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文精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又有 
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 
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 页面 62…

                              通州海门兴利记 

     余读豳诗,“以其父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嗟乎!豳之人帅其家 
人戮力以听吏,吏推其意以相民,何其至也。夫喜者非自外至,乃其中心固 
有以然也。既叹其吏之能民,又思其君之所以待吏,则亦欲善之心出于至诚 
而已,盖不独法度有以驱之也。以赏罚用天下,而先王之俗废。有士于此, 
能以豳之吏自为,而不苟于其民,岂非所谓有志者邪? 
     以余所闻,吴兴沈君兴宗海门之政,可谓有志矣。既堤 
     北海七十里以除水患,遂大浚渠川,酾取江南,以灌义宁等数乡之田。 
方是时,民之垫于海,呻吟者相属。君至,则宽禁缓求,以集流亡。少焉, 
诱起之以就功,莫不蹶蹶然奋其惫而来也。由是观之,苟诚爱民而有以利之, 
虽创残穷敝之余,可勉而用也,况于力足者乎? 
     兴宗好学知方,竟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抑可 
以观其志矣。而论者或以一邑之善不足书文,今天下之邑多矣,其能有以遗 
其民而不愧于豳之吏者,果多乎?不多,则予不欲使其无传也。 
     至和元年六月六日,临川王某记。 

… 页面 63…

                                鄞县经游记 

     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至万灵乡之左界,宿 
慈福院。戊寅,升鸡山,观丛涫烊胗跎剑薰憷拢瓴恢埂P了龋
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癸未, 
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嵓之开善院,遂宿。甲申,游天童山,宿 
景德寺。质明,与其长老瑞新上石望玲陇岩,须猿吟者久之,而还食寺之西 
堂,遂行,至东吴,具舟以西。质明,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庄,过 
五峰,行十里许,复以西,至小溪以夜中。质明,观新渠及洪水湾,还食普 
宁。日下昃,如林村。夜未中,至资寿院。质明,戒桃源、清道二乡之民以 
其事。 
     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孚事,而余遂归云。 

… 页面 64…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 

     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 
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 
而视后,则榛棘出人,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 
其成也,不以私吾后,必求时之能行吾道者付之。愿记以示后之人,使不得 
私焉。”当是时,礼方丐食饮以卒日,视其居枵然。余特戏曰:“姑成之, 
吾记无难者。”后四年来,曰:“昔之所欲为,凡百二十楹,赖州人蒋氏之 
力,既皆成,盍有述焉?”噫!何其能也? 
     盖慧礼者,予知之,其行谨洁,学博而才敏,而又卒之以不私,宜成此 
不难也。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盖其 
学者之材,亦多有以动世耳。今夫衣冠而学者,必曰自孔氏。孔氏之道易行 
也,非有苦身 窘形,离性禁欲,若彼之难也。而士之行可一乡、才足一官 
者常少;而浮图之寺庙被四海,则彼其所谓材者,宁独礼耶?以彼其材,由 
此之道,去至难而就甚易,宜其能也。呜呼!失之此而彼得焉,其有以也夫! 

… 页面 65…

                           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 

     道之不一久矣,人善其所见,以为教于天下,而传之后世。后世学者或 
徇乎身之所然,或诱乎世之所趋,或得乎心之所好,于是圣人之大体,分裂 
而为八九。博闻该见有志之士,补苴调胹,冀以就完而力不足,又无可为之 
地,故终不得。 
     盖有见于无思无为,退藏于密,寂然不动者,中国之老、庄,西域之佛 
也。既以此为教于天下而传后世,故为其徒者,多宽平不忮,质静而无求, 
不忮似仁,无求似义。当士之夸漫盗夺,有己而无求者多于世,则超然高蹈, 
其为有似乎吾之仁义者,岂非所谓贤于彼,而可与言者邪?若遇之瑞新、闽 
之怀琏,皆今之为佛而超然,吾所谓贤而与之游者也。此二人者,既以其所 
学自脱于世之淫浊,而又皆有聪明辩智之才,故吾乐以其所得者间语焉,与 
之游,忘日月之多也。 
     琏尝谓余曰:“吾徒有善因者,得屋于涟水之城域中,而得吾所谓经者 
五千四十八卷于京师,归市匦而藏诸屋,将求能文者为之书其经藏者之岁时, 
而以子之爱我也,故使其徒来属,能为我强记之乎?”善因者,盖常为屋于 
涟水之城中,而因瑞新以求予记其岁时,予辞而不许者也。于是问其藏经之 
日,某年月日也。夫以二人者与余游,而善因属我之勤,岂有它哉?其不可 
以终辞,乃为之书,而并告之所以书之意,使馋诸石。 

… 页面 66…

                         大中祥符观新修九曜阁记 

     安石自扬州归,与叔父会京师。叔父曰:“大中祥符观所谓九曜者,道 
士丁用平募民钱为堂疱庑,已又为阁,置九曜象其下,从吾乞汝文,记其年 
时,汝为之。” 
     临川之城中,东有大丘,左溪水,水南出而北并于江。城之东,以溪为 
隍,吾庐当丘上,自北折而东百步,为祥符观。观岸溪水,东南之山不奄乎 
人家者,可望也。安石少时固尝从长者游而乐之,以为溪山之佳,虽异州, 
乐也,况吾父母之州,而又去吾庐为之近者邪!虽其身去为吏,独其心不须 
臾去也。今道士又新其居,以壮观游,阁焉,使游者得以穷登望之胜,使可 
望者不唯东南而已,岂不重可乐邪?道士之所为,几吾之所乐,而命某文, 
又叔父也,即欲已,得邪?惜乎安得与州之君子者游焉,以忘吾忧而尉吾思 
邪?阁成之日,某年月日也。 

… 页面 67…

                                伍子胥庙记 

     予观子胥出死亡逋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 
执耻雪,名震天下,岂不壮哉!及其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谏于 
所事,此其志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孔子论古之士大夫,若管夷吾、 
臧武仲之属,苟志于善而有补于当世者,咸不废也。然则子胥之义又曷可少 
耶? 
     康定二年,予过所谓胥山者,周行庙庭,叹吴亡千有余年。事之兴坏废 
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 
亦子胥之节有以动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后九年,乐安蒋公为杭使,其州 
人力而新之,余与为铭也。 
     烈烈子胥,发节穷逋。遂为册巨,奋不图躯。谏合谋行,隆隆之吴。厥 
废不遂,邑都俄墟。以智死昏,忠则有余。胥山之巅,殿屋渠渠。千载之词, 
如祠之初。孰作新之,民劝而趋。维忠肆怀,维孝肆孚。我铭祠庭,示后不 
诬。 

… 页面 68…

                                送胡叔才序 

     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 
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邑豪以为 
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己然,虽胡氏亦然。 
     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既壮可以游, 
资而遣之,无所靳。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邑人之訾者半,窃笑 
者半。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 
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遂能覣然为 
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 
     不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言父母之思,而渐其邑人,不能归。予曰:“归 
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弸于中,而襮之以艺,虽无 
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子之亲,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可谓不贤乎? 
或訾或笑而终不悔,不贤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殆不其然;然 
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窃笑者,固庸者尔,岂子所宜 
惭哉?姑持予言以归,为父母寿,其亦喜无量,于子何如?”因释然寤,治 
装而归。 
     予即书其所以为父母寿者送之云。 

… 页面 69…

                                送孙正之序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 
道在焉尔。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 
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 
不然者,孟柯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 
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 
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峩如,大裙襜如,坐 
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之心为心者,果异众人乎? 
     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 
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 
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以正之之不已,而不至焉, 
予未之信也。一日得志于吾君,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予亦未之信也。 
     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予欲默,安得 
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送之云尔。 

… 页面 70…

                                送陈升之序 

     今世所谓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作而任大臣之 
事,则上下一失望,何哉?人之材有大小,而志有远近也。彼其任者小而责 
之近,则煦煦然仁而有余于仁矣,孑孑然义而有余于义矣。人见其仁义有余 
也,则曰:是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大任将有大此者。然上下竢之云尔,然后 
作而任大臣之事。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 
孑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 
     岂惟失望哉?后日诚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实烝然于上,上必惩前日之所 
竢而逆疑焉;暴于下,下心惩前日之所竢而逆疑焉。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 
之事者而莫之或任。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此前日之所竢惩之矣。噫!圣人 
谓知人难,君子恶名之溢于实为此。难则奈何?亦精之而已矣。恶之则奈何? 
亦充之而已矣。知难而不能精之,恶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哉! 
     予在扬州,朝之人过焉者,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 
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复几何时乃一见之也。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 
有时矣。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 

… 页面 71…

                                张刑部诗序 

     刑部张君诗若干篇,明而不华,喜讽道而不刻切,其唐人善诗者之徒欤? 
君并杨、刘生,杨、刘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源,靡靡然穷日力以摹 
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其属情藉事,不可考据也。方 
此时,自守不污者少矣。君诗独不然,其自守不污者邪。 
     子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观君之志,然则其行亦自守不污者邪, 
岂惟其言而已! 
     畀予诗而请序者,君之子彦博也。彦博字文叔,为抚州司马,还自扬州 
识之,日与之接云。 
     庆历三年八月序。 

… 页面 72…

                                杨乐道集序 

公以嘉祐七年四月某日甲子卒官。而外姻开封府推官尚书度支员外郎中山李 
寿朋廷老,治其稿为二十卷。 
     公讳畋,字乐道,世家新秦。其先人以忠力智谋为将帅,名闻天下。至 
公始折节读书,用进士起家。尝提点荆湖北路刑狱,数自击叛蛮有功,得士 
卒心,故侬智高反时,自丧服中特起之往击。其后为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 
侍读、知制诰,数以言事有直名,故迁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又数言事, 
于大臣无所顾望,其所言有人所不能言者。故其卒,天子录其忠,赙赐之加 
等;而士大夫知公者,为朝廷惜也。 
     公所为文,庄厉谨洁,类为其人。而尤好诗,其词平易不迫,而能自道 
其意。读其书,咏其诗,视其平生之大节如此。嗟乎!盖所谓善人之好学而 
能言者也。 

… 页面 73…

                                 灵谷诗序 

     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龙蛇之神,虎豹、翚翟之文章, 
璆柟、豫章、竹箭之材,皆自山出。而神林、鬼冢、魑魅之穴,与夫仙人、 
释子、恢谲之观,咸付托焉。至其淑灵和清之气,盘礴委积于天地之间,万 
物之所不能得者,乃属之于人,而处士君实生其阯。 
     君姓吴氏,家于山阯。豪杰之望,临吾一州者,盖五六世,而后处士君 
出焉。其行,孝悌忠信;其能,以文学知名于时。惜乎其老矣,不得与夫虎 
豹、翚翟之文章、璆柟、豫章、竹箭之材俱出,而为用于天下。顾藏其神奇, 
而与龙蛇杂此土以处也。 
     然君浩然有以自养,遨游于山川之间,啸歌讴吟,以寓其所好,而终身 
乐之不厌,而有诗数百篇,传诵于闾里。他日,出其《灵谷》三十二篇,以 
属其甥曰:“为我读而序之。”唯君之所得,盖有伏而不见者,岂特尽于此 
诗而已!虽然,观其刻万物,而接之以藻缋,非夫诗人之巧者,亦孰能至 
于此? 

… 页面 74…

                               老杜诗后集序 

     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其辞所从出,一莫知穷极,而病未能学 
也。世所传已多,计尚有遗落,思得其完而观之。然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 
人之所能为,而为之者,惟其甫也,辄能辨之。 
     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余篇。观之,予知非人之所 
能为,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 
     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呜呼!诗其难惟 
有甫哉?自《洗兵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发焉。 
     皇祐壬辰五月日,临川王某序。 

… 页面 75…

                                  周礼义序 

     士弊于俗学久矣,圣上闵焉,以经术造之,乃集儒臣,训释厥旨,将播 
之学校,而臣安石实董 《周官》。 
     惟道之在政事,其贵贱有位,其先后有序,其多寡有数,其迟数有时。 
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莫盛乎 
成周之时;其法可施于后世,其文有见于载籍,莫具乎《周官》之书。盖其 
因习以崇之,赓续以终之,至于后世,无以复加。则岂特文、周公之力哉! 
犹四时之运,阴阳积而成寒暑,非一日也。 
     自周之衰,以至于今,历岁千数百矣。太平之遗迹,扫荡几尽,学者所 
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也,乃欲训而发之,臣诚不自揆,然知其难也。以训 
而发之之为难,则又以知夫立政造事追而复之之为难。然窃观圣上,致法就 
功,取成于心,训迪在位,有冯有翼,孋孋乎向六服承德之世矣。以所观乎 
今,考所学乎古,所谓见而知之者,臣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故遂冒昧 
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 
     谨列其书,为二十有二卷,凡十余万言。上之御府,副在有司,以待制 
诏颁焉。谨序。 

… 页面 76…

                                石仲卿字序 

     子生而父名之,以别于人云尔;冠而字,成人之道也。奚而为成人之道 
也?成人则贵其所以成人而不敢名人,于是乎命以字之。字之为有可贵焉, 
孔子作《春秋》,记人之行事,或名之,或字之,皆因其行事之善恶而贵贱 
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字而不名者,十二人而已。人有可贵而不失其所以 
贵,乃尔其少也! 
     闽人石仲卿来请字,予以子正字之,附其名之义而为之云尔。子正于进 
士中名知经,往往脱传注而得经所以云之意。接之久,未见其行已有阙也, 
庶几不失其所以贵者欤。 

… 页面 77…

                              蔡范颍州仲淹文 

     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明肃之盛,身危志殖。瑶 
华失位,又随以斥。治功亟闻,尹帝之都。闭奸兴良,稚子歌呼。赫赫之家, 
万首俯趋。独绳其私,以走江湖。士争留公,蹈祸不慄。有危其辞,谒与俱 
出。风俗之衰,骇正怡邪。蹇蹇我初,人以疑嗟。力行不回,慕者兴起。儒 
     先酋酋,以节相侈。 
     公之在贬,愈勇为忠。稽前引古,谊不营躬,外更三州,施有余泽。如 
酾河江,以灌寻尺。宿赃自解,不以刑加。猾盗涵仁,终老无邪。讲艺弦歌, 
慕来千里。沟川障泽,田桑有喜。 
     戎孽猘狂,敢我疆。铸印刻符,公屏一方。取将于伍,后常名显。收 
士至佐,维邦之颜。声之所加,虏不敢濒。以其余威,走敌完邻。昔也始至, 
疮痍满道。药之养之,内外完好。既其无为,饮酒笑歌。百城宴眠,吏士委 
蛇。 
     上嘉曰材,以副枢密。稽首辞让,至于六七。遂参宰相,厘我典常。扶 
贤赞杰,乱冗除荒。官更于朝,士变于乡。百治俱修,偷堕勉强。彼阏不遂, 
归侍帝侧。卒屏于外,身屯道塞。谓宜考老,尚有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