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煤工业大大发展,生产的煤大量增加。1500年英国达勒姆和诺森伯兰煤矿区仅运出煤6000吨,1595~1600年平均猛增为16。4万吨,1631~1640年平均高达52。5万吨。现在,全世界每年从地球深处挖出的煤多达几十亿吨。煤的燃烧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幸福,但它的严重危害,能让人类视而不见吗?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每一次“胜利”,总是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伟大的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曾指出,不管愿意不愿意,人类的作用在于引导地球的演变过程,其任务是将这一过程引向进步方向,始终朝着它前进。人类能否趋利避害完成这项非凡的使命,加倍地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并不断地改善所处的生态环境,使地球的绿色永远鲜亮艳丽呢?




金字塔之谜 
  散布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大约80座,它们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从四面望去,它们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就形象地把它们叫做“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700年,塔高14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高的摩天大楼,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大金字塔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最轻的石块1。5吨,最重的160吨,平均重约2。5吨,总重达684。8万吨。 
  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装载,需要978286辆。 
  建造一座这样庞大的金字塔,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运输问题。 
  即使有足够的人力,也无法把这1。5吨到160吨重的独块巨石运送到工地。 
  用车载?用马拉?不行!据考证,那时的埃及没有马,也没有车。车和马是在胡夫大金字塔建成1000年后,才从国外引进的。 
  有人认为是用撬板圆木滚运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当时埃及的主要树木是棕榈,无论是数量、生长速度,还是木质硬度,都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运输的需要。 
  有人认为是水运法。1980年,埃及吉萨古迹督察长哈瓦斯进行岩芯取样,挖到100多英尺深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英尺深的岩壁,人们怀疑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又有人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但是,没有滑轮,没有绞车,没有足够先进的起重设备,让这样笨重的巨型石块,下坡上岸,比陆地撬运要难上百倍,何况,水面和岩岸至少有50英尺以上的落差! 
  除了陆运、水运,难道他们还能空运不成? 
  把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为52900平方米的塔基,也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测和施工。它的四条底边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仅1。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它的东西轴和南北轴的方位误差,也不超过5弧秒。他们没有“尺”,仅会用胳臂长作丈量单位,叫做“腕尺”,然而却能把塔建造得如此精确?这真叫人大惑不解! 
  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不用一块木料,不用一根铁钉,因为,木质易腐,铁质易锈,都是坚固的隐患。石块和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 
  怎样把石块一层一层垒上去的呢? 
  有人说是运用一种木制长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逐步举高,一层层垒砌而成。但是,能吊起几吨,几十吨,乃至100多吨的支架,绳索从何而来? 
  有人说是运用填沙法,沿着塔基填沙,沙围随着塔基增高,充当脚手架,塔成之后,清除沙子。然而,这样多的沙子从何而来?而且,先填后毁,运输量还要增加1倍。有人说是运用填盐法,方法同上,塔成之后,只需用水将它溶解,无需搬走。但是,这么多的盐比沙子更不易得。何况施工期间一场暴雨,就会溶掉整个盐坡。 
  有人认为是运用尼罗河泥砖砌成盘旋斜道,逐层上升,其结果与沙坡相近,只是泥砖比沙子更不易得罢了。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等式二:金字塔塔高×1010=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等式三:(金字塔塔高)2=塔面三角形面积等式四:金字塔底周长∶塔高=圆周∶半径等式五: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等式六:金字塔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吗? 
  还有,延长它底面中央的纵平分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这条线正好把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好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的中心。 
  还有,地球两极轴心的位置每天都有变化,但是,经过25827年的周期,它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金字塔的对角线之和,正好是25826。6这个奇怪的数字。 
  据说,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倒塌了,有的消失了,只有金字塔岿然傲立,万古长存。 
  如果把米、沙、碎石子等,分别从上向下慢慢倾倒,不久就会形成一个圆锥体,而它的锥角都是52°。52°角就是“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非常奇怪的是金字塔正好是51°50′49″。 
  沙漠的风是暴戾的。由于金字塔独特的造型,迫使凌厉的风势不得不沿着塔的斜面或棱角缓缓上升,塔的受风面由下而上,越来越小,在到达塔顶的时候,塔的受风面趋近于零。这种独特造型,把风的破坏力化解到了最小程度。 
  磁力线的偏向作用可以使地球建筑甚至高山崩溃,而这座金字塔的塔基正好处于磁力线中心,它随着磁力线的运动而运动,因此,它所承受的振幅极其微弱,地震对它的影响也就不大了。 
  52°角,方锥体的“形”,与磁力线同步运动的“位”,是金字塔稳定之谜,然而4500年前的古人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多的劳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除了国王的奢侈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状,使它贮存着一种奇异的“能”,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等待有朝一日复活。 
  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如果你头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1小时后,就会消肿止痛。埃及科学家海利做了个实验,把菜籽放进金字塔后,同一般菜籽相比,出苗要长4倍,叶绿素多4倍。 
  有的科学家认为:金字塔的结构是一个较好的微波振谐腔体,微波能量的加热效应可以杀菌,并且使尸体脱水,而在这个腔体中,可以充分发挥微波的作用。可是,4000年前的法老,怎么知道利用微波呢? 
  如果仅仅以为金字塔是生命和能量的源泉,那就错了,金字塔还以它神秘的恐怖手段,阻止人们进一步探索。 
  对于巍峨高耸的金字塔,谁不想攀上高高的塔顶,一显自己英俊潇洒的雄姿呢?然而,据统计,从1940年到现在,因为爬上金字塔而神秘摔死的人,已经达到200名以上。 
  总之,金字塔留下的谜团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了天文、地理、运输、建筑、医药、保舰物理、化学,乃至于宗教、神学等一切领域。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谜团还在扩大,于是,就有人认为金字塔并非单纯的人工制品,当时的人力、物力、技术、思维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它极可能是“外星来客”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迹樱这仅仅是推测,人们需要的是实证。然而,证据又在哪里呢?




古代岩画之谜 
  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布兰德比尔格山的崖壁画闻名于世,而引起轰动的崖壁画是在1918年由德国人发现的一幅描绘“白人”的崖壁画,它被命名为《布兰德山的白贵妇》。它是德国地质学家马克在布兰德山的一个洞窟里偶然发现的。他在位于纳米比亚西部的布兰德山进行测量时,留在一个山洞里过夜。在晨光熹微中,他看见石壁上有一幅异常优美的崖壁画。这完全像一幅20世纪的绘画,壁画上的妇人身穿短袖套衫和马裤,臀部包得很紧,戴着手套,还有吊袜带和便鞋,头发的发型与现代相似,头发上缀着珍珠,胳膊、腿和腰部也都装饰着珍珠;她身边还站着一位瘦瘦的男子,手拿一根奇怪有刺的棒,戴着一具非常复杂的头盔或面具。这完全是一幅现代画,虽然它也同原始的动物画夹在一起,但这种打扮和画中洋溢的现代派情调,是蛮荒时代赤身裸体、穴处巢居的先民难以想象得出来的。 
  法国卢萨克的史前壁画中的人物也是一派现代化打扮:他们戴着帽子,穿着茄克衫和短裤。当考古学家艾贝·布留尔经过鉴定后宣布这是真品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再一次陷入混乱,先民的想象力竟如此高超,他们跨越时空,撇下自己所穿的羽毛兽皮,撇开自己的花草树木,却画出几千年后子孙的时髦时装。 
  在澳大利亚阿纳姆高地崖壁上画着一些动人的岩画:有的人身上穿着宽敞、舒适的宇宙服,头上带着头盔,上面还有供观察的小孔,头上有一根类似天线的东西。脑后像释迦牟尼那样闪着层光。有的“宇航服”上居然有明显的拉链,身体下部有尾饰。 
  据当地土著人说,古时候,有一种奇异的人类,自天而降,将自己的形象刻画于岩壁之上,然后又返回天空。因此,先民们把这样不可思议的人物视为神圣,保存至今。 
  是外来人类的自画像,还是我们祖先的写生画?或者是狡黠的现代山民编造出一些传说来骗取考古学家的酬谢呢? 
  1912年开始,泰国陆续发现了一些史前时期的崖壁画。1973~1978年间,斯塔巴和柯斯重新考察了被称做“画山”上的崖壁画。这个岩画点是在1912年被发现的,它位于泰国南部的攀牙府。他们看见暗红色的图形布满4米长的崖壁,当他们用目光仔细搜索时,看见了一幅奇怪的人像,有点类似现代科幻片的机器人,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外星生命体。他头上带着面具,腰上挂着的东西好像是电筒,身上穿着有点像今天的“宇航服”,两道背带从双肩开始,向胸部、臀部延伸交合。嘴上有一个类似呼吸过滤器的装置。 
  在撒哈拉沙漠中,在日本、在中国等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发现过一些不可思议的崖壁画。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说过,杰出的画,只不过是对完善的自然所做的一小部分模仿。 
  据考证:人类穿衣的历史不过4600年,裸体原始人想到了衣,但绝对想不到漂亮的茄克衫和连体服;原始人想到了鞋袜巾帽,但绝对想不到密封的头盔和时髦的吊裤,不管是写生画也罢,记忆画也罢,想象画也罢,他们原始的、哪怕是变了形的依据是什么?




史前文明之谜 
  我国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记载了一段仙人的对话。 
  麻姑——一个看来只有十八九岁的仙女说:“自从上次相见以来,我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了,前不久到蓬莱,水又比往日聚会时浅了一半,莫不是又变成山陵平地了?” 
  另一个神仙王方平笑了笑说:“有道行的人都说,海底不久就要尘土飞扬了。”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成语“沧海桑田”的来历。 
  海陆互变是一个万千年以上的漫长过程,人生短暂,不可能亲身经历,只有在近代地质学的基础上才能揭示。1600年前的葛洪,又是怎样知道这个秘密的?即使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的源头又在哪里?难道这个传说也是几经“沧桑”吗? 
  1972年9月25日,法国一家工厂惊奇地发现,从非洲加蓬共和国奥克洛铀矿进口的铀,早已被人用过,一般铀矿中的铀(235)含量都在0。7%以上,而这批矿石的含铀量还不到0。3%。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兰·T·西伯格指出:只有在极精确的条件下,裂变中的铀(235)才能“烧掉”,而且必须有极纯净的水,而这种极纯净的水,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一批专家到矿区进行了考察,不久,奥克洛铀矿又爆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 
  这个“核反应堆”相当完整,由6个区域组成,大约使用了500吨铀矿石,但输出功率很低,估计为100千瓦。 
  据地质学家考证:奥克洛铀矿的成矿年代大约是20亿年前,成矿后不久,“核反应堆”就开始运转,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是谁在那么久之前,设计出了如此杰出的高科技产物,并能用于实践呢? 
  1976年,前苏联瓦什卡河岸上,发现了一块拳头大的闪着白光的怪石。 
  经分析:是一块稀有金属的合金,其中锡占67。2%,镧占10。9%,钕占8。7%,还有铁、镁、铀、钼,但没有铀的衰变物。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块人造合金,年龄不超过10万年,地球上没有类似的天然物,它很可能是用只有几百个原子的微小粉末作原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冷压而成。对这样小的物质,加如此高压,其设备和手段,即使是现代文明社会,也无法达到。是谁,用什么方法,制造了这块合金? 
  1891年6月10日,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位叫卡尔普的老太太在往炉中加煤时,从碎成两半的煤块中,发现了一条做工精致的金项链。卡尔普太太原以为该项链系别人不慎掉在煤堆中的,后来发现,碎成两半的煤块中间有个槽,刚好能搁置项链,证明这条项链系夹在该煤块中的。 
  煤主要形成于石炭纪,距今数亿年。那时候,谁戴过这条项链? 
  梅斯特是赫克尔公司的监察人,自称是“岩石狂”,也是三叶虫收藏家。 
  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主要生存在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距今5亿多年。三叶虫化石是人类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一。 
  1968年6月1日,梅斯特偕同家人到犹他州的羚羊喷泉度假,意外地发现了三叶虫的化石。使他吃惊的是,这些三叶虫化石标本上居然有人的脚印,脚印长10。25英寸,前端3。5英寸宽,后跟3英寸宽,后跟比前端深1/8英寸,是一只右脚。 
  盐湖城公立学校的一位教育家比特先生在同一地点也发现过两个凉鞋脚印,而且也踩在三叶虫化石标本上。 
  不久后的7月20日,地质学家伯狄克又在同一地区发现一块泥岩,上面留有一个小孩的赤脚脚印,5个脚趾隐约可见。 
  大家知道,5亿年前没有人类,甚至也没有猴子、熊等与人足类似的动物,当然也没有鞋子,何况是凉鞋!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在5亿年前的地球上行走? 
  在达尔文以后,我们已经深信现存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发现最早的人类祖先化石大约距今300万年。而地质学家根据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 
  我们不妨作一个有趣的计算,即我们把地球以及人类的全部历史压缩到1年之中,这一年的每1秒钟约等于地球历史的140年。 
  那么:现存人类最早的祖先诞生于这1年中的最后1天,即第365天的18时30分左右。 
  现存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出现于最后1天的最后1分钟,即23时59分30秒前后。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距离现在还不到2秒钟。 
  毋庸置疑,这个计算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现存人类历史的短暂和渺校我们因此要问:难道在现存人类诞生以前的364天零18个小时内,或者说是在44。97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真是一片空白吗? 
  会不会在我们以前曾经有过一次或几次类似人类的高等智能生物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于是,有人提出了地球文明循环说。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 
  有人认为: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曾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几度文明的残存物而已。 
  即使是一度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一般认为:上一次文明是在公元前1万年前到12000年前断开的。林林总总的考古遗迹,特别是海洋中的建筑群,是一批活的见证。 
  1977年,雷内·诺尔伯根在纽约出版了《失落种族的秘密》。他说:“正统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即人类文明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这种说法现在必须受到严厉的挑战了,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探索人类的文明史了。” 
  到底有没有史前文明存在?如有,怎样论定这一度或几度的文明存在? 
  如无,怎样解释这超越时代的史前遗址、遗物?在这一点上,正统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同新兴的所谓的天文考古学家正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我们等待着这一场论战的结局。




玛雅文化是怎样消失的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等地,至今还可以看到辉煌的玛雅文化遗迹。人们弄不明白,处于顶峰时期的玛雅人,为什么要突然放弃光辉的文明,消失在神秘的热带丛林里。 
  有人说,玛雅文化是美洲大陆上绝无仅有的古文明,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0世纪,在如今的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地区、伯利兹地区、危地马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洪都拉斯地区,方圆大约32。5万平方千米的地方,生活着一群玛雅人。他们在那里建造了富丽堂皇的神殿、具有艺术特色的金字塔和气势恢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