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自己眼前一群人惊讶的表情,张辽微微一笑道:“这些泰西的学术知识并不比我们上古先秦的学问来的简单,你们也知道,我家有商队打通了丝绸之路,而糜家则利用远洋海船开通了海上通往泰西的道路。在带回大量泰西珍宝的同时,他们也带回了大批泰西之地的学术著作。如今已经有一部分翻译成中原文字,其中内容的博大精深让我大受裨益。”
“将军,这些书籍是否能容我等借阅?”司马懿仗着自己在众人之中的地位,开口问道。
“别急。”张辽笑道:“印刷术本就是源自我家的工匠,我在就安排了家中管事对这些书籍一面翻译,一面付印,至于校对则有我的夫人,伯喈先生的爱女亲自负责。相比诸位不会有意见吧?”
开什么玩笑?蔡琰的学问是蔡邕亲自教授,而且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司马懿等人怎么可能会质疑蔡琰的校对结果呢?听到张辽这样一说,众人的注意力立刻从请教《管子》上面转移到了国外学者的学术著作上。同时也对张辽那两句话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众人嘟囔着张辽的那两句话离开张辽身旁时,张辽“恶狠狠”的瞪了司马懿一眼。司马懿同时也回了一个“抱歉”眼神。
“将军,懿是否可以先睹为快?”司马懿小声道。
“你还没玩了?”张辽无奈道:“少来这一套,你家究竟怎么说?”
司马家虽然还不算士族领袖,自从汝南袁家没落,弘农杨家式微,如今士族的风向标应该是颍川荀家。但司马家的底蕴却十分雄厚,尤其是司马防这八个才华迥异的儿子,所以即便没有司马家取代曹家的可能性,张辽也一定会尽力拉拢司马家的力量。
“家父对此并无异议,家中管事也随着舍弟北上。不过司马家从未涉足过这类产业,还望将军能够照顾一二。”司马懿笑着回答。
张辽心中松了一口气,他露出满意的表情道:“这没问题。张家将退出毛纺产业,正好让司马家顶上。倒不是张家不想赚钱,只不过张家产业有点多,人手已经吃紧,如今正是重新调整,清理出一批的时候。不过仲达你也无须担心毛纺业的前景,张家并没有完全离开这一行业,毛纺业所需的机械依旧是由张家供给。”
张辽这是退出一个产业,却依旧把持着这个产业的一道命门。不过司马懿也同样看出了张家的用意,但既然张家依旧留在这个行业,司马家也就不担心毛纺业会成为黄昏产业了。
司马懿心满意足的走了。他并不在意他的弟弟是否能向张辽亲自请教《管子》,根据他对张辽的了解,张辽本人的学问也并不能算是多么的精深,但张辽却有一点远胜当今任何一位学者,这就是张辽能够真正的将学到的东西实际的运用到具体事务中去。学以致用,这才是张辽为之立足于世的真正能力。所以对于自己弟弟的要求,司马懿并不看重,同时还想着该如何结合张辽的实例好好教训一下就快成为书呆子的弟弟。
而且司马懿还注意到了张辽的一件事,那就是对地方公学的学子的使用。张辽对这些完成学业的学子从来不给予主官的任命,学子的仕途起步永远都是从底层、从副职开始。然而如此举措,却使得并州、幽州获得了一大批经历丰富,经验丰富的后备官员。张辽在借着曹彰武装游行的机会将原本已经脱离管辖的上郡、西河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重新纳入并州体系,凭借的就是这些年并州、幽州培养出来的这些官员。再配备上合适的太守,极爱那个曹军的驻地扩张一下,并州立刻恢复昔日大州的模样。最让司马懿佩服的是张辽定下的文化侵略、文化融合的计策已经显示出了威力,许多被吸纳进并州、幽州公学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子弟在学成之后纷纷被派往内陆郡县历练,在忠诚以及才干均符合要求后,便被提拔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如今的朔方郡、五原郡各县县长就有许多是鲜卑、乌桓两族的子弟。如此以汉化的胡人管理被胡化的汉地,将底盘和百姓重新纳入汉家的管辖。如此不动声色便完成恢复旧土的手段,在司马懿眼中,远远要胜过率十万大军北伐乌桓的曹操。
“将军,难道对孙刘两家的方略,将军也束手无策吗?”完成了今日沙盘标识的徐庶、庞统凑到张辽身边问道。
“大局如此,我个人又如何能有逆天之为?况且孙刘两家并非孤军奋战,刘璋、士燮和羌人、氐人均在各地呼应他们。虽说此时尚未影响全局,可是谁知道在我军疲惫之际,是否还会有其他窥视者加入。”张辽苦笑道。
“将军是说韩遂、公孙康?”徐庶问道。
“除了他们,还有何人!”庞统依旧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我想主公不会让这两人坐山观虎斗的,很快主公就会有针对这两家的命令下达。不信?那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第682章 曹操转而向西的目光!
“子和,孤这里有两封书信,你立即命文烈挑选可信之人送到汉中,亲自交到妙才手中。”
合肥城曹操住处,曹操将曹纯秘密招致身边,交待了这样一件事。
……
当这两份书信被送到汉中的征西将军夏侯渊手中时,夏侯渊看完其中一封指名给他的书信后,不禁合上双眼,仰起头,静静的坐了一会。当夏侯渊重新睁开双眼时,他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去,立刻将汉中郡辞曹法正法孝直请来。”
法正自从投靠了曹操后就再度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先是征西将军府司马,随后便是汉中郡辞曹,虽然在这两个位置上法正干的依然兢兢业业,但法正的心中却始终渴望着能够有那种独当一面的机会。虽然他如今的境遇早已经超过了在益州时的凄凉,但看到军报中司马懿、徐庶、刘晔等人在历次战争中纷纷立功,法正的心也是火热的。
可是也不知道曹操是如何想的,法正始终没有得到再度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今他只能在汉中郡辞曹这个位置上消磨着时日,毕竟汉中太守满宠本身就是个极为强势,同时也对法令无比熟悉的主官。
于是,当夏侯渊的侍从登门请法正前往征西将军府时,法正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他终于知道,等待已久的机会来到了。
“参见将军。”法正很快就赶到了夏侯渊面前。
夏侯渊看着被曹操冷藏了两年却依旧没有颓废之态的法正,微微颌首道:“不错!如此法孝直方是主公得用之人才。冷藏了你两年,你却依旧神采奕奕,而这两年内,你在不同任上亦是兢兢业业。好!很好!如今主公终于决定启用与你,孝直,你一展其才的机会到了。”
法正并没有感激涕零的感谢夏侯渊,只是端正的一个长揖礼,但他身躯微微的颤抖却让他激动的内心情感显露无疑。
“孝直,这是主公随书信发来的任命。免法正汉阳辞曹一职,迁镇西将军府长史,领扶风太守。”夏侯渊念完曹操的任命,将手中的任免令递给法正,看着法正双手接过命令后继续说道:“孝直,你此去关中的任务主公已经在命令之后交待了,你自己看就是。目前的局势已经十分明白,天下诸侯围攻我军。虽然韩遂、公孙康此次并未随着羌氐人一同行动,我估计他们担心的应该是我军强大的战斗力。至于韩遂,应该还有子文正好带着两万精骑出现在凉州东北的朔方郡的原因。主公已经决定在江东暂时休战,收回拳头,先收拾掉虽然老迈,却依旧威胁不小的韩文约。为此主公甚至从雒阳将马寿成也调到了长安,并给他加了一个卫将军的高位。孝直,主公如此安排,你当知晓主公用心。”
“正明白。主公这是以马老将军在羌氐人中的威望给骑虎难下的羌氐人一个退兵的理由,好让关中我军可以顺利的集中兵力。”法正说道。
“好!果然是能让文远为之赞不绝口的人才。”夏侯渊说道:“知道吗,孝直。因为你这两年始终甘于平淡,文远的识人之明亦遭人质疑。不过别人的看法我从来不管,我是从未怀疑过文远的眼光。这不单单是因为我与文远的私交,更是因为文远从来不会说大话,更不会欺骗如我这样的朋友。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何会自甘平淡,但是我却知道你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更不会自甘堕落。高览在故道以三千兵马击溃十倍之敌,别人不知道其中详情,我却很清楚,高览完全是听了你法孝直的计谋。”
法正没想到夏侯渊一直在关注着他,如此说来,曹操实际上也在一直关注这自己。这个想法让法正背心冒出一阵冷汗,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自怨自艾,否则曹操必然不会给自己眼前的机会。
“将军过奖了!”法正恭敬的想夏侯渊说道:“不过正有个疑问。”
“说吧,只要本将军知道的,又符合你目前级别的消息,你问什么,本将军边回答什么?”夏侯渊此时正为他始终相信张辽的眼光而在别人面前力挺法正的举动感到高兴,事实证明法正确实有才华,而曹操的命令也证明曹操并没有忘记这个从益州投奔曹军的男子。
对于夏侯渊的话法正没有任何不悦,他这两年也在不断地熟悉着曹军的各种情况,这种根据级别有针对性的开放保密情报的制度也是法正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正向问的只是有关军粮的问题,西北再度受到旱灾影响,收成锐减。而为了攻击江东,大批粮食也被送到了徐州、豫州和荆州,而且据闻这些粮食也只不过能让我军发动一场持续一个月的攻击。正想知道主公欲图凉州,这军粮如何解决?”法正表情严肃的问道。
“哈哈哈!”见到法正如此快的便进入了角色,夏侯渊十分高兴。他笑着说道:“孝直,文远前段时间在北疆上蹿下跳的说要扩大毛纺产业,此事你可知晓?”
虽然这个问题似乎距离自己的问题有点不沾边,但法正还是点点头回答道:“此事动静很大,便是上庸的申家也派人北上,意图在利润丰厚的毛纺业中分得一杯羹。”
“呵呵呵!毛纺业需要什么?”夏侯渊也是学着张辽的习惯,用诱导的方式发问。
“羊毛!”法正没有犹豫。
“羊毛啊……”夏侯渊在开头的“羊”字上加了个重音。
此时法正已经无须夏侯渊在解释了,他完全明白了夏侯渊的意思。
“将军,你是说张征北借扩大毛纺业为由,大量收购胡人的羊群,然后以羊肉充作军粮?”法正虽然明白了,但却依旧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若是如此简单,又怎对得起文远‘北地苍狼’的名头?各地世家皆有意在毛纺业冲插上一脚,难道关中便没有这类家族?即便关中无人响应,不是还有一贯与文远一唱一和的曹子廉嘛!大量的羊群,再混着些牛群,如今应该距离长安不远啦!剪下的羊毛自然是子廉作坊的原料,至于羊肉……”夏侯渊说到这里,含笑不语。
“神鬼莫测啊!难道张征北一早就料到主公会决定攻击凉州吗?”法正一脸的震惊。张辽早早的就为关中大军做好了准备,这让法正的脑袋一时间还有点转不过弯来。
“呵呵!”对于法正的问题,夏侯渊轻笑道:“文远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韩遂、刘璋这样的割据诸侯,所以他也时刻在准备着要对这些诸侯发动攻击。这一次只不过是凑巧而已,但是却不是文远凑巧,而是主公的命令正好凑巧。不过以我的看法,主公也是得知子廉从文远那里弄走了大批的羊群,这才决心在暂停江东之战后立刻开始收复凉州之战的。”
“原来如此!”法正厅夏侯渊这样的解释后,口中喃喃的说道。
“孝直啊,我是知道阎行已经成为我方布置在凉州以及韩遂身边的暗子的,所以我要提醒你,即便文远准备了大量的牲畜抵充军粮,但是你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也要注意时间。要尽可能早的解决凉州问题,不要让凉州之战也如江东一般半途而废。”夏侯渊提醒法正道。
“正必会竭尽所能,助曹镇西一举平定凉州。”法正恢复严肃的表情。
“唉!说起来我倒是有些羡慕子廉了。当初我在关中时却没有这等机会,如今想攻击益州,也要等主公的全盘战略。子廉的运气实在太好,在并州时捞到一次雪夜出击,三万精锐几乎将十万南匈奴兵聚歼。转而南征,他又被主公划归文远麾下,捞到一次大迂回,一举攻克大半个南阳郡和南阳重镇江陵。如今驻守关中,不但得到了赵云、陈到、庞德这样的悍将协助,更是再度捞到战斗的机会。在长安有钟繇、张既、杜畿等人的同时,主公还要将孝直调拨给子廉。实在让人嫉妒啊!”夏侯渊面带羡慕的说道。
但夏侯渊的这番话法正却似乎没听见一般,反而掰起了手指头,计算起关中之地可以调动的兵马。这也确实难为法正了,夏侯渊、曹洪都是曹操的亲戚,张辽也是姻亲,法正岂敢介入他们之间的问题?
好在夏侯渊也不会是抱怨一声,他与曹洪的关系也因为张辽的存在而远胜和曹仁的关系,甚至在两家的商业往来中,还超过了自己的哥哥夏侯惇。看到法正故作不知的样子,夏侯渊会心一笑道:“孝直,原本关中之地因为凉州韩遂之故,无法大范围效仿北疆,所以与羌人、氐人的关系并不算好。但此次羌氐联军进犯,主公命马寿成出面安抚被我军痛击的羌氐人,这就是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也有借着羌氐人主动出来的机会,和他们达成商业上的往来,用商业的力量来羁縻羌氐人,以求达到北疆如今的效果。同时兖州已经向关中派出了一万援军,主公同时也命令北疆全军进入战备,并州军可随时增援。这里有一封主公给子廉的书信,你一并带去,信中自有分晓。”
夏侯渊说到这里,扭头对身边的侍从低声吩咐了几句后,回过头对法正说道:“此次孝直北上,某命次子霸率一屯精锐护送。待孝直抵达后,犬子便会按照某与子廉的商定,划归赵镇北麾下,由子龙替我调教。不过犬子性情耿介,还望孝直闲暇之余替某家照拂一二。”
夏侯渊此举是将法正摆到了与他自己相等的地位,在目前两人的官位、爵位相差极大的情况下,夏侯渊深信张辽的眼光,提前做出了示好的举动。
法正对于夏侯渊的举动所心中有些惊讶,但他本身就是一个性情狂放之人,就算隐忍之时有所收敛,但本性却不会有所改变。对于夏侯渊的示好,法正没有谦辞,直接便接受了。
倒是夏侯渊身边的亲信有些看不过眼,但在夏侯渊的示意下,也无人敢于出头。他们和法正并不知道,此时夏侯渊的心中却在想着张辽之言:法正为人狂放,有些记仇,说其睚眦必报亦无不可。示好时无须在乎身份差距,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文远,我可是全部照你说的办理,但愿你的眼光千万别出错啊!”夏侯渊心中暗道。
……
谯县。
曹操已经从合肥回到了谯县,这也意味着曹军在江东的战斗已经结束,即便是还有些局部的小打小闹也不会影响大局。
在这一个月的攻击中,曹军将庐江郡彻底收入自己的统治,虽然韩当带着近两万大军遁入大别山中,可是以汝南、江夏、庐江三地联手的围剿,韩当的日子并不好过。正因为之前有过夏侯惇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未能彻底解决近一万躲入山中的孙刘联军精锐,此次蔡阳、黄祖以及汝南太守采纳了程昱的建议,在山外集村并家,在出山的道路上设置坚固的堡垒。严格的控制着进山的粮食、布匹与食盐,以期将韩当所部彻底困死。同时在山外,曹操任命征东将军长史刘帧为庐江太守,命他用最短的时间,安抚庐江百姓。
吴郡此时除了富春以及富春以南的浙江沿岸的狭长地域依旧属于刘备之外,也基本上全部落入曹军手中。而丹阳郡也大部被曹军占领,孙权除了保住了泾县、陵阳、黟县、歙县和于潜这几座城之外,丹阳郡剩余城池也换了主人。
倒是豫章郡只丢掉了艾县和宜春两座城,这种结果也让身为征南将军的曹仁心中颇为不服。但孙权就是讲大部分主力集结在了豫章郡,曹仁能够打下两座城,也算是十分不易了。何况豫章以西尽是山地,军队转进极不方便,这也是曹仁部收获甚微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个月的战斗中,曹军自身损失极其轻微,阵亡将士不过千余,负伤的倒是超过万人,大部分伤者均是伤在神亭岭一战。这也让于禁、李通颇为丢面子。但是战果也不能算大,吴郡那里因为夏侯惇的果断,倒是歼灭了三万多,近四万刘备军,而俘虏了大将太史慈。至于庐江、丹阳、豫章三地的歼敌数量加起来也没有吴郡一地多。这也让夏侯惇甚是欣慰,颇有“本人以往是不屑与尔等争功,如今独领一军,战绩就是比尔等要好。”
“子和、文烈,你们说孤无视粮草困难而执意发动大军攻打江东,如今又断然停战,军中将士有何反响?”曹操向一旁的曹纯、曹休问道。
“孟德,军中将士亦非不知好歹之辈,军粮就那么多,军纪又那么严。既不能从后方运粮,又不能抢掠地方,停战就停战,反正这些年打打停停的,不也顺利的拿下那么多的地盘了嘛!将士们早已经习惯了听主公的命令,然后顺顺利利的获取胜利。如今也不会例外,军心断没有影响!”曹纯笑着回答道。
“离开合肥时有人传言主公欲往关中,中军将士皆愿追随主公,在关中与胆敢入寇的羌氐胡人一战,以补上未能亲身参与江东一战的遗憾。”曹休一脸正色的回答。
“文烈也手痒啦?”曹操对曹休一直非常的喜爱,十分器重。曹休也从来没有让曹操失望,他在历次战争中也以自己完美的表现答复了曹操的信赖。
“子和,你难道尚未告诉文烈我军新的动向?”曹操看着曹纯道。
“没有!”曹纯正色道:“即便主公再如何信任中军,宠爱中军将士,该遵守的军纪依然要严格执行。”
“呵呵!对!对!对!不过此时……”
“主公单独告诉文烈倒也无妨。”
曹操看着曹纯,无奈道:“有子和在,孤倒是省心多了。文烈啊!羌氐人自然有人去解决,孤下一步的目标可是整个凉州。”
曹休眼睛一亮,有点兴奋的说道:“休听从主公调遣!”
曹操与曹纯看到曹休的模样,两人相视而笑。
……
建安十三年冬季。
整个冬季的西北局势十分诡异。随着新任卫将军马腾赶到陈仓后,羌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