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伟业-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蚋:笏档溃骸案崭真怯行┠值墓郑胪蛩暌鸱!!

    朱四梗着脖子说:“是啊,能满大街追杀皇上的后妃,这人世间大概也就有你们几个了吧。”苏裴这时也走过来对朱四施了礼道:“都是觉得好玩儿嘛,玩笑既然没开成,那就开饭吧。”舒窈远远的在一旁盯着桌上的螃蟹,梅儿在帮着她抓,她们更关心那些螃蟹会不会逃跑,而不是关心朱四是否真的生气了。

    朱四叹息道:“嗨,开饭也好,不过你们这次确定没有把整条活鱼以及活蛇之类的东西放进去了吗?”苏裴回答:“当然不会了,这里只有一些活着的海物。”“江边儿上竟然能吃到海物?”“当然是海里打到的,那些海物又不会搬家到江里来等着我们抓去。”

    朱四把脸凑了过去,下巴枕在舒窈的肩膀上看她正在守护着的东西都是什么:“哦,这是飞蟹,不错,涮火锅正好。这是海胆,没什么意思,这个好,还有只小海龟,应该不会咬人吧。”梅儿急忙喊道:“快助手啊万岁爷,那是王八。”

    “我靠!你们不说都是海物的吗?看来女人的话是不能相信的。”如果不是梅儿的那一声喊,朱四差一点儿就该被王八来上一口了,那可就成了笑话。是啊,这是什么季节啊?怎么会有小海龟呢?自己这是什么智商啊,怎么连王八和海龟都傻傻分不清呢?朱四恨恨的想着,嘴里说道:“这王八怎么涮火锅啊?赶紧扔到池塘里去,要么就交给厨子拿去煲汤。”

    (本章完)

第300章 曾经沧海(2)() 
土鳖王八因为被朱四厌恶,所以竟然逃过了一劫,朱四一家人在众多美味的面前开始大快朵颐。不过螃蟹依然是舒窈的专利、其他水产品是穆清的盘中餐、牛羊肉被苏裴包干儿了。好吧吃青菜也挺好,朱四正在自我安稳着,却连这些青菜也被梅儿抢去了一大半。朱四举手蹙额的攥着两根筷子,不一会儿就抗议啦:“小全子,给朕拿个汤匙来,还有叫人把那只王八抓回来顿成一锅汤!”

    几个女人却只当没听见,都是自己吃自己的,朱四喝了几口汤后,觉得肚子更是咕咕叫了,他又嬉皮笑脸的说:“窈儿,那些螃蟹你一个人吃得完吗?那东西寒气大,让朕帮你分担一些吧。”舒窈一边吃,一边却用身子将朱四与螃蟹隔开了,囫囵的含糊不清说了一句:“谢了,万岁爷还是不要费心了,吃不了的妾可以明天接着吃。”

    朱四抬起了屁股,又挪动到了穆清的身旁,握着一双干干净净的筷子指指点点道:“你看看,你看看,这么好的虾竟然连虾皮都不扒掉,吃相多难看啊,来来,朕帮你扒虾。”穆清却把身子一扭,也把整盘的食物都护住才说道:“没关系的万岁爷,您不是说虾皮可以补钙的吗?妾自小身子就弱,补一补也好。”

    朱四又没能得逞,只好用一种羡慕的眼神看向苏裴那边儿:“小妹,你的羊肉新不新鲜啊,别吃坏了肚子。你看看,你看看,这刀工算什么呀?这也太差劲了吧,怎么吧羊肉切成这个样子。”苏裴鄙视的看了朱四一眼:“万岁爷,什么羊肉啊?那是西瓜,您还是自己留着吃吧。”

    朱四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恨恨的说道:“不是你们也太不像话啦,说好是请朕吃火锅的,可你们又是海鲜又是鲜肉的,怎么朕的这边儿就只有水果啊?还能不能好好的一起玩耍啦。小全子,给朕拿三个馒头过来,朕还饿着呢!别忘了再拿上一碟儿咸菜啊。嗨,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大口的就着咸菜吃了一个馒头之后,朱四饱了,他是被气饱的。嘴里一边嚼着馒头,还一边发牢骚道:“朕也是一个心中装着天下的人啊,是个脑力劳动者,你们却让朕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吃馒头就咸菜,这也太残暴了些吧,朕还正在长身体啊。就朕这样的待遇,还在担心些什么天下大事儿?朕还跟九江城里的那些娶不上媳妇儿的光棍儿操什么心啊,婚姻就是男人的坟墓啊!人家那些人还不知道有多自在呢。孟子说希望天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夫子啊,您老人家可是看着自己媳妇蹲在房间里姿势不雅,就准备要休妻的人啊,朕和您真的没法比呀!”

    看着美女、美食,吃着馒头咸菜,朱四心中又在想:“有君子言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大多数的男人嘴上说着此话,心中却在盘算着在哪里能买到水泵。嗨,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贪心不足啊,就算是弱水三千,也得会狗刨才行啊,不然就只有等着溺水而亡的下场!”

    孟子休妻的旧事据说只是杜撰,可朱四却当真被老婆们虐待了一回。还想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吗?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没法管了。在朱四不断的抱怨下,苏裴最先凑近了过来,夹了一块儿羊腿肉送入了朱四的口中,朱四的幸福感又回头了,一块儿羊肉,竟然让朱四尝到了真爱的味道。紧接着,螃蟹,皮皮虾和各样青菜又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虽然都是些普通不过的海物和菜蔬,却让朱四好去了伤疤,而且忘记了刚刚是谁在疼。

    一顿极普通的饭菜,和一家人的小玩笑,让刚刚从战场归来的朱四又找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感觉。挥舞着狼牙棒去找人拼命的他,完全是被逼的,朱四其实应该更喜欢做一个普通人吧。有娇妻美妾,儿女绕膝,给个神仙都不换啊。只是这样的一顿普通饭菜、家人的玩笑和儿女的淘气,对朱四来说如今显得太珍贵了,用不了多久,他又将踏上征程;又将再一次挥舞着狼牙棒去街上砍人。

    他还算是一个皇帝吗?大概没人会否定他朱四是一个好皇帝,他却也完全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一代雄主形象,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不过更像是一个土鳖。在他身上人们就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丝一毫的皇家气质,他却因为一场场惨胜而高兴自豪着;因为能吃到螃蟹和皮皮虾而幸福着。

    作为一个皇帝,朱四是如此的失败,然而朱四的失败,可贵之处在于他的不自知,任凭风吹雨打,哪管大浪淘沙,朱四的精神更像是唐吉坷德,只不过他没有唐吉坷德的骑士范儿,一匹劣马、一副破盔甲,外加一根狼牙棒就是他的战争;几间破房子、几个搞不定的老婆外加两个调皮的儿子,就是他的生活。

    然而无论他有多么的土鳖,他都始终幸福在不自知之中,也许这样的幸福才是最难得的吧,在可以有权利享受一切时却选择了一种寡淡的人生,这样的选择才是一种认真的勇气和珍惜吧。是否又该回到那句话——洗去铅华,谁又能比谁高贵几分?

    人生一世,到底是该留给世间一种高贵,还是留给这世界一片真心?像朱四这样的人,应该会选择后者吧。酒足饭饱后的朱四,忘记了明日的征途,心境再次超然了起来,更忘记了自己依然是个土鳖。在妻子们的幸福满满中,再次饮胜,举杯对佳人,共赏一夜花好。席间,喜欢吟风弄月的皇帝唱起一阙苏东坡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众老婆听后齐声称好,诗酒要趁年华,几个女人们也心知,这一次的团圆只是短暂,不久后,朱四又将奔向战场。不由得让苏裴也想起王昌龄的《闺怨》,便随口唱道:“桂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众人听后,又觉心中怅然,只是怅然之后,前路还要去面对。

    (本章完)

第301章 曾经沧海(3)()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明,高启

    走过了那个没有风的二月,来到了一个不下雨的五月,这一年春夏的旱情对水网纵横的长江与淮河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却让不耐暑热的清军主力部队如同在热锅上煎熬。他已经在徐州苦等了两个月,既没有等到明军对南京的进攻,也没有看到明军针对清军的淮河防线有什么动作。多尔衮真的坐不住了,他很怕自己离开朝堂的时间太久,京城里出现变故;又怕自己的队伍一从南直隶撤走,明军就对南京城和淮河沿线展开进攻。如果那样的话,他将错过歼灭明军主力部队的时机,而这种时机正是他此次亲征的目的。

    仗越打越不顺利,数年之内,大清接连丢掉了湖广、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四川、陕西共七个省份。要知道此时的中国,如果按照明朝的行政区划,一共才有两京一十三省,外加辽东、甘肃、西藏等边区。虽然这些疆土都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却又在仅仅数年之内又丢了一半儿了,这样的心结如何能够消退呢?

    还有清军如今在南直隶、河南、山西这三省也是于每个省只控制着三五个州府,河南、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处于大清的权利真空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南京的战略意义重大,他根本就不会被明军牵扯进这个战场,多尔衮甚至都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才来到南直隶趟这趟浑水儿的。这明显就是一坑啊,以明军目前的实力,清军是无论如何再也打不过长江以南的了,济尔哈朗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早早的就从武昌、九江把队伍撤了回来。可多尔衮自己却没有对南京下这样的一道命令,这是他的失误。

    他手中的这支二十三万人的骑兵部队可以在山西或河南的任何平原上横扫明军。只可惜呀,那里却并没有他想要看到的明军。如今的明军总是鬼鬼祟祟的,就是连大规模的集团会战,最初的时候也往往看不到他们主力的影子。这是特么哪家的战法?不想投资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收益。自己就从来都没看的过什么明军的主力部队,可是却被稀里糊涂的从关内一半儿的土地上赶了出来,空有老拳却叫人无处发威呀。这样的对手才是最让人心碎、发狂的。

    而现在,在不远处窥视着自己的明军也都乖乖的躲在城池里,一个也不出来。可以切断明军的补给线吗?人家是依靠江河漕运来运输辎重的,大明水师很强大,战舰上都装备着许许多多的火炮,清军的这群旱鸭子怎么去打败人家。攻打几座城池吗?那根本就不是他手中的主力部队该干的事情,用自己的血本去啃掉这中华大地上这一个又一个,数也数不清的城池,就算是疯子也不会这么做。那还不把朱四那小子乐的在朝堂上跳脱衣舞?

    可是足足等了两个月,明军就跟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从来不出二门。你说你倒是走出来到随便一个野地或树林儿里让人家睿王爷给办一下子啊,摄政王家里还有媳妇儿催得急着呢。可就算家里媳妇再催的紧,这里的人没办完,他也是绝对不想走的。

    可是不想归不想啊,自己如果在外带兵日久,难免家里的顺治小皇帝会弄出什么动作来,这样的话多尔衮不就成了豪格第二了?哪一天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小皇帝关进大牢,那不是一个笑话吗?辗转之中,多尔衮依然是定计难出啊,如今,在焦急中来回踱步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日里不走上个十里八村儿的,那就不是在他的帅帐了。

    能不让多尔衮来回踱步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己睡觉的床、另一个是每日洗澡的盆儿。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该怎么办?怎么办?在最后的一次折磨中,多尔衮放弃了,他终于放弃了在徐州继续等待战机的到来。而选择了折中的办法,先将大军撤到济南去,这样一来,他的主力即便于隐蔽又可以离北京更近一些。就这样,清军的主力向北来到了济南,在这里等待着明军的出现。

    多尔衮的选择是对的,只要他的主力部队在徐州待一天,朱四就会一直选择按兵不动下去。南京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大明对其他地区的进取想法还早着呢。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冒险和多尔衮拼命的。可既然多尔衮撤了,那么朱四就没有理由让他失望了,在这个五月天,多尔衮离开了徐州以后,明军终于出手了。而且出手的速度很快,仅用了七天,就占领了的平阳和汾州两座府城。

    多尔衮听到奏报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对身边众将说到:“好啊,是时候了,他们还是来了。所有人马开始准备,准备去平阳和……哪?汾州?那不都是在山西吗?这群可恶的明军放着南京不打,跑去攻打山西?那里有多少明军?”信使:“回王爷,山西的明军可以说遮天蔽日,绝对有数十万之众。”多尔衮焦灼了,每当焦灼时他的标准动作就是来回的踱步不停,走了许多路后,他终于说道:“告诉英亲王,山西局势每日一奏,要他向各地多派斥候,如果确认了此路明军真的有几十万众,他一定会有援兵的。”

    (本章完)

第302章 曾经沧海(4)() 
门外来人:“报!王爷,明军已于数日前再次进攻南京。”又来人:“报!明军水师已抵达淮安城,船上配备了红衣大炮,连日来轰炸淮安城一刻不停。”再来人:“报!十多万明军数日前攻打河南南阳,南阳半日内便被明军攻下,逃回来的人报告,这支明军的主将是南明的晋国公李定国。”

    多尔衮听闻了多方的奏报,这一惊非同小可,然而自幼便东征西讨,到如今还有什么样的惊险是他没见过的?“朱由郎小儿他想干什么?一直以来都是畏首畏尾,向来都谨慎用兵的他怎么忽然像变了个人?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多尔衮唠叨个不停,端重亲王博洛进前疑问到:“叔王,此次明军如此兴师动众,真的很不寻常,山西、河南、南直隶三个地方都有巨大动作。但是如此一来面对三个方面的明军,我军却该如何应对为好?”

    多尔衮停下来,想了想说:“目前看来,似乎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我主力移师开封,静观明军虚实。”听闻多尔衮还要继续等待局势更清晰些再出手,承泽亲王硕塞有些慌张的道:“叔王,我主力可以静观其变,然而我三省的守军如何能够静观其变,况且如果河南若真是出现了李定国的明军,那么以郑亲王手中的兵力,要想同时对付潼关明军以及南阳的李定国,他老人家将会面临非常凶险的局面。”

    多尔衮终于完全停下了脚步,缓缓的带有安抚之意的说道:“朱由郎小儿很不简单,他如此大的阵势摆了出来,如果被我们一眼就给看穿了,那才是笑话,越像真的就越可能是他制造的假像。没事儿,郑亲王数十载征战的身子骨,经得起折腾,他帐下的勒克德浑和六固山哪个又不是尸山血海里爬过来的?予最担心的倒是南京和山西,兄长阿济格要面对的明军也许真的会有几十万。如今仅仅陕西一省的明军就应该有这个数字,朱由郎如果已经发现了我们在山东,那么他来个声东击西、乘虚而攻打山西绝对符合这小子的猥琐个性。如果山西危机,南京也必然不保啊。”

    多罗亲王满大海似乎没听懂,山西和南京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于是他傻乎乎的说道:“请王爷明示。”多尔衮说:“这南京除了对我敌双方都重要以外,它更是我军拋给朱由郎的一个诱饵,可是一旦钓鱼的人离开了堤岸,这诱饵岂不是白送给鱼儿了?何况这南京与我们又有长江天险阻隔着,一旦防守失利只会全军覆没。如果孟乔芳、李国翰前去救援,不但解不了围而且只会成为南京城的陪葬。”

    多罗郡王瓦克达看到多尔衮成足在胸的样子,想借这个机会好好拍一下马屁,于是他说道:“叔王,恕侄儿愚昧,侄儿只觉得此次明军多路出击,确实造成我大清的整体局势异常凶险。但是只要叔王的龙威还在,我大清必可逢凶化吉。侄儿虽不才,但凭叔王驱使罢了。”可接下来的话却足以证明多尔衮看似成足在胸的样子完全是装出来的:“可否联系上洪承畴和巴山,问他们是否有可能突围过江?”

    洪承畴和巴山倒是接到了多尔衮的问询,可这样的问询只有扰乱军心的功能,毫无实际意义。看得出来多尔衮已经胆怯了,想收手了,可对于撤出南京,多尔衮要是真有办法就不会只派人送过来几句不顶用的废话了,而应该是带来战船和大军。

    听到多尔衮带来的问话,满八旗南京守将固山额真巴山腹诽着:“突围?开什么玩笑,长江上数千艘明军战船,看见我们渡江还不都把我们吊起来打,再扔进长江里喂王八?如果我军的援兵没有把这南京周围的明军二十多万大军给废掉,我军一旦出了南京城将必死无疑。”

    想到这里,他忽然顿住了,他又闪念一想,觉得这封信绝对不止表面的意思这么简单,好在这腹诽的话没有别人听到,于是巴山霍然起身向北拜去,情绪激动的边叩拜边流泪的说道:“承蒙皇父摄政王洪恩,天高地厚之情,微臣无以为报,南京乃残明旧都,得失对天下民心向背影响甚大,所以断然不能有失。臣唯有一念,誓与南京共存亡,人在城在,待到王师南定之日,臣等将在南京恭迎圣驾,到那时臣为王爷牵马坠蹬,为王师做先锋肃清南明伪朝廷,活捉朱由榔献俘紫禁城。”

    这巴山一番话说的是涕泪横流啊,刚刚还在心里骂娘,转眼就管人家喊‘爹’了,眼泪更是出出进进的,都不打草稿。看到巴山如此卖力的表演,身为当朝宰相又兼领两江总督的洪承畴自然不能不表态啊,毕竟他才是名义上这南京的最高长官,看到巴山是跪拜后才说的话,洪承畴也面向北,深深一拜后,才回身走到了巴山身边对他说道:“好兄弟,讲义气,为了大清,无论赴汤蹈火!咱哥俩儿都一起扛!”

    巴山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