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把攥着衣衫要讹人呢?

    所以,通常情况下,肯定是找房谋杜断。

    再说了,房谋杜断牛逼啊,给力啊,皇帝面前有面子啊。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杜天王笑呵呵地点头答应,说老夫一定会好好劝劝皇帝的。

    于是第二天广大官僚同胞们都美滋滋地等着一起捞外快,眼见着房乔先出来亮个相,说这养济院应该要搞,不过嘛,得朝廷牵头,得朝廷监督,怎么能让民间这么跳呢?万一那些山东人表面搞慈善,暗地里搞分裂,那上哪儿说理去?

    重臣们一听,房相说的对。

    房相亮了相,就到了杜相。

    一般来说这情况就该捋顺了皇帝的毛,然后给点山东人甜枣,给长安的小弟们一罐蜜糖,大差不差就过去了。

    要不是杜天王直接来一句“臣奏请长孙无忌为中书令”,美滋滋的重臣们差点就信了!

    这不科学啊!这不能够啊!太突然了啊老杜!

    烟嗓摇滚就是牛,你们这帮玩乐队的懂个卵。

    杜天王从来不唱娘炮歌!

    玩的就是刺激!

    于是在大家都以为今天玩的是跑得快时候,杜天王说老子玩的是四人斗地主,就是炸弹多!

    于是杜天王接着又来一句“臣以为东都可为基业,河南府及陕、汝、怀、滑、汴、许、陈、豫为屏障,此连接关西山东之地,可直接隶属政府……”,总之一句话,这些地盘,就不用山东人操心了,俺们总公司直接管理,委派得力干将前去盯着。

    一个三。

    炸。

    要不起。

    炸。

    要不起。

    炸。

    要不起。

    炸。

    你特么会不会玩牌?!

    重臣们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不仅仅是重臣们一脸的懵逼,连老哥们儿房玄龄都是一脸的懵逼,心中不由得一阵心惊胆颤:老铁,你玩的是啥啊。

    至于本以为自己已经得到消息的长孙无忌,还悠哉哉地觉得今天自己上位那可是大新闻,得请客,得铺张,得浪费。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和杜如晦后续扔出来的议题一比,他这再就业算个篮子。

    在一阵眩晕的恍惚过后,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立刻觉得这不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们看老板的表现。

    然后一双双目光看过去,就见李董嘴角一抽,分明就是一个意思:看老子干嘛?老子也不知道这货怎么突然抽风啊。

    但是,不管杜天王唱的是农村重金属海派情歌,亦或是弗林国美声唱法二人转,都改变不了一个事情,这议题,它有搞头。

    年初搞的议案,是设布政使这个临时衙门,主要是放在边疆区和发达区。临时性的差遣,能不能落实,最后成为惯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博弈的事情。

    但对杜天王来说,他都死过一回了,还玩这套路干个鸟,直接来点实惠的!

    河南道最精华的地方,无非就两头。一个是河南府,一个是登莱地区。

    现在河南府拎出来,再把周围有钱任性的州县囊括进来,搞成直接隶属中央,这得让多少岗位升半级?

    光退休后的福利待遇,那就不一样吧。

    就说这洛阳吧,以前和郑州也就是半级的差距。但现在不一样了,东都啊,那必须得一级半的差距。原先洛阳令算个卵,现在洛阳令怎么也是和长安令一个级别的啊。

    最重要的是,直接隶属中央,那么原先的萝卜坑咱们不管,往后这些萝卜坑怎么填谁来填,就真不一定要跟地方土豪打太多的商量。

    级别不一样。

    就这档次,首先吏部书甭管是不是智障,也得给小弟们谋出路,不然玩个鸟。于是侯君集虽然不知道杜如晦安的什么心,上来就一句:炸的好……不是,阿杜说的对!

    懵逼的长孙无忌阴人无数,但这一回他感觉上了贼船,杜如晦这王八蛋让他上位,根本就是捆绑py的意思啊。他要是不支持老杜,搞不好前一个议案直接就否认,也就是中书令这个岗位别想了。

    简单点说,想要长孙无忌再就业,这事儿特么就是捆绑过关的。要过一起过,要不过就一起不过,反正没得选。

    至于说长孙无忌玩什么“我就看看我不说话”,对不起,杜天王身后也是有一帮小弟的,今天老大扶你一把上位,你不表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勿谓言之不预哦。

    捏着鼻子,老阴货一副菊花被爆的憋屈模样,然后忍着恶心表示阿杜唱的好听,很有“备胎歌王”的风范,老子喜欢,老子爱听。

    出奇的是,一向不发表任何看法,成天在家里修仙修佛修畜生的李靖,他幽幽地来了一句“我反对”。

    “反对无效!”

    李董看也不看他,上去就是一耳光,然后轻咳一声:“今时山东举人为天下之最,河南府乃中原腹心,中国直统,诚乃此一时彼一时……”

    总之李董就一个意思:谁要是说阿杜的歌不好听,谁就是音盲智障败坏份子,人人得而诛之。

    收到!

    老李家的一票乡党立刻出来捧场,说这议题它科学,它合理,它满满的人情味,它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深刻思想……

    一干重臣一脸懵逼:啥?这特么都说了啥?每个字我都懂,可连在一起怎么就不理解意思了呢?

    李董权衡过了,他脑子里闪过的念头非常多,但权衡利弊是最快的。这时候不能拖,得快刀斩乱麻。

    重点不在于河南府是不是要直接控制,而是前一个,前一个炸弹才是最最重要的。他的大舅哥,终于可以再就业,终于不是下岗待业中老年。

    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过反应过来的重臣们也没二话,纷纷表示,这事儿得用科学发展观来看,长孙无忌英俊潇洒颜值高,但中书令这差事,要不咱们算暂代?

    李董想了想,同意了。

    不过内心他很高兴,给杜天王抛了个小眼神,杜如晦直接当没看见。

    散会之后,廊下用餐,杜天王一手拎着鸡腿,一手攥着筷子,心中琢磨着无数个想法,却没有半点心思表露出来,任谁看过去,都觉得这气度,就一个字:**!

    作为一个胖子,李靖盘膝在软垫上,廊下食他最喜欢登州海鲜饭,里面放了芋头丁,还有胡萝卜,撒一点点胡椒,那滋味,一边吃一边斩首他兄弟,他都不心疼。

    不过在大家不经意间,李天王偷偷地在餐盘处用食指轻轻地点了几下,而杜如晦面不改色,同样在黄瓜蛋花汤的汤碗出,用食指点了几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过多久,这次杜天王的突然间歇性精神病发作,让山东人虎躯一震,纷纷表示这都是什么鬼?这是乱政,这是胡搞,这是本本主义,这是教条主义……

    然而当山东的消息传达到长安后,朝会又一次被杜天王的炸弹炸的七荤八素,连李董都不知道这老伙计是要自灭满门还是灭别人满门。

    因为杜天王上来就说了。

    “臣自请署理河南府及诸州政事。”

    杜天王其实当年在江湖上有个诨号,叫杜斩仙,只是他从来没有和别人提起过。

    大朝会变成了大酒会,而杜斩仙端起一只酒缸,很是风轻云淡地对众位豪杰英雄说道:诸位请了,你们随意,我干了。

    然后一缸酒吸了个干净。

    当老张听说这事儿的时候,他觉得杜天王当年混江湖,一定是路过牛家村收了个徒弟,然后跑去了江南七金刚拼酒,最后呵呵一笑,深藏功与名。

    内功深厚就是牛逼啊。

    又一次鸡飞狗跳,但这回宰辅们有经验。魏征想了想,表示这事儿可以搞,我拟个章程,交给中书省再琢磨琢磨。

    检校中书令的老阴货心说那不能,阿杜的歌最好听,说不好听的都是瞎子!

    他骄傲,且坚决。

    一副“我是阿杜脑残粉”的模样,这让房玄龄有点施展不开,弱弱地抬头问了一句老板:咱们就这样给分公司下达指示?

    要说英明果决,还得数公司大领导。

    李董当机立断,批复:同意。

    这里头水很深,杜天王等于说自请跳出中枢,不做宰辅。而是跑出去给李皇帝背锅,还得给李皇帝“开疆拓土”,一个不小心,杜天王被山东人玩死都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正所谓“千金买马骨”,李皇帝也不会吝啬这一点半点,表示杜天王“总统东都近畿诸州府政事”是委屈了。

    然而远在沔州组织人手教广大农民兄弟怎么用竹子编黄鳝笼子的张德,一脸懵逼地看着邸报:“这特么都是什么鬼?老子以后见了杜天王,难道喊杜总统?”

第五十三章 杜斩仙() 


    和当年张公谨一票老铁送他上路不同,杜天王是个自带干粮的好汉,怀里揣着一票任命书,他得最后彰显一下书省的霸气威武。

    至于书仆射这玩意,早特么不想干了。

    “大人……你这去东都,也太寒酸了一些吧?”

    杜二郎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堂堂宰辅之家,怎么弄的跟难民似的。

    然而杜天王懒得和这个傻叉儿子废话,眼皮都没有抬:“滚。”

    “哦。”

    搭乘京洛板轨,车厢内还装着家当,以及一些有的没的。一路上风景宜人,偶尔能遇到一些跑来偷板轨的乡民,接着就是京洛板轨的驿卒拎着砍刀追杀这些乡民。

    “入你娘的,老子拿根木头,追你老子五里路,这木头是黄金打的?”

    “打你娘的!”

    驿卒们懒得废话,上来就是一刀,剁死了那个乡民,像拖死狗一样,拖到了珊珊来迟的骡子身上。接着就是统军府的记室跑来记录一下,又叫上了地方主官的幕僚,确认了这次不是杀良冒功,更不是公报私仇。

    明知道要死人但还是忍不住要偷板轨的乡民每个月都有,对这些忍不住的乡民们而言,被逮住那是命不好,跑脱了,那不就是白捡一块好料?再说了,有的板轨上面,还嵌着铁皮呢。

    杜天王一家子远远地看着这奇葩的画面,杜二郎差点把早饭吐出来,然而杜如晦却很淡定地掏出了一块烤馒头片,一边吃一边琢磨着。

    他把长孙无忌顶上去,自己又放弃了书仆射这个位子,还离开了京城,等于空出了一个顶级巨头的交椅。这背后,将会是数以百计的官帽子在漂浮。

    换来的,是皇帝以官方名义,给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至于“总统河南府诸州政事”,就是个称呼,改成河南道行军大总管,那就清晰明了。

    唯一不同的是,他杜如晦这次不是去出谋划策打仗,而是和人斗心眼。

    房玄龄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死过一回的杜如晦,和大多数贞观名臣有点不一样。

    “二郎,帮老夫磨墨。”

    “啊?哦。”

    杜荷虽然不是低能儿,但并不比低能儿强多少,他是毫无头绪的。

    一边磨墨一边看自家老爹在思考人生,忍不住又问道:“大人,这是要写信?”

    杜如晦理都没理他,打了腹稿,然后开始奋笔疾书。

    没过多久,杜天王吹干墨汁,将一页纸折好,然后敲了敲车厢的前车门。

    “杜公,有甚么吩咐?”

    车把式一旁,还坐着个戴特殊帽子的汉子,年过不惑的模样,帽子是顺丰号的专用帽子。

    “发到汉阳。”

    “是,杜公。”

    没有废话,将信笺收好,盖上一个章,又选了几个特殊的大信封,将杜如晦的信笺二次装好。印泥、蜡封、私章、签名……一应俱全。

    熟练的手法让一旁打望的杜荷看的目瞪口呆,他还是头一回见过这样寄信。

    给杜如晦留了一张油印纸垫底的副本,这汉子到了下一站补给站,直接下了马车,和站台交接之后,又重新上来一个汉子。

    两日后,杜如晦马不停蹄直接上岗,也不曾摆什么酒宴。而张德远在汉阳,却知道这一回杜如晦玩的有点大。

    “杜总统这是要逆天啊。”

    这事儿老张没敢和老李扯,怕老李吓着。

    不过很快老李也收到了消息,浑身抽搐地到了他眼门前:“操之,克明公这是要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

    李德胜的声调拔高了几十个分贝,“杜如晦第一天抵达洛阳,就开始推行‘王学’,而且要在河南府及陕、汝诸州征商税,他这是要寻死吗?”

    “这……我真的不知道啊。”

    老李横了张德一眼,“这直隶近畿道的事体,你当真一无所知?”

    张德摇头摇的飞快:“不知道。”

    杜天王不管什么时候,脑袋上肯定要挂个类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玩意儿,当然如果挂个“苦逼歌王”的玩意儿,大概也是一个效果。

    不过作为“总统直隶近畿”的大佬,杜如晦上岗的第一天,就把洛阳的世家代表召集起来,就说了一句话:老夫这次来呢,就是想跟你们借点钱花花。

    当时就把一票山东士族给震住了,毕竟,当一个人所共知的君子玩不要脸,这肯定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效果。

    因为是新式单位,那么不能够用旧例,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杜天王对这句屁话是不感兴趣的,他想的是“摸着黑鱼过河”或者“摸着黄鳝过河”,最次也是“摸着女郎过河”,石头有个卵用。

    摸着啥过河是因为看不清,不知道前途风险,但对老杜来说,这特么有啥风险?风险都是老子亲手弄出来的,老子会不知道?

    没过多久,一票山东士族的代表纷纷表示你这是作死,你这是“与民争利”,你这是“自绝于人民”,你这是“反对建国纲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杜天王当时就掏出一封圣旨,这玩意儿没卵用,就是放衙门里头供着,表示老子来洛阳,那是带着皇命的。

    虽说杜如晦对皇命也是无所谓的态度,李皇帝的态度在他这里也不值钱,不过对山东士族们而言,当看到那封圣旨的时候,就一致认为,这是皇帝要不要脸了。

    而杜如晦,这个以往的谦谦君子,他为什么这时候就疯了呢?那是因为他要给皇帝背黑锅。

    不过高手过招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过后,杜总统以“总统直隶近畿”的名义,先是让中央传达决策的阴阳人死太监跑去河南府及各州县,把中央的决议先宣告一遍。

    做完之后,杜总统立刻拿出足够多的人手,却接管河南府及各州县的政府运作。为什么他有足够多的人手?因为他是四大天王之一,因为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货欠他人情,因为房玄龄这个书省的一霸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卖他面子,因为李靖这个修仙修神修畜生的胖子跟他“勾搭成奸”……

    更因为,侯君集这个瘪三,眼下必须有点作为。

    人事任命的效率,因为京洛板轨因为京洛弛道,短短五日,就将以往两个月的事情全部交割干净。

    接着杜天王又一次找来了那些山东士族的代表:同志们,祖国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的钱袋,你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

    本来有钱有粮有人的地方豪门琢磨着你有种把我们一网打尽试试?借你俩胆!

    于是这些盘踞洛阳的代表们,纷纷“圣雄”附体,非暴力不合作的模样特别的神圣可亲。

    杜总统一看,既然你们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那么就别怪老夫用暴力合作的方式。

    半个内,“直隶近畿”那些黑心商户全部被查抄,这些黑心商户不但把掺了黄沙的粮食运到西域,据说有的粮食还是发霉的,二次西征的时候,有些唐军袍泽,就是吃了这样的军粮,浑身难受,拉了肚子。

    山东士族纷纷表示:这种把戏就别玩了吧,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你玩阴的,我们也可以啊。

    杜总统冷冷一笑:老夫会和你们玩阴的?老夫有证据,而且是身处名门的证据,铁证如山!

    五姓七望这个级别的代表又是不屑,不是我们五姓七望出来的,都没有说服力。

    这时候,直隶近畿总统府传来一个消息,作证的人姓崔,仿佛有人叫他崔季修……

    博陵崔氏的人当时就尿了:纳尼?!这不可能!

    你们要的铁证如山!

    杜天王简直爽死,上去就是一耳光,接着博陵崔氏在洛阳的所有商铺全被查抄。不但查抄,杜天王还专门留了门路让他们去长安告状。

    作为四大天王,杜如晦不是不知道五姓七望同气连枝,也不是不知道不可能一口气直接把他们打死。但是摁住博陵崔氏往死里整,这是毫无压力的事情。

    而且作为直隶近畿总统才两个月,难道就因为他的突然爆发,皇帝就说你给朕下去?

    这不可能!侮辱杜如晦不算什么,但侮辱宰辅,李皇帝怼一下裴寂这种类型的还行,到了房谋杜断,那是新贵中流砥柱,两个月除职,想也别想。

    可以这么说,就算皇帝要让杜如晦下台,最少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情。可这半年中,杜如晦拎着砍刀随便砍,皇帝必须给他背书,中央必须给予支持,这是天理!

    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皇帝也不知道,但是皇帝觉得爽,虽然皇帝觉得也有点小怕,但还是觉得爽。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要不是顾忌太多……

    有些事情,死过一回的杜如晦看的比皇帝多,也看的远。皇帝以为自己手中的智力资源还不够丰富,以为自己夹带中的英雄豪杰还很少,还不足以和五姓七望相提并论。

    以前或许是,但现在,在贞观十二年,这是不一样的。

    杜如晦在大儿子杜构的官场生涯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当剥离了那些传统的官僚、走狗、胥吏……登莱官场系统依然是稳定的,因为这个官场和河南道完全不搭界,他们背靠东海,背靠大船,背靠华润系。

    有了那些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码头仓储管理人员、新式出纳、测绘员、物流行、新式农事等等,登莱才能维持如此高的油水,如此丰富的回报。

    皇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办法用这些人才。

    但对杜总统来说,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