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帝-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目光更多转向草原,关注着慕容正的动向,根据边境商队中掺杂的密探侦查,鲜卑族明显整合各族,正式建制立国,这意味着格局的稳固,真正转化龙气的开始。

    叶青并不为此震怒,他要看看——是谁成长更快,谁更忍不住。

    帝国在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力恢复水利系统、农业生产,对军事预算压缩得很小,但战备还无时不刻地进行。

    这就足够了。

    沉思片刻,叶青回身,沉声命令:“派人修建蜀道,列成工程,交给内阁处理这事。”

    “三峡水道,同时扩宽,可由火雷炸之。”

    “在这时间,派术师潜伏入内,刘焉与蜀来说,同是外来之人,朕几要统一天下,威震天下,而刘焉之前又大败,此消彼长,不信蜀地没有人响应。”

    “蜀地既难,先平凉州,并州就是。”

    “是!”立刻就有人应着,迅速润旨成文,叶青细细看了,钤上了玉玺,发布了下去。

    洛阳很快调关羽和与之统帅的这一批壮年将领,改派赵云率领着陆逊、吕蒙、魏延这批上场。

    新生代青年将领需要成长,同样军营里面迎来了新血,中央北军各部在补充新兵同样轮流调度上去,以备来日对草原大战。

    凉州坚持二年,终撑不住,臣服,而并州随之一统。

    一时间,天下只有蜀地未平,变得僵持,报纸上小战多了,洛阳民众习惯了这种连绵战事……总归很遥远。

    时光滚滚飞逝,转眼到了应武五年,又一年盛夏。

    田间的小麦和稻谷渐渐褪去青涩,洛阳南宫桃园结出满园的仙果,这不仅仅母株扦插的树苗成长了,并且昭示着神州地气兴旺,距离第一个五年计划验收已不远。

    而军事上,蜀地出现了喜剧转折。

    在去年寒冬时,前蜀王刘焉就染病不理事,缠绵了一整个冬天,到开春时不甘心撒手离世,他传位刘璋——只有这个性格懦弱的幼子可以传了。

    三年修建,蜀道基本恢复,蜀地根基已大大削弱,全靠刘焉强人手段压着,他一病逝更直接动摇了统治。

    刘璋面对这样的烂摊子,束手无策。

    这不是粮食用度问题,都江堰下的天府之国还是很富饶,人口也有数百万,但面对新汉大统一潮流,人心已散乱了——在原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文武经营蜀地数十年,第一代或死或衰,刘阿斗还能支撑些年,此时刘璋却没这个条件,也没有父辈坚韧和铁腕。

    刘璋几个年长的哥哥刚强有为,但刘瑁早逝(其妻吴苋丽色,车骑将军吴懿之妹,后改嫁给刘备做皇后),刘范、刘诞历史上后来死于反抗董卓,现在一直都在洛阳做着文官。

    有些羁縻之意,更多是能力不错,为人很重节义,已受皇帝欣赏,获得拔擢。

    这现存的三兄弟相互为敌,和历史上诸葛亮三兄弟分仕魏蜀吴一样,时人视之平常。

    皇帝在满园仙桃成熟时,在城郊西苑召开过一次群臣盛宴,宴后留这几个本家散步月下,谁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实际上,叶青只是聊了聊他们父亲刘焉过往的生平,表示感慨。

    刘范和刘诞小心翼翼跟随着皇帝答话,最后一起在凉亭中休息,还要皇帝吩咐了才敢坐下。

    “昔年天下大乱,乃父上书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请用宗室、重臣为边远州牧,军政大权独揽以镇压寇盗之事……”

    “公允的说,这根本是乃父此时,已有着夺鼎的野心……”话还没有说完,刘范和刘诞吓的满身是汗,连忙跪下叩拜请罪。

    “起来罢,这和你们无关,这虽削弱了中央而加速旧朝崩溃,却节约了刘家元气,不至于抱在朽木上吊死,在四方边角别开生面,得有三兴之机。”

    叶青这样说着,想起历史上刘焉益州、刘虞幽州、刘表荆州、刘备跑跑,有些失笑说:“我能兴起,也有乃父之功。”

    刘范和刘诞只感觉背后湿透,相视一眼,就惶恐辞谢说着:“陛下自有天命,龙气显于白兔山,可见高祖有灵,非凡人之功。”

    “呵……”叶青面色古怪起来,自己当年这么明显的山寨祥瑞,天地灵气激变道法显圣以来,还真让越来越多有识之士都相信了……这方面拉低了英杰的智商,还真让人有点惭愧。

    他这点恶趣味念头闪过,明白这两个青年官员惶恐心情,却不好再说自己是真心有点佩服他们父亲的胆略。

    东汉末年,想成为光武第二,并且付之行动,第一个就是刘焉。

    历史上黄巾起义时张修改天一盟为五斗米道,当时大汉之气还很强盛,刘焉单骑入蜀,带着吴懿等一帮核心文武,一举镇压了蜀中的教团起义军,张鲁在刘焉力挺下先是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占据汉中后又袭杀张修夺回天师道教权。

    刘焉这时使得巴蜀、汉中统合一起,这是当年刘邦对项羽逆袭的道路,也可说在三国初期就具备了后期蜀汉的势力版图,治政八年,至群雄讨董时,龙气已经基本形成。

    与自己此身刘备延期二十年建立的蜀汉集团相比,刘焉才是建立起蜀中割据势力最快的一家,不得不说老刘家两个朝代积累的强大惯性,稍一振奋就是第二个光武帝刘秀。

    但刘焉败笔是没有上洛阳参与诸侯讨董——打的主意或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关东群雄与关西董卓相互消耗实力,但是这就失了政治大义,小了格局了。

第686章 削平天下(下)

    而董卓狠绝,以羌夷制汉为根基就无所顾忌,直接摧毁洛阳二百里内一切,断绝汉室龙脉,大家一拍两散。

    洛阳被焚天下震惊,汉室连自己国都和直辖百姓都保不住,就算再鲁钝的百姓也明白过来,对汉室大失所望,人心潮流是种微妙而难以逆转的变化,天下间引起一连串不利反应

    出身最低微的刘备,却因果敢进取而和曹操、孙坚几人分得东汉残余政治资本,他之后正确道路就是凭着这一点和荆州刘表、益州刘焉等相互吞噬,重聚起龙气,可惜就已错过了天时,正可谓成也刘焉、败也刘焉。

    当然,其实以刘焉的地位,少许挫折不算什么事,并且他也不是无所作为,中原大乱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

    这支军力虽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的力量。

    其后刘焉就欲称帝,可惜这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刘焉不得不迁州治到成都,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要是不死,以后此人必会引兵出征,怕是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可惜,正史上,天命已不在汉。

    叶青站起身来,散着步,两人只得跟着。

    这时微有细雨,很是清凉,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结果,千秋后自有定论,叶青不同情刘焉这个人,就对刘范和刘诞说:“乃父虽糊涂,所幸社稷无碍,人既已死了,将来依旧还是要归来宗庙。”

    “多谢陛下荣恩!”两兄弟舒了一口气,连忙重重叩拜:“臣等愿说服蜀地归降,以全陛下之恩。”

    “嗯,天晚了,你们下去早些休息,老一辈的人已过去,帝国的未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宗室……”叶青笑吟吟看着他们说。

    “……容臣告退。”

    两兄弟告辞出了宫城,在回程马车上坐着。

    许久,长子刘范就叹着:“自古忠孝难两全,陛下都说如此明显了,我等臣子岂能不为之分忧?”

    “是……形势今非昔比,虽有让父亲失望的不孝嫌疑,但季玉性子懦弱,怕是守不住益州……”

    “如此,为父亲身后事,我们还是作书劝降吧。”

    当夜,一封家书自洛阳发出,通过特别的渠道,飞快地传往了蜀中,就和一柄锋利的匕首一样,刺向蜀地。

    蜀地·成都。

    原本益州的州治是绵竹,自去年莫名奇妙一把大火后,刘焉迁移王府到了成都之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立在后来杜甫草堂的位置望去,西岭是屏障西面的岷山,有整个青藏高原当屏障,盆地气候远较洛阳更暖湿,且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无虞水旱,农业兴旺的同时还有井盐业、铁业的发达,借助长江水运昌盛,贸易也繁华,无疑是住人的好地方。

    但不是帝王守业之地,蜀地的全封闭格局容易锁龙,这点远比不上关陇半封闭三秦之地的进退从容。

    当年刘邦困顿此间,都要想办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围到关陇,完整重现秦国的基本盘,这是对项羽的优势基础。

    前蜀王刘焉也算做到了,可惜叶青不是项羽,没等刘焉站稳就一巴掌扇回了蜀中。

    和祖辈父辈们相比,刘璋确实是个软弱的人,收到兄长严辞意切的家信,这个从小成长于富饶蜀地的王二代,很好验证了什么叫“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崽卖爷田不心疼”,一下就动了屈膝投降的心思。

    “为人子者,岂可轻弃先代基业。”出身巴蜀的主簿黄权、大将严颜老臣,全都竭力劝阻。

    从事王累更是自己倒吊在宫门上,以死相谏:“王上啊——先王方逝,三年孝期未过就屈膝出卖,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刘璋闭上宫门,眼不见为净。

    冠冕堂皇背后有着利益取向,实际上封闭肥沃的蜀地天然就有自治倾向,相比被秦汉强势中央抽血,现在这更符合蜀人的利益。

    但这不符合王二代刘璋的利益,反更是恨恨——这些只为自己私利着想的臣僚,谁能体会寡人的忧惧!

    三峡水道日宽,蜀道基本建完,刘璋觉得半年防备赵云大军,已担惊受怕,相比更愿意相信另一批臣僚——法正和张松等人,他们建议投降。

    “同是宗室,王上愿降,必得善果……”法正这样说,心中惴惴,换刘焉在时时,打死他都不敢说这话。

    刘璋在堂上来回踱步,沉吟不决,迟疑着,这终是一方王业,岂是这样容易就放弃?

    “应武皇帝为人宽厚,必会善待王上……岂不见顺命候的待遇?”张松眼光毒辣,一下戳破君主的担心:“但是要是抗拒天命,怕是连白身都不可得,蜀道已建,王上拿什么抗拒呢?”

    在这批人为主分忧下,同样有利益取向——法正其实是司隶扶风郡出身,性格贪财,老家收到了洛阳密谍司的重金贿赂……

    而张松虽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却一心要谋大功于明主,收到了皇帝亲笔信,就感激涕零,觉得知我者唯皇帝也,对着洛阳方向叩拜,誓死要报效皇帝,这就把刘璋给卖了。

    “罢了,孤不忍刀兵血洗,生民涂炭……”刘璋叹息说,一脸悲悯,话才落下,只见丝丝白中带红的龙气,一束淡青之气,瞬间崩坏。

    不提严颜等人一时绝望,本着夜长梦多、越早卖越值钱的心态,刘璋主动派遣张松出使,去会见汉中屯守的征南将军赵云,迫不及待要把蜀地卖个好价钱,来换取以后平安富贵。

    几天前花园月色下,叶青和刘范、刘诞两人散步闲聊,化成的这一柄剑,就这样命中了靶心。

    半个月,征南将军赵云在蜀地传来捷报——蜀后主刘璋面缚出降,献出成都,蜀地就此平复。

    对此,皇帝除派人奖赏将士的大功,唯一动作就是告祭太庙,告祭娲皇庙:“今天下一统,社稷完全,族人安宁,是以谨告。”

    而对刘璋的处置,叶青比照原身坑爹的儿子刘阿斗,恶趣味准备给封个“安乐公”,想了想太高不划算,还是封了个“安乐侯”。

    余下就是迁刘璋一族来洛阳,并召法正、张松来朝,还有大将严颜,及车骑将军吴懿一家——连同他妹妹吴氏在内,这也算原身的皇后,听说正当芳华,守寡可惜了。

    而除了几个知情者和贾诩几个谋臣,朝野间没有人意识到皇帝曾经做过什么,很少有人会将那夜月下闲聊和蜀地的投降联系一起。

    洛阳报纸上只是称许征南将军威武,并大肆渲染蜀地的富饶和价值,顺便歌颂一下将士的英勇。

    “旧时代落幕,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云云”。

    这正如《孙子》计篇所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又云“善胜者不战”,即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应武五年盛夏,时光就这样平滑前行,在洛阳龙气凝聚天下大势后,一切都淹没在浩荡的水面下。

    清风拂来,水波不兴,唯有点小事。

    话说这日帝女过来,叶青坐得久了,想散步,就和她出了书房,沿御湖岸徐徐散步。

    “你是社稷正神,享配不少吧,有无怠慢之处?”

    帝女望着碧波湖水,信步走着,说:“治政是皇帝的事,我不能多管,不过皇帝问起,我就说说……”

    “以前社稷乱时,我得的享配的确变少了,细流一样,但是皇帝统一天下,管辖万民,恢复生产,民生安定,就又恢复了,现在说实际,和前朝相比,已经不差多少了。”

    叶青听了点头,说:“蜀中平定了,故汉区域尽数恢复。”

    “不过获得蜀地,治下的人口正式超过四千万,民气上观看如此,但簿册上只三千六百万,还有五百万人口隐匿在哪里,显而易见。”

    “朕下步还要进一步查地查人。”

    一阵风掠湖而过,远处宫殿阁楼、台廊曲折,湖水泊泊响成一片。

    帝女看了看,却又有别的想法:“是,皇帝原本青紫,一统天下后,青意渐消,紫意更增。”

    “民户不入簿册,其气只得一半,陛下的确要查,或能成就紫气。”

    叶青站住,任风吹着,良久才说:“成就紫气,不靠着这个,这五年来,人口和农田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下一步就是各项工程。”

    “前几日,有人上本,说现在太平,国运蒸蒸日上,几近盛世,或是传统来说,朕只要守着这个,就有个应武盛世,应武之治。”

    “但在我,这才走了一半路。”

    “天下平定,精锐就要调去边境,袭而疲之,使四夷流血。”

    “继而使四夷臣服,上贡,我方工坊就可倾销商品,廉价购买牛羊入内,务必要压榨的干干净净。”

    “天步艰难,但我还是能再走几步,你是帝女,可看我行之。”

    听了这话,帝女没有说话,良久才说着:“天下社稷,事大役艰,都在陛下肩上,还请陛下施政之余,多加荣养,方是社稷之福!”

第687章 北魏立

    河畔,纵目远望,一片无际的草原上,营帐连绵。

    战马不时在其中嘶叫,成千成万士兵却个个沉默,连喧哗之声都无,而在中间立着一座金帐,帐前竖著一个大纛。

    再看数万座营帐,其实略有分野,分成了数十个部落。

    这时,突见着金帐分开,慕容正翻身上马,奔驰而出,而在后面,一批亲将蜂涌出帐,跟在后面。

    慕容正目标很明确,纵马奔了数里,奔上一个山丘,这山丘虽不高,但居高临下,就能看见连绵营帐。

    亲将留在丘陵下,率亲兵围成一个圈,只有着数人上前。

    慕容正出神望着草原上连绵军营,不时见着烟尘,阳光下刀矛之光随时可见,汇集成赫赫兵威,凝思不语。

    血狼军损失六千,回来后,花费了好大力气,才恢复过来,并且一一削平不少抗拒者,事实上形成了汗国。

    慕容正站着稳稳,听着一人指着下面说着:“慕容将军,你说这些仅仅是叶青所写?”

    这人长身而立,衣袖随风飘着,透出一种锋芒,却是地上大魏随军的大萨满,金脉的真人,身份尊贵,再说同样夺舍了族里大萨满,掌握神权,由不得慕容正不避让三分。

    “是,大萨满,您有什么新发觉么?”慕容正小心翼翼的问着。

    “的确有,当初夺舍时,我就发觉这鲜卑族里,隐藏着王气,只是分叉不齐,似是多头之蛇。”

    “这还罢了,匈奴、羯、氐、西羌,都有或少或多的王气在内,也亏得这所谓西方圣人,能把这些王气改变,汇集成现在之势。”

    “我只是心里奇怪,这叶青所书,按照其心是为了下土铺路,为何却是四藩龙气潜伏,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五胡十六国,随着晋室的衰落与南迁,五胡南下,先后建立了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大夏等十六个政权。

    其中,前赵、大夏、北凉为匈奴所建,后赵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为鲜卑所建,前秦、后凉为氐族所建,后秦为羌人所建,成汉为巴氐族所建,北燕为高句丽族所建

    的确是龙蛇并起,大萨满这一说,众人都是不明所理,都是闷住。

    慕容正有些烦躁,一时踱步不语,一时又沉吟着,良久,他似心情平静下来,看向草原。

    广阔草原上,一条条白里带灰黑的细流汇集,随后融入金帐,凝聚出了气运。

    “部落归附,金帐可建。”

    一瞬间,慕容正对金帐又有一种深沉了解,在此关键时间之前,他似与这草原融为一体,感受着下面的潜流。

    对气运也有了清晰认知,这是一股勃勃新生龙脉,但却有着大敌,那是强大的大汉赤龙。

    这时,慕容正想到了魏王。

    “我以前很奇怪,为什么魏王厚待我,并且把血狼军交给我了。”

    “血狼军是以外域密法所制,带着外道痕迹,魏王开始不明,现在已经后悔,故才交给我,允许我带着进入下土。”

    “全数身死,也就去掉了包袱,正合魏王之意。”

    “但是假如我无所成就,单纯消耗掉了血狼军,魏王就可名正言顺削去我的位业了。”

    慕容正看了看连绵气运,不由苦笑出声。

    这时,他才明白魏王看自己眼中的那一股复杂意味。

    “不过,大丈夫本是马革裹尸,岂能退让畏缩?汉廷的确非常强大,这叶青妙笔生花,凭空写出这一番制度,真是可怖可畏,但我又岂会退让?”

    “要是成功,我就能夺取这方洞天,至少名列青史,甚至长生久视,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