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万历年间,才重新征收商税,而商税收入在国库收入中也只占很小比例。

    是商业不发达吗?非也,大明商业发达的很,从每年来往大明沿海的数以百计的海船便能够知晓。在江南家财百万的豪富之家数以百计,这些人的钱财从哪里来的?靠种田肯定不行,便是开设工坊从事贸易而来。

    每年无数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其他各种货物通过海路走出国门,运往倭国马尼拉以及南洋诸岛。每年数以十计的海船远涉重洋绕过好望角到达欧洲。

    而大明内部的商贸往来也非常频繁,松江的棉布行销全国,苏州的丝绸在北方大受欢迎,更不用说和口外蒙古人女真人做生意的山西商人了,每年都要把大量的货物运到长城以外。

    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苏州商帮、江西商帮,这些都是大明商贸繁荣所催生的按照籍贯组成的商人集团。

    大明的贸易是如此的发达,然而朝廷却根本征收不到商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便是朱元璋制定的户籍政策。没有商籍,朝廷便没法光明正大的征收商税。没有商籍,但却不是没有商人,而现在的商人大都头上顶着秀才举人的功名,都有着进士高官的背景。所以说,明朝的商人根本就是士绅集团的一分子,没有士绅身份背景的商人,会被吃的渣都不剩。

    而大明却是对士绅免税的,便是朝廷开办的钞关,对有着功名的读书人也不征收任何过关税。

    所以这就造成了明明商业贸易繁荣,朝廷却根本收不到几个钱商税,朝廷任何试图征收商税的举动都会遭到官员们的一致抵制,被说成与民争利。所以万历帝被逼得只能绕过朝廷私下派出大量的太监充当矿监税使,前往各地征收矿税商税。

    整个万历一朝,便是皇帝和官员以及天下士绅斗法的一朝,而万历帝也被士林诬蔑为贪财的昏君。然而试想一下,若是没有万历的贪财,哪里会有三大征的胜利?崇祯倒是不贪财,可却弄得国库经常一贫如洗,边军将士缺粮少饷,以至于使得满鞑做大,以至于无力清剿国内的流贼。

    对诺大的帝国来说,光靠田税盐税过日子根本不行,不征收商税朝廷永远也别想有钱。对这点,陈越和路振飞都是心知肚明。

    路振飞一直是齐王一系核心,所以才能当上政务院掌院成为三相之一。对陈越的想法,路振飞自然是清楚的,可是。

    “王爷,征收商税下官自然是没有意见,可现在时机恐怕不大好吧。现在朝廷到处都在用兵,这些牵扯了很大精力。而王爷也知道,既然征收商税,那么所有流通的货物都要征收,光是从普通商户头上可弄不了几个银子。

    而大商户都有功名有士绅身份作为保护伞,而大明对士绅是免税赋的,士绅们在地方盘根错节,冒然动他们的利益必然遭到很大反弹。若是地方出现动乱,恐怕会对大局十分不利。“

    路振飞忧心忡忡的说道,他不是不同意征收商税,而是认为现在这种情形下不合适。变革自然要有变革的环境,内患未平仓促变革,若是士绅们作乱,局势恐怕难以控制。

    陈越点点头,对路振飞的担忧他自然明白。

    “路大人你不用担心,士绅阶级向来是欺软怕硬,软弱是他们的天然属性。

    他们也许敢在朝堂上反对,敢在私底下玩弄阴谋,可没人敢公然和朝廷刀兵相见!至于什么暗中支持叛军这样的举动,只要被本王查出来,有一个算一个,一律抄家灭门!“

    陈越说着,身上露出了强烈的杀气“本王手下这么多军队可不是吃白饭的!”

    手中有着强大的军队,这是陈越敢于向士绅直接开刀的本钱。另一个时空的雍正能够做到士绅一体纳税,能够做到征收商税,靠的还不是八旗军的武力作为威慑,士绅地主们再反对又能怎样,还不是乖乖的屈服?

    清朝是垃圾无能,可清朝末年的岁入达白银数千万两,而大明呢,崇祯年间平均税入也就两三百万两而已,连清末岁入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所以哪怕八国联军入侵,哪怕太平天国肆虐半个中国,慈禧那个老女人还有银子修她的圆明园。

    大明就是对士绅们太好了,让他们以为自己才是大明的主人。陈越可不打算惯着他们!

    “征收商税之事就这么定了,路大人你回去以后做好准备,我会禀明陛下,在政务院下设立一个商部,专门管理全国商业征收商税。

    在各地设置税关,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重设市舶司,这些都要尽快筹划,这些都由商部直辖,以后的商部将是一个庞大的机构!“

    “是,属下遵命!“见陈越拿定主意,路振飞便不再多言。

    “路大人不必担心,各地的乱匪蹦达不了几日,少者数月,多则半年,大明必然能够安定下来。这段时间你先做好准备,先筹划好,等到时机合适,便立马推动!“

第1024章 牧斋公的选择() 
这段时日,若说最郁闷的人,非钱谦益莫属。

    为了自己和东南士绅的利益,钱谦益在齐王陈越回京之事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是他说服了崇祯同意陈越回京执政,也是他劝说东林党一系官员支持陈越回京。

    面对叛军强大而直接的威胁,以及朝中官员们的巨大压力,崇祯才不得不妥协,听从了钱谦益的劝说。

    而对钱谦益来说,自认为在陈越回京这件事上出力很大,自然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

    然而,现在的事实却让他无比的失落。

    陈越回京了,也如愿的当上了大总统,然后在大总统之下设立政务院、都察院、大都督府三个衙门,路振飞、史可法都成为三相之一,而偏偏他这个功臣却什么都没捞着。

    不,也不能说没有捞着,最起码陈越还给了他一个副大总统的职位。可是没有任何具体司职的副大总统又有什么意义?他现在有的只是一个办公值房,能做的便是安排大总统府这座三进院落的一些杂事,除此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六部现在都归政务院总领,路振飞是政务院掌院,所有的事务都是由路振飞决定,即便有路振飞搞不定的也是报到大总统陈越那里,和钱谦益没有任何关系。身为副大总统之一的他竟然就这么被冷落在了一边。

    若只是被冷落也就罢了,可每天都还有好些东南一系官员来烦他,要让他兑现承诺,让朝廷早日往东南各府县派出官员,好尽早要回被叛军抢去的田地店铺和宅院等家产。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副大总统值房中,钱谦益长吁短叹。他知道若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自己这个东林党党魁也必然会被抛弃,这些失望的东林党人会想法另攀高枝。

    一个不能给属下带来利益的首领又如何能够得到属下的支持?更何况东林党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

    派系内的官员不信任,大总统陈越更是冷落闲置自己。若是往日,钱谦益早就辞官不干,回到家乡游山玩水,秦淮河畔吟诗作对,那是何等潇洒的生活,没必要非得在朝中做官。

    可是现在,便是辞官这样的生活也都不可能了。

    家乡被叛军攻占,田产家宅店铺等一切财产尽皆失去,没了家产作为后盾,现在的钱谦益便似没了牙齿的老虎。别说吟风弄月,便是奢侈的生活都无法保持。光靠朝廷发的那点薪俸,连府中下人的薪水都不够!所以,便是想过潇洒的生活也不可得。

    钱谦益在班房长吁短叹,思虑再三之后,知道现在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便是去向大总统陈越祈求,祈求他能给自己以及东南的士绅一条活路。至于脸面之类,实在是顾不得了。

    对钱谦益的到来,陈越热脸相迎,亲自把他让到客厅就坐,命人上好茶,一口一个的牧斋公叫的亲热无比。然而钱谦益却知道,热情的背后是疏远、是冷漠。

    觑侍候的侍从下去,厅内只剩下两人时,钱谦益站起身来,来到陈越面前“噗通“跪倒。

    “牧斋公,您这是何意?“陈越愣道。

    钱谦益再抬起头时,已经是满脸的泪水:“齐王,大总统,请您饶了下官吧。“

    “牧斋公快快请起,“陈越抬起手来虚扶,”牧斋公何出此言,您可是本王回京的功臣,若是没有您从中转圜,陛下岂会轻易恩准?“

    钱谦益道:“感谢齐王您还记得。不过大势所趋,不过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下官不敢贪功。齐王,属下向你下跪,是想请你放过东南士绅一马。“

    陈越冷下来脸来:“牧斋公,您这么说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放过他们一马?现在叛军被招抚,他们大多数不是被释放了吗,难道说还有人被本王故意扣押?“

    钱谦益连忙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下官说错话让齐王误会了,该打。“

    见钱谦益如此自贱,陈越叹了口气,心里也有些不忍了:“牧斋公何至于如此,您可是士林翘楚、天下文魁。“

    钱谦益垂泪道:“下官也不想这样,可是齐王您不知道,现在每日里下官一回家,面对的都是家人亲属的哭闹,每日下值之后,都有无数的同乡上门乞求,乞求下官能够帮着他们要回田宅家产。

    上百个同族从常熟逃到南京,就住在下官的家里,下官的一点俸禄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而朝中其他东南出身的官员也大都如此。若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下官绝对不会前来乞求王爷您。“

    陈越叹道:“本王知道牧斋公您的苦处了,您放心,本王会尽快下令政务院选派官员前往江浙各府县,然后展开归还被叛军霸占士绅田宅家产之事。不过牧斋公你现在也知道朝廷现在的难处,想选派这么多的官员,恐怕短时间也非易事。

    说到这里,有件事还想和牧斋公您商量一下,毕竟您也是副大总统。就在刚刚,本王和路大人还在商议,眼看着大明四处用钱,国库却匮乏根本无力支撑。所以本王建议增收商税,凡是商业贸易,不管是勋贵还是士绅,只要从事商业贸易,开办工坊,一律都得按律纳税。牧斋公,此事不知您怎么看?“

    “这……”钱谦益愣了,他能明白陈越话中的意思,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但凡从事商业,不管是开设工坊店铺,还是货运贸易,都得缴纳赋税,不管你的身份是进士还是举人,这也意味着士绅们的免税特权大半都被取消。

    钱谦益能够明白这件事会在士林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会使得士绅们的利益遭到多么庞大的损害。可是自己还有选择吗?若是不同意,便是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无法保全。

    同意陈越的建议只不过少赚一些钱,若是不同意恐怕以后连赚钱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对如何选择已经不需要多想。

    “大总统英明,早该如此了!”钱谦益坚定的表示支持。

    “哈哈哈”陈越笑了起来,“既然如此,便请牧斋公带头上疏,建议设立商部吧。牧斋公放心,你在常熟的家产不过是小事一件,本王这就写信给常熟守将,令他派人清点你家的家产,务必早日归还!”

    。。妙书屋。

第1025章 东林党的分裂() 
钱谦益还有选择吗?没有了。若是不听陈越的话,那江浙一带官员的选派还不知道会拖延到何事,要回家产田宅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苏州收复之后,钱谦益便曾派人回常熟接收家产,派去的人回到常熟后震惊的发现,钱家的宅院里驻扎着军队,店铺以及其他产业也都有官兵驻守,而属于钱家的田地也并没有空着,有好些农民正在田里忙活,对归来的钱家管事并不理会。

    钱家管事去和驻军军官交涉,请求归还自己宅院店铺,然而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军官表示,归还必须通过官府,他只是奉命驻扎,无权决定此事。

    管事摆出当朝阁老家人的架子发火时,却被军官下令从府中丢了出来,惹得街上人纷纷嘲笑。

    等到管事带人灰溜溜回到南京,知晓了事情经过之后,钱谦益喟然长叹,便知道想要回家产并非易事。知道若非齐王陈越的命令,地方军官如何敢对内阁大学士的家人无礼?

    所以,等到陈越一回到南京,钱谦益便积极动作,试图推动朝廷早日选派官员前往江浙等刚从叛军手里收复的府县任职,只有官员们上任,地方从军管状态恢复正常,自家的家产才可能要回。

    然而陈越大总统也当了,面对众多官员们纷纷上疏要求选派官员,大总统府却一直置若罔闻,根本不去理会。

    而今日和陈越交谈之后,钱谦益才明白过来,不是陈越不愿选派官员,而是要以之为条件,逼迫自己以及出身东南的东林一系官员妥协。

    同意了设立商部大面积征收商税还则罢了,若是不同意,委派官员的事情则遥遥无期。

    而拖上个一年半载,宅院店铺工坊还不知道会被祸害成什么样子,自家名下的田产更会被霸占,想要回更加的麻烦。

    被逼到这份上,钱谦益已经没了选择,只能妥协。

    “牧斋公,丑话说到前面,本王的目的就是要取消士绅们的特权,为了给朝廷增加收入,这件事没得商量。

    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士绅们即便被取消了特权,却依然是地方上层人物,和官府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论资源轮渠道,要远比普通百姓强的太多。被取消了特权也就是损失些财产罢了,并不妨碍继续赚钱,地位也依然高高在上。

    牧斋公,只有朝廷收入上去了,大明才有钱镇压流民叛乱,才有能力威压四夷,而士绅们才会有更加良好的赚钱环境。

    你们读书人的志向向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不能心里只有家没有国!”

    陈越语重心长的训诫让钱谦益很是汗颜,他还能再说什么?道理都在人家那边。再强说也不过是巧言强辩罢了,对皇帝可以巧言强辩,可以以不可以与民争利而搪塞,若是对陈越这样,只会得来一顿板子!

    “大总统的苦心下官明白了,大总统放心,我回去以后必然会说服朝臣们,让他们支持大总统的举措。”钱谦益做保证道。

    陈越满意的点点头“如此甚好。江浙各地已经收复,久没有官府治理也不是个事,本王这就知会政务院,让他们制定一个办法,尽快选出一批官员前往各地任职。”

    既然钱谦益上道,陈越也不介意投桃报李。

    钱谦益离开大总统府,回到自家府中,秘密召集心腹的东林党官员,传达陈越的话。

    听完以后,一些官员立刻愤怒了起来。

    “国朝立国以来便没有商籍,没有商籍设立什么商部?大总统此举分明是巧取豪夺与民争利!”

    “就是,朝廷又不是不收商税,各地的钞关还少吗?原本百姓们做生意就不容易,下有差役地方官府需要打点,运输还要遭到钞关的抽成,若是朝廷再设立什么商部,百姓们必然雪上加霜。”

    “诸位,齐王这分明是不让咱们好过啊。大家都想想,谁家没有个店铺产业,若是按照这个方法,咱们辛苦创办的工坊店铺还赚什么钱?

    若是无人肯做生意,没有了货物流通,各家所需要的物品又从哪里购买?俗话说国无商不富,齐王此举绝对是倒行逆施!”

    众官员议论之时,钱谦益只是默不作声的观察,然而他能看出,气愤最大的多是应天府以及两广湖广和江淮各地的东林党官员。至于江浙一带的官员,大多选择默不作声。

    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和以后损失的利益相比,早日要回田宅家产对出身江浙一带的官员来说,才是最当紧的事。

    人心真的散了啊!看着众官员们的表现,钱谦益心中再次发出感慨。这一刻,他十分羡慕能够置身事外的史可法。

    同为东林党的史可法一从九江回到南京,便闭门谢客,谁都不见,从而得以置身事外。可真是有先见之明啊!而自己呢,牵扯到的利益太多,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就在钱谦益沉思之时,突然发生了争吵,一个出身浙江的官员说设立商部也不是不可以,也就是多交一些税罢了,不耽搁做生意赚钱。他的话刚出口,便被几个江北的官员围攻怒骂。见到这种情形,该官员的同乡好友也不乐意了,上前加入了争吵,局面顿时混乱了起来。

    “尔等苦读圣贤之书,都有着进士的功名,竟然如泼妇骂街一般,却是羞也不羞?”钱谦益勃然大怒,指着这些人气的直哆嗦。

    “牧斋公赎罪。”见到他发火,众官员也只能止住了争吵。

    “哼,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出身江北的官员向钱谦益告罪之后便拂袖而去。而更多的官员也紧随其后。

    “牧斋公,我等也告辞了。”出身江浙的官员们也讪讪的离去了。

    “大总统啊,你的目的达到了!”众人散去之后,钱谦益一声长叹。他知道东林党已经分裂,从此以后朝堂上共进攻退不会在出现。而不团结的文官势力,将再也不是陈越的对手。文贵武贱的日子将不复存在!

第1026章 设立商部() 
众官员散去离开了钱府,唯一没走的便是左都御史李沾。

    “牧斋公,这事您得拿个主意啊。”李沾叹道。

    钱谦益苦笑道“我还有选择吗?咱们还有选择吗?”

    李沾沉默片刻,幽幽一叹,“确实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了。齐王实力太强,已经不是咱们所能抗衡。”

    “既然如此,咱们便各自上疏吧,早做选择比晚做要好。齐王他说得对,没了特权咱们还是大明的上流,面对普通百姓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损失的只是些钱财罢了。”钱谦益喃喃道,既是为了劝说李沾,也在说服自己。

    第二日,左都御史李沾上疏大总统,历数各地商业发展的畸形弊端,建议朝廷设立商部,统一管理全国商业贸易。

    “

    立国以来,无数东南商人冒险出海,东往倭国,南下西洋,无数的白银流入大明,然而朝廷却得不到任何税收,国库没有任何海贸带来的收入。海贸失控,朝廷不能增加税收不说,也滋生了众多不稳定因素,致使海盗横行,祸乱大明沿海,遂有嘉靖年间倭寇之乱。试想若是朝廷能够设立商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