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于文则面对的可是鲁肃,若是按照文远的话,于禁和鲁肃二人都是属‘乌龟流’的,这种人打仗先想到的就是防守。他们的防御绝对稳健,即便是吕奉先当面,也无法轻易突破。嘉以为,是否可命乐文谦加紧在庐江的攻势,尽早收服庐江全境。然后渡江加入丹阳战局,亦可从溧水背后夹击鲁肃。”郭嘉说道。

“什么‘乌龟流’?你们两人就喜欢胡言乱语。”曹操给郭嘉的话给气的笑了出来。

不但是曹操,包括陈琳、阮瑀,还有一旁的贾诩、程昱、荀攸、董昭、许攸以及其他侍从们都忍俊不止。他们也没法不笑。于禁和鲁肃两人这几日的战斗过程完全被标注在了地图上,如此巨大的地图,如此清晰的标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战况如何。再一听郭嘉的话,对着战况一比对,这两军主将的战术选择确实和“乌龟”的做派极为相似。

“文远当日从荆南回襄阳之后曾对嘉说起江东的一句童谚: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此言虽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周瑜、鲁肃的才华,但确实将两人最为擅长的一面说了出来。如今江东将领不少,但能够统帅大军的却只有这两人而已。于文则能与鲁肃平分秋色,说起来也确实出乎嘉德预料。”郭嘉对于禁倒是不吝赞许之言。

“谁说于禁没有吃亏?李通在神亭岭遇伏受伤不就是例证!”一个令人讨厌的声音再度响起,众人甚至不用看就知道,能在此时说出这种话的,除了许攸没有别人。

于禁的为人与他的用兵之道完全一致,稳重,周到,从不轻易得罪他人,故而在曹军高层以及文官群体中,于禁的人缘也一直不错。可是许攸却是例外,骄傲自大的许攸在冀州便几乎将曹军文武双方全部得罪光了,于禁自然也在其列。面对于自己素来没有好脸色的于禁,许攸原本也不会落井下石。但是看到郭嘉为于禁分辨,其他人也是一脸的赞同,许攸心中便又冒出了无名之火。

曹操眉头一挑,但没有说话。郭嘉及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接许攸的话茬。无论是附和还是辩解都没有,让许攸好没面子。但这种无声的警告却使得许攸没有继续放肆,缩了缩身体,闭上了嘴巴。

“诸位,奉孝之计诸位以为如何?”曹操看着荀攸、程昱、贾诩三人说道。

“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孙吴之人对于周瑜、鲁肃倒是信心十足啊!”程昱笑道:“命乐进迅速解决庐江之敌而后渡江作战确实可行。但孙吴兵将若是遁入山中,麻烦可是不小。七月间偷袭我军府库的那些敌军至今也没有完全被请教干净,使得我军一万山地精锐如今不得不滞留在江北而无法投入江东之战。此事孙权自然不会不知,这种山地游击很是麻烦啊!”

“我看乐进渡江倒是无妨。”荀攸表示了不同意见,“江夏黄祖所部三万人分为两路,沿长江两岸东进。江北一路是其主力,两万人马已攻克寻阳,控制了彭蠡泽西北的一处要点。丞相可命乐进在收复庐江各城之后,留下一万精锐坚守,由蔡阳率领,并从后方各城调集一万守备兵团士卒,然后命黄祖的两万兵马同时接受蔡阳指挥,合力围剿滞留在庐江的孙吴兵将。”

荀攸此计一出,众人心中皆齐声叫好。如此不但可以将避入山中准备于曹军游击的孙吴军的威胁降到最低,同时还能顺手牵羊的变相剥夺黄祖两万兵马。这种不带一丝烟火之气便是人伤筋动骨,还能达到众多目的的计策,也只有荀攸这等曾经在最为尔虞我诈的皇宫朝堂上历练过的老狐狸能够想到。

“就这样吧!命令立刻下达到陆逊、乐进那边,命他们尽快完成渡江作战的任务。”曹操见众人没有其他的意见,便直接采纳了荀攸的计策。

……

宛陵城中。

“主公,太夫人等女眷已经全部离开了,如今他们应该已经越过黄山、抵达渐水(新安江)畔的歙县了。”

当周瑜、鲁肃都外出指挥作战时,孙权身边的谋士文官便以张纮、诸葛瑾为首。说话的正是张纮,他如今凭借着资历与年龄成为了孙权麾下的首席文官。

“可惜啊!这宛陵城还没呆多久就又要离开!”孙权感慨的说道。

“主公,既然是战争,便一定有进退得失。伸出去的五指永远不如缩回来的拳头,集中力量,致力于长期战争不正是主公做出的长远抉择吗?”张纮说道。

“是啊!这确实是孤的选择。但却也是孤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孙权的语速加快,声音渐高,“父兄将基业交与孤,孤却屡屡丧师失地,若是孤此时战死,也无面目去见父兄啊!”

“主公保重!”孙权的话让他身边的文武齐声劝慰。

“主公。如今不是主公自怨自艾的时候。鲁子敬正率程武、吕蒙阻敌与溧水,周公瑾也率蒋钦与水军在大江上与曹军周旋。程老将军更是与黄老将军、幼台公率领周泰、孙瑜等诸位将军在豫章与曹仁血战。还有韩老将军也率孤军在庐江奋战。诸位将军都在为主公与孙吴的基业拼死力战,主公又怎能让诸位将军与血洒疆场的将士们白白牺牲呢?主公,如今当立刻决断,命子敬节节抗击敌军,渐渐将大军撤回宛陵。然后全军向南面大山转进,避开曹军当面的锋芒才是。”诸葛瑾此时不客气的说道。

“啊!”孙权似被惊醒一般回过神来道:“是孤疏忽啦!如今庐江仅剩舒县与皖县两座城池,那乐进随时可以渡江截断子敬的后路。子瑜提醒的及时啊!孤这就下令,命子敬后撤!”

“主公,为减少我军损失,亦可命令庐江的韩老将军撤出舒县、皖县,退入大别山中休整。如此一来,还可以在江北,在曹军的后方按下一颗钉子。待江北我军休整完毕,恢复战斗力后,便可以依托大别山,向汝南、江夏、南郡、庐江等地四处开花,使曹军首尾难顾,为我军主力牵制住曹军的援兵。”步骘也接着说道。

“又要退入山中?”孙权有些犹豫。

“主公,步子山之言却是言之有理。”张纮此时也插了进来,“七月间我军与刘备军各派出部分精锐偷袭曹军府库,虽然战绩如何老夫并不清楚,但在曹军的围剿之下,我军精锐依然还有千余人拜托了曹军绞杀,这大山之中的游击并非一无是处啊!”

“这……好吧!子瑜,你立刻命人给韩当、鲁肃传令。同时命令宛陵及附近各军准备起来,准备与敌人战斗到底!”

“喏!与敌人战斗到底!”孙吴的文武官员齐声应道。

……

豫章郡,艾县城下。

“程普真是疯了,我军攻势如此猛烈,艾县城墙也被投石机砸开了缺口。但程普竟然不计伤亡的拼死将缺口堵住了三次,而且还将城中百姓全部裹挟到了城头参与防守。这一下却让我军有些为难了!”曹仁从暂时平静下来的战场上回到军帐中,愤愤的就爱那个头盔扔在桌面上。

“将军,程普的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若是不裹挟百姓,让我军投鼠忌器,艾县今日就会被攻破的。”李典在一旁宽慰着曹仁。

“曼成,某估计程普应该要撤退了。但此时他可能还要顾及宜春的黄盖,毕竟他撤兵不要紧,但是将黄盖过于暴露在我军面前就不是好事了。”曹仁冷静下来后,眯着眼睛说道。

“将军是说程普根本就无意死守艾县?”李典问道。

“当然如此!”曹仁想了想后接着说道:“刚才某将这几日的经过又重新想了一遍,发现一个问题。”

“哦?”李典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艾县从我军第一日进攻时起边防守的极为吃力,按照情报中一万三千守军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七日之后便需要动用百姓守城。即便是孙吴的非主力,也不至于如此吃力。唯一的可能便是城中根本就没有一万三千人。如此一来,程普的打算虽然还不完全清楚,但他不会死守艾县却是毋庸置疑的了。”曹仁越说口气越肯定。

“将军之意是说孙吴军并没有死战不退之意,而是遵循的节节抵抗的战术。那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难道是诱敌深入?”李典也开始思索起孙吴军的战略目的。

“哼!看看他们的布置。程普在艾县,黄盖在宜春,孙静在建阳,三人呈梯次防御态势,或者可以说是犄角之势。”

“将军是说孙静有可能偷袭我军?”李典一惊。

“我军戒备森严,孙静没那么傻。但是程普想溜是确定的。”曹仁猛地站起身道:“曼成,你领三千精锐绕过艾县,在艾县以西设伏,某家倒要看看程普真的如某家所料!”

李典看着曹仁,坚定地说道:“末将遵命!若程普果然要溜,末将必会让他后悔一辈子!”

第681章 戛然而止的战争!

建安十三年九月二十日。

曹军与孙刘联军的战争已经开始的二十天内,战局的进展也让孙刘两家以及原本很是看好孙刘联军的人士大为吃惊。

战争一开始,虽然曹军势如破竹的连克江乘、丹徒、曲阿、牛渚、石城、丹阳、秣陵、毗陵、湖熟、句容以及庐江郡大部,但是这一切却都在孙刘联军的预料之中。也可以说这一切根本就是孙刘联军预先要放弃的地区。

但是随着战局的进展,战局的发展渐渐偏离了孙刘联军的预计。从曹军甘宁部越过震泽开始,战局的主动权便渐渐被曹军所控制。当乌程、由拳、钱塘三城相继被甘宁攻克,刘备军顿时惊慌失措。不但从吴县的撤退边的慌乱起来,无锡也被夏侯惇乘机攻克。同时无锡守将太史慈也被曹军水军将士在震泽上俘虏。被徐晃牵制在阳羡的关羽、朱桓所部倒是应对得当,在留下一部兵力坚守后,关羽、朱桓率近三万主力推到乌程,回合了从吴县撤退的刘备、诸葛亮后,快速向余杭方向转进。

在丹阳郡,神亭岭上受挫的曹军在于禁的率领下稳扎稳打,与鲁肃对峙于溧水。然而庐江的乐进所部却在接到曹操的命令后留下蔡阳和一旅将士继续进攻舒县、皖县,乐进率其余部队在陆逊的掩护下渡过长江,准备从侧后攻击芜湖,呼应于禁。幸好孙权提前命令鲁肃撤兵,虽然断后的部队被曹军歼灭,但鲁肃所部主力并未受损的撤回了宛陵。

豫章郡方向的曹仁所部也并非毫无进展,艾县、宜春相继被攻取,程普也差一点被李典的伏兵所擒,若非其部下拼死护送,程普就将成为继韩当第二位被曹军俘获的老将。

但是孙吴军并没有如刘备军那样推得如此之快,黄盖从宜春退至新淦,加上一直在巩固建阳的孙静,和退回海昏的程普一起,重新构筑了一道从柴桑经傅易山到历陵、海昏、建阳、新淦的防线,与曹仁、黄忠所部继续战斗。

而在偷袭了刘备军三城后遁入莫干山与天目山的甘宁却也不甘寂寞的到处袭击刘备军落单的小股部队和运输粮秣的队伍。他们的动作于之前在乌程等地一样,能带的就带走,带不走的就分与当地百姓,或者随手四处丢弃。甘宁所部的动作使得刘备军中士兵因为粮食问题与吴军百姓发生了不止一次的争斗。尽管刘备、诸葛亮三令五申,关羽、张飞等将领到处弹压。然而在陆家、顾家潜伏的人员与曹军军情司细作的煽动下,吴军百姓依然与刘备军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缝。

就在战斗经过了半个月后,曹军突然从青州、徐州再度调来两万余援军,而且这一批军队竟然在水军战舰的护送下,直接在钱塘登陆。同时夏侯惇、徐晃也将各自部队开进至余杭以北百里之内。

正在钱塘城的刘备从城墙上看到了如小山一般的曹军战舰的桅杆,不得不再一次带着诸葛亮推出钱塘,向会稽郡治所山阴城退去。同时余杭的刘备军也撤了下来,由关羽、朱桓在余暨,贺齐、董袭在富春重新建立起新的防线。

……

“将军,今日已经是战争开始的第二十四天了,虽然我军的攻击速度看起来足够快捷,可是相对于军粮的消耗……”看着南方发回来的军报,司马懿一脸的担忧。

相对于司马懿的忧虑,徐庶、庞统这两人就颇有些没心没肺,不但面部毫无忧虑之色,还指着沙盘上的战局变化嘻嘻哈哈。尤其是庞统,一手提着木棍比划着,一手拿着酒葫芦时不时灌两口,一点都没有战争时的紧张气氛,倒像是踏青、登高时的游乐。

不过张辽显然也没有想着让北疆的高层边的紧张起来,虽然北疆的军队依然处于一级戒备中,甚至还有部分军队陆续开出军营在做武装巡游。但是张辽却时刻关注着自己身边,保持他身边这群人目前的轻松心态,对于张辽和北疆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仲达,你估计主公下一步将会如何?”张辽说道。

司马懿被张辽问得一楞,但随即便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张辽咋询问司马懿的同时他自己也在考虑。其实从几个月前,张辽就已经对这场渡江之战有了初步的定论——一场我进敌退的持久战。

给张辽如此定论提供证明依据的不单是曹军不过月余的粮草储备,同时还有孙刘联军与曹军之间差距过大的实力对比。张辽相信孙权、刘备即便无法得到曹军具体的粮草数量,但要得到大致的数字也并非难事。而孙刘两家都不缺少深谋远虑的统帅,为自家选择更合适、更有利的战术也就成为必然。

张辽曾多次将自己代入孙刘联军的位置逆向思考,在他试验了数种战术后,他自己的选择就是大踏步的后退,退入山中与敌游击。同时联络其他诸侯与朝中别有用心的势力,一面牵制曹军,一面为自己东山再起打下基础。

如今孙刘联军的行动基本上与张辽的推断差不多,虽然韩遂、公孙康以及北疆胡人诸部皆没有动静,但是刘璋、士燮确实发动了攻击,而西北的羌氐联军也大举犯边。朝中因为政体的争执也依旧没有平息,虽然曹操用强力手段进行了暂时的压制,但张辽相信,一旦曹军在前线有个闪失,朝中被压制住的势力立刻就会反弹。

而此时曹操最好的打算就是见好就收,将战线稳定在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并采用零敲碎打以及政治攻势的方式,慢慢的解决孙权与刘备。

张辽想到这里,抬起头向司马懿看去。此时司马懿似乎也想明白了,正一脸震惊的看向张辽。

“将军,莫不是丞相要罢兵休战?”司马懿压低了声音,吃惊的说道。同时他的双眼还警惕的左右张望,唯恐他的话被旁人听去。

“我不知道。”张辽也将声音降低到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地步,“但根据目前局势,若是我,我的选择就是在战局有利于我时将战线稳定下来,并命令军队占据有利地形,一面防御敌军的反扑,一面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将军与丞相在用兵一道上颇有不同,虽二位皆有用险之例,但将军用兵比丞相少了几份赌性。但丞相同样也是现实之人,目前局势之下,想必丞相的选择也不会与将军相差太多。看来江东的战事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司马懿虽然并没有从张辽这里得到确切的消息,但是他平日里对张辽、曹操等人的研究结果此时却让他确定了判断。

“停下来也好,从前方发回的消息看,孙刘联军很多时候都是遇敌一触即溃,鲜有被我军大量聚歼的例子。尤其是孙权所部,没有关羽这种喜欢赌气的将军,也没遇到甘宁这样敢于冒险的将军,孙权所部的损失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不过两万不到,还不到刘备损失的四成。如此的敌人,若是任由他们退缩,我军却又不能一次性将其压迫到退无可退的境地,一旦反击起来,威胁太大。即便主公不做决定,前线的于禁、李通、曹仁都是谨慎、稳重之辈,他们一定会提醒主公小心的。”张辽摇摇头,看到徐庶等人有注意他这里的迹象,随即转移了话题,将声音也回复了正常道:“仲达,你家兄弟到蓟县也有一个多月了,对于加入北疆的商业体系有何想法?”

司马懿看着张辽道:“舍弟自幼性喜《管子》,此次北上也是希望像将军讨教《管子》之学,将军是否能拨冗一见?”

“哈哈哈!你这个司马仲达啊!”张辽大笑,倒是引得众人尽皆瞩目。

不过在听到两人的交谈内容后,除了蒋干、邓芝、马良、潘濬、蒋琬围了过来,徐庶、庞统这两个对张辽举动再清楚不过的聪明人立刻押着钟毓等同样对司马懿提起的话题大感兴趣的人继续在沙盘上做着标识工作。

自从张辽在青州、幽州等地的手段显示出效果后,张辽也被世人称赞为“军政通才”。而张辽与管宁相交也被人们认为是张辽以管仲手段治理地方,从而被士人认为张辽在郑玄门下不但学到了经学大义,同时还自学了《管子》的精髓。而青州、幽州以及同样采用了张辽执政手法的并州如今一反昔年穷困之态,虽然在人口上与中原大州依旧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每年的税收上却已经超过了兖州、司隶这样的中原繁华之地。除了徐州有糜家的海贸支撑,坐上了官府年收入第一的位置之外,其余各地的刺史、太守们皆有些面上无光。所以,到北疆或者雒阳也成为了有心在仕途上进取的士人最好的选择,他们的目标就是张辽或管宁,他们要学习的也是所谓的《管子》之学。而张辽无意中流露出去的“经营地方”一词也被士人传诵,经营这个词在广泛被用于营造后终于有了治理地方的含义。

因为张辽在主政青州、幽州时施展的各种手段虽然都已管仲为借口,可是具体到各项措施毕竟于春秋时期有着天差地别。因此,而张辽、管宁也隐然间有了开宗立派的气象。故而司马懿将话题撤到治《管子》上,立刻就将潘濬等人吸引过来。

“你们啊,别给我太大的压力。很多事情根本就无需要我一一说明,你们只要关注一点,那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行了。”张辽对着围过来的重任摆摆手道:“同时,关于学习,我要告诉你们,‘学我者生,类我者死!’这句话不知道你们是否能够理解?若是理解不了,我再告诉你们一句五百多年前泰西之地的一位伟大的学者对他同样伟大的老师说的话: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位伟大的学者就是泰西之地的一个古国希腊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而他的老师则是被泰西之地称为奠定了西方学术界基础的伟大学者柏拉图。而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和这对师徒一起被泰西学术界称为古希腊三大圣哲。”

看着自己眼前一群人惊讶的表情,张辽微微一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