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理位置上巴达维亚一点也不比马尼拉和澳门低的多少,甚至因为荷兰人在海上的强势崛起,一度让巴达维亚的经济贸易地位超过了马尼拉和澳门。
虽说巴达维亚是一座完全由荷兰建立的贸易殖民中心,但每天来往于城内各国商人却是数不数胜数,相比西方各国的商人和探险者,来到巴达维亚与荷兰人进行贸易最多的还要属大明商人。
一天前,当长安一号蒸汽风帆船开进巴达维亚码头时,引来了无数人侧目观望,因为长江一号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刚刚还只是在远处海面上看到一个小点,可是不到一会,这个小点就出现在了码头。
这的确是太神奇了,按照正常的航行速度,至少也得一盏茶的功夫长江一号才能入港,可它却是给了大伙一个意外的惊喜,准确的说所有人大为惊讶。
长江一号的外形已经用油漆刷成了纯白色,不过通过它的外形还是能看的出它是一艘西洋快船,这种船应该产自于西班牙,港口的防务官甚至一度认为这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发动了进攻。
也亏着这位防务官不冲动,没有选择立即开炮,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想到了问题的关键,西班牙人如果选择开战绝不会派一艘船来,他们一定会派出几艘船舶组成的舰队进行攻击。
所以防务官先生只是让士兵们做好防御准备,密切注视,不要轻易开火,看看情况再说。
等到白色风帆快船正式靠岸之后,他们才发现对方的身份应该是澳洲人,那面五星红旗不会错,只有澳洲人才会悬挂那么一面五星红旗,据说这是他们的国旗。
防务官按照要求让林文栋等人缴纳了费用之后,随即爽快的放他们进入了巴达维亚。
因为齐宇给了对方不小的好处,在加上澳洲人向来在港口防务官的心里口碑较好,所以自然的没有多做为难,甚至提出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找他帮忙。
航行的数据测试都显示正常,林总工,看来我们回去后就可以开拔建造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究额风帆战舰了。在客栈入住之后,一名随同出行测试的小伙,一脸尊敬像林文栋汇报着情况。
顺风挂帆船情况下,最快速度在十五节,蒸汽机动力机组无故障运行192小时32分钟,也就是这次航行所用到的时间,除去在顺风的情况下关闭机组,最后的统计时间总和就是这个数。
“的确是一次完美的测试,不过转轮似乎磨损的有些大,”林文栋看着对出发前和靠岸后的对比数据进行对比,虽然只是相差几个毫米,但在他看来这绝对是材料上不过关导致的主要因素。
当然这也不能怪钢铁冶炼厂的同胞们,材料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大伙都不是系统专业人士出身,能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要是材料学科这么容易,那后世也就不会进口一些专门的材料。
所以有些事情想得太过完美是没用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下,还好林文栋也不是一个力求完美主义者,他是一个力求实用主义者,只要实用就行。
记录船舶的测试报告除了能对船舶自身的运行数据进行掌握,同时也能对相关的材料进行一定磨损程度进行对比,拿着这份报告他也可以给国内相关研究小组提供一份改进的数据。
现在整个巴达维亚对长江一号好奇的程度绝对要澳洲高不少,因为一艘冒着白烟的风帆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到了跟前,绝对是一件能让可以谈资的事情。
客栈里这一天里也来了不少人,有英国人,西班牙人,还有葡萄牙人,甚至法国人也来凑热闹,他们都说对船感兴趣,想要参观一下,其实他们的心里林文栋知道,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想要看看实际情况能不能购买,第二种就是想要偷学一下技术。
说是参观其实偷偷观看一下才是真的,不过林文栋也不怕他们学到什么,蒸汽机要是那么容易造出来,那瓦特也就不会经过这么多次试验了,在说他们只是看了一眼实物,要是真的就能弄出来,那就真的是开挂了,他也无话可说了。
既然对方想要看就看吧,技术交流嘛,林文栋体现了澳洲人一项大方的性格,随后一挥同意了,不过得遵守次序,必须听从船员的安排,还有不得随意触碰设备等条件之后,才能观摩。
当然这参观也不是免费的,林文栋还得想着怎么把这次试航的燃煤钱挣回来呢,于是是齐宇的提议下,搞了一个售票制度,只要你买票就能参观。
票价不高,也就是半两银子的价格,嘿嘿,的确不高,半两银子啊,这都快要赶上一户人家几月的生活费了,不过齐宇说了,巴达维亚有钱人多着呢,那些海商和西方来的船员都有钱,半两银子算什么啊。
起初还在担心没人会来,可不到一天的功夫,那些商人就到客栈交了钱说要去参观啊,澳洲人的东西实在太神奇了,不看看怎么行,说不定自己能遇到一番机缘呢。
抱着观赏一个奇的人也不在少数,总之卖出去参观票钱加起来足足有两千两银子,这让林文栋非常意外,没有想到卖票参观船舶这么有市场,这来钱可快哈,要不以后来一次卖一次,还能筹集不少经费。
齐宇摇摇头,这也就是能卖个几次,要是每次都卖肯定不行,你想啊,巴达维亚才多大的市场,人就那么多,你每次卖也没人买啊,该看的都看了到时谁还看啊。
所以用几次还行,想要长期靠这个挣钱不太现实,被泼了一盆冷水的林文栋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
第68章 荷兰人想法()
长江一号的参观时间为期三天,分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每次排号进入船舱参观,其实整艘船最有参观价值的就是船舱第一层的蒸汽机房,整艘船的核心地带就在这里。
除了这里,其他地方与其他远洋帆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毕竟林文栋也只不过是对船舱的第一层进行了改装,说是改装,其实就是加装了一个蒸汽动力装置。
参观结束后,巴达维亚总督范迪门特意邀请了林文栋与齐宇共进晚餐,为了欢迎尊贵的客人,出席这场晚宴的人员几乎涵盖了整个巴达维亚上流社会的人物。
齐宇没有想到,只不过是一场参观,却能换来这样高的待遇,简直难以想象。
其实荷兰人想法很简单,他们对澳洲人船有了非常大兴趣,甚至希望购买几条这样的船舶,无需风力,依靠自身动力运行的船舶,可以说是首创,对他们的震撼简直太大了,如果能够组建一支这样的舰队,东方到西方的时间就会缩短,从而不用等到季风时节在开船。
自然的出口蒸汽帆船这样的大事,不是林文栋能做的了主的,目前澳洲自身还未装备这样的船舶,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出口给荷兰。
虽然国内没有明确的武器设备进出口限制,但只要是个过来人都会明白,出口高端的武器和先进的技术,意味着降低自身的竞争力,更何况荷兰人在远东势力不弱,甚至他们有这个能力一举歼灭穿越众。
得到了准确答复的范迪门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并没有恼羞成怒,明抢是不可能的,澳洲人能够造船这样的船舶,武器就更加犀利,更何况他们是见识过澳洲人如何吊打海盗的,海盗们面对他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在没有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荷兰人不想给自己引来一个强大的敌人,毕竟西班牙人还在虎视眈眈看着,一旦他们觉得有机可乘,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所以晚宴结束,双方还算是愉快,虽然没有达成够船协议,但至少双方达成了几项经贸上的合作,比如齐宇与本地的商会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什么棉布,棉花,蔗糖,之类的东西签订了不少订单,这些订单也算是间接的促进了巴达维亚的经济发展,范迪门自然不会对澳洲人太过苛刻。
齐宇来巴达维亚目的就是采购物资,除了采购到廉价的物资之外,他还要将带来的几套玻璃出售了,这些杯子按照以往的价格都在上万两白银以上,不过近来因为完美号两次的大明贸易之行,带去的玻璃杯有些多,虽然是在大明出售的,但有些商人却是转手高价卖给了南洋商人。
南洋商人收了玻璃杯在高价卖给荷兰和西班牙人,这样一转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在一万两左右的玻璃杯,此时却是高大一万八千两,甚至齐宇在开价之后就有些后悔了,原本以为这里距离澳洲较近,价格不会太高,现在却是恰恰与他想的相反。
不过一万一千两的价格也算是很高的,光是这次带出来的玻璃杯没用一天功夫就被巴达维亚城里各国商人抢购一空,甚至很多人提出要给齐宇定金,希望下次到达的时候买到。
齐宇惊讶的发现,似乎自己这次来巴达维亚来对了,这生意好做的不得了,现在他最缺的就是钱,有了钱就能将店铺扩张,同时能够买下造船厂新建的蒸汽风帆运输船。
可不但如此,这些人居然可以毫无保留信任自己,将定金就交给了自己也不怕跑了不给他货吗?
定金其实也不多,一般也就给个百两银子,可能在齐宇看来,这些很多,但在这些海商眼里,百两银子付出去就等于一次投资,就算澳洲人失言那也损失不了多少,毕竟就一百两。
定金齐宇收了,爽快的签订下了合同,交货日期放在两个月后,这是最迟的,其实他不过是有些不敢保证下次出航要多长时间,这次他出来采购了不少货物,光靠长江一号运输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雇佣了两艘本地荷兰人的商船帮忙运输货物。
运送货物前往澳洲本土,这可是一次不错的买卖,如果能从他们本土直接购买玻璃杯,相信绝对要比在巴达维亚购买便宜的多,这两艘船船主高兴坏了,一再要求给齐宇降低运输费用。
对于这种送上门的好处,齐宇可以说不要白不要,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节约成本,能够将成本降低就能多一分利润。
而在范迪门总督府内,两名荷兰商船的船长却是恭敬的正在他面前。
“凯尔,你说澳洲要雇佣你们船运送货物到澳洲本土,这是真的吗?”范迪门一直对澳洲本土非常好奇,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对蒸汽风帆船的好奇毕竟他想了解一下一个能够造出风帆蒸汽船的国度是怎么样的。
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东方充满了神奇和财富,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澳洲的出现就更加让他确定,这些与大明出自同一个祖先的澳洲人也同样充满了神奇,身上带着很多未解之谜。
如果能够进入到他们本土,那么可想而知,很多事情都都可以成功的破解,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有这样一个机会。
“很好,凯尔,你们做的非常不错,明天我会安排几个人到你们船上,他们会跟随你们一起进入澳洲,你们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范迪门想了想,决定还是派出几个密探进入到澳洲,进行一番探查,看看这个国度到底如何,他们是否如同自己想象一般的强大,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他就与澳洲结成盟友共同打击西班牙人,如果只是其有虚表的话,那么他不介意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多扩充一块殖民地。
要是此时齐宇知道范迪门这样的想法,一定会吐血。
第69章 周比利担忧()
电报机的发明给澳洲带来了通讯上方便,即使远隔万里,处于不同时区下的穿越众也能方便的进行交流,长江一号前往巴达维亚试航的消息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发给了香港海外领。
收到消息的周比利当时还在澳门新安、广州等地构建情报网,不过好在第三天他看到消息之后就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澳洲要发展,地理位置被曝光是迟早的,可是这样也一定会引来不少西方殖民者的关注。
一旦他们发现澳洲只不过徒有虚表,外强内弱之时,他们一定不会介意对澳洲出兵的,至于是荷兰了还是巴达维亚人,这两个殖民地雇佣用人数都超过了两千人,可调配的舰队数量在二十艘以上,除了这些之外,还用那些可以立即化身为战舰的武装商船。
这个时期的海商可不是什么正经的商人,无论是东西方海商都具有一定的海盗背景。
事态非常严重,周比利看完报告就直言不讳的像吴正道等人说,脸上的表情很是焦急。
他是负责整个澳洲内外的安全情报工作负责人,本土有多少人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因为时间比较短,在加上新的人手又没有培养出来,所以此时本土情报人员除了一个留守的文职工作人员外,几乎不具备反侦察人员。
要是荷兰人装了这个空置进入澳洲调查清楚情况势必对整个穿越众的安全都有影响。
一脸焦急的周比利将自己分析的情况一一说出来给众人听,众人也是倒吸一口人气,于是立即发电给巴达维亚林文栋,让他注意特殊人员的混入澳洲,同时电报也被发到了长安基地。
收到电报的委员们虽然有些惊讶,不过并没有太过惊慌,而是询问负责港口岸岸防建设的小组,防御炮台建设的怎么样了,接着又问军工小组,需要几天才能将火炮安装上。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炮台建设好,军工小组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将岸防炮装上,射程大概在两千米左右,只要敌人敢于进攻长安海域,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完美号出航,长江一号虽然会提前归国,但如果面对敌人十几艘军舰的进攻恐怕会有力不从心。
所以海军扩建势必在必行,王铁锤再次强调海军的重要性,按照海军提出扩建计划,预计整个澳洲今年底将全面开工建造三艘蒸汽动力军舰,它们将会是澳洲海军的主力舰船,至于完美号,在没有找到燃油前,恐怕只能停靠在港口充当浮动炮塔了。
至于造船厂有没有这个能力建造出三艘,王铁锤发了话,即便是没有能力建造买三艘船来改造也必须要在今年让澳洲海军拥有三艘军舰,这是军事命令,当时林文栋也没有答应不过是说尽力而为,毕竟造船是一个技术活,整个澳洲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保证就等于是立下军令状,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当然,如果是改造蒸汽船的话,这个到是没有什么问题,这一点他可以保证,机器设备的模具都弄出来了,只要进行组装就行,毕竟他已经有了经验,在这种前提之下,的确要比独立造船有信心的多。
虽然本土回电,让周比利不用担忧本土的安全,但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虽然不知道17世纪的各国间谍技能如何,但有一句老话说的非常好,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等到事情真的出了,那就晚了。
别人可以麻痹大意,他不信,这是周比利对自己的要求,身为一名情报人员,他的存在就是将所有可能对澳洲存在的危险降到最低。
所以他在发出电报之后,立马搭乘了一艘前往巴达维亚的商船,希望能够和长江一号碰到,同时回到国内,让他有时间在本土进行一番安排。
当周比利出现在林文栋和齐宇面前的时候,两个人表情简直惊讶到嘴巴成O型,不敢相信,这家伙怎么来的,乘坐别的商船来的巴达维亚,这时间上是不是也太快了些。
周比利出发前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会来,所以造成了他们如此惊讶的表情。
三个人坐在客栈的厢房,点了一些酒菜,随后开始谈了起来。
“比例,大明的情况怎么样,你怎么会突然到来,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
周比利这个人不太爱说话,有些沉默,即便是开口也是面无表情,一脸僵硬的状态,要是一般人肯定不愿意与他交谈,但是齐宇和林文栋都知道他的身份和工作安排。
“过来看看,防范于未然,你们运输货物回本土是否考虑荷兰人会派密探混入。”
这个问题让两人有些哑然,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的确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尤其是齐宇他只想到了运输廉价的物品回到本土,至于会不会把密探带回去,他真的没有想过。
即便是他想过,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是密探,所以他有些抱歉的说道:“还真的没有想过,不过有,我们也可能分辨不出来。”
这到是的确,要是那么容易被人发现的密探,那还叫密探吗,还不如回家种田好了。
周比利吃了一口菜:“所以我来了,现在你们可以不用担心了,即便是荷兰人派了在厉害的密探,我也能分辨出他们拉,不过还好你们提前告诉了我出发时间,这次多亏有了电报机,不然可能真的会出事。”
荷兰人真的会派密探进入澳洲吗?看起来似乎不会吧!齐宇有些不信的问道。
“历史上荷兰人能够来到远东就是靠盗取了西班牙人远东航海图,所以他们才能顺利来到了远东,并且逐步发展壮大,甚至一度打败了西班牙在这霸主地位,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盗取他国机密的国家,你认为他们会不会?”
周比利的历史知识看起来学的不错,居然能够用历史上荷兰人是如何来到远东这段反问齐宇,可见其还是有些历史知识积累的,齐宇听他这么一说,也不无对周比利的话有些信了起来。
第70章 嚣张的郑家(一)()
周比利的离去,让澳洲在大明情报工作短时间内陷入到了瘫痪状态,很多人员的安全和培训,甚至都还没来得急,周比利就匆匆忙忙赶往了巴达维亚,相比于澳洲在大明的商业利益来说,本土的安全的确要大于它。
在考虑到本土的安全情况之后,吴正道等人商议,决定了他的离去,并且让他可以在本土多物色一些有培养价值的情报人员。
自打周比利的离开,香港海外领所获得情报就主要依靠来源于各处商人之间打听和酒楼小二的传闻,这些消息是否属实基本上难以判断,不过仔细分析的话,还是能给分析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进来前往香港的海商已经越来越少,到是内地商人有呈现多的趋势,这种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久在澳门多有影响力的开台王之孙颜建业,亲自前往了香港会见了杨雨舟。
他在澳门广州福州等地都有细探,据说郑家已经开始关注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