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续对马铁丹大加赞赏,又赏赐了一大笔钱财,令其立即在城南的河面上搭建浮桥。

    有了堆积如山的木料,又有现成的数千艘木船,搭建浮桥的速度可谓是突飞猛进。仅仅过了三个多时辰,天色接近黄昏的时候,城南两三里宽的一段河面已经完全被浮桥所覆盖,上面铺着平整的木板,看上去就像是在河面上盖了一张巨大的木板。

    公孙续大为赞叹,这么宽的一座桥,别说是十几万大军,就算人数再多一倍,也足以在一天之内全部渡过河去。为了确保安全,他特意让数百骑兵来回策马飞奔,结果浮桥除了上下浮动之外,并未出现任何不妥之处。若非天色已晚,他当即就会下令大军渡河。

    十几万人又焦急地等了一晚上,次日天色刚亮,公孙续就下令大军渡河。

    足足花了三个时辰,十几万大军和战马辎重才全部顺利渡过淮水。

    公孙续让单猛为先锋,自己和赵云统御中军,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寿春进发而去。

第七百五十八章 袁公路惊闻噩耗() 
    入夜,寿春将军府的后堂内丝竹齐鸣,歌舞升腾。

    袁术高居主位,右手端着酒樽,左手随着音乐轻轻在案几上敲击。他精通音律,甚至能自己作曲,年少时凭借这一手在京城欢场中获得了不菲的名声。

    孙策挨着袁术右手边坐着,一边饮酒一边观看歌舞,不过从他散漫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完全没在歌舞上面。

    太史慈站在孙策身后,警觉地盯着其他人。

    阎象、袁胤在左侧相陪,二人神色平静,不过眉宇间却颇为忧虑。

    孙策这次只带来了五千人马,其精锐的水师并未一起前来,所谓的支援更像是走过场,孙策给出的解释是水师另有任务,不久之后就能前来助战。不过阎象和袁胤根本不相信这个解释,他们都认定孙策十有八九是想保存实力,只是如今大敌压境,无论如何都不能惹怒孙策,因此即使心有疑虑也只能暂且按捺下去。

    一曲终了,袁术挥了挥手。

    歌姬和奏乐躬身退出,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孙策和阎象袁胤都放下酒樽,转头看着袁术。

    袁术沉声问道:“伯符,三日前老夫询问你的水师,你说彼等另有任务,如今三天过去了,可有水师的消息传来?”

    孙策淡然笑道:“其实今天就算将军不问,某也准备把实情和盘托出。三天前某并未虚言推诿,水师确实另有任务,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周公瑾率领的江东水师应该已经抵达东莱了!”

    “东莱?”袁术疑惑的眨眨眼,完全不明白江东水师去东莱做什么。

    “妙!妙啊!”阎象立即反应过来,拍着案几大声叫好。

    孙策笑了笑,对阎象的心思敏捷十分佩服。

    袁术急忙问道:“景行,妙在何处啊?”

    阎象笑道:“主公,当日幽州水师把赵云的大军运到东莱登岸,随后船队并未返回天津,而是驻留在了东莱沿海……”

    不等阎象说完,袁术就抚掌叫道:“老夫明白了!此乃釜底抽薪之计也!驻扎在东莱的那支幽州水师一旦覆灭,公孙续短期内就没有能力从长江朔流而上发起攻击,江东也可高枕无忧!老夫之前还担心公孙续会动用水师,没想到伯符已经提前做了应对,真是令人欣喜啊!”

    阎象挑了挑眉,若非孙策提起,自己都想不起来东莱的那支幽州水师,主公又岂能想得到?最后两句话只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孙策淡然笑道:“将军谬赞了,某兵微将寡,就算全部前来淮南助战,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得已之下,只好另辟跷径去偷袭幽州水师,争取解决掉咱们的后顾之忧!”

    袁术点了点头,心里忽然一阵后怕,正如阎象猜测的那样,他此前根本就没想起过驻扎在东莱的那支幽州水师,若是公孙续故技重施,派遣一支水师大军顺江而上,从背后夹击寿春,这场战根本就不必再打下去了!

    阎象忽而道:“伯符,据闻东莱的那支幽州水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天津那边还有很多大海船,即便贵部水师一战成功,公孙续也能从天津重新抽调水师南下,而且会更加谨慎,再想偷袭他们就没那么容易了!若果真如此,伯符又准备如何应对?”

    孙策淡淡道:“若是能顺利击破东莱的幽州水师,周公瑾会继续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天津,力争把幽州水师一举送进海底!”

    阎象大吃一惊,拊掌赞道:“伯符不动则己,一动就势如雷霆,真是令人钦佩万分!”

    袁术亦拍案赞叹,随即忽然一阵气闷,这孙策武艺高强,行事果决,实乃当世俊彦。反观自己的子嗣,却大都是中人之姿,最看重的嫡长子袁耀也远远比不上孙策,自己是四世三公之家出身,孙坚却只是个小吏出身,双方子嗣的差别却如此明显,实在是岂有此理!

    袁胤正要跟着夸赞孙策几句,忽而见袁术似有不快,顿时猜到了对方的心思,马上沉声转移了话题,“公孙续二十几万大军来势汹汹而来,即便没有水师相助,某等也很难抵挡,不知伯符可有良策应对?”

    孙策略一犹豫,看着袁术肃然道:“将军,宿迁孤悬淮水北岸,一旦公孙续大军围城,只怕桥老将军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某提议尽快让桥老将军撤出宿迁,在淮水南岸就地布防,如此一来,即便公孙续突破淮水,桥老将军也能带着队伍顺利撤回来!”

    阎象和袁胤期盼的看着袁术,这番话他们早就给袁术说过,奈何对方根本不听,一门心思要让桥蕤把敌军拒之于淮水北岸,还让黄猗又带了三万精兵过去增援。若是宿迁失陷,桥蕤战败,淮南军一下子就会损失大半兵力,等到幽州军继续南下的时候,寿春又岂能守住?因此二人都很期盼袁术能听从孙策的劝说,尽快把宿迁的大军撤回到淮水南岸。

    袁术脸色一冷,宿迁是淮北重镇,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兵多粮足,正该作为一颗钉子死死钉在淮水北岸,岂有拱手让给敌军的道理?不过孙策毕竟不是自己的下属,他也不好开口呵斥,当下淡淡道:“伯符不必担心,桥蕤兵多粮足,即便被敌军围困,支撑几个月肯定没问题。更何况伯符的水师已经北上,只要他们击败幽州水师,宿迁面临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桥蕤守住城池的把握也会更大。”

    孙策沉声道:“将军,我江东水师即便获胜,对宿迁那边的战事也无直接帮助,公孙续兵强马壮,又无后顾之忧,他完全可以彻底切断宿迁向外的通道,然后长期围困城池!数月之后,宿迁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数万精兵势必不战自溃!还请将军三思而行!”

    袁术踌躇不决,阎象和袁胤都提议让桥蕤撤到淮水南岸,现在孙策也是这个说法,莫非桥蕤真的守不住宿迁?只是刚刚才向宿迁派了援军,现在又忽然撤回来,面子上实在难看得很……

    孙策皱了皱眉,他有自己的打算,劝说一下袁术已经是仁至义尽,对方既然不听也就算了。

    阎象见袁术犹豫不决,赶紧拱手劝道:“主公,当断不断必生后患!一旦敌军大举围城,桥老将军想撤都撤不出来了!那可是七八万精锐,万万不容有失啊!”

    袁胤跟着劝道:“兄长,可让桥将军先率军撤到淮水南岸,根据敌军的动向再做下一步打算!”

    袁术缓缓点头:“既然诸位都是这个意思,那就这么办吧。来人,拿笔墨来!”

    门外的管家答应一声,立即去旁边的书房拿了笔墨纸砚过来,跪坐在袁术身侧研墨。

    袁术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让桥蕤率军撤退到淮水北岸,构建防线阻击敌军渡河的命令。随后他盖上印章,封好牛皮信封,让管家快马加急送往宿迁。

    管家拿着信刚走出大门,和匆匆而来的梁刚撞个正着。

    梁刚面色惊慌,推开管家就冲了进去,额头上厚厚的冷汗在灯火下清晰可见。

    袁术大吃一惊:“梁刚,发生了何事?”

    “主公……”梁刚咽了口唾沫,颤声道:“大事不好,宿迁失守了!”

    “什么?”袁术震骇莫名,双手胡乱挥动了一下,桌上的笔墨纸砚顿时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双手撑着案几,瞪着梁刚厉声叫道:“你这厮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桥蕤手头有八万精兵,宿迁城墙又十分高大坚固,怎么可能短短数日时间就失守了?来人啊,把这个谎报军情的东西拉下去重打三十军棍!”

    孙策等人都震惊地看着梁刚,此人是袁术的护卫统领,不可能在这等大事上撒谎,莫非宿迁当真失守了?

    梁刚急忙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大声叫道:“主公,卑职不敢说谎,桥将军的亲笔信在此!”

    袁术眼前一黑,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刚才他还抱着万一的希望,现在既然桥蕤的急件都送到了,可见宿迁确实失守了!

    梁刚抢步上前,双手扶住了袁术。

    袁术用力揉着眉心,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摆摆手有气无力的吩咐道:“景行,你看看桥蕤那老匹夫在信中怎么说的。”

    阎象深吸口气,上前拿过梁刚手中的信件,由于手指颤抖的厉害,用了好几下劲才取出里面的信纸。

    桥蕤的这封信写的很长,把近几日宿迁那边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信的末尾列出了伤亡数字,同时用了一大段话向袁术请罪。阎象看到‘战死一万四千人,轻伤者七千,重伤者四千人’这行字的时候,心里猛然一跳,丢掉宿迁也就罢了,八万精兵莫名其妙就损失了三成,桥蕤回来后只怕人头难保!

    袁术见阎象迟迟不说话,不耐烦的怒吼道:“到底什么情况?”

    “启禀主公,公孙续二十万大军围困宿迁,随后烧毁了南门外的杂草,彻底切断了城中和外界的联系,桥蕤被遂决定率众突围……现在桥蕤已经率部退到了下蔡(凤台)县城,等候主公的发落。”阎象稳定了一下情绪,把桥蕤信中的内容说了一遍。

    袁术用力掀翻案几,怒吼道:“桥蕤那老匹夫罪该万死!梁刚,立即捉拿那老匹夫的家眷下狱,回头一起问斩!”

    “喏!”梁刚不敢怠慢,抱拳答应一声就向外走去。

    “且慢!”孙策急忙喊了一声,低声道:“将军,就算要治罪,也要等桥蕤回来再说,否则他若是铤而走险……”

    袁术握着拳头用力在胸口捶了几下,冷然道:“伯符所言甚是!等那老匹夫回来再治罪!现在淮水已丢,敌军随时都会直扑寿春,某等该如何应对?”

    阎象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袁胤,见对方没有率先说话的意思,只好拱手道:“启禀主公,属下提议立即命令桥蕤大军撤到八公山构建防线,八公山易守难攻,救援起来也方便,是阻击敌军的最佳场所!”

    袁胤立即赞同,死守寿春只怕是守不住的,节节抵抗还有一些希望。

    孙策眉头一蹙,欲言又止。

    袁术问道:“伯符意下如何?”

    孙策点头道:“可行!某愿率军助战!”

    “多谢伯符!”袁术拱手道谢,沉声道:“值此危急存亡之时,本将军当亲临八公山督战,还望各位鼎力相助!”

    众人抱拳道:“敢不从命!”

    “梁刚!”袁术点点头,对门外喊了一声。

    梁刚应声而入,躬身等候吩咐。

    袁术拿出一根令箭,沉声喝道:“立即持此令箭去见桥蕤,令其连夜撤退到八公山一线布防,天明之后,本将军会亲临八公山!”

    梁刚躬身接过令牌,转身飞奔出去。

    袁术用力揉了揉眉心,看着孙策问道:“伯符,形式忽然发生巨变,老夫心里一下子没了底,你的水师能获胜吗?”

    驻扎在东莱的幽州水师只有船只和水手,可以作战的水军数量极少,因此孙策坚信周瑜和黄盖程普能够一战而下,然而桥蕤的迅速溃败给他的信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江东水师不但要大胜,而且还要速胜,否则一旦公孙续大军杀到长江边上,就连自己都有可能搭进去。在这巨大的压力下,他的信心也开始动摇起来,不过无论如何不能在袁术面前表现出来胆怯!

    他肃然道:“将军只管放心,我江东水师必胜无疑!”

    袁术缓缓点头,现在也只能信任孙策的江东水师了,若是江东水师失败而归,自己只怕唯有跟着孙策逃到江东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孙乙意外建功() 
    巳时末,公孙乙望着前方紧闭的城门,无奈地叹了口气。前日渡过淮水之后,他就循着淮南军退却时留下的痕迹一路追赶,由于担心遇到敌军的伏击,他一路上都小心谨慎,探路的斥候一直撒到十里开外。结果路上只抓获了数百名掉队的淮南军和伤号,审讯之后才知道桥蕤渡过淮水之後就一路南逃,根本就没想过伏击追兵的事情。

    公孙乙确认俘虏所言属实,立即带着队伍加速追赶,试图在淮南军的‘尾巴上’扯一块肉下来。奈何他在路上耽误了太多时间,等到他追到下蔡的时候,桥蕤的大军已经失去了踪影,毫无疑问对方已经开进了城内。他的兵力严重不足,又没有攻城器械,即使下蔡城池并不高大,也只能是望城兴叹。

    一名部下策马上前,低声问道:“统领,咱们回去报信吗?”

    公孙乙点点头,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说不定桥蕤的大军还会继续撤退,说不定会有立功的机会。于是他立即带着队伍原路返回,等到远离下蔡城的时候,让大队人马在林中等候,自己只带了几名亲信悄悄返回,潜藏在下蔡城外远处的树丛中观望。

    太阳越升越高,树丛中越来越热,又有各种虫子的不断袭扰,偶尔还会有蛇从身边游过。公孙乙几人却面色如常,他们这些元从护卫都被公孙续特训过,这种情况根本就不算什么。

    时间不断的流逝,很快就过去了两个时辰,太阳依旧灿烂如昔,草丛中犹如蒸笼一般闷热。

    公孙乙抹了一把额头上滚滚的汗珠,这么久了都没见动静,看来桥蕤很可能已经离开了下蔡。他挥了挥手,准备带着同伴们离去。

    一名部下忽然低声叫道:“统领快看,城门开了!”

    公孙乙急忙回头,果然见下蔡北门缓缓打开,一支二三十人的骑兵飞奔而出,城门随即又被关了起来。这支人马出城之后,顺着大路向北而来,很快就到了两三里开外。

    一名部下小声道:“看来是斥候!”

    公孙乙点点头,城内的敌军显然对自己率领的这支人马有所警惕,因此才想确认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走了。

    “统领,如何处置?”

    公孙乙摸着浅浅的胡须想了想,轻声道:“先放他们过去,然后咱们从后包抄,务必一个不放走!”

    几名部下纷纷点头,向北几里开外的林中有四千多名同伴,再加上自己等人,那支淮南军的斥候绝对插翅难逃。

    ‘一、二、三……二十六个!’公孙乙心头默数,等到那队淮南军斥候全部从前方奔过的时候,他已经确认了对方的人数,为首的看样子似乎还是个军侯。不过这种事情在淮南军中很常见,由于缺少战马,淮南军骑兵的地位比步卒要高很多,一个军侯带领二十几名骑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二十六名淮南军骑兵风驰电掣而过,压根都没想到百步开外的草丛中竟然藏着几个敌人。

    等到马蹄声彻底消失之后,公孙乙才带着七名手下离开了草丛,去数百步开外的林子里取了战马,尾随那支淮南军骑兵而去。

    公孙乙这次带了一百多名元从护卫,人人都能以一当十,而元从护卫总共才只有七百多人,由此可见公孙续对他的期望。

    公孙乙带着人前去下蔡城外潜藏,临时掌管这支队伍的是一个叫公孙丁的护卫头领——唯有当上护卫头领,才有机会被公孙续赐姓公孙,当初护送侯悦和尔玉母女前往幽州城的公孙丙就是如此,对于护卫们来说赐姓公孙不但意味着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意味着成了大将军真正的自己人。

    这公孙丁其貌不扬,不过身手敏捷,心思灵敏,深受其他护卫的尊重。他一直待在一棵大树上向大路远处眺望,当他看到一支二三十人的淮南军骑兵飞奔过来的时候,猴子一样溜到树下,点起百余人准备亲自去拦截对方。

    那队淮南军斥候很快就到了二三百步开外,再过十几个呼吸就能进入伏击圈。

    公孙丁握紧刀柄,随时准备上马出击。

    就在这时,林子深处一匹战马不知为何忽然长嘶一声,顿时有很多战马群起呼应。

    带队的淮南军军侯大惊失色,急忙喝令队伍调头逃离。

    公孙丁咒骂一声,纵身上马冲出了林子。

    其余人不敢怠慢,纷纷跳上马背,呐喊着冲了出去。

    那淮南军军侯一张脸顿时变得煞白,原来刚才那支幽州骑兵并未离去,而是藏在了此处林中!对方最少也有四五千人,自己这二十几人能顶什么用?

    其余的二十五人和自己的头领一样惊慌失措,根本就没有半点抵抗的念头,只顾着打马飞奔。

    公孙丁见一时间追不上对方,当即大声吼道:“尔等速速下马投降,否则强弩招呼!”

    幽州军的强弩威名赫赫,那些淮南军斥候闻听大惊失色,百忙中纷纷回头观望,果然见对方端起了强弩,当即就有七八人减缓速度停在路边。

    那军侯却置之不理,继续打马狂奔。

    其他人见头领没有投降的意思,纷纷跟在后面继续逃。

    公孙丁大怒:“弩箭,两矢!”

    身后数十人闻声而动,接连发射了两支弩箭,当即射死射伤了五六人,剩下的几个人赶紧扔掉兵器举起双手。

    跑在最前面的那军侯不但毫发无伤,而且趁机把距离拉大到了三十步以上,已经出了弩箭的有效射程。不过他被呼啸的弩箭吓得够呛,整个身体都伏在马背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奶奶的!”公孙丁大为不满,催动战马就追了上去。

    那军侯当机立断,立即撕掉身上的铠甲,又扔沉重的大刀,拍打着战马拼命逃跑,瞬间就把距离拉到了四十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