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 :中国税务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在祖国边陲的昆仑山巅,常年积雪不化,积百年千年之雪。几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万名官兵像铆钉一样驻扎在高原的永冻层上。他们都知道同一个故事,就是关于高原的茶花。

  那一年茶花4岁,第一次和妈妈出门走的就是远路。

  那一年也是在这辞旧迎新的时节。

  被冰雪覆盖的高原依然以它千百年的沉静和冷寂来对待人类任何一个火红的节日。

  高原恢宏的美丽是残酷的。

  长长的青藏公路上,车越来越少,偶尔有一辆,也是从雪线回格尔木过年的。

  从山东来的贺嫂带着4岁的茶花站在路口,焦急地盼望着能有一辆开往昆仑山深处不冻泉兵站的车,她要去那儿寻夫。此时此刻她只有一个愿望:无论如何仨人要一起过年,那叫团圆。这也是老贺每封信里一定要说的话。贺嫂早已忘记兵站有条不让大人带小孩上雪线的规定,另外她怎么也不相信高原的空气真的就是什么“冷面杀手”。大家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吗?

  贺嫂抱着小茶花,手脚都冻得麻木了。好不容易才拦住一辆进山的便车。但司机很不情愿捎这个脚。

  “别人都下山,你偏上山,还带着个娃娃!”

  “我从山东老家来探望丈夫,约好在格尔木过节,谁知他临时有任务下不来,我这才往山里赶。”

  “你这是千里寻夫啊,丈夫在哪儿工作?”

  “他在不冻泉兵站当兵。”

  “那上车吧。”

  司机再没有说什么,他启动马达,开车。

  贺嫂抱着小茶花坐在驾驶室里。小茶花轻轻地从干涩的嘴里挤出几个字:“爸——爸——”

  “她病啦?”司机问。

  “我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又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可能太累,孩子受不住。”贺嫂说着紧搂了一下小茶花,小茶花的额上很烫。

  看着昏昏沉沉的小茶花,司机知道是让讨厌的高原反应症给缠上了,他加快了速度,想尽快把贺嫂送到她丈夫所在的兵站。

  汽车在盘山道上行驶,雪依然下着,两道刚刚出现的车辙,很快就被悄然无声的落雪盖住。

  小茶花在贺嫂的怀里半醒半睡,只是不停地喊着:“爸——爸——”贺嫂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路,一会儿低头看女儿,两行热泪悄然而下……

  自从上次老贺回家探亲,一别就是5年,女儿都4岁了,还没有见过爸爸,只知道爸爸在很高很高的地方当兵,而贺嫂想到这些终于未能抵挡得住揪心的企盼,带着孩子奔昆仑山的不冻泉兵站来了。

  老贺自从沂蒙山到昆仑山来当兵,一干就是10多年。这些年他在天寒地冻的不冻泉兵站操持着家什,他是那儿的上尉指导员。他的所有柔情就是在写给贺嫂的信中的那句话:无论如何,年要仨人一起过。 

  看来这次能如愿。贺嫂想。

  小茶花突然从妈妈的怀里挣脱开。“爸爸呢?”她问妈妈。贺嫂说:“乖乖,很快就要见到爸爸啦。”小茶花摇了摇头,又倒在妈妈怀里睡了。她很累、很渴,就是想睡觉,但又不甘心睡去,因为他还没有见过爸爸。

  爸爸呢?为什么这么难见?

  小茶花的小嘴干干的,上下嘴唇爆起了皮,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贺嫂又慌又急又没主意,才想起了竟没给孩子带水和药。

  司机停下车,把自己水壶里仅有的一点水滴进了小茶花的嘴里。

  贺嫂以为头痛脑热是累的是乏的,抗一抗就会过去,在老家都这样,谁知道,嗨!

  然而,此刻一切抱怨也许都是愚蠢的。

  司机加大油门赶路,车向那个不冻泉兵站飞驰。

  贺嫂紧紧地搂着小茶花。昆仑山的落雪依然无声。

  车,终于到达了不冻泉兵站,然而小茶花已经停止了呼吸,贺嫂抱着的是女儿微温的尸体。悲剧发生在路上。

  整个兵站的人都被惊呆了,大家围着这辆汽车,脱帽默默地肃立着。贺嫂仍然抱着小茶花坐在驾驶室里。

  此时的老贺正在百里以外的哨卡执行任务,妻子到站和发生的悲剧他自然一概不知。

  天黑后,战士们实在不忍心再这样让贺嫂抱着小茶花坐在驾驶室里,便劝她进站歇歇。她倒也不固执,下了车就往站里去,依旧抱着女儿,不说一句话。

  不冻泉兵站的元旦之夜,仿佛被推到了一个寂冷、死亡的角落,没有笑声,没有歌声,甚至没有灯光。还是警卫班班长对贺嫂说:“嫂,你太累了,让我抱抱咱们的小茶花吧!”说完,他接过小茶花。

  看到班长这么做,所有的战士都跑过来排成队等候抱小茶花。就这样,你抱半小时,他抱10几分钟,一直到天亮,又到天黑。

  整整两天两夜,小茶花的小身体在不冻泉兵站指战员的手里传递着。直到老贺执勤回来,站上才爆发出雷吼一样的哭声。

  昆仑山跟着士兵一起恸哭。

  这一夜,不冻泉兵站的指战员们唱着《十五的月亮》,一遍又一遍……

  昆仑山的落雪依然无声。

 

Number : 9196 

Title :人性翘翘板

作者 :潘国本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公关世界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一直想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敬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那些人,也想在“出污泥而不染”方面做出些功德来,而对有些人也特具警惕。

  记得恢复高考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任教导主任。有位家长要我给他的孩子开张去无锡读书的转学证明。他们老家在无锡,孩子的户籍也早在无锡,近年来爷爷奶奶感到孤单,生灾害病连个捎口信的都没有,很想让孙子回到身边做伴。我觉得家长的申请十分在理,立即给他们办了转学手续。孩子到了无锡,家长在中秋节里送来两盒精制月饼外加一袋茶叶。那时候,这份礼已不算薄了。我说:“都是熟人熟事的,办这点事不用道谢。”家长说:“爷爷奶奶见孙子过去了很高兴,也要我们表示感谢。”我说:“你们的情我全领了,礼物还是带回去吧!”家长说:“这算什么礼呀,不就是份心意吗?”他执意要送,我坚持不受,两人纠缠再三,最后还是没能执拗过我,他把礼品带了回去。

  人是去了可心却未平。我没料到,过去我们两个见面时说长道短,挺热的,此后反淡了,迎了面也只做个程序性对答。听人说,这次伤了他的心,他说:“没想到这么不给面子,知道我那双脚是怎样跨出门槛的?”

  我们有时会这样尴尬,像坐上了跷跷板那样,只顾了把高的这头拚命压下去,却忘了低的那一头会翘起来。当时,我要是换个方式,收下他送的礼,再给老人寄封慰问信抑或捎点他的所需过去,情况一定会好得多。可是我没有那样做。当我还自觉站高着1寸时,不防我们的心距已拉下了1丈。

  原来,一个网络型社会,每个人都只占着一目,是那些纵纵横横的“连结”才构成了你我的缤纷生活。尤其在我们这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你为一人出力尽心了,他过意不去总想寻个方式来表达一下。当他感到单用语言太苍白空泛,用行动又一时找不上途径的时候,便来了以物代情的情况。不少是我们过敏了,并不是每次馈赠都张着血口等噬肉。

  相隔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正上楼,楼底婶子跑上来给我递上一大把菠菜,热情地笑着说:“我兄弟自家种的,尝尝鲜吧!”那时菠菜刚刚上市,当然好,但想起平时未见过她这样大方,我警觉起来,于是脱口便说:“你们也不多,留着自己吃吧。”那婶子再跨前一步把菜干脆递到我的手中:“拿着吧,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嘛。”说着语调和脸色全变得不流畅起来。

  正在这相持时候,妻子来了,快步下楼代我接过婶子手里的菠菜,连声称道:“多好的菜,嫩出水来,怎么种得这么早啊?多谢啦!”接下去两人都笑了起来,整个楼都笑了起来。

  这一回,妻让楼下婶子充分展示了大方和爱心,也让我们家得上了时鲜菠菜。我呢,也上了一节生动的“公关”课,比书上写的那些要实在得多。

  不要别人的东西本来是美德,但是,当“不要”沦为拒绝别人的情意时,便是位傻瓜了。你知道吗,有种馈赠,接受下来比不接受好得多,爽快地接受比推三阻四勉强地接受好得多。充满了情义的礼物是心的坦示,它不用金钱去衡量,也不用德性去规范,只能用心去体验,里面有尊重有理解还有真诚。阿尔芒给病中的玛格丽特送去茶花,倾着深情;里根赠给英国女皇1台储有她的赛马资料的电脑,诉说尊敬;妻子适时给对面老太送去一碗解暑绿豆汤,展示善心……都是人间美丽的一幕。有时候,同窗、好友间一件自制的小工艺品,一张音乐贺卡,一首临别小诗,都是一种人性的光辉。毋须贵也能重,且越是融进情去越远离了价值,接受到它是你的幸运。

  我曾收到过一本一群毕业学生自己编辑装帧的“字帖”,那里面装足了成语、短句。虽然只有二三十页,但隶、草、篆、行,各舞其中;大小错落,很有神采,都是从各种报纸杂志中挑选出来用圆珠笔套印上去的。其中一个学生对我说,这是我们的集体创作,后边有签名,已经搜集了半个学期,临别留给老师做个纪念,让你以后一翻起这本册子就会想起我们这批调皮鬼。

  这是一件何等有灵性的礼物啊,翻着它每个字都像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藏了一段记忆,那群与这些字体一样撒野和纯真的孩子全在那一点一撇里浮现。我每年都要对那三橱藏书进行一次吐故纳新,可只要一触到它,都会不自主地翻它一遍,且没有一次翻阅不有一种特别的智慧和温馨渗穿我的心窝。

  本来,赠物是无法替代情意的,但当它浸透了赤诚和纯洁成为一种心灵“偶像”时,它会胜任有余,成为无价之宝。

  这人性的“翘翘板”,这一次,又与我俏皮上了。

 

Number : 9197 

Title :喇嘛·活佛和“金本巴瓶掣签”

作者 :蒋铁生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泰安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公元7世纪以来,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藏族地区。这是一支佛教的密宗派别,其中掺杂了浓厚的原始宗教成分。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故通称喇嘛教。据喇嘛教义,喇嘛是“至高无上”、“圣人”的意思。在西藏一般僧侣也叫喇嘛,是对僧侣的尊称。

  活佛是喇嘛中的上层。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因西藏萨迦派(花教)法王八思巴创造蒙文有功,封为“帝师、大宝法王”,从此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制度,活佛一直成为西藏政治上的首脑。后来,黄教在西藏兴起,禁止喇嘛娶妻,衣钵继承由父子相承改为“转世”制度。活佛又分为下面几个等级:

  达赖和班禅 他们是活佛中地位最高的,是西藏的政教领袖。“达赖”是蒙古语大海的意思,即智慧像海洋一样辽阔,其称号始自三世达赖,但“达赖喇嘛”的正式封号是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封的。“班禅”是“智慧学识深博广大”的意思,“额尔德尼”意为“珍宝”。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清朝康熙皇帝始封“班禅额尔德尼”称号。达赖驻拉萨,班禅驻日喀则。

  甲波朱古 是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的大活佛。“甲波”意为王,“朱古”意为转世。这等活佛只有四五名。他们被清朝政府授予“呼图克图”这一封号,俗称活佛。

  一般活佛 即普通活佛,数目很多。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这些活佛中有些是西藏的大地主,另外,各地还有一些小活佛,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寺院和庄园。

  现行的藏传佛教仪规,用“金瓶掣签”的方法产生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呼图克图转世灵童,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 )颁布的《钦定西藏章程》中明确规定的。这个著名的章程是由清朝驻藏大臣和八世达赖、七世班禅共同议定而经皇帝同意颁发的。根据此章程,清朝皇帝在大昭寺内设一樽“金本巴瓶”(“本巴”是藏语瓶的意思,因用黄金铸成,所以叫“金本巴”,再加汉字一个瓶字,故称“金本巴瓶”),专门用于寻找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时掣签。灵童的寻找由驻藏大臣主持。通常在达赖、班禅或其他呼图克图逝世后,按预示方向,寻觅新生婴儿数名,称为“灵童”,以认定死者的化身,这种办法叫“呼毕勒罕”,藏语为“转生”之意。最后确定“灵童”的仪式非常隆重,先由驻藏大臣将“灵童”数名候选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用满、汉、藏3种文字写在签上,放进皇帝颁发的金本巴瓶内诵经7日,届时,由驻藏大臣亲临监督抽签,确定一位为转世灵童。这种方法史称“金本巴瓶掣签”。

  新的达赖喇嘛或班禅喇嘛的“灵童”找到和决定之后,都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才算合法。另外,历史上新达赖或班禅喇嘛“坐床”,多由我国中央政府钦派大员入藏主持。长期以来,这种寻找转世灵童的藏传佛教的仪规,已形成了一种历史定制。

 

Number : 9198 

Title :“北京时间”揭秘

作者 :王龙宏  慈爱民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江西日报

Date :1995。12。8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如果问:你熟悉北京时间吗?

  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太熟悉了。因为每天收音机里的“嘀、嘀”声,电视屏幕以及各式各样计时工具的数字显示,给我们提供的都是北京时间。

  如果再问:你知道北京时间来自哪里?

  你感到很好笑:北京时间当然来自北京!

  然而,错了。

  北京时间不是来自北京,它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一

                             在渭北高原尧山脚下的陕西省蒲城县城西,矗立着4座直插云端的铁塔,高达208米的塔上网络相连,塔四周高墙林立,警备森严,一派神秘而庄严的气氛。这就是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时间授时任务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蒲城授时中心。

  授时中心有一个不是代号的代号:“326”。

  提起“326”,不能不让人想起岁月长河中的一段插曲。

  国民党统治时期,所用的时间是由美国海军天文台牵头负责保障的。建国初期,我国的时间发布,则是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真如国际电讯台向全国发布的。由于当时技术设备和上海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不是很适中等因素,我国的时间发布效果不很理想。而此时,美、苏、日等发达国家都陆续建立了本国的标准时间标准频率授时系统。台湾国民党当局也依附美国建起了BFS标准时间标准频率授时台。50年代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提议给我国援建一座授时中心。然而,深谙世界政治风云的毛泽东婉言拒绝了。他说:中国必须有中国的标准时间,中国的时间不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毛泽东料事如神,1962年苏方撤走专家顾问,带走技术资料,使我国一大批在建项目一时陷入瘫痪,蒙受重大损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使最高决策层更加意识到,高精度的时间在未来尖端科技领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66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会议,把建设我国标准时间授时台的计划正式敲定下来。这就是其后的“326工程”和“326”称呼的由来。

  二

                             根据国际惯例,各国的标准时间一般都以本国首都所处的时区来确定。我国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8区,同格林威治时间整整相差8个小时。而我国本身又地域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这就使得授时台必须建在我国的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北京时间”不在北京的问题。那么,我们每天接触的“北京时间”又是通过什么程序得来的呢?

  首先是由铯原子钟、硅原子钟、氢原子钟等高精度的原子钟组成的一个守时系统,把我国的时间频率基准保持住。目前我国用原子钟保持的时间精度为10万年到30万年误差小于1秒,在国际上排名前列。

  能否进行精确的时间计算和授时服务,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自尊和自强。旧中国用的是“洋人时间”,中华民族忍受了低人一等的屈辱。当1973年中国BPM短波远洋授时系统投入运行后,居住在美国纽约唐人街的美籍华人鲁博森,首先在无线电中收听到熟悉的汉语广播:“BPM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射台,现在开始授时。”中国从使用“洋人时间”到向世界发布时间,经历了多少令人不堪回首的辛酸啊。鲁先生一家欢腾了,他们全家用一天的时间打电话,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告诉给美国的57位亲朋好友。唐人街沸腾了,海外侨胞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给祖国发回了一封又一封祝贺电报。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居住在德国柏林的华侨罗兰小姐,当她从电波中收听到BPM标准时间标准频率时,激动地将自己收听时的一张玉照背面写上:“中国的时间让华夏儿女挺直胸膛。”并且录好音,附上一张明信片同照片一起寄回祖国,几经辗转,送到了蒲城授时中心。

  三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每天所接触、熟知和应用的时间只是时、分、秒。然而,现代高科技对于时间的要求就苛刻得多。不仅要求时间的精确度分秒不差,更要毫秒、微秒不差。为“时间”而战斗的蒲城授时中心一年365天始终都处于分秒必争和严阵以待的紧张忙碌之中。

  长短波授时台以24小时的载频交替,为我国的运载火箭、核潜艇、远程战略武器发射、入轨、落区测控等,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