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惭愧……”

    于是李董一脸正色:“卿只管说来。”

    “谢陛下。”虞世南躬身道,“百姓修庙拜祭之人,乃是前隋武烈侯麦铁杖,出身南陈,战殁辽东。少时有侠名,有异能,一日行五百里,天下莫有比肩者。跟随杨素征战,每每先登,乃悍将尔。”

    “竟然是他?!”

    李董一脸震惊,太震惊了,朕都不知道的。

    殿内一阵死寂,温彦博脸皮一抽,他就知道会是这个样子!

    然而又能怎么办呢?反驳?这可是百姓自发的义举,都定性是义举了,你还能怎样?而且这个义举,是纪念侠义忠义的麦铁杖,又没让官府出钱出力,而且百姓还很体量朝廷的难处,让州府不要和皇帝说,省得皇帝为难。

    多好的百姓啊,自己出钱出力不说,还给朝廷添麻烦,为皇帝考虑,为朝廷干臣考虑。这简直比三代之时的百姓还要让人感动啊。

    “臣亦有奏。”

    一人出列,竟是刚从陇右道回来的李勣。

    “卿有何奏?”

    “河北道百姓坊间亦有民情。”

    温彦博惊呆了!你个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在陇右道做黜陟大使,然后特么管河北道的民情?你特么在逗老夫?

    房谋杜断惭愧地低下了罪恶的头颅,勿板挡着脸,不敢让人看到。

    只是温彦博偶尔瞥了一眼他们,发现两位肩头颤动,显然是非常的惭愧……

    “卿所闻何事?”

    “臣听闻河北边陲,有百姓宰羊祭奠,痛哭不止。有小儿唱‘可怜辽东河边骨’,动人肺腑。更有百姓呼喊忠义亡魂,酒洒黄泉之际,竟有大风过境,隐隐传来‘过河’呼号嘶吼,如雷如闪,激越慷慨!”

    李董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脸激动地瞪圆了眼睛:“竟有如此奇事?!”

    李勣微微点头:“臣不敢欺君,此事河北道已经传入河东,河套亦有所闻。如今百姓结言乃埋骨辽东将士之怨念。”

    众多武将都是一脸震惊,他们是真的震惊,不是演技,发自肺腑的。

    看到众打手这么给力,李董很满意,然后长吁一声道:“不知边陲百姓,祭奠何人?”

    “乃辽河酣战而殁,麦氏铁杖公也。”

    这话一出,百官都震惊了。卧槽,大新闻啊!

    然后李董一听,身躯一震,接着颤抖地缓缓而坐,感慨地低下了头,抬手微微擦拭眼角的泪水:“可以欺君,然则如何欺民?民意耶?天意耶?朕……惭愧啊。”

    “陛下仁德……”

    温彦博胡子在发抖,他低着头,一脸铁青。

    而房谋杜断同样低着头,只是喊着“陛下仁德”的时候,声音有点大,非常的清脆响亮。

    这让他们想起了当初夕阳下的奔跑,那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当年,也是这个样子,在李董的带领下,框一下小弟朝着对手就a过去了。(。。)

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 
贞观初年的贵族有个特点,虽然李唐元从勋贵张牙舞爪,然而天下所认可的最顶级家族,依然是五姓七望。尽管五姓七望在科举制度出来选择了蛰伏和不认可,但是,不论是皇族也好,还是说贞观重臣,依然以娶“崔氏女”为傲。

    哪怕是李董,虽说嘴炮说老子的祖宗是老子,但通常情况下,还是打出陇西李氏的旗号,并且引以为荣。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崔、卢、王、郑依然**的没朋友,在野认可的名门,还是他们,哪怕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都比不上,只能在关洛装一下。

    这惹恼了李董,所以李董要干死他们,但是很显然不可能马上干死,只能慢慢地干,九浅一深地干,孜孜不倦地干……

    于是李董准备写书,在有了宣纸的情况下,版税可以降低一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快乐。

    这本书叫《氏族志》,本来是打算明年就出书的。然而这事儿因为某只野生工科狗的缘故,发生了一点点小问题,以至于李董不打算出书了。

    “平生不识麦铁杖,便称英雄也枉然?”

    “任你斧钺钩叉,不如我铁杖来杀。”

    “古今英雄,如燕赵悲歌,如齐鲁慷慨,如吴越激昂,如秦晋炽烈,安得麦公否?”

    “遍数古之忠臣良将,未闻有此视死如归者。”

    “但闻辽河伟丈夫,每每先登,披坚执锐。虽九死其犹未悔,长使吾热泪沾襟。”

    “麦公非前隋之麦公。乃天下人之英雄尔。”

    “铁杖目不识丁,焉能手书‘忠义’二字。然则其人其事,实乃以血为墨,以骨为笔,字字忠义也。”

    礼部的人把一张纸塞到李董面前,然后李董眉头一挑,扫过一溜的文字,沉声道:“此等文字,何人所为?”

    抖了抖纸张,略薄。比平常用的宣纸档次还差点儿,不过拍板奇特用词直白,皆是市井之言,让李董很是新奇。

    前阵子因为温彦博没有鹰的眼睛豹的速度,所以知道消息晚了点,于是被李董一干走狗用熊的力量打的半身不遂,目前暂时不敢在朝会上装逼,非常低调,李董很高兴。很满意。

    这让李董觉得,有了朕的运营,只需要a过去就行了。

    可惜征辟五姓七望的人才,还是吃了个闭门羹。人家山东士族说了,他们家的子弟才智鄙陋,德行粗疏。非良臣也。

    然后李董就明白了,这群贱人还是要装逼……

    于是找了长孙无忌和房谋杜断开了个会。准备提前把《氏族志》出版,然后直接画个圈圈诅咒崔郑卢王。把他们的姓氏定到第三等。

    这手段实话讲略低级,李董也很清楚,这简直和熊孩子在别人背后画个猪头一样的弱智。

    但没办法,皇权要集中啊,再没溜的事情也得干。

    不过万万没想到啊,辣个死活弄不到手里做女婿的小畜生,居然搞了个能出新闻的玩意儿出来。

    麦铁杖这事儿吧,就是传统贵族和新兴贵族斗法,以李董的本能,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了。

    然而老张可不答应啊,妈的投了那么多钱,现在民意一天一个价钱,谁特么知道明年买民意得多少钱?这通货膨胀都没这样的啊。襄州那些淳朴乡民,七月还是二十文一个民意,现在有人搞了个“民意社”,妈的做民意承包,一百个民意要三贯!

    老这么下去,这谁受得了?

    得想法子省钱,于是老张咬咬牙,让忠义社各家的雕版坊都先帮忙印点传单,排版弄好了就往城东散去。

    然后识字的鳖孙往城西去宣传宣传,怎么地也得真骗点傻逼入彀啊。

    好在张德和礼部一向和谐,关系密切,春明楼里面都是老交情了。酒足饭饱之后,礼部就点了头,说是只要不搞反动文学和死文青伤感文学,都可以。

    老张眼睛一亮,那小弟搞点小黄文连载呢?

    礼部的牲口们眼睛比他还亮:操之贤弟有货?快点拿出来给在下观摩观摩……

    张德一口老血差点没憋回去,这种楼主好人一生平安的感觉,太让人感动了。

    最终,小黄文没连载成功,毕竟庸俗烂俗媚俗,有伤风化,严重打击了大唐帝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封建帝国主义文学中的大毒草。

    不过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长安人民群众知道了麦铁杖。

    你甭管喜欢不喜欢吧,连早上送水的文盲苦力都知道,以前有个大英雄,他跑的特别快,比最快的马还快。他力气特别大,单手可以举起华盖。他水性特别好,连夜就能游过长江。他为人特别仗义,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他。

    他的名字叫麦铁杖,有人给他代言……

    至于麦公年轻时候夜行百里去偷东西,呵呵,这是大英雄落拓时候的不拘小节,你们懂个卵。

    最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共鸣的是,麦公和他们一样,是文盲。

    老百姓就琢磨了,和我一样是目不识丁大字不识,然而却雄鸡报晓天下知,可见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资质,就看有没有机遇。

    铁杖公给皇帝效命,我们也可以啊。

    然后有吃了饭没事做的青皮跑去兵部打听:朝廷要打仗吗?还招不招人了啊。

    兵部的人一瞧,哎哟卧槽,这年头还有主动当兵的!

    古代当兵就是受罪,死路上的就不少,水土不服再死一票,真拎着家伙上去和人干的,也就几十分之一。你打赢了是老大牛逼不解释,你打输了死了算你倒霉。给你抚恤的时候,能漂没就漂没,这是常识!

    所以,当兵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除非你能混成朔州老魔头那个级别,不然连豳州大混混被提拔,还得看他爹。

    因此有人突然过来想要当兵,这让兵部的人产生了自我人生价值的怀疑,他们就琢磨,是不是我们最近太松懈了?以前是除了一针一线都拿走,难道得把一针一线也拿走,他们才会恐惧我们?

    于是诸事汇总到了李董的案头,李董眉头微皱:“国子监和四门小学多有传阅?”

    “正是,如今平康坊中,亦有新戏,名曰《麦氏英雄志》,甚受喜悦。”

    “唔……”

    李董沉吟了一会儿,肃然道,“朕虽不知缘由,却深感此物,必有玄奇之处。不知出自何人手笔?”

    “回陛下,乃是忠义社所印。”

    李董脸一黑,想要说点什么,最后什么都没说。(。。)

    ps:  月票月票月票,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 
长安日报唐朝版因为种种原因诞生了,然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张德把它转手给了内府。宫中出来赎买制版坊的阴阳人死太监特高兴,谁不知道梁丰县男出手阔绰?于是为了弄点回扣,阴阳人死太监给了个高价。

    搂谁的钱不是搂?老张相信李董早晚要吃瘪的,在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贞观年,报纸就是个逗逼产品。

    至于想靠报纸跟士大夫打嘴炮,那根本就是脱了裤子坐山头——以卵击石!

    光五姓七望控制的人口,一个管家下乡收租子吆喝两声的效果,都比平康坊那些穷酸选人撕心裂肺要强。

    硬要装逼点来讲,那就是封建集权社会的物质基础,支撑不起未觉醒劳苦大众的精神世界。

    于是,张德愉快地赚了一块咸阳以南靠近渭河的地,不多,也就一千五百亩。比钓鱼台工坊还要小点儿,但终于渭河两岸都有了码头啊,辣种赶脚……太爽了。

    因为是在渭河北岸,总的来说要省去一些麻烦,比如水力球磨机可以全部安装在北岸。然后就可以制作煤粉了。

    为什么要制作煤粉?因为要制作煤炉。

    为什么要制作煤炉?因为李思摩说要在草原多待一阵子,可能要过冬,问有没有更加人性化的取暖措施?羊毛毡子还是有点不温暖人心。

    张德其实也不知道这条疯狗到底想干什么,反正最近神神秘秘的。而且似乎怀远多了不少白霫部的蛮子,一个个诚惶诚恐,跟哈巴狗似的。

    后来吧,又多了一些奚人,一个个诚惶诚恐。跟哈巴狗似的。

    再后来,又多了一些契丹人,一个个诚惶诚恐,跟哈巴狗似的……

    老疯狗到底想干什么?!

    “操之,这炉子……”弯刀上扎着一块羊肉,然后在煤炉上烤的李思摩陷入了深深的思绪。然后拍了一下大腿,“好,熟了!”

    洒了点盐,怀远郡王撕扯的非常爽快:“操之,你真有本事,本王最欣赏有本事的人。李药师算一个,你叔父算一个,李懋功算一个,你算半个。”

    等会!我算半个是几个意思?

    “郡王过奖了。”

    “本王从不过奖。”李思摩眼睛放着光。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嘿嘿,咥力那蠢货,要动手啦。你猜谁告诉我的?”

    他一边说,一边撕了块肉过来,都是黄羊肉,还是小羊,嫩的很。

    不说是入口即化。就冲这没有腥膻的羊肉味儿,老张感觉自己能吃下一只!

    “谁?”

    老张好奇地看着李思摩。军国大事,千里迢迢还要告密?这特么简直是真爱啊。莫非老疯狗在西突厥还有一条母狗知己?

    “泥孰。”

    “他疯了?”

    张德不由得怀疑,是不是阿史那泥孰被李思摩咬了,然后传染了狂犬病。否则这不科学啊,就算你想咥力死,但特么去打铁勒人。你难道就不出力了?只要走漏风声,指不定就是被全歼啊。

    这样的事情也能干?泥孰太**了。

    “他没疯,本王略施小计而已。”

    你特么还会用计!

    听到老疯狗的话,张德眼珠子鼓在眼里,好不科学的样子。你要说执失思力干这样的事情老子肯定当时就信了。可你是李思摩啊,你以前是劼利的忠犬啊,你被你上任老板骂“有类杂胡”啊,你怎么可以用脑子做事呢?

    “不知郡王高招?”

    张德一脸好奇地看着李思摩,然后帮忙给老疯狗烤着羊肉。

    “撒点花椒面。”

    李思摩说道。

    “哎。”

    老张勤快地撒了点花椒面。

    然后老疯狗面有得色:“本王对泥孰的狗说了,天可汗陛下托我给你们带个话。”

    听着耳熟啊。

    “只要你们弃暗投明……”

    很耳熟啊。

    “保证你们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张德眼睛张的大大的,等着李思摩说下去。

    “呃,然后呢?”

    老张看李思摩居然有滋有味吃肉,特么不说了。

    “然后?没有然后了啊。”李思摩一脸奇怪地看着张德,“这就是我的妙计啊,还不错吧?”

    不错你个鬼啊!这特么白日做梦呢!谁会信啊!

    “泥孰的人信了?”

    “怎么可能不信?我可是怀远郡王!天可汗陛下册封的!”

    “不是,郡王。我的意思是,他们相信你说的这些?就没要凭证?”

    “需要吗?我可是天可汗册封的怀远郡王!”

    “……”

    哎哟卧槽,老子信了你的鬼了。难道李董的脑残光环还能通过你来传播?阿史那泥孰真是一个大傻逼?

    不过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啊。

    老张陷入了大波的沉思,阿史那泥孰是属于被李思摩鄙视的档次,说不定就被智商碾压了呢?

    可是,这完全不能用智商碾压来解释啊。

    “郡王,会不会泥孰欺骗于您?”

    “不会,本王早就派出亲卫,一人五马,来往金山打探消息。咥力的确出兵了,西域诸国兵力被抽一空,葛逻禄三姓都北上了,泥孰还能说得动他们?”

    “……”

    泥孰这白痴真信了老疯狗的空头支票啊。

    “然后郡王的打算是什么?”

    “当然是抢钱抢牛羊抢女人了。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李思摩一脸奇怪地看着张德,“操之,不可有妇人之仁啊。子曰:仁者爱人。”

    你两句话特么就是前后矛盾的吧!

    然后李思摩一脸感慨,油腻腻的大手在身上擦了擦,从怀里摸出一本论语:“圣人的教诲真是博大精深啊。圣人告诉我,要成为仁者,因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同情心的人。本王深以为然,所以本王对于天可汗陛下的臣民,都心怀宽容。但是草原上的那些畜生算人?所以,本王万万不可对他们有慈爱之心。”

    说着,他抽出了腰间的弯刀:“圣人告诉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那些畜生想过瀚海,去燕然山,为什么?因为他们想抢我们的钱,我们的牛羊,我们的女人。操之,你懂什么叫以直报怨吗?你这么小,肯定不懂。本王给你解释一下,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就怎么对他们。懂了没?”

    老张呆若木鸡,傻不愣登地点了点头。

    然后心说不对啊,他们这不是还没抢吗?

    然后思摩晃了晃锃亮的弯刀:“子曰:防患未然,乃为上策。虽然他们还没有抢我们的钱,也没有迁徙到燕然山。但他们很有可能会抢,所以,我们就先抢他们的。”

    思摩轻轻地拍了拍张德的肩膀:“这都是圣人的教诲,操之以后要多读书啊。”

    “嗯,我会努力的。”

    老张默默地烤着肉,感觉以自己的智力,恐怕是没办法看懂论语了。(。)

第五十三章 你来追我呀(第一更)() 
准备动身回怀远的那天,张德问思摩:“郡王所图,可有定计?”

    然后李思摩就正色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頂【点【小【说,”

    哎哟卧槽,你很有**的风范嘛。

    一听他这回答,老张就知道,老疯狗非常的不靠谱。他可是打着大河工坊的招牌去搂江湖好汉的,河北道关内道河东道的苦哈哈可是奔着发家致富看今朝的心态,然后才去草原的。

    特么你要是玩脱了,老子死在怀远都是小事!

    “郡王,夷男可不好对付啊。”

    “这我知道。”

    李思摩络腮胡子一甩,然后目光神圣,“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为什么最近老子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特么能说人话吗?求你了!

    然后思摩在马背上邪邪一笑:“操之啊,放心好了。夷男这样搞,肯定自己就乱成一锅粥。”

    张德想自杀,这货根本就不靠谱啊卧槽!

    指望别人自乱阵脚,特么还不如指望天降陨石砸死夷男呢。可咱们的皇帝不是光武帝啊,不会大召唤术啊!

    “像夷男这种人,圣人很久之前就看穿了。胜兵二十万?二十万怎么了?还想占据燕然山?燕然山也是他这种蛮夷可以染指的?他这样子,肯定自乱。”

    说罢,思摩骑着马就跟张德道别,“操之啊,本王还要回去盯着那些蛮子,就先行一步了。”

    然后他就走了。

    嗯,走了。

    张德一个人在渭北风中凌乱,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偌大的世界,扑面而来的恶意。满满的。

    “妈的……”

    看了看手中刚印刷出版的《论语》,张德有种想哭的感觉,太特么博大精深了。

    第二天一早,扎着一头小辫子,然后骑着枣红马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