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江大传-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依据桃花山险要地形阻击宋军,才能最大限度得减少伤亡,因此夺取桃花山一事势在必行。”

    听朱武说到桃花山,宋江不由得想到了孔家庄,想到了孔太公和孔明、孔亮两兄弟,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正是孔太公收留了他。接着又想到了桃花山上的李忠,本是史进的开手师傅,心中不由得灵机一动,向朱武说道:“军师与史将军在少华山聚义时,可曾听他谈起过桃花山上的李忠曾指点过他枪棒。”

    朱武一脸疑惑道:“这我却是不曾听史将军说起过,我只知道他有个师傅叫做王进,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因恶了高俅那厮,逃难到过史家庄上,就指点他些枪棒武艺。若有这层关系在,桃花山的事情就好办了,只需派史将军前去向李忠说项,这事多半可成,那李忠若是不识相,我们说不得只好动武了,与史将军面上却是不好看。”

    宋江一想也是,史进拜过那么多师傅,都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只有王进教得他一身不俗的武艺,在他的心目中,恐怕只有王进能称得上他的师傅。“军师说的不错,就先派史将军前去探探李忠的口风,我们也好决定下一步的行止,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军师,桃花山下有一个孔家庄,庄上的孔太公于我有救命之恩,他的两个儿子孔明、孔亮早就想随我和武将军一同上山,只因受到孔太公的阻拦,这才没有成行,他二人与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颇有交情,我们或可从他们身上做些文章。”

    “有此二人相助,说服李忠的把握就又增加了几分,我这就去知会史将军,让他去办此事。”朱武说完之后,匆匆离开去找史进商议劝降李忠一事。

    史进听说此事后,满口答应,当日就和朱武一同上路,两人入黑时分赶到了孔家庄,投上宋江写给孔太公的亲笔书信。不一刻,就见一位头发花白但是精神健硕的老者迎了出来,两人想到此人必是孔太公了,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道:“老丈有礼了,晚辈朱武、史进特来拜会孔太公。”

    老丈回了一礼道:“老朽就是,二位快快请进。”一边说着一边将二人让进了屋里。三人说些闲话,向着堂中走去,刚刚走到大堂门口,只见从里面走出两条大汉,两人边走边嚷道:“听说公明哥哥来信了,你们这些奴才好大的胆,竟然瞒着不让我们知道。”

    朱武看到这番光景,向一旁的孔太公问道:“敢问太公,来的两位少年英雄可是令郎?”

    孔太公唉声叹气道:“正是我那两个不成材的儿子,整日里不务正业,只是一味厮混,早晚会给我惹来大祸。”

    孔明、孔亮听到父亲的话,不服气道:“爹爹此言差矣,前日里你不让我们随公明哥哥去二龙山,害得我们错过了多少精彩的大事,我听说公明哥哥在清风寨大破官军,使慕容老贼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找二龙山的麻烦,就连清风山的强人也归降了公明哥哥,我看咱们这桃花山也长不了了。”

    “你们又在这里胡说,让山上的头领听到了,怎生了得?”孔太公斥责道。

    朱武和史进听了孔氏兄弟这番话,不由得对视了一眼,询问道:“二位贤昆仲,何出此言?”

    孔明抢着答道:“自从清风山降了二龙山之后,三处山头鼎立的均衡局势已经被打破,现在二龙山实力明显要强于桃花山,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心不自安,唯恐有一天二龙山会将他们并了。公明哥哥纪律严明,在他统治的区域,与民秋毫无犯,也不再干劫掠的勾当,现在过往的行商宁可绕远些,从二龙山管辖的区域经过,再不从桃花山下过,这就等若断了李忠等人的生计,山上钱粮紧缺。官军不敢动二龙山,但是桃花山他们还至于如此惧怕,听说了他们的窘境后,不时有官军前来骚扰他们,使得桃花山的形势越发得艰难,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孔明的话音刚落,就听孔亮接道:“大哥说得不错,前些日子,李忠还找到我,说要归降二龙山,只恨没有门路,想通过我们兄弟与公明哥哥的关系,为他做个引见。”

    孔氏兄弟这番话顿时听得朱武心中欢喜,但是面上丝毫不露声色地问道:“贤昆仲怎么答复他们的?”

    孔明答道:“我们兄弟与那李忠有些交情,再加上他平日里对孔家庄多有照顾,不曾骚扰过我们村里,因此我就答应了他,这一两日内就要动身去见公明哥哥,却不想二位哥哥就来了。”

    朱武道:“我和史将军今番前来,一是奉了公明哥哥将令,前来拜望太公,二则为了桃花山的事。如今天色已晚,太公年事已高,不宜熬夜,我等既已拜访过了,就请太公自去歇息,不用理会我们,我与贤昆仲还有些话要说。”

    孔太公知道朱武不想他知道太多关于二龙山的事情,也就不再多问,自去后院歇息不提。朱武等到孔太公离开以后,对孔氏兄弟言道:“我和史将军离寨之时,公明哥哥多曾提到贤昆仲,特地嘱咐我来找你们帮忙,如今看来,是找对人了。明日你们可引我二人上山,就说你们到二龙山向公明哥哥为他们说项,公明哥哥十分欢喜,大赞二位头领是好汉子,并派我二人前来商谈接收山寨一事,其他的不必多说,我们自会应付。”

    孔明、孔亮应下了,朱武和史进在孔家庄上歇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随孔氏兄弟到了桃花山。孔明通报了姓名,有小喽啰向山上传报,不一刻,只见山上走下来两位头领,史进抬头看去,其中一位正是自己的师傅李忠。史进立即上前与他行了礼相见了,孔明依照朱武昨夜的吩咐,向李忠说了一遍,说到宋江对他们的夸赞时,免不得要添油加醋一番,李忠和周通听到宋江对他们如此礼遇,顿时大喜,赶紧邀请朱武等四人上山,命人排下宴席,一边吃酒一边商谈归降事宜。

    朱武不愿与他们绕圈子,开门见山道:“我家主公听说两位头领愿意归降我军,十分欢喜,愿意接受二位的归降。桃花山乃是险要之地,官军视之如肘腋之患,为了两位头领的安全计,我家主公想请二位头领到二龙山去,至于这里,我们会另外派遣精兵强将驻守,以备官军,不知二位头领意下如何?”

    在座众人均能听出朱武这番话的用意,是要剥夺李忠和周通对桃花山的管制权,李忠和周通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主动归降宋江,早就有此准备,事已至此,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接受了朱武的条件,李忠道:“多谢公明哥哥,我二人既已决定归降,自然一切听凭公明哥哥的。”

    朱武摇了摇头道:“不是公明哥哥,从今往后,你们应该改口叫主公才对。”

第二十七章 攻占寿光县() 
“主公?”李忠一脸疑惑道,其实不止是他,就连周通以及孔氏兄弟也是一脸疑惑。

    史进在一旁接道:“对,是应该叫主公,此事说来话长,总之师傅到了二龙山之后,就会明白了。”

    李忠听到史进这般说,也不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举起手中的酒碗道:“来,让我们为二龙山和桃花山从今往后成为一家人干一杯,祝山寨繁荣兴盛。”众人轰然应喏,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霎时间,席间气氛热烈非常。

    第二天,朱武和史进回山向宋江汇报顺利招降桃花山一事,宋江当即派史进率领麾下五百人和副手陈达杨春前去接管桃花山,至于桃花山上的五百军士则由鲁智深统领,将薛永和施恩拨来给他当副手,李忠和周通到武松手下做事,仍旧领原先五百军士,这主要是宋江考虑到李忠和周通向日里与鲁智深有矛盾,故将他们分开,钱粮辎重则有朱武一并管理。自此,青州往北的道路被宋江阻断。

    宋江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决定立即对寿光县用兵,宋江环视一眼堂下众将,道:“由哪位将军愿替我去取寿光?”

    宋江话音刚落,躺下早有一人抢出,道:“末将愿往。”宋江抬头一看,正是武松,心中大喜,正要答应让他领兵前去,会听得一人高叫道:“主公且慢,将这功劳让与洒家吧。”宋江不用去看,也知道是鲁智深,一时之间颇觉为难,就在他犹豫未决之时,又有几人出列请战,宋江抬头看时,却是穆弘、李逵、花荣等人。

    宋江此刻终于感觉到了将领多的不便之处,将求助的目光望向朱武,朱武想了想,没有立即给予宋江答复,而是向他问道:“朱武想问主公一下,是要现在就旗帜鲜明向朝廷宣战,还是要先积蓄实力待得时机成熟后再扯旗造反。若是前者,我军索性将青州北部的博兴、千乘、寿光、临淄一并攻占了,慕容彦达一连丢失四个县,为了向朝廷有个交代,必定尽起青州之兵来与我军决一死战,我军就于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进行伏击拦截,一举击溃官军主力,顺势杀入青州治所益都,将青州全境纳于我们的掌中,但这样势必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若是后者,我军宜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寿光县,让其他县城没有时间对寿光进行援助,同时控制住广陵盐务,尤其是那些常年从事煮盐工作的技术工,今后我们的钱粮收入还要着落在他们的身上,另外还要通知秦明和史进两位将军,时刻注意防范官军的反扑。”

    宋江思忖片刻道:“我军起步较晚,我觉得还是应该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路线比较稳妥一些。”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武喃喃地念叨着这九个字,眼中蓦地射出一道精光,拍案赞道:“主公高明,这九个字完全可以作为我军的长远战略规划,一语道破了我军的发展方向。既然如此,我军眼下就不宜引起朝廷的关注,只可攻取寿光一县。既是武将军首先开口请战,就令他领兵前去。其他几位将军也不必沮丧,以后有的是机会给大家立功。”

    武松高喊一声“得令”,立即带着李忠和周通二将下去准备发兵事宜。却说这些日子以来,武松、李逵这些惯于步战的将领在宋江的督促下,跟着花荣、杨志等人苦练马上作战的本领,武松这些天下来,也算是小有所成,欠缺的只是实战的经验和技巧。

    武松和李忠、周通骑在战马上,走在众军前面,三人边走边商议攻取寿光的方案。武松开口道:“寿光县驻军大约在百人左右,不足为虑,只是该县濒临大海,要时刻提防海贼的骚扰,县中必然有乡民自发组织的民兵社团,这些人大多是本地居民,对本县知根知底,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我们要想顺利攻取寿光县,必须先取得这些人的支持,两位将军对此有何良策?”

    李忠和周通都是粗人,能有多少见识,二人无奈的对视一眼道:“我二人只管打仗,让我们想这些动脑子的事情,我们却是做不来的,一切听凭武统领的吩咐。”

    武松本也没指望他们能够想出什么好主意,只是象征性地询问他们一下罢了,听二人说得如此直白,武松不觉愕然道:“竟然如此,就劳烦李将军带领十几名机灵点的士兵混进寿光县城中,替我打听清楚该县知县的为人以及他在当地百姓中的口碑如何,打听清楚之后,速派一个人回来禀报,其他人不必出城,找一处无人稽查的地方权且落脚,我另有任务派给你们,到时我会派人前去知会你们,用暗号联络。”

    李忠答应一声,从五百军士中挑选出了十五人,跟随他分批潜进寿光县城中。武松待得李忠走后,向周通说道:“周将军,你也带几个机灵点的军士前去附近的村乡之中打探寿光县周围有哪些规模较大的民兵社团。打听清楚之后,回来禀报。”周通也答应一声,领着十多名军士去了。

    武松率领兵马继续前进,到了离寿光县西南十里之地,找一处隐蔽的地方扎下营寨,静候李忠和周通二人打探来的情报。鉴于军机营刚刚成立,营内成员没有多少经验,戴宗等人一直忙于对营内成员进行集训,因此不曾派到附近各乡镇搜集情报,这才造成了武松对寿光县知之甚少要派李忠和周通前去打探这幅局面。

    傍晚时分,周通带领十几名军士返回营地,周通进营向武松禀报道:“末将奉将军之命打探得明白,寿光县下辖十多个乡镇,只有最东面的广陵乡因为靠近大海的缘故,乡中的几百户村民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团,唤作‘广陵社’,全乡青壮年大多入此社,在农闲之时,演练些枪棒武艺,用于防备海贼。距寿光县城有四十多里,对于我们攻打寿光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武松听罢周通的话,一语中的地问道:“这个广陵乡与广陵盐务有什么关系?”

    周通道:“正要向将军禀报此事,那广陵盐务就设在广陵乡,由县令派人管理,青州城中也派有专人在此监管,听说这些公人借着职务的便利,在广陵乡之中暗设煮盐场所、划取盐田煮取私盐以中饱私囊,为他煮盐的多是该乡的村民,由于他们常年在海边生活,对煮盐很有经验,因此多被征用,每月月末按煮盐量发放现钱,乡民们为利所惑,倒也乐意为之。我军既然要利用此地的海盐之利,自然要与该乡村民交好。”

    武松点头道:“不错,等打下寿光后,我会亲去同他们交涉,李将军的人也该回来了吧。”武松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有人禀报李将军派人回来传信,武松命人将他带了进来。

    来人向武松和周通行了一礼,回报道:“李将军命小的前来告知两位将军,寿光县知县名叫张伪善,此人在县中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百姓无不对他切齿痛恨。寿光县中有一百余名士兵驻守,由于缺乏操练,战斗力并不高。”

    武松听得眉头紧皱,向来人道:“我知道了,你即刻潜回寿光城中找到李将军,通知他今夜三更时分,于城中防火引起城中混乱,然后趁乱带人摸到城门处,杀散看守城门的士兵,打开城门放我军入城。”

    那人应了一声,匆匆赶返寿光城中去了,武松又与周通商议了一番今晚的夺城行动。等到傍晚时分,武松命令全军向寿光城进发,二更时分,到了寿光城下,武松命令全军隐蔽。又过得一个时辰,正是三更时分,众人忽见城中火起,接着就听到城中一阵大乱,武松当即带领全军抢到城下,此时李忠已经杀散守城士兵,将他们迎进城中。

    城中士兵的战斗力真是弱得不像话,武松一行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一路耀武扬威地打到了县衙府中,那个张知县此时已经吓得六神无主,衣服都还没来得及穿就被周通从床上揪了起来,武松命人将他绑了,同时派人到城中救火并张贴安民告示。

    一夜之间,寿光县已经变换了主人,许多人如在梦中,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天一亮,武松就命人将张伪善押到县城中央的大广场上,向全县百姓历数了他的各项罪名,然后命令军士动手,将他一刀砍了,同时告知全县百姓寿光县的所有者变成了二龙山。

    全县百姓惊愕之余,倒也没有别的举动,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从这次县城的权利变更中得到多大的实惠,而宋江等人的做法无疑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接掌县城的当天,武松就按照朱武的吩咐,命人打开府库,取出其中半数充归军用,另一半拿来分给全县的百姓,每人登记样貌籍贯后均可领取一份,这样做不仅收买了民心,而且轻而易举地弄清了全县的户籍档案,为日后的人口稽查与管理工作减轻了难度。

第二十八章 广陵议事() 
武松攻占寿光县之后,心中不由得开始犯难,二龙山上多是武将,缺少治理民政的文官,今后总不能有他们这些武人去管理那些打下来的州县,就让军师头疼去吧,武松心中这般想道。

    但眼下寿光县却是需要有人坐镇,交给别人武松又不放心,只好命李忠暂代知县之职,并给他留下两百军士负责县城的治安工作。武松通过调查了解到县丞李贤是个奉公守法的好官,于是仍让他但任县丞,协助李忠安抚百姓。

    安排已定,武松修书一封,派人回二龙山向宋江报捷并向宋江请示接管寿光县的事务,然后他与周通率领三百军士马不停蹄的赶奔广陵盐务。二人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广陵盐务,由于他们进兵神速,广陵盐务事前没有得到半点风声,就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控制住了。

    武松将盐务中的一应官员派人看押起来,对于那些干活的人他却没有为难,只是好言劝慰他们一番,命他们各司其职。

    宋江在接到武松捷报的第二天就带着朱武等人来到了寿光县,他先是找来了县城中的行政官员,对他们的政绩进行了一番民意测评,对于其中害民的蠹虫当即进行严惩,对那些勤政爱民处处为民着想的官员进行了一番褒奖后,抬举他们担任县中的各级职司。县丞李贤曾多番劝谏张伪善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受到张伪善的打压排挤,一直在家闲居,只是挂着一个县丞的虚名罢了。

    宋江了解到他在当地百姓中口碑极好,很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知道他是个爱民的好官,于是就让他接替张伪善担任寿光知县。李贤是本地人,早就对张伪善在他的家乡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心生怨怼。宋江等人杀了张伪善,为家乡父老除了这个祸害,李贤心中先自对他们有了认同感,此时宋江更是抬举他做了家乡的知县,心中对宋江更是感激涕零,当即宣誓定不会辜负他的信任,竭心尽力为他治理好寿光县。

    得到李贤的这番保证,宋江心中大喜,命李忠留下一百名士兵,由该百人小队队长统领,协助李贤维护寿光的治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寿光牢牢的控制在他的手中。

    宋江解决了寿光的事情之后,当即带领吴用一干人赶往广陵盐务。众人一路风风扑扑赶到广陵地界,路径渐窄,靠右近海一面,常见一片片光滑如镜的平地,往往七八丈见方,便是水磨的桌面也没有这等平整滑溜。宋江等人向当地的土民一打听,方才知道这便是盐田。宋江放眼望去,只见每块盐田中,有十多个盐民在那里忙碌,引海水灌入盐田,晒干以后,刮下含盐泥土,化成卤水,再逐步晒成盐粒。

    宋江不由得感叹道:“我吃了三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