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油水,如此丰富的回报。
皇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办法用这些人才。
但对杜总统来说,这一切没有任何问题,他也不缺任何勇气、毅力、恒心。
“来人。”
“总统,有甚么吩咐?”
“把这些死决批复,送到长安刑部。”
“是。”
杜总统面无表情,他手中的一叠人员名单,那是之前在洛阳城鼓噪着要给他颜色看看的博陵崔氏成员。
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
杜如晦要斩了博陵崔氏这帮大仙,可洛阳没有人以为这是杜天王要斩仙,而是他后面的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要杀人。
很合理,很符合逻辑。
说到逻辑,贞观朝的某些反动学堂,有一帮子学生在研究“规律”。嗯,逻辑的另外一个称呼,不过有些老师,偏偏爱用“名实”这个词。
不过无所谓,对老张来说,这些表面的东西无所谓,只要熊孩子们一想到有人跟他吹看到一只蛤蟆比牛大,他会琢磨,然后说“这不符合规律啊,怎么会有比牛大的蛤蟆”。
发展到这种程度,并且思考模式也是这种,那么老张就是赚了。
小霸王学习机,在学习魂斗罗之前,要弄出魂斗罗,就得先学逻辑,或者说规律。至于蛤蟆和牛,跟他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开发一个五笔打字拼音打字在小霸王学习机平台,那么设计一个名叫“蛤蟆过河”的打字游戏,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在“直隶近畿”这个行政区,杜如晦这个天王级的大牛,很快就坐实了杜斩仙的名头。
他的奏章,简直就是斩仙飞刀,直接把博陵崔氏的一个本宗子弟给斩了。用的罪名是“扰乱军心”“阴谋犯上”,前者用军法,后者用老阴货刚刚印刷好的《大唐律疏》,墨迹未干,长安就把博陵崔氏的几个可怜虫剁了脑袋。
至于他们在洛阳的家眷,出现了几个让人不解的风潮。
首先是女子喊出了天价,一万贯买个博陵崔氏的女子做洗脚婢,这种土豪级的恶趣味让老张在汉阳都虎躯一震。
其次大量的朝官狂喷杜斩仙“钓鱼执法”,德行上有问题,智力上有缺陷,手段上有黑暗,总之,杜斩仙在大唐的断罪小学洛阳,是万万不能待下去了。
最后,大量的地方世家,甭管有的没的,一起串联,直接奔长安撩下一句话“杜斩仙和我们,选一个,不然我们一起撤出长安和洛阳,让你李家自己玩过家家!”。
本来没事儿的,可李董是谁?
李世民一想:哟呵,老子手里有钱有粮有兵有刀,老子一路从秦关砍到东海,从江淮砍到漠北,从河套砍到西域,老子怕你们几个小瘪三?
炸了的李董当时就给直隶近畿批复最高指示:从严从重!
虽说是中旨,没有过大唐第一喷子的手,但好歹也是“金科玉律”。杜天王是个妙人,从长安借了旨意,就又把这封旨意往总统府婊起来……嗯,婊起来,没毛病。
五姓七望恨的牙痒痒,但有人突然来了精神:话说,哥几个,是谁在长安搞串联供够皇帝的心头火啊?
然后有人也纳闷了:不是你们博陵崔氏吗?
什么?!不是你们范阳卢氏?
……
崔慎崔季修的爸爸崔综表示:老夫当年做长安令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玩群众路线呢。
要说惧怕,李董也确实惧怕,五姓七望一起撤出长安洛阳这种超级都市的市场,人去楼空两市冷清,对帝国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更重要的是,李董很清楚,有些大宗物资,是需要这些地方巨头来维持,才能保证供应。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李董也的确惧怕了,可事情有点诡异。
原本五姓七望内部碰面会之后,心说既然被人摆了一道,不如就呲呲牙,上回范阳卢氏是咱们理亏,这次得同气连枝和少林寺……不是,和李老汉父子斗一斗!想当年,李老汉这个杨家亲戚在太原起家,要是没有咱们的一份力,他能跟太原王氏玩眉来眼去剑?
而在禁苑蝉联季度“蛙王”的老董事长李渊,正和薛婕妤研究先进的姿势,李老汉推车要的是核心肌群,游泳的效果,让李老汉笑的合不拢嘴,让薛婕妤笑的合不拢腿。
五姓七望的确发动了舆论攻势,也的确在两京退市,不但退市,有些清流衙门的本宗子弟,纷纷离开了岗位。
两京两百坊市,在半个月内抽空的人口,在两万人以上。
这股力量,相当的可怖,京洛板轨和两京弛道上,返乡的世家子弟家眷络绎不绝,俨然就是逃难的难民潮。
可人们都清楚,这不是难民潮。
这两万人,不是平民百姓的两万人,这是由中下级官僚、各技术岗位成员、各行业商人、各学院精英、各府衙幕僚等等组成的集合。
不仅仅是具备消费力,更具备影响力。
朝堂中央,中高级官僚中,的的确确没有五姓七望的直接影响力,可是,哪怕是房玄龄,他的“吃醋”老婆,也是来自范阳卢氏。
五姓女子,就是有这样的吸引力。
那么,不论如何,这些和五姓七望“联姻”的重臣,无论如何,看在老婆的面子上,就算不对五姓七望偏袒,至少也有同情或者中立……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李氏皇族的“背叛”。
一切都在忐忑和得意中进行着,但是,事情在一夜之间,就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
直隶近畿总统杜如晦,在五姓七望退市洛阳之后,居然公开说“邀义商以填两市,迁贤民以守东都”。
义商们纷纷盯着个“老子华润号战略合作伙伴”的帽子,大摇大摆地掏出一叠华润飞票,然后拍总统府记室衙门办公桌上,指着图册“买买买”!
清河崔氏武城房的房产?买!
范阳卢氏沧州房的铺面?买!
博陵崔氏定州大房的临街宅院?买!
总统府的记室佐官们,从一脸震惊双手哆嗦收钱,到一脸懵逼浑身麻木数钱,只用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洛阳市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百分之五十,并且在房产交易税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丰富的经验。
义商们有钱不怕事,这让杜总统很是高兴,并且亲自批示东都两市及新南市,要紧追潮流抓紧机遇,力求在大唐帝国主义的发展浪潮中,得到蓬勃发展!要大力……要大力……不要……不要……两手抓……硬……挺进……最后一起把洛阳把直隶近畿把大唐,推向一个新的发展**!
不过这不是杜总统最高兴的事情,最高兴的是,那些新迁入东都的“贤民”,相当的有眼力,相当的有判断力,相当的有想象力。
“总统犹如河南之庭柱,关东之门户,河南不可一日无总统,洛阳不可一日无总统!”
没错,这就是“贤民”们到了洛阳后,从心抒发的纯粹感情。
要不是李德胜为这感情化了五六万贯,老张差点就信了!
当然后来老张问老李,为啥不继续让“贤民”们继续抒发,老李面无表情地守着钱袋,冷冷地说道:“感情破裂了。”
不管感情的事情,至少在这一刻,杜斩仙杜总统,“如门”之名,传到了中央,传到了朝廷,传到了李董耳朵里。
而李董一脸铁青地看着事情得到解决的原因后,比老李的声音还冷:“杜如门?两京坊市,到底还有没有为朝廷尽忠之人?”
第五十五章 不平静()
因为“杜如门”总统实在是逆天,以至于总统之子原本以为来了洛阳能够称王称霸,结果怕被人捅死在城北,索性和李天王一样,宅在家里修仙。
杜荷算是明白了,他爸爸来洛阳,那分明就是要搞事……
然而非常离谱的是,杜二郎发现,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特么是智障,居然全指着长安的李皇帝骂娘,偏说杜总统其实也是“为王前驱”的角色。
这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咳咳……”
杜如晦在总统府批复了一叠公文,一旁学着做幕僚的杜荷见爸爸咳嗽,连忙奉上一盏参茶:“大人,莫要操劳过度啊。”
“滚。”
“……”
杜天王正眼都没有看他一眼,眉头微皱,他最近发现,自己的身体又一次进入到了腐朽的阶段。
京兆杜氏,当年也曾是北周开府仪同三司。
他原谅过自己的叔叔杜淹,也为自己的弟弟杜楚客谋过差事,两个儿子一个争气一个浪荡。
但是,他上次临死的时候,皇帝却选择了浪荡子要联姻……
“下去吧。”
“大人?”
“滚!”
“大人多加休息。”
杜二郎退了出去,还很乖巧地把门带上。
等到儿子离开之后,杜总统双目没有焦点地看着虚空,突然冒出来一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只怕……老夫死后,京兆杜氏,也该完了吧。杜楚客这个愚夫……竟真是去了魏王府,愚昧,愚昧啊。”
感慨一声,杜天王突然又抖擞了精神:“罢!老夫再争这一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远在登莱的杜构,已经得知了自己父亲的消息,而最近又有大量的消息从汉阳传递到登莱。只是这些消息,却是华润号进行加密,偶有被劫,虽然引起了波澜,却还是消弭于无形。
“都尉。”
登莱水军同样有些躁动,入夏之后,听闻“南四军”因为“废弛武备”,朝廷拿下来“南四军”的校尉,如今空出二三十个缺,最有希望补上的,正是登莱水军。
“都放心,此事早有郧国公从中提携,原兵部尚书自有干系,如今升任吏部尚书,难道这点小事还能脱了掌心?”
登莱水军这些功劳全靠捡的废柴,听了杜构的保证,顿时脸色大喜。
有几个小声道:“大公子对下走的提携,下走绝不敢忘。这几年承蒙大公子关照,略有结余,此间人事,岂敢让大公子花销。些许铜臭,虽是污了大公子之手,不过还烦请大公子多多包涵……”
话音刚落,就是几个箱子咚的一声摆在正堂。稍微掀开一角,一叠华润飞票压着金条银锭,便是让见惯油水的杜构,也不由得眼睛一亮。
“如今高门撤出两京,自是花销越发大了。吏部尚书是什么人?什么胃口?你们总归是有所耳闻,这些货色,正是侯尚书所求也。”
“那就有劳大公子,下走静候佳音。”
“嗯。”
“我等不叨唠大公子处理军务,这便告退……”
“嗯。”
说罢,这些登莱水军的小军头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地退了出去,到了登莱水军衙门外头,这几人才是眼睛放光,搓着手乐的合不拢嘴:“哎呀,我的娘咧。这行市下去,俺将来混个正牌校尉,兄弟们看看可有成算?”
“再运几船硬货,又有个敞亮官帽子,俺这辈子,真是值了。”
“也是咱们兄弟运气好,遇上杜大公子!唉,这宰相就是不一样啊。”
“是啊,不一样。”
杜构在登莱忙着事情,给自家老爹赚来一大波铁粉。不过五姓这光景却是有些难受,他们如何都想不到,原本应该让隋文帝都要认怂的事情,居然到了杀哥宰弟上位的皇帝面前,就没掀起什么波澜?
“除‘忠义社’那一干华润号、顺丰号、保利号……更有‘西秦社’大通号、三川号,洛阳本地像‘关东社’凯申号、洛川号……多是新贵,也有关陇老世族。”
“华润号真正说了算的,应该就是李凉州之子李奉诫的恩主张德。这个江南子乃是张公谨族侄,张公谨又尚琅琊公主,此夫妇在河北辽东,不可谓不狠辣,乃李氏宗室中别致之辈。”
“长乐公主日渐年长,却迟迟未嫁,亦和梁丰县男张德脱不了干系。皇帝是想要让他尚长乐公主,以固恩宠……”
“看来,张德诸等,亦是李氏爪牙。此次应杜克明之召,而填两京,其势之强,未见其末。如今皇帝又未诘难,更是坐实彼等干系。”
五姓精英们猜测,张德和他的小伙伴们,应该是李皇帝的爪牙。要不然怎么会杜总统说要为国捐精,华润号和一干战略伙伴,就开始撸呢?这事儿不简单……
而老张也是冤的很,他跟李皇帝能有啥关系?要不是张叔叔实在是把持不住,一夜鱼龙舞变成一夜毒龙舞,他们这帮姓张的,至于这么苦逼纠结?
至于李丽志,老张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表妹的洪七,小时候可能没见过。虽说东关窑场成了表妹的“汤沐邑”,可老张知道,表妹是被他这个假冒伪劣洪七给坑了。
唉……作为一条工科狗,在小霸王学习机和美丽动人的表妹之间,老张也只能选择小霸王学习机,这是本能,无解。
五姓一招不成,顿时安生了好一阵子。不过杜天王也好,还是说老张也罢,都很清楚,眼下五姓没有什么“失义”的地方,不借机秀肌肉,根本说不过去。
于是两京学社书院在狂喷“义利之辨”的时候,人手充足的山东士族,绝对给李董来个大礼包。
然后就笑呵呵地问李董“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种简单的快感,最是容易让人满足。
杜总统一瞧这节奏,就写了几封信给五姓,尤其是刚刚被剁了一个嫡系子弟脑袋的博陵崔氏,信很直白:你们可千万别哄抬物价啊。
五姓呵呵一笑:“那不能。”
然后就是一声“走你”,突然山东就是夏粮好像要绝收了……百年不遇的旱情样子。
听说这个事情的李董,在太极脸色当时就黑了,然后对内侍道:“派人去直隶近畿告诉杜如晦,朕要看到山东人的脑袋!”
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
“大騩山的泥腿子是要有些胆气啊。”
手中攥着一只江南紫砂壶,撲头镶着一颗且末白玉,指头白的和女郎也似,甚至还带着些许润红,若非美髯飘飘,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个几近知天命年纪的中年男子。
“郎君,索水那边……”
“荥阳郑氏不过是犬豚之流,郑穗本堂堂一州之长,却也做些卖女求荣的勾当。也配同我崔氏并称。”言罢,这中年男子将手中紫砂壶放下,感慨一声,“大騩山的茶,倒也别有风味,好茶啊。”
“郎君说的是呢,这大騩山的茶确实不错。”
“所以啊,大騩山得种茶,怎能种地呢?嵩山不也种地?也没见种茶么。”
他说着,更是笑道,“九兄在登封可比我……痛快多了。琅琊王氏在郁洲有船有码头有人有门路,帮我卖些茶叶,算得了什么?只这些大騩山的泥腿子,硬要攀扯甚么崔氏同门,啧,他们也配姓崔?”
“那……郎君,这些洧水崔……洧水农户,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
他眉头一挑,看着打问的仆人。
这仆人一见这眉目,连忙道:“小的知晓,郎君放心就是。”
“嗯。”
大户真正可怖的地方,不在于其人其地,而在于其宗法。皇权当真不下乡么?只是这乡野之间,宛若林立分封的“诸侯”,“诸侯”们有着自己的“土皇权”,来管理着乡野的秩序、道德、生存、繁衍……
大宗和小宗,嫡出和庶出,大姓和小姓,主家和奴婢……以及这些人的后代,这些人的配偶,这些人后代的后代,这些人后代的后代的配偶,都像是蚁群一样,分工明确无比。
嫡系本家,资源最多实力最强,它们就是蚁后,而小宗庶出以及家生子,就是兵蚁,需要它们唱黑脸露出尖锐的爪牙,要顶住外部压力的同时,更要镇压那些“工蚁”们的不服。
而“工蚁”们悲惨的地方不在于他们如何的弱势如何的无助,他们不仅仅是人身自由被控制在了“兵蚁”及“蚁后”手中,他们的思想、知识,都被“蚁后”用诸如“传承”“同族”“法度”等等玩意儿控制着。
人们羡慕五姓七望,那么,人们羡慕五姓七望的一切吗?会有荥阳郑氏的人,去羡慕清河崔氏的一个本家老仆吗?还是说,会有李唐宗室,会以娶上一个清河崔氏庶出之女而眉飞色舞?
这大抵是传奇一般的故事,总归是不会那么令人愉快的。
世上的“聪明人”,总以为自己会成为名门望族的长子嫡孙,亦或是自命不凡到认为可以娶上一个世家嫡女,否则不足以形容其万一智慧,不足以为“道德”“传统”大为称赞。
倘若位列宰辅,再去寻个崔氏庶出的女郎,女郎的生母更是个卑贱奴婢,那末,这个宰辅还会洋洋自得,与同僚前面有得色?
娶妻当娶五姓女,这从来不是说那些为五姓默默做“工蚁”的吧。
和这些“高贵”无比的五姓七望相比,老张还是觉得荆襄大地上的楚人,要可爱一些。
至少,老张这个沔州长史在汉阳城的乡野,还是有威望的,也不至于地方豪门要靠“家法”来弄死一个婢女所出子弟的时候,他这个长史说话没有族长放的屁管用。
作为江水张氏南宗的宗长,张德在芙蓉城老家,在籍之人,有名有姓的,占整个张氏总人口,也不过才四成不到,也就是说,剩下的那些,要么不在籍,要么……等同奴隶。
因为张德的存在,这些原本的“牲口”,终究是在张氏内部重重阻挠之下,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张五六”“张初四”“张十七”……而是在江阴县的县衙,那个管着人口花名册的官僚那里,成了货真价实的丁口,只是没办法和李唐建国时候那般,直接弄上百十来亩永业田。
张德为什么要小霸王学习机?因为用小霸王学习机学习的时候,不用管自己是不是长子嫡孙,更不用管这个月要不要回去帮爷娘收粮食。
所以,老张觉得自己的穿越重生技术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做到了和绝大多数“聪明人”想的那样,成了“蚁后”“兵蚁”的一份子,而不是“工蚁”。
但是,老张有时候也会想,作为一条工科狗,他要是没有成为江水张氏南宗的扛把子,而是江水张氏南宗扛包的,那末,作为一只“工蚁”,在这“大治”的时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