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允让急道:“有没有嘛?”
最后,还是司琴从床边取出一只紫竹箫。
这只箫与古筝正是相得益彰,斑驳间光泽闪耀,绝对也不是凡品。
赵允让接过紫竹箫,轻轻放在口边一吹,一股悠扬的曲调响起。
由此可见,学会一样乐器,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这不,隔着上千年,还能泡妞撩妹。
当初喜欢春江花月夜喜欢得走火入魔,吹了几年,这曲子勉强进入了专业级的水平。
“不知道小王爷准备演奏什么曲目?”
“我准备和姑娘合奏一曲——春江花月夜!”
司琴修眉微蹙:“没有听人说过!”
赵允让随手取出一张曲谱,这可是宫商角徵羽版的,直接扔在了司琴地怀里。
司琴就是一怔,拿起来手指灵动地弹了几下,急切道:“这是什么曲子?”
赵允让哈哈一笑:“愿意与司琴姑娘合奏一曲,这就是春江花月夜!”
司琴拿着曲谱快速浏览了一遍,也没有说话,端坐在古筝前。
素手轻扬,筝声淙淙,箫声悠悠。
一曲春江花月夜奏完,一旁的司书司画司棋都已经沉浸在其中。
司琴也似乎沉浸在了自己的琴声之中,久久没有说话。
赵允让微笑不语,这下该兑现承诺了吧?
司琴仿佛突然醒悟过来,脸微红道:“你想问什么?”
赵允让:“…;…;”
这问不出口啊,要是就两个人还好说,可是旁边还有三个电灯泡呢!
可是看这三女促狭的样子,就知道这绝逼是故意的。
好啊,这是拿着话儿挤兑人啊!
一定得问,当初石磊和徐至诚那都是信誓旦旦:也不用答案,敢问我们就服了你!
问了不死算你赢!
何止是不死,现在简直是座上宾,不过貌似在玩自己啊!
赵允让放下紫竹箫,给我玩阴的——哼哼!
双手一伸,两手五指相对,左右画了一个圆,随后五指对着掐在一起,之后分开往下一滑!
因为是正对这司琴的身体部位比划,这简直就是亵渎!
三女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司琴脸通红,猛然站起,一只脚“啪”地踩在了绣墩上。
赵允让就是一哆嗦,这是要翻脸吗?
就在赵允让一直盯着司琴那只大脚的时候,司琴地双手也伸出来,一阵比划。
等赵允让醒悟过来,司琴都比划完了。
赵允让吐血,这是来玩哑谜的吗?
司画笑出了声:“你也问了,大姐也答了,两清!”
两清你妹啊!
司棋忽然开口道:“你的确是赢了,可是要问大姐的的——呃,隐私,恐怕有些不合适吧?”
“你可知道,在京城里,锦绣阁师傅的眼睛就是尺子,曾经有人出黄金百两请她来找我们姐妹,结果被锦绣阁拒绝!”
“我们也曾经想要让隐居不出的欧阳大娘出手帮忙,盘个发髻,结果也被拒绝!”
“青衣楼在京城中偌大名气,办不来的事情也不是一桩两桩。”
“可是之前未央阁中,一个乡村丫头居然身着锦绣阁的刺绣,头上挽着灵蛇髻,我们姐妹真不知道,小王爷手段竟然如此高明!”
赵允让凛然,这恐怕才是这四人真正的目的,京城中有人想摸自己的底!
“既然你也答了,我也问了,这一篇就算掀过去。”
“至于手段——”赵允让神秘一笑,“无非各取所需,投其所好罢了!”
“那小王爷可知道我们姐妹爱好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呢?”
“这,琴棋书画?”赵允让也觉得有些说不过。
显然不是,这太流于表面了,他直觉不能这么简单。
“来青衣楼的一百个男人,大概就有一百个对我们姐妹有想法,只不过有的想用银子,有的想靠脸,有的想靠才华——”
赵允让嗤之以鼻:“那都是痴心妄想!”
司棋摇头:“其实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做到!”
“呃——”
“富可敌国——我们姐妹下嫁;天下无双,自然也愿意;才高八斗,自然也是愿意的!”
赵允让冷汗直流:人家说的多直白,不是我们清高,是你银子不够,长得不帅,才华太烂!
这才是真正的美人关!
“世上多是种种俗人,我等之风华绝代,自然要嫁给配得上我们姐妹的——”
司琴突然嫣然一笑:“小王爷如果有心,真想知道你想知道的,正月十五,元夕之夜来汴河上找我吧!”
三人惊呼:“姐姐,你不是已经答应了太后——”
司琴眼神忽然变得异常锐利,三人顿时噤声。
赵允让正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个邀请。
突然有人大笑而入:“琴棋书画美人关,小王爷英雄了得,恭喜恭喜。”
来人正是燕昭。
赵允让立刻站起身,笑着迎上。
紧紧抱着燕昭的肩头,狠狠一拳揍在他的肚子上。
结果,就像是打在一块石头上。
特么这小子连腹肌估计都得是八块的。
燕昭浑然不觉得的模样:“看样子,小王爷今天是要留在这青衣楼了?”
赵允让低声骂道:“是你透露的消息吧,小心没有鸽子吃。”
这个威胁果然凑效,燕昭急忙解释:“哪里哪里,我这是太后召见!”
四女凛然,同时望向燕昭。
赵允让突然大笑:“我明白,我明白!佳人有约岂可无信,三个月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说着,大笑着走出了房间。
刚一露头,楼下大厅顿时爆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青衣楼上美人关,过得一关似神仙!
这是汴梁城里流传甚广的两句歌谣。
如今赵允让足足差点两个时辰才出来,这风流才气可想而知。
人群中的薛涛已然将嘴唇咬出血来,恨恨吐掉,扭头就走,连一起来的人也不顾了。
一起回到了碧落山庄,赵允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石磊和徐至诚狠狠揍了一顿。
只许挨打,不许还手——否则鸽子没得吃!
结果石磊根本不在乎,还嗤嗤笑着告诉他,说赵允让那天喝醉的时候,和宋益说到要搞什么全运会和奥运会。
还告诉人家放鸽子和点火都是必须的仪式。
赵允让捂脸,丢人啊,这真是酒后无德,前世酒品也没这么差啊!
嗯,肯定是受了石磊徐至诚等人的影响。
结果当然又是一顿胖揍。
这件事过去了,赵允让轻松了一些。
这休沐的生员们还真是够意思,轮流来教导孩子们。
估计这主要是欧阳修的作用,这群孩子可以啊,还没长大,人脉先建立起来了。
这汉语拼音暂时还要保密,以免落到有心人的手里。
至于武将这边,不仅仅是来场地体验比赛,禁军都已经着手开始在校军场修建障碍赛场地了。
但是来这边的人依然很多。
没别的,有对手啊,来了就比赛,输赢都喝酒!
有些大胆的村民已经做起了小生意,熬点粥弄几个馍馍,很是从这些人手里赚了些银子。
那些醉鬼只有多给没有赖账的,有时候抢着能付三份银子。
天气转冷,建设是一定要暂停的了。
可是李月娥兴奋地跑过来报喜:放出去的鸽子回来了。
赵允让大喜,这可真不容易,炭烧鸽子容易,放飞一群和平鸽也不是难事。
可是这训练信鸽,可费了老鼻子劲儿了。
别的不说,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来只信鸽,最后也就剩下了十来对。
其他的有病死地,有半路没有回来的,也有实在不成被淘汰的。
不过被淘汰的这些信鸽,赵允让特意交给了石磊,就算是充实一下和平鸽队伍。
真要是哪天举办运动会了用得上,可千万别让燕昭那个死货看见了。
这次放出去的鸽子,是赵允让派人带到汝州放回来地。
能够回的来,起码说明,这几百里地紧急通信,算是基本解决了。
信鸽同时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小周的案子总算是有了结果。
这群文官真是够狠,就这样,还问了小周一个恤下不力,最后罚了二百两银子。
好在人出来了,那些豪强也不再捣乱,煤矿又可以继续经营了。
不过有人传话过来,不得私营,包括碧落春,都要经过榷场交易。
也就是说,朝廷要收税!
赵允让很高兴,收税是合法的体现,没见连青楼都是缴税的嘛!
这要是在现代,可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呃,扯远了!
总之赵允让很高兴,就是对李月娥的安排有点犯难。
当初把鸽子交给她,也是因为身边没个可相信的人。
现在鸽子训练出来,老让一个姑娘家家的和鸽子打交道也不合适。
最后干脆拍板,你去上学得了。
女学也是有的,有专门的女先生,否则那一群公主到哪去学习文化知识啊!
还想把她弄成大宋第一个女首富呢!
不过没几天,老周就郁闷地来了。
这炭场实在过分,送过来的居然都是煤粉。
虽然比起煤块要便宜上七八成,可是不好烧啊!
赵允让知道,这一定又是有人捣鬼!
眼看冬至,这砖也烧不了几天了,可是这取暖用煤还是要的。
赵允让忽然灵光一闪:“老周,就要煤粉,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第三十六章 倒脱靴()
不就是特么想着挤兑人吗?
看老子的倒脱靴!
赵允让马上叫来了张押司,让他以本县的名义向四周兄弟县,特别是汴梁城内,推广山庄同款的炉子。
而且,特别指定了炉膛的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
建一个炉子,碧落山庄补贴一钱银子,炉子用砖找老周!
一场轰轰烈烈的炉子推广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各府各衙门的老爷们都没有阻拦。
相反,从地方到户部的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因为这几年,汴梁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能源危机。
汴梁城冬日里的取暖做饭,主要是依靠柴草。
而不事生产的各衙门,就靠着底下征收的柴草税度日。
商户则是用钱去买,至于穷人就只能自己去打柴。
可是汴梁城人口众多,周围的柴草数量有限,早就出现了能源危机。
有时候供应链断了,就算是三省六部这样的大衙门口,挨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虽然近几年有石炭出现,可是普通的柴灶基本用不上这个。
就算用炭盆,比木炭确实顶用。
可是已经出现过多次烟毒致死的事件,所以石炭一直推广不开。
最主要的,优质的石炭要比柴草贵上许多!
老百姓烧不起啊!
所以,这样一个明显是浪费的举动,竟然没有任何一方站出来阻止。
户部不会阻止,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
老百姓也不会,白得一个炉子,偶尔手头宽裕了,少烧些煤也是能够承受的。
而且,有人还认为,这其实是赵允让服软的表示。
花自己的钱给比人垒炉子,烟筒虽然用铁不多,据说能用好几年,可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度支司佥事李同儒已经因此受了户部大佬的表彰,估计年终奖应该有他一份了。
银子的威力是无穷的,按照赵允让的授意,建造炉子的队伍很快扩大到了上千人。
遍布汴梁城,网格状分布,地毯式覆盖!
眼看着,汴梁城中炉子建的差不多了,赵允让偷着进城,找上了户部度支司。
凭借着小王爷的身份,很顺利地见到了李同儒。
赵允让的目的很简单,炉子也免费建了,希望从炭场获得大量优质的石炭。
这样的话,前期的投入就能从hi石炭的交易中赚回来。
“李大人,我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的炉子,就是为了获得这个市场,有了这些炉子,石炭就会非常紧俏!”
赵允让的话说得很直白。
李同儒当然知道,因为炭场的人一直来回报,这几天石炭的价格三天一小升,五天一大涨。
反倒就是那些堆给赵允让的煤粉没人要!
原因是这东西太难烧了。
直接扔炉子里,腾地就是一团火,不小心的能把胡子燎了。
有些人掺水,比例控制不好,炉火要么被压灭,要么半死不活。
所以炭场的煤粉,一直就那么堆着。
李同儒之所以给赵允让的砖窑送去,一来是想坑坑赵允让,二来也是实在没地方放了。
赵允让拿出了之前和炭场签订的协议:“李大人,这可是炭场主事签订的协议,你看这手印儿——”
李同儒瞥了一眼:“那是前主事,那个人贪赃枉法,已经抓起来问罪去了!”
赵允让::“…;…;”
“那官家也不能不认帐啊,起码这一年的协议,得执行,要言而有信!”
李同儒想了想:“这样吧,你看这个协议肯定是不成了,不如咱们来另立一个!”
赵允让警惕道:“立个什么样的?”
李同儒一笑,靠在太师椅上:“你看,这好的石炭虽然很少,但是煤粉很多,有很多,小王爷你就算是为国分忧,好不好?”
赵允让瞠目结舌:“这怎么可以?我要那玩意儿也没用啊,就算是烧砖,也只能凑合着用!”
废话,好用谁给你啊!
“怎么不可以?为国分忧就不要讲条件了,当初那碧落春,我可是让小王爷你都拉走里的!”
李同儒意味深长,不要忘了,我们是过节的!
“这样吧,本来是一年的协议,改成三年,每年一千两银子,煤粉全是你的!”
赵允让哭丧着脸:“那也不能让我一个人扛啊!”
“那你找谁,度支司就不管了!”
赵允让无奈地拿出几枚印章:“也只能让他们分担一些了!”
就这样,赵允让从户部手中,获得了大量收购煤粉的合同。
合同直接就是和李同儒签订的,还请了汴京城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作见证!
李同儒很赞成这样的作法,人也都是他找来的。
要不,吃了大亏的赵允让反悔怎么办?
有这些长者在,就算是赵元俨,想反悔也要掂量掂量。
大量的煤粉从炭场直接运到了老周的砖窑附近,这里的粘土是最好的。
按照标准的比例配备出来的蜂窝煤,很快就堆积如山。
没错,直接在砖窑附近加工出来的,就是成品蜂窝煤。
虽然这东西真要是想搞点水力加工之类的技术,赵允让也能弄出来。
可是赵允让直接就用的人工,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才是他的目标。
数百名工人,日产蜂窝煤几万块。
三种类型的蜂窝煤一出,立刻震动了汴梁城整个燃料市场。
就算是本来很是高端的银霜炭,蜂窝煤一出,也立刻黯然失色。
便宜啊!
价低耐烧,最主要的,配着烟筒的炉子充分解决了烧煤的安全问题。
一块蜂窝煤放在炉子里,能顶小半天。
一壶热水没一刻钟就开了,小户人家做饭也顺便解决了。
而且随便屋角找块空地,就能码上用半个月的,还不用弄得一地柴草,脏乱不堪。
有了炉子,谁还冷天寒地地跑外面去烧大灶?
而且,炉子还能和土炕结合起来,一举两得!
一时间,张押司带领的建筑队伍进一步迅速扩大。
连带着周知县也名声在外,据说今年秩满之后,应该会升一步!
而这蜂窝煤,基本就是煤粉的价格加上一块三到十文不等的手工。
而煤粉,基本就是没人要的东西,但是上好的煤炭很贵。
当然现在不是了,赵允让把蜂窝煤定在了石炭五分之一的价格。
免费砖炉子,低价蜂窝煤,估计这个冬天,汴梁城不会太冷!
至于明年,烟筒的生意肯定会大涨,赵允让准备那个时候再推出铁炉子。
当然,这还要看铁矿的勘探情况,以及冶铁工艺的进步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到时候,谁还会再靠着炭火盆取暖呢?
感觉不到暖意的,恐怕只有度支司佥事李同儒了。
因为李同儒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蜂窝煤已经彻底占领了市场。
就连一些王公贵族家中,也开始烧蜂窝煤了。
于是炭场的煤粉被人惦记上了。
然而,所有煤粉,已经都被人订购包销了。
而且,是三年的协议。
代表炭场签订协议的,就是他李同儒!
李同儒一看,果然,这协议上边,居然还有度支司地大印。
这点屁事,居然度支司也要用印?
结果,是赵允让特意要求的。
其实,当初赵允让说的真的只是一年,压根没想着用这个赚钱。
可是李同儒觉得不解恨,一定逼着赵允让订了三年的协议。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心再次撕毁协议,一看签订协议的双方,这边的是户部度支司,那边却是好几家。
虽然除了赵允让之外,李同儒一个名字也不认识。
可是并不妨碍他知道那几个名字代表的是驸马府,晋宁侯府甚至还有开封府的御前护卫燕昭。
最主要的,一个名叫宋益的私章也盖在最后头。
李同儒拿着这协议去见过户部大佬,想问问能不能撕毁协议。
不料大佬一开始看着这几个名字,还沉吟了一会儿,大致有点动摇的意思。
可是看到最后宋益的私章,直接就把一碗上好的云雾茶扣在李同儒脸上了。
虽然最终大佬也没有解释原因,可是李同儒知道,这协议不仅没得撕毁,还必须严格执行!
转眼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