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小首辅-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迪本来的想法是除掉苏茂才,裁撤调台州卫的老爷兵们,然后以台州卫的名义招兵。可现在他改变了想法。

    苏茂才跟他的台州卫所军在帮陈可桢赚钱。陈可桢的钱,在陈迪眼里早晚是他自己的!

    那就干脆先不要管苏茂才了!猪养肥了才好杀!等陈可桢和苏茂才他们赚的满盆满钵,自己再寻个机会至他们于死地,收了他们的钱财不是更好么?

    陈迪道:“就以台州团练的名义招兵!这支队伍,指挥使为俞大哥,指挥同知为唐老师,指挥佥事为戚二哥。”

    所谓团练,在明代是一种乡兵制度。不同于军户,乡兵不世袭。

    唐顺之道:“团练制度早在永乐年间就已经被废除。朝廷会同意咱们这么干么?再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可都是正四品以上的武官,兵部的人能同意?”

    陈迪笑道:“唐老师,别忘了严嵩是我的义父!他现在兼着兵部尚书!要是连这点请求他都不能同意,那我这个义父可算是白认了!”

    陈迪早就把编练团练军的事情写成了信,差梁二黑亲自入京交给严嵩。自然,那信中还夹着一张五千两的银票。要是严嵩连这点事情都办不了,就枉他为官几十年了!

    唐顺之恍然大悟,原来陈迪认严嵩作义父是为了实现他荡平台州倭寇的志向!唐顺之心中对陈迪又生出了几分敬佩。

    陈迪举起酒杯:“带兵的事情我是外行,你们三位是内行。我只管保证你们的军饷源源不断,至于打胜仗的事情,就靠二位哥哥和老师了!”

    俞大猷说道:“咳,别的事情咱不敢说,练兵打仗,咱老俞干了多少年了,行家里手是也!”

    俞大猷是勇将,戚继光是智将,唐顺之是多谋军师,这样的组合天衣无缝。

    陈迪又对唐顺之说:“招募完新兵后,我估摸兵部拨给咱们的火器也快到了。老师你最好严加操练以前我给你说的‘鸳鸯阵’配合火器。练兵的地点嘛,就别选在台州了。在义乌就地练兵。这事情我会跟巡抚赵文华大人讲。”

    唐顺之问:“既然是以台州团练的名义招兵,为何不在台州练兵?”

    陈迪意味深长的说道:“台州的这潭水太混。宝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示人。”

第五十五章 影子巡抚() 
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带着陈迪的银票出发去义乌了,梁二黑也去了京城给严嵩送信。陈迪的身边只剩下严老管家一个亲信之人。

    当然,台州城内还有他的“父亲”陈可桢。

    这天中午,望月楼的小二又来叫陈迪,说是陈可桢找他有要事相商。

    陈迪在去望月楼的路上,一路都在想如何跟陈可桢再要些钱出来。

    那四万五千两银票,仅仅是招募两千兵勇的招募饷。今后还要发月饷,要制办军衣、铠甲,要预备军粮。样样都要花钱。

    还好还好,自己有一个当汉女干的爹,虽说不光彩,可这个爹却有钱的很。不从他身上筹钱从谁身上筹钱?

    陈迪一到望月楼的雅间,陈可桢便喜不自胜的拉住了陈迪的手。

    “儿子啊,上次说的那批货,苏茂才已经送到了各位江浙阔佬手里。现在钱已经全都收齐了!你爹我净赚七十万两!”陈可桢高兴的说。

    陈迪哭丧着个脸:“爹啊,你发了财,我却破了财啊!”

    陈可桢问:“怎么回事?你破了什么财?”

    陈迪唉声叹气:“唉,京里派下来几个官视察台州防务,我想他们既然是京里派下来的,就得好好招待。京里的大人们不都爱打麻吊么?我就跟他们打了一个通宵。谁想到,把爹你给我的五万两银票输了个干干净净不说,还欠了他们两万两银子!打了欠条!”

    陈可桢怒道:“你说你小子,小小年纪沾什么不好,偏偏沾上了赌?!唉,就算做了知府也始终还是个孩子啊!十赌九诈,懂不懂?”

    陈迪被自己的“父亲”训斥了,他干脆作孩童状,趴在地上哭个不停:“哎呀!我怎么知道他们打麻吊这么厉害?把把糊我!这下可怎么办啊,给严嵩的孝敬钱没了,儿子还怎么争取当浙江按察使啊!呜呜呜。。。。。。我不管,我要做浙江按察使嘛!”

    陈可桢又气又笑。气的是自己的儿子一场赌局就输了五万两银子,还欠了两万外债。笑的是真不知道严嵩那群人怎么想的,让这么个半大孩子做台州的知府。

    陈可桢一拍大腿道:“别哭了,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不就是钱嘛,你爹我有的是钱!自古什么债都可以欠,就是风流债和赌债不能欠!一会儿我拿七万银子给你,你拿出两万还了外债,剩下五万孝敬严嵩!”

    陈迪一抹眼泪,抱着陈可桢的大腿:“爹,真的么?”

    陈可桢突然想起了什么:“还有个办法,爹能让他们把赢了的钱吐出来!”

    陈迪问陈可桢:“什么办法?”

    陈可桢走到雅间的后墙边,拿一柄贴身的匕首撬下了一块砖头。砖头里面放着一本账册。

    陈可桢拿出账册问陈迪:“儿子,你倒说说,赢你银子的那些人都叫什么?”

    陈迪抽泣着说:“一个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唐顺之,一个是山西大同卫都指挥佥事俞大猷,一个是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

    陈可桢有些奇怪:“兵部的人到浙江来是视察防务,这正常。登州卫和大同卫的人来浙江是做什么?算了,且待你爹我在账册上查一查有没有这三人的名字。若是有,爹去替你把钱要回来。”

    陈可桢在账册上一番查找,却没有找到三个人的名字。他叹了口气:“可惜,账册上没有这三个人。那就没办法了,老老实实掏银子还钱吧!”

    陈迪好奇的问陈可桢:“爹,你手里拿的账册是啥?”

    陈可桢大笑道:“孩子,这东西不是账册,是无价之宝,是免死铁券,是你爹我的护身符!”

    陈迪问道:“爹,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陈可桢将账册重新藏入墙砖之后,道:“这账册上,记录着一百多个人名。这一百多人里,有五十个江浙阔佬,这五十人花钱买过东瀛人的货。另外五十人,则是一份官员名单。名单上的官员们都是正七品以上,统统都拿过你爹我的银子!你爹我的银子不就是东瀛人的银子?要是按照大明律来讲,这些人统统都是叛国的死罪!”

    陈可桢顿了顿,又说道:“账册上还详细记录了官员们收钱的时间地点钱数,商人们买卖倭寇货物的时间地点价格。这么说吧,浙江商界和官场的大部分人的名字,都在我的账册之中!”

    陈迪心中吃惊不小。这样说来,陈可桢岂不是抓住了整个浙江官场以及富商们的把柄?!

    陈迪道:“爹,你真是好手段啊,有这东西在手,浙江的官、商两道岂不是都要为你马首是瞻?”

    陈可桢道:“哈哈,好儿子,你是一阵聪明一阵糊涂。糊涂的时候能让人诈赌一夜输掉七万两银子,聪明的时候又能看透你爹我的用心!没错,我也是最近才生出的这个想法。记好了账,就有了这些人的把柄。这些浙江的头面人物受制于我,你爹我不就成了浙江的影子巡抚?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只是个正六品,现在做个影子巡抚,享受享受正一品的权利也是一件美事。”

    陈迪心中暗道。影子巡抚?没错,假如我把你杀了,抢了你的账册,那这影子巡抚就由儿子我代劳了。只要浙江上下一心,又有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三位名将的助力,再加上自己超越时代的战略、战术。剿灭倭寇只是迟早的事情。

    陈可桢掏出十二万两银票,递给陈迪:“这钱你可收好了,切不可再拿去赌博耍钱了!其中五万两,你要分给你们台州府衙的众官吏。再有两万两,拿去还赌债。剩下五万两,分次送给严嵩。吃一堑长一智,你就记住爹一句话,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十赌九诈!”

    陈可桢摸了摸陈迪的脑袋,眼中满是怜爱。谁让他就这么一个亲儿子呢?为了亲儿子掏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陈可桢虽然做了汉女干,可俗话讲虎毒还不食子呢。

    他哪里想到,自己的“亲儿子”陈迪,现在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杀了他,抢了他的钱,收了他的账册。

第五十六章 黑吃黑() 
陈可桢找陈迪来,其实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跟他讲。

    如今陈可桢是倭首井上十四郎在江浙出销货物的代理人,这事情可以赚大钱。人有旦夕祸福,何况自己做的是掉脑袋的事情?陈可桢担心万一哪天自己掉了脑袋,这条财路岂不是要白白浪费了?

    陈可桢对陈迪说道:“儿子啊,咱们如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打算将你介绍给井上十四郎。要是为父哪天出了事,死于非命,你也好接替你父亲我,成为东瀛人在江浙出销货物的中间人。”

    陈迪道:“爹,你意思是带我去见井上十四郎?”

    陈可桢点头道:“没错!我已从大通钱庄兑了五十万两白银。这笔银子是给东瀛人的。明天中午,台州卫的苏茂才会派兵押送这批银子,跟我一起到宁海县三山岛乡交给井上十四郎。”

    陈迪的脑子飞快的转着。如果跟着陈可桢见了井上十四郎,那自己岂不是也成了通倭?

    这种脏事一旦沾上了,有可能自己用尽方法也洗不干净。当然风险和利益往往是并存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能见井上十四郎一面,至少可以探探倭寇的虚实。

    陈迪打定主意,对陈可桢说道:“爹,你让儿子干啥儿子就干啥。”

    陈可桢笑道:“好儿子,明天中午你倒台州卫驻地等我,咱们跟苏茂才汇合,押着银子一起去宁海县。”

    第二天中午,陈迪如约来到台州卫驻地。苏茂才和陈可桢已经等在了那里。

    台州卫驻地陈迪是第二次来。上一次他来,苏茂才对他态度蛮横,陈迪可谓是碰了一鼻子灰。这次不同,苏茂才已经知晓了他和陈可桢的关系。对陈迪,苏茂才现在是又敬又怕。谁让陈迪的爹陈可桢手里掐着他收取倭寇贿银的小辫子呢?

    五十万两白银被装在几十辆大车之中。六百台州卫所军,押着这几十辆银车向南行去。宁海县在台州南面,属于余庆府辖地。

    一座小镇出现在了陈迪这支队伍前方。

    大车队一进小镇,一股腥臭气扑面而来。陈迪捂着鼻子问陈可桢:“爹,这是什么味道?”

    陈可桢叮嘱陈迪道:“一会儿见了不该见的,如果害怕可以捂住眼睛。”

    在镇子中刚走了几步,面前的景象将陈迪吓了一大跳。

    镇子中,遍地都是尸体。臭味是尸体腐烂发出的,腥气则是血腥!

    妇女的尸体,基本都被扒去了衣衫。有些妇女的隐秘地方,很明显的被人割去。男人们大都是身首异处。更有甚者,一个四五岁小孩的尸体被人开肠破肚!

    小镇之中,处处都是令人作呕的气味。房屋大半被烧毁,有些尸体被烧的面目全非。

    这场小镇明显刚刚经历了一场屠杀!

    苏茂才对陈可桢说道:“看来东瀛人已经到过了这个镇子。”

    陈可桢点点头:“肯定的。这手段也就东瀛人使的出。”

    苏茂才和陈可桢这些个跟倭寇有瓜葛的人,似乎都很忌讳说“倭寇”这个词。他们一律称倭寇为东瀛人。

    越往镇子里面走,陈迪越是震撼。

    倭寇的对付大明百姓的手段残忍至极,与后世的南京大屠杀如出一辙!

    这简直就是畜生所为!陈迪大略估算了下,见到的尸体总有上千!

    在镇子的中央,有一座人头堆成的小山。见到这座人头山,陈迪实在是忍不住了“哇”一声吐了出来。

    台州卫所军的不少军士的反应跟陈迪一样,纷纷吐出了秽物。

    苏茂才捂着胸口对陈可桢说:“幸亏咱老苏选择了跟东瀛人合作。要是跟东瀛人作对,下场说不准跟这些个老百姓一样。”

    陈可桢竟然还笑得出来:“放心,东瀛人还是很讲信誉的。咱们帮他们办事,他们不但不会用这种手段对付咱们,还会给咱们丰厚的回报。”

    陈迪心中将苏茂才和陈可桢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这两人真是无耻之极!倭寇虐杀大明百姓,这两个人一个以前是兵部主事,一个现在是台州卫指挥使。他们不思抗倭保民,却一门心思想着平安想着发财。这是何等的人渣啊!

    陈迪不禁联想到后世史书中的一句话“在中国历代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从来不乏烈士与小丑。”

    陈迪暗下决心:苏茂才,陈可桢,你们俩等着,我一定让你们二人死无葬身之地!

    出了小镇,是一条小山谷。大车队进到山谷之中。穿过这条山谷就是宁海县了。

    苏茂才对陈可桢道:“陈先生,这条山谷名曰落凤谷。这倒是和三国里的落凤坡名字差不多。”

    陈可桢笑道:“是么?”

    苏茂才突然举起手中的马鞭:“给我停下!”

    陈迪看到,苏茂才此时的表情跟之前完全是判若两人。之前他谄媚的表情,变成了一脸嚣张。

    陈可桢问苏茂才:“怎么停了?谁让你们停了?误了交银子的时辰你担待得起么?”

    苏茂才怒视着陈可桢:“姓陈的,你苏大爷我担待不起又怎样?”

    陈可桢道:“苏茂才,你是吃错了药还是怎的?怎么,你这是要跟我耍横?别忘了,你的大名可记在我的账册上。我要随时可以将你的事情写成一封信寄给刑部!倒时候你的下场可是千刀万剐!”

    苏茂才道:“姓陈的,别以为你掐着苏大爷的小辫子,苏大爷我就要一辈子供你使唤!你当官的时候,不过是个正六品官,老子可是正三品!你给爷我提鞋都不配!”

    陈可桢大怒道:“反了,真是反了!你就等着刑部的人找你吧!”

    苏茂才嘿嘿一笑:“刑部的人找我?可惜你是见不到了,我这就送你们爷俩上西天!明人不做暗事,此时此地的银车里有五十万两白银。我跟我的弟兄们已经说了,劫了这批银子,然后拿着银子各奔东西,隐姓埋名做富家翁。总好过整日提心吊胆、低三下四的供你使唤!”

    陈迪心道不好,原来是苏茂才想黑吃黑。这六百多兵丁全是台州卫的人,自己和陈可桢随时都有可能被这六百多人砍成肉酱。

    苏茂才抽出腰刀,面露凶相:“姓陈的,今天就是你们父子二人的死期!”

第五十七章 你黑我黑大家黑() 
苏茂才抬手就要拿刀砍向陈可桢。

    电光火石之间,一名台州卫的千总掏出一把手铳,“嘭”一声枪响,铳子正中苏茂才的头颅!

    苏茂才跌落马下。

    那千总高喊一声:“弟兄们,苏指挥使已死,照以前讲好的,我余某人绝不会亏待大家!”

    陈可桢大笑道:“余千总出手的及时啊!我答应你们的那五万两银子,一回台州就兑现。”

    陈迪立马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看来六百台州卫士兵都是由这位余千总直接统领的。苏茂才事前命令余千总跟手下兵士劫了这批白银,万没想到余千总做了叛徒,将事情提前透露给了陈可桢。陈可桢许给他五万两银子,让他背叛了指挥使苏茂才。

    余千总道:“五万两白银?陈老板,你不觉得太少了点么?”

    陈可桢质问余千总:“余千总,你什么意思?”

    余千总笑道:“这里有五十万两白银!放着五十万两白银不要,我干什么要你的区区五万两?”

    陈迪暗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苏茂才想黑吃黑,这位余千总更想黑吃黑。

    没想到陈可桢并不惊慌,只是慢条斯理的说道:“余千总,跟我陈某人作对就是跟东瀛人作对。跟东瀛人作对是什么下场你想过么?”

    余千总狂笑道:“东瀛人我惹不起,但是躲得起!就姓苏的刚才说的那样,我跟弟兄们分了银子到什么云南贵州隐姓埋名的做富家翁不就得了?东瀛人再厉害,追得到云南贵州这些个地方么?”

    陈可桢笑道:“姓余的,你可不后悔?”

    余千总没有答话,只是重新装填铳子,然后将手铳对准了陈可桢。

    陈迪急中生智,高喊了一声:“台州卫的弟兄们,杀了余千总,这些银子你们平分!”

    陈迪认为在如此巨大的财富面前,任何人都会眼红。苏茂才能背叛陈可桢,余千总能背叛苏茂才,那这六百多台州卫兵士为什么不能被判余千总?

    出乎陈迪的意料,六百多台州卫兵士竟无一人响应。

    余千总仰天大笑:“哈哈哈!姓陈的,你家的崽子还蛮有脑子的嘛!可惜他不知道,苏茂才之前与我约定,五十万两银子他要拿走四十万两,剩下十万两让我跟弟兄们分。我比他聪明,我跟弟兄们的约定是,六百兄弟平分其中四十万两,我只取十万两!”

    陈迪听言又喊道:“弟兄们,杀了余千总你们每人能多分一百六十两银子啊!”

    余千总大笑道:“杀了苏茂才,我的弟兄们能多分五百两银子,杀了我却只能多分一百六十两银子。你别忘了,这六百弟兄我可带了五六年!我们的情分是一百六十多两银子能买的动的?”

    陈迪不知道,苏茂才为人骄横跋扈,在台州卫不得人心。这位余千户却颇会收买人心,一向装的爱兵如子。这六百台州卫兵士都是他的铁杆。

    陈可桢对陈迪说:“儿子,不必与他废话。让他拿着手铳打我!有本事就打死我!要是打不死我,他就等着横尸于此吧。”

    余千总大怒道:“我呸!姓陈的,死到临头你还嘴硬!受死吧你!”

    余千总说完就要扣动手铳的铳机。

    “嘭”一声铳响。

    陈可桢安然无事的依旧骑在马上。余千总却捂着手,手铳掉在地上。

    刚才发铳的不是余千总,山谷上有人发铳击中了余千总的手!

    “杀盖盖!”从山谷上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倭寇,他们挥动着长刀,举着火铳冲下了山来。

    陈迪略一目测,山谷上冲下的倭寇足有数千人!

    台州卫的这些兵士,都是些老爷兵。平日里欺负欺负老百姓还行,真见了倭寇腿吓得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