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鹃一下子就把重量给压了下来。张小宝则是继续摇头“我估计一亩地有个四十公斤,那就是成功了,加起来,五百公斤,合成这边是七百八十多斤,凑合凑合,看看能不能到八百斤,够做一些棉被了。”

王鹃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个事情“我估计只能有七百五六十斤,甚至是更少,咱们还得脱籽呢,脱了籽就更少了。”

“对呀,还得弄脱籽的工具,扎花机,明天让人盯着一亩采,估计一天得两个人才能采出来一亩,还是棉球少的原因,看来以后要想办法培育了,不能只看花,咱们要的是棉,一会儿晚上就做扎花机。”

张小宝也想到了这个事情,心里是越来越没底儿,占了十二亩地,结果就弄了六七百斤的棉花,这得卖多少钱才能比上种地?没办法,棉株长的太高,间距不能小,后来培养的都是矮株,种的密集,分枝多,接果多,单独的一朵棉可以达到七克。

这边就是一个观赏的东西,谁会专门想到那么去培育,只能自己培育了,司农寺应该有这样的人,想办法从那找,再不行的话。弄点资料过来也成。

两个人商量好了,出来找人做扎花机,这个东西简单,就是想办法让棉絮过去,籽留下,最原始的那种,一大一小两根棍子,中间的缝隙看棉籽的大小调整,稍微改进一点就是踩动,这边一踩,那边就连动了,从风扇上拆几个齿轮,调整一下就行。

“这是个伟大的发明,以后会有人记住我们的名字,就叫宝鹃扎花机了,哦,这个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才行,或者是工匠的独特标记。”张小宝在上面踩了几下,骄傲地对王鹃说道。

王鹃点点头“小宝你这个人还真不错,知道把荣誉分给工匠一部分。”

“那当然了,万一哪个用着用着,哗啦坏了,一看是质量不行,我得找到人啊,不留下自己的标记,上哪知道谁做的?”张小宝终于是说实话了。

“我收回刚才的话,就是还真不错那句。”王鹃不在管什么扎花机,扔下句话转身离开。

******

翌日一大早,张小宝、王鹃还有李珣就带着内院的十来个丫鬟还有二十个男仆向着种棉花的地方出发了。

晃荡到中午,老头的外甥已经在码头处等着,见到来人先安排饭,匆匆吃过,一行人这才来到了棉花地,原本张小宝和王鹃还想着八千多株,按照一米左右的植株栽下去,能占十二亩呢。

结果是占了十一亩,可这亩也太小了点吧?棉花的植株一株紧挨着一株,这日照总被被挡上,棉花不都是长在上面,下面的枝茬上也有,离近了看,果然,下面的棉花根本就没有几个长大的。

“采,就是揪下来,先自己兜着,兜多了放到麻袋里面。”张小宝一挥手,三十多个人就冲了过去,从来就没有干过这种活的人,刚刚接触上还真的手生,一手兜着衣襟,一手在那里拨着棉花株寻找,看到了就采。

“李公子啊,这个,今年的产量有些低,只能给你五套,一套连着枕头皮儿、褥子、被,得用去十斤,不对,是八斤多的这些东西,只有五套,你回家看谁顺眼就分给谁。”

张小宝把产量又往低估算了一下,最后大概能弄出来六百斤棉花,只做被的话,能做出一百三四十套,如果做成全套的话,那只能是七八十套,还有的要减料。

李珣根本就不知道张小宝说什么,又送被又送褥子的,还有枕头的皮,也没多想,点了点头,管他最后送什么,拿着就是了。

王鹃在旁边也是一脸愁容“还得做衣服呢,送三套吧。”

“那也行,这样,李公子,刚才说的送三套,到时再给你一些别的东西。”张小宝一听觉得也是,还得做衣服,还要做鞋,不能都做成被褥了,又跟李珣商量。

“多少都行。”李珣对这个没有太大的要求,准确地说,他没有关注张小宝送他什么东西,一个被褥而已,自己盖的还能差?

张小宝和王鹃听到李珣的回答,同时松了一口气,接着把目光放到了那些个采棉花的人身上。

“咦?高手。”张小宝和王鹃盯着一个人同时出声。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八十八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

第八十八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三更 正三)

张小宝和王鹃不得不惊讶。别人都是一手兜着衣服,一手采,前面有个人把衣服扎了个扣,两只手一起采,那速度快了不只一筹。

“一会儿等她回来,问问她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到时候教给别人,明年还得用。”王鹃看着那边,对张小宝说道。

张小宝也有这个意思,答应了一句,继续等待起来。

人多啊,盯着一亩地采,用了一个时辰,这一圈终于是采完了,数量绝对不是一亩地的产量,还有没有出棉的,需要等待一个月,两个月,哪怕是三个月都有可能,棉花就是这个特点,除非专门培育的不一样。

见眼前估算不出来,张小宝让人把扎花机给拿了过来。让人把那棉花放进去试,调整了几下以后,发现好用,张小宝松了口气,这样以后也就能用了。

张家的人对小公子能做出来一些东西已经习以为常,李珣在旁边看着不知道什么意思,白叠子可以看一个开花的时候,还可以看一个出现这白色叠子的时候,弄下来放到一个东西里面挤一下干什么?

张小宝也不跟李珣解释,等到时候有了实物再说,现在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

王鹃把那个干活最快的丫鬟招过来,看了眼标志,是三个星,仔细打量下,认识。

“小絮,刚才怎么想到了那个办法?一会儿跟其他人说说,教会其他人,你会家就多加一颗星。”

“多谢小娘子,我刚才就是觉得,我可以干的更快一些,眼睛扫一眼就够用了,哪个地方有这团团,伸手摘下来。”

小絮没想到采个白叠子就能提一个星,四个星了,再努力一些就是五个星。

“恩,不错,继续干。一会儿把这几亩都采完,就到码头那找我们。”王鹃吩咐了一句,与张小宝还有李珣,向着码头的方向而去,她实在是不愿意在这里等了,别人先干着,这是个熟练活,开始时慢,渐渐熟悉后就快了,估计天黑之前能把那几亩采完。

“李公子,这次过来你有没有到三水县那边的超市去看看?”张小宝路上的时候想到了超市,他不能留下一堆的烂摊子离开。

李珣听张小宝提起超市,高兴地说道:“去看了,有许多人乘船路过,看到了超市之后也要刻意停一下,进里面转转,想瞧的新鲜,结果大部分进去转的人,都会买些东西,有的人甚至是越买越多,看到什么想买什么。等着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没有那么多钱。

还有专门要口袋的人,自从那口袋收钱了之后,专门来买平常生活所需东西的人,都是自己拿筐或袋子,偷东西的也几乎是没有,安排了一个衙役在门口,他们都怕见官。”

“习惯就好了,等着再过几年,本地的人就没有那种新鲜感,过来买东西会成为一种平常的事情,其他的地方也要相继开出来了,房子没盖好的催一催,开一个就是一个开始赚钱。

如果想快点向外扩张,可以把盖好的超市的房子典当出去,就是抵押,但咱们还用,到时还不上钱的话,房子归典当行。”

张小宝见李珣有兴致,开始告诉他怎么使用这个运作方法。

李珣却一点这么干的想法都没有“绝对不能把房子典当了,这个利钱太多,不合算,不如与别人合作,实在不行,我多拉些人进来。”

张小宝见李珣不同意,也不再继续劝,其实还有其他的办法,只不过张小宝不想现在拿出来,李珣已经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哪怕他自己还不清楚。

******

当稻子收完。一垛垛地堆在那里的时候,天也越来越凉了,再有两个多月,就是过年,棉花也采的差不多了,剩下那点,不值得就等着。

也不知是那里的土地适合棉花生长,还是在京城买的时候那人给选的都不错,哪怕剩了点没采,依旧是再脱了籽后剩下六百多斤,十一亩地的产量,比不上张小宝二人那时一亩的产量。

这个地方原本就有一种绵,木绵,基本上和棉花差不多,就是在使用的时候感觉以及保温方面差一截,纺线、织布、印染的事情按着木绵来走就行。

内院会这个手艺的人被召集到一起,对着这些个棉花开始制作,王鹃出了点力,把弹棉花的弓给加长了,任性也更大,多了一个小木锤,这样手就不用直接碰弓弦弄伤。

接着就是纺线和织布,因织机的关系。织出来的布达不到张小宝和王鹃的要求,可总比麻布强。

当第一套被褥还有枕头皮做出来之后,张小宝和王鹃把枕头皮中装上糠,一个人抱着一大团,给王鹃的爷爷送过去,王鹃的爷爷身体差一些,风湿性关节炎,平时也注意了,还通过食疗来调整,可遇到阴雨天,还是难受。

冬天的时候盖棉被。能缓解一些,还有棉鞋和棉裤,这几样加起来,能让王鹃的爷爷好受点。

王鹃的爷爷是第一个得到的,知道是孙女和孙女婿的功劳,老头整天都乐呵呵的。

家里的其他人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棉被,等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棉花便放在那里,以备看情况做布还是做线,或者是填充东西。

“继续提纯酒精,做酒精棉。”王鹃看着剩下的棉花,有了新的东西。

张小宝则是有点反感这个酒精棉,如果划破了,他宁愿用黄碘水,也不想用酒精,这东西擦开放性伤口的时候,容易痂下结脓。

王鹃也知道这点,可还是准备做一些出来“小宝,总比没有消毒手段好吧?还有一种东西消毒也不错,那就是靛青,这个可以起到杀菌和杀虫的作用,下次用水兑了看看能不能当农药使用。”

“那就做一些吧,就算是不用酒精,蒸过的棉花,加上纱布,也可以对伤口起到一些好的作用,先把那三床被褥和一丈布给李珣送去,多亏当初他答应了三套也行,你说这一套能卖多少钱?”

张小宝报起一个重五斤的被,先往外面走去,装在小车上,两个人好推着到李珣那里。

王鹃也跟着忙,两个人推着小车到找到李珣的时候,李珣正对着一棵落掉许多叶子的树长王鹃教的《秋蝉》呢。

“不用薄衣过寒冬了,我们给你送过冬的东西。”张小宝把车子停下,在那比他还高的被褥后面对李珣喊了一句。

李珣回过头来吓一跳,绕到旁边才看到张小宝和王鹃。指着看上去并不是太好的被褥说道:“这就是你们送我的东西?我那有好被,不盖这个。”

“你那也就是被罩好,缎子的,可以在这被外面再套个被罩,还有这一丈布,拿去看看能做点什么。”张小宝把着立住,用手拍着被褥说道。

李珣好奇地过来捏了捏,突然惊讶地说道:“诶?怎么和我以前用的不一样?难道里面不是木棉?”

“里面放的是白叠子,拿下来一个抱在怀中看看。”张小宝指着最上面那床被,让李珣抱。

听着张小宝的话,李珣伸手把最上面的拿下来,搂在怀中,只抱了一会儿就说道:“好啊,暖和,还这么轻柔,这就是白叠子?布也是白叠子织的?那岂不是说以后可以大量地种植白叠子,到时做成布,这布摸着比麻布强多了。

卖不起丝绸的人家就用这个东西,还这么暖和,这东西是不是也能做衣服?天冷了后,用不起皮衣的人穿这个衣服,比多穿两层麻布衣服要强一百倍,不行,这事儿我得跟我爹说一声,多拿几套,我让他们看看。”

“没了,就三套,当初你答应的,说是给你五套,你不在乎,给王爷一套,你自己留一套,另一套愿意送谁就送谁吧。”张小宝故意提起了前些日子的事情。

李珣抱着棉被愣在那里,眼睛眨巴眨巴,懊恼地说道:“那天怎么就不多要点?张家送的东西还能差了?怪我,怪我,小宝啊,打个商量,你那一定还有是不是?那么多的白叠子不可能就做出来三套。

除了你家人以外,你那里还能剩下不少,我买,我买成不成?三贯钱一套,被褥还有那个枕头皮子,有多少我要多少。”

“不卖,多少钱也不卖,其实还有别的地方也可能找到,各个花市你去看看,那里有白叠子,问问他们掉下来的扔了没有,没扔就买回来,一文钱买一斤,应该有很多人会愿意卖。”

张小宝留着的棉花是用来应急,不可能卖给李珣,突然想到这白叠子是花,卖花的人总能有办法弄到,让李珣去找要方便许多。

“好,我这就让人去找,到时候交给你来帮着做东西,我真的回一趟家,你们怎么总是弄出新的东西呢,让我来回折腾。”

李珣说着话开始招呼人,先把小车上的东西拿到屋子里去,又让人快马到京城和别处的州府看看能不能多收点白叠子,紧接着他也要起程了。

“等等,帮我带十套给毕爷爷送去,用的是他外甥的地,怎么说也得给些好处才行。”张小宝叫了李珣一下。

临着装车的时候,张小宝又塞给李珣一封信“信中已经把事情说了,你千万不能偷着留下。”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八十九章 送租时刻对父言

第八十九章 送租时刻对父言(第四更 正四)

当李珣到达水云间的时候。老头果然是已经在等着他了,不等李珣开口,老头先问道:“这次又拿回来什么好东西了?”

“白叠子,用白叠子织的布,又填充在里面,做成的被褥,比木绵暖和,比咱们填充进去的皮毛更软,比麻布舒服,就是咱们以前当花养的东西。”

李珣说起话来有些激动,主要是他过来的时候,天有点凉,他就把褥子铺在了车中,把被也盖在了身上,那感觉叫一个舒服啊。

老头微微愣了下神“白叠子?这个可以织成布?还能像木绵那样塞到里面?可白叠子这东西,里面有籽,不好弄啊,种的地可以选择新开荒的,每一个小骨朵里面都有籽,光是拣这个籽就要用不少人力了,不划算。真种起来,劳民伤财。”

李珣也突然想到了这点,里面有籽,当时小宝和鹃鹃试那个踩的东西的时候怎么弄的?踩一踩,里面的籽就出来了,原来关键之处在于那个东西。

想到这里,李珣马上说道:“张家做了一个可以转的玩意,把采来的白叠子放进去,转一转出来就没有籽了,种还是不种?种的话会占田,不种,那也实在太可惜了。”

“种,到时候平常的百姓就算一时用不上,可富贵的人家用了后,丝绸的价钱就会降下来,恩,这事儿还得上折子,选地方试种一年,鼓励开荒。”

老头想的事情多一些,白叠子刚刚出来,大家初次接触都会觉得新鲜,价钱不会低了,等着普通百姓也能用上,至少得有个几年,除非是找到合适的地方大量地种植白叠子。

李珣到不管那么多,他要快点回家把东西送给家人,出来的时候。除了老头的十套之外,他又多要了两套,五套中自己留下一套,剩下的分了,还有人现在去帮着收,收个十斤,怎么也能做一套了。

原本不值钱的白叠子,这时候竟然成了宝贝,宝贝?

“对呀,小宝还让我帮他多收白叠子的种子,他是想……?”

“他家是想到了南边那里,找个合适的地方大量种植,这就是未雨绸缪的张家,还没过去呢,已经想到如何提高当地百姓生活的办法,这东西给百姓种,他们高价收,做出来棉被再卖,谁都不赔。

这种本事若是能跟在身边时时地学一学……?可惜啊,我是不能跟去了,小侯爷你难道就不想跟着一去看看?张家不管到了哪里。都会有奇迹出现,看看也好。”

老头经李珣一提就明白张家的打算。

李珣有些无奈“我也想跟去,似乎不可能,老尚书,张家最近还在花钱,给华原县周围的临县花,不知道张忠是如何想的,先前是四万贯,这些日子应该是又花了两万贯,我说一起多开几个超市,他们没钱,做这种事情,钱就像流水一样。”

“给周围的县花钱?这个他们未曾对我说,我那外甥提了一次,说是要把周围县的路好好修一下,这样可以方便华原运东西,那周围五个县挨着华原县,美原、三原、淳化、云阳、富平,这边有一个三水县,这条路是通了,说说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老头想了会儿,终究是没想出来,可按照正常来说的话,太正常了才是不正常,张家行事想来是滴水不漏,六万贯,不可能白花。

李珣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一件件说给老头听,又是收手工艺品,又是把游戏的店铺先。开在周围,收那些个百姓家养的家禽和牲畜,又非常便宜地卖回去小崽子,帮着修路,租地雇人等等。

“这么说,其他的几个县现在都不错了?张忠这是一心为民啊,不仅仅帮着自己的华原县百姓,也不忍心看周围的人过不好。”老头按照正常的思路想了下说道。

“是呀,还利国呢,张忠这次先上的折子,华原县今年会交上去平时的五倍租税,连带着周围的县也不得不上同样的折子,结果全翻了一番,也亏了张家花掉的六万贯,不然周围的县令就得急死。”

对这个方面,李珣现在也明白了一些,张家的钱拉动了周边的经济,又是直接进行投资,还是那种纯粹消费式的投资,虽然不如基础投资建设,可这种方法见效快,否则周围的县哪能短时间内收上来那么多东西。

老头这时笑了起来“周围那些个县的衙门中人,对张忠应该是又恨又舍不得吧?可张忠这一手究竟能有什么用?难道不想走了。继续在华原县呆着,有点不忍心离开自己建设好的县?

恩,这到是有可能,到时候就算别人想让他走,华原县的百姓,周围县的百姓,一同联名要留下他,上面也不得不考虑,可这种事情,他们应该与我商量下,待一会儿我写信问问。你拿着棉被先回去吧。”

李珣也是这个意思,再呆下去没用,把自己的东西带上,老头的东西留下来,乘船而去。

他走了,老头又想了一会儿“不对,不对呀,张家想要留下来,要那么多的白叠子种子干什么?让李珣造船也就没有必要了,不知道写信问问,张家能不能说。”

华原县衙门中,张忠又拿出去一千多贯钱,这是张家的钱,换来了一个两个县的大量硝制过后的皮毛,让人给送到库房去,他也坐不住了,六万贯的钱,别的地方舍不得投入,全花在周围的县里面,儿子作的什么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