白了,我就不再留客了。各自回去准备,三日后,两路大军同时行动。子扬,你再将我军计划详细报之主公。”张辽见没什么可交待的了,就下了“逐客令”。

“诺!!!!”

几个人都离开后,张辽又展开了郭嘉送来的曹操的命令。刚才他只是将有关自己这几人的任命报了出来,其实这上面还有有关其他人的任命。就像夏侯惇为都护将军;夏侯渊为奋威将军;曹仁为奋武将军;曹纯为护军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李典为偏将军;于禁为裨将军;典韦、许褚皆为牙门将。程昱为军师,领兵曹从事;荀彧为别驾;郭嘉为军师祭酒,其余满宠、荀攸、毛玠、任峻等人各有任命。

“呵呵!官职大派送嘛!主公倒是不吝啬,不愧为雄才大略的曹孟德!”张辽拿着那份命令,心里暗暗想着。

军令如山倒!张辽的命令一下达,曹军各部就立刻行动起来。

曹洪和臧霸在结束军议后就分道扬镳,臧霸手持张辽的调兵命令去了东海祝其县,他不但要将自己这一路的一万五千人马调到诸县,还要命令剩下的一万五千士兵开往东莞待命。曹洪则带着张辽早已为他准备好的五千精锐向诸县进发,为大军打个前站。

刘晔则按照张辽的指令,一面向曹操汇报进军计划,一面派人向青州各低送达曹操的命令,还要联络北海的都尉宗元,务必要在大军进入北海之前确认宗家的态度。

而臧霸的几个旧部孙观、吴敦、尹礼也各有安排。蔡阳已经到了琅琊,接手了琅琊都尉一职,孙观将跟随曹洪和臧霸进攻东莱,而吴敦和尹礼则被张辽带在身边。

很快的,十天时间就过去了。在兴平元年的十月初一,曹军在吞并徐州没多久就再度向青州派出了大军。曹军大将张辽在琅琊率兵直扑青州腹地北海。

第103章

“诸位,曹孟德以镇东将军之名传檄我青州各地,诸位有何见教?”

北海剧县的太守府邸,孔融正召集城中的主要官员议事。

“太守,曹公如今已被朝廷任命为镇东将军,那青州事务曹公亦有管辖之权。此次曹公以平定青州局势为名下令我等听命,我等也不能违抗。否则将至朝廷任命于何地?”

说话之人言语间大义凛然,俨然是朝廷法统的坚定维护者,其实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家族在这北海的利益着想而不愿于曹军发生冲突,以至于家族实力受损。这人正是当前北海的统兵之人,宗家家主宗元。

宗家在北海的势力根深蒂固,百年来和北海各阶层早已盘根错节,即使是朝廷实力强劲之时,也不能将其连根拔起,所以宗元的话音刚落,这屋里的诸人中倒有一大半随声附和。

孔融虽然是现任的北海太守(北海国除设郡),更是孔门嫡传子弟,但确实算来应是豫州人氏(曲阜即现在的鲁国鲁县,原属豫州),在这北海却不是宗家的对手。孔融对此也没有办法,他虽先是国相,后为太守,却手中无兵,如何能压得住宗家。要知道,当年陶谦入主徐州之时也凭借的是自己带到徐州的数千丹阳精兵。

正因为孔融无兵,才面对管亥的攻城手足无措。其实以宗家的势力,又怎会让管亥如此妄为,不过是要借管亥给孔融一点教训罢了,能在北海立足的世家,又怎会对黄巾一点控制都没有。只不过世事难料,当中杀出个太史慈,又招来了刘备三兄弟,不当让黄巾折了管亥,还让孔融暂时得到了助力。凭着刘备的三千精锐和关、张的勇猛,宗家在剧县被完全压制,孔融也腾出手来控制了部分军队。直到刘备南下徐州,宗元才再度占得上风。但此时,北海已不是宗元的一言堂了,孔融也有了说话的机会。

孔融见宗元如此说话,虽然觉得不太对劲,但也没有多想,只是接口说道:“曹操乃阉宦之后,之前攻掠徐州,实乃无视朝廷,依强欺弱之举。若此时任由其介入青州事务,必然后患无穷矣!”

“呵呵,孔太守此言差矣!曹公攻徐州,乃为报其父被陶谦手下张辏髦稹3⒃对诔ぐ玻羧斡沙鹑隋幸#芄穹遣坏蔽俗印4烁赋鸩还泊魈欤芄Τ鲇忻T偎挡芄酱喂バ熘荩缶街Γ诎傩涨锖廖薹福的巳室逯σ玻狼科廴跷薮犹讣啊H缃瘢芄顺⑷蚊恼蚨业热舳圆芄钪弥焕恚胛士滋兀墙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