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菀沁有了沈子菱陪伴,总算心情好些,平日闲来无事要么和子菱围炉烹茶小侃,要么让奶娘将禛儿抱过来逗弄。

    小元宵虽然四五岁了,依旧一日离不开娘,每天课余跑来福清宫,知道沈子菱是从北方回来的,偶尔缠着沈子菱问边关的风土人情,兴致来了还会让沈子菱教些拳脚。

    沈子菱只将蜀王当成亲外甥,根本没有当成皇子,倒也大方,叫他活泼好动,兴致勃勃地教了他一些简单的强身健体的武艺。

    云菀沁见儿子喜欢,也没多加阻拦,由着两人去闹腾。

    只是勋儿和禛儿,两个性子天差地别,未免有些犯愁,虽年纪还小,却也看得出来。

    勋儿太过好动外放,性子不羁霸道,难免日后喜武好征。

    禛儿偏偏太恬然沉静,不喜说话,生的又过于精致俊美。

    兄弟两人要是能匀一匀就好了。

    ~

    这日午后,云菀沁小憩起身,想要喊沈子菱过来,晴雪上前玩笑:“娘娘迟了,嗣王夫人被蜀王抢了去,半刻前过来,一来听说娘娘还在午睡,蜀王便直接拉了嗣王夫人又去后面练武了。”

    云菀沁习惯了,也没放心上。知道两人都是孩子性,不懂辛苦,这一练估摸不短,坐到镜台前去整理发妆。

    刚站起来,却听外面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一会儿,身着紫金团龙锦袍的小元宵跑进来,因喜动,这一年多时间,个头看着往上窜,身量比同龄孩子高出不少。

    此刻出汗贪凉,袖口卷上去几寸,白净脸庞上星眸英眉,小小年纪,透出飒爽英姿和赫然贵气。

    而眉眼之间,更有七八分行肖一个人。

    这人不是母后,也不是父皇。

    便是宁熙帝。

    前几年倒还瞧不出来,这半年,糯糯软软的五官长开了,越来越像逝去的祖父。

    连贾太后每次都惊叹,那鼻子,那眼睛,那神态,简直跟宁熙帝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若宁熙帝还在,两人站一块儿,丢在人堆儿里,说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谁都不信。

    叹完,太后又抹起泪,想当年竟还诬三爷是北人的种,不是先帝的龙脉!

    而今,蜀王这张脸,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狠狠打了那些心存怀疑的臣子的脸!

    若三爷不是先帝的真龙之子,又怎能生得出与先帝隔代遗传如此相像的孙儿?

    每每念及此,云菀沁也会没来由舒了口气。

    其实关于三爷的身世,她心底也一直是个隐忧,倒不是别的,他是哪里人,都总归是她夫君。

    只是若有人居心叵测,有心生乱,这件事儿很容易被借题发挥。

    这些年,他虽然荣登高位,那一笔旧事仍是原先倾向太子的旧臣心中反复怀疑的。

    如今,算是洗刷了冤屈。

    从此,再不会有人拿这个说话。

    赫连贵嫔便是到死的那一刻,都不确定三爷到底是谁的种,如今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吧。

    此刻,晴雪赶紧上前给小元宵擦汗,又吩咐下去:“拿茶上来。”

    云菀沁拉回思绪,走过去,一边拉下勋儿卷起的袖口,一边浅笑着随口问:“不是和嗣王夫人在习武吗,今天怎么这么快就练完了。”

    小元宵努嘴:“沈姨不舒服,我就先进来了。”

    “不舒服?”云菀沁与晴雪对视一眼。

    “嗯,练到一半,突然中暑了,说回房去休息休息!”小元宵自个儿比划了今儿刚学的两个招式。

    晴雪提醒:“蜀王,冷节气刚过,咱们还穿着袄子呢,又不是三伏天,哪里会中暑。”

    “她说她头晕,还跑去吐了两次,我记得我旁边宫女大夏天热狠了也这样,不是中暑是什么!”小元宵接过茶水,咕噜喝着。

    ------题外话------

    发章番外~

嗣王来京,子菱护驾() 
元宵一至,蜀王的寿诞也跟着如期而来。

    蜀王年幼,未开牙建府,长住内廷,当日的宴会,在宫中宴请宾客的嘉禧殿设宴。

    天光一亮,沈子菱早早起来,清梳干净,福清宫配殿的小太监引领着她过去了。

    三爷和沁儿都不爱太过铺张热闹,以蜀王太小,太过花耗怕遭天妒,并没大宴群臣,将蜀王的寿宴当成家宴一般。

    除了太皇太后贾氏、燕王、拓跋伯爷一家、云郡王、崔县主,只有与三爷同辈的几个宗亲携家带口进宫拜寿。

    寿诞伊始,众人纷纷递上寿礼。

    宫中的各殿、各园、各苑的掌事人,也都送来贺礼。

    前些日子,皇上才为娘娘修葺好的百卉园园丁,也送来寓意吉祥的百枝千桠盆栽。

    盆栽被四名花匠合力抬着四条腿,捧进殿内,年纪稍长些的百卉园管事领着一干花匠跪下:“恭祝蜀王福比千秋。”

    云菀沁记得这几个花匠,上次跟沈子菱逛百卉园时见过,都是新招进宫中的匠人,那次还因为剪刀的事儿,几人被晴雪斥责了一顿,受了惊。

    见盆栽修得很精雅,知道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昼夜,云菀沁便吩咐齐怀恩给了几人打赏。

    各宫各殿各园送上贺礼后,为了图个喜庆,按照以往一样,将贺礼都放在殿内的席位旁边,众人也能一边吃,一边欣赏。

    末了,贾氏也令马氏捧上双面金玉麒麟长命锁当成寿礼给蜀王,笑道:

    “哀家这老太婆,送礼也没什么新意,只指望着孙儿能长命百岁就于愿足矣。蜀王可别嫌弃哀家这礼太陈腐。”

    小元宵双袖一拢,疾步走到丹陛下,乖得像个嫩生生的包子,跪下道:“孙儿喜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嫌弃。礼只有心意深浅,没有贵贱新旧,皇奶奶操心了。”

    众人看得清楚,一席话说得贾氏心花怒放,皱纹里都夹着对蜀王的宠爱。

    小元宵本就是太皇太后自幼看到如今的最疼爱的孙儿,就算后来有了二皇子禛儿,也完全不分不薄贾氏对这大孙子的一丝喜爱。

    云菀沁噗呲一声出来,对近旁的某人低低絮语:“我还以为勋儿只会舞刀弄枪,原来这种场合,还是挺会说话的。”

    “舞刀弄枪怎么了,很下作?敢情还瞧不起朕的龙种。”某人幽深眸子斜睨过去,不易察觉将身侧大腹便便的女子腰身微揽,指腹在她腰背后轻巧摩挲,似是有些不满。

    “登徒子。”她将三爷龙爪一捉,想要扒拉下去。

    他却眼梢一挑,反倒激起了性子,将她的手干脆也整个儿包裹住,作为她斥骂君主的“惩戒”。

    这番小举动,丹陛下的人看不见,贾氏离得最近,却看得很清楚,不禁失笑摇摇头。

    这对后宫夫妻,越活越小去了,何时何地都不忌讳将恩爱亮给人看。

    各自送完礼,齐怀恩令内侍给各张桌子斟酒。

    席间的气氛和乐自然,如同普通人家。

    轮到沈子菱这一席,内侍倒完了,将酒盅端起来抿一口,却脸色微微一动。

    酒盅里是白水,并非跟别人一样是佳酿。

    她不禁望向云菀沁,恰巧,云菀沁也正看下来,与她目光正对上。

    看沈子菱手持酒盅疑惑地看着自己,云菀沁睫一闪,孕期哪能喝酒,要不是她提前知道,这傻丫头还恐怕也无所谓。

    沈子菱顿时明白了,是沁儿故意安排内侍给自己换上白水。

    难道沁儿……知道自己的事了?

    她分明瞒得很紧,谁都没告诉,沁儿怎么知道了?

    不过她如今住在福清宫的配殿,每天跟沁儿早不见晚见,沁儿又是怀过孕的人,被她发现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沈子菱深吸口气,有种被人戳破心事的尴尬,脸颊一下子涨得通红。

    她沈子菱这辈子只有一种情况下脸红,——练武时太阳太大,晒得厉害。

    没料这次阴沟里翻了船。

    她手滑下去,轻轻抚在平坦的腹上,情不自禁咬了一咬唇瓣。

    发现身体有了异常时,她也不确定,毕竟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以前可没试过,也没经验。

    不敢去太医院,也不敢问福清宫的人,这一问,稍微精明的人准会发觉,然后告诉沁儿。

    从父家跑回娘家,结果发现有身孕了,这脸,她丢不起。

    最重要的是,爷爷只怕因为这孩子,硬赶她回江北。

    回江北?呸。

    她特意绕了几个殿,跑去内廷最偏的一个宫殿,抓了个常年不出殿的嘴严老嬷嬷,把自己的症状刚一说,老嬷嬷便确定,她这铁定是有身子了。

    当时她就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一路回福清宫的路上,把夏侯轸骂了不下千遍。

    想着,沈子菱心手指不禁轻微一抖。

    酒盅没握稳当,砰一下,砸在了桌面上,水花四溅,淋湿了半边裙衫。

    宾客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快,还不给嗣王妃擦擦。”贾氏忙吩咐下去,又关切问:“怎么了,嗣王妃的脸色怎么煞白煞白的,不是哪里不舒服吧。”

    沂嗣王是边境栋梁,沈子菱如今住在宫里,贾氏自然很关切。

    “没有不舒服。有劳太皇太后挂心。只是不小心撞了杯子,惊扰了太皇太后。”沈子菱忙说,接

    后。”沈子菱忙说,接过干净帕子擦拭了一下裙角,还是有些湿漉漉,怕有碍观瞻,站起身,暂时告辞,下去整理仪容了。

    夏侯世廷望一眼云菀沁:“看来你这小姊妹很有些心神不宁。”

    “等会儿就宁了。”

    …

    沈子菱在配殿换了一条干净裙衫,又用凉水拍拍脸,平息了心头的起伏,才朝嘉禧殿走去。

    一来二去,已经耗了快一炷香的功夫。

    正想着进去怎么给太皇太后赔罪,刚近主殿,却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劲。

    嘉禧殿外的宫院礼,明显多了几个人,虽然没有携带佩剑刀具,却俨然是武人的打扮。

    好像是从宫外来的……

    刚进宫的?

    她心脏猛一跳,有种莫名的说不出的预感,匆匆几步,走到廊下,靠近殿门槛,只听殿内熟悉的声音传来:

    “臣贺寿来迟,请太皇太后、皇上、皇后赎罪。”

    字字穿心而过。

    沈子菱脚步滞住。

    她一抬头,正看见沂嗣王面对丹陛的侧脸,深紫锦袍,牙玉长笄束起发冠,不知道是不是前几月边关战事频繁的缘故,清减了不少,却显得五官愈发癫狂野性,虽上面的人是君,却仍是狗改不了吃屎,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清傲,一点儿都不内敛。

    他怎么跑来京城给蜀王拜寿了?

    一时,她不知道该不该进去,只知道后背渗出汗,捏紧了拳心。

    她怕自己一下子没控制住,会跟这男人在殿堂上打起来。

    她倒无所谓,反正自己偷偷离开夫家跑回娘家、吵着闹着要和离的名声,在宗亲皇室里都传遍了。

    可沈家的名誉和爷爷的脸面,可就真的丢大发了。

    “子菱,你回来了。”云菀沁的声音飘来。

    齐怀恩立刻迎上去:“嗣王妃回来了。”

    沈子菱想溜也溜不了了,硬着头皮进去,刚走几步,只觉一双灼烈的眼瞳望过来,似乎能在她身上戳个洞。

    沂嗣王冷冷看着她,几个月不见,人倒是还长丰盈了些,可想而知,离开江北,她多么快活。

    情不自禁五指一蜷,握紧了拳,发出嘎吱骨节声响。

    殿内,所有宗亲贵胄的目光投射在这一对身上,当然都知道这两人闹和离的事。

    云菀沁启唇:“子菱,是我和皇上请沂嗣王来参加蜀王寿宴,事多,忘了给你说一声。”

    忘了?怎么可能忘?分明是故意的。

    沈子菱心内苦笑,望云菀沁一眼,怎么就不能提前打声招呼呢。

    云菀沁跟她自幼玩到大,哪里不清楚她在想什么,估计是怪自己不说一声。

    说一声?提前跟她说了,这丫头只怕早就想法子托病装残躲在配殿里不出门了。

    眨巴睫毛:“还不在嗣王妃旁边加一张凳子,让沂嗣王坐下。”

    内侍抬了凳子过去,沂嗣王拱手谢恩,走过去,正要掀袍,沈子菱已经朝云菀沁走去:“娘娘身子不便,我来给娘娘侍酒。”

    沂嗣王身子停在半空,脸色阴了下来。

    云菀沁知道沈子菱在刻意回避沂嗣王,也只得无奈:“好。”

    沈子菱懒得看身后男子一眼,径直走到凤座边。

    “你看他,脸都快成茅坑里的石头了。千里迢迢过来,你真的连句话都不想跟他说?”云菀沁手肘轻轻一擂沈子菱。

    不说还好,一说沈子菱忍不住了:“你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行了,等我跟你说了,再等你答应,估计你肚子里的孩子都能跟蜀王一般大了。”

    沈子菱一怔,果然,沁儿知道了,又心里一悬:“你没跟他说吧?”

    “没有。这事儿得你自己跟他说。我这个外人说算个什么意思。”

    沈子菱吁口气,那就好。

    若知道自己有了孩子,这男人估计更认为自己跑不了,会得意死吧?

    丹陛下,席位间,沂嗣王一个人寂寞孤单冷地坐着,一口酒接一口酒地闷头喝着。

    坐皇后那儿去?

    好啊,有本事抱着皇后的大腿一辈子不放啊。

    只要放手,他就有能耐把她拉回来。

    她刚刚跟着沈肇一跑,他气得堵心,根本没想过找她,想离就离吧。

    边境频发的缠绵战事,又拖住了他几个月,更没闲工夫去理别的事。

    战事刚歇,不知道哪一天开始,他却有些百爪挠心了。

    不管怎么样都吃不下,睡不着,坐都坐不住。

    他身子骨一向健壮,别说生病,就算是打个喷嚏都听不见。

    宋管事请了好些江北当地的名医来给他瞧病,都瞧不出个所以然。

    最后,一个大夫实在束手无策,又怕嗣王怪罪,弱弱说恐怕是相思病。

    当即他就变了脸,跳下床将那大夫打得鬼哭狼嚎地跑了。

    相思病?一个征伐沙场的将军得相思病?说出去简直叫人笑掉大牙。

    …

    时辰不早,寿诞临近尾声。

    见贾氏面露疲倦,夏侯世廷让内侍陪同太皇太后回宫殿休息。

    众人齐齐站起身,先恭送贾氏离开。

    齐怀恩又吩咐下去,让刚刚送礼的各部将贺礼抬出殿,送去蜀王在宫里的居所。

    各部的人以此进来,将贺礼搬出。

    殿内,这个时候最是松

    时候最是松散。

    沈子菱只想快点儿回配殿,站起身,悄声:“我送娘娘回福清宫吧。”

    云菀沁见她根本懒得跟沂嗣王打照面,也只得随她,被她搀着,下了台阶。

    夏侯世廷也走下玉阶,顺便悄然一挥手,示意内侍不用跟。

    今日蜀王寿诞,三爷难得休沐,不用办公,齐怀恩知道三爷想陪娘娘回福清宫,也早习惯了三爷不爱人跟,勒令几名侍卫退下。

    正在殿内搬抬贺礼的众人见三人离场,都纷纷暂停手头活,垂下头,俯身恭送。

    惟独一人,虽然与其他人看上去一样恭敬垂着身,却抬着一双眼睛,朝三人这边打量。

    刚好落入云菀沁眼里,不禁秀眉一跳,那人正是百卉园里新招揽进宫的花匠之一。

    她步子一刹,有种不好的预感,沈子菱正搀着她,察觉到她的异样,也跟着停下脚步。

    还没等云菀沁反应过来,那花匠竟已经大步朝自己这边迈过来。

    动作太迅猛,一下子,离得远远的侍卫根本来不及反应。

    因为走得急速,花匠宽袍大袖被风微微拂开,手心处,竟银光一闪,露出利器的一角。

    目标,正是朝向夏侯世廷。

    云菀沁冷汗沁出,抬臂指向花匠:“有刺客!拿下!”

    殿内一阵喧哗,乱作一团,侍卫已如出笼猛兽,扑了过来。

    燕王、拓跋骏离夏侯世廷近一些,更是马上围拢在他身边护驾。

    持刀的花匠自知败露,目露凶光,似是清楚不可能再靠近夏侯世廷,反正横竖一个死,顿时发了狂,举起袖里藏着的刀,大肆挥舞着,在殿内乱砍起来。

    沈子菱只怕伤到了云菀沁,想也不想,一把反抱住她,护得牢牢,却觉背后一阵冷风划过!

    伴着透骨的剧痛,尖锐而冰冷的利器穿破皮肉,狠狠插—进她的身体中。

宫墙两隔,萌退位心() 
“还没呢,就是跟守兵杠上了,我刚问守兵时往外瞟了一眼,还站在外边,就披着个斗笠,这雨刚刚才小一点儿,还是淋

    她沉默无语,掌心的汗干了又湿,半天才开口:“现在呢,走了吗?”

    那只比老虎还要精力旺盛的兽类动物居然还会发热?

    发热?

    一会儿功夫,嬷嬷回来,低声禀报:“午门外头的果然是沂嗣文移动网听士兵说,那天行刺事之后,沂嗣王就跟其他的几个亲王臣宦被侍卫领出宫去了,一直辗转衙门,被盘查这事,直到三天前,才出了衙门,也没回京城的嗣王府,直接便便来了宫门前,想要进宫。后来得知宫中戒严,不得进出,回去了,可第二天天还没亮,又来了这三天,日日守在宫门外,就想瞅着进宫一趟,这几天刚好雨大风大,不知道是不是昨儿吹了风,听说今天还发着温热。”

    后来被人抬出萃禧殿,回了福清宫,才醒过来。

    那天挡刀被刺后,她疼得太厉害,半晕过去了,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反应。

    他每天会来宫门外守着,想要进宫?

    她站在一处游廊下,盯着午门,等着嬷嬷的回报,无来由掌心竟发了汗。

    嬷嬷马上疾步过去。

    她沉默须臾:“你去看看。”

    嬷嬷也听到了,一讶:“嗣王妃,是”

    三个字,让沈子菱脚步一驻。

    她和嬷嬷一同望过去,只见当班的士兵正面朝外面的人说着什么,隐约有字句飘过来:“自从前些日子宫中发生行刺事,城门紧闭,不经口谕圣旨,不得入内,如今是戒严时期,若是强闯,无论是谁,当以与刺客同罪诛之。劳烦官爷费心跟沂嗣王再说一声吧,也不用每日冒雨来守着了”

    正这时,午门外面传来些许轻微的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