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遵命!”刘能答应道,然而脸色犹豫颇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你还有什么话说?”陈越淡然问道。

    “国公爷,三皇子真的有必要去救吗?”刘能一咬牙,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身在齐国公府体系,刘能自然知道单明磊、钱枫林,乃至顾君恩等核心所想,都希望陈越能够上位,甚至是取明而代之,那样的话三皇子岂不是陈越上位的阻碍?

    “不要多想,去做你该做的事情!”陈越没有多说,没有解释,冷冷的道。

    刘能心中一凌,一下子想起卫阳被罢职赶出敌情司的事情,再也不敢多问多说。

    看着刘能的背影,陈越微微点头,这刘能脑筋足够灵活,不似卫阳那个木头嘎达轻易听从别人忽悠。

    一路跋山涉水,幸苦不必言表,崇祯十九年三月初三,陈越一行到了南京城外,还未入城,便有宫中太监迎在城门外,向陈越传达崇祯口谕,命陈越火速直入皇宫。

第652章 君与臣() 
在引路太监带领下,从外城高桥门入城,经正阳门入内城,然后直入皇宫。

    也许是前些时日国库充盈的缘故,南京皇宫修缮了一些,比陈越第一次入宫时好了很多。

    一路上,路过的宫女太监们都好奇的看着风尘仆仆显得脏兮兮的陈越,有认出陈越身份的立刻露出了恭敬的面容。

    陈越无心理会这些,心中飞速的思考着,为何崇祯召见自己如此之急,看来局势比在杭州时王寅所讲更加的危急了!

    到了乾清宫前,自有小太监进殿禀告,只是片刻的功夫,就等到了崇祯宣进的消息。

    步入乾清宫里,当看到斜靠在床榻上崇祯的面容时,陈越顿觉眼睛发酸,一股难言的悲伤涌上心头。

    只不过半年未见,崇祯面容已经变得陈越不敢相信。

    昔日只是有少许白发,现在竟然满头都是雪白,再加上蜡黄的面容、满面的皱纹,他可才不到四十多的年纪啊,看起来却如同六七十的模样!繁琐的事物,越发艰难危急的国事,已经压垮了崇祯的肩膀,彻底摧毁了他的健康。

    “陛下。。。。。。”陈越抢上几步,扑倒在地上,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

    崇祯微闭的眼睛睁开了,轻微的咳嗽着,看着跪在身前不远处的陈越,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是面前这个人把自己一手从北京救出,击败福王叛乱,把自己重新扶上皇位;是面前这个人为自己南征北战,击溃了满鞑的两路进攻,拯救大明于摇摇欲坠,为此甚至搭上了父亲的性命。

    而自己却出于平衡以及忌惮的心理,给其高官厚爵的同时却也对其进行了制衡。为了不使其功劳过大在朝野威望太高,自己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让其夺情起复,而是听从朝臣建议让路振飞带兵北伐。

    而就是这一决定,葬送了大明十多万军队,使得大好的局势毁于一旦,而顺贼西贼借着这个机会,竟然趁着隆冬季节出川,现在半个大明已经处处都是烽火!

    对以往的决定,要说心里不后悔那是不可能,可崇祯却自问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他身为皇帝,驾驭臣下必须要采用一些平衡的手段,肯定也不能容忍一人掌握太多兵权威胁统治。

    对陈越的忠心,崇祯并没有怀疑太多,他以往也不过是出于平衡的心理予以提防而已,怪就怪满朝文武都是庸才,除了陈越竟然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虽然后悔,虽然心中急切,可从崇祯口中说出的话语却是另一番滋味。

    “陈越,你是不是对朕不满?”打量陈越片刻,崇祯突然问道。

    陈越愣了一下,这是什么节奏?

    “陛下何出此言,臣如何敢对陛下不满?”陈越惶恐道。

    “若不是对朕不满,为何整个冬天都不见你的消息?以至于北伐之时,朕不得不用路振飞为督师进行北伐,以至于引发败绩。”崇祯冷然道。

    这都是我的错了?陈越愕然了,不过从崇祯的话中也听出了另一番意思,也就是说若是当时陈越没有离开舟山去倭国,崇祯会下夺情起复让自己领兵北伐的圣旨,从另一个层面表述了对自己的信任。

    “臣因父丧心灰若死,为了排解愁绪便乘舟泛海,遇到风浪飘到了倭国,直到冬季才会,哪里是什么不满?再说陛下对臣恩重如山,以弱冠之龄得封国公,更许诺以公主许配微臣,微臣又岂能不满?”陈越道,有很多的事情无法解释,便以泛舟出海消解心绪进行搪塞。

    “户科给事中熊汝霖上奏疏弹劾于你,说你私自出兵攻打东番,有学虬髯客抛弃大明远走海外立国之意图,你又作何解释?”崇祯再次问道。

    “熊汝霖简直无知无识一派胡言,攻打东番的情形细节我已经向朝廷禀奏过。臣弹劾熊汝霖构陷大臣心怀叵测,必须罢其官免其职,打入大牢逼问其动机!”陈越叫道。

    “胡说!熊汝霖身为御史言官,风闻奏事是其权力,岂能因言获罪!”崇祯瞪了陈越一眼,呵斥道。

    “在朝廷当官受到弹劾,没想到远避海外还被弹劾,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臣请求辞去一切官职爵位,就让我当个普通的平头百姓吧!”陈越抱怨着耍起了无赖。

    都什么时候了,都病成这样了崇祯还想着先敲打自己一下,这让陈越心里很是不爽。

    “你!”崇祯顿时有些气结,现如今形势如火如荼,他还等着陈越去灭火,若是陈越因此有了情绪,那可真的不好办了。

    “传旨,熊汝霖言语失当,有失体统,免去其户科给事中一职,改派往广西为知县。”崇祯无奈之下,只得吩咐道。

    一旁侍候的韩赞周迅速记下了崇祯的话,内心却满是感慨,陈越只不过是一句话便令一个堂堂的户科给事中丢掉官位,看来这南京的局势有又要大变!

    逼迫崇祯罢免了曾弹劾自己熊汝霖,初来南京便立下一威,想来朝廷的官员们再面对自己时都得掂量一二,对这陈越颇为满意。

    不过看着崇祯的脸色,陈越也不得不详细讲解了一下攻打东番的意义。

    “。。。。。。东番地方千里,土地肥沃,我大明无地之民太多,足以安置数十万百姓,可极大的缓解朝廷的压力。”陈越末了道。

    崇祯强撑着听陈越讲诉,却也生不出多少兴趣,陈越描述的未来占据南洋各岛,移民贸易,借以解决大明各种矛盾看似非常美好,可现在大明之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他没心思考虑那么长远的事情。

    “爱卿所言很有道理,可朕却是不知还能不能等到那时。”崇祯叹道。

    “陛下何出此言?”陈越惶恐道。

    “朕的身体怎样朕知道,朕就想着能够看到剿灭流贼,然后再看到你和坤兴成亲,便于愿足矣!”崇祯叹道。

    “陛下放心,顺西流贼虽然声势浩大,在臣眼中不过是一些跳梁之辈,用不了多少时日便能一扫而空!”陈越知道崇祯最想听的是什么,慨然保证道。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653章 陈越的要求() 
“爱卿可有迅速歼灭流贼之策?”听陈越说的如此肯定,崇祯脸上现出一丝潮红,勉力坐直了身体,急促的问道。

    “迅速臣不敢保证,毕竟流贼数十万人善于流窜非短时间所能彻底扫平歼灭,不过对于击败流贼主力张献忠部,臣倒是有些把握!”陈越道。

    “爱卿详细说来。”崇祯凝神看着陈越,目光里充满了希翼。顺贼贼酋李自成已亡,所剩残余人手虽多却不成气候,现在能威胁大明的唯有张献忠部,若能迅速击败张献忠部,剩下之贼再不足为虑。

    “张贼残暴不仁,动辄屠城杀戮,然因其流窜性强,从来不肯在一地久留,故朝廷大军无数次清剿却拿其全无办法,使其不断做大。

    若是张贼继续保持流窜的话,微臣也不敢轻言击败与他,可他万不该把主要兵力拉到江西,试图攻占江西全省。

    江西省三面环山,内有潘阳湖之饶,大军移动唯有走水路经九江进入长江。只要我军能够迅速攻占九江城,便可以把张贼堵在江西省内,逼其不得不攻打九江与我决战,那时正是一举击溃张贼主力的大好时机!”

    陈越把自己盘算已久的策略向崇祯和盘托出,要想打赢这一仗,必须取得崇祯的绝对信任。

    听了陈越的解说,崇祯闭目良久,复又睁开眼睛,“张贼可是有大军二十多万,爱卿可有击溃他的把握?”

    陈越的计策简单明了,可要想击败迅速击败张献忠必须要有压倒性的兵力,现在湖广军全军覆没,江西军也被击溃,南京一带只有十余万京营兵,再就是江北凤阳淮扬还有地方部队,却需要防备清军的趁机南下,想要凑出压倒性的兵力实在有些难。

    而且即便有兵力,朝廷却根本拿不出多少饷银,前不久的北伐几乎耗光了今年的积存。

    “微臣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只需要十万大军足以!”陈越自信的道。张献忠的战力没什么了不起,远远比不上满鞑的八旗兵,顶多和明军战力差相仿佛,左良玉黄得功便曾数次击败张献忠。

    大西军说是大军三十多万,其中又有多少真正的精锐?大部分不过是放下锄头拿起刀剑的农夫罢了,战力根本乏善可陈。

    “请陛下抽调五万京营兵给微臣,然后再把定海总兵吕泰水师、凤阳总兵金声桓、安庆总兵余枫调归臣的麾下,这三位将军都是臣部下老人,指挥起来更为顺畅。这数部加起来足有十万人,对付张贼足以!”陈越向崇祯提着要求。

    崇祯点点头,同意了陈越的要求,“可以!”

    指挥作战,当然是熟悉的军队指挥起来更为顺畅,吕泰金声桓余枫都是陈越曾经的部下,再次调归陈越指挥理所应当。

    “打仗需要粮饷,十万大军日耗粮食上千担,每月需要饷银至少需要二十万两,再加上平时的犒赏,微臣需要朝廷调纹银一百万两给我!”

    陈越再次提着要求,崇祯顿时苦笑了起来,大明刚刚经过一次丰收,可转眼间产粮最多的江西湖广都已经沦陷,现在只能从南京江浙一带调粮,虽然短缺满足十万人吃上几个月的粮食还是能够筹集到。可是一百万两银子?把整个国库连同皇宫内库搬空恐怕也找不到这么多!

    “粮食朕可以从各地调集,可银两恐怕有些困难。”崇祯脸色难看道。

    “陛下,没有足够粮饷那可不行,便是微臣也无法保证令将士听命。”陈越摊了摊手,为难的道。

    当兵卖命只为粮饷,没有粮饷刺激,按照大明军队的秉性即便是陈越也无法保证让士兵们听命,毕竟这些军队并非陈越现在的直属部下。当然陈越手中是有足够的银子的,可是那是开拓东番的保证,再说了,为国出力厮杀剿灭叛贼天经地义,再让自己往里面填银子可就没有道理了,陈越也不愿当这个冤大头。

    不过看崇祯为难的样子,陈越还是忍不住出了个主意。

    “陛下,朝廷眼下没有银子也没关系,也可想其他办法,比如赏赐将士们土地。”

    “朕哪里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赏赐?”崇祯摇头道。这天下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哪怕崇祯贵为皇帝,也不能随便夺别人的土地赏赐士兵。

    “陛下莫非忘了,现在湖广江西正惨遭流贼肆虐,肯定会有无数的人死于非命,也包括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等把流贼剿灭之后,这些无主的田地可以全部收归国有,正好用来赏赐有功将士。”陈越笑道。

    崇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这个办法好!”

    不用他花费一两银子便可以使得将士用命,当然是个好办法了!崇祯知道,这天下有太多的耕地掌握在士绅们手中,从来不向朝廷缴纳税赋,现在借着流贼之乱正好趁机把湖广江西大量的土地赏赐给士兵们,不费朝廷一两银子不说,以后还能从这些土地征收大量的田赋,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朕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与你!”看着陈越,崇祯眼睛里露出柔和的光芒,正是面前这个人,带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听闻陛下已经任命浙江巡抚王寅为兵部尚书,这真是知人善任,不过还有一个人微臣还请陛下能够重用。”既然崇祯许诺,陈越也不再客气了,“次辅路大人,虽然北伐失利,但并非全是他一人过错,路大人对朝廷忠贞不二,论能力也在群臣之上,不过是满鞑太过凶悍,这才导致兵败,事实上路大人在北伐中的指挥没有多少问题。兵败之时,还能带领数万军队撤回襄阳,为我军保存了一定实力,只此一点,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臣还请陛下开恩,赦免路大人的罪责,让他到我军前听用。”

    路振飞的能力在南京群臣中数一数二,带兵大战的本事没多少人能够比上。他败就败在朝廷北伐太过操切,轻视了满清八旗兵的战力。

    陈越和路振飞素有交情,也看重路振飞的能力,故要求崇祯把路振飞从牢狱之中放出,再给他一次机会。

第654章 要求过多()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陈越在朝中根本没有多少文臣支持,而次辅路振飞是少数一直支持陈越者,这也是陈越愿意帮助他的另一个原因。

    崇祯身体越来越差,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不管是从哪方面的原因,陈越都不得不在朝堂扶持自己的势力。总不能以后再任由东林党这些只会夸夸其谈之人掌控朝政吧?

    对于陈越的这个要求,崇祯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对于路振飞,崇祯有着很复杂的感情,在崇祯来南京重新登基这件事上,路振飞以及他一手训练的团联兵立下了大功,再加上路振飞为人忠心能力不凡,故虽然北伐大败崇祯一直没有把他处死。

    既然陈越现在为路振飞求情,崇祯不介意卖个人情把路振飞释放,不过再想当内阁大学士是不可能了,只能以罪臣的身份在军前效力。

    “陛下,此次湖广失利,郝摇旗镇守荆州不利,何腾蛟带兵冒进。可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却是情报的原因。”陈越继续道。

    “情报?”崇祯微微皱眉。

    “是的,情报!张贼的大西军和顺贼余孽合流这么大的事情朝廷竟然一无所知,张贼定国带着五万西贼就埋伏在荆州西面十余里的地方,何腾蛟以及郝摇旗竟然没有得到任何情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锦衣卫,对内有巡察缉捕之权,对外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万历年间,锦衣卫便曾深入战场收集倭寇情报,为我明军驱逐倭寇立下大功。家父任锦衣卫指挥使时,曾派出无数密探前往河南山东河北收集满鞑情报,这才有了扬州芜湖两场对满鞑的大胜。

    而自从家父去世之后,陆宗汉任锦衣卫指挥使,可现在的锦衣卫都做了些什么?北伐失败,他们可曾收集到敌情为大军提供情报?顺西合流,他们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锦衣卫留着何用?”

    陈越的声音越来越大,声音里充满了愤懑,直听的一旁侍候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韩赞周脸色发白,双股战战兢兢。

    陈江河去世,陆宗汉接掌锦衣卫指挥使以后,锦衣卫完全被韩赞周掌握的东厂压制,陆宗汉名为锦衣卫指挥使,实际不过韩赞周门下走狗,现在陈越如此说,分明是要对锦衣卫下手,东厂再想压制锦衣卫将难上加难!而且陈越对付了锦衣卫之后,会不会再对东厂下手,想想自己专门派出方名夏任浙江巡按去对付陈越,韩赞周就怀疑陈越打击锦衣卫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自己。

    “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拿此次来说,若是锦衣卫能够提早发现顺西合流之阴谋,只要我军死守夷陵一线,仗着三峡之险就能轻易把顺西流贼堵在四川。所以此战的失利并非全部是前线将士之责,锦衣卫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微臣建议,把渎职的锦衣卫指挥使陆宗汉问罪,换上有能力之人任锦衣卫指挥使,使得锦衣卫能够为我大军扫平流贼出力。”

    崇祯脸色复杂难明,良久才问道:“以你所见,谁可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臣举荐原锦衣卫镇抚使刘能。”陈越根本不看崇祯的脸色,直接道。

    “刘能因不听命令被开革出锦衣卫,他任指挥使恐怕不合适吧。”韩赞周再也忍不住了,插话道。

    崇祯看了韩赞周一眼,却也没有出声呵斥,因为韩赞周问出的正是他的疑惑。在当年,正是因为刘能身为锦衣卫却和时任江北总督的陈越勾结,忠于陈越更甚于忠于朝廷,崇祯这才命令陈江河把刘能驱逐出锦衣卫。

    锦衣卫是天子耳目爪牙,而刘能却是陈越的铁杆心腹,崇祯如何能甘心把锦衣卫交到陈越手上?

    “陛下有所不知,以刘能的能力和所立功劳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绰绰有余。顺贼贼酋李自成便是刘能亲手斩杀,为了说服郝摇旗归明解芜湖之危,刘能才放弃了这天大的功劳,把功劳安在那农夫程九头上。”

    陈越便把刘能当初所立功劳诉说了一遍,“为了大局甘愿放弃天大功劳,此等忠肝义胆之人可是不多,如何当不得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齐国公,您可是讲故事吗?”韩赞周声音颤抖着问道,“那程九击杀李自成的事情天下皆知,陛下因此赏了他白银万两,封为三品守备,如何竟然成了李自成是刘能所杀?”

    “本公有必要说谎吗?刘能和当时一起杀李自成的几个随从都还活着,更可以找程九进行询问对质。”陈越瞅了韩赞周一眼,不悦道。

    击杀李自成,劝说郝摇旗归明攻下九江截断满鞑退路,为歼灭阿济格大军立下大功,这些功劳加起来别说做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就是封一个伯爵侯爵也不为过。

    崇祯寻思良久,根本无法反对。

    现在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关头,需要陈越出来灭火,对于陈越的合理要求,崇祯不能不答应。

    “爱卿若无他事便下去吧,朕着实有些乏了。”生怕陈越再提出更多要求,崇祯忙不迭的开始赶人。

    “陛下身体刚刚有些好转,不宜太过操劳,齐国公请吧。”韩赞周皮笑肉不笑的来到陈越面前,束手请他出去。

    本来还想再提一些要求的陈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