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得拿钱砸死他!

    “一万二千五百缗。”

    这时又有人喊价了,但不是潘孝庵,而是赵佶。

    端王赵佶。

    潘孝庵听得出赵佶的声音,然后用挑衅的眼神看着武好古:看到没有?连端王殿下都瞧你不顺眼了!你可惨了!我妹妹嫁猪嫁狗都不能嫁给你!

    “大郎,”赵佶这时又说话了,“你不必喊价了,这画我买下送你……这些日子,你给了我不少好东西,我也该送你件礼物,既然你喜欢这幅《海上书怀帖》,就送你了。”

    “那便多谢了。”武好古转过身,冲着赵佶拱了下手,又用眼角打量了一下坐在端王另一边的米友仁。

    这小子,一脸的坏笑,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儿……武好古之前的预计一点没错,他在和潘孝庵砸钱斗气的时候,米友仁则抓紧时间和赵佶咬耳朵,他和赵佶说:您这些日子可得了武大郎不少好处,说明武大郎是把您当真朋友的,现在朋友有难,您是不是应该帮一把?

    赵佶一想也对,虽然这事儿是武好古不对——把人家大好的闺女睡了,不过木以成舟,潘孝庵再闹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自己还是给个台阶让他们下吧。

    潘孝庵听了赵佶的这番话真是欲哭无泪啊!

    他有钱能砸武好古,能砸端王赵佶吗?他可是武官,要惹恼了未来的官家就不是去天涯海角了,而是要去西北前线杀贼……不,应该被贼杀了。

    不过这妹子是无论如何不能嫁给武大郎的!你武大郎有本事就和潘十八一起私奔!

    下定了决心,潘孝庵也不言语了,闭着眼睛一边生闷气去了。

    丰乐楼的唱卖还在继续。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苏东坡的《海上书怀帖》唱出了个不错的价钱,接下去的三十一纸书画的竞买都非常激烈。几乎每一纸书画,都要经过几轮乃至十几轮的竞价才能最终完成唱卖。而这些书画的最终成交价,都比直接卖给潘楼街上的书画斋贵了至少五成!

    很显然,今日的这场书画唱卖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后谁手里还有真东西、好东西,就不大会拿去潘楼街上的书画斋出手了,除非东西见不得光……

    至于那未成名的画家、书法家的作品,等到佳士得会馆和佳士得画斋正式开张运营后,肯定也会大量涌向佳士得这个书画文玩界的第一行了!

    看来用不了多久,武好古的事业就能获得一个相当强大的现金流的支持了……

    正在武好古盘算着下一步要如何开展印刷和教育两大事业的时候,丰乐中楼的底层大堂内忽然一阵骚动。

    “太像了,和画上的人简直一模一样……”

    “莫不是用了法术,将墨娘子的影子收到画儿上去了吧?”

    “这番邦女子,真尤物啊!”

    “若是年轻十岁,定是一代花魁……”

    坐在大堂内的人们议论纷纷,议论的对象正是换上了肚皮舞衣的墨娘子。原来今日唱卖的压轴大戏开锣了,换上舞衣的墨娘子现在就立在被挂起来的《墨娘子舞蹈图》旁,摆出了和图上的自己相同的姿势。

    《墨娘子舞蹈图》在场的人们都是看了又看的,可是之前并没有把人和图放在一块儿看。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想到这图上的墨娘子和真人,居然相似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有人都怀疑武好古是施了法术,将墨娘子的样子收到纸上去了……

    同时,还有不少人被身着舞衣的墨娘子的美艳所震惊。画得再好看,毕竟不是真的,只可惜今日唱卖的只是画,不是人……

    “七千缗!”

    唱卖开始了,低价五千,但是一上来就有人喊出了七千缗的高价,俨然是志在必得了!

    喊价的声音是从黄字区的角落里传出的,这声音武好古听着有点耳熟,一时却想不起是谁?倒是他身边的赵佶笑着说:“喊价的好像是勾艺学,他的眼力可是有名的好啊!”

    这下武好古马上就记起来了,翰林图画局里面有个名叫勾处士的艺学。出身书画世家,眼力很好,似乎还是端王府上的常客,一直在替端王搜集书画。之前在画局里面,他对自己也是不冷不热的,今天居然第一个捧自己的场,这是想要投靠吗?

    “八千缗!”

    武好古正琢磨着勾处士的意图,有个人又加了一千缗。喊价的人也在黄字区,不过座次比较靠前,而且喊价的时候站了起来,武好古可以看到一头金发。

    原来是王甫!他好像是王诜的远房亲戚,世世代代管着王楼,很有一点身家,本人则是太学生,刚刚升入上舍,等于是个候补官员了。

    “八千五百缗!”

    “九千缗!”

    这时又有两人加入了竞买,都是开封府的勋贵子弟,也不知道是看上了武好古的画还是墨娘子的人?不过最后胜出的还是财大气粗的王甫,成交的价格高达一万一千缗!

    对于这个时代在世的画家而言,这个价钱绝对是天价了。

    不过放在这幅《墨娘子舞蹈图》上,这个价钱也算合理。因为武好古已经用了种种手段,将这幅画炒红了。

    既然炒红了,贵一点也就没什么了。

    实际上,苏黄米蔡四大才子现在也没死呢,他们的东西那么贵,也在于“红”了。

    而对王甫来说,可以在端王赵佶面前多露几回脸,一万一千缗花得就值当了。若是能借机打入端王身边的“艺术圈子”,那可就赚翻了。

    现在轮到李师师上场了!

    一袭白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秋波闪闪,娴娴静静走上台来。

    如果说一身艳丽舞衣的墨娘子突出的是一个艳字,那么李师师今天走的就是淡雅宁静的路线。她的年纪,她的身材,她的舞姿,她的歌喉,都是比不过墨娘子的。

    但是她的淡雅气质,却是文人士大夫们所钟爱的。要不然她也不会一出道就被张先、晏几道、秦观这样的人物所追捧了。

    而她往赵佶的《李师师写真图》旁一立,顿时也衬托出了图画的意境了。

    比写实,赵佶根本不是武好古的对手!

    而比写意,比书画的文人气质,武好古的《墨娘子舞蹈图》则逊色不少。

    毕竟《墨娘子舞蹈图》画得本就是一个风姿绰约的波斯舞女,又怎会有宋朝文人的意境?

    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儿。

    “这图不必唱卖了!”

    一个带着些许闽音的老者的声音,突然从地字号区域响起。

    “如此雅致之物,怎能用铜钱来衡量?真是太俗了……老夫蔡京绝不允许!”

第193章 正人君子() 
蔡京不许?

    蔡京凭什么不许?

    蔡京怎么敢不许?

    蔡京的一席话,所有人都震惊了。

    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赵小乙就是赵佶?这也太糊涂了吧?

    还是他有什么特别高明的马屁手段?

    武好古悄悄看了赵佶和纪忆一眼。赵佶有些皱眉,莫非蔡学士发现自己是端王了?而纪忆则和武好古对视了一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蔡京在长子蔡攸的搀扶下,大步走上了唱卖台。冲着李师师微微点头,李师师则行了个福礼,清清淡淡地道:“蔡学士,多年不见,还安好吗?”

    蔡京和李师师果然是老相识!

    “还好,”蔡京没有显得太过热情,只是对李师师道,“你这画不该拿到佳士得来唱卖的。”

    “那该拿去何地唱卖?”李师师笑问。

    蔡京摸着胡子道:“哪里都不合适不如让给老夫吧。”

    “好啊,”李师师一笑,“不过这画不是奴的,奴可不能做主把它送给学士。”

    “老夫从来不白拿别人的东西,”蔡京摸着胡须道,“不过老夫也不会买下这画。”

    不买,又不白拿。

    蔡京什么意思?

    “老夫拿东西换!”

    “换?”李师师一蹙秀眉,“奴素闻学士两袖清风不知能用何物交换?”

    蔡京是两袖清风?武好古心说:这李师师还真会说话!怪不得能当花魁娘子。

    “老夫身无长物,但有一支毛笔,能写几个大字。”蔡京正色道,“能用字换这幅雅作吗?”

    这脸皮也忒厚了吧?

    武好古心说:做官原来需要厚脸皮的,自己总是要做官的,一定要向蔡学士好好学习,早日练出一张铁面皮。

    “学士是要用字帖换画儿?”李师师顿时露出了惊喜。

    身无长物,两袖清风的蔡京的字可值钱了!

    人家是宋四家中的“蔡”啊!

    “攸儿。”蔡京对蔡攸道,“把老夫书写的洛神赋长卷拿出来!”

    蔡京的洛神赋啊!武好古翻了翻眼皮,洛神赋全文一千多字,写出来就是书法长卷。而且要写好是很难的,历史上出名的洛神赋帖有王羲之的洛神赋、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以及赵孟畹穆迳窀场G岸咧挥型仄溃笳咴颈还使┪镌菏詹亍O衷谟侄嗔艘桓霾叹┌娴穆迳窀沉

    而且以蔡京的书帖在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一千多字儿的书法长卷洛神赋还不得卖个好几万缗?这可比赵佶的李师师图值钱多了。

    这个马屁拍得可高级啊!

    唱卖大会结束了,看热闹的人都走了,有所收获的人则在丰乐中楼二楼三楼的雅座里面,叫了酒食茶点,一边享用一边等着佳士得行的人上来收钱交货。

    蔡京、蔡攸和蹇序辰则坐进了丰乐中楼三层的一个雅间,没有叫歌伎,也没点几个菜——他们现在都是两袖清风的正人君子嘛!

    酒菜刚刚上来,门外就传来了蔡家仆人的声音:“老爷,武员外、苏员外求见。”

    原来是武好古和苏大郎来给蔡京送画来了。

    “让他们进来。”蔡京笑呵呵地说。

    然后就看见雅座的门被一下推开,武好古和苏大郎一前一后走进来,武好古手里还拿着个长卷,应该就是赵佶的李师师写真图。

    “见过蔡学士,蹇尚书,蔡大官人。”

    武好古和苏大郎给蔡京等人行了礼,蔡京则非常客气地请他们二人落座。

    “蔡学士,这是您的画。”

    武好古双手奉上了画卷,蔡攸接了过去,又将他老爹手书的洛神赋交给了武好古。

    蔡京眯着眼睛,看着武好古,微笑着点头,一脸和蔼,不像是一代权奸,倒似是一个邻家老伯伯。

    蔡攸长相很好,比蔡京要英俊多了,温文儒雅,活脱脱的儒家君子。

    蹇序辰看上去也是个好好享受,面孔白净,留着几缕漆黑的须髯,嘴边挂着微笑,看上去不是个难伺候的主儿。

    “你不错啊!”蔡京笑道,“小小年纪,做出恁般大事,真是了不起啊。”

    蔡京的话听着很客气,不过武好古却感觉到了一丝敲打的意思。

    他如果是挂着个环卫官的亲贵子弟,和赵佶玩在一起没问题,亲贵不就干这个的吗?

    若武好古是个和纪忆一样的太学生出身的文官,拍赵佶的马屁拍出花儿来虽然让清流鄙视。但是蔡京是不会出言敲打的不会拍马屁还做什么官啊?就是做了官,也做不了事儿。

    可武好古偏偏是个商人!虽然官身在望了,但他和亲贵,和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官是不一样的,他只是个商人出身的伎术官,是小人!得了官家的宠信,也是近幸小人。

    小人,就应该知进退!

    可是蔡京却从武好古的神态中察觉到了“不知进退”。而且武好古这个不知进退的小人还挺有本事的,这可就是把双刃之剑了。

    “学士,晚生只是机缘巧合。”武好古斟酌着用词,“而且晚生也做不了甚大事。”

    话是这么说,可是武好古心里却想:我要不做点大事,您老的儿媳和小老婆也许还有个把闺女、孙女就得去给少数民族当慰安妇了。

    蔡京脸上还是堆满了笑容,摆摆手道:“崇道是吧?老夫可没拦着你做事情年轻人,肯做事,能做事是好的。

    不过我朝家法素来以读书人为重,要做事,读书上进是少不了的。要不然做事就是事倍功半。你的本事忆之都和我说了,这次使辽归来,总会有个官身。其实做了官再考科举比较容易,回来以后就安心读书,先去考个进士,这样才能放手做事。”

    这番话又是好话了——宋朝的科举大致上有两个关口,一是发解试;二是礼部试。以武好古的水平,那是一个都过不了的。不过他一旦有了官身,那就可以走个小后门,不考发解试,而是考锁厅试。相比发解试,锁厅试要容易多了,而且运作的空间也大。武好古只要读过些书,再多多花钱通路子,总是能闯过去的。

    过了锁厅,就是礼部试了。以武好古目前的水平肯定是要落地的,但是只要赵佶做了皇帝,就可以亲自帮他开后门了!这种事情宋徽宗干过不少,现在勾当翰林图画局的梁师成不就中了“后门进士”?

    这后门,梁师成能走,武大郎就走不得?

    皇帝帮你开后门,还怕中不了?天下大魁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有一个第五甲的同进士出身,哪怕是最后一名,武好古的身份立马就不一样了。

    就一下子从商人和近幸变成高高在上的文官了!

    这蔡京先用言语敲打,然后又给武好古指了条明道,这手段实在是高啊!

    “在下多谢蔡学士提点。”武好古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哼哼,武崇道,这一次使辽可不容易!”蹇序辰忽然插了一句,一口川音,阴阳怪气地说,“转眼就是正旦,你也玩够了,该用心准备使辽了若不然,本官就去向圣上请旨,封了你的笔!”

    武好古刚刚卖出一幅一万一千缗的画儿,要被官家赵煦封了笔,那可就损失惨重了!

    “在下明白。”武好古的回答不卑不亢。

    不就是一个礼部尚书嘛他现在已经抱上了宋徽宗的金大腿,而且还交上了不少未来的“贼人”做朋友,若是真的决心科举,将来妥妥的就是北宋九贼之一了!

第194章 赵佶被震惊了() 
“六哥,你怎在这里……”

    端王赵佶一推门就看见自己的六哥骑在一匹立起来的雄健的骏马上,右臂高举向前,目光炯炯看自己。在他的身后,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向前。

    不对啊!赵佶站在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是在丰乐楼里面玩呢!

    这里是丰乐中楼三层天字六号雅间啊,怎么会有一个骑在马的皇帝?丰乐楼里是不让骑马的……

    而且……官家哥哥的身子骨那么弱,能起得了恁般雄健的骏马?还一身戎服,腰挎横刀!这是官家哥哥吗?这明明是太祖皇帝啊!

    觉得不对,赵佶马上揉眼睛,然后定睛在瞧,发现还是老样子,眼前还是有一个横刀立马的官家。不过这官家不是个活物,而是一幅画,一幅真实程度远远超过赵佶想象的画。

    没错,他现在看见的就是武好古创作的油画《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

    “这是一幅画?”

    他还是不敢确信,大声问身边的米友仁。

    “大王,这是一幅油画,名叫《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是我师父画了准备献给官家的,今日就要带入东华门放到画局里去。”

    米友仁一本正经说着忽悠人的话。

    赵佶在惊讶之余,却又有点感慨。他六哥一个病秧子都整天打打打的快把西贼打死了,要是能这样横刀立马,没准真的御驾亲征去打把小梁太后捉来了。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叹了口气:“六哥若真能如此,天下何愁不太平啊,大宋何愁不能复燕云……”

    这话很重要啊!

    现在赵佶身边只有米友仁一人,又是突然见到《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脱口而出的话虽是无心,却又是真言无疑!

    原来赵佶是渴望哥哥能横刀立马,打出一个太平世界的!

    这说明他心里面对新党的成就还是认可的——虽然新党和新党目前的领袖章惇有种种不是,但是他们的确在力(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升了西军的战斗力,使得大宋拥有了一支真正能战的军队。

    而且在新党的努力下,大宋的陕西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政体系——宋军打仗是非常依赖民伕和后勤支援的。因为部队的野战能力不强,往往需要步步为营,一边打一边修筑堡垒城池,没有足够的民伕和后勤是根本打不了的。

    而大宋陕西五路三十四军州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军事动员体系,一声令下就能动员起数以十万计的民伕和民兵。因此才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前线构筑起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活生生的用堡垒推进的战术把横山从西夏手中夺了下来。

    虽然打法有点笨笨的,但是效果还是有的……只要坚持下去,西贼早晚会被拖垮。

    等西贼完蛋了,再把陕西五路和西军的法子用到河北东、河北西和河东……只要辽国真的内乱起来,大宋还怕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存在着如此的前景,朝中的新党大佬们现在最怕的是遇上一个对国事无欲无求,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庸君。靠着新党几十年打拼下来的成就(在横山大捷之后,西夏全面陷入被动,无力入侵,因此大宋又有了混日子的可能),安安稳稳做个几十年缩头乌龟。要是这样,新党可就完了……而大宋也将失去平灭西夏、收复燕云的时机。

    借口有事先走的纪忆,这时正躲在天字五号雅间内偷窥,他长长出了口气:真是天佑大宋啊!这位才华横溢的端王殿下若是当了官家,也定然是一位有为之君!燕云恢复,指日可待了!

    ……

    武好古和苏大郎一起走进天字六号雅间的时候,端王赵佶还在盯着《大宋官家横刀立马图》看着呢。脸上的表情,几分羡慕,几分自豪,就差一声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了!

    听到推门的声音,赵佶这才一回头,看见武好古和苏大郎一前一后进来了。

    两个人的样子都怪怪的,很不自然,进门后也没落座,而是站在赵佶背后。

    干嘛站着?

    哦,是了,官家哥哥还“骑在马上”呢!

    “元晖,找张布把图盖起来吧。”赵佶吩咐米友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