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方人间,在灼热滚烫的战意升腾中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伟岸画卷。
三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概念,或许直观看去根本无法感受到,但几千人都足以铺满一座山头,三十万军同时布阵的景象堪称人间奇观。
面对如此阵容,能够不心惊胆战就已经十分不易,可年纪尚小的小皇帝却根本没有半点失态,因为今时今日的此时此刻,与镇天王的大决之战就在眼前。
这个机会,这个时刻,他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登基短短四年以来,他在那个几乎掌控了大周半壁江山军力的皇叔公与朝中日益做大根本没把他放在眼中的奸臣的淫威之下,苦苦支撑。
他,身为当朝天子,身为拥有着五个附属国的天下最强国大周的皇帝,却要战战兢兢,苟延残喘,在深宫暗影中扮演着最为低劣卑微的角色。
这其间究竟吃了多少苦楚,即便是一直携手辅佐走来的叶司丞也是难以说清道明的。
无数次哭泣,无数次孤独,无数次无力,只在期盼着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
他坚信,自己是天下之主,自己就是大周江山的统帅,自己就是权威的极致巅峰,不应该被那群狼子野心的小人踩在脚下!
自己总有一日,要十倍百倍的将自己身上受到的痛苦全部还回去!总有一日,要夺回自己理应拥有的一切!
我姜孤沉,就是天命!
我姜孤沉,就是大周末代混乱朝局的整顿者,也一定是新秩序的缔造者!
镇天王,不过是我稳立大周权位最巅峰的第一步!
朕,要挺起腰板,令你姜昀百死千死,永生永世不能翻身!
多年的耻辱,激愤,不甘,苦楚,辛酸,在三十万军的最顶峰疯狂的爆发了出来,宣泄了出来。
将黑石玉令高举过头,墨北大字横天而现。
毫无半点内气作辅的声音,以一种几乎声嘶力竭的音调,破空而出,响彻在沧北军阵之中。
“沧北军!随朕杀入野望!取下姜昀狗贼的性命!”
或许人力终究不足,身在末端的军卒并无法听到高台上的动静,但也依然能够被小皇帝地情绪所染,纷纷挺起了手中兵刃。
“杀入野望!”
“杀入野望!”
“杀入野望!”
三声洪钟般的长鸣炸响在北国的大雪天中。
杀意逼人,战意滔天!
其声如鸣长生天阙,如震地府九霄。
小皇帝顺势在管叶与众将官的簇拥之下,走下高台,披上战甲,持上长剑,踏马而立,尚且年幼却依然硬挺的身子竖的笔直。
他回顾齐刷刷抬起兵刃,傲然站立的万甲雄姿,稚嫩的脸蛋上写满了狂放傲意。
朕,是他们的主子,是天下间所有百姓军卒的主子!
他们,都得听从朕的号令行事!
他一把抽出腰间挎着的长剑,高高举起,微微前倾,正欲再次开口,忽听一马自远处辕门外匆匆疾行,飞奔而入,直冲入军阵正中。
本应有军卒出言呵斥阻拦,但却见那人的掌中持着一封红纹金封的信笺,封面正中上面还有荆襄七郡总领将邓观棋的丹红印章,高高举起。
正欲阻拦的甲士见此形容,便全无动作。
红纸金封,依大周制,乃是军报中最为顶尖的加急密报,军中副帅都是无权拦阻的,持件人有权直接面见军中主帅,且密报仅有主帅一人才可拆。
一场即将一触即发的大战,却因这一份自荆襄传来的加急密报而生生停滞了下来
第227章 全计倾覆,江山如此危【二合一】()
骑在战马上已经换过战甲的小皇帝英姿勃发,手持天子宝剑,眼神凛然的看向飞奔至近前的传令使。
手持加急密保的传令使并非蠢人,一眼看到小皇帝指间所佩的天子戒以及高举在上的天子剑,登时认清了身份,扑通一声,飞扑下马,一个猛子跪在了天子近前。
以他的位阶,平素是根本不可能见到天子本人的。
因此也并未学过觐见天子的礼仪,只知道唯唯诺诺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毕恭毕敬的将手中的加急密信呈递上去。
小皇帝眼神满是疑惑,依常理来论,由荆襄邓观棋亲批的加急线报无论如何也是不会送入沧北的,一般都是送入中土亦或是帝都的
自从自己下令御驾亲征惨遭姜硕截杀而不得不于渭水河畔逃往沧北后,帝都内就被下了严令封锁消息。
尤其是在姜硕推波助澜的运作下,不仅将知晓陛下失踪的满朝文武控制在了一殿之内。
同时还特假以中书令孔绣的名义将那些亲眼目睹陛下坠水无踪的军卒困于一处,在军中传下严令禁止半点消息外传。
在姜硕如此密不透风的严加防备之下,帝都有危的消息根本是不可能传到荆襄七郡的。
那么,为何荆襄七郡的领将不将消息传入中土帝都,而是特意绕路传递到沧北昶州,答案的结果就耐人寻味了,不由得让小皇帝的心中犯起了嘀咕。
莫非这道情信的来源者乃是帝都之危以及天子宝座争端的知情者?
紧跟在小皇帝身后的管叶二人互相觑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讶异,不好的预感几乎同时浮现在二人心头。
尤其是对局势审视得最为分明的叶司丞,第一时间以眼色示意其后的四将控制住军阵稳定,暂停行军。
而后在小皇帝的允准下将携带加急密报的传信使带入了中军大帐。
云孔徐苏四将整顿军阵,严密防守,确保军阵中暂时不会起什么异动后,这才齐聚在中军大帐外等待陛下宣见。
在抵达沧北军后就并入军阵编制之内的卓幼安侧头与紧傍在身侧的王举交换了一个眼神,心头都莫名的升起了些许焦虑。
环顾四方,军阵虽然仍旧挺立笔直,整齐划一,可自那一张张茫然不解略挂忧虑的脸上,他二人都读出了一些不好的情绪。
尤其是像王举这种老兵油子,更加清楚的知道大军拔营起寨的关键时刻被拦阻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此次传来的消息足以关乎到整场战斗的胜败,甚至意味着局面已经开始失控了。
否则一般的加紧情信都不会严重到需要暂缓行军的地步,尤其是三十万雄兵这般规模的行军。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无论是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还是对于每一个战士身上陡增的压力,都是一场战争想要打胜的重大阻碍。
也可以说,直接削减了胜局的关键。
古今多少次战阵败于军心不足,士气不振?
简直多到不可胜数。
想到此间关节,王举眼中担忧更盛,尽量压低声音与卓幼安耳语,交换着意见与想法。
但苦于毫无方法,只能看着士气渐转低迷而不知所措。
处在中军大帐外的四将同样是如此想法,焦急中带着一丝惶然,哪怕在沙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他们也忍不住有细汗浸出额头。
尤其是不甘于沉寂的孔太飞有好几次都想要附到大帐边仔细听一听其间的动静,最终都被徐烨云冲给生生拉了回来。
正在帐外“人人自危”,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的时候,大帐中的气氛同样不轻松。
小皇帝的脸上罩了一层强作镇定的红晕,肌肉都崩的有些僵硬,他尽量保持平静的伸出手掌,慢慢从传令使的手中接过了信笺。
扯开金封,正要展开翻阅,却见那传令使有些迟疑的从背上取下包袱,将外面团团包裹的包袱皮解开,露出了其间数量惊人的另一沓红底金封信笺
其上,都有着清一色的荆襄丹红印。
这一下,就连平素一贯无论面对何等危险复杂的局面都能保持镇定的叶司丞,脸上都挤出了凝重的深沉。
其面色,似乎轻轻一碰,就能够滴出水来一般。
管随卿从未见到叶司丞如此失态过,这个猫眼中自小以来就带着稳重镇定的家伙,原来也有这副沉不住气的模样。
如果放在平常,他一定会忍不住取笑小叶一二,可此时此刻,他却根本笑不出来。
这位自承袭儒公位后肆意江湖若许年,淡看权位无意王侯的今代儒祖公,面上的肌肉同如小皇帝一样僵在了一起。
“这这些都是?”
一国天子,竟然面容痴傻的问出这样一句蠢楞的话,那传令使也不好不接,只得满头冷汗的连连点头。
“是,这些都是。”
小皇帝咽了一口唾沫,自对方手中接过包袱,面如金纸的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道。
“朕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传令使如蒙大赦,抹着汗连磕了几个头,留下一声“卑职告退”,急速离去。
可刚一出帐,迎面就撞上了四双带着勾魂夺魄眼神的将官,令得这位无辜的传令使一阵的胆战心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抿着嘴唇不知所措的问。
“四位将军,敢问卑职可否赶回荆襄复命?”
回复他的,是死一般的沉寂。
五人大眼瞪小眼,出奇的是谁也没有说话,良久后,苏瑾妾轻咳了一声,打破尴尬的局面。
强忍住问询密报内容的心思,她让开道路。
“耽搁阁下行程,乃是我们四人之失,阁下请便吧。”
传令使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飞也似地奔到自己马前,逃跑般形容狼狈的踏尘而去。
来也匆匆,带来整军哗然。
去也匆匆,留下整军惊异。
帐内的小皇帝向着铺了一整个桌案金封信笺努了努嘴,除却随侍陛下的姜补天外,三人按照其上所标清的顺序次第拆开,分而阅读,
不知过了多久,三人收了信笺,分别将各自所看到的交流清楚,待一切作罢,叶司丞长长叹出一口气。
“从没料到镇天王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无所不用其极,终究还是低估了他”
叶司丞一双灵动的猫眼轻飘飘的看向了帐顶,目光如炬,语音却不停歇。
“此间带来的消息,足够倾覆臣从前所思虑的所有计划。的确,镇天王需要时间集合云东计划发兵帝都,而自知晓这条情报以后,我方处境将更加艰难。”
“赵将军拼死将消息传递入我方手中,已是惊动了姜谷庄,姜谷庄不可能不加紧行动,以臣来看,他定会拼力迅速挥旗,引云东曲晋联军直犯中土。”
“这场对局中,给予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叶司丞语音悠悠,渐转低沉,听的小皇帝心中直发怵,目光游移而惊恐。
知晓情信后一直陷入沉思的管随卿反而比数十日夙兴夜寐研究破局之策、现今却面临全盘落空的叶司丞要更加镇定。
他拧眉忖度少时,轻轻点了点桌案,发出一声动静,将叶司丞和小皇帝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后眼神复杂而深刻的盯着叶司丞猫眼深处一看再看。
二人自幼相识,对于对方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了解,心意相通之下,叶司丞几乎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微一咬牙,眼光果断而坚决地摇了摇头。
管随卿却全然不看他,而是转向小皇帝,倏地起身退开一步,双手交相叠放前伸,身躯一躬到底。
依大周礼制,位座大周文人权威的历代儒祖公,见陛下可免跪礼,朝堂上只需行山呼而无需三跪九叩。
除非发生重大事件或有重大抉择急需秉明圣听,否则管随卿身为当代儒祖公,是根本不会如此的。
小皇帝一惊之下直接站了起来,“管卿,你这是何意?你想做什么?”
“臣请陛下恕臣自作主张之罪。”管随卿说罢再施一礼,一躬到底。
“如今大周正值危难之际,刻不容缓,臣无法再多秉明详情,但臣必须亲自走一遭帝都,还请陛下允准。”
小皇帝闻言更是惊得呆在当场,愣愣的看向叶司丞,似乎脑子已经转不过来弯,需要让叶司丞替他做一个决定似的。
叶司丞牙关紧咬,咬入肉中,口内一片血红,猫眼中流光轻闪,竟罩上了一层薄薄的水汽。
但他知道,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大局至重,他沉沉一点头,旋即猛地闭上了双眼,不忍再看管随卿。
小皇帝见叶司丞都准了,出于对其的信任,心中也明白此时确实不能更多耽搁,连忙点头允准。
“帝都凶险未知,朕不知管卿想要去做什么,但无论如何,性命要紧,一定给朕活着回来!”
管随卿手握铁骨软玉扇,一袭紫衣无风而动,他语音平缓道。
“臣无法随行保护陛下,请陛下一定保重龙体万安,臣管随卿,拜辞!”
话音还未落地,兼怀天下第一流轻身功夫的管随卿,身影如滚动的流沙,寸寸消散于无形之中。
室内也因此而静寂了一时。
空气中,只留下管随卿隽永而悠长的话音,“小叶,你也保重。”久久不散。
姜补天缓缓抬起头,眼神清朗开明,手掌无声的攥紧剑鞘。
叶司丞蓦地站起身,“陛下,发兵围城要紧,您心中疑惑,容臣行军路上,再与您细细阐明。”
大军一动,二十里风声,二十里烟尘。
绵延十数里,根本无法细数的浩大军阵只一动,整个昶州都仿佛随之震了三震。
引马走在最前方的是,小皇帝,叶司丞,姜补天以及云孔徐苏四将。
背后马蹄人行之声鼎沸震耳,可全军最前方的这一片氛围却如同那万载不化的坚冰,清冷寒彻心扉。
叶司丞神态重归镇定,低头不住一页一页的飞快阅读那传令使带来的加急密信,看似一目十行,实则将所有重要关节全部记在了心中。
足有一巴掌厚的信笺,短短半刻钟就阅过了一遍。
一遍过后,他又再次阅读第二遍,第三遍。
眼看路途已过一半,叶司丞还是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安安静静的阅读着出自赵梦缺之手的线报。
小皇帝哪里忍得住,见叶司丞终于在第五遍阅读过后将纸笺收拢入包裹之中,他这才有些急不可耐的发问。
“叶卿,管卿”
话问到一半,他却又不知该如何询问,想了想,刚要再开口,却听叶司丞语气淡然解释道。
“提前知道这等惊天消息,虽然打草惊蛇,将那头惊弓之鸟彻底引动,云东之乱一发而不可收拾,但也并非没有好处。”
“从前臣从未想过,镇天王会与曲晋帝勾结一处,引曲晋西境军入关,合谋中土帝都与大周江山。”
“什么?与曲晋勾结,他奶奶的”
在后面能够清楚听到叶司丞话语的孔太飞一句粗口还没有骂出来,就挨了云冲狠狠一记剑柄。
他这才察觉到是自己失言,歉意讪笑了两下,闭上了嘴。
叶司丞早已熟知孔太飞的天性,全然未理会,反而是小皇帝暗暗皱了皱眉,心下有些不快。
“如今知道了镇天王的惊天手段与野心,也算提前有了预防的机会,若是从前,我们只防备云东军与镇天王在云东的布置安排,对于西境军的参与全然不知,最终一定会以失败收尾。”
“眼下虽然局面更加复杂危险,逼迫姜谷庄与姜硕提前一步发动,云东帝都之危间不容发。但这想必也令得镇天王父子三人措手不及。”
“原来静中暗暗将西境军纳入云东的清晰安排,以及在云东境内的谋篇布局也将全盘打乱。这,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如果臣按原本的计划行事,九成九就会败在西境军的手中,可如今,生机应运而生,我们提前得知了消息,给出了重定战策布局的可能,乃我方之幸,陛下之幸。”
听到这里,小皇帝终于彻底明白过来,点了点头,但对于管随卿请辞一事还是一派茫然,再听叶司丞继续开口。
“如今,云东动,进而帝都动,沧北也同样会动。镇天王有关侯世家与五相扶持,实力正盛,为保夺下中土的大计,他定会借手中力,孤注一掷拖住沧北这三十万大军。”
“没有沧北大军,就再没有人力能遏制住云东曲晋联军的进阶之途,云东姜府的旗号就能够顺顺利利的插上帝都的城楼。”
“而待那时,夺下大周核心江山的云东曲晋联军,便可以与身在沧北的镇天王内外呼应,联合一处,夺下沧北十三州之地,进而三面合围荆襄七郡,则大周举国将沦陷入他镇天王的掌中。”
第228章 乘雪赴元京【二合一】()
“这,大抵便是自消息传出云东后,镇天王的全部计划。简洁明了,省去了其间所有的弯绕绞缠。”
叶司丞语音淡然,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电闪龙吟,惊得背后四将与小皇帝一阵心惊胆寒。
的确,既然云东布局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云东军与曲晋军联合的隐秘,已然暴露在了敌人眼前,镇天王也就没有更多遮遮掩掩的必要了。
姜谷庄善谋,心机百转,定能够看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与其坐以待毙,莫不如豁出一切,闹一个鱼死网破地覆天翻,尤其这胜面还被镇天王牢牢地攥在手心之间。
一旦云东曲晋联军兵临中土十顷刻间就会以席卷之势破除帝都四周守备防城。
而在身处帝都的姜硕勠力协助之下,据叶司丞的保守估计,二者想要在月余时间内攻克中土不是难事。
时间可能还会更短
中土太平了足足三十年,肥饶富庶,盛地繁华,镇守除帝都外九城的守军对于战争早就没了太多的预备。
更何况如今虽有大辽在西方,南周在南方,曲晋在东方,三者虎视眈眈欲图吞没周土。
但中土立于大周正心,有天南,沧北,佑西,荆襄,云东四域做保,最善战的大辽又刚刚平复,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元气再战。
云东与荆襄看起来又是一派太平之象若非切身的深入局中之人,又有谁人能看得出将有一场滔天巨浪将之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就会直接导致守备军掉以轻心,进而使姜谷庄一战功成,定鼎中土。
或许不足一月,甚至二十日,十五日,整个大周的朝局就会彻底的改换门庭。
这般危难情况之下,所需要的,是拖,拖得一时,他们才会有重新翻盘的机会。
迎向小皇帝焦灼的面色与眼神,叶司丞突地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