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遥安却心头一惊,当时听说三爷安排拓跋将军北上,只当是在北地先驻扎下来接应,三爷今夜进宫太子交涉后,暗中接了娘娘离开京城,然后匿居北地,再不返朝,一来,不会让带走殉葬人的事曝光,二来远离朝堂,不跟太子争了,也能平消太子今晚的肝火,事儿也就慢慢平息了。

    现在一听,施遥安才知三爷另有更深远的打算!此举已是釜底抽薪,彻底断了自己的退路,就算真的借此威胁太子成功,救出了娘娘,大宣上下也会将三爷视作为祸国家的罪魁祸首!

    他一拉主子:“三爷,不可——”

    正这时,殿外传来激扬马蹄声,伴着一阵响动,施遥安脸色一变,出殿查看,只见有人已领着兵进了皇城,此刻大批人马停定在金銮殿外面。

    一个中年男子披着斗篷,一人下马,瞥了一眼广场上的亲兵尸首和殿外的禁卫军尸首,深吸一口气,阶下抱拳道:“太子,秦王,臣求见!”

    景阳王伫在丹墀下,身后的两万京畿雄狮兵对威风凛凛。

    那余氏仅能拖住景阳王一时而已,景阳王终究还是要来这一趟,施遥安脸色小小一变。

    得了殿内的传令,景阳王快步上阶进去,一进殿,让殿内所有将官都退下去。

    太子看见景阳王终是来了,安心一些,冷笑:“殿内殿外的场景,景阳王都看到了?秦王夜闯宫闱,还用刺杀赫连允引外敌宣战一事要挟夺人,逼迫孤违逆先帝遗旨,免秦王妃殉葬,放离秦王妃,景阳王既然已经来了,还不速速将这逆臣拿下!”

    回音在殿内响着,施遥安背后出了一身冷汗。景阳王沉默片刻,缓缓道:“太子,臣今夜来,并不是来帮太子擒拿秦王的。”

    “你什么意思?!”太子一震,“难道你也不遵国法,要背叛先帝爷?他给你什么好处了?”施遥安松了一口气。

    夏侯世廷眼色微转,只见景阳王朗朗道:“臣今夜既不会帮太子擒杀秦王,也不会帮秦王违反国法。今夜臣进宫,本来应该二话不说便擒拿住秦王及部下将官,可臣前段日子与郁相,跟秦王一同监国摄政,深知秦王是社稷可用之才,短短日子,深得先帝爷的欢心,如今国家用人之际,秦王实在不值得为了今晚这件事,毁了自身!”

    “什么叫‘今晚这件事’?他这事闹得还小了吗?已是宫变了!”太子冷嗤一声,这个手握兵权的堂兄景阳王,嘴巴说是公正,分明是袒护着老三!

    景阳王置若罔闻,继续:“……而且秦王今晚带兵进宫,也是情有可原,全因救妻心切,不舍秦王妃。”说着转向太子,撩袍跪下:“只求太子给个叫秦王安心的答复,臣再来当个中间人伴秦王出宫,今晚这件事,也只当过眼云烟,既往不咎,再不提!”

    这不是故意放老三走吗?今晚好容易放了网,怎么甘心就这么放老三走?这景阳王明摆着在给老三铺台阶下!

    可现在,不放也得放,老三用赫连允在大宣被刺杀来威胁自己,太子本来已经心里头不大稳了,先帝爷刚驾崩,国内权派不稳,这会儿蒙奴向大宣开战,他绝没信心拿得下来,如今,竟连景阳王也维护他,听这个意思,就算自己不愿意,景阳王也会强行保下他!

    殿内沉得有如静止的湖水。

    饶是再不安心空撒网,太子也只得暂且妥协:“秦王进宫,不就是想要保住云氏一条命吗?你今夜若是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带走一个殉葬之人,肯定不可能,孤今后怎么坐镇朝堂?更没法子跟先帝爷和臣子们交代。孤只能答应秦王,保住秦王妃的性命,一定会想法子让她避开明日殉葬。若是同意,就请秦王尽快收兵出宫。”

    夏侯世廷唇角浮出凉飕寒意:“本王既要留住她性命,也要她的人。”

    “你不要太得寸进尺了。”太子震怒。

    景阳王看出秦王不甘,示意他走到殿门处,方才低声道:“秦王今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太子既已让步,您就罢了吧。来日方长,只要王妃的命能保住,何愁没有见面的一日?臣方才说过,今夜不会帮太子,却也不会帮您,太子若动您,臣必当想方设法维护您,可若是您步步紧逼,执拗不听劝……那臣也只得不顾您的恩情,为国执法了!”

    字句铿锵,虽恭敬,却也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破晓渐近,景阳王的两万京卫铁骑手举火折子,立在广场正中。

    宫院两侧,廊下的伤兵将中箭身亡的同袍已托到了旁边,正忍痛拔掉箭矢,捂住不住流血的患处,却依旧仰着头,在夜风中等着主帅颁布下一道命令,闯宫,还是撤退,只在殿内人的一句话间。

    “内子与秦王妃是闺中好友,臣听内子经常提秦王妃,”景阳王声音断续出来,“内子说,有时不过帮些小忙,秦王妃却不住脸红道谢,有时宁可一人承担面对,也不愿意叫内子出手,就是怕连累了别人……若是看见秦王为她冒天大不韪,从此被宗亲大臣唾弃,还有这么多亲兵为她非死即伤,更引来大宣和蒙奴开战……王爷觉得她会安乐?”

    我是不是成了你的包袱?

    这是那次为她娘家父亲压下参奏折子之后,她窝在自己怀里吐气如兰的话。

    那是她出自真心的话,她是真的不愿有一丝一毫的拖累自己。

    夏侯世廷临殿而眺,目色渐浓,服用解药这一月来,伤毒渐愈,身体好得突飞猛进,情绪再怎么大起大伏,再也没丝毫毒发的迹象,应大夫说,再服用几个疗程,兴许就能痊愈了。

    可此刻,心中只触动了一下,他却觉得百骸有痛感流过,胸膛微微一弯,披着的甲胄上的柳叶铠在夜深凉风中簌簌抖着。

    ——

    破晓刚过,天蒙蒙亮,门咯吱一响,有宫人怀里抱着东西,陆续进来。

    昨儿入夜后,六名医女就被从紫光阁转移出来,换到了另外一间宫殿。

    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只听领路的公公似是说什么“上路的地方……”,想必是宫中专门用来殉葬赐死的殿所,两个小医女当场又吓得哭起来。

    殿室很大,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直到宫人们来了,放下六张凳子,又有宫人将白绫放到案上,一个太监才扯着嗓子喊起来:“好了,请各位过来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美人位份() 
几个医女缩到角落,死也不过去,惊恐地呜咽着:“不,我不想死……”

    云菀沁攥住琴钗和听弦的手,虽不像另外几人哭得大声,身子却也在颤抖,暗中握紧粉拳,相互打气。

    “不想?进了宫生死哪由得你自个儿说了算!”领头的老太监一记眼色使过去,两名年轻些的小太监上前去扯那三名哭得大声的医女。

    求生欲望大,三人抱着柱子不放,一时竟怎么也拉不开。

    两个太监累得气喘,领事老太监气得叫起来:“没用!连几个小丫头都搞不定!”两个小太监被斥责得脸色涨红,生怕受罚,放眼一瞧,只见那听弦长得瘦小,直起身子,先去找最好下手的一个。

    “啊——”听弦一声尖叫,被两个太监架了起来,拖到旁边用白绫套住脖子,合力将听弦拖到板凳上,准备吊上去。

    “听弦——”琴钗叫起来,却见身边女子已推开自己。

    两名抬听弦上板凳的太监还没反应,腰被人一推,踉跄几步,手一松,听弦摔了下来,跌在地面的毯子上,摔得七荤八素,被云菀沁一把搀起来,琴钗哭着扑上来:“听弦,你怎么样了。”

    “呸!”两个太监骂骂咧咧地起了身,唾了一口,“不想活了!”说着,朝三个女子走去。

    云菀沁展开双臂将琴钗和听弦挡在身后。

    “还不滚开!”年轻太监卷起袖,喝叱一声。

    “王妃……”琴钗在身后抱住半昏迷的听弦,呜咽着。

    云菀沁将两人牢牢护住,琴钗和听弦冒着风险帮过她大忙,她承诺过,一定会倾尽全力地报答两人,今儿一定要护住她俩性命。

    面前女子半点不动,明明是蜷跪在地毯上,一派狼狈,乌眸铮铮,盯住前面的宫人,竟有朝下俯瞰的意思,竟看得两个太监心里有些发毛,回头:“大人。”

    老太监知道护住两个医女的是谁,不禁目色一动,这秦王妃的名声颇大,倒是听过,却还没见过。

    女子半跪在地上,海藻般丰盛的秀发经过一番拉扯,早就瀑布般的散开,包裹着一张纤美脸颊,一身缟素宫裙掐住一握盈盈小软腰,宛如藤蔓缚住蛇妖般的娆媚妍丽,因为挣扎,衣襟半敞,露出抹胸上面的半弧形,中间沟渠隐隐乍现,雪白脸颊下巴尖尖,微微抬起一个角度,说不出的倔强,眸色漆如星辰,更是冷绝艳绝。

    越是如此,越是宛如娇贵名花,让人忍不住想要拔地而起,狠狠欺凌。

    难怪,难怪……

    这秦王妃往日在闺中默默无闻,素无名气,打从进了宫,讨了太后喜欢,嫁到王府,经了晏阳之乱那种违反闺范的事,才在宫中禁足几月就脱了罚,足可见上面的照顾……短短一年不到,这女子名声大震,直冲青云,将往日那些京中有名的名媛贵女不知甩了几条街,今日看来,果真是有些不一般。

    光这一身素衣打扮,一嗔一怒的味儿就足得很……难怪能得贵人们的喜。

    老太监心中一动,扒开两个太监,走过去托起她下巴:“到这个境地还想着救别人?莫不是这会儿还当自己是个王妃?”这等的美人,还是个皇子妃,死到临头竟被自己碰上,运气简直好得爆掉了。

    想着,老太监目光又顺着美人颈项往下滑了几寸,笑容更是顺着皱纹一层层蔓延,往日玩弄的那些低贱宫女肉糙,眼下美人肌肤却细腻宛如豚肉,凑近了细细一闻,还有天然淳香,比俗气的脂粉香味清幽,又比花草香更勾魂几分。

    “啧啧啧,难怪秦王不愿意纳妾,得了先帝爷赐婚,脸色跟奔丧差不多,没一点儿高兴,原来家中已经收藏着不同凡响的美人……”老太监搓了搓柔嫩下巴,眯了眼,脸色陶醉。

    云菀沁架不住一阵恶心,有什么东西从胃里奔涌上来,趁他合住眼不备,嘴一张,头颈一低。

    “啊——”老太监一声尖叫,手已是鲜血淋淋,一看,恨不得咬缺了一块肉,火气腾腾而起,还没来得及说话,面前女子眉一颦,银口一张,似是终于忍不住,吐出几口酸水。

    老太监被浇得一身呕吐物,手又疼得冷汗直冒,扬起手一巴掌甩了过去:“他妈的见鬼了!啊呸!敬酒不吃罚酒!”

    “啪”一声,云菀沁耳朵轰鸣,应声趴倒在地,却强撑起身子,呸一口唾去:“狗东西!”

    “还等什么!快把这些人都悬吊上去,不愿意的统统勒死,勒死!”老太监捂住伤口,气得大声吩咐。

    云菀沁被两个太监架起来,与琴钗和听弦分开,眼开琴钗被人反手绑住用白绫套住脖子,忍住疼痛:“你们住手——”

    “住手?自身难保了还叫人住手!杂家叫你今儿死得比谁都惨!”无根的人心性狭窄,睚眦必报,老太监昏黄眼球一转,冷笑:“来人,将白绫拿过来!杂家亲自送王妃上路!”

    接过三尺白绫,老太监往云菀沁颈上缠住两圈,双臂朝两边用力一拽!

    “咯吱”一声,云菀沁只觉气在喉咙管中途被截住,无论如何也吸不进新鲜空气,脸色涨红,只依稀看见老太监一双混浊眼球充满了阴险光泽:“若伺候伺候杂家,指不定还让你死得稍微舒服些,现在可知道错了——”

    突然,门被人猛叩起来:“开门,开门!”

    几个小太监循声去望,正要去开门,老太监怕夜长梦多,加重了勒脖子的力气,骂道:“等一会儿,解决了再说!”

    太监们不敢不从,停了下来。

    门外的人不见殿内人来开门,急了,“哐当”一声巨响,有人竟将门扇用脚踹开。

    老太监勒了一半,只觉得手臂被人拽起,整个人悬空离地,活活被人砸到地上,骨头都快断了,哀哀叫唤起来,再抬头一看,竟是东宫的年公公,再往后一看,男子一声丧服,袍下露出龙纹靴,不是太子又是谁。老太监顿时呆住:“太子,太子怎么亲自过来了,是来亲自行刑么……”

    太子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女子,脖子上缠着白绫,脸颊上一个巴掌印,忽的脸色一变,二话不说,抬脚一下正踹那老太监的心窝:“行你娘的刑!狗奴才!”说罢,拔了腰际防身的短刀,刀鞘一脱,上前两步,刀尖正戳入老太监胸口里。

    老太监声儿都来不及出一下,咕噜两声,吐出两口血,倒地没气儿了。

    其他几个行刑的年轻太监一见大惊,忙放下手里的医女,屁滚尿流爬过来跪下,动都不敢动。

    年公公交代:“将秦王妃送去疏影阁。”

    疏影阁在皇宫西北一隅,靠近冷宫,因临着一片湖水,赐名疏影,平日寂静萧条,没人会过去,在那儿待着,派几个嘴巴严的人照料着,暂时不会有人发现。

    几人哪敢多问,将秦王妃扶起来,朝殿外走去。

    云菀沁刚那一勒,脑子昏昏沉沉,眼前发黑,使不出半点儿力气,死死盯住还在殿内的琴钗和听弦,又朝太子望了一眼,嘴一张,支起身子,似是想要说什么,却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晕厥在太监手臂里。

    年公公见状,忙吩咐身后的太医:“去给秦王妃看看怎么样了!”太子带着一行人来之前,怕赶不及,已经行了赐死,特意喊了东宫的一个亲信太医,万一有什么,也能当场抢救。

    东宫太医急急上前,叫太监将秦王妃平放在地毯上,试了试呼吸,得知无大碍,捋起女子半截儿袖,手贴腕上,一边把着一边道:“太子爷放心,并没性命之虞……”说着,却话音一止。

    “怎么了?”年公公看出太医有点儿不对劲。

    太医耐着性子,又重新把了一次,待确凿无误,起身跑到太子身边,凑耳说了几句。年公公在旁边也听得清楚,登时一讶,望向太子:“太子爷……”

    太子并没说什么,只望向地毯上的女子,道:“还不送过去。”

    太监们慌忙将秦王妃搀了出去。

    ——

    疏影阁,清雅甘甜的宁心熏香中,云菀沁清醒过来。

    已是第二天的傍晚。

    脖子一摸,还有勒过后的酸疼,床幔外有个女子身影。

    云菀沁撑起身子坐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起得太猛了,眼前一黑,又是一阵晕天转地,幸亏撑着床板才没摔回去。

    前日殿中赐殉葬自尽之后,郑华秋就被太子从莫贵人身边调来紫光阁,这两天一直在云菀沁身边照顾着,此刻上前赶紧扶稳了她,惊喜道:“可算醒了。”又端水来,拧了帕子给她揩汗。

    云菀沁顿了一顿,想起什么,掀了被子要下床:“琴钗、听弦她们呢?”

    “放心,”郑华秋将她小腕一捉,压低声音道:“那几个医女都没事儿,当日在殿里羞辱你的太监被太子刺死了,年公公又加了五具宫狱的死囚,一同放进棺材,填了殉葬的数,送去万寿山的献陵了。琴钗听弦等五名医女再不方便留在宫里了,年公公叫人连夜送出宫,各自归乡返家去了。”

    云菀沁一颗大石落了地,也来不及多想为什么太子会将自己换下来,道:“麻烦郑姑姑跟太子那边传达一声。”五个医女被送离了皇宫,她也一样,不好再留在宫里被人看见。

    郑华秋知道她是想要出宫,看着她,犹豫了一下,终究道:“秦王走了。”

    云菀沁没懂什么意思。

    郑华秋再不多瞒,将前两天沈同知主动开城门,秦王带亲兵进宫与太子夜间私见,最后被景阳王拦下的事情,巨细靡遗地说了一遍。

    云菀沁刚平静下来的心,又如波涛一般涌动起来,玉背仍旧渗出后怕的冷汗,自己与五名医女获救,竟是他冒着带兵进宫胁迫太子放人的风险。

    虽然知道,他一定做足了准备,可毕竟是押着性命,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让太子妥协。幸亏,幸亏有景阳王从中斡旋,压下这事。不过……景阳王不是被太子调进宫镇压秦王的吗,为什么又会帮秦王?

    杏园余氏,一定是宋王妃余氏出面,方能说动和阻止景阳王。

    郑华秋又道,宫中夜变的第二天,王府同时传来消息,秦王因病起不来身,贴身侍卫和王府长史进宫替主子上禀,请求去往封地。

    秦,乃陕西郡简称,秦王的封地为北方的陕西郡,中心城池为长安,距离沂嗣王驻军的江北城只隔着一两个城池远,秦王奏请中提及如今北患深重,北上驻扎,也正好能为沂嗣王作后援力量。

    秦王的奏请一提出,景阳王第一个附议赞成。

    秦王夜闯一事,足可见其胆量和野心,朝野上下暗中震惊,虽有景阳王及其门客强行压制,仍是避免不了流言蜚语,秦王离开,对于京城的安宁也是件好事,一时之间,朝臣也纷纷附和景阳王。太子在群谏之下,只得应下,一日后,下了监国之旨,准秦王带亲兵及阖府去往封地陕西郡。

    如今,北城的秦王府,人去楼空,荒凉一座孤屋。

    “王妃,秦王目前暂时离开,是明智之举,”郑华秋劝道,又记起什么似的,站起身:“来人,将人带进来。”

    云菀沁眼神烁然,波光微漾。明智之举,确实……太子因为景阳王的两万子弟兵和景阳王本人的担保,压下此次闯宫一事,可这件事儿正是火头上,三爷在太子和臣子面前,已成了野心勃勃的人,目前若留在京城,免不了成为太子的肉中刺,两人大眼瞪小眼的,迟早再生疽寤,说不定还会被太子暗中加害,到时候只怕景阳王也挡不住。

    三爷自请北上护境抗敌,既能够避开太子刁难,韬光养晦,对于和太子现在紧绷的关系来说,也算是个缓解。

    云菀沁宛如梦中,还没回过神,正这时,脚步响起,一道身影扑进来,半伤感半喜悦:“娘娘!”

    竟是初夏进了宫。云菀沁鼻头一酸,心头总算暖一些,撑起身子。

    初夏将她上下又摸又端详,见没什么事儿,放心许多,哽咽道:“三爷叫奴婢留在京城照顾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