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帝-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人口增了一半,拥挤了些,人气越来越热闹了。”年轻丽人说着。

    “都赖陛下治国行政有道。”何太后扫了一眼,笑的说,无论她怎装不在意,但见这座都城欣欣向荣,而自己有份参与,还是很欢喜。

    而且这时有种莫名放松,她压下心中难言情绪,只笑说:“还是皇帝在时安稳,现在朝野平复,哀家不用和前半年一样,整日提心吊胆。”

    小糜皇后细细看了她一眼,也笑起来,笑了片刻,又说着:“叔父身体欠安,皇帝有意封叔父为敬侯,太后觉得怎么样?”

    刘子敬是刘备的叔父,《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说的就是此人,在此历史,早早投身刘备,活的也相对长。

    “这是皇帝的旨意,我怎能妄论?”何太后说着,见小糜皇后神色,又笑着:“依光武旧例,应封王才是。”

    “太后,光武当年,赵孝王有二大功,一曰养育,二曰赴难,尚有反复,先至赵王,复降赵公。”

    “叔父虽有救济,并无养育大功,也无赴难,与国家社稷事功不显,与其反复,不如封侯世袭,更显体面。”

    刘良在西汉汉平帝时期被郡县推举为孝廉,曾担任过萧县的县令,公元3年,刘良的兄长刘钦去世,他儿子刘縯、刘仲、刘秀年龄都很小不能自立,刘良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把他们照顾得很好。

    养育之恩,几同父母,这是可以公开拿起来,在朝堂说的泼天大功。

    而王莽末年,爆发了绿林大起义,天下大乱,刘縯、刘秀兄弟扯旗起兵,刘良不得不加入,半途,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杀,这就是小糜皇后说的赴难。

    不过就算这样,刘良先封王爵,后减至赵公,在死后才算恢复王爵,谥号赵孝王。

    何太后听了,觉得有理,又说着:“皇帝封其祖其父为王,显是同理了。”

    “并非皇帝,何以封帝?”小糜皇后笑着:“不恭谨,不隆重,封王已经是极限了。”

    何太后听得极专注,见她说完,便笑:“你倒明白他的心思,帝后和谐,真让人羡杀。”

    夜色·皇宫

    天街入宫门,每隔十米,一个带刀亲兵,钉子一样站着岗位。

    南军是西汉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属卫尉统领,驻扎在宫城下,负责守卫宫禁。

    现在南军正式分成侍卫亲军、羽林军、虎贲卫。

    侍卫亲军一千人,负责皇帝贴身。

    虎贲卫掌执宿卫,三千人,而羽林军九千人,总计一万三千,至于北军分三大营,各有二万余,汇成七万!

    远远可见巍峨高大的大殿,袅袅金黄色的气机,自宫殿中凝聚,渐渐浓烈,正中又冒出丝丝青紫,淡淡的,却给皇宫平添了几分神圣庄严。

    这是滚滚赤流自各州抵达洛阳,在洛阳帝宫汇集成金色龙气湖泊,龙气深沉似海,八风不动。

    就算是引起士林哗然的菜市口大规模杀戮,丝丝灰黑之气,都是在这平静中泯没。

    路经能望气的奇人异士只是一见,心里就不住慨叹,单看这深闳沉着的龙气,就知道天命已定。

    此时,叶青正在书房议事,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静听片刻,到座前端正的坐了下去。

    徐庶……也就是吕尚静,率内阁成员一一禀告。

    叶青皇帝目光深沉,这小小书房内,云集着众多臣子,事实上成了中枢,隐隐有淡青色。

    虽立志修仙,但自心里说,皇帝一语左右荣辱生死,一诏天下伏首,实是让人享受之极。

    这是人之常情,亿万人奋斗目标,只有矫情或无知之辈,才对此酸溜溜,甚至加以黜贬。

    听完,叶青示意免礼就座,收了笑容,说着:“你们的计划很不错,甚合朕意,这第一个五年,就是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你们并没有急功近利,风火上阵,甚善。”

    叶青整理完了大体,对帝国当前经济了解,最顶尖的生产力差不多相当地球工业革命早期,但不是科技工业革命,属于道法革命。

    火灵石蒸汽机的核心部件精度要求高,尚未完成工匠制造,必须有术师参与,并且可预见未来,都难以改变。

    让叶青欣慰的是,内阁无论是保守也罢,聪明也罢,都没有急着上阵,虽现在高炉炼铁已经使钢铁年产量增了十几倍。

    靠盘剥农民来进化,这或是四面皆敌时迫不得已,但现在无需这样。

    最关键的是,叶青已经清晰发觉,这个世界和地球世界完全不一样,根本都不一样。

    地球是原子分子的世界,这里是精细五行物质的世界。

    故科技直接废除,目前能实行,或只有一切能以灵石灵力代替的思路和模型。

    不过工业车床还在这世界允许范畴内,并已在研制,预计以后能将法阵外所有构件都解决,单纯法阵对术师来说就轻松的很,分分钟能给人做一个出来,届时必会迎来一次工业扩张高峰。

    而原子弹这种绝无可能。

    而这,叶青已经看见了人道的极限,这世界终不是原子分子的世界,就算有青色制度,生产力怕是仅仅使龙气达到淡青,就已是极限了。

    再上就是仙道的范畴。

    说穿了,地球科技只在地球性质的宇宙有效,在别处不过是幻想,至于是怎么样幻想,就区别不大了。

第684章 洛阳风情(下)

    ————

    “陛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核心是使田地和人口平衡,基本生产恢复,不得不说,要在旧朝,这很是困难,但现在道法显圣,术师安插各地,通信千里瞬间就至,就完全不一样。”

    吕尚静微一欠身,气度从容说着。

    叶青打量了吕尚静一眼,见吕尚静双目隐带精光,一身青气,国之重臣的气度已经出来了,颌首笑了,并不语言,只是继续听着。

    不管圣人打什么算盘,叶青铁了心要当好这个皇帝,引发道法革命,厚积世界阳化的资粮,顺便养成一些文武英才、优质萝莉。

    这计划至少有着女娲力挺。

    而现在内阁,深刻理解农业是社会之母,提供大部分基本原料和最命脉的粮食,水府体系和各地水利建设也很关键。

    华夏特色的屯田事物上,中央和地方都不乏优秀文臣主持,来自冀州郭嘉和辽东诸葛亮的近况报告,都显示良好,草原方面慕容正收缩回去就没了动静,人能受得了热,马受不了,胡人在盛夏季节不会南寇,他们要积蓄马力等待秋后机会。

    郭嘉和诸葛亮不约而同,都在这段和平时间构筑防御,很有防患意识。

    总体来说冀州事情基本解决,比叶青预计的还要快,接下来几年里和草原很难有大战,和平计划就要定好,防备战争的计划同样要做好……东南西北、林林总总的开拓事宜,都要做初步投入,以待来日。

    “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在农业生产完成后,就可配合术师,进行全国道路和水利修建。”

    “二个计划完成,才可真正对外用兵,使四夷臣服。”

    吕尚静汇报内阁对经济统计概要,说完这些话,今天正事就算基本结束,随后叶青留着他用了晚餐,却说起一些闲事:“我听说民间报纸上对连续用兵,有些争吵?”

    “这是按陛下的方针,引发两方意见对撞,来疏泄异议……”吕尚静笑说,随后稍皱眉:“不过确实引出小股士林议论,认为陛下穷兵黩武,建议平蜀后就效仿后汉光武帝,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典故……呃,这也是他们不知道草原为患,很快就被新的证据打翻下去,就没再出声。”

    “哈……看来最近杀的人头滚滚,把这些家伙杀怕了。”

    叶青对此只一笑,又沉吟说:“算不上穷兵黩武,只是遵循汉帝国无日不战的传统。”

    武帝在汉匈全面战争中击溃匈奴,整个汉朝就缺乏体量相当的敌人,不再有国战,但仍保持一支最强的中央军。

    小规模对外用兵,就是获取新鲜血肉,滋养民气里战气——这股气性失去后并不是说就断了族群脊梁,骨髓犹在。

    就和人体基因的显性隐形区别一样,族群会对无外敌环境的适应性调整,这是自然选择,关键危亡时依旧会显化,涌现大批英雄志士,但拉长时光以千年为单位来看,整体生存风险和代价就大了。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后来二次世界大战,工业国家有强大动员机制,都保持显化小比例常规军,两相结合减小安全成本,那是此前欧陆战场积累的经验。

    而东方文明是秦朝自战国七雄争战积累的经验,两汉得以继承保持,叶青自不会断掉它,反要发扬——因洞天晋升后必迎来更大战争。

    当然,小规模作战,并不意味着单纯是消耗,相反,这是唐高宗的战略,不以大规模作战为主,而是派精锐屡次奔战。

    使四夷持续放血,这样十年后,已经疲惫不堪,不堪一击,到时自然就要上贡(免费输血)、贸易(逆差),来抽取四夷国运,壮大本体,这也是地球上美国的根本战略。

    只有压榨的干干净净,再纳入帝国,不但容易之极,并且还有大笔收益。

    不是那些动不动国战的人,能想象,能明白。

    “大运之期,正当乘风而起,却需未雨绸缪。”叶青在廊下踱步,去后宫,嫌弃玉辇,就没用。

    寻常皇帝要以繁复礼节来强调威仪强化统治,叶青并不矫情排斥,但也不拘束——开国之君带领下整个帝国忙碌的很,谁有钱不赚有功不捞,还闲着为点小事指责皇帝不尊礼?

    或以后会出来个魏征诤臣来打脸,叶青会褒奖,却不会和唐太宗那样,矫情放在面前碍眼。

    叶青没有杀兄篡父,天下是百战而得,用不着政治作秀来弥补法统,也不会给政治投机者打脸机会。

    经过一处翠竹白墙的院落,渐渐听一阵悦耳的琴音传出来,很容易分辨出是蔡昭姬……

    现在被叶青改名成文姬,在弹奏,而后是稍有些陌生的箫声,继有少女歌声,婉转动听,乐曲和少女歌声都带着江南味道,融融似一阵清爽凉风,带有一种美妙意境。

    叶青一怔,神情有些恍惚。

    古语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说的是说丝弦弹拨的弦乐器不如管乐器,而竹木吹出的管乐器又不如“肉乐器”——其实就是人的喉咙,此际却琴、箫、歌,三者融一。

    叶青知道蔡文姬有一段时间随父避祸居住江南,会南曲不奇怪,此际琴、箫、歌配合完美无暇不说,还带有一种奇异的道韵,浅显的很,却很难得了。

    他就立在院外,静静听完这曲,才开口对随从宦官问:“此是何人吹箫?何人作歌?”

    “陛下,是二乔氏。”宦官小声应着。

    有点意思……叶青稍颌首,继续走路,径直回了寝殿。

    等小糜皇后迎上来帮着洗漱时,她在汉白玉砌浴池里扶着叶青肩,打趣笑说:“美人在水一方,胡不溯游从之?”

    “这也吃醋?”

    叶青扫视她浸湿薄衫下的雪白**,笑着反击,知她是阴神真人,又是皇后位格,只要愿意,她就能知道宫中大小事情,但实际没有这个闲心,也就关注关注自己夫君动向。

    “听着此南曲,我却想起一人……正所谓,曲有误,周郎顾。”

    “有件事,却非周瑜去做不可。”叶青凝思着,其实当年自己只是感慨下,不想下面人就送过来了。

    既送来了,就不矫情退货,对周瑜也没有半点占了人家小乔的愧疚,包括还是萝莉的原配孙尚香。

    小糜皇后素手揉按夫君的肩颈、太阳穴,为他缓解日间疲惫,闻此沉吟起来:“水上的事……夫君有什么新计划?”

    “说不上计划,只有些好奇这世界演化的边界范围……我准备让周瑜去东海探索一下,有没有适合的海上殖民地,不需要什么仙岛,只需要体量大的岛,如此间史书记载不错,应有个瀛州,颇有金银富矿,驯化些土著就可开矿……当然说不定还没有这瀛洲,毕竟世界都变了。”

    “这个世界名人,都会寻出来培养一番,但能达到什么高度不好说,不但世界变了,乱世也变了。”

    “你我都知道,乱世才能出人才,平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不能脱颖而出,所谓的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往往是破坏规矩,得不偿失。”

    “这些人,就看他们的命数和奋斗了。”

    叶青闭上眼睛,沉默一阵,又说:“瀛洲是小事,我最担心大漠一直向西面,传说穿过冰原之后有一片草原……如果有的话,北匈奴残部已跑了过去,我可不想再给鲜卑人这样机会……”

    “夫君是说慕容正那个家伙?”

    “嗯,不说这些小事……我心中有些可惜,能在这下土待三百年,有我社会晋升大势,又有你遗忘之地培养,恐怕就真正是仙朝盛会……但那样地上过去六年,错过风云际变就得不偿失,主世界才是核心的舞台。”

    “而且还要查清你的事情……无论如何,估计一二十年里就会初步阳化,我都会带你回地上……”

    叶青咕哝着,呼吸渐渐低下去,静静躺在浴池里,头枕着小糜皇后的胸,就这样沉睡过去。

    小糜皇后……或说芊芊,静静抚着皇帝头发,靠坐在池畔,也沉默下来。

    她想了会儿,觉得夫君的决定并不错。

    据大司命所说下土阳化是个渐进过程,地上浮现的洞天就和冰山一样,会露出一角,水面下的幽暗部分并不是消失不见,包括着下土的人众虽不能阳化,却并不消失,反而是冰山主体,支撑洞天继续浮升阳面的基础支撑。

    夫君以开国之君升格实权洞天真君,下土的三百年折算成地上估计是六年,那回到地上的五六年间,夫君依旧会源源不断好处……当然,她们这些有封号的皇后妃子,也获得气数配额,这都是主体修行的助推之力。

    为此,夫君真是用心良多了。

    过来一个时辰,夜深时,有宫女按时进来准备收拾,望着一怔,面红耳赤。

    “嘘——”

    就见小糜皇后对她们做了个噤声手势,示意退下,再看犹熟睡未醒的夫君,心下叹息:“他这么些天,确实也累了……不止是身体上。”

    “就让他好生睡罢。”

第685章 削平天下(上)

    蜀道

    步兵而至,军容严整,旌旗一片,虽在山道,不能列阵,但静静而立,一股凛然的杀气冲上天空。

    关羽面无表情听着汇报,良久,眯起丹凤眼,叹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陛下的诗真是太形象了。”

    “一直都听说蜀道难,蜀道难,前几天自汉中过来,我还觉得不过如此,今日到了这里,才知道蜀道难的真义。”

    “是啊,过来时,山势固险绝,谷道还算宽敞,强攻之下还是可以破,今日一看这烧了的栈道,才知蜀道的确难!”有副将徐晃附议。

    众人看上去,看着由北至南连绵不绝的山岭,本来就是绝壁上的栈道,完整时都胆战心惊,这时更是只有残桩和洞孔……大军怎得而进?

    都不由自主地感叹起来。

    刚才有个亲兵试探几步,结果风一吹,众人眼睁睁看着他跌下,虽手抓住了一个残桩,终不能持久,临死前惨呼:“大将军……我叫张铜牙,我还有个五十的老娘,求大将军照顾……”

    话还没有落,山风吹来,抓不住,就摔了下去。

    众人虽心如铁石,不禁暗自惨然,这路是不能进了。

    关羽看着绝壁栈道残桩自眼前不远处一直向前延伸,一直延伸到了云端,铁青着脸色。

    一曲《将进酒》道尽险难,简陋交通条件下崇山峻岭是不可越的障碍,更别说蜀地和中原隔了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入蜀用还是先秦时期开辟的斜谷一线栈道,凌驾于绝壁深渊,让人望了胆寒。

    刘焉回去时点火将栈道一烧,追击的先锋徐晃瞪着眼,就是没辙了,他带的骑兵虽勇,还不能飞。

    栈道毁坏至斯,不修好是难以进军,而修好这样栈道,就算有着术师和道兵,都要二年时间。

    “大将军,蜀道烧了,也可自荆州水道逆行上去。”

    “三峡水险,得纤夫拉船,同是很难。”关羽阴沉的说了这句,转问着术师团的人:“这样天险,你们可过乎?”

    “利用道法,潜入小股,还是可以办到,但这点人怕无法威胁蜀中。”术师团面面相觑,有人咽了一口唾液,为难的说着。

    关羽没有再说话,命令:“立刻向陛下通报最近情况,等候旨意。”

    “是!”

    洛阳·帝宫

    “陛下,汉中急报。”道法传信,一日三千里,比电报是慢了些,但是横跨汉中到洛阳,也不到一日,就送上了御案。

    “唔!”叶青呷着茶,神色平淡,一直都不言声,下面官员低首怔怔望着他,提心吊胆,等待着旨意。

    叶青站起身来,在窗下兜了一圈,细望着远处的花园,冷笑一声说:“不想刘焉这样果决,果铁了心,抗拒天兵乎?”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西汉鲁恭王刘馀后裔,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后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刘焉也拒不出兵,公元191年,刘焉传说圣人迹象,造乘舆,欲称帝。

    这样的人,果是处心积虑要谋天下,天下不成,也要割据。

    见皇帝沉思,周围的人都连大气都不敢喘,垂手等待,恐惧招来皇帝雷霆之怒,其实叶青这时,就放下了。

    叶青也不太在意进度,曾记得诸葛亮逆取汉中,曹操被迫兵退斜谷时就叹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还是曹魏集团千万人口对蜀汉二百万人口的较量,现对新汉帝国保存元气的四千万体量来说,这蜀地只是个小副本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