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轩骑在这种木制三轮车上,让人不断往后面加粮食,加重物,轻松自如,不太费劲。
而众人连声称奇,大家竖起大拇指,连连惊呼神乎其技,古时诸葛孔明制造木车牛马,今有杨子修制造自行三轮车,都为天下大才。
杨轩感到满脸**辣的,连打呵呵,指着郭中福说道:“水车可以用脚踩,飞虎战舰可以用脚踩,为什么我们还要用牲畜拉,要用双手推,这不是太费力了吗?
当日我也是突发奇想,看能不能做到,想不到郭大师傅居然真的做到了,要说绝,郭师傅真的绝,简直是当时鲁班啊。”
郭中福大惊,连连不敢贪功,声言若非知府大人指导,根本造不出来。
以官府名义奖励众人百余两银子,委任郭中福为总办,组建车辆局,招募工匠,以制造三轮车。
令曹章选派百余人到车辆局,练习三轮车骑乘技巧。
而杨轩最初也时不时跑到车辆局,一则解决木材、钢条供应,再则指导车辆制造。
由于属于穿越族,当然知道现代工厂管理要领,那就是专业分工(现在信息化,通过机械操作,强调减少动作浪费,当然有所不同),将三百多工人分为车轮车间,车筐车间,滑轮车间,组装车间,进行专业分工制造。
经过一个月筹备,到十二月份开始大规模制造,产量也从最初一天2…3辆猛增到5…6辆,每月超过150辆。
为了鼓舞大家积极性,官府每辆按照10两银两的价格进行采购。
与其他制造局一样,超过正常薪俸利润的10%缴纳商赋。
最初大家骑得非常慢,也颇不习惯,有的人更是抱怨三个轮子不如四个轮子稳当,若是四个轮子的话,不会偏来偏去。
但看到杨轩骑得如履平地,怡然自得之后,众人颇为羡慕,在手把手教习之后,大家方才掌握这门技艺,骑这种木制三轮车不但比走路方便轻松多了,而且还能拖300多斤的重物,带上3个男子,大家赞叹不已。
三轮车研制成功,虽然可喜可贺,但张献忠战死阴影还是挥之不去,若是记忆不错的话,在明年(公元1646年)张献忠死于北面的西充,而在张献忠战死之前,很有可能率部攻打顺庆府。
如何保卫顺庆府城,如何阻挡蛮清鞑子入侵如同一块巨石一样压在杨轩心头,虽然现在还没有想出对策,但扩军备战,增加军备是必然选择。
如何建立军制,这可让人大伤脑筋。最权威的方法就是按照周礼?夏官?序官的编制:
五人为伍,伍长统之;
五伍为两,以两司马统之;
四两为卒,以卒长统之,
至卒始有属吏,一卒有一百零四人;
五卒为旅,设旅帅,一旅有五百二十五人;
五旅为师,设师帅,一师计二千六百三十人;
五师设军,全军共计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人。
也就是在上古时代,军队编制包含军、师、旅这种上层编制,若是未来也建立军师旅这种编制,想来大家不会反对。(有人考证,太平天国则完全按照这种编制进行军旅编制)
除此之外,在研究之余,兴奋的是各个时期编制都完全不同,就像南北朝,隋唐就有团这种编制。
北周,隋朝时,就有团这样的编制,以100人为队,步兵20队为团,骑兵10队为团。
而在唐朝,府兵每团300人。
在明朝施行卫所制度,如百户所、千户所、卫所。
明朝中叶,戚继光在编练戚家军,则通过小旗、总旗、局、司、部、营。
过去忠义军没有完全仿照明朝兵制,编制为营、大队、中队、小队,现在自己可以完全如同隋唐一样,在营上面建立团这种编制,在营上面设立团。
考虑到三轮车的应用,现代后勤辎重保障制度建立,计划对现有的小队、中队、大队、营的编制进行调整,按照现代兵制建立军队。
三轮车已经试制成功,正如同前世的汽车一样,可以增加部队机动性。
计划未来每个大队将有四辆三轮车、六辆自行车(独轮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则需每个大队下面建立一个炊事小队,如此每个大队可以自带10多天军粮。(将士自带5天,外加三轮车、自行车携带粮食)。
由于三轮车的引进,大队编制也发生变化,改变之后小队人数为11人,中队为34人。
大队除了包括三个中队(34人*3),一个炊事小队(9人,归司务长统辖),与大队部(大队长、司务长、郎中、号手、旗手各1人,共5人),如此共计116人。
装备4辆三轮车(每中队配备一辆,另一辆归炊事小队管辖)、10辆独轮车自行车(其中6辆归小队所有,4辆归炊事小队所有)
营包括四个步兵大队,营部(营长,帮办,3个参谋,1郎中,6人),1个护卫小队(10人),1个骑兵小队(8人),1个虎蹲炮小队12人(4门),共计500人。
在未来,每个团包括三个步兵营(500*3),1个辎重营(300人)、1个佛朗机炮大队,1个骑兵大队,与团部(70人),共计两千人。
其中团部70人,包括:
团长、监军、参谋长、医官各1人,参谋6人,郎中护士4人,勤务6人,共20人。
1个护卫中队(30人),宪兵小队(10人),侦查小队(10人)
佛朗机炮大队(过去是每辆大车编制20人,驮载2门佛朗机炮),考虑到过去佛朗机炮没有炮架,瞄准困难,改善之后佛朗机炮都放在炮架上,10人一个炮队,全大队共100人,包含10门大号佛朗机炮。
骑兵大队30人。
1个辎重营,包含3个辎重中队1个护卫大队,每个辎重中队60人,包括40辆三轮车。
行军过程中,各辎重中队运输粮草的时候,护卫大队提供安全保障,在险要之处更是帮忙运输。
3个辎重中队共计120辆三轮车,可保证一个满编团10天军需。)
扩编之后,共辖10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1支水军营。
其中曹章护卫第1营扩编为警卫团
樊明善第1营扩编为第1团
陈应宗第2营扩编为第2团
郭崇烈第3营扩编为第3团
姚之帧第4营扩编为第4团
杨秉义第5营扩编为第5团
刘惟明第6营扩编为第6团
冯有庆第7营扩编为第7团
蓬州各县、南充地方保安团扩编为第8团,由王树极率领
广安州、达州地方保安团扩编为第9团,由马鸣銮率领。
原来各营规模多在4,5个大队左右,这次扩编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扩编过程。
根据各团兵力多寡,一般按照甲种团、乙种团丙种团进行区分。
其中甲种团为完成扩编任务的团,
乙种团包括团部,两个半步兵营,半个辎重营,约1600人。
丙种团则包括团部与两个步兵营,约1200人。
现在除了警卫团与陈应宗的第2团达到丙种团编制之外,其他各团基本上多是一个加强营的编制,需要逐步扩充实力。
计划逐步扩编各部,在明年完成部队扩编工作。
第155章 修水库()
除了步军扩编之外,骑兵营原来由三百余骑,计划先逐步扩编为六百骑的骑兵团。
考虑到未来作战,水军则主要是加强现有编制,完善火力配置(每艘飞虎战舰配齐八门火炮(及四门大号佛朗机炮,四门三号佛朗机炮),舢板船四门三号佛朗机炮之外,就是将运粮大队扩编到5个,以保证粮食运输。
面对如此雄心勃勃扩军备战,钱邦芑等人甚为担心,马乾、曾英现在正受人海战术之苦,各部没有粮食吃,有的更是劫掠乡民。
若扩军到如此规模,单靠顺庆府十余县,断难养活这样多人。
但杨轩马上划出一个美好前景,现在土暴子占据巴州与达州一个属县,初步扩军之后,可先驱逐土暴子之祸。
驱逐土暴子之后,如果张献忠答允联合抗清,忠义军将沿着米仓道进入汉中,只要夺下汉中之地,兵饷充足。
而若张献忠不应允,杨轩将率忠义军西征,驱逐张献忠,占领潼川州,保宁府这些地区,如此也粮食无虞。
指着地图,杨轩显得意气风发,笑道:“现在正处乱世,只要能够驱逐敌寇,粮饷无忧亦。”
钱邦芑沉思良久,恍然大悟道:“与其他各路明军不同,大人先确定任务,然后考虑需要多少兵员,如此保证粮饷。
而其他明将,则是先疯狂扩军,如此当然出现粮草问题。”
到了11月中旬,经过近一个半月修缮,至少在外表上看顺庆城已经走出战火的阴影,很多残埂断壁都得到修复,大街上也干干净净,为了抵抗流寇进攻的木刺阵已经撤除,流寇攻城的惨景除了还停留在一些人脑海里面之外,大家都开始淡忘当日的惨烈景象。
而在这个时候,另一种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件在顺庆府各县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为了避免各地出现的旱灾涝灾,开始修水库运动。
按照报上来的材料,各县计划用2年时间先在最容易出现旱灾涝灾的丘陵地区先修34个水库,以起到示范作用,让大家看到水库巨大的价值,在那之后方大规模的修建水库,修建水渠,如此逐步改变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
考虑到修筑水库的复杂性,杨轩要求在修建水库期间知县、县丞、主薄等官员必须长期驻扎到现场调整各种问题,要求当地县议员协助官员处理有关纠纷,以调整各种矛盾,指导水库修建。
虽然发出这样那样的指令,但杨轩还是颇为担忧,害怕下面胡作非为,将修建水库这种好事变成坏事,这不,在顺庆保卫战后一个半月杨轩就带着一个骑兵大队到下面各个县巡视。
根据手中的简易地图,杨轩按图索骥巡视各个水库修建情况,到第三天赶到渠县,看到知县刘万坤正与几个乡绅发生争执。
看见杨轩骑马赶到姚坪水库,看到水库周围有4,5百乡民,大家10多个人围成一堆,有的正用独轮车推运泥土,有的几个喊着号子,抬着200多斤的石头打夯。
看着旁边的轿子,四个抬轿的威风凛凛站在一旁,杨轩有点不高兴,批评道:“老刘,走点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过去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出仕的时候不是经常走路吗?
我在上个月不是说了嘛,这几年天灾**的,民众生活都非常辛苦,土地出产也非常少,大家生活补助包干,虽然给你们每个知县108两养廉银,但能省就省啊。
就像岳池的王知县这样就很好啊,减少雇佣人员,家里面2个老妈子看家,外出1个师爷1个长随。
走哪里就骑着马带着1个师爷1个长随与几个衙役,虽然排场小了,但行动方便。
更重要的是,这样减少4个轿夫的开支,一年下来,足足可以节省百余两银子。
我不是看这百余两银子,省下来的银子也完全归你们,知府衙门一文也没有要啊。
过去那些知县走哪里都坐着轿子,衙役在前面开道,在老百姓面前威风凛凛的,看似威风,但根本没有关心到普通老百姓,这样算什么父母官。”
刘万坤汗如雨下,解释道:“大人,我的为人你也知道,过去简直是想将1文铜板当两文花,知府衙门说了,不请轿夫节省下来的都归官员,这些大家都非常感激。
你知道我仅仅是一个小秀才出身然被大人破格提拔为知县,下面的乡绅根本不理我,我迫于无奈才咬牙雇佣几个轿夫,带着全班人马来到姚坪修这个水库啊。”
杨轩摇了摇头,叹息道:“刘知县啊,这个人威望并不是排场决定的,威望是长期帮助民众做实事而来。
你看我每次出行,身边就只有两个文书,为了安全才带着这个大队的骑兵啊。”
看到杨轩有点怒气,刘万坤一面口头称是,连连认错,一面转移话题,抱怨道:“大人,修水库,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嘛。
这姚坪水库虽然要占4,5亩面积,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修建好了,他们不是可以利用水库养鱼,不是可以灌溉下游400多亩水田,下游200多亩旱地也可以改造成水田,但即便这样好的事情,那几个乡绅就不干啊。”
杨轩笑道:”老刘,我知道当然会遇到困难,如果不遇到困难,我一纸命令就可以了,为何还要跑下来巡视?为何还要各县做几个范本?
在这个世上太多人只想占便宜,他们如果看到好处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修建的。”
当即让那几个乡绅叫过来,大家畏畏缩缩的见过礼,拱手站在一旁。
杨轩笑着说道:“各位先生,看大家都是读书人,在方圆数十里德高望重,当然远非一般民众所可比拟。
这几十年大家都见过天旱的情景,大涝的情景,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每个村每个庄都会饿死人啊。
现在修建水库,大家有什么疑虑呢?”
一个乡绅叹息道:“大人,这次修建可足足占了我家1亩多水田,官府是按照1亩水田6两纹银,1亩旱地进行补助。
但听说大人也是苦寒出身,在农村真正要购买别人家的土地,那可不仅仅是账面上的银子啊。”
杨轩微微一笑道:“这位乡绅,你不能太小气了吧。
过去官府修筑什么水利,全部都是地方自己募集款项,今年各县大概都拨了银两,但分摊到各个水库,也就百两银子。
修建水库利国利民更利己,官府按照市价收购土地,怎么还不满足?
今天要你多要银子,明天他再多要,如此下去,即便官府将来拨付更多银子,也难以应付啊。”
众人微微一怔,良久另一个乡绅答道:“大人,听说这个水库将承包给他人管理,这,这能不能够承包给我?
到时候可在水浅的地方种莲藕,然后在冬天挖出来卖,如此收入不菲。”
杨轩摇摇头道:“这位老兄,这属于地方自治,我虽然是川北参政、知府,但不能干预地方乡里长权利。
官府规定,要是本村人,只要保证在旱灾涝灾的时候通过水库调节水量,允诺周围村民使用水库这几天条件就可以。
各位,大家不要看这水库淹着,但未来用途多着呢,除了种莲藕,还可以养鱼什么的,只要经营得好,比起水田可差不了啊。”
另一个乡绅显得非常犹豫道:“大人,修路筑桥,兴修水利,这些都是仁政,不要说我们这些读书人,普通老百姓都感激不尽。
但我们是读书人,现在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像泥腿子这样打夯,实在有点不太好吧。”
杨轩微微一笑,扫视众人一眼,面色严峻道:“各位是读书人,这一点没错。士农工商兵,无论如何大家都不能被这些泥腿子比下去,大家说是不是?”
这个身材瘦下的乡绅摇了摇头,面露难色道:“大人,我等过去饱读诗书,没有怎么干活,要像这些泥腿子这样干活,真的不行啊。”
沉思片刻,杨轩点了点头,说道:“俗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这句话之后,我认为还应该加一句,那就是读书人更应该出智慧,大家说说,与这些泥腿子比起来,你们难道比他们笨了吗?
不要像乡下来笑话那样,文不行武不行,那样不是废物吗?”
众人脸色黯淡,良久有人点头道:“大人,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我等也是饱读之士,只要不让我等干农活,我等就心满意足了。”
想了想,杨轩说道:“不要瞧不起力气活,很多进士,很多名人,那像你们这样排挤力气活。
你们可以去干一些轻松的活计,在干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想办法如何让活计更轻松,让民众做起来更安全。
你看看,大家从那边担土过来,大家想想,有没有更轻松的方法?”
众人眉头紧锁,有的更是连连摇头,怎么可能更轻松呢?
杨轩笑了笑,指着挤在一起的人群道:“你们看看,大家挤在一起,可不可以调整一下?
在那边开一条道,推泥土的走近道,而空车的则绕过去,稍稍走远一点,这样大家就不这么累了?”
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连声称奇,直言这样简单,怎么自己过去没有想到呢?
杨轩笑道:“很多东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真的这么做,做得不顺畅,再想办法。
我们读书人与其他的可能稍稍不同,其他的可能一条道走到黑,而我们读书人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此别人才不会说我们文不行武不行,如此老百姓才可能真正服气啊。”
大家看杨轩尚且如此,一个个连连拱手称是。
为了给这帮秀才做一个榜样,杨轩在工地上干了半天。
众人看杨轩尚且如此,大家士气更高,喊号子的喊号子,不一而举。
干完之后,杨轩将刘万坤拉过来,指出工程调配的不足。
由于来自现代,眼界当然不一样,听杨轩提起,大家满脸佩服,连连点头称是。
第156章 清除害群之马()
而当天晚上,杨轩正坐在太师椅上打盹,张琅等人走过来,将两个段子递过来。
简单看了看,一个是讽刺官员坐轿子的,另一个讽刺一些读书人眼高手低,瞧不起劳动民众,但自己文不行武不行。
杨轩简单看了看,颇为押韵(这个时代人的古文造诣当然远在主角之上),点点头,让张琅安排人员拿出去传播。
这天,杨轩巡视到大竹县(明朝大竹归顺庆府广安州),发现一个案件,那就是一个民夫拦路告状,状告天星乡李乡长欺压当地民众。
这个李乡长看到邻家的女子雷幺妹长得水灵灵的,就动手动脚的,想与雷幺妹睡觉。
这雷幺妹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眼界非常高,怎么可能将这个李乡长放在眼里。再加上这个李乡长不但经常在外面寻花问柳,在家里还有1个老婆三个小妾,当然不干。
这天李乡长看到雷幺妹落单,当即令人将这个雷幺妹掳走,来过生米煮成熟饭,强行将雷幺妹****。在大明时期,礼教已经非常盛行,一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