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盗之水仙公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薄的一层雪用手抓也抓不住,正看到旁边放着一个木棍。她捡起来开始在雪上写字,虽然没有读过书,但特意和他爹学了徐捕头的“徐”字的写法。

    一遍一遍的写着,竟不自觉的已经走到了马路中间。路过的行人看是个小孩子也不去理会,直接绕着走。

    远处正跑过来两匹马,一路上横冲直撞的。后面那匹马上的人正喊着:“李兄慢点,你刚刚也喝了不少,慢点。”

    李少爷一边嚎叫着让开一边埋怨道:“本以为今日下雪,路上的行人会少些,怎么还是这么多闲逛的,都说他们穷,是自己活该,整天不干正事满大街溜达。沈兄,你的马技不行呀,快加速。”

    沈少爷摇了摇头没接话,就知道说别人不干正事,也不想想自己在干嘛。

    路上的行人躲开后,都转身看着他们骂骂咧咧的。李少爷听着骂声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的笑着,像是在享受着这一切。

    突然看到前面地上蹲着个小孩,他急着喊道:“让开、快让开……。”丫丫在全神贯注的写字,完全没有听到声音。

    马离得越来越近,李少爷反倒不喊了,想着那就跨过去,看看自己的马技有没有提高。马冲到丫丫跟前时,她正好站了起来,马蹄子已经踢了过来,瞬间整个人飞了出去。落地后在地上滚了好几圈,人已经失去了知觉。

    丫丫的嘴巴里,脸蛋上,脑袋附近的地上全是血,雪白的地面显得血色更加鲜红。

    李少爷懵了,拽住马绳后摇头叨咕着,“不怪我不怪我,我喊了好几声,是她挡路。”沈少爷跟上来后,见到此情景,什么都没说就转身走了。

    李少爷“唉唉”了两声,他也不回头,正准备调头离开却被附近的老百姓围住了。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他是富贵人家的,不敢大声骂他,都狠狠的瞪着他。

    徐捕头听到外面的声音跑了出来,看到此情景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只听一个人喊着:“徐捕头快去看看,这少爷撞死了人。”

    徐捕头赶紧跑到另一边,一下傻住了。慢慢的往前挪了几步,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怎么就一下子倒在这了。

    他认出抱着丫丫的人是大夫,赶紧求他救丫丫,大夫摇了摇头,“脉搏已经停止,没有法子能救了。”

    徐捕头抱起丫丫,一边喊着她的名字,一边擦她嘴角上的血。大家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丫丫身上,李少爷轻轻拽起马绳试图逃跑。

    杨捕快发现后用刀挡在马前,冲他喊道:“你给我下来,我们是京兆府的,和我们走一趟吧。”

    他没有任何反应,杨捕快走到马旁,伸出手要去拽他,他突然喊了一句:“我父亲是兵部侍郎李大人,看谁敢抓我。”

    杨捕快一下缩回了手看向徐捕头,李少爷这一声喊的相当响亮,徐捕头也听得清清楚楚。他把丫丫递给了大夫,骂了一声王八蛋冲了过去。一眨眼的功夫,李少爷已经被他拽到了地上,摔得直叫唤。

    嘴上还叨咕着他父亲是兵部侍郎,正三品,谁敢动他。徐捕头撸了撸袖子,“妈的,当了四五年的捕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老子今天就算栽在这了,也得把他给办了。”说完让杨捕快去找魏总捕头。

    他看着李少爷,掐着腰,“我是不敢抓你,可国舅爷皇亲国戚,你说他儿子够不够资格抓你。”说完踢了他一脚。

    李少爷浑身疼的站不起来,一听却哈哈的笑了两声,“国舅爷和兵部尚书沈大人两家是世交,沈大人既是我父亲的上司,也是我的姨夫。”说完就不停地哈哈大笑,像是被点了笑穴一样。

第五十六章 官官相护() 
徐捕头瞪着李少爷,还真有些担心总捕头会像他说的那样不肯抓他,毕竟还要看父辈的面子。

    犹豫了一会儿,深呼吸一口气连踢了他好几脚,叨咕着:“你们这些该死的官家少爷,从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去死吧。”

    李少爷被他踢得嗷嗷直叫,旁边的老百姓看徐捕头已经失去了理智,赶紧跑上前拽住了他,劝着:“消消气消消气,打死他还要给他抵命,不值得……”

    几个人拽着徐捕头坐到了一边,下着雪的天却拿手掌给他扇着风,他斜眼盯着李少爷直喘。

    很快,义云和杨捕快一起跑了过来,看样子他们是一路奔跑过来的,飘着雪花都能看到两个人满脑门的汗。

    一路上义云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大概扫了一眼现场的状况,走到李少爷身边。没等开口,李少爷又开始唠叨他父亲是兵部侍郎,他姨夫是兵部尚书,和他们魏家是世交。

    义云不作声面无表情的盯着他,等着他把话说完。徐捕头在旁边直咽口水,他完全猜不到义云会怎么做,很怕他们官官相护放了李少爷。

    李少爷闭嘴后,义云露出非常严肃的表情盯着他,喊了一句:“徐捕头,把人带回府衙,等候发落。”李少爷瞬间失去了表情。

    徐捕头却露出笑脸,压着李少爷往回走去。喊着让杨捕快留下来,帮着处理一下丫丫的后事,说晚一点自己再去找王大娘。

    几个老百姓也跟到了府衙,李捕头正等在门口。

    杨捕快是在城南捕快休息的站点找到的他们,李捕头也明白这种事只有总捕头才压得住。即使自己不太喜欢他,但内心是相信他不会徇私包庇的,没有必要跟着跑这一趟。

    几个人直接带李少爷走去正堂,进去后大家都停住了,没有人动。

    义云轻轻的出了口气看向李捕头,李捕头立刻明白眼前的这几个人,也许都叫不动朱二少爷立刻升堂,如果这二少爷仍然把自己当姐夫,还是有可能说服他的。

    朱二少爷一听是兵部侍郎家的李少爷,那是自己的兄弟,闲来无事时经常会一起去赛马。立刻升堂也好,走个过场把他放了,也省着在牢里遭罪。

    说了一声好就向正堂走去,李捕头还没反应过来,回头看着他的背影,皱了皱眉头,难道他们有过节。

    朱二少爷一走进去,李少爷就喊了一声:“朱兄救我。”朱二少爷并不看他,假模假样的敲了一下惊堂木,问堂下何人。

    李少爷介绍自己后开始描述事情的经过。他倒是承认自己的速度有些过快,但他看到小女孩后立刻拽紧了马绳,只是因为下雪天地滑,马没能立刻停住。

    他见此情景也知道事情不妙,开始叫小女孩躲开,可是她站起来后,不但不躲开还朝着自己冲了过来。

    说到这他开始埋怨小女孩是不是家里穷,她家人要用这种方式讹人。徐捕头一听握紧了拳头朝他走了两步,被李捕头拽住了。

    堂外的百姓开始议论起来,对着李少爷指指点点的,“他还是不是人,竟说出这种话,良心真是让狼吃了……”

    朱二少爷听着心烦,敲了一下惊堂木喊肃静。说李少爷描述的过程挺符合逻辑的,他和那个孩子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遇到这种情况自然会想着立刻停下来,天气环境先不提,那小女孩自己不躲实在有些问题。

    他又看向李少爷劝慰的语气说道:“不过你也不能说人家是讹人,一个小孩子反应不过来也正常。”

    大家都听得出来朱二少爷是在帮着李少爷说话,堂外看见全过程的老百姓咬着牙,指着公堂里面气得说不出话。

    徐捕头插了一句:“大人,您说的是正常情况下,看到前面有人会主动停下来,可不能排除例外。第一,他喝酒了,第二……”,他指着李少爷点了两下,“第二,他娘的压根就不把老百姓当人看……”

    “注意你的言辞”,朱二少爷敲了一下惊堂木,堂外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点着头。

    朱二少爷看着徐捕头,“你若看到了事情的经过,就讲一讲。若没看到,你只是个捕头不是证人,站到一边去,管住自己的嘴。”

    徐捕头除了闻到酒味,还真的什么也没看见,但他不甘心,刚要开口辩解,又被李捕头拽到了一边。

    堂外的一个老百姓终于按耐不住,冲到堂上跪下了,“大人,我看到了。”李少爷看了一眼那个人,皱起眉头警觉的眼神看向朱二少爷,微摇了一下头。

    二少爷看着他也微摇了一下头,让那个老百姓继续说。

    “大人,他是一直喊着让开,但一直不减速,一路跑过来都是大家自己躲开的。那小女孩开始的确没听到他的声音,可是他到跟前时不知为何却不喊了,更没有拽住马绳想停下,看样子是想跨过去,寻求刺激呢。”

    李少爷听到后愣在那了,朱二少爷朝他挤了挤眼睛,问他有什么想反驳的,他才反应过来说了句血口喷人。

    朱二少爷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这李少爷是自己的兄弟,他父亲兵部侍郎和自己的父亲也算熟悉,又同是正三品。左右只是死了一个没有劳动力的孩子,更何况她在马路中间挡道,不对在先。

    他的思考中完全忽略了,李少爷酒后骑马、超速在先,也许不是忽略而是潜意识里就没这个概念。这些官家的少爷,口中的规则全是用在别人身上,到了自己这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应该的。

    他想清楚后敲了一下惊堂木,否定了那个老百姓的证词,若真像他描述的那么快,他是不可能看的清的。

    李捕头听他这么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的,心里想着:二少爷呀二少爷,这京兆府尹的位置,你屁股还没坐热,就要亲自拱手让人了。

    义云死死的盯着他,也知道他是想偏袒李少爷,但眼下什么也不想说,就要看看他怎么往下判,到底能过分到什么程度。

第五十七章 五两银子() 
朱二少爷一敲惊堂木开始总结,“这件事情的结果的确令人哀伤,可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责任并不是李鸣一个人的,这里面还有孩子小无自主能力,天气恶劣这些客观的原因,否则也不会出这么严重的事故。

    当然,毕竟是你李鸣的马踢死了人,你作为马的主人,陪五两银子亲自上门道歉,安慰安慰家属吧。”

    朱二少爷说完就起身,三步并两步的往内堂走去,堂外的老百姓已经炸锅了,若没有侍卫拦着,恐怕会冲进去揍他一顿。

    徐捕头彻底傻在那了,这是梦吗?就这样结束了,确定听到的是五两而不是五百辆。

    义云跟了进去,没等开口李捕头跑上前拽了他一下,对他摇了摇头。两个人互相看着,李捕头虽然没说什么,义云确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意思。

    这事儿不会轻易这么完的,就算是刑部侍郎朱大人来审,即使有意包庇李少爷也不会是这个结果。这朱二少爷果然太年轻,他的行为简直是自掘坟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会儿的功夫,满城风雨。

    兵部侍郎家的李少爷,在城北骑马撞死了人,官官相护只陪五两银子了事,凶手无罪释放。这些已经传到了水仙居。

    “你又想管?”苹儿看水仙愣着神儿,就知道他想插手这件事儿。

    “不用我做什么,只要你去做点小动作,这事儿就成。”水仙说完对她耳语了几句,苹儿叹着气出去了。

    很快兵部侍郎府邸的正门口,就聚集了二三十个老百姓。举一次手就喊一次“还命来”,带头的正是经常给捕快送肉吃的丁二嫂。

    京兆府门口更是热闹,同样聚集着二三十个老百姓,一遍遍地喊着重审重审,带头的正是给捕快送茶喝的田伯。

    苹儿和李捕头正站在远处,“你家公子这方法真是不错,他们只要能坚持住,这两个小的受得了,两个老的也受不了。不过我得去李府那边看着,要防止他们对百姓动武。”

    “那这边呢,也找个捕头过来看着吧。”李捕头甩了甩手,“水大人带出来的侍卫,不会听那朱二少爷的,放心吧。”

    兵部侍郎李大人已经知道儿子惹了祸,急急忙忙的赶去他的房间,瞬间傻住了。他跟个没事儿人似的,正和下人们掷着骰子,“别磨磨唧唧的,买定离手。”

    李大人狠狠的咳了一声,几个下人吓得立马跪下了。

    李少爷一抬头,李大人的心咯噔了一下,看他鼻青脸肿的,还真有些心疼。往前迈了一步,已经抬起手要看看他脸上的伤,瞬间又把手收了回来,放在嘴边咳了咳。

    扫了一眼骰子,无奈的叹了口气。家里就这么一个独子,从小娇生惯养的,他的任性最终惹来了祸事。

    他倒吸一口冷气,一脸严肃的喊道:“把少爷绑起来送去京兆府。”

    李少爷懵了,看看他爹又看看管家,管家手里拿着绳子已经走了过来。他撒腿就跑,几个下人开始抓他。

    他倒是不往外跑,在院子里横冲直撞的,喊着:“咱家那口老井呢,那口老井呢,我死了算了……”

    李大人直叹气,怎么就生了这样的儿子,还玩起了女儿家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在马上的威风若能用在生活上一点点,也就知足了。

    “少爷,井在花园呢”,不知哪个不知趣的下人喊了一句,李少爷愣了一下,就假模假样的往院门方向跑去。

    “鸣儿,这是怎么了?”李夫人正进院子拽住了他,看他一脸的伤,忍不住的伤心,拿出手帕擦了擦眼睛。

    看到管家拿着绳子,对着李大人指责了一顿。这个年头敢在大庭广众,指着夫君鼻子骂的女人,恐怕全京城也只能找出这一个。

    夫人骂痛快后拽着李少爷离开了,管家问大人接下来怎么办,大人摇了摇头,“这孩子都是夫人给惯的,先随我去趟沈府吧。”

    两个人从后门上了马车,赶到沈府后连门都没进去,听门卫说沈大人和沈少爷都吃坏了肚子卧床不起,这几日沈府闭门谢客。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非常明白,这明显就是躲着他们。

    回去的路上,管家建议好好和少爷谈谈,让他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看看到底有多少比例的责任是少爷的。

    “这小子肯定不会说实话,可不管怎样,他毕竟撞死了人。陪人家五两银子,这朱家二少爷也不是个聪明人。”李大人说着让车夫拐去京兆府。

    到了京兆府正门,李大人没敢下去,他没想到这里也被老百姓围住了。心里即使不愿意儿子出事,最终还是想赔钱了事,可看这形势重审的过程是省不掉了。

    马车绕道了后门,刑部侍郎朱大人早都到了,正背着手站在旁边,显得有些无力,朱二少爷坐在另一边低着头。

    朱大人一看到李大人走进来,激动的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事一出他就想重新审理此案,但碍于面子也没法去李府抓人。

    “李大人,您来的正好,您看这事儿……”

    李大人叹了口气,“本想带着那畜生去给受害者道歉,留下个五百两,求他们原谅。可一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正是亲人最伤心的时候,这个法子也许没用。”

    “是啊,这些老百姓冒出来的太快,我听到风声后立即赶到这里,他们已经围在外面了,这样一来也只能重审了。”朱大人终于说出了关键字,盯着李大人看他的反应。

    李大人听出了意思笑了一下,朱大人继续说道:“这样好不好,人交给刑部。李少爷好歹也是官宦子弟,这案子直接交给刑部也算说得过去。”

    李大人踱了几步,他来也正有此意,可家里的母老虎有些扭不过。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朱大人,夫人有些溺爱犬子,所以得麻烦您走这一趟,才能把他带到刑部,我……”

    朱大人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松了一口气,挑着眉毛点了点头。

    李夫人知道后死活要跟着去,在府里怎么依着她都行,可去刑部那种地方抛头露面,李大人是决不能容忍的。在他的眼里,街上的女子,成亲的也好未嫁的也好,抛头露面都是不守妇道的表现。

第五十八章 古今一辙() 
案子移交到了刑部,为了避嫌,李大人也没有露面。

    李府和京兆府门外的老百姓们,都听到了风声,一起跟到了刑部站在堂外。正式升堂之前,丁二嫂带头喊了几遍“杀人偿命”,李少爷不自觉地抖了抖,此时还真的有一点怕了。

    可惜,官官相护这个词真不是白白出现的。真是换汤不换药啊,审来审去最后的结果,还是人道主义赔偿。

    什么小孩子挡在路中间不对在先,小孩子反应慢,冬天路滑,李少爷并非主观故意,这些都成了有利的客观理由。

    和朱二少爷审的结果唯一不同的就是,五两银子变成了五百两。几个老百姓一听已经松了劲儿,“五百两?可以了,王家一辈子也挣不到呀。”

    “是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早晚都是别人家的媳妇。”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起来,五百两让大家瞬间忘记了之前的悲伤。

    徐捕头在人群中听着来气,可他嘴笨又插不上什么话,气的直喘。堂上正商量着,这银子是由官府亲自送去?还是李大人带着李少爷上门赔礼道歉顺便送去?

    堂下的老百姓一听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人群慢慢地散开了。

    李捕头拽了一下徐捕头,“回去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说完又看向义云,他面无表情并没有像徐捕头一样露出愤怒。他出生在官宦家庭,也应该知道古往今来,官籍拿钱抵命的事也算是合情合理。不然呢,死个李少爷也换不回小孩的命。

    义云低下头随着人群慢悠悠地往外走着。掺假的军袄被左公公从京兆府带走时,水大人曾说过一句话“习惯就好”,现在的自己真的是快习惯了吗?

    不管是书上看到的还是自己经历的,对这个社会的不平等也是了解的,可身边真正遇到了却不能坦然。如果撞死人的不是这个官二代,而是和小女孩一样的平民百姓,那结果会如何。

    想着想着冷笑了一下,就算结果一样,平民百姓也是赔不起五百两的,没钱怎么办,那只能蹲大牢了,机会给了只是自己没钱罢了。说来说去这律法的确都是为了制约老百姓而存在的。

    李捕头的目光一直跟着义云走远,没顾得上徐捕头这边。突然听到公堂里面叫叫嚷嚷的,一回头吓了一跳。

    朱大人一直喊着住手,徐捕头完全不听,几个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