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需要美国援助。他能诚心与美国合作,美国任何将领来华,蒋介石都能与之
合作,只有史迪威不行。据此,赫尔利要求罗斯福立即调回史迪威,另派一高级将
领来华充任参谋长。
  此时,美国大选在即。罗斯福能否蝉联总统职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战时
外交成绩,如果在这种关键时刻与中国发生矛盾甚至公开决裂,至少在政治上是一
种极草率的不智之举。
  基于上述考虑,罗斯福接受了赫尔利的劝告,下达了召回史迪威的命令。史迪
威将军不得不离开中国了。在中国,史迪威有许多朋友,但他临行前只拜会了孙夫
人宋庆龄,向她表示告别。宋庆龄含泪与史迪威将军话别,并表示:希望自己能有
机会亲赴美国,把事实真相当面告诉罗斯福总统。
  接替史迪威职务的是魏德迈将军。魏德迈上任后,接受了前任参谋长的教训,
对蒋介石毕恭毕敬,一不要求亲自指挥中国军队去打日寇,二不提及援助中国共产
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很对蒋介石的心思,因此,蒋介石对魏德迈表示了欢迎。
  1944年11月,赫尔利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和国共两党调解人的身分飞往延
安,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达成了五条协议。
  这五条协议由毛泽东、赫尔利代表双方签字,由赫尔利带回重庆。这个协议如
能当时兑现,是有利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而赫尔利认为这五点协议是对蒋介石
更有利的让共产党参加政府,就可以使共产党把军队交出来,以获得对共产党
军队的控制权。赫尔利说,他与毛泽东共同签字的五条协议案“是共产党签定协议,
将他们武装部队控制权交给国民党政府的唯一文件。”
  但是,蒋介石对赫尔利从延安带回来的五点建议十分恼火,甚至称赫尔利为
“大傻瓜”。蒋介石提出三点反建议,重弹老调,要求共产党必须“竭诚”拥护国
民政府,并把军队交给他指挥。蒋介石给予中共的只是象征性的政治代表权。至于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问题则只字不提,对中共提出的最起码的民主措施都不予以考
虑。只想在谈判桌上向中共施加压力,以“军事统一”为借口,达到“整编”共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目的。
  1945年2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了三国首脑会议。罗
斯福在既未通知中国又未曾事先与中国商议的情况下,擅自以中国的领土主权(即
外蒙古)与苏联做交易,秘密签定了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蒋介石提出:不管中国共产党是否同意,他决定于 1945年门份召
开国民大会,暴露了蒋介石顽固坚持其一党专政反动政策的丑恶嘴脸。
  1945年4月 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公然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抗日军民及其革命根据地是旧时的军阀割据,并宣称“美国只同蒋介石合作,不
同中共合作。”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在抗日战争尚未取得最后胜利的情况下就已经
定了下来,这就助长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加深了中国内战的危机。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致开幕词(后编
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指出:党的任务是要用全力去争
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潮中,国民党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
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装出一副“还政于民”的姿态,宣布1945年11
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并在这个大会上通过“宪法”。事实上,国民大会的代表,是
早在抗战前由蒋介石包办选举和圈定的;要制定的宪法,依然是以1936年5月5日由
国民党公布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五五宪法”为依据。
  蒋介石为遮掩其独裁、内战的政策,他向大会提出:3个月把军队和学校中的国
民党部及三青团部一律撤销、6个月内把各省、市的临时参议会变成正式民意机关,
以上党、团、参议会等机关统统移归结国民政府。但国民政府仍是毫无变化的国民
政府,这种移归岂不是毫无意义。
  大会围绕着抗日和民主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国民党民主派的许多人向大会提出
质询。国民党中委王昆仑提出:
  为什么大会“对于怎样打败日本没有什么讨论”,“到底有没有抗战的决心?”
冯玉祥,屈武等人提出了《加强民主设施促成国家统一案》,“主张在召开国民大
会前先承认各党派之合法地位与活动,反对以武力消灭中共”。蒋介石竟对王昆仑
等人破口大骂,蒋介石顽固派的代表在会场上竟对民主派的代表大叫:“拉出去,
枪决他!”
  5月14日,蒋介石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报说:“党内许多同志常夸大中共力量,……
不知在某一定情况下,我们必消灭之!”在18日的大会上,他又强调说:“今天的
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
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根据蒋介石决心反共的精神,大会作出了两套关于中共问题的决议案。一个是
对外发表的《对中共问题的决议案》,其中写道:“在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
围内,一切问题,可以商谈解决”。另一个是对内的《本党同志对中共问题之工作
方针》,其中明确提出反对中共提出的“联合政府”口号,要求国民党全党“努力
奋斗,肃军肃政,加强力量”,以加强反共,准备内战。
  到了选举中央委员时,一些人为了“竞选”,而大吵大闹,会场秩序大乱,蒋
介石不得不亲临“训话”。到投票时,一些代表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操纵不满,
有的在选票上写诗骂道:“蒋家天下陈家党”;有的在选票上写“总裁独裁,中正
不正”。国民党各派系为争权夺利、互相攻击,搞得大会乌烟瘴气,所以蒋介石5月
7日在纪念周上哀叹:“本党今后若不好好精诚团结,将来大家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在选举国民党总裁时人CC派分子极力鼓噪,要把蒋介石选为终身总裁。总裁当
然是非蒋莫属,但由于多数代表反对,蒋介石终未当上终身总裁。
  国民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一条坚持独裁,准备内战,抢夺人民抗战
胜利果实的路线。就在这次大会闭幕后的两天,即5月23日,蒋介石就命令上官云相,
指挥第三战区1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苏浙区进犯,妄图消灭该区的新四军。新四
军奋起反击,经五昼夜激战,终将其击退。7月15日,胡宗南部调集了9个师的兵力,
开到陕甘宁边区南线,21日突然向淳化、耀县爷台山的一带进攻。八路军为避免内
战,主动撤出阵地,爷台山遂被国民党军占领。
  抗战尚未胜利,蒋介石已经开始进行内战了
 

       



                       1.党务特务中统
  中国以往的封建时代,不少皇帝特别重视特务机构的作用,例如武则天的重用
来俊臣之流、明代令人谈虎色变的厂卫、清朝雍正皇帝的“粘杆处”等等,史不绝
书。袁世凯也有自己的特务组织,一时杀人如麻、屡兴大案。到了蒋介石,为了巩
固他的统治,排斥异己,更是注意不断建立并强化庞大的特务组织,诸如复兴社、
蓝衣社、中统、军统等等,和他的统治相辅一生,起到了其它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
用。
  蒋介石在年轻时就已经干过特务暗杀工作,因为他在上海人过青红帮,于绑票
暗杀之类多有心得。当时震惊朝野的暗杀陶成章一案,就是蒋介石的亲手杰作。后
来蒋介石主政黄埔军校期间,一直在有意培植特务打小报告,特别是在黄埔学生中,
广为发展特务网。例如,后来成为军统特务头子的唐纵,在黄埔六期学习期间,就
经常秘密向蒋介石打“小报告”。不仅同学中的他认为有问题的言行或对蒋介石有
不满的议论,他要向蒋介石汇报,就连教官中他以为有问题的言行,也要向蒋介石
汇报。特别是共产党员学生和国民党员左派学生,更是他格外监视的对象。唐纵的
告密行为很秘密,很多人没有发现。因此有不少共产党员学生受到他的暗害,他因
此也受到蒋介石的喜欢和信任,这使他以后得以飞黄腾达。唐纵何以这样做,就因
为他看透了蒋介石的心理。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由此可见蒋介石在还没有完
全取得和掌握政权时,就已经非常注意特务工作和培养特务骨干了。
  蒋介石很早就注意建立特务组织,而且他委任特务头目,从来都是交给最亲信
的人把持。
  早在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自任北伐军总司令和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的机要秘
书,从此一直参预机密。蒋介石总司令部有个机要科,则完全是做特务工作的。
“四·一二”事变后,机要科划归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成立了专以特务活动为任
务的调查科,陈立夫即出任调查科首任科长。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组织部也有党务调查科,其任务只不过收集整
理党内的各种档案资料,间或做一做一般性的社会政治调查,谈不上搞什么特务活
动。所以蒋介石认为这个组织起不到什么作用。“清共”之后,蒋介石担任了国民
党中央组织部长,陈果夫担任了副部长、代理部长,陈立夫担任了调查科长,性质
就完全改变了。
  蒋介石规定调查科的任务,是调查党员的思想、派系隶属和搜集共产党及其它
异己组织的情报。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调查科尤其发挥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在“清共”浪潮下,国民党的“清共”整党组织和军警机
关一时手足无措,是调查科积极配合提供共产党组织状况及党员的情报和名册,致
使大批的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被捕遇难。在这方面调查科为
巩固蒋介石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新中国建国后中共中央组织部门和政府民政
部门统计:1927年“四·一二”清党至1932年这一期间,至少有一百万以上共产党
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而其中在调查科直接策划下的牺牲者更不是一个小数目。
  由于蒋介石看到了调查科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也愈来愈重视这个特务组织,并
对它予以了特殊的偏爱。因为蒋介石一贯认为有两个法宝最能维护自己的江山,一
是军队,二就是特务。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蒋介石就是靠特务活动和特务组
织起家的。
  在调查科成立初期,蒋介石还没有一统天下,江山并不稳固,财政状况也相当
困难。黄埔军校的某届学员班都曾受到遣散,但对于调查科他却不惜血本,真是要
人给人,要钱给钱,从各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首先,从任命陈立夫任调查科长就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良苦用心。蒋介石与陈家
的关系非同一般,不仅是因为陈立夫是浙江人(蒋介石是很看重同乡关系的),更
因为陈立夫的叔父陈其美在民国初年曾任沪军都督,蒋介石是陈其美的老部下;同
时又与陈立夫之兄陈果夫在上海交易所是老搭档。有了这层关系,蒋陈两家关系极
为亲近。陈立夫呼蒋介石为“蒋三伯伯”。陈立夫在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毕业之后,
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这读书的费用常常由蒋介石供给。所以陈立
夫留学归来,蒋介石立即倚为心腹,并委以重任。调查科长虽由陈立夫亲自担任,
但任期并不长。陈立夫以后高升替蒋介石看家,提任了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组织部
长、教育部长等职,但他非常明白的蒋介石的意图,对调查科乃至后来的中统局抓
得非常之紧,每届领导都必须由他和陈果夫选定,才报蒋介石批准。
  在蒋、陈的灌输下,调查科不仅是特务组织,首先也是个政治组织。因为蒋介
石一直提倡“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组织”(这是由陈果夫首先提倡而获得蒋
介石大力欣赏的)。陈立夫加以极大发挥,他认为:“信仰主义要信仰到迷信的程
度,服从领袖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绝对的程度”,陈立夫是受过大学教育后来又
留洋受到过所谓美式民主教育的知识人,却甘心情愿做特务工作并阐发出一套一套
有浓厚法西斯色彩的政治理论,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奇怪。其实,不光中统后来的领
袖人物如张道藩、徐恩曾等是留洋的知识分子,乃至军统组织的不少头面人物,也
多为表面文质彬彬的书生人物,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也许,蒋介石虽然出
身青帮,但他也明白光靠喊杀喊打的杀手并不能成大事。
  所以蒋介石把中统交给陈立夫,可以说这着棋并没有错。陈立夫一开始就把中
统抹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
  陈立夫给中统下的定义是:特务组织是国民党最核心的组织,是党的耳目;特
务活动是为了保护党、国家、领袖的安全,它与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是神圣的事
业;只有最优秀(国民党)党员才有资格做特务工作,等等。
  起初,调查科的宗旨应该是调查国民党党员或派系的有关情报,但蒋介石一直
大声疾呼:只有共产党才是心腹大患,不彻底消灭共产党就会死无葬身之处。这个
思想陈立夫心领神会,因此他一直把消灭共产党组织做为调查科的首先任务。而且,
陈立夫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和欣赏之处还在于:陈立夫并不主张只靠残酷镇压和屠杀
的手段(虽然他并不反对采取暴力手段)。他认为这样做并不能彻底根除共产党的
存在;他最主张破坏共产党的首脑组织和基层组织,从政治上思想上瓦解共产党,
从整体上消灭共产党。这一思想体系也成为调查科及后来的中统特务工作的指导方
针,并连连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1928年,尽管蒋介石在人力、物力上都有困难,还是特准从他亲任校长的中央
党务学校毕业生中,让调查科挑选了张国栋等10个被认为最忠实可靠效忠“总裁”
的人到调查科担任骨干,这10人以后确曾成为调查科的高级干部。1930年,蒋介石
又再次批准让调查科从经过政治警察训练的黄埔六期毕业生中,挑选了王忠诚等20
人;这20人被蒋介石认为是忠实可靠和精明强干的嫡系分子,这20人的加入调查科,
确使调查科如虎添翼,极大的扩充和提高了骨干的质量。同时,蒋介石认为调查科
的基本骨干力量还不够。又特别批准调查科可以自行扩充队伍,人员质量不够可开
训练班,可在上海、武汉、开封等重要大城市设立特派员,建立秘密侦察机构;并
特别指示调查科要与各地宪兵机构建立密切联系。蒋介石在这一时期给调查科和宪
兵等机构的首先任务就是要“共同一致反对共产”,也是蒋介石在1928年2月2日在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开幕词中所明确下来的不仅要“反对共产党”,而且对于“共
产党的理论与方法务要铲除净尽”,“对于共产党的势力须要坚确的决心,根本上
来铲除消灭”。
  蒋介石在“四·一二”之后,接受了调查科领导人的建议和献计(当然还有国
民党其它谋士的献策),在武力“围剿”的同时,也注重在政治上和制度上进行
“围剿”。例如,随后蒋介石批准颁布的若干法令,其目的都是针对共产党的,如
《共产党人自首法》、《反省院条例》、《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鄂豫皖三省
剿匪总司令部施行保甲训令》、《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等等,调查科
多参预规划。陈立夫在这一段时间,极力主张不要光靠杀戮,要有新的特务手段。
陈立夫特别提倡“王道”治人,即对付共产党要“怀柔”,注意从组织上瓦解,所
以中统在颁布“反省院条例”之后,经过蒋介石的支持,逐渐将中统的势力渗进了
“反省院”系统。本来,“反省院”原属国民党政府的司法院,是受高等法院管辖
的。陈立夫等人看到“反省院”是专门对政治犯特别是共产党政治犯进行欺骗诱叛
活动的机构,所以一直主张让中统特务系统直接掌握。在得到蒋介石的支持下,从
1932年开始,中统调查科开始逐渐接管“反省院”的领导位置,控制“反省院”是
为了更加有效的折磨共产党人的意志,使其就范或叛变。这尤其使蒋介石感到满意。
  但真正使蒋介石感到调查科的份量,还是从“顾顺章案”看出来的。
  “顾顺章叛变案”是调查科在成立伊始时所办的一件重要案件。
  这里,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继任的调查科长徐恩曾。徐恩曾毕业于上海南洋大
学电机科,后又赴美人康里奈斯大学学机电专业。他表面颇有文质,戴近视眼镜,
不爱多讲话,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一个白面书生。他与陈果夫有亲戚关系,遂经人介
绍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科长。因徐恩曾对于文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编
制密电码等方面有一套办法,加上他常以美国联邦调查局为范本,向陈果夫、陈立
夫提出改进调查科特务活动的建议,因而颇得二陈的欣赏。
  陈立夫担任调查科长一职并不长,不久即由吴大钧和叶秀峰相继担任。1929年
12月,徐恩曾暂时代理调查科科长,几个月之后正式任职。此后一直干到1945年2月,
历时15年,成为蒋介石最得力的鹰犬。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军统特务组织对中共威胁
最大,其实由于分工不同,中统特务才是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据统计,解放以前
白区所有被暴露和破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是被中统特务组织破坏的,可见其
危害之一斑。
  1931年春,徐恩曾亲自领导指挥,利用共产党叛徒在武昌破坏了中共湖北省委,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等人被杀害。又利用叛徒在汉口逮捕了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尤
崇新,尤叛变后又被特务带领,于1931年4月在汉口江汉关轮渡码头指认了中共政治
局委员、中共中央保卫组织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顾顺章被捕后,经特务们诱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