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济公。陈亮把所有的钱也都花完,把衣服也当了,不到十几天把衣服也都当完。这日实在没钱了,自己一想:〃我今夜出去偷些钱,好供奉师.父。〃候至天有三更之时,只见济公睡着了,陈亮自己起来,先拿夜行衣包,拿起来要走,只听济公那边说:〃我告诉你在本庙里偷,你不听我的话呀!好的,先给你落了发,我好管你。〃济公站起来,到了斋堂①之内说:〃伙计们,给我一把开水壶。〃那监斋僧②说:〃好,你黑夜要开水何用?〃济公说:〃给徒弟剃头落发。〃先抢了一把开水壶。到了外边,此时众僧听见喊暖都来了,说:〃黑夜之间,你又犯了疯病。〃陈亮不能动转,众人作好作歹,把陈亮拉到外边,说:〃你快去罢,他是疯子。〃陈亮此时也能活动了,到了外面,换上夜行衣,偷了几十两银,天亮把自己衣服都赎了来换上。找了一个小饭馆,进去要了四样菜,紧靠后门坐下。喝了一口酒,自己心中盘算:〃本打算要出家,不想闹的这样。我想挤公乃是有道行高僧,进庙之时,先不给我落发,莫非我不应出家?〃自己正自后悔,只听外边说:〃好一个酒馆,我今日要一醉方休。古人说的'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说着话,由外边进来,正是济公长老。只因众僧把陈亮放走,他恼了,况了监寺广亮两吊钱,一早出庙,到西湖把两吊钱都施舍了,一个也没留,来到酒馆门首,他一看里面人多,一边说着话,就进来了。陈亮一看,吓的跑了。济公到了桌儿一旁落座,拿起酒来就喝。过卖③一看,说:〃要菜的走了,和尚喝上了。〃和尚一边喝着,口里说道:〃酒要少吃性不狂,戒花全身保命长,财能义取天加护,忍气兴家无祸殃。〃吃了酒足饭饱,站起来要走,过卖一栏,说:〃和尚,没给钱哪,别走!〃济公说:〃你到柜上说,给我写上,改日来我还你,好否?〃过卖说:〃和尚,我们这里没有帐。〃济公说:〃设帐好办,叫你们掌柜的去买一本帐。〃过卖说:〃你不要开玩笑,我们这里有帐的。和尚,我们不认识你,故此说没帐。〃济公说:〃敢则是你不认识我?你可是胡说,你们都认识我。〃过卖说:〃我们要认识你装不认识,我是个志八。〃和尚说:〃你发了替了,你长这样大,连个和尚都不认识?〃过卖说:〃我知道你是个和尚,不知道是哪庙里的和尚。〃正合他争斗,那掌柜的过来说:〃和尚你打算搅我可不成,没钱走不了。〃正自二人争嚷,只见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说道:〃和尚吃了多少钱,我们给罢,我们找和尚如同攒冰取火,轧沙求油④。师父,你老人家快跟我们来呀!〃济公一看,不知来者二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①斋堂:指庙中吃饭的场所。
②监斋僧;指监管僧人吃饭的出家人。
③过卖:即是〃跑堂的〃。
④攒冰取火,轧沙求油:从冰中取火,从沙土中榨油,均是不易之事,此处以此形容寻找济公的不容易。
第四十回 济公舍银救孝子 赵福贪财买巨石
话说济公正自同过卖耍笑,从外面来了两个人。是长随①打扮,先给还了饭帐,然后过来给济公行礼,说:〃圣僧,我二人赵福、赵禄,是这临安太守衙门的。我二人伺候太守老爷,只因我们太夫人双目失明,我们老爷接着信,遍请名医调治,请了多少先生,都说治眼科不行。有一位赛叔和李怀春李先生,在我们大人跟前把你老人家若举出来,说你老人家在秦相府治大头瓮,在苏宅治过紧痰绝,知道你老人家是一位世外的高人。故此派我二人前来请,好容易才得找着来,求你去给治病。望圣憎大发慈悲,跟我们走罢!〃济公说:〃我一个出家人,哪里懂得医道。你二人回去罢,我不会治眼。〃赵福、赵禄苦苦哀求,济公方才应允。跟随二人来到知府衙门以外,赵福、赵禄二人进去回话,工夫不大出来,说:〃我家大人说了,衣冠不整在书房恭候。〃济公哈哈大笑,口中说道:〃行善之人有善终,作恶之人天不容,贫僧前来点愚蒙,只怕令人不惺松。〃济公踉着来到里面,只见太守降阶相迎,头戴四楞青缎方巾,双飘绣带,身穿翠蓝袍,腰横玉带,篆底官靴,面如三秋古月,慈眉善目,三绺黑胡须飘洒胸前。和尚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干国忠良。太守一见济公,忙躬身施礼,说:〃弟子久仰圣僧大名,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济公打问讯答礼相还,让着来到屋中落座,家人献上茶来。原本这位太守姓赵,叫赵凤山,乃是科甲出身,为人极其精明、自他有一个兄弟,叫赵凤明,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婶母长大成人。近来接到家信,知道婶母老太太把眼坏了,连忙请先生打算到家中给老太太治眼。无奈请了几位先生都说不行,这才有李怀春荐举济公。说:〃济公精通歧黄,手到病除。〃故此今天把济公请来,赶紧吩咐置酒款待,说:〃求圣憎到昆山前去治病。〃和尚慨然应允,说:〃老爷既是吩咐,我和尚焉敢不从命?〃赵太守说;〃我派赵福、赵禄二人伺候圣僧。〃和尚说:〃不行不行,老爷派这二位伺候我,他们二位穿的是什么衣裳?我和尚这个样,他们二位伺候我,有点不像样罢!〃太守说:〃这倒好办,我给圣①长随:指〃地位卑下、做随从的宦官〃。僧拿一身衣裳换换。本来圣僧衣裳太烂,换一身就行了。'知尚说:〃不行,我不爱穿新衣裳,我就是这个样。既是老爷派这二位管家伺候我,我可有一句话,只不是当着你们老爷,我要把话说明白。他们二位伺候我,走在道上,我说走就走,我说住就住,可不准违背我。哪时要一违背我,我就回来不去了。〃赵福、赵禄二人连连点头。太守立时写了一封家信,多带黄金数锭,问:〃圣僧是坐轿是骑马?是坐车是坐船?〃和尚说:〃我骑路。〃太守说:〃圣僧骑鹿,我哪里找去?〃和尚说:〃我骑道路之路,全不用,多带点盘费就得了,给我带二百五十两银子。〃太守点头答应。把银子备好了,和尚告辞,带着赵福、赵禄起程。赵福、赵禄一想,〃到昆山县来回有五十两银子富足有余,我二人每人剩一百两,道路上好好伺候和尚,这次差倒当着了。〃跟着和尚往前走。有天正午,和尚说:〃住店。〃这两人说:〃是。〃到了店里,要酒要菜,吃喝完了,和尚躺下就睡,这两人坐着直到掌灯时。和尚睡醒了,又要酒要菜,吃喝完了,赵福、赵禄困了,和尚说;〃算结帐,我睡醒了,我高兴了要走。〃两个人睡眼蒙陇,跟着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一夜。天亮人家都出店,他们进店,这两人也顾不得吃,躺下就睡了,和尚要酒要菜吃。这两人睡了一天醒了,有了精神,想着吃的什么走呀,和尚又不高兴了。和尚睡了,这两个睡了一天,倒不要困了,瞪着眼看着和尚睡了一夜。天亮这两人倦了,和尚却睡醒了,吃酒算店帐起身,这两人迷迷糊糊,吃也吃不下去,睡也睡不安神,和尚调动的实在难受。这一天正往前走,离昆山县不远,临近有一个山庄,在一个篱笆院内,有三间土房,听那面咬陶痛哭,说:〃不睁眼的神佛,无耳目的天地,我穷困至此,老娘你老人家一死,我连棺材都买不起!〃济公禅师接灵光~算,早已知道这里住着这人姓高叫高广立。原本是一个孝子,打柴为生,待母至孝,皆因他这天打柴由山上一滑摔倒,把腿摔伤。有人把他搭回家中,他母亲一瞧,一着急,又没余钱,如何是好?急得老病复发,一命呜呼哀哉死了。高广立连棺材都买不了,自己嚎陶痛哭。正在悲叹之际,济公在外听见,和尚心中一动:〃好事人人愿做,要一花银子,就掌不得。我和尚要明着把银子周济他,大概赵福他二人准不愿意。〃济公想罢,用手冲篱笆往里面一指,说:〃二位管家,你们看宝贝。〃赵福、赵禄一看,里面有一块石头,七提八角,朔朔放光,金光缔绕。赵福、赵禄二人一看,就问说:〃圣僧,那是什么?〃济公说:〃那是宝贝,价值连城。〃赵福说:〃既是宝贝,他们本主为什么不收起来,放在这里?〃济公说:〃你好糊涂,常言说:'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增光',本家必是没造化,不知道,要知道是宝贝,决不搁在这里,我和尚过去买罢,你们两人别过去,我去买去,若赚了钱,你们两人二一添作五平分,我和尚不要。〃赵福说:〃只要赚了钱,我二人必孝敬圣僧。你过去买去罢!〃和尚赶上前去问:〃里面有人么?〃只见里面出来一个妇人,身上褴褛不堪,说:〃哟,大师父,找谁呀?〃济公说:〃我听见说你这里死了人。我和尚问问放焰口①不放?〃这妇人一听,说:〃大师父,我们这里连棺材都没有,不能放焰口?大师父,你请罢,我们也舍不起斋饭。〃和尚说:〃我也不化你们斋饭。〃和尚用手一指顶笆篱门的石头说:〃你们这块宝贝卖不卖?〃妇人一想:〃我们还有宝贝?这石头由我过门来扔着就在这里顶门,无用之物,他怎么说是宝贝?〃想罢,这妇人说:〃卖呀!〃和尚说:〃要多少钱?〃这妇人愣了半天,半晌无语,也不知要多少钱好。和尚说:〃你也不用要价,我给你一个价,我多了也没有,给你二百三十七两银子,你卖不卖?〃赵福、赵禄二人一听,心说,〃他倒真能给价二百五十两银花了十三两,还剩二百三十七两,他还说他会买东西,把银子全给人氛〃两个人听着生气。现妇人听和尚一给价,有心卖罢,又怕卖漏了,有心不卖罢,真等着钱使用,想罢说;〃卖了。〃和尚说;〃赵福、赵禄快给他银子,你们抱起来就跑,你掉了地下,掠走了宝贝,可是一文钱也不值。〃赵福过来,把二百三十七两银子放在地下。赵福说:〃赵禄你帮我抬着。〃赵禄说:〃我不帮你抬着,你先扛着,你扛不动,我再换你。〃赵福一想也好,把石头扛起来,真有七八十斤重,走了有一里多地,扛得力尽筋乏。赵福说:〃圣僧,这宝贝叫什么名字?〃和尚说;〃这叫历狗石。〃赵福说:〃这个宝贝可不错,就是这个名儿可不好,怎么叫压狗石呢?〃和尚说:〃本来就叫这名儿。〃赵福说:〃圣僧,我扛不动了,歇歇行不行?〃和尚说:〃不行,要往地下一捆走了宝,一文钱不值。〃赵福说:〃打在哪里卖去?〃和尚说:〃在昆山还卖不了,还得扛回临安卖去。〃赵福一听,说:〃要把我压死了!赵禄,你分钱不分?〃赵禄说:〃分钱。〃赵福说:〃你分钱,别叫我一个人扛着,你也换换我。〃赵禄把石头接过来扛着,说:〃圣僧要在昆山卖。行不行?〃和尚说:〃也行,无非少卖钱。要到临安卖,可以卖两万银。要在昆山卖,就卖一万银,少一半。〃赵福、赵禄说:〃我们没得两万银的命,就到昆山卖也好。〃这两人压的浑身是汗,好容易来到昆山。到了十字街热闹地方,和尚说:〃你们俩把宝贝扛着,站在这里卖吧。〃只见由旁边过来几个人,看见这两个人穿的衣冠整齐艄着一块大石头站着,众人问道:〃二位是做①放焰口:〃焰口〃,佛教用语,形容俄鬼渴望饮食,口吐火焰。〃放焰口〃,即〃和尚向饿鬼完施食〃的一种佛事。什么的?〃赵福说:〃卖宝贝。〃有两个人说;〃可就是这块石头是宝贝?〃赵福说:〃是。〃这两人微微一笑走了,连连十数次,俱都如是,一问就走。赵福二人正在发愣,只听那边有人说:〃世界上有买的,就有卖的,你买罢。〃赵福二人睁眼一看,来了两位买主。当时赵福二人就想发财。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昆山县巧逢奇巧案 赵玉贞守节被人欺
话说赵福、赵禄二人正卖历狗石,从外面进来二人,问:〃这块石头要卖多少钱?〃赵福说:〃白银一万两整。〃那二人一语未发,回头就走。和尚说:〃二位请回来,我们要的多,也不算卖了。你二位还个价钱,我们满天要价,你二位就地还钱,倒是给多少?〃那二人说:〃我们是有人送给我们一条狗,它尽跑。我想用镇子把这狗锁在这块石头上,他就跑不了啦!你们要的价钱太大,我们要还价,你可别恼,给你一百钱罢!〃和尚说:〃一百钱也不少,你给满钱罢。〃那人说:〃也好,我就给你满钱。〃把钱给了,雇了一个闲汉,扛着要走。赵福说:〃济公,这种宝贝卖~百钱,那如何行?〃和尚哈哈大笑,说:〃这块石头除却他还怕没主要哪。〃赵禄说:〃一百钱够挨压的钱了。〃和尚说;〃你二人二一添作五,一人五十文,我一文不要。你们赚钱,我再给你二人去找宝贝,短不了,不定什么人遇见。〃二人一听,也不敢说别的话,无奈说:〃去罢,我二人这一回差事白当了,分文不落己。〃和尚说:〃快走。〃正往前走,只听对面有人说:〃快躲开,来了疯妇人了!见人就打,这可不好。〃济公一听,这件事必得我算算,按灵光连击三掌,口中说:〃好好,这件事,我焉能不管,这还了得!〃正自思想,只见从西边来了一个疯妇人,年有二十以外,姿容秀美,身穿青布带,蓝布衫,青丝发散乱,口中说:〃来呀!你等随我上西天去见佛祖。〃济公一听,早已明白,说:〃好哇,闪开,我也疯了!〃撒腿往前就跑。赵福、赵禄随后追。书中交代,这是怎么件事呢?原来昆山县有一家绅土人家,姓赵名海明,字静波,家中豪富,膝下无儿,就是一个女儿,名叫玉贞。生得秋水为神,白玉做骨,品貌端严,知三从,晓四德,明七贞,懂九烈,多读圣贤书,广览烈女文。赵海明爱如掌上珠,家大业大,又是本处绅士,姑娘长大十八岁,尚未许配人家。皆因赵海明有一宗脾气不好,先前常有媒人来给姑娘提亲,海明不是把媒人骂出去,就是赶出去,因此吓的媒人多不敢去了。他有一个本族的兄弟,叫赵国明,乃是乡绅人家,也是个本处大财主;在外面做过一任武营里千户,后来告职在家中养老,为人极其正直。这一天,来除他族兄赵海明,二人在书房谈话,赵国明就问;〃兄长,今年高寿?〃赵海明说:〃我今年五十八岁,贤弟你忘了?〃赵国明说:〃今年嫂嫂多大年岁?〃赵海明说;〃她今年六十,比我长二岁。〃赵国明听罢,点了点头说:〃兄长你还能活五十八岁么?〃赵海明说:〃贤弟此言差矣!寿夭究通是命,富贵荣华自修,寿数焉能定准。〃赵国明说:〃既然如是,我有几句话劝你,我侄女已然十八岁,媒人一来说亲,你就骂出去,再不然抢拨出去,你莫非等着你死了,叫我侄女自己找婆家去?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礼。〃赵海明一听,长叹一声,说:〃贤弟有所不知,这并非是我不给你侄女找婆家,皆因来的那些媒人,有提的不是浮浪子弟,就是根底不清,都不对我的意思。我要给你侄女找婆家.倒不论贫富,只要是根本人家,本人五官相貌端正,不好浮华,就可以行。真要给一个浪荡子弟,岂不把侄女终身耽误?再说女儿姻亲大事,也不能粗率就办。〃赵国明说:〃我来就为我侄女的亲事而来,咱们这西街李文芳李孝廉,他有一胞弟叫李文元,新进的头一名文学,小考时也中的小三元,人称为才子,今年十八岁,我想此人将来必成大器。〃赵明海说。〃好,明天你把这位李文元约来,我求他写两幅对联。我要看看此人人品如何。〃赵国明点头答应。次日早饭后,把李文元带来,赵海明一看,果然生的丰神飘洒,气宇轩昂,五官清秀,品貌不俗,连忙让至书房。家人献上菜来,赵海明说:〃我久仰大名,未能拜访。〃李文元说:〃晚生在书房读书,所有外面应酬都是家兄,故此我都不认识。〃谈了几句闲话,又盘问些诗文,李文元对答如流,赵海明甚喜。然后书憧研了墨,求李文元写了一幅对联,写完~看,上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写的笔法清秀,赵海明甚为爱惜。写完了,又谈些闲话,李文元告辞要走,赵海明送至外面,回来就托赵国明去说这门亲事。三言五语,这也该当是婚姻,就停当了。择日下礼行茶,过了有半月,又择了日子,搬娶过门,赵海明陪送嫁妆不少。自过门之后,李文元夫妻甚是和好,过了一年之后,这也是该当李文元下场。自到场以后,自己以为必中,焉想到:〃不要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三场之后,竟自脱科不第,名落孙山。李文元心中郁闷成疾,到家总说:〃考试官无眼,这样文章不中。〃越病越厉害,不知不觉病体深重。赵氏玉贞衣不解带,昼夜伺候,不想大限已到,古语说的是:〃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李文元一病不起,呜呼哀哉,竟自死去。派人给赵海明送信,海明一听这话。如站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断缆崩舟。老夫妻连忙来到李宅,一见死尸,痛哭不止。到了女儿房中,只见赵氏玉贞连半滴眼泪都未落;赵海明合黄氏安人说:〃儿呀,你这样命苦,你丈夫去世,如何你不伤心?〃赵氏一听,说:〃娘亲,为孩儿,红颜薄命,我怀中有孕,已然六个月之久,我此时虽然五内皆裂,就不敢哭,怕伤损胎,为之不孝。久后生养,要是一男哪,可以接续李氏门中香烟,要是一女,也是我那去世丈夫一点骨血。〃说着话,甚是悲惨。那赵海明夫妻,又是劝解,又是悲哀。李文芳请人开吊念经,过了几日,发引已毕,赵氏玉贞暂守贞洁。过三四个月,腹中动作,派人把赵海明夫妻请来,临盆之际,有收生经伺候,生了一男,起了一个乳名,叫末郎儿。每逢丈夫去世,守节嫣妇,生这个孩儿,讹传叫慕生,正字是未生儿。人秉天地阴阳之气所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合而后雨泽降,夫妇合而后家道成。闲言少叙,赵氏自生了此子之后,单打出一所院子,守节三载。儿童非呼唤不准进那院中去,赵海明夫妻也时常来看女儿来。一天,赵氏向他父母说:〃爹爹,娘亲,明天备一份寿礼来。明天是我哥哥李文芳的寿诞之辰,前来给他祝寿,好叫他照应你这苦命的外孙子。〃赵海明夫妻点头说:〃我夫妻明天必到,给他祝寿。〃说完了话,夫妻二人回了家,次日先叫家人送来烛酒桃面,又送一轴寿樟,然后安人坐着轿,员外骑马,带领仆从人等,来到李宅门首。一看,真是车马盈门,白马红缨。那些不是亲的也来强说是亲,本来李文芳又是本处的绅士,又是财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