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没等他喊出后撤的命令,这个小小的山谷间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巨响,大量的滚木从顶端滚落,一下子就将谷口给堵得严严实实,在部下的脸上,百户发现了一种同刚才亡命逃窜的峒人一样的神情,那就是。。。。。。绝望!

    山顶上的峒人们没有打出什么旗帜,一堆头人模样的聚在一起,商量着竟然是如何分配下面的人头,虽然那些蒙古人还在做困兽之斗。

    “可惜了。”一个身材矮壮的峒人朝下面看了一眼,转过头说道:“那个百户是我的,别的是你们的。”

    另外几个头人相互看了看,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对方派出了最多的诱饵,损失最大的得利最多,这是事前就商量好的。

    一共不过百来人,几句话便能决定,几个头人按照各自出兵的比例,将战果很快地确定下来,等他们商量好,一个拿着圆筒子在悬崖边上眺望的男子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笑着摆摆手。

    “商量好了?赶紧吧,援兵还有一刻功夫就到。”

    对于施忠的话,头人们并不十分着紧,这个谷口被树木给遮挡了,如果他们想要进去,就得下马来搬,到时侯,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战果在等着他们。

    “那个百户。。。。。。你们说过,能换到最好的刀。”之前的峒人头领指着下面,用一口结巴的汉话说道。

    “归你了。”施忠直接解下自己背上的一个包袱,连布带刀一块扔了过去。

    峒人头领急急地打开包袱,露出一柄革制包囊的鞘来,上面没有镶嵌什么宝石,只有亮白的钢钉紧紧包着囊身,刀柄上并不是通常的制式,两片乌木般的护手被同样的钢钉铆在一起,显得坚实而紧致。

    “唰”地一声,他一下子将刀拔了出来,匹练般的刀光在阳光闪出异彩,就像一汪流动的水,让所有看到的峒人都舍不得闭上眼睛。

    “果然,要好上。。。。。。一百倍。”峒人头领爱不释手地摩梭着刀身,他能想到的赞美之辞太过有限,最后只能说出这么一句朴实的话。

    “杀光他们!”

    钢刀被他高高地举过了头顶,嘴里发出了巨大的吼声,随着他的吼叫,几只牛角被人吹响,山谷上峒人们同时拿起了弓箭,居高临下地锁定住那些茫然的骑兵身影,然后轻轻地松开弦,无数支锋利的箭矢飞了出去,一声声地惨嚎次第响起,不过片刻功夫,就归于沉寂。

    “吁!”

    施忠没有判断错,在过了大约一刻来钟之后,大队的蒙古骑兵就从河谷的一头奔驰而来,尘埃掀起的烟雾遮盖了整个河谷,就连那些若有若无的瘴气都被赶得无影无踪,同它们一样,无论是被追赶的峒人还是追赶他们的自己人,都消失了。

    “去看看。”

    看着眼前堆得高高的树木,上面还有着新鲜的断口,连树枝都没有扯下来,乌兰忽都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怒气,沉着脸吩咐了一句,几个亲兵跳下马,从那堆树木上爬了过去,过了不大的功夫,他们又出现在了木头上面。

    “都死了,和以前一样,没有留下头颅。”亲兵的脸色有些惨淡,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景,不过一百具人马的尸体,箭支插得满地都是,每个人或是马的身上都被射满了,就像一个个箭靶子一样。

    早已经料到是这种结果,乌兰忽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愤怒,他都快要麻木了,抬头看着那些高高的山峦,似乎变成了一个永远征服的噩梦,每天都在挑逗着他的神经。

    从横山寨退却之后,峒人的袭击行为就愈加大胆起来,除了被他们直接掌控的奉议州之外,附近的峒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逃得干干净净,之后出现的袭击行为,全都出现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要说其中没有熟知地形的本地峒人参与?就连大军统帅赛赤典都不信,可是不信又能如何,就算杀光了奉议州这里的峒人,也不过平添了对方的怨恨而已,根本于事无补。

    那是一个完整的百人队!就算是对上宋军,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地被人消灭,能怪他的部下们大意么?乌兰忽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一切,难道每一回都要出动整个队伍?就算是那样,会安全吗,没有人给他答案。

    “搬开这些树,将他们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自己的部民曝尸荒野,乌兰忽都举起马鞭子,指着那些障碍物,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从河谷的方向,传来了急速的马蹄声。

    “禀报万户,云南急报!”

    来人是与他一样的蒙古骑兵,甚至就在同一个万户所里,他们正是留守云南的那部分人马,由大军统帅赛赤典的长子纳速刺丁为行军都元帅,如果只是一些小的骚乱,根本不足以让他派来信使,因为那是足足五个蒙古骑兵千户所。

    乌兰忽都看着他那摇摇欲坠的身影,感到自己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滇池的底部。

第九十八章 礼仪() 
“大宋是礼仪之邦。”一个威严的声音在邕州招抚使司大堂上回荡。

    “所谓礼仪,并不是强人拿着刀到了你的家里,你管他吃管他喝,还要伸出头去任他砍。”刘禹的眼光在堂下扫过,平静得波澜不兴。

    “什么是礼仪呢?就是碰上这种强人,你返身从屋里拿出一把更大的刀子,一刀把他捅翻在地,砍断他的手脚,割下他的耳鼻,把他所加诸于你身上的欺凌,一百倍一千倍地奉还于他,这才是礼仪。”

    刘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做了一个割脖子的动作,不过这个动作太过于现代化,下面的这些人有多少能看得懂,就不得而知了。

    站在中间的男子看懂了,就在别人还需要翻译来听那些话时,他已经清楚了知道了这位新上任的抚帅所要表达的意思,大宋已经与过往不同了,准确一点来讲,这个与他们相邻的广南西路与他们过往的印象不同了。

    虽然对方不过是大宋治下的一个路臣,可是就统治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一个广西路足有二十多个州府,上百个羁縻州,大大小小的峒寨成千上万个,光是汉人就超过了三百万,再加上他们从不计入丁口册子的峒人,这是一个放到中南半岛上也足以称雄的大国。

    而刘禹,就是这个大国说一不二的主人,凭着这场胜利,这个看似还很年青的抚帅,至少是前途无量的,说不定以后就是大宋的掌舵者,因此不论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还是为今后计,站在大堂上的这些使者都没有露出任何异议,哪怕对方说的这些话毫不客气。

    实力才是通行这个世界的不二法则,在战争的结果出来之前,打着广西经略安抚使司旗号的一支巨大船队就在半岛的沿岸扫荡,这个扫荡当然指的不是登陆抢劫什么的,他们只要一样东西,就是各国都盛产的稻米,数量不限!而给出的价格几乎和白拿差不多,什么时候,自诩为礼仪之邦的大宋会干出这种事?因此,各国才会不约而同地派出了使者,想要一探究竟。

    现在,他们亲耳听到了对方的解释,什么叫做“礼仪”,知道的是人家在形容元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说的就是他自己,元人公然入侵固然是强盗之行,你派人强买粮食又算得什么?

    “诸位都是国使,照理来说,本官应该派人护送你们去京师,向朝廷献上国书,以贺我大宋新君登基,可是不巧现在本官的辖境还有些不靖,暂时派不出人手,若是你们想要自行上路,本官将会让人为你们开具通关文碟,总之绝不为难。”

    刘禹还是第一回处理外交事务,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说话,怎么样才能让外宾感到宾至如归,如何让他们高兴而来,更高兴地回去,统统都不在他的考虑之中,因为需要照顾别人情绪的应该是下面这些人才对,就像是后世,灯塔国需要理会猴国怎么想吗?

    “我是来自占城的使者,想请问上官,你们需要多少稻米,才能满足这场战争?”一个身材不高的男子朝他弯了弯腰,他的汉话有些生硬,不过听懂还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你们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刘禹连一个字的废话都不想和他们讲,果然,这句话一说出来,下面的各国使者就开始议论纷纷,一些人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很难看。

    “可是,如果照上官所说的话,我们可能负担不起这么多的粮食。”男子摇摇头。

    “这位使者,你要知道我们正在同元人作战,我们的战争保证了他们的步伐不会南下,也就是你们的安全,照理来说,作为藩属,你们理应与宗主同进退,不光是出钱还得出力,然而我大宋是怎么做的,非但没有要求你们出兵,就连一点点粮食,都是出钱购买的,”

    这是比刚才的话还要让人惊悚的言论,就连那个安南的男子都露出了不解的目光,不知道这位抚帅是不是太过年青了,他难道不知道,这么强硬的态度只会将他们推向对立面吗?万一他们附合了元人,广西路可就是腹背受敌的结果。

    “当然,你们可能觉得价钱上吃亏了一些,可是你们想过没有,除开了大宋,你们上哪里再去找这么一个,强大的、和善的、讲道理的邻国?”刘禹的脸上现出一个讥讽的笑容:“元人?他们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安南的使者就在你们当中,你们可以问一下,元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堂下一片大哗,这已经是近乎逼他们站队的表态了。

    安南来的使者都沉默地低下了头,他们岂能不知对方在说些什么,相较于元人的强硬,宋人可谓温柔如水,这些使者之所以不知足,不过是大宋过往对他们太好了,好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灾难来临时,还有没有机会后悔。

    “都不说了,本官来说吧。”刘禹扳起指头。

    “第一,国主入觐。”堂下安静下来,听他一一讲述,这些内容其实有些人心肚明,毕竟都是邻邦,消息不难打探到。

    “第二,王子为质。”听到这里,使者的表情还算正常,这些条件并不出奇。

    “第三,上呈土地民册。”

    说到这里,刘禹停了一下,谁不知道上缴了这个就是投降的意思,大理不就是这么亡的?

    “第四,征发军役。”

    “第五,缴纳赋税。”

    “第六,派出蒙古人,自上而下,一应事务都由他们决之。”

    。。。。。。

    安南的使者面目苍白,这些条文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无异于亡国了,因此他们一直都顶着,只在名义上自称附庸,然而谁不知道,元人一旦占领了广西,接下来就会轮到他们,来履行这一条条的国策了。

    其他各国的使者也没好到哪里去,元人既然能在安南这么做,自然也不会饶过别的国家,他们在实力上还不如安南呢,而最关键的在于,对方并没有虚言恫吓,这的确就是元人开出来的条件。

    “诸位,大宋不光是为自己在打仗,也是为了你们,如果你们认为买一点粮食都无法做到,没问题,现在就提出来,本官保证,以后绝不再骚扰贵境。”

    一条条地述说完,刘禹朝他们一摊手,脸上现出了人畜无害的微笑:“大宋对你们,推衣衣之,解食食之,朝贡一分,送还十分,如此还不知足,那便让元人来教教你们,如何做一个顺民吧。”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性感私房照露酥胸翘臀 95后校花秒杀宅男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美女(美女岛 搜索 meinvdao123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九十九章 用意() 
信息的不对等,会造成判断上的迟疑,甚至是失误,所有的这些使者所见所得的,全都是发生在广西境内的事,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看似强盛的大宋,已经芨芨可危了,而这个放出狠话的路臣也只是嘴炮而已。

    当然,即便他们了解这一切,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来,元人要的不是什么朝贡体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土。对此,安南这个云南行省的邻国有着切肤之痛,因此当这个既不像会议,又谈不上召见的过程结束之后,刘禹便收到了要求私下见面的请求。

    “安南?”已经走入后堂的刘禹停下了脚步,思忖了一会儿,向吴老四点点头。

    那片狭长的领土在华夏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地失而复得,一直到明末才最终离开了版图,说起来也是很可惜的,统治距离远,环境难以适应这些客观条件,虽然也能成立,但实际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

    在后世,那个屡屡与华夏在南海上起争端的猴国,凭借的就是长达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而这些海岸线无一例外都在南海的包围中,如果历史上没有失去的话,整个北海湾乃至大部分的南海都成为毫无争议的华夏内海,哪怕在海洋价值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时空,其影响力依然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就是中南半岛上各个小国缩影。

    来人被领进来的时候,刘禹已经换上了便服,吴老四将他带到堂下,自己站在了一侧,目光警惕地看着对方。

    “说吧,你是什么人,为何要见本官?”刘禹抬眼打量了一下,这个使者生得倒是相貌堂堂,身材也不像一般的安南人那么矮小。

    “在下陈国峻,是鄙国的北境镇守使,治所就在谅州,与大帅是邻居。”

    刘禹微微一愣,让他吃惊的并不是此人一口流利的官话,而是他的这个身份,安南的北境同时与蒲甘、大理、大宋接壤,可以说是其国防重中之重,此人能身居镇守使,差不多已经属于位高权重的方面大员了,更何况,他自称姓‘陈’,这个姓统治安南才不过二十多年。

    “你混入使团前来邕州,是想一探虚实?”刘禹的话语没有丝毫客气。

    “诚如大帅方才所说,贵我既是邻邦,便有唇齿之依,请相信没有人比我安南更希望大宋得胜,如此我们的谈话才有可能进行下去,不知道大帅以为如何?”来人不以为忤,面色严峻地点了点头。

    刘禹的脑中急速地转着,来人的用意倒底是什么?他没有历史上的参考,根本猜不出来。历史上元人在还没有尽灭大宋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安南的讨伐,前后历经数次,都败在了粮道不继和气候炎热上面,最后一次连统帅唆都都丧生在了白藤江边,一直到忽必烈死,都还念念不忘。

    这么说,还的确有些唇亡齿寒的味道,不过现在么?刘禹微微一笑。

    “未经检验,本官也不知道你是真是假,但是你说的话,我还是认同的,那么请告诉本官,你们安南是否能为大宋提供足够的粮食?请放心,本官会按市价支付,支付的方式,可以再谈。”

    “这个么。。。。。。”来人显然没有想到对方的眼睛只盯在粮食上,迟疑了一下他拱了拱手:“鄙国虽有些产出,不过粮食乃是国之根本,贵国用量又大,而我能做主的北境,又非高产之地,还请大帅给我一些时间,好在国内慢慢斡旋。”

    “那你来见本官,是何用意?”刘禹的笑容恰到好处地凝结在脸上,迅速地变成了冷意。

    “元人逢此大败,其内里必然空虚,在下想与大帅约定,一齐出兵,攻入大理境内,你我两家联手,将元人赶出大理,所占之地,各依战果,如何?”来人对他的态度转变似乎早有准备,仍是站在那里稳稳地答道。

    果然如此,刘禹的表情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由冷淡变成了惊诧,这种技巧被他运用得越来越娴熟了,而在来人看来,对方的表现才符合一个宋人边臣的正常心理。

    且不谈宋人早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就是在正面,他们也承担着元人的主力,这个时候说什么一齐出兵,不过是为其行为找个借口罢了。刘禹在脑海里想像着三国一齐攻入大理时的情形,不知道赛赤典面对这样的局面,还有没有之前的从容淡定。

    其人既然敢这么说,指不定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布置,看起来,元人的强硬已经将他们逼上了绝路,与其等着对方大军来袭,不如先发制人,取得一个不错的战果,为最终的谈判争取到有利的条件,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

    “大帅不允?”来人一脸地困惑,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宋人没道理不接住。

    “非也,可惜啊,你来得晚了。”刘禹的表情和他的话语一样,充满了遗憾。

    “此话怎讲?”

    “元人入境之时,本官就遍遣使者,以寻求诸国的帮助,像你们,是以粮食为主,粮船我们自己出,价钱也并非有所亏欠。然而诸国的态度都是敷衍,要么就是干脆不许,你们怕在元人入主广西之后被他们算帐,也怕大宋战胜之后,其势更大,因此双方最好打得两败俱伤,天长日久地对峙下去才好,我说得对吗?陈镇守使。”

    来人的面色有些局促之意,不过身体依然站得很直,国与国之间本就是如此,他并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当然也不知道这位新任抚帅为什么要较真。

    “如今战局已定,元人不日就将被赶出广西,甚至会被反攻回去,本官的终点在哪里?善阐、大理、你想像不出来,因为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才会要这许多粮食,有备无患嘛。你现在问本官,我就回你一句话‘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的。’,你们已经错过了。”

    “错过了什么?”来人一愣。

    “就在数日之前,本官的使者代表大宋与某国订立了同盟,相约一同攻元,他们的大军已经深入了大理故地,如今只怕都快打到大理城下了,你说你们晚不晚?”

    来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直愣愣地盯着刘禹看了半晌,只看到了一片挚诚,对方根本没有必要骗他,因为这件事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那么就剩下一点,如果他说的是真的,这个某国是谁?

    “蒲甘!”根本不用多想,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两国之间没有边境,但是都与大理相邻,做为安南的北境最高长官,陈国峻又岂能不知道那个国家是谁。

    如果说一直以来,大宋是温和无害的,那么这个蒲甘就是强势而逼人地,被他征伐过的国家几乎遍布整个中南半岛,无法想像一旦他们得到了大理故地,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宋居然会与他们结盟?这简直是比广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