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利解决了水军的事情,宋江心情大好,同时向李太公抛出了橄榄枝,循循善诱道:“老太公高义,宋江拜服,另外宋江还想请老太公于乡民选出懂得煮盐之人,帮助我军经营广陵盐务,我军会给予盐民应得的报酬,并且今后会向贵乡优惠提供海盐,老太公认为如何?”
李太公大喜道:“此乃利民便民之策,老朽欢喜还来不及呢,怎会不答应。本乡多盐碱之地,不适合种植庄稼,村民多靠编织苇席,捕捞鱼虾贩卖为生,日子过得甚是艰难。宋将军能行此事,实在是我广陵乡民之福啊,老朽也正有一事要求宋将军成全。”
宋江诧异道:“老太公有什么事快请将来,若是宋江力所能及,必为老太公办到。”
李太公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方才开口说道:“昔日里海贼肆虐,村中壮丁结社自保,大多曾习些武艺。如今宋将军为我们除去了海贼,并且派兵驻守本乡,保得乡中太平无事,村中的这些壮丁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我的意思是让他们加入贵军,一方面减轻乡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有施展拳脚的机会,不至于白白浪费了一身苦练的本事。”
李太公这番话可说是说到了宋江的心坎里去了,使得他欣喜若狂,宋江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一脸兴奋地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老太公如此高义,请受宋江一拜。”宋江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向李太公深深拜了下去。
李太公没有想到宋江反应竟会这么激烈,赶紧上前将他扶起,诚惶诚恐道:“宋将军快莫如此,老朽如何担待得起?”
宋江想起朱武曾经向他提到的三项好处,如今一一实现,心情自然大好。一时间,席间气氛好不热烈,众人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李太公今年虽已五十余岁,但却是个雷厉风行之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人将昨晚与宋江商定的一应事情向乡民们做了汇报,并征召相关人等加入宋江军中。广陵乡民经过昨日一战,对宋江敬若神明,困扰他们长达数年之久的海贼之患,宋江方一来到,翻手之间就将他们连根拔除,怎不让他们感到惊诧与感激?因此,宋太公此番命令一出,应征入伍者络绎不绝。这主要是因为宋江对应征者开出的军饷十分丰厚,几乎是宋朝官军的两倍,因此不但广陵乡民积极应征,就连附近几个乡县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情后,也纷纷前来应征入伍。
募兵工作一直进行了十多天方才结束,经过一番统计,此次共征得水军二百余人,步军一千五百余人,其中广陵社的成员就占了五百人左右,其余以前人都是附近各乡县赶来应募的,另外还有两百多名盐民前来应募。
宋江将征得的二百余名水兵划入李俊军中,加上原有的二百名水兵,以及抓获的一百多名海贼组成一支五百人的水军,由李俊负责训练。由于这些海贼常年往来于大海之上,对于海上的天气状况以及水文情况比较熟悉,并且能在大海上辨识方向,更兼有一定的海上航行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水军兵源,只要善加利用,稍加训练之后就会成为水军中的精锐。当初抓住这些人后,李俊就建议宋江将他们收归己用,宋江当即同意招降他们。
李俊招降这些海贼的办法很简单,他给了这些俘虏两条路,一条是归降于他,一条是与他和张顺等人在水中赌斗,赢的话放其离去,输的话任凭处置。许多海贼不服气,选择了第二条路,但是一番比斗下来,他们一个个吃足了苦头,被李俊五人在水中折磨得死去活来,没有一个能够赢他们的,其他被俘的海贼看到李俊五人如此生猛的表现,再看到被他们弄得奄奄一息的同伴,谁还敢在再上前同他们比斗,这不是找罪受吗?他们当即明智地选择了向李俊投降,李俊欣然接受了他们的投诚,并命人对那些饱受他们“蹂躏”的海贼进行救治。李俊的表现不止是震慑住了这些海贼,更让他们心服口服。
至于征来的一千五百名步兵,五百名广陵社的成员被分到了武松的麾下,剩下的一千人分配到杨志和鲁智深的麾下,使得三人统领的军士有五百人增加到了一千人。宋江决意要将武松带领的部队打造成军中的一把尖刀,成为一支攻坚折锐的精兵,因此将最为悍勇的五百人分到了他的麾下。
宋江曾与朱武商议过步兵军队的编制,大体上分为三级,即军、营、都三级,每军下辖五个营,每营四千人,分别为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设五位营将军,中营将军统领全军,并设参军一名,协助中营将军制定作战计划,参赞军机;每个营下辖四个都,每都一千人,设四位都将军,每个都由三种常规兵种组成,具体编制为三百枪戟兵,三百刀盾兵,四百弓弩兵,对敌之时,各兵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三种兵种分由三位曲长统领,曲下设队,每队一百人,由队率统领,队下设什长和伍长。特殊兵种如器械兵、辎重兵、炮兵等另有编制,附属于步兵。
水军编制与步兵大体相同,分为军、营、都三级,每都一千人,包括操舟手、掌舵手、投射手等多种事务兵,每一类事务兵设队长一名,各队人数不等,根据需要,下设队率、什长与伍长。
骑兵编制与步兵不同,只设营、不设军,每营五千骑,由营将军统领,骑兵营将军与步兵中营将军官职相同,高于步兵前、后、左、右营将军,每营下辖五个都,每都一千人,与步兵营都将军官职相同,都下设队,队下设什长和伍长,编制与官职一如步兵。
步兵、水兵、骑兵平时互不统属,战时由宋江授予步兵统领兵符,调动骑兵和水兵配合作战,暂归其统一指挥,战后上缴兵符,三军各安其位。
目前宋江虽然组建了青州军,但是兵员规模上远不到一个军的编制。对于此次前来应募的盐民,宋江将他们全部留下,分配进入广陵盐务的各个岗位,负责煮盐。
宋江自从攻占了寿光县,控制了广陵盐务,白花花的食盐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销往附近的各个州县,由于宋江定的盐价比官府低上许多,因此销路很好,二龙山短期内算是解决了钱粮问题。
第三十一章 筹建军械厂()
二龙山虽然解决了钱粮问题,但是紧接着不得不面临另一个严峻的考验,那就是军中缺少武器铠甲,由于新招收了一批士兵,前番从清风寨得来的武器铠甲就不够用了,今后随着军中士兵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会越发地凸显出来,从官军手中抢夺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再说了,从官军手中抢夺得到的武器铠甲终究有限,不可能满足二龙山军队日益壮大的需求,必须得找到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才行。
带着这样的想法,宋江找来了朱武,开门见山道:“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军缺少武器铠甲的问题,到今天依然没有头绪,军师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武显然也曾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宋江刚一说完,他就接着道:“主公所虑甚是,武器铠甲是士兵强有力的生命保障,优良的武器铠甲能够大大提高对敌人的杀伤力,同时大大降低我军的战斗伤亡人数,间接发映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如何提高武器铠甲的质量成了历朝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随着我军队伍逐渐壮大,武器铠甲的供应已经跟不上步伐,依靠从官军手中夺取也不是长久之计,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军械制造厂已经成为我军迫在眉睫之事。”
“建立军械制造厂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此事想要做成,恐怕不易啊。”宋江一脸忧心忡忡地道。
朱武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道:“确实不易,建立军械厂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首先是要有擅长打造军械的匠人,其次还要有制造军械的原材料,尤其是钢铁薪炭,这两个条件我军目前都不具备,建立军械厂也就无从谈起。”
朱武一席话点醒了宋江,当他提到擅长打造军器之人时,宋江的脑海中立即蹦出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金钱豹子汤隆,想到此人,宋江的心思开始活络了起来。汤隆曾任梁山兵器总管,是个地地道道的军械专家,自己要建军械厂,没有比他更适合担此重任的了。
心中有了合适的人选,宋江的心情也好了几分,一脸轻松地对朱武道:“提到擅长打造军器之人,我在郓城县做押司时,会过不少江湖上的朋友,倒听他们提起过一个人,符合军师的要求。此人名叫汤隆,祖宗几代以打造军器为生,因打铁时火花溅身,乃至浑身伤疤,人都呼他‘金钱豹子’。它不仅熟悉各种兵器的打造之法,对铠甲器械的制作也研究甚深。”
“哦,竟有此等样人,能得主公如此推崇,想是有真本事的,不知这汤隆家居何处?能否请他加入我军?”朱武不由得露出了几分感兴趣之色。
宋江思忖片刻,随后一脸懊恼道:“当时我只听人说他是延安府人氏,后流落在蓟州,更详细的情况我却不是很清楚,我当时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如今想起,却是后悔不迭。”他哪里是听人说起,分明是从书中得知此事,他总不能告诉朱武他是一个穿越者吧,想到这里,宋江不禁暗怪施耐庵没有将汤隆的具体住址写清楚。
朱武道:“主公不必烦恼,既然知道他住在蓟州,那就好办多了,可派戴统领持主公名帖前去蓟州寻人,劝他加入我军,这样第一个难题就解决了。同时主公还可令杨将军在附近乡县中招募铁匠,等汤隆一到,可先让他对这些人进行一番集训,然后再教他们打造军器之法。至于钢铁的事情,朱武心中也已经有了计较,但眼下却是不适合行此计。”
宋江闻言大喜道:“军师有什么办法,快快请讲。”
朱武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方才侃侃而谈道:“其实说白了也没有什么,只不过与解决钱粮的办法大同小异。青州治所益都西北约三百里有一处地名为莱芜县,县中设有一个莱芜监,负责铁冶,却不归袭庆府管辖,而是由朝廷设置的提举司管辖。此地虽然据二龙山不远,但是与二龙山分属不同州府管辖,且中间隔着一个淄州,我军要想攻占此地,就要承担淄州和袭庆府至少两个州府的军事压力,淄州军事力量不如青州,还倒罢了,那袭庆府在军事力量上不逊于青州,远不是现下我军所能应付得了的。再加上主公短期内不想引起官方的关注,因此现阶段我们不宜对莱芜用兵,但我们可以利用钱财打通关节,从此地购进钢铁,暂解燃眉之急。待得我军蓄足实力,公开举事之日,以迅雷之势攻破淄州和袭庆府,莱芜监自然会归于我军旗下,到时候就能彻底解决钢铁的来源问题。”
“军师所言不错,如此一来,武器铠甲的问题就暂时解决了,我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对了,前些时候,军师曾经提到要与方腊、王庆、晁盖三方结盟,只因我军近日连番大战,不得空闲,此事一直没能成行。经此几仗下来,慕容老贼被我们吓破了胆,再不敢出兵讨战,我想趁此机会,着军师会同武将军去办此事,武将军为人谨细,并且勇力过人,有他保护军师前往,我甚是放心。”宋江处理了武器铠甲的难题后,又向朱武提起了与方腊等人结盟的事。
朱武听宋江说要派武松专程护送他前去结盟方腊和王庆,心中顿时感激无地道:“朱武多谢主公厚爱,此番前去,必定说服方腊和王庆与我军结盟。”
宋江一把抓住朱武的手臂道:“军师此去,千万以性命为重,即使不能结盟成功,也定要保得性命回来见我,没有军师的帮助,宋江如何能够完成推翻赵宋朝廷、澄清宇内的宏愿。”
朱武豪气顿生道:“主公放心,武将军武艺绝伦,定能护得我周全,再说了,朱武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谅也无妨。”
“有军师这番话,我也就放心了,军师走后,我会与戴统领亲自前去蓟州寻访那汤隆,无论如何,要说服他加入我军,同时也去梁山拜访一下晁头领和吴军师,我昔日曾与他们有过交情,结盟之事应该不在话下。”宋江丝毫没有隐瞒朱武的意思,将自己今后的行踪对他交代了一番。
朱武沉吟半晌道:“主公亲自前去请那汤隆,足可见主公对他的诚意,说服他加入我军应该不难。倒是那晁盖与吴用,虽然曾与主公有些来往,但今非昔比,如今大家各立山头,且相距不远,隐隐然有对立之势,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主公却是不可不防啊。”
“军师不必担心,宋江自理会得,我会带上李逵随我前去,他为人虽然莽撞了些,但勇力非凡,最听戴统领的话,由他陪我前去,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宋江心中对朱武这番话却是有些不以为然,根据水浒的记载,宋江之所以能够在梁山上站稳脚跟,最终取代晁盖的位置,吴用可说得上是居功至伟,从宋江上梁山,到他亲自带兵攻打祝家庄、高唐州等一系列战事中,吴用一直在旁边帮助他出谋划策,从而逐步架空了晁盖的权利,因此他对吴用是比较放心的。
再说晁盖,此人乃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上山前是东溪村的保正,本乡的财主。平生仗义疏财,为人豪爽,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宋江对他的为人也是极为钦佩的,他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联络吴用,而是据二龙山自立,正是为了避免与晁盖发生冲突。据书中描述,晁盖其人很像瓦岗寨的翟让,是个没有心机的实在人,一生光明磊落,坚持与朝廷的斗争,至死不渝。对于宋江的种种夺权行为,他心里十分清楚,但为了大局着想,一直是听之任之,正是他的不争之心最终葬送了他的性命。对于这样一个人,宋江也是没有多大戒心的,更何况自己对他有大恩。
但朱武说得也对,他在“借尸还魂”之后,完全没有见过晁盖和吴用,他心中对于二人的印象只是从书中得来的,万一书中记载有误,那岂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他才决定将李逵带在身边以应付突发状况。
朱武对于宋江的这番布置显然不是太放心,劝谏道:“主公不妨多带几位将军随行,以策万全,李将军虽然勇猛,但性格急躁莽撞,终是不能让人放心。”
宋江洒然一笑道:“军师刚才不是还豪气十足吗,此时怎么反而前怕狼后怕虎的,宋江也曾学过诸般武艺,多少还是有一些自保之力的,真到了危急时刻,军师不要忘了,戴统领是有神行术的。另外,其他将军也不能轻出,慕容老贼虽然被我军吓破了胆,但若是让他得知我军将领外出的消息,突然反扑,那就大事不妙了。”
朱武拊掌道:“主公所虑甚是,我倒是忘了戴统领有神行术一事,既然如此,那倒不用其他人了,估计天下也再难找出能够快得过戴统领的人了,主公的安全自不必说。”
第三十二章 金钱豹子()
宋江对朱武的这番话倒是不敢苟同,若是书中所记无误的话,这个世上,至少有两个人的神行术要比戴宗高明,此二人分别是田虎麾下的马灵和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康捷。朱武虽然智计过人,但也不可能尽知天下事,没听说过二人也是正常的。戴宗的神行术虽说不如二人,但却有一项好处,能够带人而行,在宋江看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神技。
两人计议已定,宋江拱手向朱武道:“军师一路保重,祝军师马到功成,早日凯旋。”
朱武一脸认真地答道:“主公放心,朱武此去定然不负重托,完成结盟任务。”说完之后向宋江行了一礼,下去准备一应事宜不提。
再说宋江将戴宗和李逵二人叫来,向他们说明了欲下山寻找汤隆之事,戴宗听完倒还没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应了下来。李逵可就不一样了,听宋江说完,顿时欢喜不已道:“主公最了解俺李逵了,这些日子一直呆在山上,陪着杨将军,看那些士兵操练,俺都烦出鸟来了,正想到外面去逛逛,顺便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宋江面容一正,严肃地说道:“李将军作此想法,可就错了。此次下山,我们可不是去玩的,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你须得依着我三件事,方才带你下山,若是做不到,你就继续留在山上,不必去了,我自和戴统领去。”
“只要肯带俺下山,莫说是三件事,就是三百件也依得。主公快告诉俺是哪三件事,真是急死俺了。”李逵迫不及待的说道。他最怕宋江不带他下山,听到宋江这般说,一张黑脸顿时急成了猪肝色。
宋江吊足了李逵的胃口,方才慢条斯理地说道:“由于我们的身份不宜在人前暴露,因此一路上我们三人扮作师徒,我是你师傅,戴统领是你师叔,这是第一件,你要记住了。”
不等宋江说完,李逵忙不迭地应道:“记住了,记住了,这个容易,还有两件是什么?”
宋江正要说第二件事,却被李逵打断了,没好气地道:“你这黑厮,都当了将军了,还是这样一副急性子,也该改一改了。第二件,一路上必须听从我和戴统领的吩咐,我们不让你说话时,你就装哑巴,没有我们的允许,你也不得吃酒。第三件,不得到处惹是生非,要时刻跟随在我二人身边,没有我们准许,不得离开。”
李逵听到宋江这后两条,嘟囔道:“其他事情俺都答应了,只是这不准俺吃酒的事,能不能去掉啊。”
宋江拂袖而起,做色道:“你刚才是怎么答应我来着,这一翻脸就要反悔,我看你还留在山上吧,我另找人陪我和戴统领前去,你还不快快退下。”
“不吃酒就不吃酒,又不会死人,俺答应就是了,主公不用麻烦去找旁人,就让俺李逵随你去吧。”李逵听到宋江不肯带他下山,顿时急得满头大汗。
宋江刚才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他还真能不让李逵去不成?如今李逵应下了三件事,宋江也就不再为难于他,但是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仍自敲打他道:“既然如此,就暂且让你跟着我们,路上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