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书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阳县发生了命案,官司打到他这里,就是提刑按察使司的堂官,他的顶头上司都不好插手。

    虽然在名义上,按察使才是主官,可朝廷是为了分权,才会在按察使司之下设立分巡道。在分巡道所属的地界,其司法权是远远大于按察使的。

    当人证物证出现在自己眼前后,陆诚已经对左国玑那边不抱任何希望了。

    请人作证,可以是伪证,但再加上物证的话,这案子就不好推翻了。别说是贺知府过来,就是再往上,找来河南巡抚出面都没用。

    可以想见,此案今日即可宣判,而一桩人命案,是不足以将犯人押解到京师,交由刑部再审的。定案之后,谢观察只需将案件卷宗整理出来,申祥于刑部复核就行。

    人证物证俱全,刑部的官员们单看书面资料,又能看出甚么问题来?

    至于告御状,就更没可能了。案子都定下来了,自己将会成为阶下之囚,如何还能去告御状?

    不过左国玑能在此时为自己出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陆诚对他只有感激。

    左国玑分开众人,走到木栅栏前质问道:“陆诚有秀才功名在身,司李大人为何擅自动刑?”

    冯推官认得左国玑,强压住心头的怒气,答道:“陆诚早已触犯国法,且人证物证俱在,动刑又能如何?”

    左国玑算是豁出去了,直言顶撞道:“既然人证物证俱全,司李大人直接宣判便是,如此对待有功名之人,当真就不怕天下士子震怒吗?”

    “这”

    冯推官一时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堂外的赵玉虎却突然出声道:“有功名在身又如何?有功名在身,难道就能罔顾朝廷法度了么?”

    左国玑回头一看,忍不住嘲讽道:“这罔顾朝廷法度的事情还少了?你们赵家仗着财大气粗,又有位举人在太学肄业,这么多年来行的不法事还少了?”

    对于赵家的底细,左国玑再是熟悉不过了。没有功名或是官身的庇佑,赵家又哪能成为兰阳县的大地主?欺压乡里,为祸一方?

    “你”

    赵玉虎正待出言反击,边上的谢观察却在此时出声道:“真是岂有此理!公堂之上,岂容尔等放肆?!!”

    谢观察一出声,赵玉虎立马知趣地闭了嘴,就连左国玑的气势都瞬间弱了下来。

    以他左家在本地的势力,顶撞一位推官还真没甚么,但分巡道的官员就不能轻易得罪了,人家可不认他姐夫的面子。

    可一见到陆诚脸上的伤,左国玑又愤怒不已,咬牙道:“谢观察好大的官威呐!我左国玑身为读书人,最看不惯有人挟私报复,假公济私!今日我倒要看看,诸位大人是如何对待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的!”

    谢观察闻言脸色一变,怒斥道:“大胆刁民,胆敢插手司法之事,干扰本官办案!来啊,将此人给我押进来,大刑伺候!”

    边上的冯推官见状,立刻适时地凑过来小声提醒道:“大人莫要冲动,此人是李梦阳的内弟。”

    “唔?”

    谢观察皱了皱眉头,一时有些举棋不定,最终还是一挥手,制止了衙役们对左国玑动刑。他是可以不卖李梦阳的面子,却也不愿去平白得罪一位本地的豪强。

    实际上,要对陆诚动刑的也是冯推官,谢观察要对付的不过是吴鹏云罢了。若非有他和吴提学之间的矛盾,上次冯推官也不至于要让人诬告陆诚科举舞弊。

    分巡道没有甚么直属的下属可用,平时出巡时,通常都会掉来一位府推官,随行协助办案。在司法上,两人属于上下级的关系。

    也正因头上有陈观察的庇护,冯推官才不畏惧贺知府,甚至还敢去找吴提学的麻烦。

    谢观察此刻早已失去了耐心,眼见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便示意冯推官立即结案。

    冯推官虽然心有不甘,却也知道此时不好再对陆诚用刑了,只好当堂宣判道:“陆诚杀妻一案罪证确凿,依律当斩!今日暂且收押,秋后行刑。”

    陆诚熟知大明律,自然知道,自己杀人案一旦定下,必然会是死罪,判个斩监候也无可厚非。

    左国玑对此也无能为力。为了能让陆诚免于受刑,他只能做到这儿了,在这里想要发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等回去后再想想办法了。

    此案想要推翻,可谓困难重重,却也不代表就毫无希望。他相信陆诚是冤枉的,那么这案子再怎么天衣无缝,也不是事实。只要有人肯查,总能查出些疑点来。

    然而这还没结束,只听冯推官继续说道:“此外,陆诚身为夫子,却擅改教案,误人子弟,本官自会行文提学道,削去其功名,杖八十!”

    “荒谬!”

    这两个字从陆诚的口中费力地说出,虽然有些口齿不清,却也让在场之人勉强听了个明白。他不顾扯动嘴上的伤口,继续说道:“你们污蔑我杀人可以,但也别想借此机会,给大宗师泼污水!”

    “呵呵”

    谢观察冷笑道:“吴鹏云包庇门生,致使你误人子弟,何以为师?你品行不端,为祸乡里,不就是因为有他吴鹏云的庇佑?本官实话告诉你,单凭这一条,当今圣上就不会轻饶于他!稍候,本官便要上疏朝廷,如实奏报此事!”

    “何以为师?我来告诉你!师者,传道授业释祸也!”

    ————

    ————

    (ps:虐是虐了点,但现在是上了公堂,主角的秀才功名真没太多用处。他面对的也不单单是一个赵家,而是一位道台官员的势力。这要是放在玄幻里,就相当于筑基碰上元婴高手,能跑掉都是命大。。。嗯,就说这么多吧,铺垫的剧情都走完了,下章就会开始翻案。

    另外解释下,开头的休妻那里,很早之前就有过一个小改动,主角写的是放妻书,通俗来讲也叫休书,只是打官司时会有所区别,看dt的应该没同步。

    嗯,主角需要推荐票来爆发,多投点哦!o(nn)o)

第082章 弘治赐匾() 
“师者,传道授业释惑也!”

    此话一出,陆诚差点还以为是吴提学回来了。但很显然,这并不是吴提学的声音,而是一个不可能会在此时,出现在这里的——贺知府!

    “贺知府?”

    谢观察见到来人后,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位向来在自己面前都挺不直腰板的知府,今天为何会有如此变化,敢出言反驳自己?

    难道说,他已经有了甚么凭恃?

    贺知府满面春风,拱手笑道:“原来是谢观察在此,下官一时不察,还望见谅!”

    谢观察闻听此言,不禁眉心深锁,隐隐现出一个“川”字。他察觉得到,对方来意不善,却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只好拱手道:“不知贺知府到这兰阳县来,所为何事?”

    “噢,大人不说我都给忘了。”

    贺知府像是才想起来似的,说道:“下官只是奉命带个路罢了,哪有甚么要紧之事?”

    谢观察心下一惊,能让一位知府亲自带路的人,身份一定不简单。难不成,是京城里来人了?

    他这倒是猜对了,也确实只有京城里来的上差,才有资格让贺知府亲自带路。

    今天一早,贺知府就收到消息,说是冯推官出了城,随谢观察巡察兰阳县司法去了。本来他也不以为意,不想临近午时,就听差役说左国玑在府衙外求见。

    他为官多年,自然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左国玑登门拜访,基本上都是有事相求,上一回,就是为了陆诚的案子而来,那么此次

    贺知府细细一想,便猜出了事情的大概。定然是冯推官那边,发动了对陆诚的报复,且还担心自己会再次插手,专程搬出了谢观察来。

    而昨晚万花楼里发生的事情,贺知府也是知晓的。如此一来,自己一旦卷入其中,怕是会同时得罪两位上司。

    此事不好插手呀!

    贺知府老谋深算,立即就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便称病谢客了。

    让他意外的是,左国玑前脚刚走,后脚却是来了位贵客。

    而这位贵客,居然来自京城!

    贺知府不敢怠慢,亲自迎出了府衙,才知道来人是太子身边的一名太监,名叫张永。

    这张公公倒不是甚么掌握实权的大人物,无非就是侍候太子起居的太监罢了,可人家毕竟是奉了圣命而来,确实算是位“上差”。

    贺知府这才知道,原来是当今圣上亲自赐匾,却又不想经官府之手,才派了一位太监出京送匾额来了。

    关键是,这开封府里,又有甚么人值得天子赐匾?

    从张永口中听到“陆诚”这个名字后,贺知府当真是吓了一跳,居然是陆诚?!!

    陆诚不过是个小小的生员,即使如今已经在士林中小有名气,却也不至于惊动当今圣上吧?

    也难怪这位京里的张公公不认得路,陆诚居住在那么一个小村子里,换了谁从京里过来,都找不到那个地方的。

    贺知府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扳倒谢观察的机会!

    只要谢观察一倒,这开封府里就没人再能庇佑冯推官,而那位素来和自己不大对付的同知,日子也就不那么好过了。

    当下,他连忙亲自给张永带路,临行前,还特意遣人去了趟按察使司衙门。

    要知道,按察使司那位堂官,和自己可以说是同病相怜的。手底下的人不太听话,还时不时就会给你下下绊子甚么的,任谁做了这顶头上司,心里都不可能会痛快。

    贺知府带着张永到了兰阳县城,立即就下车找人打听,县衙那边发生的事情。

    当听到确切的消息后,张永都傻了。这被天子赐匾之人,居然身涉命案?那么这匾额,自己是继续送,还是不送呢?

    贺知府自然知晓其中的一些内情,便将前些日子里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对张永说了一遍。

    张永一听就急眼了,敢情是地方官和乡绅互相勾结,陷害那陆生员?

    这还得了?

    张永当即决定,立刻、火速、马上将匾额送去县衙!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地方官都牛到甚么程度了,居然敢滥造冤案,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了他们,眼中还有朝廷么?还有当今圣上么?

    此刻,一身便服的张永施施然出现在了门口。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名随从,其中两人扛着一块长条形的匾额。

    众人见了这匾额,却是看不到上边有甚么字,因为匾额上覆盖了一层红绸布,遮挡住了正面,就连周身也被紧紧地缠裹着,只微微露出一些轮廓来。

    贺知府一挥手,差役们立即知趣地搬开了挡在门口的木栅栏。

    两人堂而皇之地跨步入内,在大堂中站定,张永的随从也紧随其后,鱼贯而入。

    坐在堂上的几位大人一见这架势,就知道此人来头不小,当然不可能还安坐在位子上,立即起身迎到了堂下。

    “这位是京里来的张公公。”贺知府在一旁为他们介绍道。

    “见过张公公。”谢观察等人连忙拱手见礼,微笑以对。

    “咳咳咳”

    张永清了清嗓子,问道:“谁是陆诚?”

    “哗——”

    话音一落,全场皆惊。

    谢观察三人,听到这个名字后更是面面相觑,心中隐隐察觉到,今日之事,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等人的控制?

    陆诚一时也搞不清楚状况,见到这位太监来头不小,立即上前见礼,口齿不清地说道:“我是陆诚,张公公是来找我的?”

    张永一见到陆诚的狼狈模样,立即明白这是被动了刑了。他转过头来,目光冷冷地瞥了谢观察等人一眼,转而才对陆诚笑道:“你便是陆生员?”

    “正是。”

    陆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多余,却也知道眼前此人得罪不得,老老实实地又回答了一遍。

    “是你便好,咱家也是奉圣命而来,给你送样东西。”

    张永轻轻颌首,随即对身后一挥手,那方匾额便被抬上前来。他伸手轻轻抚了抚匾额,才接着说道:“这是当今圣上赐予你的匾额,你自己掀开来看看吧。”

    犹如平地激起一声惊雷,张永此话一出,现场已经有人惊叫出声。

    当今天子赐匾,这是何等的荣耀之事?

    这样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发生在这位陆案首的身上?

    张永好不容易才接到这样的差事,自然是要大摆威风,狐假虎威一番。他扯着个公鸭嗓子,喊道:“兰阳县生员陆诚接旨!”

    突然来这么一下,陆诚也有些懵了,顿时手足无措起来。

    愣了半晌,察觉到身旁有人在扯自己的衣袖,抬眼便看到贺知府在猛给自己打眼色,才醒觉应该下跪听旨。

    当下,他连忙跪倒在地,努力说出了一句比较清晰的话:“学生陆诚接旨。”

    紧接着,全场哗啦啦跟着他跪倒了一大片。谢观察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忙也跪倒在地,迎接圣上旨意。冯推官和叶知县更是不堪,跪在地上的身子都在瑟瑟发抖。

    ————

    ————

    (ps:感谢山寒水清和六年的暗恋的打赏!

    推荐一本书:极品销售很h,很贱,尺度很大,关键是还不会被屏遮。)

第083章 为人师表() 
说是让陆诚接旨,其实张永也没带来甚么诏书。他所带来的,无非是皇帝给陆诚的一道口谕罢了。

    不过天子金口玉言,传达下来的口谕虽然和书面圣旨会有所差别,但在天下人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圣旨呢?

    事实上,朱佑樘没有下诏嘉奖陆诚,而是听了李东阳的建议,只赐了一块牌匾,就是担心造成的影响太大,出了乱子后不好收场。

    赐匾和口谕嘉奖,就是在告诉天下人,这只是皇帝本人的意思,代表的是他个人的看法,以及对陆诚的欣赏,而不是朝廷要推广他的教学方式。

    说白了,这种行为不过是在掩耳盗铃,但总归是给自己留了点余地。将来如果出了甚么事,也能有个台阶不是?

    朱佑樘口头嘉奖了陆诚两句,并勉励他今后要好好教书,为江山社稷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特赐匾额一块。

    在全场无数双眼睛的注目下,陆诚起身一掀红绸,匾上的四个大字公诸于众——为人师表!

    全场尽皆愕然,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这当今天子,对陆诚还真是恩荣有加呀!

    谢观察的嘴角暗暗抽搐不已,脸上却还得强作镇定,心中更是觉得苦涩无比。他根本就没能料到,事情会变得如此棘手。

    若是能够早点儿知晓此事,他又怎么会自讨苦吃,与陆诚为难呢?

    亏得自己先前还使出百般手段,妄图嫁祸于陆诚,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更为可笑的是,自己居然还说出了“何以为师”这样的话来,这不是在自扇耳光吗?天子都亲自手书,御赐陆诚“为人师表”的匾额,你还敢说他是在误人子弟?

    如今,即便是自己这边已经定案,还将案子给办成了铁案,都难保此事不会传到京城,传达当今圣上的耳中。一旦让皇帝知晓此事,就必然会下旨由刑部接手,钦点一位主审官重审此案。

    也就是说,除非自己将此事做得滴水不漏,不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可疑之处。否则,都很有可能会让陆诚成功翻案,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不行,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案子已定,不能让任何人有机会翻案,哪怕是让陆诚死在牢里都行!

    谢观察心中暗暗发狠,再瞥向陆诚的眼神中,不觉带上了一抹阴冷的杀意。

    看着眼前的匾额,以及朱佑樘手书的那四个大字,陆诚也有种受宠若惊之感。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私塾先生,何德何能,竟被当今皇帝赐予“为人师表”字样的牌匾?

    这已经是一种极高的嘉许,一种天大的荣宠了!

    历史上,被皇帝御笔赐匾的人也有不少,陆诚对此却所知有限。

    印象中,伦文叙一门四进士,曾被正德皇帝赐匾“中原第一家”。而类似于自己这样的匾额,似乎只听说过孔子,这位儒家圣贤曾被康熙御赐“万世师表”的匾额。

    自己是甚么?

    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小到在此之前,还只能任人欺凌,无从反抗的地步。可如今,自己居然能和孔子一样,被称为“师”?

    尽管孔子的那四个字,比自己这四个字的赞誉更高,可那是圣贤啊,千百年都难以出现一个,自己又哪敢妄想能与其比肩?

    众人起身,谢观察正欲开口将陆诚收押,不想堂外徒然传来一道声音:“呵呵,贺知府也在呀?”

    堂内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口出现了一位年约四旬,身着绯袍的官员,正是谢观察的顶头上司——按察使大人。

    贺知府当先上前行礼,故作讶然道:“臬台大人怎么也过来了?”

    “见过臬台大人。”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正当此时,堂外又是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这儿挺热闹的嘛!”

    谢观察抬眼望去,待看清来人的面容后差点儿一个踉跄,昏倒过去。在他看来,眼下若是自己能够突然昏倒在地,反倒是能够这种尴尬的场面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王爷朱睦审。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同样身着绯袍的官员,就连胸前的补子上,都和那位按察使一样绣的孔雀。

    “下官参见王爷!”

    众人齐齐向周王行礼,而后才接着一拱手,对随同周王爷一道过来的抚台大人行礼。

    几位大人物连番登场,这兰阳县衙可谓是蓬荜生辉,场面好不热闹。

    就是来观审的百姓们会累一些。毕竟,他们都只是小民,而现场的这些个大老爷们,哪一个大驾光临,他们都得下跪行礼。

    这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能不累人么?

    此刻,叶县尊却是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心中更是暗暗叫苦:“今日这是甚么日子呀?怎么审个陆诚的案子,就连带着搬来了这么多位大人物?”

    这不对呀!姓赵的不是还和自己说,陆诚无权无势,没有甚么身份地位,也没有任何背景么?这像是没有背景的人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