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荣-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宁在床边坐下,伸出手,轻轻抚了抚皇后的鬓发,低下身,半靠在她母亲的身边。

    “母后,安宁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她声音很轻,很柔和,仿佛说着一个安静的故事:“安宁要很久以后才回来。”

    “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每天要记得吃药,不要乱走……”安宁絮絮叨叨,仿佛照顾着一个孩子一般。“你以后也要好好照顾一下玺王,您会喜欢他的,你要教他说话,一定要教他喊姐姐……”她轻轻说道,眼角慢慢滑下一滴泪。(。)

第三卷 第一百一十章 鹤鸣九皋() 
安宁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手擦泪,俯下身在皇后额头上落下一个吻:“母后,等我回来”

    ——一定要好好的,等她回来。

    她站起身,重新掖好被子,放下帘幕,转身走出了屋子。

    床上,皇后慢慢睁开眼,眼眸中含着一片美丽的莹光。

    太子杨钰走进太极殿,正是早朝之前,皇帝盛装着身,站在书案后头,手里拿着一本折子,似乎有些迟疑。

    杨钰上前,撩袍跪地:“父皇,儿臣回来了。”

    皇帝上前一步扶起他,分开两个月了,太子瘦了很多,眉宇间褪去了少年的英气,萦绕着一股阴沉之气。

    没等皇帝开口,太子已经说道:“母后身体好多了,安宁和玺王说想陪陪母后,国宴就不回来了。”

    皇帝沉默,最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罢了,由他们吧。”他将手中的折子递过去:“你看看吧,如果没什么问题,父皇就会在今天早朝上宣布了。”

    ——是太子妃的人选。

    杨钰没有接,皱眉:“父皇,儿臣现在不想册立太子妃……”乔陌白刚刚离世,他不想立马就办婚事。

    皇帝抬眼看着他,目光划过一丝锋芒:“你想给乔家那孩子服孝吗?”

    太子垂下头:“儿臣不敢。”

    皇帝叹了一口气,将折子扔在案上:“你们不要觉得父皇狠心,陌白那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现在没有几个世家子弟像他那般优秀,朕原本打算让他子承父业,以后可以替你打打江山,说心痛,朕也心痛……”

    皇帝口风一转:“但是,现在不是大梁对北戎开战的好时机。”

    北戎对大梁皇室赤裸裸的挑衅,已经激起了帝王的震怒,但大梁北境即将进入冬季,寒冬飞雪,大梁军队没有任何优势,草原骑战不如北戎,地形也不如北戎熟悉,就会被冻死在草原上。

    家国,忠义,权衡……杨钰头一次听不下去,侧过头去,眼眶微红:“儿臣差点就死了。”

    “但是你没死!”皇帝厉声打断他,声音几乎响彻整个大殿,皇帝手指戳在太子的胸口上,声音严厉:“你没有死,你活着一天,你就是大梁的太子,要肩负起一个太子应有的职责,要对你的国家,对你的子民负责!”

    皇帝站在太子面前,语气沉重:“你以为朕不想出兵吗,乔国公不想出兵吗,乔峥正领着西北二十万兵马,陌白是他亲生儿子,他不想出兵吗?但是他都没有上折子要朕出兵!”

    太子沉默,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北戎的疆土深入北荒漠,我们派军队过去,大半都会冻死在路上,另外一半,估计没有打到漠北皇庭,就被北戎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在北疆呵气成冰、物资匮乏的天气下,北戎的作战能力远超大梁,大梁的军队别说打仗,其实就等于送死,有去无回。

    皇帝再次拿起折子,递给他:“在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的时候,就做好自己身份让你该做的事情。父皇不要求你现在就成婚,最早也需要年后开春。”

    皇帝望着他,“父皇需要你,成熟起来,冷静下来,肩负起一国储君该有的责任,帮助父皇强大大梁。”

    帝王的语气郑重:“父皇答应你,这仇,父皇会记得,不会忘记。”

    在皇帝凛冽的目光中,太子沉默片刻,缓缓吐出一口气,抬起袖子擦了擦眼,上前一步,伸手接过那个折子。

    皇帝轻轻吁了一口气:“折子里的人,是安宁替你选的,朕觉得也不错。”杨钰打开折子:“陆轻衣,陆相的孙女?”

    皇帝点了点头,手指敲了敲案桌:“陆相一直代表着朝中中立一派,他的嫡长孙女朕也派人看过,大方聪慧,容貌出众,担得起太子妃的位置,你可满意?”

    杨钰缓缓地点了点头:“儿臣无异议。”

    皇帝松了一口气:“至于其他侧妃,安宁说,让你自己选吧。”

    杨钰眼底明暗了一下,低低问:“由儿臣自己选吗?”

    皇帝看着太子,叹了一口气:“只要你不会宠妾灭妻,父皇由你。”

    太子沉思了一会儿,低声道:“儿臣能不能定孙家的姑娘?”孙家的姑娘与乔陌白有过婚约,夫家权势显赫,就算乔家放弃了婚约,此生也难以再嫁。

    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不忍她孤苦终老,陌白在地下也会不安。

    皇帝似乎早有意料,无奈地摇了摇头:“等一年后吧,孙家姑娘曾有过婚约,总得让这个风声过去……”

    没有受到反驳,太子知道是皇帝对他的补偿和忍让,心下一松,从善如流:“谨遵父皇旨意。”他顿了顿,脑海里突然闪过那双眸子:“还有王家的姑娘……”

    晨曦微露,东方微白,安宁收拾好衣装,带着柳娘一步一步走出仪门。

    队伍已经整装待发,都是乔国公府最精锐的私兵,轻装便衣,马匹们被养得皮毛光亮,打着响鼻。

    董京衣站在门边,安宁走上前,嘱托他道:“照顾好皇后,照顾好玺王。”董京衣郑重地点了点头。

    乔国公站在马车边上,目光矍铄,一身黑袍,简约而奢华,有种低调的清冷,手里正握着一根马鞭。安宁走上了马车,乔国公伸出手扶住她,那双苍老的手布满茧子,却温暖而厚重。

    安宁牵着祖父的手上了车驾,朝远方望去,连绵不断的远山如黛,隐在水墨画般的烟雾中。

    从今天起,她将不再是大梁的安宁公主。

    她要远离金都,去往远方。

    乔国公翻身上马,动作利索,有种“廉颇未老”的从容健壮,杨玺微微一笑:“祖父,有空教我骑马。”乔国公伸出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好。”他的声音低沉:“你想去哪儿。”

    杨玺想了一会儿,侧过头:“先去晋中。”

    她要去晋中,见一位故人。

    乔国公望着她,缓缓点了点头,对身侧的侍卫说了一句:“启程去晋中。”

    车轮慢慢滚动,有人离开,有人留下,有人死去,有人新生。

    有人分离,亦有人相聚。

    就好像所有人命运的齿轮,都开始转动。

    鱼潜大海,鹤鸣九皋。(。)

第三卷 第一百十一 章 山河之远() 
从金都往北疆之路,地势渐渐平坦,深秋入冬,气候渐渐寒冷。

    金都以北疆域辽阔平坦,地貌多变,有崇山峻岭为屏障,有大河山川为脊骨,再往北,却是黄土沙漠,连绵不断,寸草不生。

    北疆边境条件恶劣,有卓睿亲王领东江军镇守,设立的关卡以城关为据点,与北疆之外的民族国家互通贸易。边塞之外的游牧国家众多,其中北戎最为强大,占地辽阔,深入北荒漠腹地,占据绿洲,自立称王。

    因为隔着一个荒漠,大梁历史上虽然多次抵御北戎入侵,但一直难以平定边境的动乱。

    北疆州县众多,民风粗犷,以晋中、晋西、晋北三地最为繁荣,占地广阔。晋西盛产铁矿,晋北商贸发达,而晋中最为中心,为晋州府衙管辖所在,盐道铁道自此而过,朝廷文书先达晋中,在此处聚集了一大批权势豪族。

    晋北再往北,就是江东军镇守的凉姑城,凉姑城外三道关卡,是境外唯一能通往大梁境内的通道,商队以朝廷颁发的文书为证出入,凉姑城虽然处于大梁边境,但因为通达的商贸,南来北往的货物,反而十分繁荣。

    因为太子受刺一事,朝廷下发禁令,江东军受令关闭了凉姑城的关卡通道,部分商队遗留境外,境内的商队也出不去。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有些人活活冻死在城外而不得入,只好投奔北戎而去。

    一个小小的少年背负行囊和箭囊,纵马疾驰,扑面而来的冷风几乎让他眼泪直流。

    此处是山野间的官道,再往前百里,就是晋州,他要入晋州城,必须携带身份文书。他勒马停住,从挂在马匹的行囊里捞出山河图打开,比对了一下方向。

    如果不走个官道,绕过晋州,又要花费半月时间才能到达晋北。

    而他食物已经不多了,如果在山野中打猎露宿,天气太冷,十分不便。他从家中带走的钱财珠宝在路上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他突然手肘一击箭囊,一根羽箭跳出被他用嘴叼住,背上的铁弓被他单手取下,转身,张弓拉弦,一根羽箭已经扣在弦上。

    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利索。

    箭端朝向林中,他冷冷道:“再跟着我,我就不客气了。”

    过了一会儿,林中依然一片安静,仿佛没有人影。

    少年挑了挑眉,射出一箭,羽箭入了丛林,转眼就不见了。

    他放下弓,眼底疑惑半晌,将弓重新背回背上,有些无奈地摸了摸头,才打马继续往前走去。

    过了一会儿,林中走出一人,步履缓慢,他抬起手,手中两指夹着一根羽箭,竟然单手接下了这支箭。

    羽箭箭尾刻着一字——乔。

    乔国公带着安宁,一路走走停停,还在沿途购置了很多货物,仿佛一支十分普通的商队。安宁一路上都穿着男装,众人称呼她为乔公子。

    仿佛一个商队老爷带着自己的孙子从商出行,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他们并不扎营野外,都是住在沿途城中的客栈,而且一住就会包下整间客栈,如果客栈中住了其他人,他们都会另寻他地。

    虽然让人觉得过于谨慎小心,但想来有些商队的货物十分贵重,也就没人觉得不妥,倒是碰上了不少的小偷盗贼。

    车队中都是乔国公亲手带出来的精锐私兵,一出手打死个把人很是经常。但是乔国公有了禁令后,大多盗贼被抓到后就是扒了衣服挂在门梁上一个晚上,第二天客栈老板总能在门堂里发现一个冻得半死的人。

    除了车队里的精锐,乔国公身边还有几名贴身的护卫,名为乔大,乔三,和乔六。原本总共有六个人,其余三人被乔国公分别派往其他地方。

    和祖父呆的越久,安宁才发现乔国公府对于祖父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十分好看的府邸而已,等活到他那样的年纪和人生,宫廷,朝野,家宅,都太小了。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山河之远,任鸟飞翔。

    除了乔国公府的庶务,乔楼风早已在大梁各地埋下了产业、屋宅、人马,他喜欢购置粮食、布料和铁器,黑白两道的生意,他几乎都插了一手。

    没人知道乔楼风铺开了一张多大的网,就算大梁灭了,也足以让乔府在乱世中平安无恙。

    他时常一边骑马,一边把安宁抱在胸前,和她说着年轻时候的故事:“有一次军饷没有批下来,粮食在半路被山贼劫走,没送到前线,我的哥哥,也就是你祖伯伯和几百个兄弟们在山里头饿了大半个月,没有药,你的祖伯伯就是那时候病死了……”

    乔国公表情平静,仿佛此时此刻提起来,他再也不会动容半分:“没有吃的,寒冬腊月,我们把马杀了,好不容易撑到了援军,活下来的也只有几个人。”

    战时的悲壮和残酷,仿佛随着那回忆,扑面而来,让安宁不寒而栗。

    “那时候,祖父就记得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从建立战功那天起,乔楼风把每一部分朝廷赏给他的银子分成两半,一半寄回家,一半省吃俭用,买地买房买商铺,壮大自己的秘密产业,甚至买人,让有一批人能对他忠心耿耿,听他号令,赴汤蹈火。

    当朝廷给不了他粮食,兵器,药品,他就自给自足,他要保证他的兄弟们,在前头和敌军厮杀时,回过头能有一碗热水喝,能有药救命,能穿上衣服……

    他要保护他的兄弟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无后顾之忧。

    安宁靠在祖父的胸前,听到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轻轻道:“安宁,你要永远记得这句话,不要等着别人来救你,来拉你一把……你要学会靠自己。”

    指望着别人的日子,就等于把生死交到别人手上。

    “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你都要留一手,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这一步留下来的生机,你决不能让别人知晓。”这留下来的一步棋,能让人置于死地而后生,扭转乾坤。

    安宁轻轻问道:“这些话,您曾经教过陌白哥哥吗?”

    乔楼风叹息:“没来得及。”他低头抚了抚安宁的头:“教你,也不晚。”(。)

第三卷 第一百十二章 离家出走() 
一路上,乔楼风总将自己年轻时候的心得一件一件告诉安宁,安宁受益颇多,仿佛人生豁然开朗,知晓另一种境界。

    待人处事、官场现状、白道黑道的权钱交易……乔楼风的人生跌宕起伏,其中的经历非常人所能想象。

    而这些故事娓娓道来,仿佛给安宁打开了另一扇门,让她了解了另一种人生。

    中途队伍整顿休息,乔楼风抱着安宁下了马,来到河边,从胸口拿出一块玉佩,低下头,系在安宁的腰带上:“这是你陌白哥哥的玉佩。上次进宫时,陛下转交的。”

    安宁低头握住那块玉,突然觉得重若千斤。

    这是一对玉玉佩中其中的一半,原本有两块,玉佩上,刻着“陌上白云间”,非诗非词,似乎少了下阕。

    乔楼风望着宽阔的河面,车队们拉着马喝水,秋风有些冷,安宁握着玉佩,却觉得玉上很暖,似被人精心收藏在心上。

    “子博刚出生那一年,祖父很高兴,打马回金都,有一句诗叫什么来着——春风十里,马蹄得意……”乔楼风目光落在山野间,似乎想起那些美好的记忆,脸上含了笑:“祖父太高兴了,路上忘记了买礼物,突然觉得很寒碜,就停在一个货摊上。”

    那时候他看到一块玉,质地非常好,可惜的是只一对对玉中的一半,另一半已经不知道在哪个地方了,所以这剩下的半块也一直卖不出去。

    “祖父那时候不懂玉,就觉得好看,花了五百两白银就买了下来,回府就送给了孙子。阿峥让我取名字,我那时候没读过几句诗,哪里会取什么名字。”祖父失笑摇了摇头:“刚好看到玉上那一行字,就取了‘陌白’,阿峥还夸我有文采。”

    给孙子取名字的事,仿佛让乔楼风很高兴,现在回想起来眼底里透露着一种柔情。

    安宁上前一步,握住祖父的手,那双手宽大,厚重,有些许颤抖。安宁一直不懂男子的情绪,他们不能像女子一般大哭,也不能情绪外露,仿佛能将悲伤深深隐藏在心中。

    乔楼风握着她的手蹲下身,轻轻道:“这块玉佩以后就送你了,若是有缘,你说不定能找到另外半块玉佩。”安宁摇了摇头:“这是陌白哥哥的东西,祖父该留个想念。”

    乔楼风揉了揉她的头:“祖父半只脚都在棺材里了,安宁还小,比祖父活得久,记得也久,安宁替祖父记住你陌白哥哥吧。”

    等安宁渐渐长大,有了孩子,可以给她的孩子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关一个少年。

    安宁眼底微湿,用力地点了点头。

    车队正在整装待发,乔国公身边的乔大却匆匆走来,迎上乔国公,抱拳低声道:“主公,乔府传来消息,乔五少爷不见了。”

    ——乔旭不见了!

    安宁震惊地握住祖父的手,乔陌白已经不在了,乔旭现在是乔府唯一的嫡孙了,未来乔国公府爵位继承人,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见了!

    姜氏还在病中,乔莹已经找疯了——乔旭还只有十一岁,能跑到哪里去。

    安宁一下子想到是不是有人针对乔家,绑架了乔旭。

    乔国公站起身,负手而立,面色平静:“乔四还能联系上吗?”乔大摇了摇头:“乔旭少爷失踪的那天,乔四也一起失踪了,不过据乔五说,乔四留下了记号。”

    自从乔陌白离世后,乔国公就特意安排自己贴身护卫乔四和乔五看着乔旭,那毕竟是他唯一的孙子了。

    他沉思片刻,吩咐道:“拿山河图来。”

    乔大飞奔回去,立马拿着山河图跑到河边,乔国公一手接过,顺着滚轴摊开。

    “从金都到凉姑城,骑马需要多久?”

    乔大算了算:“脚程快的也得半个月。”

    他们车队走了也不过七天,车队庞大,载着货物,行速很慢,现在还没到晋州。

    乔国公目光平和,沿着山河图看了一下途径的州县:“立马传信给各地的人马,去山野小道埋伏着,找一个独身骑马的少年。”

    安宁在一旁听着,微露疑惑——乔旭是自己离家出走的吗,他到底想做什么?

    乔大微微一愣,立马应下,乔国公面容严肃:“不用手下留情,把他打断了腿,也能接回去。”顺手把山河图递回给乔大。

    乔大颤抖了一下,乔国公语气看似平静,其实已经气极了。小少爷也真是,何苦折腾大家。

    ——从金都到凉姑城路途遥远,天气寒冷,小少爷要是出了一丁点意外,估计国公爷杀人的心都有。

    乔国公转身对安宁道:“本来还想带你到处逛逛,见识见识风土人情,如今怕是不能了。”安宁语气焦急:“祖父,还是找乔旭要紧。”

    如果乔旭不走官道走野道,那就更难找了,谁知道路上会出什么事。

    乔国公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我从小就没怎么管教旭儿,觉得既然以后有子博支应门庭,怎么都不会短了他的吃穿,他过得开心点也无妨,也就任由他的性子。”

    没想到乔陌白年纪轻轻就离世,而乔旭胆子那般大,不和家里人说一声就离家出走。他到底知不知道江湖险恶,人心不古,出门在外,防不胜防。

    安宁仰身望着苍老的祖父,安慰道:“现在教还不迟。”她语气柔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