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他都难以忘怀那个潇洒大气的家伙在会试考场上给他带来的压迫感

一百六十四 决战春闱(三)() 
四五千人的搜身工作不是三两下就能搞定的,所以科举考试安排考生提前一天进场也是为了这个时间差,只是,怎么说呢,对于那些最早进场的,比如上午**点钟就已经入场,十一二点就折腾完准备考试的举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折磨,比如李春芳,虽然他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正是这种经验,让他有些惴惴不安。

    大家也都经历过,一些重要的考试,越早开始,越快结束,对人的心理压力越小,而一旦拖延下去,时间拖延的越久,心理压力就越大,对于这种可以决定一生的考试来说,参加的人是要受到极为强大的心理压力的,即使他们都知道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但是下一次是三年以后,正如郑光所说的,在这个人均寿命极低的时代,有几个三年可以供你挥霍?

    难道都要像那些科举老司机一样,难得的七老八十的长寿,却要在科举考场上把生命全部挥霍掉?一想起老家那些白发苍苍拄着拐棍还要参加童子试的老前辈们,这些年岁稍微小一些的天之骄子们就从思想到**上一起僵硬,不由得升起兔死狐悲之感,只想着尽快通过这要命的最后一场淘汰考试,彻底脱离科举大军,走上人生的巅峰。

    所以李春芳对于目前的处境还是较为紧张的,虽然他生于家境富裕的书香世家,从小不算锦衣玉食却也从未缺衣少食,家里对他的读书十分上心,请了很多名师来教导他,他也算是天资聪颖,只是不得其时,所以一直拖延到三十七岁的中年岁月才得以冲入这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淘汰赛,他已经不想继续拖延下去了,要是本次不中,那下一次,自己可就整整四十岁了啊!

    虽然在科举之途上,四十岁中进士实在不能算是晚,因为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学子到四十岁还没有中秀才,另外百分之四十的学子在四十岁还没有中举人,只有百分之十天资聪颖大气运者,才能侥幸在四十岁之前闯入科举的最后一道关卡,说起来,大明朝的科举制度的奠基者们,实在是用意深远。

    将科举考试的难度从宋代的困难程度拓展到大明朝的史诗级噩梦级别,为的就是精益求精,选出最精锐最优秀的一批学子,也正是因为此,给了平民出身的举子们一个极为优厚的诱惑,也正是因为此,杜绝了唐宋以来所谓“科举世家”的存在,因为大明朝的这种科举制度,谁也无法保证几代人都能考中进士,妖孽如严世蕃,到头来也不是进士。

    这就是文人如此金贵的原因,也是文官能执掌大权的原因,也是没有谁的家族可以达到汉代“四世三公、累世公卿”那种级别的原因,也是这些学子们削尖了脑袋也要闯过这道关卡的最重要的原因。

    可是怀揣着如此悲壮思想的李春芳,却听到了从隔壁传来的微微的鼾声,这让他不由得不惊骇欲绝——科举考场,圣人脚下,居然有人睡觉,还打鼾?

    随后他意识到,他的隔壁,就是那位走在五千士子之前,已经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光郑平之,他伸长了脖子往隔壁看,只见郑光半靠在墙壁上,腰间垫着一个软垫,身上裹着厚实的棉被,还盖着一件棉大衣,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的,睡的正香,似乎完全没有被紧张肃穆的考场氛围所影响,来来往往的他省士子们偶尔会看到这一幕,看到这位极其牛逼的士子正在睡觉

    他真的是来考试的?

    一时间,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举子们都在疑惑,大家的心情虽然不如同乡试时那么紧张,但是,却有一种莫名的焦躁感,这种焦躁感是大家无法静下心来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很多人都选择站着,而不是坐着,更不像郑光这样,躺着

    夕阳西下,考生入场即将完成,一队又一队负责巡视和监考的锦衣卫兵丁已经开始巡视,以往的考试有使用普通兵丁监考的,也有使用锦衣卫监考的,全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这一次,看来皇帝的心情很爽快,被陆炳拍马屁拍的也挺舒坦,就给了锦衣卫一个露脸的机会,全权负责考场监考的事宜,陆炳也是想着给锦衣卫的士卒们放个假,放松放松,监考一次,反正谁都可以怕这些未来的进士大官儿们,唯独这些锦衣卫不怕。

    开玩笑!要怕的应该是那些举人们才对!内阁阁老都被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口,有咱们最强悍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带领,我们才是全大明的人都要害怕的那群人!

    果不其然,飞鱼服秀春刀出现在考场上之后,考场上的气氛更加压抑了,大家都用害怕的眼神看着这群传说中凶神恶煞无恶不作的锦衣卫士卒,一些不明白锦衣卫运作规律的举子还真的生怕哪里做得不对被这些锦衣卫给抓起来关到诏狱里狠狠的折磨

    唯独郑光没在意,夕阳西下了,这家伙居然还没睡醒,等一队锦衣卫士兵巡逻到此分配监考考棚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里有一位考生正在呼呼大睡,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完全没有在意这群锦衣卫的出现。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监考了,这一回,居然能碰到那么奇葩的考生,不由得大感兴趣,领头的锦衣卫密探似乎一点儿也不生气,饶有兴趣的盯着郑光看,看得李春芳心里一阵发毛,有心提醒郑光,却根本没有那个胆量在锦衣卫面前弄小动作那位皇帝的奶哥哥统领下的锦衣卫,还真值得文人们集体发毛。

    “我说,这小子哪儿的人?考场里面睡觉,还准备的那么齐全哟哟哟,还有锅碗瓢勺的!这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领头的锦衣卫男子笑了出来,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觉得渗人,引得其他的锦衣卫也一同笑了出来,那场面,李春芳表示有点辣眼睛,而且足以评价为大明嘉靖二十六年年度十大恐怖场景之一了,终于,感受到深深恶意的郑光揉了揉眼睛,睁开了迷茫的双眼。

    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然后把棉大衣拿起来,给自己穿上,把棉被叠好,接着站起身子,又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哈欠,开始做第三套广播体操第三节,完成之后,扭扭脖子,郑光坐回了炕上,从暖水瓶里倒了一点热水喝了一口,补充了一点水分,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夕阳西下了,估计考生还没搜身完成,但是肚子已经开始叫了:“恩,该吃晚饭了。”

    郑光如此嘟囔着,开始了淘米烧饭的过程,整个过程,一直到饭烧好,开始大吃特吃的时候,郑光都没有注意到用诡异的眼神看着他的八名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发誓,自打加入锦衣卫以来,对他们视而不见的人,一只手都能数过来,而且无一不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郑光这样的人他们真是第一次见到。

    “咳咳,恩,这里我看着,你们几个去那里,你们几个去那里,盯好了啊!”领头的锦衣卫无意之间瞥了一眼这考棚上的名牌,顿时瞳孔一缩,暗道原来如此,便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对已经看呆掉的下属们分配起了任务。

    不知道这些锦衣卫的心情是如何的,反正李春芳是一脸懵逼的。

    夜幕逐渐将领,初春的天黑的很早,贡院早早的下发了三支蜡烛,这也是这九天的考试日程里考生们能拥有的唯一的三支蜡烛,随着蜡烛的下发,考卷终于由专门人士下发给了每一名考生,全程被锦衣卫死死的盯住,一点小动作都做不了,郑光接过考卷,就开始阅卷,和乡试的规则差不多,会试第一场也是如此,依旧是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

    这场最重要的考试,所有题目都是完整的大题,堂堂正正,绝对不会让你想歪了,也不会有光怪陆离的截搭题出现,越是这种题目,就越是考验读书人的基本功,只有把四书五经读烂了,融会贯通,做文章的功底极为扎实,才能在这样的考场上应付自如。

    相对而言,越是年纪大的老举人,优势就越大,比如李春芳这一类的秋名山老司机,参加过好几次热血飞车赛,对这方面的道理融会贯通,拿到卷子看到题目的那一刻起,脑袋里就开始涌现出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像郑光这种第一次参加会试的当红小鲜肉,原则上是拼不过人家的,可是谁让郑光三世为人,又有名师指导,潜行数年,经学扎实功底扎实,做起文章,花团锦簇,四平八稳,连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瞅了瞅考题,郑光看了看天色,便决定先打个草稿,反正刚才睡得有点多,现在一时之间是睡不着的,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点起蜡烛,晚上挑灯夜战一番,大不了之后的几天晚上都早点睡就是了。

一百六十五 决战春闱(四)() 
乡试和会试一样,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的经义考试,这第一场考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后面的策论之类的都是陪衬,除非有特殊的题目的时候,才会有特殊的意义,直接影响是否取中,不过这主要会出现在殿试上,因为皇帝会亲自查看一部分试卷,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授予官位。

    而四书五经题目里,最重要的是三道四书题,三道四书题里面,最重要的又是第一题,所以,第一题是否做得好,文章是否写的妙,能否吸引人眼球,那就是最重要的,而今年的第一题,四个字,天下有道。

    这一题郑光并不陌生,在当初和唐顺之还有徐胖的头脑风暴之时,唐顺之就出过这道题目,这一题出自论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说白了,还是大道理,还是说理,说的花团锦簇,完全为圣人说话,那就好了,别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你越犀利,被取中的希望就越小,这种堂堂正正的大题,最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你要是截搭题也就算了,反正人家也是剑走偏锋,你再走个偏锋,没人能说你的不是,但是如果面对题意完整的大题,你再剑走偏锋,那就不符合科举基本精神了。

    必须要知道,科举是为了选拔“老成谋国”之人才,你显得太异类,就会直接被这个僵化的官场所排斥,距离官场越近的考试,这种排斥力就越强,所以,此时务必要收敛锋芒,万不可激扬文字。

    经过十数年的正统教育的郑光,加上考试之王唐顺之的教导,郑光自然不会犯低级错误,想当初唐顺之可是会元,会试第一,自己这个做徒弟的如果成绩太差,实在是太给师尊丢脸,而且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和名望,以及学子们对自己的推崇,郑光觉得自己要是考得不好,还真是不好对他们交代。

    所以说,走到这一步,考试成绩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郑光小心翼翼的打草稿,小心翼翼的破题,一直写到大约亥时,不少学子都睡了,郑光才熄灭了蜡烛,把外衣一脱,裹上棉被,以方才那舒服的姿态入睡了,三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郑光已经完成了三道四书题的初稿,明日就是复稿和誊抄,后日之前完成剩下四道五经题,五经题他看了,很简单,没什么新意,看来主要的难点还是在四书题。

    这次的题目的难易度,郑光觉得较乡试还是要高出许多的,光是初稿的破题部分,郑光就修改了三次,终于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效果,这才放心入睡,入眠之前,郑光扫视了一下其余的考棚,发现点灯夜战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隔壁的李春芳,郑光入眠之前,他那边的蜡烛还亮着,估摸着,也是有些不太顺畅。

    第二日一早,郑光早早起身,看到考棚旁站立警戒的锦衣卫已经换了一个人,准备洗漱的时候,发现水缸里的水有不少冰渣子,但是没有结冻,便知道这个锦衣卫还算是挺尽职尽责的,弄了点水洗漱,然后在这个锦衣卫的监督之下去茅房出恭,解决一下昨天的库存,便回来张罗着煮面条吃。

    把水给烧开了之后往里面加了酱油,敲了一个鸡蛋,下了一团手擀面,一道简易的酱油汤面就完成了,也把那锦衣卫看得一愣一愣的,昨夜太伤神,郑光肚子很饿,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给吃光了,顺带着把面汤也喝的干干净净,正是所谓原汤化原食,洗好餐具之后,便坐下身子,热乎乎的感觉还没过去,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正是写文章的好时候。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李春芳才迷迷糊糊的醒来,昨夜提前打草稿的时候遇到点困难,这一次会试的题目比起以往都要难了不少,李春芳也遇到些小阻碍,昨夜差不多到了下半夜的时候才熄灯休息,不过好就好在三篇文章已经写完了初稿,今天再润色润色,搞定三道四书题不是难事。

    起身之后,李春芳便觉得严寒刺骨,往日冬季的时候,此时正是吃些热乎的早饭增加身体热量的时候,不过这几日显然是做不到了,李春芳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根本不懂如何做饭,当然只能带着干粮,可是最冷的时候,身体是非常渴望热量的,所以李春芳裹着大衣去洗漱的时候,看到郑光已经端坐在号板前写文章,并且桌上还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水,不由得羡慕起来,要是自己也有一手生存技巧,该多好?

    不过没等他多看,就被锦衣卫严厉的眼神所震慑,连忙往水缸旁走去,看着水缸里满是冰渣子的冰水,一阵苦恼,无比后悔当初为何不抽一点点时间学一下用小锅生火烧水,这个时候,就算是有一杯热水,也是好的。

    郑光瞧见李春芳苦恼的样子,便知道他是为何而苦恼,有心给他一碗热水暖暖身子,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否会违背考试规则,于是便轻声呼唤那锦衣卫看守:“小哥?小哥?”

    那锦衣卫看守听见有人呼唤,便转过头,一看是郑光在呼唤自己,皱起眉头,觉得奇怪,心想还从未有举子敢直接呼唤一个锦衣卫,但是想起昨夜交办的时候队长说的这名举子的特殊身份,便耐下性子,走到近前低声道:“何事?”

    郑光从自己的暖水瓶里倒出一碗热乎乎的水,然后把碗端起来给了锦衣卫看守:“小哥,我与隔壁这位举子是好友,他肠胃不好,不能喝冰水,不知,能否将这碗热水给他,暖暖肠胃呢?这是我用过的瓷碗,并无任何字迹,你可以检查。”

    这锦衣卫觉得奇特,他监考三次会试,见过的举子无数,还从未见到在科举考场上主动帮助他人的举子,虽说科举考场没有明文规定不能给别的举子赠送热水,但是鉴于有传递作弊物件的可能,所以禁止举子之间的一切交流,他们这些锦衣卫就是为此来到这里的,郑光的想法显然行不通,这是很要命的事情,一旦出现了作弊的大事,他可逃不了干系,所以他干脆地拒绝了:“这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你的碗里是否有什么玄机,考生个人物品,绝对不能和其余考生有任何接触,这是规矩。”

    郑光也觉得苦恼,一眨眼却看到了外面贡院里提供的水瓢,便喜道:“考生个人物品不可,那贡院里的公家物品,应该可以吧?您看那水瓢,我将这些热水倒在水瓢里,由您亲自把这些热水倒入他的碗中,这样,应该是可以的吧?”

    那锦衣卫顺着郑光的眼神,看到了那水瓢,心下了然,这倒没说不可以,舀水的水瓢是公家物品,断然没有谁敢在这上面动手脚,由自己亲自送这些热水给另一个举子,倒也是万无一失的,只是,这也是需要担负责任的,所以,这锦衣卫沉思了一下,便转身走向另一个锦衣卫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那锦衣卫把目光投向了郑光和李春芳,皱了皱眉头,而后亲自走过来,朝郑光说道:“你是真心想帮他?”

    郑光点点头:“他是在下好友,肠胃不好,能喝热水,尽量喝一碗热水。”

    那锦衣卫直接拿起了郑光的暖水瓶,细细查看了一番,便走到了隔壁李春芳的考棚里,对早已听到这里动静,端着一碗冰水不知如何下嘴的李春芳说道:“算你好运,有个好友,把碗拿出来。”

    李春芳心下感动,连忙端起自己的碗把冰水倒掉,那锦衣卫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热水给他,又在他的碗里瞧了瞧,便看着李春芳,李春芳知道,这是要看着自己喝完,以免出现差错,便吹了几口气,将这碗热水喝下肚,一阵温暖的感觉席卷了李春芳的五脏六腑,舒了一口气,李春芳觉得自己舒服了不少。

    那锦衣卫又在他的碗里倒了一碗,便提着热水瓶回到郑光的考棚,把热水瓶还给郑光,弯下身子时,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低声说道:“若不是大都督吩咐过,你这样做可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可别忘了,这里不少人都盯着你呢!”

    郑光稍微了愣了一下,面色如常,微启嘴唇道:“多谢大都督维护,日后在下必会报答,不过,在下问心无愧。”

    那锦衣卫直起身子,眼中略带欣赏之色的看着郑光,快速离开了。

一百六十六 决战春闱(五)() 
一个上午,郑光便把三道四书题的二稿完成了,仔细的审核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了,看看天色,发觉已经快到了正午,便拾掇拾掇,把稿纸和卷纸放好,开始淘米做饭,又是一阵诱人的香气之后,郑光周围的举子们都用十分复杂的眼神看着郑光,原因无他,这阵香气,总能扰乱他们的思绪,让他们不得不停笔准备吃饭。

    其实人到了时候就要吃饭,这是很正常的,郑光可没有做错,也不打算认罪。

    吃完了饭,郑光就按照老规矩,靠在号舍里小睡一下,不过今天可不能像昨天那样睡过了,午睡一下下午才更有精神,一个时辰以后,郑光准时醒来,以冷水激面打起精神,驱散了全部的睡意,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便拿出自己的稿纸,进行第三遍也就是最后一遍的修改,待到四点钟左右,郑光就完成了最终定稿,接着,在太阳的最后一丝光亮消失之前,郑光完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道四书题的作答。

    这四书题完成了,就等于完成了会试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反而不重要了,关键就是文理通顺,中规中矩,那么加上前面三篇八股文章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